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pdf下载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pdf下载

发布时间: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pdf下载

便利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提示:您正在使用是老版本阅览器,请下载安装"阅览器0"提示:您可能还没有安装"阅览器0",请下载安装如确认已安装请点击这里阅读 阅览器阅读 (电信阅读 | 网通阅读) 下载本书 作者:胡健栋主编页数:244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第1版主题词:无线电通信-高等学校-教材简介: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工程类规划教材:本书介绍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有关内容。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导论、无线信道、蜂窝结构系统、信源、调制技术等。 这个要么。。那个没有

天上不会掉馅饼,午餐除了家里没有免费的

现代通信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浅析现代通信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通信技术与现代生活(论文)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现代通信技术的作用及发展通信技术改变生活 现代信息技术与通信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人 类 社 会的 神 经 系 统----现代通信技术 你先看看行不行?满意了帮你 下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下载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提示:您正在使用是老版本阅览器,请下载安装"阅览器0"提示:您可能还没有安装"阅览器0",请下载安装如确认已安装请点击这里阅读 阅览器阅读 (电信阅读 | 网通阅读) 下载本书 作者:胡健栋主编页数:244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第1版主题词:无线电通信-高等学校-教材简介: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工程类规划教材:本书介绍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有关内容。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导论、无线信道、蜂窝结构系统、信源、调制技术等。 这个要么。。那个没有

原为《Ham'sCQ——业余无线电家》,于2009年初改版。《现代通信》是由中国通信学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主办,在2009年推出的以无线电通信为基础的兴趣类刊物。广泛介绍了无线电通信知识和无线电器材等等知识。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人民邮电出版社协办: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现代通信》杂志社刊号ISSN1000-6559(国际标准刊号)CN11-5676/TN出刊日期为双月20日定价00元

建议到图书馆去下载吧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

有的,若是需要,加l俺l 《现代电子通信》作者:(美)比斯利,米勒著 页数:648 出版日期:11 简介:本书是电子通信领域的经典教科二书,达足其最新版本,内容涵盖了电于通信领域内的最新技术发展。本书全面地阐述了现代通信巾的相关重要内容,在深刻阐述电子通信的最要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较大地扩充了对数字通

电测与仪表 月刊 ISSN 1001-1390专业技术刊物报道我国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的科技成果,包括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仪表,测试系统以及非电量测量的电测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理论与实验研究,综述与专题评述,产品设计与分析,测量技术与方法,校验技术及设备,电路设计与应用,微机应用与接口,自动测控系统,非电测量与传感器,元器件及应用,自动测试技术与系统,产品信息等读者对象是电力系统中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继承:《国外电工仪表》(1964-4967)电工技术学报 双月刊 ISSN 1000-6753电工行业专业技术期刊刊登电工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及论文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信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工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电工技术杂志 月刊 ISSN 1001-7194电工专业科技刊物主要刊登电工技术理论,科研设计,制造,测试,使用等方面的通用性科技文章主要栏目有综述,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工业自动控制,计算机/PLC应用,电网建设/改造,智能建筑,经验交流,产品介绍,信息与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工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电力电子技术 双月刊 ISSN 1000-100X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科研,生产,教学成果,介绍半导体器件和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产品,报道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动态及产品市场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装置与应用,控制与测试,器件,综述,企业之窗等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开发和设计人员,销售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电力系统自动化 半月刊 ISSN 1000-1026专业技术性刊物旨在反映电力工业的科技成果,促进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分析所控制,电力市场,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发电厂自动控制,变电站自动化,计算机,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以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应用研究及成果,专题综述,新产品,现场运行与技术革新经验,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讲座,行业信息等读者为电力行业从事科研设计,运行,试验,制造,管理与营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由:《技术通讯》与《技术情报》合并而成电气传动 双月刊 ISSN 1001-2095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电气传动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究动态,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经验,促进行业间科技交流内容包括电气传动和自动化,低压配电,变流技术,总线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功率补偿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应用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综述和专论,交流传动,直流传动,计算机应用,微机及PLC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技术,设计计算,讲座,国外信息,企业之窗读者对象为电气传动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设计和科研人员,管理和经销人员,技术部门的领导的及高级技术工人电气自动化 双月刊 ISSN 1000-3886专业技术性刊物刊载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论文,设有控制理论应用,电气传动和自动控制,微电脑应用,模糊控制,网络与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仿真技术,PLC应用,实用电路,软开关及电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现场总线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综述,数据库设计,智能控制技术,CAD/CAM,经验交流等栏目读者对象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继承:《华东电气传动》(1978-4980)锅炉技术 月刊 ISSN 1672-4763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锅炉技术(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科研成果,包括锅炉产品试验成果,运行经验总结,锅炉总体及零部件的设计理论,方法,结果和计算机程序,锅炉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厚壁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和检验等读者对象为锅炉工业技术人员和锅炉工程设计,制造,生产人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 季刊 ISSN 1000-4874专业技术性期刊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生力学和工程系等4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加强水动力学领域各系统,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和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反应堆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与技术成果,学科介绍及研究简讯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水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该刊B辑为英文版部分继承:《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4-1989)水力发电 月刊 ISSN 0559-9342专业技术性刊

现代渔业信息杂志电子版下载

飞秒检测发现主要有国内农药较好的有: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这两个都是一级核心期刊了,国内首选这两个。做农药环境和残留方面的文章是比较容易发,做制剂加工的文章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发到以上两个学报,不是太容易,不过有创新点还是可以发的。还有就是《农药》期刊,这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出版的,也是核心期刊,这个期刊在农药学中影响也是不错的,应用性的文章可以发表。

现任渤海赤潮联合防治技术指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生态学会第五届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代渔业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曾任河北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成员,河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河北大学生物学系主任,《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等。

刘家寿,余志堂,陈金生。一龄胭脂鱼摄食与日量的初步研究。水利渔业,1990,10(3):24~26。肖智,曾强,黄尚务,简东,陈金生,邬红娟,董方勇。大藤峡枢纽对水生生物影响及渔业利用意见。水利渔业,1991,11(2):21~24。陈金生,余志堂,刘家寿。不同饲料养殖一龄胭脂鱼生长试验。水利渔业,1992,12(4):9~14。余志堂,陈金生,刘家寿。胭脂鱼人工繁殖和资源增殖的初步研究。水利渔业,1993(2):5~9。Jiashou Liu,Jinsheng Chen,Zhitang Yu.The Effect of Common Fungicides on Chinese Sucker Myxocyprinus asiaticus Eggs. Journal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Vol.26,N1 March,1995:84~Jiashou Liu,Jinsheng Chen,Zhitang Yu,Lehe L Controlled reproduction and broodstock rearing of the Chinese sucker Myxocyprinus Asian Fish S,1995:223~陈金生。匙吻鲟鱼种集约化养殖(译文)。水利渔业,1995,15(2):51~52。陈金生,余志堂,唐会元,万成炎,戴泽贵,彭建华。匙吻鲟及其在水库渔业中的养殖前景。水利渔业,1996,16(l):12~14。陈金生。长江三峡工程与白鲟的资源保护。水利渔业,1996,16(6):7~8。万成炎,戴泽贵,唐会元,彭建华,陈金生。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养殖技术。水利渔业,1996,16(6):12~15。陈金生,徐木生,张林林。道观河水库大银鱼亲鱼捕捞技术。水利渔业,1998, 18(1)33~35。周剑光,杨德国,吴国犀,王志玲,刘乐和,陈金生。胭脂鱼仔幼鱼发育及苗种培育技术。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3):263~267。田玲,唐会元,陈金生,吴生桂,戴泽贵。匙吻鲟的幼鱼饵料培育及投喂技术。水利渔业,1999,19(3)19~20。陈金生,高少波,唐会元等。大鲵的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水利渔业,1999,19(5)10~11。陈金生,唐会元。陆浑水库底栖动物初步调查。水利渔业,1999,19(增刊):64~66。陈金生。陆浑水库鱼类流失与防逃措施分析。水利渔业,1999,19(增刊):67~68。唐会元,田玲,陈金生,戴泽贵。陆浑水库水化学及其渔业评价。水利渔业,1999,19(增刊):69~71。唐会元,邬红娟,田玲,陈金生,彭建华。陆浑水库浮游植物调查。水利渔业,1999,19(增刊):75~76。唐会元,彭建华,田玲,陈金生。陆浑水库的浮游动物与鱼产力估算。水利渔业,1999,19(增刊):72~74。陈金生,余秋梅,周迪华,戴泽贵,唐会元,吴生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首鱼类防逃措施探讨。水利渔业,2001,21(1):51~52。陈金生,田玲,唐会元,戴泽贵,吴生桂。匙吻鲟鱼种运输研究,淡水渔业,2001,31(2):58~59。高少波,陈金生。官厅水库网箱养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fewsky)及其产业化探讨。现代渔业信息,2001,16(3)。陈金生,唐会元,戴泽贵,万成炎,彭建华。水库放养匙吻鲟的生长。水利渔业,2002,22(2):28~30。陈金生,吴生桂。匙吻鲟小瓜虫病的观察与防治。水利渔业,2003,23(1):55。吴生桂,胡菊香,邹清,陈金生,谭锦华,胡小健,胡传林等。生物水净化剂(WATER CLARIFIER~A)对养殖池塘水质及生物的影响。广西水产科技,2003,1:32~39。陈文祥,戴泽贵,刘伯平,陈金生,梁银铨。俄罗斯鲟鱼考察及中俄鲟鱼发展状况对比分析。水利渔业,2003,23(6):4~6。陈金生,田 玲。匙吻鲟幼鱼不同饵料量生长试验。水利渔业,2003,23(6):19~20。胡菊香,吴生桂,邹 清,陈金生,胡小健,胡传林。生物水净化剂对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作用初探。水利渔业,2003,23(6):40~41。杨宇,严忠民,陈金生。鱼道的生态廊道功能研究。水利渔业,2006,26(3):65~67。胡菊香,吴生桂,唐会元,邹 清,胡望斌,陈金生。巢湖的原生动物及其对富营养化的响应。水利渔业,2007,27(1):76~79。胡菊香,吴生桂,陈金生,胡望斌,唐会元,邹清。巢湖富营养化对轮虫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12):56~61。洪峰,陈金生。浅议长江水电开发修建鱼道的价值。水利渔业,2008,28(4):72~74。张志永,王映明,陈金生,常剑波,胡菊香,冯坤。水电开发对金沙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湖北林业科技,2008,(4)。陈明秀,陈金生。尤溪街面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的初步研究。水生态学杂志,2010,3(3):146~149。中国经济技术研究会。技术经济手册(水利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金其镛,余新明等。面向21世纪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武汉出版社,2001。韩博平,石秋池,陈文祥主编。中国水库生态学与水质管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长江治理开发保护60年。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

现代交通学报电子版下载

现代交通学报不是中文核心,只有英文版期刊名称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现代交通学报》(英文)) ISSN: 2095-087XCN: 51-1739/U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周期: 季刊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英文;开本: 大16开曾用刊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创刊时间:1993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SA 科学文摘(英)(2011)

桥梁建筑艺术意蕴摘要:通过对桥梁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桥梁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然后分析了桥梁建筑艺术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最后介绍了桥梁建筑的造型要素,从而揭示了桥梁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桥梁建筑艺术和桥梁建筑史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桥梁建筑 艺术意蕴 艺术风格 造型要素 美学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桥梁美学理论涉及建筑学、美学、物理学、材料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学科,是一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一座完美的桥梁,不但要讲究其实用性和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审美需求。桥梁建筑的艺术意蕴,就是将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与桥梁造型和技术等方面完美结合起来,表现桥梁作为一种结构,一门结构造型艺术,所承载的蕴涵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意识形态。本文将通过对桥梁建筑艺术、桥梁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桥梁建筑的风格以及桥梁建筑造型要素的分析,揭示桥梁建筑意蕴的深刻内涵。 桥梁建筑艺术 从人类以天然的石头垒起简单踏步,利用倒塌的树木架起独木桥,就开始在上面留下了美的胎记。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建筑愈加强烈地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识,不断地向建筑艺术的方向发展。桥梁建筑师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它一方面受着物质技术水平和实用功能的制约;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又受着人们精神生活,特别是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桥梁建筑艺术是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桥梁建筑师在熟练地掌握艺术媒介物质(色彩、线条、形体等)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为了使人感知和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结构艺术形象。桥梁作为一种建筑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精神的建筑,融汇造型艺术的一切要素及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古朴典雅的中国赵州桥,精致美丽的圆明园十七孔拱桥,气势磅礴的金门大桥.它们同古老的金字塔,蜿蜒的长城,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等这些伟大的作品一样,都闪烁着不朽的光彩,构成了建筑的美。 桥梁建筑艺术,它一方面反映出结构物的空间跨越所体现出的美感,另一方面,桥梁的造型,尤其是栏杆和桥头堡等附属设施的形式也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意识流的影响。赵州桥的蛟龙栏板(图1)雕刻精美,寓神话传说与当地文化于一体,充分显示了当时人文风俗与技术水平Ⅲ。卢沟桥石狮(图2),活灵活现,双目凝神,注视桥面,酷似桥梁的守护神,给行人及当地居民以充分的安全感。 不过,桥梁建筑艺术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优美的桥梁,均融入了桥梁建筑师个人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手段。实用和美观的双重特性,决定桥梁建筑艺术往往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醒目的见证之一。完美的桥梁建筑,既有功利性,又不能缺乏美的属性,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桥梁建筑艺术的原则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建筑师的审美意识物态化成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桥梁建筑师在进行桥梁设计与艺术构想时,通常都综合考虑权衡了下面几项艺术原则。 1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 桥梁建筑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及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还是一种实用艺术。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只有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美的桥梁。在处理桥梁建筑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时,通常有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实用功能而把桥梁建筑之美置之不理,这在我国解放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另一种是只注重桥梁建筑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值,出现的许多桥梁伪结构。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桥梁建筑艺术的协调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功能和形式,偏颇任何一方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只有功能和形式做到完美统一,桥梁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满足民众审美情趣 首先,桥梁所提供的便捷的交通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 3体现桥梁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桥梁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桥梁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桥梁则以简洁大方为美。桥梁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桥梁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桥梁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桥梁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桥梁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的桥梁,桥面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4展现桥梁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桥梁上,中国的桥梁多具有地方特色,如江南小桥优美多姿(图3),西南部的桥梁则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如程阳风雨桥(图4)。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桥梁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桥梁建筑风格特性 桥梁建筑风格是由桥梁形态所体现的在设计构思上所具有的特色的表征,是桥梁建筑各种要素的总和,是结构内在规律在外在形态所表现的一种美的格调,是形式的抽象或升华,犹如人的风度气质一样,有时是一种可意味不可言传的特征表现。风格是文化艺术中的高层次问题,它被社会、传统、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制约,反映出一个综合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1时代性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一定历史时期技术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物质生 产力量与人们的生活条件,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思想、美学观念与技术水平,留下了时代永恒的烙印。桥梁建筑在机械工业化和手工业生产时代,在选用材料、施工工艺、生产手段上截然不同,其选用结构形式、艺术特点也自然而然有所差别。如古希腊时代的优美柱式结构,罗马时代的半圆拱结构,欧洲哥特式尖拱,中世纪流行的有浓厚宗教色彩及军事防御功能的桥头堡(图5),文艺复兴时代铁桥上繁琐而精细的巴洛克风格雕塑,现代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所带来的现代桥梁简洁纤细的形态等,如法国某城市中承式外倾拱肋拱桥(图6)。这些都无不折射出建筑(当然也包括桥梁建筑)风格的时代性。 2民族性 各民族有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也产生了带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它与某一民族的共同语言和心理特点及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紧密相关。人类生活与桥梁建筑密切相关,因而也必然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例如古代桥梁建筑都有借助“神物”的力量与自然作斗争的美好愿望。西方桥梁上的雕饰以神话人物或伟大文物为多,如维尔茨堡美茵河上的古老桥梁(图7),意大利的十二天使徒桥、美国华盛顿州的阿林顿纪念桥、法国塞纳河上的桥等,桥墩或桥头望柱上均有一座座雕像。而在我国石桥上的雕饰以狮、龙为主,这些“神兽”曾起着制胜镇邪的作用,如苏州香花桥栏杆艺术(图8),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形式的装饰,不仅给桥梁建筑艺术添姿增色,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一种偏爱与情趣,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景观。 3地域性 即使是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的不同,在审美标准上也会有很大差异。但是,某个地区的桥梁,应有自己较为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一座桥梁都标新立异,甚至要“一座桥梁一个样”,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也违背了美学规律,大败“胃口”。 然而,桥梁建筑毕竟不同于房屋建筑,其在功能上的单纯性制约了桥梁形态。古今中外均以拱、梁、吊为基本形态,由于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频繁与便捷,桥梁形式受民族、地域的影响并不似古时那么突出。而且较能显示桥梁民族风格的大部分都是桥梁附属结构,如桥头建筑、栏杆、灯柱、雕饰等。在法国巴黎市中心,桥梁密布,具有浓郁的法兰西民族文化特色(图9)。罗纳河上的古老桥梁,同样也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灿烂文化(图10)。因此,在桥梁建筑中体现地域风格,创造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从而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有机的统一。桥梁建筑的杰出作品从来都是某一时代、某一民族及某一地域进步的审美理想的美好体现,也是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之所在。显然,现代桥梁建筑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正面的、令人精神振奋的格调,体现出良好的时代、民族与地域风格。 桥梁建筑造型要素 形式是由点、线、面、体构成。桥梁建筑艺术通过其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质感、尺度、体型、韵律、色彩及象征手法等,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矗每体系.{奉现-种形态的美:在形态美学里.点是有造型意义的,一点在画面上.成T视线集中之处:两个大小一样的点,视线来回这两点间,而产生“线”的感觉。线的形态不同,体现不同意义。不同形态的直线和曲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粗直线表现坚定、有力、厚实、稳定、粗壮、笨拙、顽固等特征;细直线则体现敏锐、脆弱、纤细等特征;折线具有节奏、运动、焦虑、不安等特征;圆弧线给人以充实、精神饱满的感觉;椭圆形弧线除具有圆弧线的特征外,还具有现代感;流线型是抛物线的自由审美创造;双曲线具有曲线平衡的美,也有较强的时代感,变径曲线具有丰富而变化的特点;自由曲线具有丰富的感情。 面是由线的运动而形成。通常认为,平面有安定、确定的感觉;三角形给人以冲动、刺激的感觉;圆形给人以温暖、流动的感受;梯形富于很强的稳定感;斜梯形具有一种倾斜方向的动感或力感;正方形使人感到整齐,端庄,有一种均齐美;球面、圆锥面、圆环面等曲面的形态,给人以亲切、饱满、柔和、流动的感觉。 立体是由面的运动形成的。建筑的立体美感,由角度的变化、艺术联想、虚实关系等来产生。金门大桥桥塔(图11),其竖直方向线条顺畅而富有规律,且有合理的变化,使桥塔的大体积的形态得到了纤细化,给人一强烈的力的美感;大红的涂彩,使大桥又增添了一份明亮和活跃。法国某公园人行桥(图12)则是曲线与直线的完美结合,其在水中的倒影优美绝伦,令人浮想联翩,过目不忘。 桥梁建筑的形态美,产生综合的审美效应。点、线、面和体的彼此依赖、对立统一,构成广阔、深远、多姿多变的艺术境象,丰富了人们的美的感受。 结语 古今中外,桥梁建筑艺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桥梁建筑艺术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结构艺术。其艺术意蕴的流变,总是在深层次影响着桥梁建筑的发展。深入考察研究桥梁的艺术意蕴以及形成的内在机理,对提高专业人士和大众的艺术修养会有所裨益;对桥梁发展史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刘其福,《城市桥梁栏杆圈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3】韩伯林,《世界桥梁发展史》,知识出版社,10。 【4】谢建明,“论建筑的艺术意蕴”,《东南大学学报》,2002,4(6):71—74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pdf下载
  •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下载
  • 现代通信杂志电子版
  • 现代渔业信息杂志电子版下载
  • 现代交通学报电子版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