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

发布时间: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按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周期等多种方式发行。其主要特征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中国科技期刊网是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建立,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启动实施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展示平台和优质期刊资源积聚平台。平台集中展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致力于向海内外科研工作者及机构用户提供集知识发现和知识获取为一体的智能化知识服务产品。中国科技期刊网为收录期刊搭建单刊展示页面,期刊页面链接至期刊官方网站,实现互连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同时,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各学科期刊编辑部提供从接受稿件到期刊网络发布的一站式服务,为收录期刊进行多媒体展示和营销宣传,扩大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与国际期刊的最新发展理念保持同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NC 2011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为396,2012年影响因子上涨到10分档,后续一直在10分以上。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一本开放获取期刊,论文接收后,版面费为5380美元,较往年上涨了180美元。Nature Communications (以下简写为NC)是首个冠名“Nature”品牌的纯开放获取刊物。2010年创刊时为混合型期刊,出版开放获取及订阅形式的论文。从2016年1月起,该刊转为全部开放获取。相关内容解释:NC收稿范围(Aims & Scope)是致力于发表生物、健康、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所有领域的高质量研究。具体涉及到肿瘤学、免疫学、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生物化工、有机合成、无机材料、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干细胞、植物科学、地学等等。NC的审稿周期从投稿成功到首轮编辑部决定作出的中位数时间是8天;从投稿成功到第一轮外审结束并作出决定的中位数时间是46天;从投稿成功到最终收到决定意见的中位数时间是200天。论文润色、翻译、推广建议选择国际科学编辑,国际科学编辑都是英语为母语 (Native Speaker) 的资深编辑,并且至今仍活跃在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里,他们是经过欧洲公司严格挑选后才入选编辑队伍的。如作者需要,在学者收到编辑完成的文稿后,国际科学编辑可以出具相关电子文件证明其文章是由International Science Editing编辑修改完成的。

Impact Factor 88 2014年影响因子 88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和出版、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的Frontiers in China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之一,以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于2007年1月创刊,季刊。《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编辑部设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高炜教授担任主编。涉及领域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生物学、地球信息学、地球技术科学、气候遥感等,特别关注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于一些蓬勃发展的领域。得到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家气象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支持。本刊已被INSPEC和SCOPUS等收录。2010年11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有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等。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啊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按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周期等多种方式发行。其主要特征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中国科技期刊网是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建立,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启动实施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展示平台和优质期刊资源积聚平台。平台集中展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致力于向海内外科研工作者及机构用户提供集知识发现和知识获取为一体的智能化知识服务产品。中国科技期刊网为收录期刊搭建单刊展示页面,期刊页面链接至期刊官方网站,实现互连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同时,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各学科期刊编辑部提供从接受稿件到期刊网络发布的一站式服务,为收录期刊进行多媒体展示和营销宣传,扩大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与国际期刊的最新发展理念保持同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缤纷的生命》([美]爱德华·威尔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lWVtuFaQYAyBmSyPg 提取码:yc7i书名:缤纷的生命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译者:金恒镳豆瓣评分:6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年份:2021-5页数:486内容简介:★爱德华·威尔逊典藏作品。一曲博物学家对地球缤纷生命的赞歌。★达尔文《物种起源》最佳续篇,媲美《寂静的春天》的环保作品,“生物多样性”开山之作。=============================================================【内容简介】我不想就拯救地球对人们进行说教,只想与众人分享自然世界的趣味。它是我们的归属之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爱德华•威尔逊这是一场生命的盛大冒险,威尔逊带领我们从洪荒一路走来,攀上热带雨林的浓密树冠,潜入神秘深邃的海底世界,看蚂蚁、蝴蝶、飞鸟、浮游生物等纷纷登场,上演一部辉煌伟大、异彩纷呈的地球生命演进史诗。从基因到物种再到生态系统,威尔逊以生物学家的博学多识、孩童般对自然之美的热情追逐,以及优美典雅的文字,勾勒出地球生命变迁的脉络,细致描绘了地球生命图景中教人屏息的绚丽景观。地球上的物种古老、独特而珍贵,每一个都是千百万年进化的杰作。地球生命既坚强又脆弱,历经五次大灭绝,从绝境中新生、繁衍、变异,才成就了自然界的丰富瑰丽。如今,它们却在人类的手中迅速凋零。威尔逊提醒我们,生物的多样性是维系世界之钥,更是驱动着生物进化的活力。人类应当回归为自然的一份子,珍视生命多样性这个宝藏。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被媒体赞誉为“自《寂静的春天》以来ZUI重要的HUAN保著作”。翻开这本书,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编辑推荐】“ZUI后的博物学家”、生物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威尔逊典藏作品,达尔文《物种起源》ZUI佳续篇,《寂静的春天》以来ZUI重要的HUAN保作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开山之作。生动讲述辉煌伟大的地球生命演化史,一场对地球缤纷生命的赞歌和挽救。从热带雨林到海底世界,从基因到物种,再到生态系统,讲述物种的起源、进化、分化与死亡,描绘生物圈的复杂精妙及其重要性,人类对整个生物圈中的影响已然警钟长鸣。行文流畅优美,案例丰富独到,逻辑清晰紧凑,能够激发读者深入阅读和探索的乐趣,兼具科学QUAN威与阅读品位。内含16页精美彩色插图,记录威尔逊对自然的探索历程,展示自然世界和缤纷物种的曼妙;文中近百幅图表,不仅辅助文意理解,也是一场罕有的视觉盛宴和共鸣。畅销英、德、日等全球多个国家,斩获诸多奖项和荣誉,口碑不衰。荣获首届“大鹏自然好书奖”之“年度学术奖”、2016年度“十大自然好书”、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获奖作品、纽约公共图书馆科学类“世纪十大好书”、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推进“生物多样性”成为影响全球HUAN保的重要理念,为唤醒各国人民对生态HUAN保理念的认知做出重要贡献。=============================================================【媒体推荐】一本重要的书……一部对自然选择的惊人发现、对进化和神奇创造力的颂歌……威尔逊从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的角度,赞颂了多样的进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这是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最权威著作。哈佛大学顶尖的昆虫学者威尔逊,详细讲述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兴起和人类对其造成的巨大威胁。他情词恳切地呼吁人类要拯救动植物的多样性,注定会让所有年龄、所有背景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威尔逊对自然之美与神秘的热情,对科学方法的一贯坚持,以及其卓越非凡的专业地位,为我们贡献了这部自《寂静的春天》以来最重要的环保著作。——《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这本书语言古典尔雅,科学可信。作者除了对自己科学经历和对大自然亲自体验的生动描述外,还有科学理性的阐述,呈献给读者的是一本具科学权威性的散文般语言的好书。——《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从达尔文以来,还没有一个人对生态学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著名保护生物学家威尔逊在本书中说,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贵为国宝的熊猫,还是隐藏于人类视野之外的某种最微小的昆虫,皆是自然母亲最美妙的创造,皆是生命进化中最珍贵的果实。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必须与万物同生共存。我们需要自然界,特别是那些看似荒野、实为家园的地方。潘文石 中国生物学界泰斗、“熊猫之父”当代杰出的演化论学者、普利策奖两度得主威尔逊教授,在此生动讲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意义,形成与维持,及其与环境伦理的关系。《缤纷的生命》彰显了当代博物学家的宏大视野和令人钦佩的学术抱负,它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文化倡导者作者简介: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最具文采的科学家◎ 最博学多识的作家◎ “最后的博物学家”生于1929 年,当今美国生物学界的翘楚,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生物社会学”之父,“生物多样性”概念提出者。目前是哈佛 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名誉馆长兼荣誉研究教授。先后获得100 多个国际性奖项,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日本的国际生物奖。 1996 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 25 位美国人之一。他热心投身环保事业,曾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美国奥杜邦学会颁发的奥杜邦奖章等。威尔逊非常擅长著述,文笔优美,有 30 余部著作,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有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等。

一般要一周左右。时间长短取决于杂志社和你的距离及快递公司的邮寄时长,不过只要出刊了,收到快递的时间不会太久的。觉得有用点个赞吧相关问题见刊到收到样刊的时间取决于编辑部寄送样刊的方式。稿件见刊后,编辑部会给作者寄送样刊,但是不同编辑部寄送样刊的方式并不相同,有的编辑部采用快递的方式,这种方式收到样刊就比较快,一般几天时间,有的编辑部采用邮局印刷品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比较慢,有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收到样刊。挺好的!相当威武的!《吉林大学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5所院校新组建的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原各院校所属的自然科学学报(《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长春科技大学学报》《长春邮电学院学报》)经过整合,并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2年1月正式更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分5个版本出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觉得有用点个赞吧相关问题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呀

专业方向: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专业毕业出来做什么:地理教师进入公司或规划设计院,做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工作(例如著名的北京超图信息公司等)。 气象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进入各大研究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各专业均需求)扩展资料:地理学专业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于团队合作。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地理学专业需要学习的核心理论知识包括: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核心专业实验包括: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此外,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等。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潘云唐(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三套大型科学家传记丛书,即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科学及传记大辞典》中间产物和《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尤其对其中的地球科学家特别是地质学家传记内容做了较详细的阐释,充分肯定其对充实地球科学文化宝库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也附记了若干地球科学家传记内容的工具书,全面回顾了这方面内容出版的历史与现状。关键词 地球科学家 传记 地球科学文化地球科学家是地球科学的主体,地球科学家与劳动人民一起创造了系统完整的地球科学,也缔造了光辉灿烂的地球科学文化。地质学家在地球科学家中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在党的教导下,处处体现出“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他们当中,能成长为地质科学“大家”乃至“大师”的更是发扬“三光荣”精神的楷模。例如,李四光早年在美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后,谢绝该校老师的高薪聘请,立即回到北京大学任地质系教授,献身祖国地质事业。黄汲清1942年冬率中央地质调查所新疆石油地质调查队去新疆,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在野外工作。谢家荣被称之为“矿床学巨匠”,“找矿最多的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宣传科学家们在四化建设中的伟业勋功,充分弘扬他们爱国、拼搏、献身的高风亮节,科学家的传记出版物丰富多彩,版本成百上千,尤其有若干大型科学家传记的出版工程更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图对若干主要的传记工程作一些探讨。1985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要编纂《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丛书。这是一部史实性的文献,它以介绍中国近、现代科技人物为主线去反映中国科技发展的进程。本丛书通过为中国著名科技专家立传,记载他们的生平,凸显他们对祖国乃至对全人类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为研究中国科技史提供史料,并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这套丛书是文献性、学术性、思想性、工具性、可读性、可查性相统一的,对于科技领导与管理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科技史研究者、科普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都有很大的阅读和参考价值。这套丛书气度不凡,它首先分为四大板块(四大编):理学编、工学编、农学编、医学编,前者是基础科学,后三者是应用科学,工学编后来又改称“工程技术编”。编以下再分卷,以上四大编的卷数依次是6、12、7、5卷,共计30卷,后来又增加了两卷,共32卷。卷以下为册,不分“上、下”或“上、中、下”,而是第1、2、3…直至第n册,迄今为止已出了约70册,最多的是理学编化学卷(4册);其次是理学编地学卷、物理卷和农学编园艺卷(均为3册)。这里着重谈谈理学编·地学卷,第一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东生,他也是总编委会委员、理学编编委会副主任,同时在三级编委会担任职务,他对地学卷尤其抓得很紧,他多次主持召开编委会议、讨论编写体例,入传人的入选标准,先后缓急、材料收集整理、内容详略取舍,等等。每次开完会都叮嘱该卷“前言”之执笔人一句:“云唐,根据刚才的讨论,再修改一次吧!”他每次都对修改稿进行审阅把关,终于圆满通过。“前言”最后说:“本书的任务正是为了以伟大科学家光辉榜样的无穷力量,去传社会主义之道,授科学技术之业,解人生道路之惑,铸伟大民族之魂。我们以献身这一伟大事业而自幸、自豪,更感任重道远”。他也频繁地与两三位执行编委开小会,对每一篇传稿的“导言”及重要内容仔细推敲,直到大家满意为止。他在任时,此卷共出了三册,共132万字,入传人123位,其中院士82人,占7%,地质学家83人,院士56人,占5%。刘东生院士2008年以91岁高龄辞世,他为地球科学家传记工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永为人们所纪念。第二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地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他在刘东生院士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抓紧运作,目前又凑齐了七八十篇传稿,第4、5册有望相继发出,争取在今明两年内出版。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策划了另一个大型科学家传记工程,他们打算仿效美国出版的《科学家传记辞典》(“Dictionary of Scientfic Biography”,简称“DSB”,此书为大16开硬皮精装本,按传主姓氏英文字母排列,共有多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开架阅览,占了整整一格书架,非常气派)编纂一套《科学家传记大辞典》,计划收入中外各专业科学家约8000人的传记,总字数约2000万,平均每一篇目两三千字。该书主编是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副主编有严东生、周光召、吴文俊、王缓琯、涂光炽、吴阶平、苏世生,等等。1988年8月召开了总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各项大政方针。科学出版社也相应设立了《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从事具体运作。90年代上半期,他们出版了3个系列的中间产品。一是《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2册,共200多人,未分专业(古代专业分工还不那么明确),主要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专家们完成。二是《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6册,共计679人,每册都按专业分,依次是:“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工程技术”。这当中“地学”共126人,地质学家78人,地质学家院士61人。三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这是按专业分的,“地学家”分册主编是孙枢院士,只出了一册,收录26名外国地学家传,其中地质学家15人。后来,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将中间产物的篇目串编成《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的计划中途夭折了,然而这些中间产物本身也留下了珍贵的科学史料。本世纪初,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向党中央打报告,请求编纂《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大型丛书,得到党和政府支持,被列为国家重点出版图书规划项目,由他任总主编,按专业分了约20个卷,由科学出版社成立专门的编辑室来运作,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到目前已基本出齐。其中《地学卷》主编是孙鸿烈院士,副主编是李廷栋、周秀骥、郑度院士,有15名编委(包括正副主编在内),都是院士,此卷有“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5个分册(“地质学分册”有两本)总共收入约300位地学家的传,其中地质学家167人(包括“地质学分册”一、二册共129人、“古生物分册”38人)。这三套大丛书都是选载顶尖级科学家的传记,所以人传人至少百分之七八十是重复的,他们传记的基本内容不可能改变,但是作者都能在文字语句上、表达方式上错开、内容详略取舍也各有侧重,所以绝不会雷同,各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三套大丛书中,第二、三套都是一次性的,出版之后就基本告一段落。只有第一套丛书是永续的、持续不断地出下去,要体现中国科协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精神,把一代一代的中国科学家的传记都提供给世人参考,永远与中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相伴随,反映出中国科学事业各个阶段的特点。此外,还有很多科学家传记的工具书,每人只有数百字到一两千字的条目,也是便于科技工作者随时查阅的,例如,改革开放之初(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一批中青年教师编纂了《中国科学家辞典》共5册,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89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恒礼、王子贤、李仲均编著的《中国地质人名录》,共收录了地质学家366人的词条;1990年3月,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编纂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家名录》(执笔人为刘全根、张成权、张延敏、潘云唐等),此书共收录中国科学院系统地学家1686人,其中多一半是地质学家;1994年7月,气象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大辞典》(名誉主编为谢义炳,主编为刘式达),收入了中国(包括港、台)地球科学家3625人的词条,其中地质学家(包括地质学家、煤田地质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冶金地质学家)约2000人;2006年,地质出版社出版了大型工具书——《地球科学大辞典》,其“基础学科卷”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地学家院士总表,又收录了中国地学家词条173人,其中地质学家114人,收录外国地学家173人,地质学家也占了一多半。从以上丛书和辞书中有很多珍贵的史料,说明地质学家爱国、拼搏、奉献等优秀品质,更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时期的地质学家“以献身地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都有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参考文献王恒礼,王子贤,李仲均中国地质人名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家名录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黄汲清,何绍勋主编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第一卷)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编,卢嘉锡主编1991~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一—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孙枢主编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地学家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刘东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第一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刘东生主编2001~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第二—三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地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编地球科学大辞典·基础学科卷北京:地质出版社钱伟长总主编,孙鸿烈本卷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地质学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1、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2、大学教师(城乡规划、旅游方向,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2、城乡规划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3、国土资源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4、公司(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超图信息公司等,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5、水文水利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等) 6、环境保护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综合地然地理等) 7、气象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气候学等) 8、研究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各专业均需求)

《缤纷的生命》([美]爱德华·威尔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lWVtuFaQYAyBmSyPg 提取码:yc7i书名:缤纷的生命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译者:金恒镳豆瓣评分:6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年份:2021-5页数:486内容简介:★爱德华·威尔逊典藏作品。一曲博物学家对地球缤纷生命的赞歌。★达尔文《物种起源》最佳续篇,媲美《寂静的春天》的环保作品,“生物多样性”开山之作。=============================================================【内容简介】我不想就拯救地球对人们进行说教,只想与众人分享自然世界的趣味。它是我们的归属之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爱德华•威尔逊这是一场生命的盛大冒险,威尔逊带领我们从洪荒一路走来,攀上热带雨林的浓密树冠,潜入神秘深邃的海底世界,看蚂蚁、蝴蝶、飞鸟、浮游生物等纷纷登场,上演一部辉煌伟大、异彩纷呈的地球生命演进史诗。从基因到物种再到生态系统,威尔逊以生物学家的博学多识、孩童般对自然之美的热情追逐,以及优美典雅的文字,勾勒出地球生命变迁的脉络,细致描绘了地球生命图景中教人屏息的绚丽景观。地球上的物种古老、独特而珍贵,每一个都是千百万年进化的杰作。地球生命既坚强又脆弱,历经五次大灭绝,从绝境中新生、繁衍、变异,才成就了自然界的丰富瑰丽。如今,它们却在人类的手中迅速凋零。威尔逊提醒我们,生物的多样性是维系世界之钥,更是驱动着生物进化的活力。人类应当回归为自然的一份子,珍视生命多样性这个宝藏。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被媒体赞誉为“自《寂静的春天》以来ZUI重要的HUAN保著作”。翻开这本书,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编辑推荐】“ZUI后的博物学家”、生物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威尔逊典藏作品,达尔文《物种起源》ZUI佳续篇,《寂静的春天》以来ZUI重要的HUAN保作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开山之作。生动讲述辉煌伟大的地球生命演化史,一场对地球缤纷生命的赞歌和挽救。从热带雨林到海底世界,从基因到物种,再到生态系统,讲述物种的起源、进化、分化与死亡,描绘生物圈的复杂精妙及其重要性,人类对整个生物圈中的影响已然警钟长鸣。行文流畅优美,案例丰富独到,逻辑清晰紧凑,能够激发读者深入阅读和探索的乐趣,兼具科学QUAN威与阅读品位。内含16页精美彩色插图,记录威尔逊对自然的探索历程,展示自然世界和缤纷物种的曼妙;文中近百幅图表,不仅辅助文意理解,也是一场罕有的视觉盛宴和共鸣。畅销英、德、日等全球多个国家,斩获诸多奖项和荣誉,口碑不衰。荣获首届“大鹏自然好书奖”之“年度学术奖”、2016年度“十大自然好书”、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获奖作品、纽约公共图书馆科学类“世纪十大好书”、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推进“生物多样性”成为影响全球HUAN保的重要理念,为唤醒各国人民对生态HUAN保理念的认知做出重要贡献。=============================================================【媒体推荐】一本重要的书……一部对自然选择的惊人发现、对进化和神奇创造力的颂歌……威尔逊从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的角度,赞颂了多样的进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这是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最权威著作。哈佛大学顶尖的昆虫学者威尔逊,详细讲述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兴起和人类对其造成的巨大威胁。他情词恳切地呼吁人类要拯救动植物的多样性,注定会让所有年龄、所有背景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威尔逊对自然之美与神秘的热情,对科学方法的一贯坚持,以及其卓越非凡的专业地位,为我们贡献了这部自《寂静的春天》以来最重要的环保著作。——《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这本书语言古典尔雅,科学可信。作者除了对自己科学经历和对大自然亲自体验的生动描述外,还有科学理性的阐述,呈献给读者的是一本具科学权威性的散文般语言的好书。——《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从达尔文以来,还没有一个人对生态学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著名保护生物学家威尔逊在本书中说,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贵为国宝的熊猫,还是隐藏于人类视野之外的某种最微小的昆虫,皆是自然母亲最美妙的创造,皆是生命进化中最珍贵的果实。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必须与万物同生共存。我们需要自然界,特别是那些看似荒野、实为家园的地方。潘文石 中国生物学界泰斗、“熊猫之父”当代杰出的演化论学者、普利策奖两度得主威尔逊教授,在此生动讲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意义,形成与维持,及其与环境伦理的关系。《缤纷的生命》彰显了当代博物学家的宏大视野和令人钦佩的学术抱负,它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文化倡导者作者简介: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最具文采的科学家◎ 最博学多识的作家◎ “最后的博物学家”生于1929 年,当今美国生物学界的翘楚,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生物社会学”之父,“生物多样性”概念提出者。目前是哈佛 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名誉馆长兼荣誉研究教授。先后获得100 多个国际性奖项,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日本的国际生物奖。 1996 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 25 位美国人之一。他热心投身环保事业,曾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美国奥杜邦学会颁发的奥杜邦奖章等。威尔逊非常擅长著述,文笔优美,有 30 余部著作,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

地理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

《地理科学研究》这本刊是一本关注地理科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一般是自文章投稿日算起5-7个工作日,需要耐心等候,如需加急审稿,则应立即跟责任编辑沟通,由责任编辑联系审稿人尽快给出审稿意见。根据投稿经验,编辑部内部的话,预审1天的时间,外审3天的时间,如果外审没有回复,就转内审,内审给的时间是5天,大部分内审编辑能在5天之内完成审稿,少部分可能会超过5天。

地理科学专业详解:包括就业方向、考研方向一、就业方向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 1、 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2、 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 3、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工作 4、 工程测量人员——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建筑、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的考研方向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是大方向,下面还跟着很多小方向。如果都不喜欢还可以选地理信息系统之类的,当然学有余力还可以跨专业。关键看个人爱好。

一般是报纸刊物负责市场调研,选题开发,选题列选,选题报批,约稿,出版合同,审稿,成本开支估算,发稿,审读校样,签发付印样,审读样书,结算稿费等事务的部门。

地理科学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是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与地理的关系的专业。

人文地理编辑部是干嘛的

什么是人文地理?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如何改造和利用空间、如何组织社会和场所、人们如何在各种空间场所中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以及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位置、场景、区域、世界。现代通讯和交通技术使人类能够很容易跨越空间的阻碍进行联系。但是在100年之前,世界上最快的交通方式是轮船、马车、蒸汽机车。现在,飞机、汽车、高速铁路能够把我们迅速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流行文化使世界的各个地方看起来越来越相似。无论是人们的穿着打扮还是建筑外观都越来越相似,人们住着相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吃着全球连锁的快餐,做着国际标准化的工作,说普通话,说英语,看好莱坞大片。尽管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方面趋于一致,但是人们仍然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区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这个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百上千个宗教,几千种语言,从个人到家庭到村落到国际大都市,每个单元都独一无二。理解和解释这些无穷多样的地点和人是人文地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身处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什么是全球化呢?全球化是发生在这个世界的互动不断加强、相互依赖不断加强、边界不断模糊化的一系列进程。这一系列进程在世界不同地方表现形式不同。与全球化对应的是"地方化"。与全球化紧密联系的词有标准化、科技、未来,对应的与地方化紧密联系的词是个性化、文化、传统。地方化其实是全球化在不同地点的不均衡分布。任何一种地方化都会在其所属的层面影响全球化,全球化也会通过影响每个个人来影响地方化。地理学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对全球化进行描述和解释。地球任何地方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人类探索、旅行、迁徙、生活、娱乐、工作、学习,所有的活动都在空间里完成,同时这些活动又塑造了空间。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家庭、社区、城市、国家各种空间聚落,又构建出政治、经济、宗教、语言、文化等社会结构体系来赋予空间各种功能。人类适应、调节、控制地理环境并与地理环境共存。地球上没有与人类无关的环境,任何环境都受到人类的影响,也反映着那个时代人类社会的文化。

都是地理学的分支,城乡规划最好去工科院校学习,人文地理的话现在就业比较难,有种万精油的感觉啊,就业比较困难和不稳定!但目前城市规划的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几十年后就不好说了。

《人文地理》投稿的审核顺序: 编辑部审核,主编初审,外审,编辑部审核, 主编复审。所需时间约3个月,然后退修或退稿,退修以后可能还要二次退修等等,复审,终审。 编辑复审主要是审查语句是否通顺,字、标点是否正确。图幅配置是否正确。

  • 索引序列
  •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
  •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啊
  • 地球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呀
  • 地理科学编辑部是干嘛的
  • 人文地理编辑部是干嘛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