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

发布时间: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其实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  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9世纪着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  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3条不同的途径。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由于非洲棉和亚洲棉质量不好,产量也低,所以到了清末,我国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良种,现在我国种植的全是各国陆地棉及其变种。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服饰材料。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主要栽培品种也不一样,亚洲棉引入历史最久,种植时间最长,同时栽培区域较广;陆地棉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亚洲棉。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

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3条不同的途径。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的传入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1、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2、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3、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扩展资料:1、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边疆是世界上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较早的地区。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2、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但也存在以棉纺织为专业的小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形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步解体,并开始大工业化生产。3、近几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的数量分别达到2亿、232万头和126万台,纺纱生产能力更是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50%。4、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8%。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棉纺织大国地位。虽然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其头顶的“三座大山”正越来越重,高速发展的棉纺织行业亟待减负。5、从国内供给看,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及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所以棉花起源于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棉花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标题

新疆调减棉花种植面积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首先是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花生产靠面积保产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就会干扰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制约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发展。特别是在南疆无序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严重挤占了粮食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是受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影响,需求的减少,棉价下跌使棉花生产成本过高、效益下滑的问题日益凸显。  王乐泉在会上说,南疆农区畜牧业基本上没有搞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棉花上得太快,比重过大。目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2700万亩,产量达到290万吨。如果算细账,一亩棉花,扣除成本收入在600元~700元之间,如果种植苜蓿和玉米各占50%,所产饲料可养羊5只;扣除一半成本,收入可达1000元。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和饲草作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王乐泉说,要下大决心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南疆就是要大搞一年两作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既解决人用主粮问题,又解决发展畜牧业的饲草问题,这是南疆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后,新疆将全面研究并采取实现畜牧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措施,在新的层面推进新疆畜牧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_html

中国棉花协会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中国新疆纺织服装供应链及其相关产品实施任何限制,发表声明禁用新疆棉花产品发文的内容强烈敦促其停止错误做法。欢迎全球棉纺织产业链各方通过赴疆考察、第三方尽责调查等各种途径更多地了解新疆棉花产业的真实情况,共同推动产业链透明度提升,增进理解与互信。

品长水杂衣,马值,强力,

文章中首先说明新疆并不存在压榨劳动力的问题,对于这件事他们也感到很震惊,将会一直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题目

这篇文章纠正了西方媒体对新疆棉花的不实报道,指出新疆并没有奴役人民采摘棉花,而且新疆的棉花质量很好,并谴责了西方部分国家的不道德的行为。

新疆调减棉花种植面积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首先是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花生产靠面积保产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就会干扰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制约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发展。特别是在南疆无序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严重挤占了粮食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是受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影响,需求的减少,棉价下跌使棉花生产成本过高、效益下滑的问题日益凸显。  王乐泉在会上说,南疆农区畜牧业基本上没有搞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棉花上得太快,比重过大。目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2700万亩,产量达到290万吨。如果算细账,一亩棉花,扣除成本收入在600元~700元之间,如果种植苜蓿和玉米各占50%,所产饲料可养羊5只;扣除一半成本,收入可达1000元。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和饲草作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王乐泉说,要下大决心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南疆就是要大搞一年两作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既解决人用主粮问题,又解决发展畜牧业的饲草问题,这是南疆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后,新疆将全面研究并采取实现畜牧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措施,在新的层面推进新疆畜牧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_html

品长水杂衣,马值,强力,

文章中首先说明新疆并不存在压榨劳动力的问题,对于这件事他们也感到很震惊,将会一直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怎么写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的传入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1、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2、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3、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扩展资料:1、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边疆是世界上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较早的地区。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2、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但也存在以棉纺织为专业的小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形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步解体,并开始大工业化生产。3、近几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的数量分别达到2亿、232万头和126万台,纺纱生产能力更是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50%。4、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8%。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棉纺织大国地位。虽然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其头顶的“三座大山”正越来越重,高速发展的棉纺织行业亟待减负。5、从国内供给看,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及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所以棉花起源于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棉花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印度和埃及。棉花在我国并非原产,现有的棉花品种主要来源于非洲和印度等地。在我国棉花有很多品种,但从大类来说主要有粗绒棉和细绒棉两类。粗绒棉有非洲棉和亚洲棉,而细绒棉有美洲的陆地棉和海岛棉。棉花在汉代时才传入我国,最早传入的品种是非洲棉和亚洲棉。现在,我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棉花出口量最大的国家。非洲棉原产非洲,以埃及棉花的品质最为优良。非洲棉经中亚的伊朗等地区传入我国新疆,又传到中原一带,非洲棉传入我国的时间至少在西汉中期。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曾发现过棉布残片,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根据古书记载推知,新疆地区种植的棉花是小棉铃的非洲棉,也俗称为“小棉”。在吐鲁番的晋代墓葬和巴楚县脱孜沙来遗址晚唐地层中还出土了非洲棉的棉籽。古书称棉花为“白登”,据分析也可能是由波斯语转译而来的。非洲棉产量低,但其生产周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很早就在新疆种植推厂也就不足为奇了。到南北朝时,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和纺织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亚洲棉,俗称“中棉”,原产地在印度,其品质要优于非洲棉。它是经过东南亚首先传入我国华南地区的,传入时间比非洲棉传入新疆的时间要晚些,公元1至2世纪(东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哀牢(可能是现在的傣族)就已经知道棉布了。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当时也把棉布称为“白叠布”或“白叠花布”,福建一带则称棉花为“吉贝”或“木棉”。元朝以后,我国植棉已经非常普遍。明末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木棉篇》,曾将我国所植棉花分为许多品种,湖南一带的叫“江花”;河北、山东一带的叫“北花”;浙江的称“浙花”,其他还有“青核”、“紫花”等名目。棉花传入我国后,由于可以大面积种植,大大改变了我国以往以丝、麻、葛等为主要纺织原料的情况,并逐渐居于主要地位。

品长水杂衣,马值,强力,

关于棉花的文献

摘录了两篇文章:墨西哥植棉历史墨西哥植棉历史更为悠久。当今占世界棉花总产90%以上的陆地棉棉种都原产于墨西哥,是陆地棉的起源中心.墨西哥被称为“棉花的故乡”。它为世界棉花育种改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和野生棉品种,被誉为世界棉花天然的大种质基地。现已确定全世界32个棉属野生种中有9个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的全国棉花研究中心总部设在墨西哥城。它将收集到的19个棉种的 120个野生和半野生类型的标本就种植在该所的棉花种质资源种植园内。墨西哥从80年代开始,国家农业科研单位和私人农场共同签约设立了专门从事彩色棉育种与栽培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很有进展,已培育出棕红色、 土黄色、驼色等不同色彩的彩色棉花。据资料记载早在纪元以前,墨西哥的乌雅族和阿西德克族人已经栽培彩色棉花,当西班牙人 16世纪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时,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墨西哥人爱穿的民族服装在集市上销售大受欢迎。棉花的历史人类利用棉花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7000年前,中美洲已开始利用,在南亚次大陆也有5000年历史。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起初人们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古代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3条不同的途径。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服饰材料。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由于非洲棉和亚洲棉质量不好,产量也低,所以到了清末,我国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良种,现在我国种植的全是各国陆地棉及其变种。本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开展彩色棉的研究、试验,进入90年代,美国率先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彩色棉,即自然生长的带有颜色的棉花,因其具有天然色彩,无需印染、漂白等我国工序,不仅避免了染料对水质的污染和织物的危害,也降低了工业成本,因而彩色棉织品成为“绿色环保产品”,“市场未来的宠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所以棉花起源于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棉花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的传入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1、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2、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3、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扩展资料:1、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边疆是世界上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较早的地区。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2、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但也存在以棉纺织为专业的小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形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步解体,并开始大工业化生产。3、近几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的数量分别达到2亿、232万头和126万台,纺纱生产能力更是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50%。4、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8%。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棉纺织大国地位。虽然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其头顶的“三座大山”正越来越重,高速发展的棉纺织行业亟待减负。5、从国内供给看,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及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其实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  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9世纪着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  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3条不同的途径。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由于非洲棉和亚洲棉质量不好,产量也低,所以到了清末,我国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良种,现在我国种植的全是各国陆地棉及其变种。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服饰材料。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主要栽培品种也不一样,亚洲棉引入历史最久,种植时间最长,同时栽培区域较广;陆地棉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亚洲棉。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

  • 索引序列
  •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
  •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标题
  •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题目
  •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怎么写
  • 关于棉花的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