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

发布时间: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

男,1962年生,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进十堰市委委员、十届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现任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1986年9月至1987年6月在武汉大学写作助教班进修;1989年9月至199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助教班进修研究生课程;1995年9月至1998年5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潘世东教授系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科联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研究所副所长、全国高职高专自然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学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未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湖北省社科联武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水浒争鸣丛刊》编委等。潘世东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先秦散文研究、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所担任的古代文学课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质课程”。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40人,兼职教师1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0余人,博士、硕士220余人,“双师型”教师286人。 聘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 学校建有集摄录编为一体的电化教学中心,同时装备有7个多功能大教室,供开展电化教学使用,对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电化教学课程,课时分布为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20学时。学校在2000年又自己设计规划建成了内部传输速度为1000兆的以太网,并联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拥有8个C类地址,现有数千台计算机联网,可以满足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170篇,其中被SCI、EI、CPCI收录7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2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6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109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10项;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十堰市科研成果奖72项。现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啊

当时汉中地区可以说是汉人的主要聚居区,是当时所谓的中原地区,文明之所,富庶之地。再说,刘邦最终在汉水战败项羽,夺取了政权取得了胜利,可以说刘邦对汉水是一网情深,在整个楚汉之争中,汉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刘邦之所以取其朝代之名为“汉”,可能是受了这方面的原因。这就为后来的汉朝的壮大提供了前提。

汉川赤壁在湖北汉川市西120华里的中洲垸内,现属湖北省中洲垸农场赤壁分场的所在地。古称黄金湖。赤壁名称的由来(本书中《汉川赤壁的由来》已作介绍),由于这里的土壤呈红色,古代志书上称赤鼻山,以赤鼻谐音而名,每天早晨日出之时,金黄色的霞光普照,天上、地下互相映衬,连成一片,使朝霞更加金灿辉煌,特别是在风和日丽、雨过天晴的早晨,更加天际如洗。因此清代邑人沈竹坪在八景诗中写道:赤壁横江战垒雄,汉南遗迹又雷同;天明日出尘如洗,添得霞光一段红。赤壁虽为水域,但在明清时代是一处较为繁荣的集市,人烟稠密。赤壁街现存的一处明代砖砌水井就是当时的历史见证。赤壁古市已废,赤壁踪影难觅,新建立的赤壁分场楼房林立,更有胡沙、张仁芝、丁玲等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为赤壁题字,赤壁的繁荣兴起,不日也会与湖北著名的文武两赤壁齐名于世了。赤壁,都只知道只有一处。但因为苏学士,又成了两处,一文一武。武的(在今赤壁市)确因为周瑜与曹操在那儿干过仗,烧红了岩壁,故名赤壁;文的(在今黄州市)因为苏东坡搞错了,文豪是不同,错也要错出味来,把赤壁搞错了怎么办?叫文赤壁呗。但汉川也有赤壁,不知道吧?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载:“自昔江汉间,言赤壁者五。”又据陈婉俊补注的《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赤壁》引注:“今江汉间赤壁者,有汉川、汉阳、江夏(武昌)、嘉鱼(解放后划归蒲圻,即今赤壁市)、黄州。”可见“赤壁”真是个香饽饽,各处恨不得把周瑜和曹操从地底下刨出来,来自己家乡打一仗,打仗有什么好?搞不懂。汉川赤壁在哪里?因何而名?据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载:“汊川(唐称汉川为汊川)在县西八十里有赤壁山,亦称赤鼻山,并以赤鼻谐音而得名。”汉川赤壁是否三国赤壁之战的战场?不用争了,不是。据嘉靖《汉阳府志》称:“郦道元注云(汉水)左经赤壁北,则赤壁乌林相距两百里,非一地二名也,况操舟自江陵顺下,周瑜自江州逆上,两军相遇赤壁,则赤壁当临大江临平临嶂,汉川皆偏僻,非大战之地。”“赤鼻”变成“赤壁”,是后世产生的关羽文化和三国热所致。约定俗成,流传至今。2005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发表了《赤壁古战场在湖北汉川》一文。这篇论文是由湖州师范学院教授冯汉江与荆州纺织职工大学副教授陈中林二人撰写的,2001年在荆州师范学院第6期学报曾予发表。这次刊登前,又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组织北京地区的有关史学家和史地学家评审通过。该文用当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英雄记》、西晋陆机(陆逊之孙)的《辩亡论》及《三国志》等史料中的论述为论据,以当代著名史地学家、武汉大学教授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等著作关于三国时期古江陵与古当阳在今宜城,古巴丘与古华容在今钟祥、赤壁之战发生在汉水等论述为支撑,从理论上论证了赤壁之战发生在汉水,而不是长江上。并用中洲、垌冢、刘隔、二河、马口及京山、应城、天门等地的大量传说典故、遗址实物,证实《三国志》中所记载的赤壁之战、乌林之战的战场及曹操败退地大赤就是今刁汊湖流域的中洲赤壁、垌冢和刘隔,结论赤壁古战场确在汉川。 文章通过理论研究、遗迹考察和战况分析,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发生在长江上,而是发生在汉水上;且赤壁古战场的位置应在湖北汉川赤壁(今汉川市赤壁街)、乌林(今汉川市垌冢镇)一带。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打败了曹军。此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且在战争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关于赤壁古战场的位置,古代传有“荆楚五赤壁”(蒲圻、武昌、黄州、汉阳、汉川赤壁)之说;当代史学界有蒲圻、武昌、嘉鱼说。可见赤壁古战场的位置至今无定论,是一个千古之谜。经过理论研究和遗迹考察,我们认为赤壁之战应发生在湖北汉川赤壁(今汉川市赤壁街)、乌林(今汉川市垌冢镇)一带。西晋陆机(261-303年)《辩亡论》云:“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襄樊市东北)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师千旅,武步原隰。……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此文所写“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明确指出了曹操水军和步骑兵都是沿汉水而下的。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云:“今湖北宜城市的楚皇城遗址应即楚郢都及其后继城市秦汉江陵城(南郡治所)故迹”“公元555年肖察建立后梁小朝廷时,……另一个新‘江陵’城开始出现于长江北岸今址(今湖北荆州)”。“汉末,三国巴丘城……在今钟祥县城西北67里”。“汉魏时的当阳城在宜城县以西的七里岗附近”。“古华容县在钟祥西北胡集附近”。以上记载的汉魏时期的“江陵”、“巴丘”、“当阳”、“华容”皆在汉水一带。所以《三国志·武帝纪》:“公(曹操)自江陵征备,至巴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3]的记载中所提到的“江陵”、“巴丘”、“赤壁”都应该在汉水之滨。汉水古亦称“江”,且三国时的“长江”上游是指夏口至襄阳间的汉水。“《史记·周本纪》(卷4)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周昭王南征不返是在汉水上,这是古今皆无异议的。《史记》在这里所称之‘江’,显然不是长江,而只能是汉水”。“《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云:‘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刘备当时驻军于汉水北岸的樊城,在曹操大军南进的压力下,率部南退,过江之后,便到襄阳。……则自樊南渡之‘江’,显然又只能是指湖北襄樊市附近的汉水”。王粲《英雄记》:“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舡,乘簰从汉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轻舡走舸百所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燃则回舡走去,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去”。[4]王粲是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先依附刘表,后降操任丞相掾。参与过赤壁之战。故《英雄记》记载是可靠的。该文明确地记载了曹操水军是从汉水而下的,因此,赤壁之战只能发生在汉水上。 (一)鸡鸣城,神灵台,斗步城“鸡鸣城在县西一百里。《明一统志》云:曹操败乌林时筑此城以驻兵,闻外军将至,伪作鸡鸣而遁,俗名张家城”。[5]今鸡鸣城在汉川二河镇燕子村,面积90亩,为长方形土城,城早毁,然轮廊尚见。近年,有农民在该城东北角挖出一些东汉晚期的砖;“神灵台在南湖张池澥,平地中坟起四五丈,魏武破荆州时由此下东吴,一夕成此,乃夸示其名曰神灵”。[5]古台今在二河镇神灵台村,距鸡鸣城4公里,此处曾建有魏武庙;斗步城现名陡埠头,距神灵台6公里。清代文人魏扩圆诗:“一峰卷石大,斗步自称名,路转涧通水,冈回山作城,雾开淤鳖现,风急晓鸡鸣,策马过平畈,逢人问几程”。[5]即是写曹操兵败赤壁、乌林撤退时的情景。(二)汉川赤壁,赤壁古井,豆皮湖和大潭的桅杆“赤壁街在县西百二十里,黄金湖北,为荆楚五赤壁之一。地在前明时襄水由之入,汉江舟车辐辏,为邑西北巨镇,自水道南行,河流湮塞,遂沦为殷虚”。[5]赤壁街有一口古井,今当地人仍在使用,通过对井砖考证其为当时遗物。据说周围还有十多口古井被填埋。在赤壁街西北的豆皮湖,1958年建农场时,发现一根垂直露出地面尺余的桅杆,被场民将上部挖出。另在赤壁东南4公里牛角湾处,一老人讲述了他儿时在村前大潭中游泳时,发现水下有一直立的桅杆。为何在汉川赤壁周围多处出现桅杆呢?这不禁使我们深思:当然一则证明此地在古代是深湖,二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线索。其桅杆是否为当时火烧战船留下的遗物呢?(三)汉川乌林,曹军尸骨台,曹军三个古堡汉川乌林即今汉川垌冢镇,距汉川赤壁9公里。此镇有二千多年历史,明末改名垌夫镇,后改名垌冢镇。其北面5公里处有一土台,名尸骨台。1958年在此开荒造田,当挖到5米深处,则全是松土,在一万平方米的松土中,挖出了大量人的遗骨腐烂后形成的骨渣和许多带环的青铜镜和圆形的铜扣子,这些显然是当时士兵铠甲上的遗物。可见“(曹军)士卒饥疫,死者大半”。[3]加上兵败乌林战死之兵皆被集中葬在此地。垌冢镇有三个古堡,当地人称为冢子,皆在二十世纪50年代被挖掉,但各种图形的堡砖尚存,经荆州博物馆专家鉴,确系东汉晚期之砖。据当时参加挖堡的老人讲,古堡中分别有石桌、石凳、碗、杯、壶、牙筷和石马、石人及青铜剑、大量铜币等物。(四)汉川大赤,贝壳山,辰巳台《魏志》:“曹操乌林之败,鸡鸣出走,至大赤天曙”。[6]大赤即今汉川刘隔镇,古代汉水正流经过这里,赤壁之战为军事要地。贝壳山在应城市义和镇新陆村,距垌冢镇5公里。这里共有四个贝壳山,每个约长150米,宽20米,高5米,历代传为当年曹军缺粮,士兵们以湖中蚌贝肉充饥,其壳堆积于此而形成此山。在贝壳山北面10公里,应城龙赛湖西北有一土台名辰巳台,《应城县地名志》载:“此台是曹操下江南时,在辰巳两时内填成,作为阅兵台”。[7]此外,在汉川赤壁一带与之相关的遗迹还有曹操望马台,曹军扎营口,曹操古堤,曹家堰,曹操庙,曹武街,子龙泉,牧马岭,系马口,戍子圻,马城等。 唐《元和郡县志》云:“赤壁草市,在县(汉川县)西八十里,古今地书多言此是曹公败处”。[8]由此可知汉川赤壁说在唐代前就很流行,而且在唐以前只此唯一之说。但是,当时唐代人定江陵和南郡的位置在长江边,所以认为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上,从而否定了汉川赤壁之说。“……曹公既从江陵水军至巴丘,赤壁又在巴丘之下,军败引还南郡,周瑜水军退,并是大江之中,与汊川(汉川)殊为乘缪”。[8]至此之后,就开始有了其它赤壁之说。因前文已论证了汉魏时的江陵,南郡,巴丘皆在汉水附近,而今江陵是距赤壁之战300多年后的公元555年时迁建。可见因地址的搬迁而导致记载之误。“《魏志》‘曹操乌林之败,鸡鸣出走,至大赤天曙’。即此,五代间县移治此,即今刘家隔(今汉川刘隔镇)之地也”。[6]这说明曹操是在乌林战败后撤退至汉川大赤的。也说明了与赤壁之战相关的赤壁,乌林,大赤均在汉川境内。赤壁之战后,曹操致孙权信云:“赤壁之困,过云梦泽中,有大雾,遂使失道”。[2]当时随曹操出征赤壁的徐干在《序征赋》中云:“沿江浦以左转,涉云梦之无陂”。[9]曹与徐都提及赤壁之战在云梦泽中。《汉川县志》载:“县境历史上系古云梦泽的组成部分,……历经汉江延伸淤积,逐步形成广阔的湖积冲积平原”。[10]汉川赤壁一带的湖泽就是云梦泽的组成部分。徐干所称“左转”,即是曹操水军从襄阳沿汉水南下,在荆门沙洋处折向东行,而进入汉川赤壁周围的湖泽之中的。《三国志·周瑜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3]此文只说明周瑜水军在“江的南岸”;并未说明赤壁在“江”的“南岸”;只说明曹操水军“引次江北”,并末说明“引次江北乌林”。因前述王粲《英雄记》“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可见赤壁位于“江”北。因前述赤壁之战发生在汉水上,且汉水古亦称“江”,故此“江”即指汉水。又因古汉水下游有南、北两支,曹军步骑兵驻扎在汉川乌林与大赤等地,其地皆在古汉水北支以北,曹操水军须与其步骑兵配合,就只能驻扎在古汉水北支下游的湖泽中。所以此“江”实指古汉水北支,赤壁位于“江”北即位于汉水北支以北,这正与汉川赤壁相合。 (一)蒲圻赤壁和洪湖乌林蒲圻赤壁即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的赤壁山,其对岸江北为今洪湖市的乌林矶。蒲圻赤壁说认为曹军的几万水军从今湖北江陵顺江东下,十几万步骑兵沿江而行,经江陵,监利到达洪湖乌林。在蒲圻赤壁处的长江上,初战时周瑜水军击败了曹操水军,曹操水军撤退到江北的洪湖乌林,接着周瑜和黄盖用计火烧了曹军战船及岸上军营,最后曹操烧余船从洪湖乌林经临利华容道撤退到江陵。这样就把蒲圻赤壁和洪湖乌林说成是一个战场。蒲圻赤壁说疑点之一:关于古代洪湖、监利一带的地理条件。宋代陆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去四川夔州上任时,乘船从汉阳的沌口到达石首县。陆游经过此地时写的《入蜀记》有如下记载:“九月一日,始入沌,实江中小夹也。两岸皆葭苇弥望,谓之百里荒。又无挽路,舟人以小舟引百丈,入夜才行四十五里,泊丛苇中。平时行舟,多于此遇盗;二日,始有二十余家,皆业渔钓;四日,舟人云:自此陂泽深阻,虎狼出没,未明而行,则挽卒多为所害;八日早,次江陵之建宁镇。凡行沌中七日,自是泛江,入石首县界”。[11]陆游经过的这段路程要经过今湖北汉阳、沔阳、洪湖、监利、江陵到达石首。根据陆游记载,宋时洪湖,监利一带为湖泊沼泽,赤壁之战时比陆游经过此地早962年,那时此地更荒芜,曹操步骑兵根本不可能往返于此。且当时长江无堤,曹军步骑兵根本不可能从洪湖乌林到达监利华容道。其二,赤壁与乌林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战场,赤壁之战后,曹操在给孙权的信中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5]这说明周瑜参加的是赤壁这个战场。赤壁之战后,当鲁肃向关羽索取荆州江南诸郡时,关羽对鲁肃说:“乌林之役,左将军(刘备)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耶。[3]这说明刘备参加的是乌林这个战场。其三,曹军是撤退到“江北”,不是撤退到“乌林”。其四,洪湖乌林矶是黄蓬山的一个矶头,为一狭窄地带。曹军十几万步骑兵在此地容不下。仅此上述理由足以说明蒲圻赤壁与洪湖乌林不是赤壁古战场。(二)武昌赤壁和嘉鱼赤壁武昌赤壁在湖北武昌县西长江南岸的赤矶山,其对岸江北为汉阳县的纱帽山。武昌赤壁说认为乌林是洪湖乌林,而武昌赤壁与洪湖乌林相距64公里。这在军事上不符合曹操“集中兵力,行动迅速”的原则;其次,从洪湖乌林到汉阳纱帽山要经过今洪湖,沔阳,汉阳县。这里在当时是湖泊沼泽之地,不利驻军和退守;其三,前面已有充足理由说明洪湖乌林不是赤壁之战时的乌林,而武昌赤壁说是以洪湖乌林为基础,那么武昌赤壁显然不是赤壁古战场。关于嘉鱼赤壁,是因为在历史上湖北武昌,嘉鱼,蒲圻的政区常有变化,有时蒲圻赤壁在嘉鱼境内,这时蒲圻赤壁被称为“嘉鱼赤壁”;有时武昌赤壁在嘉鱼境内,且在嘉鱼东北,故认为“赤壁在嘉鱼东北”。解放后,蒲圻赤壁在蒲圻县境内,武昌赤壁在武昌县境内,所以在今嘉鱼县境就没有赤壁。(三)汉阳赤壁与黄州赤壁汉阳赤壁在汉阳县蔡甸东3公里的城头山,古代名叫临嶂山,临嶂山南峰谓之乌林峰,亦谓之赤壁。因史书记载的赤壁,乌林是两个不同的地名,不是山峰,故汉阳赤壁与史书记载明显不符。至于黄州赤壁,是因苏轼在黄州写《赤壁赋》而得名,世称“文赤壁”。自然与赤壁之战无关。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自立为丞相。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亡,刘琮继位。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九月,曹操进军新野,刘琮很快降曹,随后曹操占领襄阳。刘备得知刘琮降曹后,率部从樊城渡过汉水,经襄阳向江陵撤退,并命关羽水军从樊城经汉水南下到江陵会合。曹操担心刘备得到江陵的军用物资,于是亲率五千骑兵,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在当阳长坂追上并打败刘备,占领了江陵。这时孙权派鲁肃到荆州观察情势,鲁肃在途中得知刘琮降曹,即赶到当阳长坂会见了败逃中的刘备,劝其与孙权联合抗曹,得到了刘备的同意。刘备向汉水方面撤退,正好与关羽水军相遇,渡过汉水,又遇到前来接应的刘琦率领的万余人,他们一起到夏口(武汉)。刘备派诸葛亮到柴桑(九江)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之事。随后刘备率关羽水军进驻樊口(鄂州)。孙权在柴桑召其部属,研究抗曹对策。鲁肃、周瑜力主抗曹。于是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三万水军,刘备率关羽一万水军,沿长江西进至夏口。曹操南下要统一天下,必须攻占夏口,再沿长江东下进攻刘备,孙权。曹操水军沿汉水而下进驻汉川赤壁周围的湖泽中,曹操步骑兵必须与其水军配合,经今湖北襄樊、宜城、钟祥、京山曹武街、天门皂市镇到达汉川乌林和大赤等地。孙、刘联军从夏口沿汉水西进,周瑜水军在汉川赤壁周围的湖泽中击败了曹操水军。曹操撤退至汉川乌林时又受到刘备军的沉重打击。由于曹军受到了孙、刘联军的两次打击,又因这时曹军发生了严重的饥饿与疾病,大量士兵死亡,战斗力削弱。在汉川大赤的曹军未受到打击,曹操从汉川乌林撤退至汉川大赤。然后曹军从汉川大赤向西北方向撤退,大约要经今湖北应城、京山、钟祥,到达宜城楚皇城(汉代江陵、南郡治所)。“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3]刘备率军从陆路追击曹军至南郡,周瑜率水军从汉水追击曹军至南郡。曹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派乐进守襄阳,自率残兵退回北方。 汉川真的是古赤壁战场吗好几年前,曾在一个资料上看到两个汉川人——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冯汉江和荆州纺织职工大学纺织系副教授陈中林合写的论文《赤壁古战场在湖北汉川》,很是诧异。文章通过理论研究、遗迹考察和战况分析,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发生在长江上,而是发生在汉水上;且赤壁古战场的位置应在湖北汉川赤壁(今汉川市赤壁街)、乌林(今汉川市垌冢镇)一带。三国鼎立、赤壁大战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正史和地方志中均有详细记载。它不像雍正夺嫡、孝庄再嫁等历史事件扑朔迷离,似有隐衷,因而众说纷纭。近些年来,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和人们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不时发生诸如湖北与湖南关于李自成卒地、山东与湖北关于诸葛亮“躬耕垄亩”所在地等问题的争论,甚至出现四川“刘文彩臭豆腐”的闹剧。那汉川赤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载:“自昔江汉间,言赤壁者五。”又据陈婉俊补注的《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赤壁》引注:“今江汉间赤壁者,有汉川、汉阳、江夏(武昌)、嘉鱼(解放后划归蒲圻,即今赤壁市)、黄州。”汉川赤壁在汉川境内的中洲垸内,是古荆楚五赤壁之一,因这里数十里泥土赤色,太阳一照,赤壁街全城呈红色朝霞,故而叫赤壁。据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记载:“汊川(唐称汉川为汊川)在县西八十里有赤壁山,亦称赤鼻山,并以赤鼻谐音而得名。”清朝时有文人张清标过赤壁街时写诗道:“街南街北几停车,无数垂杨绾暮鸦。唯有夕阳消不尽,又随秋水上芦花。摇落新河欲上潮,西风吹浪打山椒。凭谁问取孙曹事,细听渔歌出苇萧。这里的“凭谁问取孙曹事”并非实指三国赤壁,而是类似于苏轼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借题发挥罢了。清人沈竹坪《竹枝词》:“赤壁横江战垒雄,汉南遗迹又雷同。天明日出尘如洗,添得霞光一段红”中 “汉南遗迹又雷同”一句中的“雷同”将这个意思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至于汉川赤壁发现三国时期的船帆桅杆、零星兵器等物件,应不足为奇。汉川地邻古荆州和长江,交战军队过往期间,留下遗物也是寻常的事情。汉川境内的马口镇不是因关羽路经此地,曾系马与此而得名吗?倒是古人见解更为客观一些。嘉靖年间《汉阳府志》称:“郦道元注云(汉水)左经赤壁北,则赤壁乌林相距两百里,非一地二名也,况操舟自江陵顺下,周瑜自江州逆上,两军相遇赤壁,则赤壁当临大江临平临嶂,汉川皆偏僻,非大战之地。”近日读《汉川县志》,本人愈发觉得“赤壁古战场在汉川”站不住脚。其志第693页“乡村市镇”中曰:“赤壁街在县西北百二十里黄金湖北,为荆楚五赤壁之一。旧伪为孙曹战地,大抵崇冈数里崯嵚如山石,色赤,故因而附会耳。”由此可见,“赤壁古战场在汉川”一说只是家乡人的一厢情愿,难以成立。作为茶余饭后谈资,此番牵强附会博人一笑,但以讹传讹,以假乱真,那就贻笑大方了。

颛顼的绝天地通之前,归神话时代时期。到了天已不再授人皇,从周朝开始称天子的时代,才是人族文明,正式开始的时代。人族最早的朝代,应是从夏启的夏算起。………龙的龙汉,凤的赤明,麒麟的延康。这些都是天地人的天系,天系出自地系与人系。龙汉是龙系与修真大成的人,共组的势力。汉,是天系为妖巫时代的巫,是华夏的先祖,出自人族而又有别于人系。………龙凤麒麟大争,分久必合,三大势力统于谁,谁的传统地盘就是中。我们归在龙汉系的汉下面,这也是中国中土的由来,因为统于龙汉系。于是便有了中土,西王母,东皇太一的中西东,持招妖幡的是女娲。一统后,天地的权力中心,就是在地称天府,又曰华阳的地方。华阳不是国,不是朝代,是中心区域的名称。天府的天,是朝上天夕下天的天。这个朝代是神话传说中的开皇时代,战争的参与者,最起码是巫级,人系没资格上桌。…汉阳,广汉,江汉,汉江,汉口,汉中的汉出自龙汉的汉。华阳的华,便是将来华夏的华。母游华阳见龙首而孕神农,炎帝生于华阳。黄帝娶妻于华阳,颛顼儿子的封地在华阳。华阳,是龙汉系中的汉,遥领天下人族的地方。………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大洪水与绝天地通相关,低海拔文明全灭,包括华阳区的主区。华夏文明的重启,人种的来源,是凭高原的地利,躲过了洪水的羌,随水退人进,重新填满中原周边。羌算是华阳区的市郊或外围区,与华阳区有着延续关系,所以叫华夏。也所以河南中原之地,并不是华夏的源地,只是华夏壮大之地。………部落时代,没有朝代,却有共主。禹的封地在夏,这相当于后世的诸侯国。启,文明重启,人类文明启动的夏启,子承父,其开建的朝代以夏为号。这个逻辑,与汉王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同。

《左传》记载:“以服事诸夏。”“楚食华夏。”“商不谋夏,夷不乱华。”由此知,我国人民从古代起,就自称诸夏、华夏,或单称夏或华,到春秋战国以后,华夏就成了我们种族的名称。而把之外的民族叫作夷、狄、戎、蛮。那么,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说,一个民族的形成,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磨合、融汇甚至牺牲,才能凝结成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共同文化、共同经济、共同疆域的整体。完全可以说民族的形成是一部野蛮的争斗史,也是一部文明团结史。秦汉时期所说的中国人,在古代实际上来源于华夏、东夷、南蛮三大民族集团。而三大集团中的华夏集团的代表,一个叫炎帝,一个叫黄帝。炎帝神农氏没落时期,黄帝轩辕氏“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经过阪泉之战和琢鹿之战后,黄帝排除了异己,兼并、融合、统一了中原区的诸多民族,形成了华夏族主体。华夏、东夷、南蛮,三大集团是构成华夏族的核心部分。华夏集团发祥于今陕西省的黄土高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经渐渐地顺着黄河两岸散布于中国的北方及中部的一些地方。东夷氏族的代表人物是太昊氏。传说中的黄帝与诸侯中最粗暴的蚩尤战于涿鹿,并且擒杀了蚩尤,这蚩尤就属于东夷集团。东夷集团所居住的地域,北至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的极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东至海。南蛮集团的代表人物是伏羲与女娲。这一集团的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华夏、东夷、南蛮三个部落集团长期斗争、相互融合的过程。经过战争,使得胜利者越来越强大。《史记》说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xunyu),合符釜山,而邑于琢鹿之阿。”就是说黄帝臣服了炎帝以及其它一些部落,势力东达勃海,西至甘肃,南到长江,北到幽陵,并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建了“帝都”,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相对稳定的早期“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黄帝及其后裔的华夏集团与其它部落不断融合。有虞氏虞舜与陶唐氏帝尧的两个女儿的通婚,意味着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进一步融合。舜帝征服三苗,就意味着一个亲善大于仇视,友好大于争夺,联合大于离乱,世世代代通婚,不断繁衍生息的民族大融合的共同体———华夏族基本形成了。据前所说,华夏族早在尧舜时期已经形成。但是史学界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华夏族是在夏朝时才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形成是以破坏氏族部落为目的,淡化血缘概念为条件的。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夏代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同步的历史进程。而原始社会末期,炎黄时代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氏族、胞族和部落构成的,不符合民族发展形成的规律。认为华夏族在夏朝才形成的这个观念,是以国家的形成作为华夏族形成的根据。但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国家的形成应该从夏代往前推千余年。那么,还以为华夏族是在夏代才形成就显得观念落后了。长期以来的落后观念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夏以前的历史非但半点不了解,而又不愿深入往前研究,只认识商代的甲骨文,就以为中国以前只有传说,没有历史。这种观念一直束缚着中国史学界的思维。也有学者认为华夏族起源于商、周和战国时期。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形成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往往要经过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反复磨合,因此很难准确地说明诞生在哪朝哪代。譬如汉民族的形成就是在尧舜时期形成的华夏族基础上,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几代的民族统一,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融合,才得以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广大人口的汉民族。《尚书?武成》说:“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三国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说:“威慴万乘,华夏称雄。”《说文》对“华夏”这样解释:“华者,茶也,美也。”即是说“华夏”意味着美好、繁荣的中原地区繁衍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又云:“冕服彩章曰华,大国曰夏。”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华夏的本意,而是引申之词。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华。华夏、中华,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凡所统辖,皆称华夏或中华,亦称中国。而中华民族则是我国各民族的统称,它既是血统概念,又是地理概念,还是文化概念,构成一个血统、地缘、文化认同的民族整体,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域诸侯国诸族在历史长河中整合而成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是谁写

(一)科研类1、《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独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2、《瓶中审丑》(独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3、《心哉美矣——汉魏六朝文心流变史》(独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4、《东方情结——东方文学与中国》(独著),海南出版社1993.5、《非性文化的奇花异果——中国古代性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第二作者),巴蜀书社1995.6、《爱欲人格》(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7、《臣妾人格》(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8、《生命的光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合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9、《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独著),东方出版社1998.10、《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11、《李建中自选集》(独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2、《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3、《日月清朗,千古风流——〈世说新语〉》(第一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4、《玄学与魏晋社会》(第一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5、《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6、《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7、《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主编),东方出版社200918、《阳阴之间:臣妾人格》(独著),东方出版社200919、《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丛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0、《魏晋人:弄狂以流悲》(独著),东方出版社201121、《百年龙学的时序与通变》(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22、《龙学档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3、《批评文体论纲》(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4、《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二)教学类1、《卓有成效的课堂管理》(译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中国古代文论》(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中国文化概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4、《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文心雕龙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湖畔之舞》(散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7、《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8、《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0、《中国大百科全书》(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11、《文学理论导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古代诗歌精萃鉴赏辞典》(参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13、《文心雕龙学综览》(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4、《中国文化概论》(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中国文化教程》(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科研论文1、《论灵感的静态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2、《需求与满足——论文学活动中的拓扑心理学》,《批评家》1987.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8.全文转载。3、《晚清小说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9.全文转载4、《论魏晋六朝作家“人心”与“文心”的分裂》,《文学评论》1989.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89.12.全文转载;《文史知识》1990.1.摘要5、《论魏晋六朝的畅情美学》,《华中师大学报》1989.9.6、《王充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90.2.7、《“才性”刍议》,《四川大学学报》1990.3.8、《〈金瓶梅〉性目的论初探》,《江淮论坛》1990.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2.全文转载。9、《古典文学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古典文学知识》1990.6.10、《心物: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之纲》,《学术月刊》1991.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7.全文转载。11、《论〈金瓶梅〉中的财与色》,《思想战线》1991.1.12、《哀乐论──汉魏六朝创作心理研究》,《华中师大学报》1991.2.13、《从品评才性到精析文心》,《社会科学研究》1991.2.14、《〈金瓶梅〉“德色”论》,《中国文学研究》1992.1.15、《〈世说新语〉:魏晋名士心态录》,《文史知识》1992.1.16、《〈淮南子〉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漳州师院学报》1992.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2.10全文转载。17、《心论与文论》,《学术研究》1992.2.18、《“声无哀乐”新解——论嵇康音乐心理思想》,《思想战线》1992.3.《中国文学年鉴》1993年号摘要发表19、《老树如何放新花──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转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20、《中国古代文论的艺术心理学价值》,《唐都学刊》1993.3.21、《学术研究的转型》,《读书》1993.4.22、《晚清小说研究的文化视角》,《第34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1993.9.23、《中国古代美学家的“生存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4.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4.4.全文转载。24、《从“金瓶梅现象”到“贾宝玉情结”——中国古代性观念的美学嬗变》,《华中师大学报》1994.4.25、《中国古代鉴赏心理学论纲》,《学术研究》1994.5.26、《新潮与传统——关于儒学文化的现代思考》,《南方文坛》1994.5.27、《中国文论的世纪性回顾与展望》,《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3.28、《文学史方法的历史与新方法的诞生》,《河北师大学报》1995.3.29、《自卑与超越——司马迁悲剧心理探幽用》,《唐都学刊》1995.4.30、《文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民族文学研究》1996.1.31、《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文学评论》1996.2.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2、《转型时期的才性理论──刘劭〈人物志〉研究》,《苏州大学学报》1996.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研究》1996.4.全文转载。33、《解剖自我》,《当代作家》1996.5.34、《建安七子论》,《中国文学》1997.3.35、《试论刘勰的人格境界与〈文心雕龙〉的人格理论》,《学术月刊》1993.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7.8全文转载。36、《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华南师大学报》1997.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5.全文转载。37、《文心“动静”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38、《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社会转型》,《第35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布达佩斯1997.8.39、《试论西晋诗人的人格悲剧》,《社会科学战线》1998.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9.全文转载。40、《论魏晋人格的虚静与躁动》,《湘潭师院学报》1998.4.41、《〈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华中师大学报》1998.5.42、《中国古文论诗性特征剖析》,《学术月刊》1998.10.《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9.2.全文转载。43、《断裂与重铸──汉魏之交的文学与人格》,《中国雅俗文学》第1 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44、《玄学人格与玄言诗》,《江海学刊》1999.1.45、《魏晋诗人的死亡意识与生命悲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46、《臣妾人格与文学》,《东方》1999.2.47、《试论〈文心雕龙〉的思想史价值》,《文心雕龙研究》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48、《本世纪魏晋思想研究的两次高潮》,《东方文化》2000.1.49、《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50、《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理论月刊》2000.1.51、《魏晋时期儒家人格的玄学化历程》,《华中师大学报》2000.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研究》2000.10.全文转载。52、《现代化与都市人格》,《中国现代化与深圳跨世纪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6.53、《魏晋文学的人格承担》,《第36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蒙特利尔2000.8.54、《辨体明性——关于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现代思考》,《华中师大学报》2001.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1.8.全文转载。收入《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55、《诗性传统的断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9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3.56、《魏晋玄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国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10.57、《神女与寡妇——关于魏晋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4.摘要58、《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研究》2002.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6.“论著精华”选登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9、《儒道释文化的诗性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3.1.60、《中国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中华读书报》761、《摄影文学的文学性》,《中国艺术报》2062、《反(返)者道之动》,《文学评论》4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文学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学科发展状况·文学”专栏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著精华”选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1全文转载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3、《高天厚土水长流——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江苏大学学报》464、《从寄生到弥漫——中国文论批评文体原生形态考察》,《华中师大学报》565、《论〈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长江学术》(第5辑),566、《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襄樊学院院学报》667、《思之诗——汉语批评的隐喻性生成》,《文艺争鸣》668、《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报》2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全文转载69、《陈寅恪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承担》,《江汉论坛》970、《一言以蔽之——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光明日报》471、《终日言,而未尝言也——中国诗性文论语言观刍议》,《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报》272、《文之为德也大矣——关于“文”的现代思考》,《湛江师院学报》473、《周易与中国文论的诗性之源》,《江海学刊》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6全文转载74、《中国文论:说什么与怎么说》,《长江学术》1《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6全文转载75、《二十四诗品:中国文论的诗眼画境》,《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报》176、《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77、《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文艺研究》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8全文转载78、《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三峡大学学报》479、《中国古代文论的叙事性言说》,《福建论坛》1080、《界域·声色·体势——刘勰“文”论的文章性生成》,《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281、《借他人主脑走麦城——张艺谋大片批判》,《探索与争鸣》182、《破体: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传统及演变规律》,《襄樊学院学报》383、《两爻之间的诗性诉求——以周易、老庄、孔孟的诗性言说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584、《古典批评文体的现代复活》,《中山大学学报》1《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5全文转载85、《现代批评文体:在“西就”与“东归”之间》,《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86、《文学与批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以几部经典作品为例》,《文艺争鸣》387、《论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字之根》,《社会科学》488、《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用心》,《江汉论坛》489、《民间文学中的“误解”与“话语较量”》,《中州学刊》6《新华文摘》6全文转载90、《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文艺研究》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5全文转载91、《论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无体之体》,《文学评论》292、《古代批评家的文体》,《光明日报》2393、《刘勰“体乎经”的批评文体意义》,《清华大学学报》494、《汉语批评的文体自由》,《江汉论坛》8《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全文转载95、《笔谈:汉语批评的文体问题》(主持人),《江汉论坛》896、《依经立义:作为中国文论研究方法的建构》,《思想战线》6《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4全文转载97、《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文史哲》1《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全文转载98、《“忘”生“梦”死——从“庄周梦蝶”看庄子的生死观》,《武汉科技大学学报》199、《刘勰的和声型话语模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0辑,华东师大出版社4100、《娱思的文体:宇文所安批评文体的中国启示》,《中外文学与文论》第19辑,四川大学出版社6101、《道可道,如何道——刘勰文学思想的本原之“道”与言说之“道“》,《中国文化研究》2010秋之卷102、《文体学研究的路径与前景》,《江海学刊》1《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6全文转载103、《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本体论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4104、《批评文体的“第二形式”》,《文学评论》5《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全文转载105、《中国古代文体学范畴的理论谱系》,《北京大学学报》6107、《刘永济与珞珈龙学》,《中国文化研究》2011冬之卷108、《龙学的困境——由“文心雕龙文体论”论争引发的方法论反思》,《文艺研究》4109、《凡客的咆哮:新媒体时代的批评文体》,《学术论坛》4110、《词以通道:轴心期中国文化关键词的创生路径》,《社会科学战线》4111、《文学是文体的艺术——汉语文体学理论重构与韦勒克文体学思想》,《学术研究》5112、《汉语文体学研究的现代西学背景——基于文体与语言之关系的考察》,《社会科学》1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3全文转载113、《经学视域下中国文论关键词之词根性考察》,《武汉大学学报》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5全文转载114、《中华元典关键词的原创意蕴与现代价值——基于词根性、坐标性和转义性的语义考察》,《江海学刊》2《高校文科学报文摘》4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9全文转载115、《关键词研究:困境与出路》,《长江学术》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8全文转载116、《“观”之神秘性探源》,《社会科学》10(二)教学论文1、《〈琴赋〉一曲尽雅声》,《名作欣赏》1990.6.2、《枣肉与橄榄——〈金瓶梅〉鉴赏心理探幽》,《名作欣赏》1991.5.3、《魏晋人的哭》,《名作欣赏》1993.4.4、《文艺批评的本土资源》,《文艺报》2003.3.29.5、《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本土化思考》,《三峡大学学报》56、《借石攻玉,依经立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新探》,《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7、《古代文论教学的当代视野》,《中国大学教学》58、《大学讲坛上的〈文心雕龙〉传播》,《中国大学教学》19、《论〈文心雕龙〉“青春版”之创造》,《中州学刊》110、《新奇考卷:变“三写”为“三创”》,《徐州工程学院学报》111、《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笔谈)》,《长江学术》2

《左传》记载:“以服事诸夏。”“楚食华夏。”“商不谋夏,夷不乱华。”由此知,我国人民从古代起,就自称诸夏、华夏,或单称夏或华,到春秋战国以后,华夏就成了我们种族的名称。而把之外的民族叫作夷、狄、戎、蛮。那么,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说,一个民族的形成,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磨合、融汇甚至牺牲,才能凝结成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共同文化、共同经济、共同疆域的整体。完全可以说民族的形成是一部野蛮的争斗史,也是一部文明团结史。秦汉时期所说的中国人,在古代实际上来源于华夏、东夷、南蛮三大民族集团。而三大集团中的华夏集团的代表,一个叫炎帝,一个叫黄帝。炎帝神农氏没落时期,黄帝轩辕氏“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经过阪泉之战和琢鹿之战后,黄帝排除了异己,兼并、融合、统一了中原区的诸多民族,形成了华夏族主体。华夏、东夷、南蛮,三大集团是构成华夏族的核心部分。华夏集团发祥于今陕西省的黄土高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经渐渐地顺着黄河两岸散布于中国的北方及中部的一些地方。东夷氏族的代表人物是太昊氏。传说中的黄帝与诸侯中最粗暴的蚩尤战于涿鹿,并且擒杀了蚩尤,这蚩尤就属于东夷集团。东夷集团所居住的地域,北至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的极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东至海。南蛮集团的代表人物是伏羲与女娲。这一集团的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华夏、东夷、南蛮三个部落集团长期斗争、相互融合的过程。经过战争,使得胜利者越来越强大。《史记》说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xunyu),合符釜山,而邑于琢鹿之阿。”就是说黄帝臣服了炎帝以及其它一些部落,势力东达勃海,西至甘肃,南到长江,北到幽陵,并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建了“帝都”,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相对稳定的早期“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黄帝及其后裔的华夏集团与其它部落不断融合。有虞氏虞舜与陶唐氏帝尧的两个女儿的通婚,意味着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进一步融合。舜帝征服三苗,就意味着一个亲善大于仇视,友好大于争夺,联合大于离乱,世世代代通婚,不断繁衍生息的民族大融合的共同体———华夏族基本形成了。据前所说,华夏族早在尧舜时期已经形成。但是史学界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华夏族是在夏朝时才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形成是以破坏氏族部落为目的,淡化血缘概念为条件的。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夏代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同步的历史进程。而原始社会末期,炎黄时代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氏族、胞族和部落构成的,不符合民族发展形成的规律。认为华夏族在夏朝才形成的这个观念,是以国家的形成作为华夏族形成的根据。但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国家的形成应该从夏代往前推千余年。那么,还以为华夏族是在夏代才形成就显得观念落后了。长期以来的落后观念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夏以前的历史非但半点不了解,而又不愿深入往前研究,只认识商代的甲骨文,就以为中国以前只有传说,没有历史。这种观念一直束缚着中国史学界的思维。也有学者认为华夏族起源于商、周和战国时期。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形成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往往要经过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反复磨合,因此很难准确地说明诞生在哪朝哪代。譬如汉民族的形成就是在尧舜时期形成的华夏族基础上,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几代的民族统一,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融合,才得以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广大人口的汉民族。《尚书?武成》说:“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三国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说:“威慴万乘,华夏称雄。”《说文》对“华夏”这样解释:“华者,茶也,美也。”即是说“华夏”意味着美好、繁荣的中原地区繁衍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又云:“冕服彩章曰华,大国曰夏。”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华夏的本意,而是引申之词。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华。华夏、中华,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凡所统辖,皆称华夏或中华,亦称中国。而中华民族则是我国各民族的统称,它既是血统概念,又是地理概念,还是文化概念,构成一个血统、地缘、文化认同的民族整体,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域诸侯国诸族在历史长河中整合而成

华夏由来 Hsia亦作Xia。 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裔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了百越等许多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夏族、商族、周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简称“夏”。 夏、华, 或华夏和蛮夷戎狄的称呼, 是民族中的统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近人章太炎以为古代汉族称夏或华乃由夏水华山而来。华山固在汉族基地陕西境内, 但不合民族自称。商周建都在今河南、陕西, 不在夏水流域, 命名由于夏水, 联系不上, 且无所对待, 也不是民族自称命名的由来。到了汉代, 汉族不称夏、华或华夏而称为汉。章太炎又谓由于汉水得名。按“ 汉”字, 古文之形, 义为国中大水, 国中大水是黄河、长江, 不是汉水, 国名由水, 既无对待又非自称命名之义。作者认为汉人称汉, 是对匈奴急读为“ 胡” 而言。朝代之最大为汉, 民族亦称为汉。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 南有大汉, 北有强‘ 胡’ , ‘ 胡’者, 天之骄子也”③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 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 与山无关④。也为汉族命名不以山川之旁证。(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注:① ②《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 中华民国解” ③ 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东胡考引用此句文, 查史记、汉书匈奴传不载此文。 ④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乌桓、鲜卑考。汉译“ 胡” 语有瑞兽带之义。鸟桓, 蒙古语有聪明之义。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为华,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自称“华”“夏”,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族这一庞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经过强大汉朝,族名华夏转变为汉,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颛顼的绝天地通之前,归神话时代时期。到了天已不再授人皇,从周朝开始称天子的时代,才是人族文明,正式开始的时代。人族最早的朝代,应是从夏启的夏算起。………龙的龙汉,凤的赤明,麒麟的延康。这些都是天地人的天系,天系出自地系与人系。龙汉是龙系与修真大成的人,共组的势力。汉,是天系为妖巫时代的巫,是华夏的先祖,出自人族而又有别于人系。………龙凤麒麟大争,分久必合,三大势力统于谁,谁的传统地盘就是中。我们归在龙汉系的汉下面,这也是中国中土的由来,因为统于龙汉系。于是便有了中土,西王母,东皇太一的中西东,持招妖幡的是女娲。一统后,天地的权力中心,就是在地称天府,又曰华阳的地方。华阳不是国,不是朝代,是中心区域的名称。天府的天,是朝上天夕下天的天。这个朝代是神话传说中的开皇时代,战争的参与者,最起码是巫级,人系没资格上桌。…汉阳,广汉,江汉,汉江,汉口,汉中的汉出自龙汉的汉。华阳的华,便是将来华夏的华。母游华阳见龙首而孕神农,炎帝生于华阳。黄帝娶妻于华阳,颛顼儿子的封地在华阳。华阳,是龙汉系中的汉,遥领天下人族的地方。………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大洪水与绝天地通相关,低海拔文明全灭,包括华阳区的主区。华夏文明的重启,人种的来源,是凭高原的地利,躲过了洪水的羌,随水退人进,重新填满中原周边。羌算是华阳区的市郊或外围区,与华阳区有着延续关系,所以叫华夏。也所以河南中原之地,并不是华夏的源地,只是华夏壮大之地。………部落时代,没有朝代,却有共主。禹的封地在夏,这相当于后世的诸侯国。启,文明重启,人类文明启动的夏启,子承父,其开建的朝代以夏为号。这个逻辑,与汉王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同。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是谁

女,1974年5月出生,湖北省郧县人,中共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教授、英语系副主任、郧阳师专外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被聘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教学督导员。1996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到郧阳师专英语系任教。2003年至200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

(一)科研类1、《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独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2、《瓶中审丑》(独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3、《心哉美矣——汉魏六朝文心流变史》(独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4、《东方情结——东方文学与中国》(独著),海南出版社1993.5、《非性文化的奇花异果——中国古代性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第二作者),巴蜀书社1995.6、《爱欲人格》(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7、《臣妾人格》(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8、《生命的光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合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9、《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独著),东方出版社1998.10、《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11、《李建中自选集》(独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2、《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3、《日月清朗,千古风流——〈世说新语〉》(第一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4、《玄学与魏晋社会》(第一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5、《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6、《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7、《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主编),东方出版社200918、《阳阴之间:臣妾人格》(独著),东方出版社200919、《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丛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0、《魏晋人:弄狂以流悲》(独著),东方出版社201121、《百年龙学的时序与通变》(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22、《龙学档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3、《批评文体论纲》(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4、《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二)教学类1、《卓有成效的课堂管理》(译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中国古代文论》(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中国文化概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4、《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文心雕龙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湖畔之舞》(散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7、《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8、《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0、《中国大百科全书》(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11、《文学理论导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古代诗歌精萃鉴赏辞典》(参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13、《文心雕龙学综览》(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4、《中国文化概论》(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中国文化教程》(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科研论文1、《论灵感的静态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2、《需求与满足——论文学活动中的拓扑心理学》,《批评家》1987.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8.全文转载。3、《晚清小说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9.全文转载4、《论魏晋六朝作家“人心”与“文心”的分裂》,《文学评论》1989.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89.12.全文转载;《文史知识》1990.1.摘要5、《论魏晋六朝的畅情美学》,《华中师大学报》1989.9.6、《王充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90.2.7、《“才性”刍议》,《四川大学学报》1990.3.8、《〈金瓶梅〉性目的论初探》,《江淮论坛》1990.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2.全文转载。9、《古典文学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古典文学知识》1990.6.10、《心物: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之纲》,《学术月刊》1991.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7.全文转载。11、《论〈金瓶梅〉中的财与色》,《思想战线》1991.1.12、《哀乐论──汉魏六朝创作心理研究》,《华中师大学报》1991.2.13、《从品评才性到精析文心》,《社会科学研究》1991.2.14、《〈金瓶梅〉“德色”论》,《中国文学研究》1992.1.15、《〈世说新语〉:魏晋名士心态录》,《文史知识》1992.1.16、《〈淮南子〉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漳州师院学报》1992.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2.10全文转载。17、《心论与文论》,《学术研究》1992.2.18、《“声无哀乐”新解——论嵇康音乐心理思想》,《思想战线》1992.3.《中国文学年鉴》1993年号摘要发表19、《老树如何放新花──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转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20、《中国古代文论的艺术心理学价值》,《唐都学刊》1993.3.21、《学术研究的转型》,《读书》1993.4.22、《晚清小说研究的文化视角》,《第34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1993.9.23、《中国古代美学家的“生存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4.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4.4.全文转载。24、《从“金瓶梅现象”到“贾宝玉情结”——中国古代性观念的美学嬗变》,《华中师大学报》1994.4.25、《中国古代鉴赏心理学论纲》,《学术研究》1994.5.26、《新潮与传统——关于儒学文化的现代思考》,《南方文坛》1994.5.27、《中国文论的世纪性回顾与展望》,《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3.28、《文学史方法的历史与新方法的诞生》,《河北师大学报》1995.3.29、《自卑与超越——司马迁悲剧心理探幽用》,《唐都学刊》1995.4.30、《文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民族文学研究》1996.1.31、《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文学评论》1996.2.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2、《转型时期的才性理论──刘劭〈人物志〉研究》,《苏州大学学报》1996.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研究》1996.4.全文转载。33、《解剖自我》,《当代作家》1996.5.34、《建安七子论》,《中国文学》1997.3.35、《试论刘勰的人格境界与〈文心雕龙〉的人格理论》,《学术月刊》1993.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7.8全文转载。36、《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华南师大学报》1997.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5.全文转载。37、《文心“动静”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38、《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社会转型》,《第35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布达佩斯1997.8.39、《试论西晋诗人的人格悲剧》,《社会科学战线》1998.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9.全文转载。40、《论魏晋人格的虚静与躁动》,《湘潭师院学报》1998.4.41、《〈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华中师大学报》1998.5.42、《中国古文论诗性特征剖析》,《学术月刊》1998.10.《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9.2.全文转载。43、《断裂与重铸──汉魏之交的文学与人格》,《中国雅俗文学》第1 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44、《玄学人格与玄言诗》,《江海学刊》1999.1.45、《魏晋诗人的死亡意识与生命悲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46、《臣妾人格与文学》,《东方》1999.2.47、《试论〈文心雕龙〉的思想史价值》,《文心雕龙研究》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48、《本世纪魏晋思想研究的两次高潮》,《东方文化》2000.1.49、《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50、《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理论月刊》2000.1.51、《魏晋时期儒家人格的玄学化历程》,《华中师大学报》2000.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研究》2000.10.全文转载。52、《现代化与都市人格》,《中国现代化与深圳跨世纪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6.53、《魏晋文学的人格承担》,《第36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蒙特利尔2000.8.54、《辨体明性——关于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现代思考》,《华中师大学报》2001.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1.8.全文转载。收入《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55、《诗性传统的断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9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3.56、《魏晋玄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国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10.57、《神女与寡妇——关于魏晋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4.摘要58、《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研究》2002.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6.“论著精华”选登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9、《儒道释文化的诗性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3.1.60、《中国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中华读书报》761、《摄影文学的文学性》,《中国艺术报》2062、《反(返)者道之动》,《文学评论》4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文学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学科发展状况·文学”专栏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著精华”选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1全文转载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3、《高天厚土水长流——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江苏大学学报》464、《从寄生到弥漫——中国文论批评文体原生形态考察》,《华中师大学报》565、《论〈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长江学术》(第5辑),566、《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襄樊学院院学报》667、《思之诗——汉语批评的隐喻性生成》,《文艺争鸣》668、《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报》2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全文转载69、《陈寅恪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承担》,《江汉论坛》970、《一言以蔽之——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光明日报》471、《终日言,而未尝言也——中国诗性文论语言观刍议》,《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报》272、《文之为德也大矣——关于“文”的现代思考》,《湛江师院学报》473、《周易与中国文论的诗性之源》,《江海学刊》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6全文转载74、《中国文论:说什么与怎么说》,《长江学术》1《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6全文转载75、《二十四诗品:中国文论的诗眼画境》,《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报》176、《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77、《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文艺研究》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8全文转载78、《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三峡大学学报》479、《中国古代文论的叙事性言说》,《福建论坛》1080、《界域·声色·体势——刘勰“文”论的文章性生成》,《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281、《借他人主脑走麦城——张艺谋大片批判》,《探索与争鸣》182、《破体: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传统及演变规律》,《襄樊学院学报》383、《两爻之间的诗性诉求——以周易、老庄、孔孟的诗性言说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584、《古典批评文体的现代复活》,《中山大学学报》1《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5全文转载85、《现代批评文体:在“西就”与“东归”之间》,《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86、《文学与批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以几部经典作品为例》,《文艺争鸣》387、《论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字之根》,《社会科学》488、《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用心》,《江汉论坛》489、《民间文学中的“误解”与“话语较量”》,《中州学刊》6《新华文摘》6全文转载90、《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文艺研究》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5全文转载91、《论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无体之体》,《文学评论》292、《古代批评家的文体》,《光明日报》2393、《刘勰“体乎经”的批评文体意义》,《清华大学学报》494、《汉语批评的文体自由》,《江汉论坛》8《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全文转载95、《笔谈:汉语批评的文体问题》(主持人),《江汉论坛》896、《依经立义:作为中国文论研究方法的建构》,《思想战线》6《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4全文转载97、《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文史哲》1《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全文转载98、《“忘”生“梦”死——从“庄周梦蝶”看庄子的生死观》,《武汉科技大学学报》199、《刘勰的和声型话语模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0辑,华东师大出版社4100、《娱思的文体:宇文所安批评文体的中国启示》,《中外文学与文论》第19辑,四川大学出版社6101、《道可道,如何道——刘勰文学思想的本原之“道”与言说之“道“》,《中国文化研究》2010秋之卷102、《文体学研究的路径与前景》,《江海学刊》1《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6全文转载103、《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本体论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4104、《批评文体的“第二形式”》,《文学评论》5《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全文转载105、《中国古代文体学范畴的理论谱系》,《北京大学学报》6107、《刘永济与珞珈龙学》,《中国文化研究》2011冬之卷108、《龙学的困境——由“文心雕龙文体论”论争引发的方法论反思》,《文艺研究》4109、《凡客的咆哮:新媒体时代的批评文体》,《学术论坛》4110、《词以通道:轴心期中国文化关键词的创生路径》,《社会科学战线》4111、《文学是文体的艺术——汉语文体学理论重构与韦勒克文体学思想》,《学术研究》5112、《汉语文体学研究的现代西学背景——基于文体与语言之关系的考察》,《社会科学》1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3全文转载113、《经学视域下中国文论关键词之词根性考察》,《武汉大学学报》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5全文转载114、《中华元典关键词的原创意蕴与现代价值——基于词根性、坐标性和转义性的语义考察》,《江海学刊》2《高校文科学报文摘》4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9全文转载115、《关键词研究:困境与出路》,《长江学术》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8全文转载116、《“观”之神秘性探源》,《社会科学》10(二)教学论文1、《〈琴赋〉一曲尽雅声》,《名作欣赏》1990.6.2、《枣肉与橄榄——〈金瓶梅〉鉴赏心理探幽》,《名作欣赏》1991.5.3、《魏晋人的哭》,《名作欣赏》1993.4.4、《文艺批评的本土资源》,《文艺报》2003.3.29.5、《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本土化思考》,《三峡大学学报》56、《借石攻玉,依经立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新探》,《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7、《古代文论教学的当代视野》,《中国大学教学》58、《大学讲坛上的〈文心雕龙〉传播》,《中国大学教学》19、《论〈文心雕龙〉“青春版”之创造》,《中州学刊》110、《新奇考卷:变“三写”为“三创”》,《徐州工程学院学报》111、《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笔谈)》,《长江学术》2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的名字

汉江师范学院前身就是臭名昭著的郧阳师专,人们都它为垃圾学校,在这个上过学的百分之八十之九十的学生都讲这是一个坑人的学校,有些学生都讲它是黑校,这样学校去你年国家竟然让它生本,

不好,教学环境一般,宿舍条件不好,社会资源不多,实习说五个月3000,到现在都没有拿到钱。辅导员不负责。唯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绿化可以,面上挺好看的,人们喜欢在它附近买房子,这样下班了就可以来学校散步,2017-2019这两年身边朋友遇见过三次变态,就是那种字面意义上的校外变态。我挺后悔上这个学校的。

你在汉江师范学院百度贴吧中看到有老师讲汉江师范学院前身郧阳师专曾有大龄学生,如果认为不实,可以在贴吧中予以驳斥。不过郧阳师专校报电子版对于学校的大龄学生不一定会有报道,因为报道这样的信息没有必要,同时会涉及大龄学生的隐私。

校区是新建的,所以校园环境非常好,周边生活服务也非常齐备,专业一教育类为主,所以很多美丽迷人的学妹学姐!看你喜欢 哪方面的专业了!?

  • 索引序列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啊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是谁写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是谁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审稿人写谁的名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