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信阳农林学院有10项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水稻、油菜品种改良,信阳毛尖品质升级,淮南猪品种选育,固始“笨蛋”增产增收,华英鸭、南湾鱼技术服务,生态鳖、高产虾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卓著、贡献卓越。教师1990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4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30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9项,获得省部级奖84项,获国家专利16项;主持起草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GB/T22737-2008)于2008年颁行,实现信阳市制定国家标准“零”的突破。2011年该学院获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信阳农专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2011年来还主动参与信阳“华英富民工程”,承担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113项,推广杂交稻栽培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70项。 2012年科技成果列表证书编号成果名称主持人奖励名称奖励等级豫教[2012]04448号 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抗菌药物应用与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易本驰 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4690号 IFN-YR和ER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共表达 何书海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4691号 真胃梯度酪蛋白钠灌注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氨基酸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俊锋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5020号 小鼠囊胚和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邓凯伟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5021号 热应激下复合添加剂对肉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云焕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截至2014年2月,信阳农林学院已有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叶加工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其中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信阳市茶产业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信阳市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和“信阳市中药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 还设有水稻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研究所、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 2014年2月24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批准河南科技大学等45个单位建立河南省第四批博士后研发基地的通知》,信阳农林学院申报的博士后研发基地批准建立。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建有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繁育、水产养殖、茶叶加工、动物疫病检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各类实验室70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农林实习场1个。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1000多种,可利用电子图书35万册(种),建有较完善的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至2015年,羊山图书馆分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已达24万册(本),中外文期刊1035种,建有103座电子阅览室一个,拥有《书生》、光盘版图书等电子图书35万册(种)、及重庆《维普全文科技期刊》网络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列的很全了。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官网投稿邮箱

查过了,不是核心,不在核心期刊目录当中。图示为按照期刊名称检索的结果:仅供参考,如果与新信息有出入,欢迎提出我们予以更正。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信阳农林学院有10项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水稻、油菜品种改良,信阳毛尖品质升级,淮南猪品种选育,固始“笨蛋”增产增收,华英鸭、南湾鱼技术服务,生态鳖、高产虾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卓著、贡献卓越。教师1990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4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30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9项,获得省部级奖84项,获国家专利16项;主持起草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GB/T22737-2008)于2008年颁行,实现信阳市制定国家标准“零”的突破。2011年该学院获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信阳农专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2011年来还主动参与信阳“华英富民工程”,承担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113项,推广杂交稻栽培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70项。 2012年科技成果列表证书编号成果名称主持人奖励名称奖励等级豫教[2012]04448号 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抗菌药物应用与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易本驰 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4690号 IFN-YR和ER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共表达 何书海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4691号 真胃梯度酪蛋白钠灌注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氨基酸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俊锋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5020号 小鼠囊胚和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邓凯伟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5021号 热应激下复合添加剂对肉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云焕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截至2014年2月,信阳农林学院已有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叶加工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其中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信阳市茶产业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信阳市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和“信阳市中药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 还设有水稻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研究所、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 2014年2月24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批准河南科技大学等45个单位建立河南省第四批博士后研发基地的通知》,信阳农林学院申报的博士后研发基地批准建立。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建有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繁育、水产养殖、茶叶加工、动物疫病检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各类实验室70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农林实习场1个。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1000多种,可利用电子图书35万册(种),建有较完善的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至2015年,羊山图书馆分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已达24万册(本),中外文期刊1035种,建有103座电子阅览室一个,拥有《书生》、光盘版图书等电子图书35万册(种)、及重庆《维普全文科技期刊》网络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信阳农林学院有10项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水稻、油菜品种改良,信阳毛尖品质升级,淮南猪品种选育,固始“笨蛋”增产增收,华英鸭、南湾鱼技术服务,生态鳖、高产虾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卓著、贡献卓越。教师1990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4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30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9项,获得省部级奖84项,获国家专利16项;主持起草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GB/T22737-2008)于2008年颁行,实现信阳市制定国家标准“零”的突破。2011年该学院获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信阳农专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2011年来还主动参与信阳“华英富民工程”,承担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113项,推广杂交稻栽培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70项。 2012年科技成果列表证书编号成果名称主持人奖励名称奖励等级豫教[2012]04448号 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抗菌药物应用与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易本驰 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4690号 IFN-YR和ER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共表达 何书海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4691号 真胃梯度酪蛋白钠灌注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氨基酸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俊锋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5020号 小鼠囊胚和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邓凯伟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5021号 热应激下复合添加剂对肉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云焕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截至2014年2月,信阳农林学院已有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叶加工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其中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信阳市茶产业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信阳市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和“信阳市中药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 还设有水稻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研究所、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 2014年2月24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批准河南科技大学等45个单位建立河南省第四批博士后研发基地的通知》,信阳农林学院申报的博士后研发基地批准建立。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建有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繁育、水产养殖、茶叶加工、动物疫病检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各类实验室70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农林实习场1个。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1000多种,可利用电子图书35万册(种),建有较完善的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至2015年,羊山图书馆分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已达24万册(本),中外文期刊1035种,建有103座电子阅览室一个,拥有《书生》、光盘版图书等电子图书35万册(种)、及重庆《维普全文科技期刊》网络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列的很全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 中国传统文化片论 民俗研究 1986年第2期2 试论受动性活动与能动性活动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7月3 受动性活动与能动性与社会改革 齐鲁学刊 1987年7月4 论《易传》的整体思想 周易研究创刊号 1988年5 论孙武军事哲学整体性思维方式 管子学刊 1988年9月与高晨阳合作6 五四与新儒家 山东大学学报 1989年2月7 五四、新儒家、现代文化建构 文史哲 1989年5月8 试论新儒学的演变现代新儒家研究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12月9 熊十力易学思想探微 周易研究 1990年6月10 传统文化片论 民俗研究 1990年6月11 牟宗三道德优先于知识说 山东大学学报 1990年9月12 中国文化与人类前途 浙江学刊 1990年12月13 自我坎陷说与当代文化症结 台北国际会议文集 文津出版社 1991年5月14 牟宗三与当代中国哲学 香港《法言》 1991年8月15 《易传》象论初探大易集成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年12月16 儒墨哲学之比较――兼论中国文化未形成民主与科学之故 墨子研究论丛(一)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年12月17 试论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特质及其精神 文史哲 1992年7月18 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哲学研究 1992年9月19 梁漱溟早期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 1992年12月20 论颜子的思想境界 台湾孔孟月刊 1993年1月21 牟宗三与第三期儒学之发展东岳论丛1993年6月22 牟宗三与当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哲学研究 1993年第1期23 孟子的主体哲学 孔子研究 1994年1月24 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省察与展望 文史哲 1994年7月25 试论当代新儒家对现代文化的建构及其建构方式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12月26 徐复观的政治理念——兼论徐、牟政治理念之异同 齐鲁学刊 1994年12月27 儒学的现代转进――从牟宗三先生的“客观了解”谈起 台北国际儒学会议文集·文津出版社 1994年12月28 儒学的继承与创新 台北中国文化月刊 1995年5月29 儒家思想与当代环境意识 上海社会科学 1995年10月30 对立、互补、创新――从儒墨学术差异看墨学在中国文化重建中的独特作用 墨子研究论丛(三)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31 儒学在当代中国之断续问题――时代的病痛与儒学回应 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所·当代儒学集刊1997年10月32 当代新儒学之定性与定位 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1997年12月33 评徐复观的学术态度与学术方法 孔子研究 1997年第3期34 也谈“一生著述,古今无两”——论牟宗三先生学术贡献台湾 鹅湖 1998年8月35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文史哲 1998年9月36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 中外天地 1999年5月37 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山东大学学报 1999年7月38 仁为礼之本源,礼为仁之表征 台湾鹅湖 1999年9月39 评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及其对孔子精神的重读 山东农林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12月40 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 山东大学学报 2001年3月41 泛化与界域 求是学刊 2001年3月42 先秦儒学的义理开合与逻辑发展 孔子研究 2001年5月43 耶教四次来华的宏观省察 东岳学刊 2001年7月44 儒家思想与全球伦理大陆桥 2001年10月45 先秦儒家的义理形态与现代启示 新加坡·儒家的理论与实践 2001年12月46 丘处机思想的儒家倾向 台湾·丹道文化 2002年第四期47 儒家的人文关切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 中华文华集刊 2002年48 依仁以成礼,还是设礼以显仁――儒从儒家的仁礼观看儒学发展的两种方式 文史哲 2002年3月49 颜子的人文理想与道德境界 颜子论丛(一)齐鲁书社 2002年10月50 洪秀全与儒耶之融合 东岳论丛 2002年11月51 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台北中国文哲通讯 2002年11月52 齐文化的特点、本质与旨归――兼论齐文化与鲁、秦文化之异同 管子学刊 2002年12月53 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儒学与全球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齐鲁书社 2002年12月54 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 管子学刊 2003年1期55 论丘处机思想中的儒家倾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1期56 文化侵略与文化守卫 求是学刊 2003年第6期57 以梁、熊、牟为例看当代新儒家孤、反、狂之性格 文史哲 2003年2期58 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 中华文化论坛 2003年2期59 “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 孔子研究 2003年5期60 儒家人文关切及其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 中华文化研究集刊 2003年5月61 先秦儒家的理论模态及其现代启示 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62 颜子的精神境界 颜子文化论丛 2003年5月63 感知民族精神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年5月64 弘扬民族传统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年5月65 领略民族文化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年5月66 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03第3期67 儒家的人文关切与当代社会诸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 200468 诠释、批判、重建--兼论中西哲学的发展方式 中国哲学史 2004年1期69 仁、直觉、生活态度——梁漱溟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诠释 东岳论丛 2004年第5期70 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 齐鲁学刊 2004年第6期71 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72 易学与人文关怀光明日报2004年2月73 为什么不做儒商?商业周刊2004年7月74 程度抑或方式----中国近代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之判准北京·读书时报2004年8月75 人文教之证成及其意义——兼论牟宗三的儒教说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4月76 孔教运动再评价政策儒学与当代文明2005年6月77 从“依傍”走向主体自觉——中国哲学史研究何以回归其自身 文史哲 2005年第3期78 儒家耶教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当代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宗教篇 2005年12月79 “儒分为八”的再审视 儒林第一辑 2005年8月80 思孟学派与士的精神 山东大学报 2005年12月13日81 儒家与耶教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当代儒学与西方文化·宗教篇 2005年12月82 “有教无类”与大众儒学 中华读书报 2006年2月8日83 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辑 2006年10月84 孟子士的品节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 儒林·第三辑 2006年10月85 李大钊的易学思想及其早期哲学 周易研究 2007年第5期86 儒学从来不是学者的奢侈品 中国文化报 2007年6月28日87 荀子的人性论的多重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兼论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异同儒林·第四辑2008年12月88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性情哲学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一期89 李退溪敬之哲学与东西文化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90 庄子的诠释方法探析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91 孔子道的形上学意义及其精神价值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 2009年9月92 孔子行的智慧学略说 山东大学报 2009年6月3日93 国学今昔谈 博览群书 2009年第11期94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话语体系范式转换之得失及未来走向 文史哲 2010年1月5日95 孔子“道”的形上学及其精神价值 贵州社会科学 2010年2月20日96 孔子的德治主义与政治文明儒学的当代使命 2010年4月97 庄子的自由观新探 南昌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署名:第2位98 儒学与君主专制未必相匹配 社会科学报 2010年3月11日99 儒学·灵根·圣贤人格----兼与刘泽华先生商榷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1月28日100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 北京日报 2010年5月17日101 “文明冲突”与化解之道 光明日报 2011年7月26日102 哲人已逝,典范犹存---深切怀念丁冠之先生 博览群书 2011年8月24日103 正义何以保证? 孔子研究 2011年第1期104 超越诸子,回归道术----汉初文化复古主义兴起及其历史价值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四辑 2011年3月105 理智与理性---儒学研究与儒学传承 儒林· 2011 2011年4月106 200米,孔子还走多久?200米,孔子还走多久? 儒风大家 2011年第2期107 由“儒化天下”到“儒行天下” 儒风大家 2011年第3期108 文化中国与华人精神世界 儒风大家 2011年第4期109 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 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文集 2011年11月

  • 索引序列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官网投稿邮箱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