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海子。2、海子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3、海子个人作品小说集:《初恋》《诞生》《龟王》《公鸡》《木船》《南方》《取火》《谷仓》《歌手》等;诗歌集:《小站》《河流》《新娘》《活在珍贵的人间》《传说》《房屋》《五月的麦地》《如一》《村庄》《但是水、水》《祖国》《麦地之瓮》(1983——1989年创作)等;长诗集:《太阳·断头篇》《太阳·土地篇》《太阳·大札撒》(残稿)《太阳·弑》《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太阳·诗剧》《太阳·弥赛亚》、《土地篇》《太阳,天堂和唱》等;短诗集:《春天,十个海子》《黑夜的献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合唱剧:《弥赛亚》;祭祀剧:《弑》;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共有三个分版,即《自然科学版》、《人文科学》(后改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医学版》,历史悠久,其中,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55年12月,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医学版创刊于是1959年,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主  编:程郁缀刊  期:双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编辑部主办:北京大学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  ISSN:1671-167X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主  编:赵光达《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学18个理科院、系、所的3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CA,SA,MR,GR以及EI等收录,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因子影响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都名列前茅)。

1、路甬祥:《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2、李政道、柳怀祖:《科学与艺术》  3、姜伯驹、钱敏平、龚光鲁:《数学走进现代化学和生物》  4、沈致远:《科学是美丽的》  5、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6、徐志伟:《电脑启示录》(上、中、下)  7、林崇德:《学生心理学》  8、吴海发编注:《中国科学院院士致学生的信》  9、达尔文:《物种起源》  10、斯蒂芬·R·凰帕卢比:《进化爆炸》  11、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12、法布尔:《昆虫的故事》  13、刘兹欣:《三体》(Ⅰ、Ⅱ、Ⅲ)  14、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  15、汤马斯·佛里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16、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  17、尼古拉斯·卡尔:《IT不再重要》  18、卡尔·萨根:《暗淡蓝色: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19、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20、罗伯特·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21、《论语》  22、《诗经》  23、司马迁:《史记》  24、曹雪芹:《红楼梦》  25、朱自清:《经典常谈》  26、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2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8、楼宇烈:《十三堂国学课》  2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30、李泽厚:《美的历程》  31、宗白华:《美学散步》  32、《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北京大学[微博]出版社出版)  33、《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4、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精神的魅力》  35、路遥:《平凡的世界》  36、费孝通:《乡土中国》  37、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38、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39、吕大年:《替人读书》  40、柏拉图:《理想国》  41、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42、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43、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  44、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45、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46、阿尔弗雷德·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47、格林·丹尼尔:《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48、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9、阿尔伯特·哈伯特:《致加西亚的信》  50、肖恩·柯维:《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图书名:精神的魅力作者: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编出版日期:04页码:355,定价:60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待遇

就业待遇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北京大学也是一个比较知名的学校,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

作为最高学府毕业的,待遇自然要比普通的本科大学生要好一点的,并且升值的机会也更多一些,就业机会也更多一些。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主任

小时候,刘北宪最爱回槐树村叔叔家度寒暑假。他喜欢静静地伫立于晒坪的砺石上,眺望“一山判两湖”、素有“洞庭峭壁”之称的黄山,在云雾氤氲中宛如一只神奇的金凤凰,冲天而起,展翅翱翔。山下是奔流不息的虎渡河,传说当年一头雌虎领着一群幼虎,经常下河泅渡玩耍。山北是广袤坦荡的湖北荆楚平原,山南是一展平阳的洞庭湖平原。环视四周,稻浪翻滚,棉花吐白,荷摇莲动,网撒鱼跃……面对此情此景,几代书香门第出身的刘北宪心潮起伏,豪情万丈,立誓要像槐树村走出去的先贤学习,为祖国建功,为故乡添彩!然而自古雄才多磨难,刘北宪的求学之路因为“文革”而被迫中断。他在县城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上课的时间被用来写大字报、背毛主席语录、挖防空洞。初中毕业他又下乡插队,回县城后在新华印刷厂当瓦工,工作非常繁重,最忙时一天要砌1000多块砖。“文革”结束不久,吹来了恢复高考风,刘北宪积极报名参考:“我们那时参加高考只有一个朴实的想法:斗胆试一试,因为上大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刘北宪顿了顿,清清嗓子微笑着说:“当时的工人也分三六九等,印刷厂的车间工人根本瞧不起我们。如果不改变命运,我们连车间的女工都娶不上。”自然,靠知识扭转命运,成了刘北宪考大学的原动力。由于没有时间上补习班,刘北宪看书的时间都是从砌墙的间隙中挤出来的。正是这样的艰苦环境,造就了刘北宪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特征。1978年高考,刘北宪如愿考进了北大分校(而今的北京联合大学)中文系,生活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应该加倍珍惜,于是校园成了他们吸收知识养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并加以实践的乐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在图书馆、阅览室中静静度过。在校期间.刘北宪就和几个同窗创办了校刊《路》,由他任主编。他还写小说、文学评论,和文学社团交流,开研讨会等,乐此不疲,如痴如醉。刘北宪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快乐,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第一次的古典文学考试。那是他在大学里得到的唯一的“良”,这也促使他以百倍的努力换来了随后全优的成绩,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刘北宪没能实现当作家的梦想,被直接分配到了中国新闻社,做了一名普通的编辑。一般人也许不知,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也是国家为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重点扶持的6家媒体之一。它主要服务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时为境内外媒体供稿。经过刘北宪等一帮中新人50多年的建设,中新社现已规模可观: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设有分社,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10 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编辑、出版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月刊等,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真感谢大学所学的中文专业,刘北宪对组稿、编辑工作很快熟悉,几年后便驾轻就熟。他什么都学,记者、编辑、摄影、文学……做到了十八般武艺,样样里手。现在看来,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人生第一站就是中新社;并且刚一进去就做编辑,那是多么幸运啊!“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随机应变是首要的素质。”刘北宪看着我们,点点头,指着墙上一张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握手的照片,意味深长地说。那是2000年他随江泽民主席去纽约在世界首脑双峰会拍的照片,当时全球3000多名记者只允许15名摄影记者进入,每个常任理事国只允许带3名官方摄影记者,文字记者挤破脑袋恐怕连会议门口都到不了,而刘北宪却获得了宝贵的进入会场的机会。现场保卫工作细致入微,防卫森严。刘北宪随机应变,一步一步化解诸多阻碍,终于拍到了这样一张角度布局都不输给专业摄影记者的照片。当无数报纸在头版刊发刘北宪拍摄的照片后,众多记者立刻对他刮目相看。谈及此事,刘北宪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张照片令我终生难忘!无论是当记者、编辑、部主任,还是擢升为香港分社社长、中新社常务副社长,刘北宪总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始终做到严于律己,身先士卒。2008年“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在第一时间安排10多位记者奔赴前线,最多时候在一线采访报道的编辑、记者高达56人!200年5月16日,刘北宪亲赴汶川,带领记者徒步到重灾区都江堰紫埔水库采访,写下了不少生动、真实的文字,拍摄了大量鲜活、感人的照片。这些来自一线的报道,立即被海外媒体争相播发、转载,让中国声音成了世界舆论的主流,很快把境外媒体的报道优势压了下去。2009年6月9日,刘北宪到广东分社检查工作,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亲切会见。汪洋充分肯定了中新社在宣传广东改革与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传播力方面所做的工作,真诚表示,广东不惧媒体揭短,不干涉媒体事务、全力关心、支持广东分社的工作。20多年来,刘北宪到底获了多少奖,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从旁人嘴里得知,他单独写作的《五亿农民初尝民主自选》,夺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8年,他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传媒风云人物“金长城传媒奖”。

4、 孙华教授简介:男,四川绵阳人,生于1958年12月孙华,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学院院长。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四川德阳县天元公社下乡接受“再教育”,1977年进入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1年毕业后分配至四川绵阳地区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考古学系邹衡先生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2002年3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1年9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 2001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9年-2001年,北京大学广播电视台主编 1997年-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庆典网站主编 1996年-199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5年-1999年,北京大学电视台编辑、副主编、主编 1991年-1995年,北京大学校刊记者、编辑、学生记者团团长 1990年-199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 个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此外还从事中国先秦史、中国艺术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参加过北大考古系承担的“多卷本中国考古学”、文化部艺术研究院承担的“中国艺术通史”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过教育部“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研究”、国家文物局“中国古阙研究”等课题,现在正在从事“滇东黔西的青铜文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三峡文物考古研究系列”(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项目)和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研究。主要著述有《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神秘的王国——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物典(一)》(合著)、《中国艺术通史》第二卷(合著)。另发表论文近百篇。2009年五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三星堆》。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电话

没有

《北京大学》校刊,我的青春在舞蹈(2009-09-25 09:53:11)转载▼标签: 校刊学生记者北京大学北大林志山中国文化 分类: 杂谈 如今,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时代远去,我目睹了太多的诗人抛弃人格与文格,投入物欲的怀抱。感谢北大!让我学会了判断是非,学会了如何接受诱惑拒绝诱惑!

投稿者提供:( 1 )题目(中英文);( 2 )内容摘要(中文 200 字以内,英文 100 单词以内);( 3 )关键词( 3~5 个,中英文):( 4 )作者简介(含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家庭电话、电子邮箱)。注释体例:本刊参考文献采用尾注(文末注),正文中需要注释处,请标出注释序号,序号用方括号加注于被引用观点、数据、资料等文字的右上角。正文中需要特别加注的说明性文字,请用脚注(页下注),序号用圆括号加注于被引用文字的右上角。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于文末,请采用 GB7714 - 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新规定,其中包括作者、书名 / 文章名、出版社(需要加城市名) / 刊名、出版年份 / 刊发卷期、起止页码。其中:专著 [M] 、期刊文章 [J] 、报纸文章 [N] 、论文集 [C]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析出文献 [A] 、未说明的文献 [Z] 。将论文打印稿签名后寄至编辑部,同时将电子文本( * doc 、 * f 或 * xt 格式)发至编辑部电子邮箱 ,请勿寄个人。切勿一稿多投。作者如在三个月内未收到稿件采用通知,请自行处理;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还文稿。本刊所载文章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观点。

《羊脂球》,羊毛脂球是一个爱国的妓女。在这10个人中,只有羊毛脂球配得上高贵和爱国。她心地善良。在车厢里,尽管那些高贵的资产阶级贵族和妻子鄙视和侮辱她,但当他们饿的时候,羊毛脂球慷慨地邀请他们分享食物。她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那些所谓的高人一等的人是灵魂丑陋的人渣,他们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为自己谋利。《孔乙己》,描述了孔乙己被腐朽的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精神迂腐麻木,心不在焉,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和戏谑中消磨时间,最终被封建地主阶级吞噬的悲剧形象。它深刻暴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当时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主任级别

什么官都不是,政府机关才有官

编辑部部长 官大

报社里的总编室主任,级别是中层干部正职。具体是什么职级,要看报社的行政职级。在我国,报社的行政职级分为中央级、省级(含副省级城市)、地市级等等。中央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厅级;省级报社(含副省级城市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处级;地市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科级。报社总编室主任是重要业务岗位。其职责是在总编辑和副总编辑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报的编务工作,通常是报社编委会成员。报社的最高领导是社长(通常兼任党委书记),以下分别是总编辑、总经理、副总编辑、各部门主任、副主任、编辑记者、印务及后勤部门职工。

  • 索引序列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待遇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主任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电话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主任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