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怎么填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怎么填

发布时间: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怎么填

这是《夜宿山寺》中的句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也有不同看法。《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所刊载的李德书的文章《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考辨》认为,李白在湖北黄梅县所写的诗是《题峰顶寺》,诗句是: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李白诗歌《夜宿山寺》的内容,应为李白少年诗作《上楼诗》的内容,而《上楼诗》实为李白上绵州越王楼诗。李白中年在蕲州黄梅县所作《题峰顶寺》来源于宋代邵博《邵氏见闻录》、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写作背景  说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了。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赏析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自百度百科(建议你去看看,里面解释更详细)

释义: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原文: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注释:1、宿:住,过夜。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3、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4、语:说话。5、恐:唯恐,害怕。惊:惊动。扩展资料:说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了。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兴大发,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也有不同看法。《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所刊载的李德书的文章《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考辨》认为,李白在湖北黄梅县所写的诗是《题峰顶寺》,诗句是: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李白诗歌《夜宿山寺》的内容,应为李白少年诗作《上楼诗》的内容,而《上楼诗》实为李白上绵州越王楼诗。李白中年在蕲州黄梅县所作《题峰顶寺》来源于宋代邵博《邵氏见闻录》、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

山上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100多吃高人,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惊惊动天上的神仙。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怎么写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这首小诗是诗人隐居在山间寺庙的一个夜晚触景生情而创作的,是一首结构新奇,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的佳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

“夜宿山寺” 的意思是夜里住在山上的寺里面。一、原诗:《夜宿山寺》【作者】李白 【朝代】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二、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三、赏析: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扩展内容: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夜宿山寺

2012年以来,学报(哲社版)设置专栏“拉美研究”,连续发表我校拉美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投往我校学报刊出。系列成果不仅大多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也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的视野。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我校学报的整体质量进行评审后,将《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列为核心期刊增补名录。

《夜宿山寺》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原文解释:山上的寺院高楼真高,好像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站在那里,不敢高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扩展资料:《夜宿山寺》赏析:一、故事背景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1、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2、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3、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二、艺术手法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夜宿山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电话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 /郑成思《民法草案与知识产权篇的专家建议稿》郑成思,《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我是怎样走上知识产权研究之路的?》,郑成思,《中华商标》2003年第1期。《《商标法》的发展及其在我国民法理论上的贡献》,郑成思,《中华商标》2003年第1期。《有关中国民法典中知识产权篇(专家建议稿)的几个问题》,《中国专利与商标》郑成思,2003年第1期。《中国民法典知识产权编条文(专家建议稿)与讲解》,郑成思,《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市场信息安全与信用制度的前提》,郑成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2期。《信息传播与版权历史》,郑成思,《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民法草案中知识产权篇(总则)的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上)》,郑成思,《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4期。《民法草案中知识产权篇(总则)的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中)》,郑成思,《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民法草案中知识产权篇(总则)的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下)》,郑成思,《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6期。《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郑成思,《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论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郑成思,《法学》2003年第11期。《知识产权法的完善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郑成思,《工商行政管理》2003年第23期。《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郑成思,《中国专利与商标》2004年第1期。《反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郑成思,《法律适用》2004年第1期。《牵动知识产权这个“牛鼻子”》,郑成思,《人民论坛》2004年第2期。《从宪法修正案谈知识产权保护》,郑成思,《中国发明与专利》2004年第4期。《中国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经济参考报》2004年4月17日版。《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郑成思、朱谢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中国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航天工业管理》2004年第6期。《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郑成思,《法律适用》2004年第7期。《“权利冲突”与外观设计保护》,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7月24日版。《私权、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郑成思,《法学》2004年第9期。《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郑成思,《法制日报》2004年9月2日版。《创新者成大业———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郑成思,《中国工商报》2004年11月11日版。《利益如何平衡——从“侵权手段”与“授权方式”的区别说起》,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12月4日版。《网上盗版不容忽视》,郑成思,《计算机世界》2004年12月6日版。《网络盗版与公众利益》,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4年12月10日版。《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郑成思,《中国信息界》2004年第24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定位问题》,郑成思,《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1期。《“侵权即是获得授权”吗》,郑成思,《北京日报》2005年2月21日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如何定位》,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5年2月28日版。《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郑成思,《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图书馆、网络服务商、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中国社科院七位学者维权实践的理论贡献》,郑成思,《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第3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尚在十字路口》,郑成思,《WTO经济导刊》2005年第3期。《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郑成思,《中华商标》2005年第4期。《中国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中国汽车报》2005年5月30日版。《“数字图书馆”还是“数字公司”》,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1日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位与路径》,郑成思,《检察日报》2005年7月18日版。《有形资产积累要靠无形知识产权推动》,郑成思,《检察日报》2005年8月8日版。《“似我者死”:反思傍名牌》,郑成思,《北京日报》2005年11月21日版。《“公众利益”不是网上盗版理由》,郑成思,《经济参考报》2005年12月24日版。《信息与知识产权》,郑成思、朱谢群,《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郑成思,《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3期。《知识产权法学与民法学》,郑成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郑成思,《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我的知识产权研究之路》,郑成思,《上海人大月刊》2006年第6期。《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郑成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观望的企业将往何处去?》,郑成思,《人民日报》2006年6月28日版。《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郑成思,《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9期。《知识产权:弱保护还是强保护?》,郑成思,《人民论坛》2006年第11期。《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18日版。

从教以来,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求索》等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犯罪学》杨再明主编,代表作有论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质疑》(2009)、《从定罪量刑看共同过失犯罪的构建》(2011)。主持及参研市厅级科研课题8项,参研省部级课题2项,主讲刑法、犯罪学等课程。1.论文“再论侵犯商业秘密罪”发表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2.论文“试析我国刑法中的特别自首制度”发表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9期3.论文“论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问题”,发表于《中国教育与科研》2004年第8期4.论文“间接受贿罪再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5.论文“试论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6.论文“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探讨”发表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7.论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要件探究”,发表于《中国市场》2009年第1期8.论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质疑”,发表于《财政监督》2009年第6期9.论文:“侵占罪中侵占代为保管物行为的认定”,《 福建论坛》(社教版)》2009年第6期10.论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犯罪的犯罪成因分析”,《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究会论文集》2006年第6期11.论文“对出售假币罪有关问题的探讨”,《商业时代》2009年第6期12.论文“从定罪量刑看共同过失犯罪理论的构建”,《求索》2010年第1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

2012年以来,学报(哲社版)设置专栏“拉美研究”,连续发表我校拉美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投往我校学报刊出。系列成果不仅大多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也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的视野。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我校学报的整体质量进行评审后,将《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列为核心期刊增补名录。

《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作品名称:夜宿山寺创作年代:盛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五言绝句作者:李白题材:写景诗分享作品原文夜宿山寺⑴危楼高百尺⑵,手可摘星辰⑶。不敢高声语⑷,恐惊天上人⑸。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宿:住,过夜。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⑷语:说话。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白话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作品鉴赏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相关考辨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也有不同看法。《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所刊载的李德书的文章《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考辨》认为,李白在湖北黄梅县所写的诗是《题峰顶寺》,诗句是: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李白诗歌《夜宿山寺》的内容,应为李白少年诗作《上楼诗》的内容,而《上楼诗》实为李白上绵州越王楼诗。李白中年在蕲州黄梅县所作《题峰顶寺》来源于宋代邵博《邵氏见闻录》、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作者简介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集》30卷。唐诗三百首里亦能找到

  • 索引序列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怎么填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怎么写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地址电话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