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请问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地址和电话?这个还真不知道有个这样的一个委员会是不是国家正式的。

你好!朋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电话,你可以拨打,114进行查询

中国写手网。征稿网。 上面有详细的刊物说明,哪些杂志要征稿,要什么样的稿。上面都有杂志编辑给的详细说明。

你要吗,我都有电子版。

博物杂志官网电话

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

博物这本杂志是最权威的地理资讯。

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文物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10-02-2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1551407755L,企业法人彭卿云,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ISBN: 9787030290694开本: 16开定价: 00元 论秦简“日夕分”为地平方位数据巫与文明改革开放以来皖北地区考古收获和意义以薛家岗早期墓葬出土的陶鬻为例——兼谈马家浜至崧泽早期长江中下游鬶的源流试论洹北商城的布局、年代和性质越族文化习俗初论汉墓神画中伏羲、女娲图像的配置及样式源流考两汉龙穿璧纹与伏羲、女娲交尾纹的相关性巢湖北山头汉墓出土玉卮及相关问题东魏北齐墓葬陶俑的分区特征考古发现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河南新郑市铁岭墓地M458发掘简报河南郑州市鸿城服饰广场3号东汉墓发掘简报河南郑州市上街区四座晋墓河南郑州市永威鑫城唐墓发掘简报安徽马鞍山市上湖东晋墓群发掘简报安徽马鞍山市九井山东晋墓发掘简报安徽马鞍山市寺门口东晋墓发掘简报安徽淮北煤师院工地汉墓发掘简报宁连高速公路天长市釜山取土场西汉墓群发掘简报安徽长丰县王大包汉墓发掘简报沿江高速公路安徽铜陵段墓葬发掘报告安徽怀宁县团山清墓发掘简报考古学理论技术方法山东龙山城墙解剖经验略谈古建保护与文物科技蚌埠双墩1号墓青铜器群范铸工艺的研究蚌埠双墩1号春秋墓出土部分青铜器产地分析一件青州香山汉墓出土陶质彩绘骑俑的保护修复考古遗址出土家养黄牛遗骸的判断标准徽州古建中三雕艺术的文化解读忠孝节义——徽州牌坊的“文化史”千古六安南门塔文物研究皖南出土甬钟年代分析怀远出土的楚金币——郢爰刍议天长纪庄西汉木牍望江县近年出土的宋代青白瓷器含山出土的弘治年青花人物罐学术动态书讯课题会议《文物研究》启事 《文物研究(第19辑)》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考古学会编,分为:考古研究、考古发现、古建保护与文物科技、文物研究等几个部分,收入了《汉画像“鸟啄鱼”图像述论》《安徽长丰县古城遗址发掘报告》《蒙城县小涧镇春秋战国青铜器》等论文。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9月1日)目录考古研究史前“八角星纹”原型探析 ——徐峰初论史前彩绘石刀的发展——刘文强蚌埠双墩一号墓的文化“潜信息”——金锐周群钱仁发潜山彰法山、彭家岭战国至西汉墓群略述——李丁生汉画像“鸟啄鱼”图像述论——刘立光考古发现安徽淮南市山南地区先秦遗址调查简报安徽长丰县古城遗址发掘报告安徽临泉县沈子国古城遗址调查报告安徽宿州市邱园战国至汉代墓群发掘简报安徽淮南市唐山战国至汉代墓葬发掘报告安徽天长市槽坊汉墓群发掘简报安徽宁国市“八路一桥”建设工程中墓葬及窑址清理简报安徽马鞍山市秀山新区宋墓发掘简报安徽广德县南塘村宋一清代墓葬发掘简报河南新郑市铁岭元代水井发掘简报河南郑州市卫生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明墓发掘简报安徽蚌埠市仇岗明墓发掘简报安徽蚌埠市方沟明清吴氏家族墓发掘简报安徽黄山市徽州区田干明清墓地发掘报告安徽寿县新城区八座清墓发掘简报安徽铜陵龙干、鸡笼山、破塘宋代和明清墓地发掘简报安徽马鞍山市小山明清墓地发掘简报古建保护与文物科技光谱技术在史前陶器研究中的应用述评——郎爱萍从三槐村王氏宗祠看岳西古祠堂的四个基本特征——陈铎文物研究蒙城县小涧镇春秋战国青铜器——蔡凌凯合肥绩溪路出土北宋刻花端石印盒浅识——夏腾安徽含山褒禅寺大塔地宫出土文物——石建城枞阳文物管理所藏寿州窑黄釉印花枕——吴得华明汤和与汤和墓——钱仁发淮北出土《前乡贡进士扬州府儒学训导蛰庵任公墓志铭》考释——解华顶池州摩崖石刻“金公避兵处”的发现与考析——张邦启天长市博物馆馆藏明清铜镜——学术动态书讯课题校勘《文物研究》启事

故宫出的紫禁城,很不错,值得订阅

南方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南方文物》期刊基本信息:主办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周期:季刊ISSN:1004-6275该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因此是中文核心期刊。

楼上那位说的正我想说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比较权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考古学报》、《考古》,以及国家文物局下属的《文物》,此所谓考古界“三大杂志”。另国家文物局办有《中国文物报》,多有文物政策、最新动态及普及知识等,还有《文物天地》、《中国文化遗产》。还有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历史文物》,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博物院院刊》。河南有《华夏考古》、《中原文物》,陕西有《考古与文物》、《文博》,河北的《文物春秋》,山西的《文物世界》,湖北的《江汉考古》,江西的《南方文物》,南京的《东南文化》,四川的《四川文物》,黑龙江的《北方文物》,内蒙的《内蒙古文物考古》。

中原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二、本刊从2000年第1期起执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一) 标题准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字迹工整。(二) 文中附图、表格、照片、拓片等要清晰。(三) 来稿请提供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和3-7个关键词,并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工作单位、职称、邮编等,其顺序请以本刊本期的文章格式为准。(四) 凡译稿,需征得翻译版权,并将版权(复印件)及译稿原文附上。(五) 来稿不论长短,只求质量,一经刊载,即付稿酬,优秀文章,稿酬从优。(六) 因人力有限,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未见我刊采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七) 稿件请寄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遗失或延误。(八)从1999年起,本刊电子邮件已开通,作者可使用E-mail投递稿件,也可以寄交软盘。

探索发现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 索引序列
  • 《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 博物杂志官网电话
  • 文物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南方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 中原文物杂志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