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字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字

发布时间: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字

都可以的。在线投稿的话,投稿信箱为: 如果是纸质档的话,投稿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河北工业大学北院邮政编码:300401电话:022-60438311另外附上一些投稿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征稿对象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及推广院所站、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征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联系人:郑编辑

你想投专业点的杂志的话,如读者,意林,报纸什么的就下个傻博士的投稿软件,软件里面更新好几百家杂志的邮箱如果是想在网络文学网上些东西,那就直接注册个账号,像红袖,晋江,起点什么的如果是在偏一点的小杂志,那你就上网搜搜投稿邮箱就可以,如果有目标的话,直接买本杂志,去上面找一下投稿的邮箱,保险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1号路8号邮编;300130电话;022-60204243邮箱;

各个收稿的网站都会留有编辑信箱。你可以根据他们收稿的类型,将写好的稿件分门别类发给不同的编辑。而且最好在发信的标题说明投稿,否则容易让编辑误以为是垃圾邮件。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

这种东西好像只有在学校或者专业机构的图书馆里才用得上,一般的地方找不到。最好在学校里找个认识的同学或者是老师,然后直接从他们校园网上就可以查到了。很简便的,不用花钱。

用WORD编辑,然后将文档另存为TXT格式(纯文本),然后用附件投就可以了,正文里写明你的联系地址电话号码一些联系方式

大家请注意:季少一fish发布的《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网上投稿email地址有误,最好投稿前打电话:022-60438311 以确认,以防上当《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正确的投稿邮箱为: ;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1 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论文篇幅(含图表)6 000 ~ 8 000字.2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5 ~ 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篇首页页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学位、职称、联系方式等)及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的名称、来源、编号.3 论文的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有150 ~ 200个单词.摘要中尽量不用公式和没有解释的代号,不应含有引文内容;其内容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并反映论文的创新之处;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4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从论文题目和摘要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5 论文章节条款的序号用国际标准的标注方式,即:第1层次用0,1,2,…;第2层次用1,2,3,…,1,2,…;第3层次用1,2,…,1,2,…;第4层次用1,…,1,…,并顶格书写.6 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应附上相应的图号、表号、图题、表题(图题和表题为中文和英文两种形式).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清晰,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和国际制单位符号.文中表格建议使用“三线表”,图、表的内容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7 正文中的物理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物理量用斜体,单位用正体.8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内部资料、私人通信、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献的著录格式严格按照以下形式书写(含标点符号):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报告 [序号]作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页码.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7)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类型: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标识:磁带用MT,磁盘用DK,光盘用CD,联机网络用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9)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0)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中的外文作者名、外文刊名的缩写一律不用缩写点.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人,后加“et al”.各著者间应用逗号分开. 外文题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专有名词除外)均不大写. 外文刊名应按国际标准规定缩写,不加缩写点.9 稿件经编辑及专家审阅通过、主编同意,即可录用.凡不宜在本刊发表的稿件,编辑部将及时告知作者,若作者在3个月内未收到本编辑部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此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10 本刊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单位签署了光盘出版和上网协议.作者若不同意刊登在本刊上的论文制作成光盘版或上网,请来稿时具体说明;若未说明者,本刊视为同意上网.光盘版和上网等的稿费已包含在本刊支付的稿费中.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022-60438311.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都可以的。在线投稿的话,投稿信箱为: 如果是纸质档的话,投稿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河北工业大学北院邮政编码:300401电话:022-60438311另外附上一些投稿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征稿对象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及推广院所站、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征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联系人:郑编辑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啊

不招文科生

都可以的。在线投稿的话,投稿信箱为: 如果是纸质档的话,投稿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河北工业大学北院邮政编码:300401电话:022-60438311另外附上一些投稿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征稿对象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及推广院所站、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征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联系人:郑编辑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号

都可以的。在线投稿的话,投稿信箱为: 如果是纸质档的话,投稿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河北工业大学北院邮政编码:300401电话:022-60438311另外附上一些投稿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征稿对象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及推广院所站、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征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联系人:郑编辑

大家请注意:季少一fish发布的《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网上投稿email地址有误,最好投稿前打电话:022-60438311 以确认,以防上当《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正确的投稿邮箱为: ;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1 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论文篇幅(含图表)6 000 ~ 8 000字.2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5 ~ 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篇首页页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学位、职称、联系方式等)及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的名称、来源、编号.3 论文的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有150 ~ 200个单词.摘要中尽量不用公式和没有解释的代号,不应含有引文内容;其内容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并反映论文的创新之处;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4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从论文题目和摘要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5 论文章节条款的序号用国际标准的标注方式,即:第1层次用0,1,2,…;第2层次用1,2,3,…,1,2,…;第3层次用1,2,…,1,2,…;第4层次用1,…,1,…,并顶格书写.6 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应附上相应的图号、表号、图题、表题(图题和表题为中文和英文两种形式).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清晰,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和国际制单位符号.文中表格建议使用“三线表”,图、表的内容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7 正文中的物理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物理量用斜体,单位用正体.8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内部资料、私人通信、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献的著录格式严格按照以下形式书写(含标点符号):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报告 [序号]作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页码.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7)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类型: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标识:磁带用MT,磁盘用DK,光盘用CD,联机网络用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9)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0)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中的外文作者名、外文刊名的缩写一律不用缩写点.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人,后加“et al”.各著者间应用逗号分开. 外文题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专有名词除外)均不大写. 外文刊名应按国际标准规定缩写,不加缩写点.9 稿件经编辑及专家审阅通过、主编同意,即可录用.凡不宜在本刊发表的稿件,编辑部将及时告知作者,若作者在3个月内未收到本编辑部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此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10 本刊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单位签署了光盘出版和上网协议.作者若不同意刊登在本刊上的论文制作成光盘版或上网,请来稿时具体说明;若未说明者,本刊视为同意上网.光盘版和上网等的稿费已包含在本刊支付的稿费中.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022-60438311.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我有土木工程学报的期刊论文。可以作为模板。 1 所有来稿均要求网上投稿,在学报主页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注册后登录即可开始投稿。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本刊审稿周期6个月,请勿一稿多投。本刊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 2 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本刊拒绝不当署名行为。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3 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撰写前请阅读《摘要写作要求》。由于文摘的写作质量关系到Ei收录和检索,请作者务必重视。 4 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5 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5页印刷页)。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表格用三线表。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采用jpg格式的图片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6 正文用五号宋字体,双栏打印,每栏23字每页45行。 7 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8 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文献著录项目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2)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5)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外文文献著录规则同上。中国人名字按照姓前名后著录。外国人姓名也按“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录,如JCSmith 著录为Smith J C,连姓者如ECBate-Smith著录为Bate-Smith E C。 中文文献后请加英译文,并在最后加注(in Chinese)。如:蓝柳和,谢康和成层软黏土地基黏弹性一维固结半解析解[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4):105-110(Lan Liuhe, Xie K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of one dimension visco-elastic consolidation for layered soft clay[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3,36(4):105-110(in Chinese)) 注: ①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M­—普通图书,C—会议录,G—汇编,N—报纸,J—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②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代码: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 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审稿期间作者可采用“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当前处理状态。在收到编辑部的录用或者退稿通知之前,请勿就审稿意见提出讨论。本刊审稿流程:收稿→分稿→一审→二审→三审→退修→发录用通知→审英文→待刊,其中在审稿的任何阶段未通过都会及时发退稿通知,以免影响作者另投他刊。 来稿一经刊用,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四份,并按标准一次性支付本文的发表和数据库收录稿酬。 根据中国科协学会部[1988]科协学发字第039号文,我刊对采用的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之一。 本刊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以及本刊理事单位成员所投稿件在审稿通过后给予优先考虑,并计划于2008年开始在学会网站免费为学会理事、会员和学报理事提供全文浏览服务。

学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1# 邮编:陈东良,男,1979年2月生人,工学博士,哈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微小型仿生机器人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1998年9月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及制造专业,2002年保送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攻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提前攻博资格,于2003年9月开始攻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06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4月留校工作,5月受聘为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2005年曾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作为技术负责人,现承担十一五国防基础研究一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一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EI收录4篇,ISTP收录1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编写专著一部。 葛杨,哈尔滨市生人,副教授,硕导,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于2007- 2008年到德国Leibniz University ofHannover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一站)工作、2008-2010年到海军装备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二站)工作。现任哈尔滨科技局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哈尔滨轴承研究中心外聘技术专家,《科技论文在线》论文评审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武器装备领域/舰炮技术及换能器应用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在哈工程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先后参加科研项目10多项,在研项目有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3项,获奖3项,参加出版著作2部,近年来指导博/硕士研究生6人。 弓海霞,1977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科研工作。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科研获奖2项,参编出版著作2部,指导硕士研究生9人。 郭黎滨,男,汉族,1956年3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73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5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多年从事机器人技术及特种制造技术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科研成果丰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专利授权3项。现任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业专家组专家,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刀具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博士研究会理科委员会秘书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    侯恕萍,1972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获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近年来主要从事水下运载器对接技术、水下特种作业技术、机器人智能作业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在《船舶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机器人》等刊物及国际会议ICMA、ICAL、ICIA上发表论文15篇,教学科研获省级、部级及校级奖励共4项,参编教材1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          黄国权、男、1965年生人、教授、硕士导师,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电控制,机械CAD/CAM,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在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机械设计》、《船舶工程》、《制造技术与机床》、《机床与液压》、《机械设计与制造》、《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黑龙江省教学二等奖,出版著作5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18人。 孔凡凯,男,1968年12月生人,教授,硕导,2006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兼职黑龙江省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近年主要从事机构学、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船舶推进性能与节能、行星齿轮传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近五年曾在船舶工程等国内外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教学获奖4项,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 李庆芬,1944年生人,教授,博导,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曾于1980年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于1996年到英国哥拉斯格大学做高访学者。现任国际学术刊物“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Health Monitoring”(美国,EI收录源刊物)编委,国际“断裂与损伤”学术会议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以及黑龙江省政府参事。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船总“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结构与材料强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在在“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ScriptaMaterialia”、“Materials & Desig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金属学报”、“JMST”、“有色金属学报”、“Modern Physics B”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8篇(SCI/EI收录108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一、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著作14部,指导硕士生56人,博士生35人,留学生2人(博士1、硕士1),博士后18人。 李霞,1972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于2007年到美国仁斯里尔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数控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基金、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基金等项目共5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刊物发表论文18篇,出版著作1部。近年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 李震,1971年生人,副教授,硕师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专业,获硕学位;现任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媒体艺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业仿真、船舶建筑艺术等领域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其它军品、民品研究项目多项;曾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获国家专利12项,教学科研获奖6项,出版著作1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 刘贺平,1975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在国内外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教学科研获奖3项,出版著作2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 刘少刚,男,1962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招生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带头人、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目前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气动发射(弹射)技术、消防技术、生态保护技术与装备的研究。1982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本科。1985年9月到1988年1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学机构分析与综合方向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1988年1月-2007年1月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工作,任副总工程师、研究员。2007年2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主持的国家课题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1998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中国林业福马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被聘为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专家;2010年被聘为第六届黑龙江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机设组研究生教育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黑龙江省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创新咨询专家;黑龙江省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同行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哈尔滨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消防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永久高级会员。近5年完成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国家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项;2005年验收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课题1项:森林防火接警指挥系统(2001DIB20097);2008年验收国家948项目1项:电磁波式高精度木材含水率检测系统引进(2003-4-29)。正在主持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课题3项:(1)红外线森林火灾监测定位报警系统(2002DIB50121);(2)森林火灾消防指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2004DIB3J101);(3)远程森林消防灭火用炮、车、弹系统(2005DIB3J138)。正在主持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1项:森林火灾远程快速安全扑救装备集成系统开发(2006-48)。参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智能森林消防航弹研究》(项目编号:HEUCFZ1025)。正在主持横向委托课题5项:(1)600MW辅机管束流场分析接口软件的开发;(2)300MW辅机管束流场分析接口软件的开发;(3)阀门遥控操作系统及可靠性研究;(4)森林消防子母航伞弹研究;(5)舰船阀门智能驱动及其结构参数优化研究。预研项目:(1)气动发射(弹射)技术研究。学科方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主要研究课题是无人机气动发射(弹射)系统、气动式森林消防炮、高层建筑消防炮等。(2)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消防技术研究。LNG、LPG型船舶消防技术,大型船舶甲板消防技术,海洋钻、采、储油平台消防和采油井口装置消防。任《应用科技》学术杂志编委,多家重点学报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45篇,近5年EI核心检索9篇(第一作者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6项(第一名9项)。现指导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后3名。罗阿妮,1978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教学科研获奖3项,出版著作2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李强,1970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7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移动机器人地形分类、转台设计及动力学分析、船舶侧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有10余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曾在《机器人》等期刊和ADM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EI检索3篇)。2009年获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称号。陈凯云房晓明胡胜海黄雪梅吕滨刘志强    姓 名      马洪文      出生日期      11      最高学历      工学博士      毕业时间      03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方向      机械电子工程      博导/硕导      硕导      聘任时间      06      学习经历      起止时间      院校名称        学历      09-07      吉林工业大学      工学学士      09-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03-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单位名称      职务      07-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讲师      03-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教授      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副教授      学术及科研成果,包括发表文、专著;教学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其他成果  学科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步行机器人和海洋石油装备,近5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索引7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  Design of a crab-like octopod robot  1.Analysis of th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ratio of bridge-type  flexure hinge  Ma, Hong-Wen;Yao,  Shao-Ming; Wang, Li-Q Source: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v 132,  n 2, p 730-736, November 20, 2006(SCI)  2.Ma, HW; Wang, LQ; Chen, DL Sour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10-12, p 263-266, 2008, e-Engineering and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EI)  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排名第6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箱是多少

武装部队或转让与陆军研究单位,军队没有自己的工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简称武警工程学院),坐落在古城西安。  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师部机关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1998年8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学院直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领导,正军级编制。近年来,学院先后投资数亿元用于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建设,学院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扩建了信息资源存储中心、数字信息处理中心、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网管中心;新建的综合大楼雄伟气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教学指挥中心设施先进,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学监控系统已投入使用;图书馆宽敞明亮,功能齐全,藏书30多万册、中外专业期刊1500余种、电子图书容量超过1800G;布设有5000多个信息点的校园网已覆盖至办公室、教室、学员宿舍和家属区,并与“军队院校网”相链接,实现了资源共享;室内游泳馆碧波荡漾,体育馆内龙腾虎跃;新建的400米障碍场、单兵战术训练场和塑胶运动场,较好地满足了教学、训练的需求;宽畅卫生的餐饮服务中心里,饭菜品种琳琅满目;4人一间的学员宿舍,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学院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磁石门、读书亭、百花园、名师英模灯箱、毕业学员名录等人文、自然景观,为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被陕西省评为“绿化先进单位”和“文明卫生单位”。学院是一所为武警部队培养工程技术型指挥、管理人才的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武警部队唯一具有硕士授予权单位。1987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2月,学院被总参谋部确定为全军现代化教学工程试点单位, 2007年3月,被中央军委批准为“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被列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组建以来,先后经历了六次体制编制调整。现编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科研部4个部;下设基础部、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装备运输、军事经济、建筑工程5个系和研究生管理大队、干部培训大队;有教研室38个,学员队42个,一个研究所,2个编辑部;现有本科专业10个,有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作战指挥学、密码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国防经济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院25年来,为武警部队培养输送各类人才5875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62人、本科生3810人、专科生7246人、函授学员34392人、任职培训干部13048人。形成了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岗位培训“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和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教育和任职教育为主体,函授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学院已成为武警部队培养人才的基地,科研学术研究的中心。  学院构建了以武警指挥自动化、武警移动通信、武警非致命武器装备研究,集计算机应用、作战指挥学、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密码学、国防经济、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学科群。学院在全军率先开展了军事语言学研究,并于2007年招收研究生,填补了全军军事语言研究的空白。  近年来,学院《计算机密码》课程,被评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武警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武警部队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对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进行了重点建设、重点投入、重点发展,通过重点学科的率先突破,带动了学科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学院现有教授36人、副教授130人、讲师239人、助教71人;博士16人,硕士研究生256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员比例占1%。学院现有导师99名,其中专职导师66名、兼职导师28名、返聘导师5名。专职导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60%以上。教员队伍中有36人被评为全国、全军和武警部队优秀教师,2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4人次享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建院以来,先后出版各种专著、译著150多部,编著教材584部,发表论文8258篇,被SCI、EI检索61篇;先后完成重大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有75项获国家专利,有121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奖或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22项军事理论研究课题在武警部队获奖,参与和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军军事科研课题近10项。学院设有光电系、内卫系、政治系、后勤系、进修系等5个系,19个专业。  学院座落在西安市西郊的秦代阿房宫遗址旁,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校园内建筑宏伟,道路 宽阔,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院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 积 2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万册。有1个体育馆,14个理化实验室,5个电教中心和 计算站。 建校10多年来,在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取得较大的科研成果24 6项 ,其中2项获国家发明奖,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86项 获市级成果奖。   学院积极发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派员出国考察、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3 0 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先后有英、美、德、意和伊朗等外国专家、学者、教 授来院讲学、参观访问,学术空气浓厚,办学视野开阔。学院还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陕西 省军事哲学学会、解放军军事教育学会、中国公安高教研究会、陕西省高教战略研究会等理 事单位。   学院教学设施配套、设备先进。有现代化的计算中心、电化教学中心、教学指挥中心、图书 馆和教学大楼,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工厂;有规模较大的综合型体育运动场和文化娱乐中心 。编辑出版有《武警技术学院学报》、《武警后勤》等刊物。  在校生:1778人 其中专科生908人 本科生870 人   专任教师:412人 其中教授20人 副教授76人   学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 作战指挥学"和"军事通信学"2个硕士点。该2个学科是武警部队重点建设的学科。   专科专业:无线电技术、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保密通信、内卫指挥、 部队政 治工程、营房管理、军械管理、财务管理、军需管理、管理工程、后勤指挥、新闻   本科专业:设光电、政治、内卫、后勤等5个系。设信息系统工程、电子监 视、保密通讯、 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武装指挥、思想政治教育、建筑管理工程等16个专业。

武警工程大学校地址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三桥 , 邮编:710086。武警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宫遗址上,原名武警技术学院,1983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1998年9月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6月改建为武警工程大学;2017年6月,原武警工程大学、原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调整组建新的武警工程大学。主要担负武警部队指挥类、工程技术类干部的学历教育和任职培训任务。大学是武警部队最早组建、最早开办本科和硕士教育、最早被确定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军事院校,培养层次最多、学科门类最全、培训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唯一全军现代化教学工程试点,唯一指挥与技术并重、工程与管理结合、教学与科研一体的武警综合大学。大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先后创建武警通信学、武警装备学、武警指挥学、武警信息安全等4个特色学科群,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学科,武警反恐怖作战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密码学》《非杀伤性武器》《反恐怖战术》《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6个首次任职培训教育、20个高等教育专业,形成了关联度高、渗透力强、优势互补、内涵充实的学科集群。大学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治学严谨,教学科研能力强,办学水平高。现有200余名教授、副教授,40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教员,93名研究生导师,3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36人被评为全国、全军和武警部队优秀教师,56人次获全军杰出人才奖和育才奖。

哥们 其实我也是 只不过 在咱们报考之后 各个地方的武警指挥学院合并了 包括哈尔滨 都合并到了西安去了所以就是西安的武警工程大学 我是学员四队的 你是几对的啊?

  • 索引序列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字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啊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号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箱是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