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民族研究编辑部

民族研究编辑部

发布时间:

民族研究编辑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网

1986年7月获得西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2000年8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担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2001年晋升为编审;2009年7月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2008年9月被聘请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边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域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等。

该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该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可以在本站查询北大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该刊,月刊,创刊于1984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约稿要求:格式规范,可以推荐发表各类教育类论文正常情况下一周之内论文确定能否发表,一周内用特快专递发出录用函,三个月左右正式出版发表。杂志栏目设置如下: 教育理论;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调查研究;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调查研究;德育建设;心理健康;教师论坛;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教法研究;教学实验;信息技术;考试研究;外国教育。 2 商场** 经济类 核心刊物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北京永川商标发展中心承办。被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定为中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并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即第四版)。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彩色月刊,每月15日截稿,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6-3102 国内统一刊号: CN11-3518/TS 邮发代号: 2-398 。主要栏目:管理秘笈、营销之道、行业新知、连锁论坛、精辟茶座 、投资分析等。所有经济类论文,以及如设计网络电子商务,物流论文均可。全国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集商业科技、物流配送、营销管理、商务信息为一体的国内发行的流通领域权威性杂志。全彩色月刊,每月5日出版,单价20元/本。自办定向发行,期发量近10万份左右。内容定位:制造商、采购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商场创建与管理为主导和传播为 手段,推动商场经济,指导商场消费的经济类期刊。主要栏目:商讯快报、质检商情 、管理秘笈、营销之道 、行业新知、连锁论坛 、商人论商、 精辟茶座 、投资分析、 商机情报。该刊现分市场版和学术版,其中学术版的栏目如下:流通经济;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热点分析;市场调研;投资指南;产业观察;地产风云;金融聚焦;专题调查;商业研究;营销之道;财会视角;商业IT;区域经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学术研讨;商业技术;理论探析 3 **经济 经济类 核心刊物 中国**经济研究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报道集团发展战略和研究企业集团改革发展问题的重点大型经济月刊,是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刊和全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335/F)。自创办以来,定期送发到国务院、国资委、发改委等国家领导人手中。 创刊15年以来,立足于为中国大企业集团提供最权威的理论指导,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最鲜活的经验,从而真正成为企业集团与企业集团之间,企业集团与政府之间,企业集团与市场之间,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桥梁。中国《**经济研究》杂志先后报道过1200多家大型企业的成功履历,刊发了1800多篇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探索文章。栏目包括:“集团透析”、“业界巨子”、“热点聚焦”、“前沿论坛”、“战略研究”、“特别关注”等多个栏目,充分体现杂志的前瞻性、可读性、参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004年度,中国《**经济研究》杂志海内外发行量达8万多份,杂志立足于进一步丰富内容,突出特色以期更好地为中国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服务。 我们的论文栏目有:集团研究、经营之道、上市研究、理论探索、战略研究、人力资源、业界视点、管理创新、金融市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学术之窗、政工视角、IT视界、财务视点等。经济、管理、财务、IT类文章均可。 主管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主办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市计划委员会 编辑单位: 中国《**经济研究》编辑部 ;社长: 李兵;主编: 覃虹;主任: 顾家麒 国内刊号: CN 32-1335/F ;国际刊号: ISSN 1007-712X ;邮发代号: 28-94 ;定价: 15元/期 4 **经济 (重点推荐) 经济类 核心刊物 《**经济》杂志于1983年4月试刊,1985年正式公开发行。主办单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自杂志创刊以来,《 **经济》以改革开放为己任,大明开拓,能勇于探索,与国内外经济学界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活跃**经济理论研究,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办出了诸如"焦点评论"、"专稿"、"改革论坛"、"经济茶座"等招牌栏目。内文的版式,文体的风格也影响了后继的一批杂志。可以说,《 **经济》在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作者提供表演舞台的同时,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四次被确认为"中国(中文)经济类核心期刊",现委托本站征集稿件,三个月之内发表,一周之内确定是否被录用。 国内刊号: CN 44-1032/F 国际刊号: ISSN 1004-0714

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概念: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 ‘白’的概念界定: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 :两个单位的分工要有明确的~ㄧ是优是劣自有客观标准来~。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姓名:周 翔 ,女, 民族:苗 族籍贯:湖南株洲, 职务:编辑职称:助理研究员任职部门: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2007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博士学位

专业领域民俗学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化教育背景1997-2000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博士研究生专业:民俗学研究方向:民俗学 ,2000年6月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华北地区龙王信仰》导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1982 - 1985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硕士研究生专业:民间文学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学,1985年6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中国人类学派故事学研究》导师:钟敬文教授 许钰教授1978 -1982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大学本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1982年6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学位论文:《中国的植物传说》论文导师:汪玢玲教授参加学术团体1986年8月加入中国民俗学会(北京),1999年至今任理事。1997年加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历任理事、学术部部长,现任亚细亚民俗学会秘书长1992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理事。2000年至今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兼职2002年~2005年被聘为西北民族学院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系(兰州)特聘教授。1996年~2005年被特聘为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客座研究员。研究经历1998 -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北方民族文学室副主任,从事北方萨满文化研究。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博士毕业。1995-1997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分配在少数民族文学所北方文学研究室从事北方民族文学研究。研究方向:韩民族文化与南方百越民族的关系。199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1985 -1995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编辑负责编辑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化方面的稿件,编辑发表论文200余万字。从事民间文学与文化方面的研究。田野经历1)2002年8月前往云南建水县考察边地汉文化与哈尼族文化;2)2002年9月与罗汉田同志前往广西那坡县考察黑衣壮;3)2002年6月前往甘肃考察陇东庆阳地区香包、皮影戏;4)2002年4月前往江苏、浙江考察周庄、同里、西塘古民居;5)2001年8月初前往贵州从江、黎平县考察侗族文化;6)2002年8月前往湖南洪江市考察当地古民居;7)2002年8月底前往吉林省吉林市考察满族萨满文化;8)2000年4月与陶立璠等先生前往越南江河省考察圣母庙会;9)2000年8月前往丽江、泸沽湖及麻立坡的倮寨,考察纳西族、摩梭人、倮人(彝族的一个支系);10)1998-1999年,前往山西晋北地区及晋南地区从事华北地区龙王信仰的考察,搜集了大量资料。11) 1998年,前往河北省延庆、赤城等县从事祈雨调查,获得大量资料;12) 1997年,岁韩国东海岸民间游艺活动进行民俗考察;13)1996年,与王宏刚一道,前往东蒙呼伦贝尔的南屯,进行鄂温克族萨满文化考察,三天时间里,亲临了三个宗教仪式,拍摄照片500余张;14)1995年前往吉林省伊通县进行萨满文化考察;15)1995年8月,陪同韩国民俗学会主席前往内蒙希拉穆仁草原考察蒙古人的马文化;16)1994年8月对韩国济州岛民俗进行田野考察;17)1991年对日本传统民俗进行田野考察;18)1991年春节,对日本横滨中华街春节民俗进行考察;19)1987年对贵州都匀水族、苗族民俗进行考察……重点项目承担1) 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重点项目【萨满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2) 1994~2000杭州大学韩国学研究所重点项目(韩国大宇财团资助)【韩民族文化源流】;3) 1992~1998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环渤海湾远古民族文化研究】。访学研修情况1)1990年~1992年应东京都立大学邀请,去日本从事讲学及科研活动。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任客员研究员,同时兼任该学部的非常勤讲师,导师:饭仓照平教授(日本中国民话之会会长)。2)1992年1 月,日本民话之会为我举办了中国学者个人专题学术报告会,会上首次提出韩文化南来说主张。3)1994年2月---1995年1月应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去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从事中韩两国远古文化的比较研究。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任客员研究员,任期10个月。4) 1994年4月,在韩国比较民俗学会春季学术报告会上,做了题为《韩文化南方流入考》的专题报告,这也是该学说在韩国首次亮相。5) 应韩国文化放送电视台之邀,以中方民俗顾问身份,参与了《韩国人 日本人 中国人--三国民俗的比较》的24集电视民俗片的制作(1995年1月)6) 1994年9月31日,应韩国东海大学邀请,举办专题个人学术报告会《中国人的生活相》。7) 1995年1月,韩国中央大学为我及另两位中国教授举办了中国学者专题报告会,我发表了题为《韩文化与中国东南沿海古文化关系纪纲》的学术讲演。8) 1995年1月,韩国民俗学会为我及另两位中国学者举办中国学者专题学术报告会,我发表了题为《韩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9)应韩国放送通信大学邀请,于1994年为该校师生开办学术报告会《中国文化特别讲座》4期。10)1997年11月参加在韩国江陵市举办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次学术代表大会, 并 在关东大学传统文化讨论会上做了题为《韩国与中国南方百越民族文化联系的十项 比较》的主题发言。11)2000年4月受越南民主主义共和国国家人文与社会研究中心(相当于越南社会科 学院)的邀请,出席了越南萨满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中 国华北地区祈雨习俗》的大会主题发言。学术资助获得与学术活动1)获得东京都立大学奖学金(东京都立大学·1990-1992),从事朝鲜族与中国东南沿 海远古文化比较研究。2)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基金(1988-1992)从事环渤海湾远古民族文化的研究 获得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基金(1994~1999),研究韩民族与百越民族关系问题。3)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基金(民族文学研究所重点项目·2000-2004), 从事 萨满文化与民间文学关系问题研究。4)2001年获福特基金会资助,参加了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萨 满文化学术讨论会。

民族研究编辑部电话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路扁井巷27号邮政编码:550004

我国民族研究领域学者铜陵党校李宁博士

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

现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广西民族学院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中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学学科带头人、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民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百越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以及广西文史馆馆员等职务。

1986年7月获得西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2000年8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担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2001年晋升为编审;2009年7月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2008年9月被聘请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边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域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等。

09-07昆钢电视大学委培学习03-09昆钢焦化厂实习(期间云南大学成人教育经济管理专科)10-02昆钢焦化厂钳工、文宣员03-06借调99世博会旅游接待定点单位办公室07-02昆钢焦化厂待岗(期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成人教育专升本)03-02云南铺路爪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03-06大型图书《云南民族》编辑部主任(期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在职研究生)07-09云南省民族学会专职副秘书长09-至今 云南省民族学会专职副会长09-至今 云南省民族商会秘书长12-至今 兼任云南省民族学会秘书长12-至今 兼任云南省民族商会专职副会长

民族研究编辑部怎么样

是的

简介: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专门研究甘肃及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科研机构。民研所成立后曾组织力量对甘肃各少数民族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其中对甘南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和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活跃在西北的回族人物马仲英的追踪调查成果较为显著。60年代后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研所停办,直至1981年恢复。恢复后的民研所编制定为30人,设有民族历史宗教、民族学、民族经济教育三个研究室和《甘肃民族研究》编辑部及办公室,隶属甘肃省民族事务委会。

还是民族研究所福利效益好

  • 索引序列
  • 民族研究编辑部
  •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 民族研究编辑部电话
  • 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
  • 民族研究编辑部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