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论文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论文

唉~~像你这样到这儿来找毕业论文的太多了 不知道,你是否选修过“文献检索”课, 学校图书馆(网上),那么多期刊论文数据库 可以参考的资料那么多,怎么不知道? 你的导师也没提示你吗?

摘要:介绍了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条件,同时介绍了对CA6140车床的主传动系统和进给传动系统进行了数控化改造 的过程。改造后的数控车床的加工能力、自动化水平和加工精度明显提高。同时介绍了该车床机电联动调试的经验。 关键词:普通车床;数控改造 中图分类号: TG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3881 (2006) 4-208-2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得到发展,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优异的质量、低廉的成本,制造出合乎市场需要的、性能合适的产品,而产品质量的优劣,制造周期的快慢,生产成本的高低,又往往受工厂现有加工设备的直接影响。目前,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我国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购买新的数控机床是提高数控化率的主要途径,而改造旧机床、配备数控系统把普通机床改装成数控机床也是提高机床数控化率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教学,对CA6140车床进行了数控化改造。 1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条件 1·1 机床基础件有足够的刚性 数控机床属于高精度机床,工件移动或刀具移动的位置精度要求很高,必须在0·001~0·01mm之间,高的定位精度和运动精度要求原有机床基础件具有很高的静刚度和动刚度。本次用于改造的CA6140车床自购进后一直保养良好,机床基础件刚性满足要求。 1·2 机床数控改装的总费用合适,经济性好 机床数控改装分两部分进行:一是维修机械部分。更换或修理磨损零件,调试大型基础零件,增加新的功能装置,提高机床的精度和性能,另一方面是舍弃原有的一部分进给系统,用新的数控系统和相应的装置来替代。改造总费用由机械维修和增加的数控系统两部分组成。若机床的数控改造的总费用仅为同类型车床价格的50% ~60%时,该机床数控改造在经济上适宜。经过考查,若购买同样配置的车床约需10万元,而我校机床数控改造的总费用为5·1万元,仅占51%,因此该机床数控改造在经济上是合适的。 2 系统配置及主要技术规格 该系统由SIEMENS 802S系统、接口电路、驱动线路及步进电机等组成,另外还配有自动转塔刀架、主轴变频调速器及主轴编码器等,系统属开环控制系统。其主要技术性能和参数如下: (1)系统控制部分。采用SIEMENS 802S系统,键盘和显示部分装在面板上。 (2)系统软件具有若干指令。其中加工指令有 直线、斜线、螺纹、锥螺纹和圆弧等5条指令。可实现车削外圆、端面、台阶、割槽、锥度、倒角、螺纹、顺圆弧和逆圆弧等操作。控制指令有结束循环、暂停、延时、延时换刀、编码换刀、通讯等,与加工指令配合,可加工出各种较复杂的零件。 (3)系统环境工作条件。温度-10~+40℃;湿度为40% ~80%。 (4)输入电网电压。交流(220±22)V;频率为50Hz;电流为1·5A。 (5)步进电机。BYG550C-2型电机两台,驱动电压为110V;相电流为2·5A;步距角为0·36°/步;静力距为12N·m。 3 主传动的数控化改造 机床主传动的作用是把电机的转速和转矩通过一定途径传给主轴,使工件以不同的速度运动,主传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考虑到改造的经济性,可乘用机床原有的普通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拖动。考虑到加工过程中当电网电压和切削力矩发生变化时,电机的转速也会随之波动,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因此为提高加工精度,实现主轴自动无级变速,在主轴上增加了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从而不需进行机械换档。针对机床要求具有螺蚊切削功能,在主轴部位安装主轴脉冲发生器,如图1所示。为保证脉冲发生器与主轴等速旋转,即主轴转一周,主轴脉冲发生器也 图1 主轴脉冲发生器安装示意图转一周,主轴脉冲发生器的安装方式很重要。改装时,主轴传动必须经过原有CA6140车床主轴箱中58/58和33/33两级齿轮(实现1∶1)传递到原有CA6140车床的挂轮轴X,拆除挂轮留出空间,安装脉冲发生器,并用法兰盘固定。 4 进给传动的数控化改造 进给传动的作用是接受数控系统的指令,驱动刀具作精确定位或按规定的轨迹作相对运动,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对进给传动的要求是高精度、高速度。改造中我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系统实现开环控 图2 进给传动系统制,这样结构简单,安装调试和维修都非常方便。 4·1 进给传动链 图2为普通车床改造后的进给传动链,刀具纵向(Z轴)移动由步进电机,经接口箱内一对减速齿轮,转动纵向移动的丝杆而实现。刀具的径向(X轴)移动由步进电机,经接口箱内一对减速齿轮,转动横向移动丝杆而实现,该传动链与原机床的传动链相比,摆脱了结构复杂的进给箱和拖板箱。 4·2 接口箱内减速齿轮的齿数比 该车床要求的控制精度为: Z向0·005mm, X向为0·0025mm,即当执行一个脉冲指令时,工件的长度和直径均变化0·005mm。BYG550C-2型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0·36°,每周步距数为360/0·36=1000(步/周), X向丝杠螺距为4mm,脉冲当量为0·0025mm,Z向丝杠螺距为6mm,脉冲当量0·005mm。按公式 主动轮齿数 从动轮齿数=步/周×脉冲当量丝杠螺距则X向:Z主/Z从=1000×2·5/4000=5/8Z向:Z主/Z从=1000×5/6000=5/6 4·2 接口箱内减速齿轮的齿数比 该车床要求的控制精度为: Z向0·005mm, X向为0·0025mm,即当执行一个脉冲指令时,工件的长度和直径均变化0·005mm。BYG550C-2型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0·36°,每周步距数为360/0·36=1000(步/周), X向丝杠螺距为4mm,脉冲当量为0·0025mm,Z向丝杠螺距为6mm,脉冲当量0·005mm。按公式 主动轮齿数 从动轮齿数=步/周×脉冲当量丝杠螺距则X向:Z主/Z从=1000×2·5/4000=5/8Z向:Z主/Z从=1000×5/6000=5/6 4·3 传动滚珠丝杠副 数控机床要求进给部分移动元件灵敏度高、精度高、反应快、无爬行,采用滚珠丝杠副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在结构中,用普通滚珠丝杠副实现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滚珠丝杠螺母副安装时需预紧,通过预紧可消除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提高传动刚度。预紧的方法是采用双螺母齿差调隙式结构(图3)。通过改变两个螺母的轴向相对位置,使每个螺母中滚珠分别接触丝杠滚道的左右两侧来实现的。 图3 双螺母齿差调隙式结构 一般需要几次调整才能保证机床在最大轴向载荷下,既消除间隙,又能灵活运转。 4·4 刀架 根据需要,拆除原方刀架,安装620型四方刀架(图4)。该刀架由120W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正转驱动,使刀架正转选刀,到预定刀位时,电机则反转,使刀架夹紧。换刀方式有手控和机控两种。机控时当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数控系统发出预先编制好的换刀控制指令,控制器接到换刀指令时,立即驱动刀架回转。手控时,按动面板上的按钮,刀架能转一个刀位(90°),也可连续按动按钮,直至任一刀位。 5 机电联动调试 5·1 机械调试 丝杠上,侧母线和横、纵导轨的平行度误差控制在0·01mm/全长之内;转动丝杠,丝杠轴向窜动在0·01mm之内;丝杠螺母同轴度误差控制在0·01mm之内。 5·2 机电联动调试 (1)单坐标点动,主要调试其有无动作,运动方向是否符合要求,机械传动是否正常,有无不正常响声等。 1·上刀体 2·活动销 3·反靠盘 4·定轴 5·蜗轮 6·下刀体 7·螺杆 8·离合器盘 9·霍尔元件 10·磁钢 图4 四方刀架结构图 (2)点动合格后,做连续运动。反复多次,若出现故障或异常,排除后方可继续进行。 (3)先试Z坐标方向,后试X坐标方向,这是因为Z坐标方向调试方便。 (4)测量两坐标重复定位精度。在Z向坐标做连续移动时,若发现与丝杠相联的齿 额定转速: 2000r/min 额定输出功率: 2kW 编码器:绝对位置检测方式,分辨率1000000p/r 轴端形式:锥轴伺服放大器采用与电机配套的SJV2系列20型,其驱动能力为2kW。对于2kW电机,也可采用SJV2系列的10型放大器,但此时的输出扭矩要比20型减少1/3,不利于大功率切削。I/O设备选用型号为HR341的基本I/O单元,主要用于机床操作面板及与机床间的输入输出控制。另外附加一个远程I/ODX110,主要用于教学功能的“故障模拟设置”的输入输出。伺服及I/O单元连接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气连接原理图 2·2·2 主轴控制 主轴电机采用交流变频控制电机,由变频器进行控制,转速范围60~6000r/min。模拟量由基本I/O单元的A0端口输出0~10V的直流电压,变频器根据输入的电压变化而输出相应的转速。由于模拟主轴电机没有编码器,因此在发出转速命令后,系统无法检测到主轴的是否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变频器上的功能端子,将其通过参数设置成“到达指令频率闭合”状态,并通过PLC检测此信号,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运转进行监控。 2·3 教学功能的附加 本机改造后除保证加工功能和精度外,还要满足一定的教学功能。所谓的教学功能主要是针对学习数 控系统调试及维修人员而设立的附加功能。该功能通过参数设置及调整PLC程序人为地设置故障,让学生通过故障现象先判断故障种类,再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直至排除故障。通过这种实训,学生可全面学习工业现场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掌握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现场问题的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我国现有机床中,近几年急需技术改造的约占25%,这将蕴藏着无限商机。机床改造主要是采用数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我国数控机床发展和机床数控化改造应紧跟世界潮流,发展多轴联动数控系统,开发高速、高精度、高效加工中心等关键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主轴箱 包括主轴箱体和主轴传动系统,用于装夹刀具并带动刀具旋转,主轴转速范围和输出扭矩对加工有直接的影响。   2、进给伺服系统 由进给电机和进给执行机构组成,按照程序设定的进给速度实现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包括直线进给运动和旋转运动。   3、控制系统 数控铣床运动控制的中心,执行数控加工程序控制机床进行加工。   4、辅助装置 如液压、气动、润滑、冷却系统和排屑、防护等装置。   5、机床基础件 通常是指底座、立柱、横梁等,它是整个机床的基础和框架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已发到你邮箱,你查收,邮箱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一定要给分哦!

LUN WEN

文科生表示帮不上忙。。。建议去图书馆数据库找资料。。

百度文库里就有嘛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范文

LUN WEN

朋友你好,你所要的先从我提供的网址中找几篇参考论文, 真心希望能够对你有。 若不满意我给你些网址你还可以自己再找,祝你好运!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我有,很详细的可以给你帮助的 怎么发给你

PLC 还有一种说法是: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观念,简称PLC,是把一个产品的销售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1、产品开发期:从开发产品的设想到产品制造成功的时期。此期间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 2、引进期:新产品新上市,销售缓慢。由于引进产品的费用太高,初期通常利润偏低或为负数,但此时没有或只有极少的竞争者。 3、成长期: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已有相当知名度,销售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但由于市场及利润成长较快,容易吸引更多的竞争者。 4、成熟期:此时市场成长趋势减缓或饱和,产品已被大多数潜在购买者所接受,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此时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为保持产品地位需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 5、衰退期:这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者也越来越少。 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在引进消化国外数控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已生产出自主版权的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但是中、高档以上的数控系统仍然是以进口产品为主。研究数控系统及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开发中高档的数控产品,扩大数控机床市场份额起到重要作用。

车床加工论文 《如何控制切削量有关方面的论文》 数控机床的论文 数控编程的论文 数控机床的检测与维修的毕业论文 稀沥青喷刷机设计开题报告 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其设计任务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工艺流程和机床的动作流程 2> 设计其控制系统的硬件 3> 编写其控制系统的软件 要求如下: 1> 画出其硬件原理图 2> 画出PLC接线图 3> 调试系统(这个由我来) 4>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1万字以上) 《和面机的设计》 设计S195柴油机中“最终传动箱壳体”的加工工艺和其中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工程机械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 关于模具设计油笔笔筒或矿泉水瓶盖的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减震器的论文 机械零件加工或车床加工 关于印刷机械的工艺与发展 5t/h冲天炉热风炉胆的设计 从公差标准的发展看中国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分析 数控中心技师论文 矿山机械类毕业设计 关于机电数控机床 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论文 机械产品设计"的论文 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论文 NOKIA8210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8210手机上壳装配图dwg 顶杆固定板零件图dwg 动模零件图dwg 主装配图dwg 主装配图dwg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1液压系统原理dwg 总装配图1(A0)A0-dwg 总装配图2(A0)B0-dwg 定位缸(a2)B-dwg 定位缸前缸盖(A2)B0-dwg 防尘压盖(a4)B0-dwg 法兰盖A4纸B0-dwg 后端盖(A4)B0-dwg 活塞(A4)B0-dwg 活塞杆A4纸B0-dwg 夹紧缸A2B0-dwg 导向套A4纸dwg 顶尖A4纸dwg 压装缸Adwg 压装缸活塞A4纸dwg 压装缸活塞杆Adwg 轴承托架a4纸dwg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1刀库装配图Adwg 2自动换刀装置的安装示意图Adwg 3机械手装配图Adwg 4机械手液压控制图Adwg 5蜗杆零件图Adwg 机械手换刀过程传动演示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Φ90磨球群铸金属型复合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设计 说明书doc(46页) 动画演示pg 实际生产 实际生产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上模Adwg 上砂芯Adwg 胎具图dwg 下模Adwg 下砂芯Adwg 装配图dwg 安全帽注塑模具设计及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开合模过程avi 装配过程avi 抽芯机构dwg 定模Adwg 动模Adwg 动模垫板Adwg 零件图Adwg 推杆固定板Adwg 斜导槽Adwg 异型推杆Adwg 装配图Adwg 笔筒抽屉注射模实体设计及数控加工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dwg 零件图Adwg 型芯Adwg 拨叉加工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A0中间底座装配图(A0)dwg A3中间底座---零件图(A3)dwg 倒挡拨叉(A3)dwg 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dwg 电气图(A2)dwg 副变速拨叉(A3)dwg 刚性主轴(A2)dwg 滑台装配图(A0)dwg 集中控制图(A2)dwg 加工示意图(A3)dwg 快挡拨叉(A3)dwg 随性夹具输送系统图(A3)dwg 自动线工艺过程图(A3)dwg 自动线总体布置图(A0)dwg 加工动画avi 长度计数器盖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凹模Adwg 模具整体图Adwg 凸模Adwg 型腔设计图Adwg 制品Adwg 主流道衬套Adwg 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CADCAM 说明书doc(22页) 注塑模拟pg 装备动画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零件图dwg 零件图Adwg 零件图Adwg 装备图Adwg 抽屉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dwg 侧型芯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A0-O0-dwg 导轨块Adwg 定模板兼型腔A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dwg 零件图Adwg 零件图dwg 斜导柱Adwg 型芯Adwg 型芯dwg 大口杯盖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杯盖DWG 顶杆dwg 定位环DWG 上模零件图DWG 下模零件图DWG 主流道衬套DWG 装配图dwg 大型管材相贯线切割机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两轴联动avi 手动调节割炬avi 四轴联动avi 支架装配avi 相贯线切割机软件系统xe A0Z轴方向工作滑台装配dwg A0割炬支架装配dwg A1相贯线切割机总体布局图dwg A1硬件连接线路图dwg 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机改进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端盖(A3)dwg 驱动轮(A2)dwg 驱动轮装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张紧轮装配图(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轮轴(A4)dwg 支重轮装配(A2)dwg 甘蔗收获机剥叶和集拢环节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甘蔗剥叶机和集拢装置Adwg 剥叶片Adwg 扫叶片Adwg 橡胶棒Adwg 橡胶棒依附圆筒Adwg 装配图俯视图dwg 装配图右视图dwg 装配图主视图dwg 甘蔗种植机机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机架装配图Adwg 四张A2图纸dwg 行走机构装配图Adwg 高硬度辊筒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浇口套零件图Adwg 零件图Adwg 零件图Adwg 装配图Adwg 海工码头工字钢数控切割设备 说明书doc(24页) 布局零件图Adwg 回转机构装配图Adwg 回转零件图Adwg 液压缸装配图Adwg 整体布局图Adwg 渐开线斜齿轮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斜齿轮注塑模装配图dwg 斜齿轮型腔dwg 型腔衬套dwg 渐开线斜齿轮dwg 主流道衬道dwg 定模型腔dwg 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62页) A1数控操作面板外形图dwg A1系统连接图dwg A3板式结构图dwg 数控机床操作面板Adwg 系统电气原理图Adwg 沐浴露瓶盖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说明书doc(28页)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动模板dwg 动模型芯dwg 上瓶盖dwg 下瓶盖dwg 装配图dwg 46汽车发动机连杆称重去重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布局图Adwg 分类机Adwg 进退液压缸零件图Adwg 连杆部件总成图Adwg 连杆零件图Adwg 连杆上端盖Adwg 输送装置Adwg 专用部件输送装置液压缸Adwg 自动线工作循环时间表Adwg 自动线控制框图Adwg 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头孔中心线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动画pg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A0汽车连杆大小头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装配图dwg 测试箱装配图Adwg 连杆总成图Adwg 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Adwg 液压夹紧系统原理图Adwg 支座零件图Adwg 全液压多功能甘蔗收获机设计收割输送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16页) 割梢去头刀片Adwg 甘蔗收获机收割去头机构装配图dwg 喂入机构部件图dwg 割蔗头蔗梢部件图dwg 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工作空间图dwg 机构简图dwg 导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转动壳体dwg 支座和手臂装配图dwg 终端执行器dwg 实体pg 动画pg 洗衣机波轮注射模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A2定位圈dwg A0 装配图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动模固定板dwg A3浇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浇口套dwg 制品dwg 相机壳下盖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模具组合动画avi 脱模动画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装配图dwg 凸模DWG 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垫板Adwg 垫块A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dwg 动模板dwg 浇口套Adwg 推杆固定板Adwg 行星齿轮零件Adwg 装配图Adwg 扬声器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31页) 盖板dwg 上垫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垫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顶块dwg 下顶块dwg 冲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冲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总装配图dwg 总装配图dwg 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0溢流阀装配图dwg A1溢流阀先导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芯dwg A4溢流阀调节杆dwg A4溢流阀调压螺帽dwg A4溢流阀先导阀芯dwg A4溢流阀先导阀座dwg A4溢流阀主阀座dwg 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实体pg 动画pg 装配图Adwg 末端执行器Adwg 传动轴Adwg 底座Adwg 底座上端盖Adwg 齿轮轴Adwg 底座转盘Adwg 工作空间图Adwg 传动轴底部端盖Adwg 导向杆前支架Adwg 导向套Adwg 机构简图Adwg 上下导向杆Adwg 楔块Adwg 支承端盖Adwg 发动机三维设计 说明书doc(45页) 发动机pg 剖视pg 气门相位pg 发动机总装配图dwg 30多张三维设计图 PRO/E 0 引言 X62W万能铣床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机械,在机械加工和机械修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万能铣床的操作,是通过手柄同时操作电气与机械,以达到机电紧密配合完成预定的操作,是机械与电气结构联合动作的典型控制,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组合机床。但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由于电气控制线路触点多、线路复杂、故障率高、检修周期长,给生产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地影响生产。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工业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市场经济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需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灵活性,这就需要使用智能化程度高的控制系统来取代传统的控制系统,使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更加灵活、可靠,更容易维修,更能适应经常变动的工艺条件。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西门子S7-200和触摸屏对X62W 型卧式万能铣床的继电接触式电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1 X62W万能铣床工作原理及继电器接线图 1 工作原理 主电路中有三台电动机,M1是主电动机,拖动主轴带动铣刀进行铣削加工;M2是进给电动机,拖动升降台及工作台进给;M3是冷却泵电动机,供应冷却液。三台电动机共用一组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每台电动机均有热继电器FR作过载保护。其中以主电动机的热继电器FU1和冷却泵电机的热继电器FU2作总的保护,它们的常闭触头串在控制电路的总线上,而进给电动机的热继电器FR3只作进给系统的保护,其常闭触头接在进给控制电路中。因为主电动机要求不频繁的正反转,用组合开关SA5控制倒相。进给电动机的正反转频繁,用接触器KM3和KM4进行倒相。冷却泵在主电动机起动后方可开动,另有手动开关SA1控制。主电机采用两组起动按钮SB3和SB4并联,两组停止按钮SB1和SB2串联接触器KM1是电动机M1的控制接触器,SQ7是位置开关,用作主轴变速的冲动开关。主轴的起动,按下起动按钮SB3或SB4,接触器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电动机M1起动当主电动机起动后,KM1的辅助触头接通控制电路的进给控制部分,才可以开动进给电动机。 电机的转速达到一定速度时接通速度继电器,当按下停止按钮SB1或SB2时,接触器KM2得电,主轴电机反转。 工作台向右进给,当主轴起动后,工作台控制电源接通将位置开关SQ1旋转,SQ1-1常开触头闭合,接触器KM3通电吸合,电动机M2正转当运行到预定位置时,位置开关SQ1复位,电动机M2停止转动。 工作台向左进给,将位置开关SQ2旋转,SQ2-1闭合,SQ2-2断开,接触器KM4通电吸合,电动机反转,工作台向左移动。 当SA3-1、SA3-3闭合SA3-2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1-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3-1)、19、KM4、20 ,KM3得电M2正转,工作台向下运动。 当SA3-1、SA3-3闭合SA3-2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2-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4-1)、24、KM3、25, KM4得电M2反转,工作台向上运动。 当SA3-2闭合 SA3-1、SA3-3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Q1-2、22、SQ2-2、21、SA3-2、19、KM4、20, KM3得电。当SA3-2闭合,SA3-1、SA3-3断开时,进给电机M2正反转就组成了互锁,SQ1,SQ2,SQ3,SQ4位置开关控制圆盘旋转不同的位置。 不论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KM3和KM4的线圈电流都由SQ1-2和SQ3-2接通若机床正在向左进给 机床的联锁问题,当SQ2或SQ4被旋转时,它们的常闭触头SQ2-2或SQ4-2是断开的,所或向右进给时,发生误操作,压着上下前后手柄,则一定使SQ3-2或SQ4-2中的一个断开,使KM3或KM4断电释放,电动机M2停止运转,以确保安全。位置开关SQ6为进给变速冲动开关。 冷却和照明控制,冷却泵只有在主电动机起动后才能起动,所以主电路中将M3接在主接触器KM1触头后面, SA1控制冷却泵。照明电路用安全电压36伏用开关SA4控制。2 X62W 型万能铣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1 PLC 的选择和硬件设计。 根据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要求,输入输出均为开关量,需要PLC监测的输入信号有8个按钮,5个行程开关,两个选择开关,输入点为 21点,PLC输出控制信号有6个继电器,1个照明灯,共7点。因此,选用了西门子S7-200PLC,具体配 置 如 下 :CPU226CN AC/DC/DC型(6ES7 216-2BD23-0XB8),自带24点输入,16点输出,自带两个接口2个RS-485接口 PORT0和POT1,一个通讯接口,能满足控制要求。PLC的I/O口分配是根据其控制对象的特点和控制要求,将I/O口的输入输出口与相应的电气设备相连,达到控制和检测的功能,具体I/O分配如表1。进行完I/O分配后,进行PLC硬件设计,PLC外接硬件电路如图1。I/O分配表表1 内部寄存器I/O分配表表2 2 PLC编程: 根据机床控制要求,PLC语句表如程序1,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用了6个内部辅助继电器来简化程序设计,主轴电机正反转互锁和进给电机正反转互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程序中将不同的控制方式均分开设计,这样程序结构简洁、清晰。由于整个系统用触摸屏控制,它可替代物理按钮和开关及其指示灯,所以在编程序是这些按钮和开关均使用了内部寄存器M6-M1, 把下面程序的输入寄存器改成相应的内部寄存器即可。内部寄存器程序,如程序2 程序1 手动控制程序程序2 自动控制程序3、触摸屏选择及设计 触摸屏越来越多的用在了工业中,方便,易于远程控制。根据X62W铣床的控制要求,我们用NTOUCH触摸屏和MCGS组态软件配合PLC来替代控制柜上的按钮和选择开关等物理元器件,并且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来监视铣床运行动作情况。 1 MCGS组态编辑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在本系统中,依靠MCGS系统设计组态画面,实现对系统操作和监控。如图2图2 系统控制总体画面 以上提到此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均是开关量,所以在MCGS组态的实时数据库中定义的名字类型也要为开关型的,如图3图3 实时数据库 2 通讯连接 既然用MCGS控制此系统,那么怎么才能让其与西门子PLC相互通讯,起到监控的作用?MCGS组态软件在设备窗口中建立系统与外部硬件设备的连接关系,使系统能够从外部设备读取数据并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根据此系统的控制要求以及控制方式,可以利用PPI电缆,相互传数据,以便实现监控。 在设备窗口中需要设置设备0-[通用串行口父设备]属性和设备1-[西门子S7-200PPI]属性,此时,还需要设置设备内部属性增加相应的PLC通道,和通道读写类型,输入通道多数用到的是内部寄存器,读写类型是只读类型,输出寄存器Q0~Q6读写类型,Q和Q1只读类型值读取SA313和SA32的开关信号,在实际通讯过程中,在设备属性设置中“串口端口号”设为0-COM1,通讯波特率设为:6-9600,数据位位数:3-8位,数据校验方式:偶校验,一位停止位,数据采集方式:同步采集。设置完后单击“确认”按钮返回。 为了西门子S7-200PLC与MCGS更好的通讯,必须在设备属性设置:[设备1]对话框中设置属性设备注释为:西门子S7-200PPI,初始工作状态为:启动,最小采样周期为:1000ms,PLC地址为:2,内部属性设置PLC通道要与实施数据库中所定义的名字相对应。如图4。图4 PLC通道属性设置 编辑完毕组态画面,在上位机上试验成功,便可以通过上位机的网线接口用一根网线和触摸屏上的网线借口相连接,并且在MCGS嵌入式组态软件菜单栏中“工具”\“下载配置”设置好IP地址,便可以下载到触摸屏中,如图8,然后,用PPI电缆连接触摸屏和PLC,母头连接触摸屏COM5口,公头连接在PLC接口上,即可实现丢掉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用触摸屏的软按钮控制,画面生动,清晰。4 结束语 本文所述方案是对原来的继电接触式模拟控制系统进行 PLC与触摸屏改造而成,已在实验室控制柜予以实施。运行结果表明,该 PLC 控制系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控制稳定可靠,且尽大限度降低了操作的危险性。参考文献: [1]、陈远龄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2]、吕景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杨长能,张光毅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及其应用[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4]、MCGS嵌入式用户手册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5]、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我先给你目录,你要的话先给分 我再发你邮箱 谢谢

1 引 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s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图1 功能表图 2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2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图2 起保停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3 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这样才具有控制功能,状态寄存器S才能提供STL触点,否则状态寄存器S与一般的中间继电器M相同。在步进梯形图中不同的步进段允许有双重输出,即允许有重号的负载输出,在步进触点结束时要用RET指令使后面的程序返回原母线。把图1中的0-3用状态寄存器S600-S603代替,代替以后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编程,对应的梯形图如图3所示。这种编程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和掌握,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效率,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使用方便,程序也较短,在顺序控制设计中应优先考虑,该法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较多。图3 步进指令实现顺序控制4 使用移位寄存器的编程方式 从功能表图可以看出,在0-3各步中只有一个步在某时刻接通而其他步都在断开,把各步用中间继电器M200-M203代替,就很容易用移位寄存器实现控制。图4为用移位寄存器编程时的梯形图,采用移位寄存器M200-M217的前四位M200-M203代表4个步,组成1个环形移位寄存器。用移位寄存器主要是对数据、移位、复位3个输入信号的处理。该方法设计的梯形图看起来简洁,所用指令也较少,但对较复杂控制系统设计就不方便,使用过程中在线修改能力差,在工业控制中使用较少,大多数应用在彩灯顺序控制电路中。图4 移位寄存器实现顺序控制 5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 如图5为使用置位复位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在以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中,用某一转换所有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转换对应的触点或电路串联,作为使所有后续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置位和使所有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复位的条件。对简单顺序控制系统也可直接对输出继电器置位或复位。该方法顺序转换关系明确,编程易理解,一般多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手动控制程序的编程。图5 置位复位指令实现顺序控制 以上四种顺序控制编程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来编制梯形图,它们的一般比较见附表。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编程方式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和掌握,用它们可以得心应手地设计出任意复杂的顺序控制程序。 6 结束语 采用功能表图的四种方式来编制梯形图,可适应于不同场合,供工程技术人员视工艺要求决定。它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能节省(60~90)%的时间。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选题

你选的课题是啥我也是学这个地也该毕业了

已发到你邮箱,你查收,邮箱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一定要给分哦!

铣床的数控x-y工作台设计295 双击自动滚屏文章来源:一流设计吧 发布者:16sheji8 发布时间:2010-4-1811:27:36 阅读:284次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学完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特别是“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后应用的,它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本课程设计是以机电一体化的典型课题---数控系统设计方案的拟定为主线,通过对数控系统设计总体方案的拟定、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以及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和微机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机电结合的全方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设计计算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是机床数控系统课程的十分重要实践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有关的工业政策,学会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运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知识,独立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改造设备,实现以下几部分内容的设计训练。如精密执行机构(或装置)的设计、计算机I/O接口设计和驱动电路以及数控化电气原理设计等。 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课程设计题目总体方案的确定、系统框图的分析、电气执行元件的选用说明、机械传动设计计算以及机械和电气及其他部分(如环形分配器等)的说明。 该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方法,可以归纳如下: 采用微型计算机(包括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采集和控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或单片机构成电路的选用、接口电路、软件编制等。 选用驱动控制电路,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或单片机构成电路的选用,考虑电机选择及驱动力矩的计算,控制电机电路的设计。 精密执行机构的设计。主要是考虑数控机床工作台传动装置的设计问题:要弄清机构或机械执行元件的主要功能(传动运动、动力、位置装置、微调、精密定位或高速运转等),进行力矩、负载功率、惯性(转动惯量)、加(减)速控制和误差计算。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总体方案的确定 1设计参数系统分辨率为01mm,其它设计参数如下表。设计分组最大铣刀直径 最大铣削宽度ae最大铣削深度ap加工材料工作台加工范围(mm)最大移动速度416mm5mm2mm碳钢X=200,y=1503m/min 工作台草图 2初选步进电动机和丝杠当传动比i=1时,可用联轴器直接将电机与丝杠连接,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结构,提高精度。由i=(公式2-1)①,θb为步进电 [1][2] 下一页 本文来自:一流设计吧()详细出处参考:

  • 索引序列
  •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论文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范文
  • 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