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官网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官网

发布时间: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官网

延安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坐落于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高校。延安大学是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学校依托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等教育基地,创办了“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余名的青年和干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4月22日,学校启动了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办学规模为13000人,建筑总体量为7万m2,规划建设55栋建筑,计划于2018年竣工。届时,一座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质朴实用、开放共享、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矗立在圣地延安。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以“双一流”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以新校区建设为核心的外延建设,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学校历史1941年7月13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校(1940年5月成立)、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陕北公学院(1937年10月成立)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吴玉章为校长,赵毅敏为副校长。大学下设社会科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俄文系、英文系、体育系、中学部。全校学员800余名。校址在女大旧址王家坪。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鲁艺(1938年4月成立)、自然科学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学干部学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原址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1940年7月成立)合并,周扬为延安大学校长。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艺、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1947年,因战争形势,延安大学开始了战时行军生活。3月14日撤离延安,至1947年8月22日东渡黄河进驻山西省临县吴家湾,8月25日,在吴家湾开始上课。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学校于7月继迁回延安,住在延安市东关清凉山下。1948年,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实行正规办学。10月21日,校长李敷仁宣布学校设大学部、分校和研究室。暂设4个系:政法系、经建系、文艺系、教育系。1949年5月23日,中共西北局发出指示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马明芳、李敷仁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1953年3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更名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延安大学。1958年9月正式开学,当时只设有中文系、数学系、理化系3个系,中文、数学、理化3个两年制专修专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学校教学工作秩序遭到严重破坏。1971年9月30日,省革委会批准延安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学校以农为主,兼设师范和医学。两校合并之后,学校仍定名“延安大学”。1972年3月6日,两校依照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指示分开,原北京农业大学师生迁回北京。1993年9月13日,延安大学与西北大学联合招收的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点正式开学。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建设大学。2021年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省级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政治学、延安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                                    学术科研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2005年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术资源该校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据2011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万多种,光盘资料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学术期刊《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创刊于1979年,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与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1996年荣获陕西省教委、新闻出版局评比的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同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加入国家科技部情报所"万方数据库----数学化期刊群",同年荣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比的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大多数专业性文摘刊物作为收录统计源期刊。《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祖国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理论。《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学报编辑部与高教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大学签订了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协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二炮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1、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含早期营养与新生儿营养,膳食的平衡问题,营养与代谢及学龄期时的生长发育状况等。2、新生儿疾病与防治:含新生儿黄疸、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疾病等。3、儿童心理行为保健:主要有儿童的早期情感教育、智力障碍、青少年行为及精神疾病等。4、四病防治:含肺炎、贫血、佝偻病及腹泻。5、意外损伤:含环境问题与儿童健康、儿童意外伤害、虐待和忽视问题等。6、其它保健:如视力保健、听力保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儿保领域的进展等。 1、读者群:为从事儿童保健教学、科研及管理者,计划生育工作者,儿科临床及儿保医师,儿童营养工作者,儿童心理行为与智能研究人员,中小学校医及幼儿园保教人员等。2、作者群:我刊的作者群大致有核心作者群,外围作者群及交叉学科作者群。(1)核心作者群是由与本刊内容、水平程序相适应的作者组成,其中相当部分作者都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如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者,大多是工作在大、中型医院的儿童保健医生。(2)外围作者群是一些与本行业有业务联系或行政关系人员,以及业余爱好者,如从事妇幼管理工作者、预防工作者。(3)交叉学科作者群是指其他邻近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从事小儿内科,小儿外科的临床医生,绝大多数工作在中、小型医院。 主编:杨玉凤 女,儿童保健研究员,现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主编,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特邀编委、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主任委员、西安市儿童保健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市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营养、心理行为,曾发表论文60多篇,获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四项。编辑部主任:雷晓梅 女,硕士学位,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专委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七届理事;《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西安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常委。多次被评为省预防医学会和交大期刊中心优秀工作者、优秀编辑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行为。几年来,共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多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辑:李少闻 女,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新生儿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篇。、杨媛媛 女,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儿童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篇。编务:常乐 男,主要负责杂志网站、发行及征订工作。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由于该刊长期以来以读者、作者为第一,注重于期刊质量,多次在陕西省教委、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及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陕西省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专题研究书评学术动态 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第一名(连续两届)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99)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本校理、工科各系所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 学术理论期刊。它以贮存和传播科技信息、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使命。办刊宗旨为:立足世 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大西北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和创 新求实。本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 工程学、电子科学和科学技术史、自然辩证法、科技管理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 论文。我们严格按照办刊宗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刊登内容符合专业分工范围,版本记载齐 全规范,按期出版,完成了报道计划。选题与组稿完全符合办刊宗旨并体现了西北大学的学 科特色。所出版的增刊,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出版手续。? 1995年以来,每年均按学校总体工作要点和学报办刊宗旨,事先制定报道计划,确定年度报 道重点,对拟新设的栏目,拟出版的专辑、增刊,拟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等做 出安排。报道计划上报学校主管校长,年终将完成报道计划情况分别向主管校长和省新闻出 版局主管处室汇报。?近年来,学报编辑部从编辑质量、建立校外审稿协作网,以及推行编排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入手,在体现办刊宗旨、提高学报质量、扩大西北大学的对外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逐 渐获得社会承认。本刊现为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科 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副理事长单位,本刊主要负责人亦为 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和陕西省出版专业高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

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兼任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 全国一级学会 ) 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科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委、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出版专业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编辑学报》编委、《科技编辑研究》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

(一)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二)组织本学会的年会、专题讨论会、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三)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相关领域的书刊;(四)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咨询工作;(五)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六)宣传贯彻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法令、法规和规范;(七)培训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编务人员;(八)开展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建立与国外同行间的友好联系;(九)向有关部门推荐人才;(十)举办为会员服务的其它非营利性的业务活动。

中国科技期刊学会是以广告运营、学术会议组织为主导产业的服务型学术机构,成立于2007年,最初是由各报刊社、杂志社、出版社等新闻单位和各界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旨在团结全国新闻战线上的采编人员,推动文化产业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为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化发展夯实基础。经过几年来的服务性运作,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广告代理、报刊采编、图书出版为一体的商业型学会。

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刘云

1)分布式系统中隐私保护类认证理论与技术研究 ,科技部,8632) 铁道部网络舆情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铁道部重点项目3) 首都网络舆论信息挖掘与舆情分析平台的研究 ,北京市教委重大科技合作基金4)贵州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维护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5) 首都网络舆论安全预警技术的研究,8636)北京城轨综合信息利用体系结构的研究 ,北京市科委;7) 北京公交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 ,北京市建国50周年献礼8) Low power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multiple-standard support for motion estimation in video coding,Intel基金9) ADSL2测试技术的研究,科技发展中心10) Ad Hoc网络中公钥管理与性能评估技术的研究(60572035) 自然科学基金;11) LINUX的铁通公专网统一调度指挥平台的研究与示范 ,科技部,863;12)青藏铁路计算机管理系统13) 青藏公司网络及综合管理系统14) 青藏铁路信息系统工程-电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15)北京地铁信息综合利用平台实用化开发16) 基于RFID和SOA的通信网资源普查和动态管理系统17) 唐山广电网络总体规划与设计18) 唐山广电信息化总体规划与设计19) P2P系统的信用与信誉模型及关键安全问题的研究20) 北京地铁原有信息接入系统21) 北京地铁技术部管理系统22) 铁路信息网互连协议研究23)唐山人民广播电台MIS系统2000年问题改造24)徐州水电段调度指挥中心软件研制与开发25)石家庄铁路分局物资采购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26) 接入网设备中DDN接入模块的开发27) 全路通信网中同步网结构的研究28) 黎湛线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线29) 898网站系统开发30)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网络扩建31) 河北电台布线系统改造工程32) 北京李素丽服务热线系统33) 高速磁悬浮列车实时追踪系统34) 青藏铁路建设管理与调度指挥系统35) 办公自动化和CA认证系统36) 河北广播台、广播电视局器材购置服务37) 寿光蔬菜市场电子式拍卖系统的开发及研制38) 数据网图形式管理系统和数据网技术支撑网站软件39)山西物产集团综合信息系统40) 河北电台编播自动化网络改造工程41) 唐山恒通精密薄板厂网络及MIS系统42) 铁路数据网呼叫中心43) 办公自动化及硬盘播出系统44) 武城华能玻璃制品公司办公系统45) H323 协议RTOS实现46) 铁路数据网参数调整和性能比较47) 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信息安全平台48) 863课题预算编报与审核系统49)泰安铁通线路资源管理50)石家庄物资段招标系统改造51) 铁路数据网测试及分析52)呼和浩特市教育城域网信息化规划53) 铁通湖北分公司综合管理系统54) 铁路数据网安全测试和分析55)张峰水库工程综合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专题研究56)陕西铁通调度指挥系统57) 智能入侵检测系统58) VOD系统覆盖网络组播技术应用研究 1) 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与网上应急处理5——高校突发群体事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教育部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研究 ,校科技基金3) 网络舆情传播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教育部4) 高校单位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校科技基金5) 无源光纤区间接入网的前期研究 ,铁道部科技司6)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研究 ,铁道部科技司7) 基于漏泄波导综合光缆的磁悬浮列车通信系统方案研究 ,科技部8) 光信息方法研究血糖浓度 ,校科技基金9) 铁路智能调度指挥系统 ,校科技基金10) 铁路客运专线信息化集成系统总体方案 ,校科技基金11) 磁悬浮列车追踪系统,北方交大磁悬浮基金 ;12) 青藏铁路综合建设管理系统II期;13) 青藏公司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系统;14) 中国铁通集团公司运行维护系统015) 北京城轨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6)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桥隧涵养护信息管理系统(一期)17) 城轨交通综合信息数据交换平台;18) 轨道交通养护信息管理系统方案研究19) 陆捷达公司应用软件系统20)淄博电务段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1) 把新疆建成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可行性研究22) 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成两部商贸中心的可行性研究23) 医院血液透析治疗管理系统24) 中兴通讯网测试分析25) 铁通江西分公司综合业务管理系统26) 全路数据网网站;27) 铁通分公司呼叫中心;28) 电机厂信息化规划;29) 电机厂CIMS设计;30) 教育城域网信息化规划;31) 通用CA系统;32) 电台播出网改造工程;33) 电台慢录系统;34) 物资采购招投标系统;

11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2006-2008年,任应用经济系系主任。1-美国佐治亚理 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访问教授10-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日本科技促进会(JST)、美国佐治亚理 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高技术评估研究中心(TPAC)等机构进行高访与合作研究。-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预测研究室主任,《预测》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硕士生导师,2000年晋升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兼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合肥联合大学创建职业技术教育系,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1991年任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应该叫“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没有一个叫“中国科技期刊学会”的

中国科技期刊学会是以广告运营、学术会议组织为主导产业的服务型学术机构,成立于2007年,最初是由各报刊社、杂志社、出版社等新闻单位和各界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旨在团结全国新闻战线上的采编人员,推动文化产业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为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化发展夯实基础。经过几年来的服务性运作,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广告代理、报刊采编、图书出版为一体的商业型学会。

无中国科技期刊学会,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该学会详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有一个双核心期刊呢?也是山西的啊刊 名:《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双核心)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教育学会 编辑单位:《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投稿编辑: 编务QQ:309325897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邮 编:030009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27/G4 开本: 大16开 64页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633X 邮发代号:22-31 国外发行代号:BM6049 单 价:5元/期 ★办刊宗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进行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反映教育科研成果,传播教育科学信息,促进教育改革开放。 《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此刊还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主要辟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决策与管理、教育与教学改革、教育调查与实验、农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心理、教师论坛、青年论苑、学术争鸣、 比较教育等栏目。 投稿要求:教育类稿件均可,可参考本刊栏目设置自行确定稿件内容,一般不超过500 0字为宜。 A版入选了ISSCI,是双核心,B版是中小学教育版,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C版是大学版,面向大学师生,都是全国中文核心,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 在职称评定中都可以被得到认可。

  • 索引序列
  •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官网
  •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刘云
  •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