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保险研究》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保险学会主办的学术性保险期刊,是中国保险学会会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等。主要报道风险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保障、金融投资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等内容。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期刊等级的划分  分为  国家级和省级  都是按照其举办单位来进行划分的江环境科技 主办单位是   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属于省级   JST核心期刊的评定每隔4年会评定一次,主要的评定方式是根据其收录文献的质量来确定的。收录文章质量越高,引用越多 就越容易评定为核心期刊。

所谓核心期刊一般指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即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领域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 确定核心刊的基本方法有: 百分之八十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假设属于某学科的500种期刊上发表的10万篇论文的8万篇(80%)由其中的100种期刊发表,则这100 刊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百分之八十法的不足是只考虑了期刊的绝对载文量,忽视了论文质量。 文摘法:选定本学科的代表性检索工具(如工程技术领域选《工程索引》,化学化工选用《化学文摘》),将本检索工具中收录该学科的某种期刊占总期刊论文的篇数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将百分比从大到小累加至70%或80%时的期刊为该学科核心期刊。 引文法: 利用《科学引文索引》的JCR(按引文多到少排),从多到少累加至引文总数的70%或80%时的期刊,为该学科核心期刊。利用的引文统计来源可以选择本学科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几种期刊。其它方法还有两步引文法、区域分析法和加权综合法等。不懂留言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是本科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截止2015年6月26日,学校有教职工总数2373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261人,副高级职称574人,专任教师总数1871人。博士生导师54人(含兼职7人),硕士生导师711(含兼职11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百人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9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9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1人、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37人、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26人等一批专家学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骆小所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叶燎原、陈勇、林文贤、龚明、张雄、吴鲜、伊继东、傅文甫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刘坚 百千万人才工程 龚明、李明 百人计划 傅文甫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原一川、曾华、郭震、叶燎原、张无敌、李明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龚明、袁黎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陈业高、林文贤 国家级教学团队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团队(张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团队(刘坚) 省级教学团队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生物科学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团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 赵敏(柔性)、张虎才(全职) 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 曾华、骆小所、林文贤、郑勤红、龚明、吴鲜、袁黎明、陈业高、杨昆 云南省特聘教授 林文贤 质量工程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云南省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3所地方高师院校之一,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 教育学、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省级重点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体育教育、英语、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运动训练 省级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地理科学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技术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高原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陈路)、基础物理实验(张雄)、民族传统体育(饶远) 云南省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类别批准时间负责人1 基础物理实验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张雄 2 民族传统体育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饶远 3 地理科学导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潘玉君 4 毛泽东思想概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钱明辉 5 教育原理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李天凤 6 美国文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薛菱 7 大众传播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郝朴宁 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张志明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 陈路 10 数学模型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 李锋 1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 梁立 12 形势与政策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周本贞 13 有机化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毕韵梅 14 地理教学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陈亚颦 15 植物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李志敏 16 植物化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0年 傅文甫 17 模拟电子技术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0年 杨卫平 18 社会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0年 毕天云 19 动物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1年 范丽仙 20 财政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1年 陈新 21 旅游文化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1年 李伟 22 美学原理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5年 李健夫 23 逻辑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5年 李广良 24 遥感原理与方法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5年 王金亮 资料来源: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分子生物学(汪旭) 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分子生物学(汪旭)、配位化学(傅文甫)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面向东南亚跨国创业型人才双向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边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学、企“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学校1989年获优秀奖2项、1993年获二等奖1项、1997年获二等奖1项、2001年获二等奖2项,2009年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4年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序号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前三)奖次获奖时间1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宋乃庆、朱德全、罗增儒国家级一等奖第六届2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创新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伊继东、武友德、吴雁江国家级二等奖第六届3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张雄、侯德东、杨卫平国家级二等奖第六届4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语言课程体系建设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王渝光、王兴中国家级二等奖第四届5面向21世纪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改革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殷传宗、罗琬华、柳继锋国家级二等奖第四届6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建构与人才培养实践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刘坚国家级一等奖2014年7综合集成发展,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杨林国家级二等奖2014年8边疆地区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张雄国家级二等奖2014年资料来源: 办学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连续10年被中宣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5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成绩排名全国同类师范院校前10位,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岭先锋”流动红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先进集体。学校的班级、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三好生标兵,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云南省重点学科,8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重点学科;2个博士,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13种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院系负责人心理学 教管院 卢 浚、 左梦兰、沙毓英 、高德瑞 理论计算机科学 计信学院 刘声烈 、林毓才 哲学与民族文化 经政学院 伍雄武 农村能源工程 太阳能所 王东城、 吕恩荣 光学 物电学院 曾 华 汉语言研究 文新学院 骆小所 应用泛函分析 数学学院 吴鲜 环境生物学 生科院 龚 明、 汪 旭、王政昆 金融数学 数学学院 蒋文江 教育学 教管院 罗黎辉 无机化学 化工学院 傅文浦 教育学 教管院 王 凌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太阳能所 夏朝凤 地理学 旅地学院 明庆忠 资料来源: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流动站: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地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序号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点名称1 工学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2 理学 自然地理学 3 理学 人文地理学 4 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 理学 教育地理学 6 理学 边疆地理学 7 理学 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 资料来源: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序号门类一级学科获取时间1 哲学 哲学 01 2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03 3 法学 社会学 03 4 教育学 教育学 03 5 教育学 心理学 01 6 教育学 体育学 03 7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3 8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03 9 历史学 中国史 08 10 理学 数学 03 11 理学 物理学 03 12 理学 化学 01 13 理学 天文学 03 14 理学 地理学 01 15 理学 生物学 03 16 理学 生态学 08 17 理学 统计学 08 18 工学 光学工程 12 19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3 20 工学 农业工程 03 21 工学 软件工程 08 22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08 23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 08 24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 08 25 艺术学 美术学 08 26 艺术学 设计学 08 资料来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以及太阳能转化-储存材料与器件中英研究开发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汉藏语研究院、云南研究院、云南华文学院、卜励德美国研究中心、朗宁加拿大研究中心和“中国·昆明泛亚人才教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民族体质健康与高原训练生物适应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分子工程学与光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生化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基地、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旅游产业发展”云南省哲社研究基地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吉亨·阿玛拉通加院士工作站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承担其它科技项目100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等省级以上的成果获奖19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2亿。 在少数民族哲学、福利文化、群体行为涌现机理及风险辨识、边疆地理、边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合作与边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边疆社会稳定等研究领域具备了较强的优势。一些金属氧化物纳米线传感阵列测定多种肿瘤标记物的研究、Stokes光谱反演太阳矢量磁场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有γ辐射的类星体CCD观测和高能辐射机制研究、非线性分析中的若干障碍问题及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集热器件能量传输转换机理研究、云南西部横断山小型兽类冷适应模式与生存适应对策的研究、镶嵌纳米贵金属颗粒的氧化钡复合薄膜的制备和特性等进入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7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资源约310万册(件),藏书量为省内高校之首。图书馆购置重要的中外文数据库4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读秀知识库、国研网等,外文数据库Elsevier SD、SCI、JCR、Wiley、Springerlink、MathSciNet、EBSCO、ProQuest、Gale和国道教育等为核心数据资源。此外,图书馆还购置了52万册电子图书,包括方正Apabi、超星、书生之家、金图和维思博文等。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馆藏有国内唯一专事收藏西南联大文献的“国立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藏有西南联大时期的珍稀文献6千余册;“西南联大文库”专藏西南联大师生作品和西南联大研究文献1万余册;“古籍特藏室”专藏古籍文献6万余册(包括善本137种2732册);国内知名的“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专藏云南当代作家艺术家作品2万余册;“昆明中日交流之窗”专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捐赠的日文文献上千册。图书馆还收藏有方志、年鉴等工具书2万余册、《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中华再造善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乾隆大藏经》、Gale文学评论系列工具书册等。图书馆还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特藏库”、“西南联大文库”、“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能源环境与生物技术”、“云南民族教育文库”。 学术刊物 学校主办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30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影响因子进入全国同类期刊前40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综合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30位。

没名气的有影响力因子,可以查下复合影响因子:819综合影响因子:482所属分类: 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教育综合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云南师范大学是本科院校。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7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2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7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40余个。建设有首批云南省特色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馆藏书资料33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30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综合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30位,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农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有22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20位,地理学、农业工程、体育学3个学科排名进入前10位。现有94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76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99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建有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40余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6个。有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有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智库2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011-2017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8项,科研经费67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1项,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点)项目17项;教师共出版著作674部,其中A类出版社190部;共发表论文13988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75篇,CSSCI论文1088篇;共获203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参与完成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25项);共获授权专利17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42项,3项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中国农业通报查无此刊。中国农学通报 [1000-6850] ---------该刊物是2008版的北大中文核心,但不是2011版的北大中文核心。请慎重投稿。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405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437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农业科学 - 第19位主题分类:Agriculture Sciences: Agro Business, Economics and Policies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总论综合性农业科学: 综合性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 [0578-175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17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154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农业科学 - 第1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综合性农业科学类 - 第1位主题分类:Agriculture Science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Agriculture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农业、食品: 农业、食品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总论综合性农业科学: 综合性农业科学S 综合性农业科学(2011版北大核心)中国农业科学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改名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吉林农业科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科学(改名为:南方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北大核心刊,综合性农业科学领域排名第26。貌似是唯一的由云南省主办的农业核心期刊 更详细的名单你可以查询《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答:通常一个杂志社包含许多生物学杂质,我这里提供给你网址,你自己寻找它们的生物学类期刊。 昆虫知识,昆虫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学杂志等,几乎所有的中国生物类杂志均在其中!台湾的zoological studies,在东南亚也比较厉害!世界著名的有 (这是世界最强的,兼并了许多中型杂志社) (植物保护,农林,资料深度不高,但是非常广泛)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 科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 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中国农学通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 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2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以上期刊都很好,主要看你投稿方向和时间要求,中国农业科学最快也得一年以上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

所谓核心期刊一般指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即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领域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 确定核心刊的基本方法有: 百分之八十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假设属于某学科的500种期刊上发表的10万篇论文的8万篇(80%)由其中的100种期刊发表,则这100 刊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百分之八十法的不足是只考虑了期刊的绝对载文量,忽视了论文质量。 文摘法:选定本学科的代表性检索工具(如工程技术领域选《工程索引》,化学化工选用《化学文摘》),将本检索工具中收录该学科的某种期刊占总期刊论文的篇数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将百分比从大到小累加至70%或80%时的期刊为该学科核心期刊。 引文法: 利用《科学引文索引》的JCR(按引文多到少排),从多到少累加至引文总数的70%或80%时的期刊,为该学科核心期刊。利用的引文统计来源可以选择本学科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几种期刊。其它方法还有两步引文法、区域分析法和加权综合法等。不懂留言吧

没名气的有影响力因子,可以查下复合影响因子:819综合影响因子:482所属分类: 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教育综合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核心类的都是比较好的,    不过核心里也是有好的

刊物级别一般在刊物上会有注明的江苏环境科技 是省级刊物什么是“国家级”刊物?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什么是“省级”刊物?“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什么是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什么是ISSN类刊?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是核心。要投啊

期刊等级的划分  分为  国家级和省级  都是按照其举办单位来进行划分的江环境科技 主办单位是   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属于省级   JST核心期刊的评定每隔4年会评定一次,主要的评定方式是根据其收录文献的质量来确定的。收录文章质量越高,引用越多 就越容易评定为核心期刊。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以前职称设置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  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  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特级教师(小高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  四、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别职称(职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标准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  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5.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二)高级教师。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4.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三)一级教师。  1.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2.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4.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5.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四)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具备硕士学位;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五)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特殊条件  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  2.承担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示范课或观摩课三次以上,并获得好评;  3.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4.公开发表不少于三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或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省级交流或推广,或因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受到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凡破格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专家答辩,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各级评委会原则上不受理越级破格申报。  期刊划分:  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教师,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等,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级别。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2000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定义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注意,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  国家级期刊正规性识别方法  1国内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  国内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滞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列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非法期刊系没有通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教师。  2国内期刊刊号问题  凡通过国内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境外期刊在国内合法发行须经新闻出版署备案并由中图公司等批准颁发书刊编号),“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国内批准的书刊编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3识别国内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印有CN(HK)或CNXXX(HK)/R这是国内不法分子欺那些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读者而编造的国内刊号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国内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国家机关主管单位(不是什么中国/中华XX协会),并有详细的编辑出版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而非法期刊只有国际标准刊号或乱造的国内CN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  综上所述,在世界公开发行有一定影响力的的并且有国内批准发行的书刊编号的国际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可以用于作者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在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可能不会被承认的对职称评定应该说没有意义,至于如何抵制这些“非法期刊”盛行,一方面国内新闻出版部门应对这类“期刊”进行严肃查处,阻止合法报刊为这类“期刊”广告外,还要劝告大家不要上当,学会识别非法期刊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备用号备用号备用号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家规定,如果在异地办刊并出版,也是属于非法出版活动如果投稿朋友们发现不在以上地区编号的期刊应该可以对照判断了  省级期刊定义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部分省级期刊目录  省级教育类刊物《教科纵横》、省级教育类刊物《当代教育》、省级纯教育类刊物《中学生数理化》、省级教育类刊物《成功》、省级社会学学术刊物《城色》、省级医学类刊物《大家健康》、省级经济类刊物《大视野》、省级艺术类刊物《大众文艺》、省级化工类刊物《化学工程与装备》、省级教育类刊物《科教创新》、省级社科类刊物《跨世纪》、省级社科类刊物《民风》、省级财经类刊物《企业家天地》、省级科技类刊物《青年科学》、省级科技类刊物《软件导刊》、省级医学类刊物《医学导刊》  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区别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  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什么是CN类刊物?  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7 P3 N* M: o5 V( @8  什么是ISSN类刊?- _+ L& t#N9 d; a  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8 Y  什么是核心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什么是双核心期刊?  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Edition,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什么是SSCI期刊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SCI和SCI-E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SCI-E是SCI的扩展版,目前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000多种,被SCI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SCI-E收,但反之却不成立。  (2)通常情况下,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但有时候也会发现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可能跟学科不同有关系。  (3)SCI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录;SCI-E是扩展版的期刊,并非所有文章被SCI收录

  • 索引序列
  •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
  • 云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