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高吗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高吗

发布时间: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高吗

考撒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原来有臧克和、刘志基、张再兴等本校学者,后来有吉大出身的董莲池、白于蓝(华南师大近年调入)、汤志彪等。有《中国文字研究》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陈伟先生主持,培养鲁家亮、何有祖等,还有原北大李家浩先生弟子宋华强,吉大林沄先生弟子李天虹,黄锡全先生弟子刘国胜。近年以秦汉简帛整理研究为主要方向,先秦古文字部分相对较少。经营简帛网,和《简帛》,也是出土文献一方重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松长先生带头,拥有岳麓秦简,秦汉简新兴研究单位,不过先秦古文字方面好像还不太强大。中山大学文学院古文字研究室,与吉大一样历史悠久,积累比较深厚,容庚商承祚的学统。目前以陈伟武先生为首,有陈斯鹏、田炜、杨泽生等年轻新锐。古文字研究偏向于语言方面,老师不少能临池。

北师大学古文字。北师大真算古文字的科班出身的人也还就史杰鹏(梁惠王)吧,不少人提到的晁先生是优秀历史学家,不过纯古文字方面的真正修为,恕不敢恭维了。章黄后人那几位,学术领域明显也不是古文字学科,算传统语言文字学吧。题主可以去图书馆翻翻已经出了三十多期《古文字研究》,看看上面的作者都是哪里的,有几位北师大的学者?包括比较专业的《简帛》《简帛研究》《出土文献》等业内集刊,都可统计。想学古文字,比较好的选择如下(不分先后,看楼主要考北京,从北京往外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先生扛大旗(虽然年高不怎么出来,学生可能见不到),有清华简,中坚力量有李先生的学生赵平安、刘国忠,吉大调入的李守奎,年轻人如马楠。北大三小部分,没有整合成统一的团队。一部分朱凤瀚先生(长处在铜器和历史,非纯粹研究文字)带头,韩巍等,有北大简。李零,早年有不少成果,今年不怎么搞考证了,人也在古典文学教研室。考古系的董珊,中青年著名古文字学家,水平没的说,就是在考古系不是主流专业方向。首都师大甲骨文中心,黄天树先生是裘锡圭先生弟子,当代甲骨可谓首屈一指的学者,下面王子杨莫伯峰等都是新锐,以甲骨拼合见长。同校有陈英杰做金文,张富海做简帛和古文,刘乐贤先生做简帛日书等,力量不容小觑。社科院考古所,宋镇豪先生领头,甲骨和商史见长。不偏重文字研究。天津南开蒋玉斌,吉大毕业,古文字著名青年学者。朱凤瀚弟子陈絜近年做甲骨和商地理较多,释字成果是否准确,不敢妄议。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的传统重镇,于省吾先生的学统,以历年培养出的古文字人才多,遍布全国各单位而著称。梯队近年比较壮大,目前在任的林沄老先生,吴振武先生(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年有冯胜君,吴良宝先生,年轻如何景成、周忠兵、单育辰等,各有专长,团队很全面,尤其以古文字本身的考释研究著称。

你是难得的人才,综合素质很强,未来不是说学某个专业就混不上饭吃,而是这辈子能否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择业就像爬树,如果爬一棵自己不喜欢的树,爬得高的时候想下来就困难了,很多人就是在不喜欢的树上终其一生,最后吊死在自己不喜欢的树上。我认为开始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穷其一生的力量去专研它,奉献它,考究司马迁就是地道的历史地理学家,现在国内太缺乏这样的人才,缺乏这样的大师,但愿你是未来的那个大师!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系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系之一。1924年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创办之初,便设有中国文学系。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28年1月,文史科成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研究学术、发展文化为宗旨,内设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四学会。1935年春,文史研究所(原语言历史研究所)改组为文科研究所,设中国文学部和历史学部,同年9月招收研究生。1939年,中文系又称中国文学系。抗日战争时期,中文系师生迁至云南瀓江和广东坪石、梅县等地,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办学。1946年,语言学系成立。1953年院系调整,中文系又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与语言历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语言学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1954年,语言学系合并到北京大学,该系部分教师转入中文系。1958年,中文系增设新闻专业,次年,该专业并入暨南大学。1981年,中文系设立汉语培训中心,1992年,该中心并入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中文系本科只设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 中文系人才荟萃,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任教。先后在本系任教的著名教授,早年有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顾颉刚、钟敬文、赵元任、罗常培、陆侃如、冯沅君、王力、岑麒祥,晚近有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方孝岳、董每戡、王起、冼玉清、黄海章、楼栖等。这些著名学者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富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写作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电脑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高等院校或研究部门的教学、研究工作,新闻出版单位的记者编辑工作,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高级秘书等工作。 1994年12月,我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和高教司批准,本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6月,经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和教育厅批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我系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本科教学。如加强对基础课教学的投入,改革基础课课程体系;认真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建设好一批省、校级重点课程。坚持固本培元,加强学生厚实的中国文化基础;同时,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我系一贯坚持倡三风(自觉地学习、刻苦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抓三文(作文、古文、英文),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系长期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强化写作训练”和“全程导师制”计划,要求一年级学生写作百篇作文,二年级学生写作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学生写作学年论文和参加教学实习,四年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学生在学期间,其写作和学习活动,均有导师进行全面指导。这个计划已实施多年,颇有成效。我系的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分别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我系在校本科生达500多人。近年来,研究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准逐年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近400人,其中博士生160余人。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8人。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现有8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以及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深厚,学术梯队整齐,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及文体学的重要基地。中国戏曲史是本学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起、董每戡在20世纪50年代奠基,迄今已成为全国戏曲研究的中心。近年来,以该学科为主体完成的《全元戏曲》(十二卷),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1年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学科还出版了一批研究古代戏曲、小说及诗文的专著,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古代诗文与诗文理论亦是本学科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文体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文字及相关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三是现代汉语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该学科出版的《金文编》、《长沙楚帛书文字编》、《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等著作,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致力于打通现当代文学的时限、海内外文学的地限,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具有创新意义。该学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1903——前夜的涌动》等著作,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文艺学学科包括文艺理论与批评、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批富有特色的成果。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在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比较研究,尤其关注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献和岭南文献。该学科在元明清戏曲、小说、诗文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民俗学学科是与人类学系共同建设的博士点学科。该学科继承了中山大学民俗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又进行了创新,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该学科整理出版的《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让海内外学界得以重新全面审视中国民俗学最早生成时的勃勃生机。

有敦煌与吐鲁番文书研究、复旦、北大、华中师大。南大历史文献是历史专业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很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对历史文献颇有研究的,比如陈垣先生,文献专业现在比较好的是华中师大,但是出土文物方面,现在就是上博简研究比较热点,老一点的有敦煌与吐鲁番文书研究,复旦,北大,南大都是不错的

我个人觉得应该在复试之前选择,但复试范围不一定像初试一样,肯定会加深一点难度。经验嘛,没有什么可传授的,主要是自己平时的积累和勤奋学习。加油!!

考撒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招聘要求高吗

我个人觉得应该在复试之前选择,但复试范围不一定像初试一样,肯定会加深一点难度。经验嘛,没有什么可传授的,主要是自己平时的积累和勤奋学习。加油!!

招,看每年的情况了

报名的时候就要选择导师。古文字学是中心招的,文字学是系里(殷寄明老师)招。复试没有明确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你的专业方向,由老师测试相关的专业知识。当然一般集中在文字学、上古语言方面。据个人所知,中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极高。如果报考古文字学的话,建议仔细读一下裘锡圭先生的书,陈剑、刘钊诸位先生的文章最好也看一些。另外多熟悉基本的出土文献材料。

安徽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开山的几位老师黄德宽(曾任校长、书记,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何琳仪(英年早逝)、徐在国都是吉大出身,关系密切。近年又培养了一些青年学者。又新买了安大楚简,内容重要,值得期待。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李学勤先生齐名的裘锡圭先生十年前从北大中文系带弟子沈培(后去香港中文)、陈剑(很强大,同龄中列前茅)等整体到复旦,又招来吉大出身的刘钊,南师大施谢捷,力量强大。再培养出郭永秉、程少轩、邬可晶、张传官等青年新锐,实力雄厚,各方向都有擅长者。另外近年也比较活跃,比如微信公众号古文字微刊就是复旦学生经营的。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条件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文类的传统学科,很多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都有博士点。根据我几次的考试经验来看,不管是名校,还是普通高校,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一个是考试成绩,一个是联系导师,还有运气的问题了。对考试来说,想通过基本录取线,一般没问题,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英语有些学校初试就有考听力,有的还会另外划线,这个要注意的。除北大、社科院之外,英语难度一般在六级左右,有些在四、六级之间,熟悉历年题型,多加练习,没问题,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是拉开差距的一门,也是一些考生的绊脚石,所以一定要注意。联系导师,当然是越早越好,有时联系晚了,也许就没名额了,不过这也是不一定的。录取时,即使分数上线,也是不一定录取的,导师的权重还是比较大的。各高校对于博士毕业的要求不一致,比如南京大学对博士毕业发cssci的要求似乎是3篇,暨南的要求是4篇,而中山大学的要求是1篇。此外就是学位论文了,字数多在10万到20万之间。正常学习的话,一般3年都可以按时毕业,也有一些会延缓半年,一方面有发文没有完成,另一方面是学位论文没有做好,认真努力就可以了。现在古代文学的毕业生就业很难。看了很多招聘,很多都要求是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导级,即使没有,大多也会有重点院校,科研成果突出的要求,有的还会有性别要求。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会好些。一般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能去地级市院校或是专科就不错了。因为这个专业,各高校都不缺人。有些高校对招人还有方向的要求,比如今年湛江师院招古代文学老师,要3个,一个是先秦到汉魏段,一个是唐宋段,一个是近代段。每个学校、每年的情况都不同,往年有阵元明清段最热。而去高校当辅导员或行政的话,有时觉得很浪费。有些高校对辅导员和行政的要求,会严格限制硕士,或是有年龄要求。不过不管怎么样,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了。祝你心想事成,事事顺心!

招,看每年的情况了

报名的时候就要选择导师。古文字学是中心招的,文字学是系里(殷寄明老师)招。复试没有明确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你的专业方向,由老师测试相关的专业知识。当然一般集中在文字学、上古语言方面。据个人所知,中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极高。如果报考古文字学的话,建议仔细读一下裘锡圭先生的书,陈剑、刘钊诸位先生的文章最好也看一些。另外多熟悉基本的出土文献材料。

一般来说是需要科班出身的,这样才有机会进考古所。。。。。或者你有关系,可以在考古队帮忙。。。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本科

如果单纯从师资力量,历史相对更好。我就是考古的。导师介绍可以到安大历史系网站看,已经很全面了。但是历史的就业和考研成功率不如考古。不知道你是准备高考还是研考。高考的话明年明年会招一届考古专业的,正好能赶上,一般只要你想深造,社科院北大南大不难,历史就相对少一些难一些。考研的话尽量往985去,能不来安大就别来,历史就业率奇底无比,还基本都是跟历史没关系的,考古高一些,但是大多是进博物馆,考虑一下吧。有问题再追问

招,看每年的情况了

中国语言文学系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系之一。1924年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创办之初,便设有中国文学系。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28年1月,文史科成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研究学术、发展文化为宗旨,内设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四学会。1935年春,文史研究所(原语言历史研究所)改组为文科研究所,设中国文学部和历史学部,同年9月招收研究生。1939年,中文系又称中国文学系。抗日战争时期,中文系师生迁至云南瀓江和广东坪石、梅县等地,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办学。1946年,语言学系成立。1953年院系调整,中文系又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与语言历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语言学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1954年,语言学系合并到北京大学,该系部分教师转入中文系。1958年,中文系增设新闻专业,次年,该专业并入暨南大学。1981年,中文系设立汉语培训中心,1992年,该中心并入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中文系本科只设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 中文系人才荟萃,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任教。先后在本系任教的著名教授,早年有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顾颉刚、钟敬文、赵元任、罗常培、陆侃如、冯沅君、王力、岑麒祥,晚近有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方孝岳、董每戡、王起、冼玉清、黄海章、楼栖等。这些著名学者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富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写作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电脑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高等院校或研究部门的教学、研究工作,新闻出版单位的记者编辑工作,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高级秘书等工作。 1994年12月,我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和高教司批准,本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6月,经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和教育厅批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我系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本科教学。如加强对基础课教学的投入,改革基础课课程体系;认真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建设好一批省、校级重点课程。坚持固本培元,加强学生厚实的中国文化基础;同时,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我系一贯坚持倡三风(自觉地学习、刻苦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抓三文(作文、古文、英文),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系长期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强化写作训练”和“全程导师制”计划,要求一年级学生写作百篇作文,二年级学生写作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学生写作学年论文和参加教学实习,四年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学生在学期间,其写作和学习活动,均有导师进行全面指导。这个计划已实施多年,颇有成效。我系的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分别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我系在校本科生达500多人。近年来,研究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准逐年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近400人,其中博士生160余人。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8人。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现有8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以及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深厚,学术梯队整齐,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及文体学的重要基地。中国戏曲史是本学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起、董每戡在20世纪50年代奠基,迄今已成为全国戏曲研究的中心。近年来,以该学科为主体完成的《全元戏曲》(十二卷),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1年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学科还出版了一批研究古代戏曲、小说及诗文的专著,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古代诗文与诗文理论亦是本学科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文体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文字及相关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三是现代汉语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该学科出版的《金文编》、《长沙楚帛书文字编》、《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等著作,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致力于打通现当代文学的时限、海内外文学的地限,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具有创新意义。该学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1903——前夜的涌动》等著作,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文艺学学科包括文艺理论与批评、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批富有特色的成果。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在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比较研究,尤其关注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献和岭南文献。该学科在元明清戏曲、小说、诗文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民俗学学科是与人类学系共同建设的博士点学科。该学科继承了中山大学民俗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又进行了创新,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该学科整理出版的《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让海内外学界得以重新全面审视中国民俗学最早生成时的勃勃生机。

  • 索引序列
  •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高吗
  •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招聘要求高吗
  •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条件要求
  • 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招聘要求本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