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是什么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是什么

发布时间: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是什么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上周我们约好这期要谈谈保健品脑白金,但是鉴于脑白金已经在保健品市场沉寂好几年了,所以我们这期不妨把范围扩大一点,说说脑白金主要成分褪黑素的各种作用。   很多含有褪黑素的保健品(包括脑白金),都宣称有治疗长期失眠的作用,这是真的吗? 褪黑素(图片来源:)   首先,什么是失眠呢?   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类是不该睡的时候睡了,比如白天嗜睡;   第二类是该睡的时候不睡,比如节律紊乱,2点睡8点起这个样儿;   第三类是睡着了不安生,梦游啊、做噩梦之类;   第四类,是想睡的时候睡不着,即,失眠。   失眠又包括两类。   一类是客观原因导致的睡眠缺少,明天要考试或者年底要加班,你敢睡吗,对吧?这些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   另一类,由于生理、心理、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睡眠却是,才是我们常说的失眠。   失眠的表现,每个人都不一样。可以是难以入睡,也可以是睡眠较浅,好不容易睡着了一不小心就醒了,还可以是睡眠质量差,明明睡了很久,第二天起来仍然很疲倦。这些症状,出现一次两次,没什么大不了的,常有的事,但如果每周出现三四次、持续一个月以上,那就要考虑失眠症了。   失眠症的判定   一是根据睡眠质量,用各种各样的心理学量表,进行测试,其中最常用的,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   二是根据症状,轻度失眠通常只引起疲劳和困倦,重度失眠则可能导致记忆力和活力的减退,甚至出现幻觉、耳鸣等表现。【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图片来源:)   换句话说,失眠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有几个晚上没睡好,就自我诊断。   其次,正常的睡眠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1920年,欧洲出现了一次脑炎爆发。医生们发现,虽然同是脑炎患者,但是患者出现了不同的表现,有的嗜睡,有的失眠。病理学家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人的大脑内存在睡眠中枢——下丘脑后部负责叫人清醒,下丘脑前部负责催人入睡。【3】   睡眠中枢,斜线部分异常人会昏睡,横线部位异常人会失眠(原图出处:樱井武 睡眠的科学[M] 甘菁菁,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如今,快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对睡眠的了解仍然不算特别多。大致可以用三句话总结:第一,睡眠是有规律的,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就颁发给了研究生物钟的学者;第二,睡眠的规律性是基因和环境互相妥协的结果,前者不用多说,后者,牵扯到了我们几天的话题,褪黑素(melatonin)。   褪黑素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功能——它可以拮抗两栖动物的黑素细胞,使皮肤褪色。不过,不要指望吃褪黑素能够美白,因为哺乳动物的黑素细胞对它并不感冒……【4】 褪黑素模式图(图片来源:)   其对睡眠的作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知的,一部分是未知的。   已知的部分是,人体可以合成褪黑素,褪黑素的分泌主要受光照调控,褪黑素能够抑制神经元的活性,引起睡意和睡眠,换言之,它既能加速入睡,也能保障睡眠治疗。【5】   这两年很多数码厂商,苹果啊、微软啊,都推出了减少蓝光的设备。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是最微弱的灯光,都能对褪黑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蓝光。此外,倒班、跨时区飞行等活动,可能会引起一些与褪黑素分泌失调相似的症状。 苹果推出的减少蓝光功能(图片来源:)   未知的部分,是褪黑素的地位。它到底重不重要,是睡眠的根本源头还是睡眠调控中的一个环节?【6】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最后,我们来摆一摆实据。   睡眠牵扯到的因素实在太多,不同的人,不同的药物剂量,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对于褪黑素,诸多研究呈现出矛盾之处。   国外学者在2013年和2014年都进行过大规模的荟萃分析。也就是说,检索多个数据库,把跟褪黑素有关的研究都找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横向对比。2013年的研究显示,相比于安慰剂,褪黑素可以加速入睡、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7】2014年的研究则更加细致,把人群划分成了倒班工人、时差党、健康志愿者等部分,结论也更加的审慎——褪黑素可以改善健康人的睡眠,但是程度有限,对于轮班工人的作用则不确定。   好消息是,褪黑素似乎也没有特别恶劣的副作用,已知的不良反应包括体温降低、胃肠道症状等,普遍程度较轻、并不严重。【8】   此外,还有一个佐证,可以说明褪黑素的尴尬地位,即各国政府对褪黑素的态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褪黑素列为膳食补充剂,欧盟不允许褪黑素作为食品原料,澳大利亚则干脆把褪黑素列为药物。【9】   总而言之,确实有证据表明,褪黑素对失眠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剂量和功效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如果您偶尔失眠,压根不用考虑这个;如果已经确诊失眠症,谨遵医嘱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做法;如果您马上要跨时区旅行、担心自己会出现失眠,褪黑素不失为一个选择。 --------------------------   参考文献   【1】肖卫东等 睡眠障碍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1): 40–   【2】杨菊贤, 杜勤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 2003, 6(2): 165–   【3】樱井武 睡眠的科学[M] 甘菁菁,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4】杨振军等 有关褪黑素的研究进展[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4, 21(1): 74–   【5】荆瀛黎等 褪黑素对人体睡眠和血压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1): 2165–   【6】GANDHI A V等 Melatonin IsRequired for the Circadian Regulation of Sleep[J] Neuron, 2015, 85(6):1193–   【7】FERRACIOLI-ODA E等 Meta-analysis:melatonin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sleep disorders[J] PloS one, 2013, 8(5):   【8】COSTELLO R B等 The effectivenessof melatonin for promoting healthy sleep: a rapid evidence assessment of theliterature[J] Nutrition journal, 2014, 13(1):   【9】谷悦 解读褪黑素[J] 中国食品, 2016, 0(2): 136–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国知网(CNKI) → 学术文献总库 → 文献出版来源 → 输入期刊名称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

学报属于期刊。

是期刊不是报纸。学报都是期刊,另外报纸刊号和期刊刊号是不一样的,承德医学院学报的刊号是期刊刊号。

校内报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

直接上新闻出版总署去查

可以应用商店找简单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勤工俭学的由来是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 它的初衷并非功利性的,它不仅能从物质上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有助于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大学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好方式。 社会实践,兼职不等于勤工俭学。 第一,从物质角度看,今年来教育部对高校收费作出了进一步调整,打工无疑成为家境窘迫的 同学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家庭宽裕的同学,打工所得可以让自己逐步走向 独立,并用自己挣来的钱孝敬父母,这种亲情反哺现象值得全社会大力提倡。 第二,从精神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大多在密罐中长大,经不得风雨,吃不得苦头,受不了打击。 打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坚强面对困难,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第三,从动手能力看,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培养实践型和创造型的人才 -----------------------------------------------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不同于兼职。 我方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首先,勤工俭学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可以学到课本以外丰富的知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六条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相信对方辩友不会认为国家在执行一个错误的决策吧。 其次,勤工俭学的由来是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 它的初衷并非功利性的,它不仅能从物质上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有助于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大学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好方式。 再之,兼职不等于勤工俭学。 从物质角度看,今年来教育部对高校收费作出了进一步调整,打工无疑成为家境窘迫的 同学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家庭宽裕的同学,打工所得可以让自己逐步走向 独立,并用自己挣来的钱孝敬父母,这种亲情反哺现象值得全社会大力提倡。 从精神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大多在密罐中长大,经不得风雨,吃不得苦头,受不了打击。 打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坚强面对困难,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从动手能力看,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培养实践型和创造型的人才。 最后,徐特立先生说过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大学生缺少什么?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对社会的认识与适应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而勤工俭学的意义刚好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所缺少的能力。 ----------------------------------------------------------------- 参加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对象 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相对家境差一些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 《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文章说:从参与面看,有52%的学生正在参加勤工俭学,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了53%,勤工俭学的即有特困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多达64%。 《江南时报》,2003年2月6日,林红《贫困大学生 寒假打工忙》文章说:当大多数大学生随着奔驰的火车踏上归途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仍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在为下学期学费、生活费而打工 据统计,今年寒假仅南京师范大学就有400余名贫困大学生勤工俭学。南京师范大学实用英语专业学生齐敦峰同学,老家在徐州农村,母亲体弱多病,全家仅靠父亲一人支撑,经济非常拮据。今年寒假,小齐每天上下午为两个家庭做家教,帮助两位初中生补习英语,每天收入近百元,连大年初一也不休息,预计一个寒假下来能挣到2000元左右。三年来,他们先后干过家教、电脑销售、社会调研、餐厅服务等,不仅没有影响学业,而且还利用自己挣来的钱解决了学费、生活费及购买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磨练了自己,变得成熟起来,为今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夯实了基础。 《人民日报》,2005年3月1日,邬焕庆《各地采取措施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文章说:一笔笔及时到位的助学贷款、一条条畅行的“绿色通道”、一个个专设的勤工俭学岗位 这一切,驱散了曾经锁在许多贫困大学生眉头的忧郁,让他们在全社会浓郁的关怀中安心求知、健康成长。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有240万左右是贫困家庭学生,他们面临着学费和生活费的巨大压力。贫困大学生的困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正式下发,各地、各部门和各高校积极落实政策、采取措施,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贫困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条件,可以从长效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仅在春节期间,广州市多家企业响应“广州一家亲”扶助困难大学生勤工俭学计划,为困难大学生提供了500个勤工俭学岗位。这个计划开展以来,用人单位或个人共向困难大学生提供了数千个助学岗位。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和原因 《现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2 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约占5%)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8月第18卷增刊,李炳亮《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认为:第一,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为大学生兼职带来了机会。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而沿海开放的市场和观念为大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机会,通过兼职增强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的同时,积累经验,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为未来的竞争作好准备。第二,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大学生活跃于兼职活动中。面对知识领域广博而飞速增长的知识,相对于硕士、博士专业方向的深入研究和一般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技之长,大学生所面对的专业知识面实际上更广、更多,但又难以通过学习跟上知识增长的步伐,学习上的彷徨和兼职工作立竿见影的效益相比较,容易促使学生忽视了长远的打算而选择眼前的利益,放松学习而专注于兼职活动中。第三,教育改革的深化,不同程度上为大学生兼职作导向。教育产业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产业化的改革又没有得到完善,使教育的导向易于趋向经济效益。调查表明,目前本科生缴学费的全国平均水平已达2000-2500元/ 年,大约占到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不含基建费)的 25%。大大超过了统一交费前的比重,使学生的经济负担加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年第2 期,王大建等《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探讨》认为: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大学生已经强烈地意识到: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早地了解社会,走向社会,获得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本领。加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存在着参加勤工俭学,尤其在校园内劳动怕同学瞧不起,怕难为情,“低人一等”的想法。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些贡献,并获得一定收入,以增强他们的自立能力,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和方式 《现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2 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表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1)经过学校社团组织与商家洽谈参加勤工俭学,这种情况大约占勤工俭学总人数的26%。在学生宿舍以及学校教学楼等公众场所,时常张贴着学生社团组织介绍聘人参加勤工俭学的海报。(2)通过家教中心的帮助,获得“家教”资格,这种情况约占勤工俭学人数的21%。(3)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安排而挣得一份工作。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是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组织机构,每年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限于条件,一般其安排的额度有限,不少大学提供的勤工俭学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4)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的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 “打工一族”。随着勤工俭学在大学生中的升温,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大学生的中介所,很多个体业主或小企业愿意雇佣心灵手巧的大学生,招聘广告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并不多,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零工等几种类型:(1)家教。家教可能最适合学生。(2)兼职。大约60%的调查对象对兼职比较感兴趣。选择兼职的原因大概有3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较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三是为以后到公司谋职作职业准备。(3)零工。零工也不过是发传单、送报纸、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做服务员等等,对女生来说也可以做模特。但这类打工需要克服低贱的思想观念。 《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文章说:勤工俭学内容庞杂,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涉及家教、卖报、散发宣传资料、送货营销、广告企划、设计、学校流动教室清扫、食堂清洁工、图书馆管理员、厕所保洁员等,最多的为家教,占申请人数的66%。另外,从事单纯体力打工的比例有43%。 人民网,2004年1月11日,李绍庆《不做家教干家政 大学生勤工俭学悄然转向》文章说:1月10日上午,20岁的小王擦了擦满头的汗,双手接过雇主付给他的120元钱。这是他和同学两个人一上午的酬劳。寒假来临,许多像小王这样的大学生,干起了家政服务。小王说:“家教越来越难找,而做家政服务挣钱容易,我的许多同学都打算靠家政服务来挣下学期学费呢,”每年春节期间,家政服务市场都是人手紧缺,而这个时候,恰逢学生寒假。往年这时候,大学生们一放假,大部分都是归心似箭,结伴返乡,也有部分同学利用此时干起了家教。 大学生勤工俭学收入的消费 《现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2 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有收入就必定会有消费。消费是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相一致的,消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大学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所以他们把所得报酬的大部分用于交纳学费和生活费,购买书籍资料;部分大学生是为了购买自己想要的手机、电脑、CD机等;部分大学生将其用作旅游费用,等待假期出游当然也不乏那些为维持自己的高消费而奋斗者;也有不少学生将挣的钱用于交纳GRE、TOEFL等的培训费;个别学生是为了把打工所得捐给贫困同学或患病者。大学生中的人情应酬消费是比较普遍的,打工所得收入的一部分便用于此类消费。 《高等农业教育》,1997年第1期,张建平等《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文章说:我们将大学生的消费心态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节俭型、满足型、攀比型。节俭型是指根据自己家庭收入情况,在消费上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满足型指保持中等水平,不比一般同学差,但不和别的同学攀比,能应付各种自认为必须参加的活动,攀比型指追求消费满足,不考虑家庭是否能给予支持,没钱向家里伸手,不愿自己比别的同学过得差。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18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节俭型消费心态,占19%,155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满足型消费心态,占14%;只有2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攀比型消费心态,仅占17%。 勤工俭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发现,社会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学历、高文凭不再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的唯一通行证,唯有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才是制胜的法宝。调查表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大多能够体谅家庭负担,想利用勤工俭学等途径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建功立业做准备。这种影响可大体概括为:(1)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劳动后才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同时也开始珍惜来之不易的辛苦钱,学会花钱了。(2)为大学生真正独立积累了自信心和经验,强化了自立意识,增强了自立能力。(3)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他们开始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开始了解公司等用人单位的管理,为以后走进社会奠定了基础,其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4)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试着发现自己的价值,以图今后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5)勤工俭学还培养了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劳动纪律,改变了一些大学生以往散漫拖拉的毛病,使他们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充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18卷增刊,李炳亮《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认为: 第一,正面影响——(1)大学生兼职,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想。在兼职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参与兼职的学生中任何一个人也不敢要求“60分万岁”,任何人也不敢有“混”的念头和做法。通过参加社会工作,接受社会规范,学习角色职责,在对社会的无意识适应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在有意识的适应中调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兼职,是青年学生接触社会,努力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价值坐标的第一次,不管是否确定了自我的价值方向,寻找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外现。参加兼职的学生中大多数并非仅仅为了赚取外快,调查说明,广州大学生的兼职中有9%的人认为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3)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兼职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能力。对于学生专业而言,在实践中遇到书本上没有涉及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在学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专业知识得到深化。 第二,负面影响——诚然 ,兼职对大学生是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低,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盲从、竞争不当、发展失衡等现象,缺乏适当的引导,易于走向极端。(1)青年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 ,往往会追潮流,盲目地从事兼职活动。在对广州大学生进行兼职目的调查时发现,将兼职作为提高专业水平的学生只占了6%,很多兼职活动本身与专业学习并无联系,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容易碰壁。有接近8%的学生参与股票及债券投资。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参与经济风险性很大的投资,从资金短缺到经验匮乏都不适于进行此类活动。(2)对兼职活动的热衷,往往也反映了学生功利意识过强。兼职工作毕竟是短期的行为,学生本身缺乏长远的计划,如社会调查、产品促销等活动,都只是数天的工作,学生为了兼职而不得不经常性轮换工作。对于更能锻炼自己社会综合能力的社会工作,如担任学生会、团委会、学生社团、班级干部的工作,往往不屑一顾,而独自寻求直接见效的赚钱渠道,追求短期功利。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兼职工作中,兼有多份工作,为了繁重的业务而不得不连续逃课,精力也无法集中在学业中,造成了“兼职过关,学业受累”的现象,显然也是得不偿失的。(3)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而社会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带来成功与失败。如果自我调适不当,或沉迷于成功之中而沾沾自喜,或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都将会造成心理的失衡。大学生一跨入社会大“市场”,很容易屈服于社会上的小市民意识。缺乏了一定引导和导向的兼职活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容易引发冲突,甚至形成不正当竞争,使学生过早地被社会消极因素所侵蚀,不利于高校的正常教育、管理,也不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 勤工俭学的意义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2期,郑玮等《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科学管理的思考》认为:第一,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贫困生在校内勤工俭学,风险小,工作稳定,时间灵活,学生自己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力,因而可有效地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立能力,同时,有利于建立安定、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保持安定的校园秩序。第二,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比较少。在一些管理部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许多同学克服了自身的不足,改变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三,通过信息反馈提高部门服务质量。学生通过在学校各个部门,特别是在服务性较强的部门工作和实践,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便于进一步提高部门的服务质量。第四,缓解缺编部门的工作压力,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临时加盟完成一些工作。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9期,门宏洁等《勤工俭学之我见》认为:第一,勤工俭学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勤工俭学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纽带之一,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场所。第二,勤工俭学使大学生锻炼了自己的交往能力。第三,勤工俭学使大学生向经济半自立型发展。 《教育评论》,1997年第5期,黄正海《勤工俭学与素质教育》说:勤工俭学构成了良好的教育和生产环境,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窗口;是学技能,培养劳动观念的大课堂;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由“应试教育”转移为“素质教育”,虽然只是教育手段、方法的改变,但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内容、形式以及培养对象的规格的重大改革。21世纪的教育将需要提供给学生多方面的社会实践场所和试验基地。21世纪勤工俭学将得到高速发展,这是教育改革的形势所迫,是教育手段变换的需要。由“应试教育”转换为“素质教育”,将促进勤工俭学工作的发展,开拓勤工俭学工作的新局面。历史将翻开勤工俭学工作崭新的一页。 影响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原因 《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利用大学的4年时间去勤工俭学,以便减轻家庭的负担,熟悉社会,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少数大学生(约占20%)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勤工俭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怕顾此失彼影响学业。调查表明,没有参加勤工俭学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现在学习任务重,担心参加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参加了勤工俭学的学生则有的能处理好这种关系,有的处理不好。我们走访了一些正在进行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他们大部分人在参加勤工俭学后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 勤工俭学固然好,但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之中,更应该权衡利弊,把握好自己。避免对自己 和亲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 二辩的攻辩问题对方辩友是否有过打工经历? 如果有,你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你想不想通过打工来获取社会经验实现经济独立呢? 在同等条件下,公司通常会优先选择有打工经历的学生,对方辩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毕业后当我们为谋生而打工时,对方辩友凭什么认为,此时没有学校老师的监督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的“大孩子”外出打工会比在校大学生打工更安全呢?? 三辩的攻辩问题:一个有虫牙的人吃苹果导致牙疼,谁之过??有虫牙的人还是苹果? 个别缺乏安全意识的大学生打工遭受损失,谁之过??缺乏安全意识的大学生还是打工? 请对方辩友举出一个由打工本身的弊端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例======================================================================= 很老的辩题了,这是我当初找的一些资料 基本你说什么对方都知道,对方说什么你也大概不会猜错,还是要多自己思考点新颖的 辩论的精彩就在于你在攻辩时思想的碰撞,材料准备充分就行,到时自信就行。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人人健康 医药前沿 世界临床医学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件,大约从投递到收录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刊出的时间,每本杂志有所不同,但大都在半年以上,所以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晋升导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国知网(CNKI) → 学术文献总库 → 文献出版来源 → 输入期刊名称

医学助手里面可以查询医药行业期刊的影响因子。医学助手的下载地址: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不对

人人健康 医药前沿 世界临床医学

校内报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件,大约从投递到收录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刊出的时间,每本杂志有所不同,但大都在半年以上,所以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晋升导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 索引序列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是什么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不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