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要求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要求

发布时间: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要求

难度都是差不多的,主要看你的文章是偏向于哪一方面的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南通大学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主校区、启秀校区、文峰校区和钟秀校区,占地77亩,校舍总面积93万平方米。 南通,南眺长江,东滨黄海,与上海市仅一江之隔。南通大学启秀校区(原南通医学院)位于市中心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它东倚文峰公园,北邻南通博物苑;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6公顷的水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长达1000余米的林荫小道环绕水边,与白墙红顶的建筑楼群交相辉映,构成了美丽而幽静的校园环境。 原南通医学院前身为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建于1912年,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经过90余年的建设,原南通医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务院1981年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单位,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现有医学院、护理学院、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系)、航海医学研究所(航海医学系)和杏林学院(医科)等。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近4500人,各类研究生近500人,留学生140余人。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医疗技术精湛、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正教授级134人,副教授级222人 。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49人。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外科学;1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眼科学;1个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1个省级“135”医学重点学科:手外科学;9个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外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眼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皮肤性病学;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分子神经生物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外科学(骨科)。 对外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频繁,先后与英、美、法、德、日和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并聘请了一批有名望的外国专家为名誉教授。与日本德岛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医学院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附属医院与日本丰桥成田纪念病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关系。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有明亮宽敞设备现代化的教室、实验室、外语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一流的学术报告厅和学生公寓;校区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配备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可查阅全世界70多个国家40余种文字的生物医学文献资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占地约10公顷的体育场有400米的塑胶标准跑道,还有游泳池、活动中心可供师生进行各种文体活动。 南通大学的组建是南通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是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南通大学启秀校区的全体师生员工认真践行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要求, 认真贯彻学校提出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办学思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意识,为把南通大学建成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 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南通大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学校现有主校区、启秀校区、钟秀校区、启东校区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亿元,纸质图书270余万册。学校设有24个学院,104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8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余人,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750余人。另设有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独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扩展资料:南通大学始建于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等办学理念,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管理科学院《2018中国大学评价》中,学校列第130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学校列第117位。参考资料:南通大学 学校简介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南通大学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主校区、启秀校区、文峰校区和钟秀校区,占地77亩,校舍总面积93万平方米。 南通,南眺长江,东滨黄海,与上海市仅一江之隔。南通大学启秀校区(原南通医学院)位于市中心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它东倚文峰公园,北邻南通博物苑;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6公顷的水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长达1000余米的林荫小道环绕水边,与白墙红顶的建筑楼群交相辉映,构成了美丽而幽静的校园环境。 原南通医学院前身为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建于1912年,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经过90余年的建设,原南通医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务院1981年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单位,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现有医学院、护理学院、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系)、航海医学研究所(航海医学系)和杏林学院(医科)等。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近4500人,各类研究生近500人,留学生140余人。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医疗技术精湛、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正教授级134人,副教授级222人 。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49人。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外科学;1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眼科学;1个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1个省级“135”医学重点学科:手外科学;9个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外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眼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皮肤性病学;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分子神经生物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外科学(骨科)。 对外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频繁,先后与英、美、法、德、日和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并聘请了一批有名望的外国专家为名誉教授。与日本德岛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医学院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附属医院与日本丰桥成田纪念病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关系。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有明亮宽敞设备现代化的教室、实验室、外语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一流的学术报告厅和学生公寓;校区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配备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可查阅全世界70多个国家40余种文字的生物医学文献资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占地约10公顷的体育场有400米的塑胶标准跑道,还有游泳池、活动中心可供师生进行各种文体活动。 南通大学的组建是南通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是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南通大学启秀校区的全体师生员工认真践行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要求, 认真贯彻学校提出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办学思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意识,为把南通大学建成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 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南通大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首先,南通大学很一般,不是211,排名在200之后;其次,南通大学医学院是最好的学院,相对在省里还是有些名气,当然在全国还是排不上的;最后,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是通大医学院里面最好的方向了,校长亲自主持,导师都是博导,可以说整个南通大学对于神经再生专业马首是瞻~

公开期刊,核心,但不是北大核心。

有四个有:钟秀校区 文峰校区 启秀校区 新校区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要求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战线 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天津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 江汉论坛 江苏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浙江学刊 浙江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求是学刊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社会科学辑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州学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文杂志 求索 思想战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外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鲁学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学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江西社会科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学刊 学术界 东岳论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东南学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社会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术论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东社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社会科学 探索 学术交流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论丛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宁夏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长白学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淮论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甘肃社会科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晋阳学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哲学研究 心理科学 心理学报 哲学动态 自然辨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现代哲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探新 周易研究  B9 宗教 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中国宗教 佛教文化 中国穆斯林 世界宗教文化  C8 统计学 中国统计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 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 人口学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 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 管理世界 领导科学 中外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C96 人才学 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回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国民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青海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满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国外理论动态 美国研究 当代世界 西亚非洲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际展望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和平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日本学刊 东南亚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D2,4,6 中国政治 政治学研究 求是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了望 社会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北京) 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探索 党建研究(北京) 中共党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前沿 理论探讨 新视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求是 理论与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工会理论与实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学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妇女研究论丛 党政论坛 理论导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理论探索 半月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青年 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 法律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 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E 军事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经济研究 国防大学学报 政工导刊 军事史林 军事历史研究 世界军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 现代传播 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际新闻界 新闻记者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 新闻界 新闻爱好者 新闻大学 新闻知识 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编辑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出版 编辑之友 出版发行研究 编辑学刊 出版广角 读书 中国图书评论 科技与出版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馆杂志 情报科学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情报杂志 图书馆论坛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知识 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 档案学通讯 中国档案 档案学研究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档案管理 兰台世界 山西档案 档案 北京档案 上海档案 四川档案 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  G3 科学,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管理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学新闻 科技管理研究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 综合性教育 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评论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育探索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江西教育科研 辽宁教育研究 教育导刊 上海教育科研 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管理 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学科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历史教学 上海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天津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中小学外语教学 数学通报 中学物理高中版 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江苏高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校理论战线 高教探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 各类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G8 体育 体育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语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语言研究 中国翻译 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 语文研究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与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H3/9 外国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界 现代外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中国俄语教学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N 自然科学总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杂志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技史料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每期160页。该刊立足学术前沿,崇尚理论创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着力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追踪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勇于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研究领域;支持学术争鸣,旨在通过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思想交锋获取真知;倡导潜心钻研、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拒绝学术赝品与泡沫。本刊设有“哲学研究”、“长三角发展论坛”、“政治·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江海人物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栏目,其中“哲学研究”为重点栏目,“长三角发展论坛”、“江海人物研究”为特色栏目。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查询

首先,南通大学很一般,不是211,排名在200之后;其次,南通大学医学院是最好的学院,相对在省里还是有些名气,当然在全国还是排不上的;最后,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是通大医学院里面最好的方向了,校长亲自主持,导师都是博导,可以说整个南通大学对于神经再生专业马首是瞻~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南通大学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主校区、启秀校区、文峰校区和钟秀校区,占地77亩,校舍总面积93万平方米。 南通,南眺长江,东滨黄海,与上海市仅一江之隔。南通大学启秀校区(原南通医学院)位于市中心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它东倚文峰公园,北邻南通博物苑;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6公顷的水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长达1000余米的林荫小道环绕水边,与白墙红顶的建筑楼群交相辉映,构成了美丽而幽静的校园环境。 原南通医学院前身为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建于1912年,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经过90余年的建设,原南通医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务院1981年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单位,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现有医学院、护理学院、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系)、航海医学研究所(航海医学系)和杏林学院(医科)等。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近4500人,各类研究生近500人,留学生140余人。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医疗技术精湛、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正教授级134人,副教授级222人 。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49人。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外科学;1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眼科学;1个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1个省级“135”医学重点学科:手外科学;9个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外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眼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皮肤性病学;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分子神经生物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外科学(骨科)。 对外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频繁,先后与英、美、法、德、日和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并聘请了一批有名望的外国专家为名誉教授。与日本德岛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医学院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附属医院与日本丰桥成田纪念病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关系。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有明亮宽敞设备现代化的教室、实验室、外语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一流的学术报告厅和学生公寓;校区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配备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可查阅全世界70多个国家40余种文字的生物医学文献资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占地约10公顷的体育场有400米的塑胶标准跑道,还有游泳池、活动中心可供师生进行各种文体活动。 南通大学的组建是南通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是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南通大学启秀校区的全体师生员工认真践行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要求, 认真贯彻学校提出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办学思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意识,为把南通大学建成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 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南通大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学校现有主校区、启秀校区、钟秀校区、启东校区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亿元,纸质图书270余万册。学校设有24个学院,104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8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余人,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750余人。另设有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独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扩展资料:南通大学始建于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等办学理念,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管理科学院《2018中国大学评价》中,学校列第130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学校列第117位。参考资料:南通大学 学校简介

公开期刊,核心,但不是北大核心。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下载

学校现有主校区、启秀校区、钟秀校区、启东校区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亿元,纸质图书270余万册。学校设有24个学院,104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8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余人,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750余人。另设有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独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扩展资料:南通大学始建于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等办学理念,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管理科学院《2018中国大学评价》中,学校列第130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学校列第117位。参考资料:南通大学 学校简介

南通大学现在有4个校区主校区: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启秀校区: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启秀路19号启东校区: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西振海路111号钟秀校区:南通市外环东路999号 扩展资料: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亿元,纸质图书270余万册。办有学术期刊5种,其中《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学校现有教职工3154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68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379人。共有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等。学校设有104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8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余人(含杏林学院11000余人),研究生2700余人,留学生750余人。参考资料来源:南通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首先,南通大学很一般,不是211,排名在200之后;其次,南通大学医学院是最好的学院,相对在省里还是有些名气,当然在全国还是排不上的;最后,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是通大医学院里面最好的方向了,校长亲自主持,导师都是博导,可以说整个南通大学对于神经再生专业马首是瞻~

有四个有:钟秀校区 文峰校区 启秀校区 新校区

  • 索引序列
  •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要求
  •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要求
  •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查询
  • 南通医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目录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