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核科学与技术sci期刊

核科学与技术sci期刊

发布时间:

核科学与技术sci期刊

1、SCI(ScienceCitation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目前,它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2、工程索引EI(TheEngineeringIndex)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lsevierEngineeringInformationI编辑出版。它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其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3、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被 WEB OF SCIENCE 核心库收录的期刊是SCI期刊被 ENGINEERING INDEX 收录的期刊是EI期刊被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收录的是核心期刊

核科学与技术期刊

假刊,版号都没有,自己去知网万方查。核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是SCI,核动力工程是北大核心CSCD。这是被谁忽悠的?拿个假刊和顶级刊比?

《科学与技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疆阿勒泰地区科协主管,新疆阿勒泰地区科协主办的 学术性期刊。《科学与技术》杂志创刊于1983年6月,国际标准大16开本,半月刊。《科学与技术》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9716;国内 统一刊号:CN65-1078/Z;邮发代号:58-53。是一个国家级期刊,不是中文核心期刊

《科学与技术》不是期刊,是一本国家科普推广的儿童科普知识系列丛书。 由华夏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1日),丛书名: 金牌儿童百科知识系列(平装: 191页)。 《金牌儿童百科知识系列·科学与技术》根据孩子的认知模式和心理特点,从科学的奥秘、能源与新技术、身边的科技三个角度,选取了其中最有趣、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知识点,用浅显准确、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以阐释,力求让孩子们了解科学技术领域最基础的知识,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及对知识的渴求。 另外,你说的期刊可能是:中国科学技术期刊,隶属中国科协,是国家级刊物。

科学与技术》不是期刊,是一本国家科普推广的儿童科普知识系列丛书。 由华夏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1日),丛书名: 金牌儿童百科知识系列(平装: 191页)。 《金牌儿童百科知识系列·科学与技术》根据孩子的认知模式和心理特点,从科学的奥秘、能源与新技术、身边的科技三个角度,选取了其中最有趣、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知识点,用浅显准确、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以阐释,力求让孩子们了解科学技术领域最基础的知识,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及对知识的渴求。

石油科学与技术sci

that he, at the same time, believes

这是国内中文核心一些石油相关期刊,供您参考一下: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天然气工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石油化工 石油实验地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石油钻采工艺 油田化学 新疆石油地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石油机械 钻采工艺 石油炼制与化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油气储运 石油天然气学报中国海上油气 石油钻探技术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石油物探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地球科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测井技术断块油气田 其中石油学报是EI部分收录。 国外SCI收录期刊主要有: AAPG BULLETIN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通报》美国 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 《加拿大石油地质学通报》加拿大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 《燃料与石油化学和工艺学》美国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中国炼油与石油化工》中国 GEOARABIA 《中东石油地球科学杂志》巴林 HYDROCARBON PROCESSING 《烃加工》美国 INTERNATIONAL GA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国际天然气工程与管理》英国 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加拿大石油技术杂志》加拿大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地球物理学与工程学》英国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石油地质学杂志》英国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石油科学和石油工程杂志》荷兰 JOURNAL OF THE JAPAN PETROLEUM INSTITUTE 《日本石油学会志》日本 OIL & GAS JOURNAL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美国 OIL & G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UE DE L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石油、天然气的科学与技术;法国石油研究所杂志》法国 OIL GAS-EUROPEAN MAGAZINE 《欧洲石油气杂志》德国 OIL SHALE 《油页岩》爱沙尼亚 PETROLEUM CHEMISTRY 《石油化学》美国 PETROLEUM GEOSCIENCE 《石油地质科学》英国 PETROLEUM SCIENCE 《石油科学》德国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石油科学与技术》美国 PETROPHYSICS 《岩石物理学》美国 SPE DRILLING & COMPLETION 《石油工程师协会钻井与完井》美国 SPE JOURNAL 《石油工程师协会杂志》美国 SPE PRODUCTION & OPERATIONS 《石油工程师协会生产和操作》美国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 《石油工程师协会油藏评估与工程》美国 VISION TECNOLOGICA 《技术视野》委内瑞拉 SPE相对容易一些

乳业科学与技术是SCI期刊吗

邱树毅,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贵州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从事酿酒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兼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贵州省化工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酿酒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农业工程协会有机食品分会专家组副组长,生物资源与发酵技术应用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造》、《酿酒科技》、《食品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山地农业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顾问或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项目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贵州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鉴定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工学学科)1等奖1项,贵州省优秀教师称号,贵州省教学名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申请专利21项,获专利授权8项。近期主讲研究生“生物炼制与生化工程”、“现代酿造工程”等课程,编写“十一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生物工艺学》。谭书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当代农业高级专家、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蔬菜采后处理与加工实验室主任、贵州省食品、酿造科学与工程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贵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从事果蔬贮藏与加工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贵州省保健协会副会长、贵州省刺梨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会员、贵州省微生物协会会员;《贵州农业科学》、《山地农业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先后主持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阳市重大专项等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鉴定10余项,其中3项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余篇。近期主讲研究生“食品物流学、“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等课程。 吴天祥,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从事酿酒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再生资源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理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酿酒品酒师、高级酿酒师,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专家,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评委,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酿酒协会和食品协会白酒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国资委白酒项目决策咨询专家,贵州省委专家智库专家。任《生物加工过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酿酒科技》、《中国酿造》等刊物的编委、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曾获得第四届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白酒行业科技与发展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6篇,出版专著1部。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现代高新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等课程。秦礼康,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大宗粮油、薯类和杂粮杂豆深加工及副产物增值利用、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工业化、食品安全控制等科研工作。任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国家食药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食协食品安全师授证讲师、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省委服务决策专家智库人员以及《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和省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5项,横向合作项目15项,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二届省级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承担研究生和本科“微生物代谢调控”、“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导论”、“淀粉化学与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作为高校教材《食品安全导论》副主编。朱秋劲,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事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和新型食品活性包装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兼职有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永红)分中心主任、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成员、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等。任《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期刊编委、《食品科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农业攻关2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黔东南州科技进步合作奖1项、省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参与制定地标1项和企标近10项,有授权专利4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SCI/EI论文5篇。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现代高新技术”、“农业推广学”、“食品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等课程。王明力,女,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学术骨干。从事食品与科学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贵州省食品协会,贵州省农业工程协会有机食品分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酿造》、《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贵阳市重点支撑项目等课题。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贵州大学优秀科学奖,获贵州大学五一标兵。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篇。申请专利十余项,获专利授权4项。主讲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贮藏与保鲜”等课程,编写“十一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卢红梅,女,博士,教授。1990年于贵州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食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12月到2001年7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食品系作访问学者。现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酿酒与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从事酿酒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协会成员等。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技重大项目、贵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获贵州省 “贵州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8项,获专利授权4项。近期主讲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双语课程“生物物资分离工程”、“生物技术概论”、“生物工程概论”,研究生课程“发酵动力学”课程。王修俊,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以来,主要从事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发酵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省级工业攻关项目、农业攻关项目、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和参加国家级项目的研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4项。曾获贵州省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奖、贵州大学优秀教学奖等。主要讲授“现代食品科学”、“食品保藏学”、“食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酿造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等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参加编写“十二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食品营养学”、“食品保藏原理”教材两部。丁筑红,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骨干。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益生菌泡菜产业化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贵州大学生物基础综合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园产品、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技术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综合开发利用、精深加工等。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省级区域合作项目、市星火计划项目、市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地区基金项目等。负责参与其他横向和纵向课题。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70余篇,申报受理或授权专利10项。主要承担“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功能性食品”、“食品风味学”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徐俐,女,教授、农学学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果蔬贮藏运销学、农产品加工、园艺产品加工、食品贮藏保鲜工程、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贵州省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湖北农业科学》、《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审稿专家。先后主持及参加国家科技人员服务项目、贵州省(贵阳市)科技重大项目子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20余项。研究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8项。获兴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贵州大学学术骨干,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书有《辣椒开发与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等。近期主讲本课生“果蔬贮藏运销学”、“粮油加工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添加剂”;主讲研究生“食品贮藏保鲜工程”、“食品贮藏与物流学”等课程。何腊平,男,副教授、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高级食品安全师、贵州大学学术骨干。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一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贵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主要有19篇,其中SCI收录5篇,申请专利2项。主讲本科课程:“食品营养与分析”、“生物统计”、主讲研究生课程:“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曾经是核心,现在不是了,如果需要发表,可以给你推荐《安徽农业科学》,中文核心。

秦礼康秦礼康,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 1986年7月,毕业留校;1986年9月,无锡轻工业学院进修;1988-2002年,贵州大学食品科学系工作;2003-2006年,江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2007年,六盘水市农业局挂职(副局长);目前,在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的主要工作业绩如下: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专业《食品安全控制》、《现代食品分离技术》、《食品风味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学》、《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淀粉化学与工艺学》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授课和实验,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或硕士课题研究以及毕业生产实习。 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贵州省教育厅项目1项、贵州省知识产权局项目1项目、六盘水市科技局项目2项、贵州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5项,参加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攻关项目以及贵州大学校基金项目共6项。 发表论文方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2篇、重要期刊或CSCD核心期刊11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会议论文集3篇),以第二、三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 横向合作方面,主持完成了与贵州永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国家农产品(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持完成了与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共建“乳品合作研发中心”;主持申请获准成立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权的“食品安全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主持完成了与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共建“六盘水市食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项目;主持完成了与铜仁华力农化公司共建“贵州省薯类技术研发中心”;主持启动了与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刺梨开发与利用”项目;在校地合作项目“仁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主持完成了“剌梨产业发展规划”和“粮食发展规划”;主持相关教师正在与乡下妹食品有限公司、林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项目合作事宜。朱秋劲朱秋劲,男,8出生于贵州惠水,汉族。硕士生导师,教授。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博士,曾获得西南大学畜产品加工方向硕士学位。 现为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会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员、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理事、贵阳市经贸委专家咨询团公交组成员。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及食品质量检测新技术研究方向的工作。主讲《畜产品加工动态》、《肉与肉制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等课程。已参与或主持的省部、校级课题共10项,现主持及参与的省级和横向合作项目四项;已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CSCD论文6篇,SCI及EI论文2篇,出版《香猪加工基础理论及应用》专著一部。现已受理的国家专利一项。研究成果:《几种甾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和分子识别特性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几种甾醇异构体在TFMAA-co-TIRM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热力学特征”获得省级优秀论文三等奖;主持开发的“从江香猪系列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并获得过贵州省旅游产品称号、省级新产品“三等奖”、全国食品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参与研究的“贵州乳杆菌(Lactobacillus guizhouensis),Lactobacillus guizhouensis 16s rRNA”已在美国GeneBank注册。

科学与技术核心期刊

晋升职称一般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需要晋升的职称级别越高,对发表的刊物要求越严格。因职称的需要,需要发表论文的朋友越来越多,论文需求造就了广阔的期刊市场

核心期刊与科技核心期刊的区别  核心期刊与源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择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核心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认的核心期刊有北大、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三大体系,还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目前在国内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核心期刊4年一评!北大认证!全国认证、科技只是在这个领域有名、

  • 索引序列
  • 核科学与技术sci期刊
  • 核科学与技术期刊
  • 石油科学与技术sci
  • 乳业科学与技术是SCI期刊吗
  • 科学与技术核心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