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

发布时间: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

半岛、青年文摘、读者、意林

关于什么方面的呀??

经济与管理学专辑类的核心期刊、CSSICI级别期刊列举如下:经济与管理综合:《当代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企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管理评论》。管理学:《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管理科学》、《宏观经济管理》。北大核心期刊:《经济问题探索》、《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经济学南大核心期刊投稿有哪些推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与管理评论》是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传承创新学术、培养学术队伍、展示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主要刊发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探讨新时代经济领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西安财经大学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跟踪并探索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设“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西部经济”、“丝绸之路研究”、“金融研究”、“宏观经济”、“秦文化与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贸易经济”、“旅游经济”、“法学论坛”等栏目。《产经评论》是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大型产业经济类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从产业经济发展实践出发,追踪理论前沿,传播产业经济学科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经济问题》创刊于1979年,月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期刊。主要设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栏目。《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

省级的可以吗《山东青年》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级别

经济与管理学专辑类的核心期刊、CSSICI级别期刊列举如下:经济与管理综合:《当代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企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管理评论》。管理学:《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管理科学》、《宏观经济管理》。北大核心期刊:《经济问题探索》、《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经济学南大核心期刊投稿有哪些推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与管理评论》是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传承创新学术、培养学术队伍、展示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主要刊发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探讨新时代经济领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西安财经大学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跟踪并探索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设“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西部经济”、“丝绸之路研究”、“金融研究”、“宏观经济”、“秦文化与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贸易经济”、“旅游经济”、“法学论坛”等栏目。《产经评论》是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大型产业经济类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从产业经济发展实践出发,追踪理论前沿,传播产业经济学科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经济问题》创刊于1979年,月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期刊。主要设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栏目。《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

具体问的是哪一本期刊呢期刊名字就叫《经济》吗《经济》属于电子刊哦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专家

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今年还不是第二嘛,山东的GDP统计有很大的水分,主要是沿海一带经济好点,实际经济水平和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还有差距。

公司治理、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撰写出版了《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企业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现代公司组织与管理》、《比较、借鉴、创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等13部专著;主编教材6部;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文史哲》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有17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现担任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基建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为海信集团、将军集团、山东高速公路集团等18家国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主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管理创新方案策划。学术兼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二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四、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企业战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入选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 山东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法律咨询组顾问 河北大学兼职教授 河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宁夏大学客座教授近五年来代表性著作与论文《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秩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高等学校教育创新与教学管理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开放经济与中国产业组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管辖治理——管理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比较、借鉴、创新——企业改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管理创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展之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cssci)2006年6期,1位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文史哲(cssci)2005年1期,1位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绩效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cssci)2005年4期,1位论体验经济时代商业理念的转变,经济与管理研究(cssci)2005年1期,1位公司治理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cssci)2004年9期,1位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2005年4期,1位现代公司母子公司体制的法律透视,财经研究(cssci)2002年9期,1位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实证分析,东岳论丛(核心期刊)2004年2期,1位从马克思到邓小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探索,当代社会主义问题(cssci)2003年2期,1位比较与借鉴: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干预模式,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2003年5期,1位

我也来回答,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基本每年在山东省内录取分数线都和一本线相差不大,应该说是很好的二本了山东经济学院2005年本科录取分数线新疆文科468,理科445,当地二本分数线文科理科433山东财政学院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学校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具有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学校老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占地600亩;新校区位于济南经十东路,规划用地1466亩,一期工程预计2008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等各类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学校设有经济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统计与数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十四个二级学院。自建校以来,在财政部和省政府领导下,学校抓住机遇,成功实现了快速稳步发展。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突出重点、办出特色、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体育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新闻学、艺术设计、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9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可选为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国家管理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国际贸易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含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等六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24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具有博士学位的103人,另有在读博士生78人。教师队伍中,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财政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等各类人才23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6人。现有硕士生导师1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人。已经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合理、职称结构较优、业务素质较强、专兼结合、发展潜力较大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建有高标准、现代化实验楼,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经济学基础实验室、管理科学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实验室、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以及会计学、财政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实验室共计19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5482个,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934台。图书馆藏书105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电子文献数据库15个,各类中外文期刊1200种,并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信息检索系统。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并有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宽带网直接联接的校园网络系统。文体活动设施完备,建有礼堂、全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文体活动设施。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先后被评为“国家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承担、参与科研课题32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5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财政部、山东省项目243项,教育厅项目71项;获社科、科技成果奖83项;出版专著22部,其他编著等169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66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8篇。主持山东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9项,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3个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和试点专业”。学校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依法治校”战略,积极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确立了强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社会经济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被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著名公司录用,大批学生考取名牌高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高考招生中,学校普通本科文、理录取分数线连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近几年普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1%以上,居山东省高校前列。学校与英、美、加、法、俄、荷、澳、韩以及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以及资料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局面。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近百名外国专家和海外学者来院任教和讲学,选派了百余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骨干赴国外讲学、研修及深造。学校拥有汉语进修、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学历教育的招生权,先后接受了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瑞士、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还按照与国外友好学校的交流协议,向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派出留学生。山东财政学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高水平特色大学,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山东财经学院,是省内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1978年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坐落在以“泉城”闻名海内外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西端,占地580亩;新校区位于经十东路东端,一期工程占地1000亩, 2006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另有规划建设用地2422亩。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万余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15人,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4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2人,另有在读博士1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43%;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11人,省部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1人,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24人,入选学校“231人才工程”112人。聘任国内外兼职教授、名誉教授55人。学校以人才工程建设为关键,努力建设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重点抓好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为他们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发扬“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总结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山经传统,形成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山经文化,确立了“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山经信念,形成了教职工干事创业、努力工作,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良好风气。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现有计算中心、会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国际商务基础实验室、企业管理综合实验室等一批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并在校外建立了85个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123个,教学用计算机3326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馆藏丰富的现代化图书馆,现藏纸质图书61万册,电子图书67万册,中外文期刊1175种。学校运动场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塑胶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食堂、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备,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设有14个教学院(部),40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拥有企业管理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金融学等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研的政策,加大了对科研的支持力度,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5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4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46篇,科研经费达到4980万元。学校设有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数理经济研究所、概率统计与保险精算研究所、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等20个研究机构。学校的科研成果在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影响日益扩大,2003年,山东省委宣传部确定我校为“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工商管理研究基地”;2004年山东省科技厅在我校设立了“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省社科规划办批准成立“山东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挂靠我校。《山东经济》杂志是学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交流与合作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的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于1998年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中外合作办学先进单位”。1999年与美国阿姆斯壮大学联合成立中美合作山壮学院,联合培养MBA研究生;同年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开展了2+2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本、专科生;2006年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德国帕德博恩应用经济学院合作项目也开始招生;与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签署了教师和管理干部短期培训协议,2006年上半年我校首批18名教学与管理骨干在该校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现已接收德国InWent/CDC奖学金留学生15批共156人来我校学习。2005年以来,学校派出17名专业教师及学术骨干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同时,还与港澳台地区多所学校建立了实质性联系,常年进行学术交流、互派学者和留学生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办学。与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有254名本科生到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与山东微软技术中心、用友软件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分别组建了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和ERP实验室;与山东社会科学院、章丘市人民政府等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联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人才培养与就业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厚的知识基础、执著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突出诚信教育和开放式教育,实施“313成才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基”教学,增加全校通识课程数量,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结合;四是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扩大选修课比例,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六是制定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为山东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多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就业率高,二是就业去向好。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被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单位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大批优秀毕业生被财税、金融、电力、电信、邮政等系统录用;各地大中型企业、知名企业也主动与学校建立联系,要求录用我校毕业生。我校的毕业生以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发展目标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实施“教学强校、学科强校、科研强校、人才强校”战略,经过八至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水平财经大学。希望对你有用!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都您的毕业论文都是可以用的,不过不知道你是用来干嘛的,要发表一些好的期刊,论文还 是需要好好修改和写作的,一般来说都您的毕业论文都是可以用的,不过不知道你是用来干嘛的,要发表一些好的期刊,论文还 是需要好好修改和写作的,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当代经济》杂志现征9期稿件(请注意:2008年8期已于7月28日截稿,之后投稿文章安排9期)《当代经济》2008年9月期火热征稿开始!投稿:今日起开始面向广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老是群体、银行、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各级员工等火热征集2008年7月期稿件,发来稿件保证在3个工作日内初审完毕,一般请以word形式发送到下面指定邮箱,字数以4700字符左右为宜,需包含作者简介、联系方式、文章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电话:027-87397773 周编辑刊物介绍:《当代经济》省级正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全国中心城市经济运行会工作期刊,湖北省国资委主管,当代经济杂志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 1007-9378,国内刊号:CN 42-1430/F,邮发代号38-188,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主要栏目:当代论坛、企业经贸、经济生活、经济新论、经营战略、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财经论坛、理论探索、高教研究等。一般二个月内刊出。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来源

山东经济期刊

今年还不是第二嘛,山东的GDP统计有很大的水分,主要是沿海一带经济好点,实际经济水平和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还有差距。

我也来回答,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基本每年在山东省内录取分数线都和一本线相差不大,应该说是很好的二本了山东经济学院2005年本科录取分数线新疆文科468,理科445,当地二本分数线文科理科433山东财政学院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学校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具有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学校老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占地600亩;新校区位于济南经十东路,规划用地1466亩,一期工程预计2008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等各类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学校设有经济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统计与数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十四个二级学院。自建校以来,在财政部和省政府领导下,学校抓住机遇,成功实现了快速稳步发展。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突出重点、办出特色、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体育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新闻学、艺术设计、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9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可选为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国家管理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国际贸易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含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等六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24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具有博士学位的103人,另有在读博士生78人。教师队伍中,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财政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等各类人才23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6人。现有硕士生导师1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人。已经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合理、职称结构较优、业务素质较强、专兼结合、发展潜力较大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建有高标准、现代化实验楼,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经济学基础实验室、管理科学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实验室、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以及会计学、财政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实验室共计19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5482个,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934台。图书馆藏书105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电子文献数据库15个,各类中外文期刊1200种,并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信息检索系统。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并有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宽带网直接联接的校园网络系统。文体活动设施完备,建有礼堂、全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文体活动设施。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先后被评为“国家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承担、参与科研课题32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5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财政部、山东省项目243项,教育厅项目71项;获社科、科技成果奖83项;出版专著22部,其他编著等169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66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8篇。主持山东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9项,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3个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和试点专业”。学校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依法治校”战略,积极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确立了强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社会经济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被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著名公司录用,大批学生考取名牌高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高考招生中,学校普通本科文、理录取分数线连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近几年普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1%以上,居山东省高校前列。学校与英、美、加、法、俄、荷、澳、韩以及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以及资料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局面。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近百名外国专家和海外学者来院任教和讲学,选派了百余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骨干赴国外讲学、研修及深造。学校拥有汉语进修、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学历教育的招生权,先后接受了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瑞士、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还按照与国外友好学校的交流协议,向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派出留学生。山东财政学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高水平特色大学,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山东财经学院,是省内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1978年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坐落在以“泉城”闻名海内外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西端,占地580亩;新校区位于经十东路东端,一期工程占地1000亩, 2006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另有规划建设用地2422亩。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万余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15人,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4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2人,另有在读博士1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43%;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11人,省部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1人,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24人,入选学校“231人才工程”112人。聘任国内外兼职教授、名誉教授55人。学校以人才工程建设为关键,努力建设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重点抓好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为他们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发扬“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总结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山经传统,形成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山经文化,确立了“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山经信念,形成了教职工干事创业、努力工作,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良好风气。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现有计算中心、会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国际商务基础实验室、企业管理综合实验室等一批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并在校外建立了85个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123个,教学用计算机3326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馆藏丰富的现代化图书馆,现藏纸质图书61万册,电子图书67万册,中外文期刊1175种。学校运动场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塑胶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食堂、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备,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设有14个教学院(部),40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拥有企业管理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金融学等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研的政策,加大了对科研的支持力度,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5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4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46篇,科研经费达到4980万元。学校设有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数理经济研究所、概率统计与保险精算研究所、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等20个研究机构。学校的科研成果在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影响日益扩大,2003年,山东省委宣传部确定我校为“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工商管理研究基地”;2004年山东省科技厅在我校设立了“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省社科规划办批准成立“山东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挂靠我校。《山东经济》杂志是学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交流与合作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的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于1998年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中外合作办学先进单位”。1999年与美国阿姆斯壮大学联合成立中美合作山壮学院,联合培养MBA研究生;同年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开展了2+2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本、专科生;2006年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德国帕德博恩应用经济学院合作项目也开始招生;与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签署了教师和管理干部短期培训协议,2006年上半年我校首批18名教学与管理骨干在该校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现已接收德国InWent/CDC奖学金留学生15批共156人来我校学习。2005年以来,学校派出17名专业教师及学术骨干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同时,还与港澳台地区多所学校建立了实质性联系,常年进行学术交流、互派学者和留学生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办学。与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有254名本科生到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与山东微软技术中心、用友软件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分别组建了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和ERP实验室;与山东社会科学院、章丘市人民政府等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联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人才培养与就业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厚的知识基础、执著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突出诚信教育和开放式教育,实施“313成才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基”教学,增加全校通识课程数量,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结合;四是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扩大选修课比例,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六是制定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为山东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多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就业率高,二是就业去向好。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被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单位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大批优秀毕业生被财税、金融、电力、电信、邮政等系统录用;各地大中型企业、知名企业也主动与学校建立联系,要求录用我校毕业生。我校的毕业生以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发展目标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实施“教学强校、学科强校、科研强校、人才强校”战略,经过八至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水平财经大学。希望对你有用!

改名是没谱的事,从5年前就开始提出改名的事,到现在还在争取中。你知道山东有个山东经济学院,应该知道还有个山东财政学院,两个学校半斤八两,都说要改名,变成山东财经大学之类的名字,可是这两个学校同质度太高,都在济南,应该是只会有一个能办成。山东经济学院基本老师都是进修出身,特别是一些中老教师,现在虽然是教授了,但仍然是本科学历,另外一些中年老师的研究生学历都是在职进修得来的,什么是在职进修,你应该知道,只有个学位,没学历的。当然不能只凭这个就说老师不行,但起码可见那里所谓教授的进取心的一斑。建议不要学什么市场营销,特别是这种小学校,基本就是什么都给你教一遍,因为经济学院本身大部分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所以不浪费教师资源的前提下什么别的系的课都给你来一遍,而且市场营销类课程实践性应用性都要求比较高,在这里或者说在大部分一般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都是泛泛而论,如果你真的很喜欢学经济的话,如果本科后就想毕业建议学会计,如果想继续深造建议学经济学专业。报这个学校的好处是它全国招生没几年,你要录取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广东的学生到这里除了可以享受比广东便宜的物价外,基本生活什么不会太适应,冬天很冷的,你要做好准备。另外要说的是,今年的新生一录取就要统一安排到新校区,就是济南的一个大东边郊区--章丘,这是个小县城性质的地方,现在还没盖好,正在加班加点赶在新学期开学前“营业”,学校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新房子要放一放味,除潮之类的,很不环保。好处是章丘有个百脉泉挺漂亮的。

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山东财经学院,是省内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1978年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下接消息)

  • 索引序列
  •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
  •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级别
  •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专家
  • 山东经济期刊有哪些类型
  • 山东经济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