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查询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查询

发布时间: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查询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一则声明引发中国学术界轩然大波,声明称撤回107篇涉及“同行评价”造假的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如何发现了这些文章“同行评价”造假?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虚假的“同行评价”等原因曾导致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撤稿,其中涉及期刊Tumor Biology。此后,出版社对相关论文进行筛查,而筛查又查出新的虚假同行评审人。此次撤稿并非是出现新的违规情况,而是Tumor Biology在2016年撤稿后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发现的结果。“同行评价”在学术论文的出版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彼得·巴特勒解释称,学术期刊的确切出版流程会因期刊和出版社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有一些出版流程在学术出版业内几乎是统一的,例如作者将稿件投给期刊后,会送交同行评审人进行评审。评审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各方面对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进行评估,如使用的方法、结果和论述等。然后,评审人会提供详细的评审报告,多数情况下这是匿名的,作者并不知道评审人是谁。彼得·巴特勒表示,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他表示,基于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编辑再决定是否论文可以接收发表。对所有可信的学术期刊而言,同行评审是稿件被接收之前进行的科学审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为作者提供选择,允许其建议同行评审人,这也是学术出版业的惯例。此次涉事的107篇文章是如何作假的?彼得·巴特勒介绍,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s

当地时间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发表时间为2012年至2016年。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换而言之,论文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虚假同行评议而大规模撤稿,暴露的是从作者投稿动机、第三方作弊机构、期刊审稿机制整个论文发表链条的问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存在,同行评议机制的漏洞“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注:一些提供论文代投服务的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参加了此次的调查,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除了第三方中介,期刊是不是应该承担部分失职责任也成为热议。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透露,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注:在2015年、2016年,《肿瘤生物学》因虚假同行评议,进行过两次批量撤稿。)这涉及到此次撤稿的共同原因是论文伪造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同时,和很多期刊的做法一样,《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本基于科研诚信的制度同时意味着有空可钻。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在和中国科协的会谈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为何医生群体成为这批撤稿论文的主体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其中,相比高校研究人员,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学附属医院成重灾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列。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分别占比13%、12%,其次是神经外科,占比7%。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医生群体的身影出现在此次撤稿事件中,和目前国内的医生评价体系有所关联。医生晋升、评职称需要论文,有的医院还会对论文发表在哪一类期刊有硬性要求,比如需要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收录的文章。比如,据《知识分子》披露,在国内某三甲医院的“卫生技术医师系列评聘标准”文件中,要满足“正高标准”的第一条要求便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性论著,SCI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4篇以上。这意味着医生若想晋升,在问诊之余还需撰写医学论文,根据医院评价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此次宣布撤稿的《肿瘤生物学》期刊是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926。它虽然是肿瘤学领域偏低级别的期刊,但仍属于被SCI收录的一类。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

据报道,在“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事件发生后,近日施普林格出版社旗下期刊《细胞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再次发布撤稿说明,撤销3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中一篇涉及重复发表,两篇涉及未经授权使用相关资料的情况。报道称此次撤稿事件中的作者以及所在单位,其中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科研科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已经知道了撤稿这个事情,正在跟学校调查,但结果还没有出来”,其他问题则不方便透露。据悉施普林期刊在“作者指示”中明确提出,提醒作者注意“在出版的作品中,嵌入的插图、任何可想象的类型的数据、引文等等一些内容,都需要版权所有者的书面许可,才能在手稿中使用和确认。”而本次被撤稿的3篇论文,出版方认为作者涉嫌使用了未经授权和许可的资料以及其他团队的手稿。施普林格总部对外发言人回复称:“此次撤稿为普通撤稿,与此前发生的Tumor Biology撤稿没有关联。相关情况,请参考撤稿声明。”

当地时间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发表时间为2012年至2016年。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换而言之,论文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虚假同行评议而大规模撤稿,暴露的是从作者投稿动机、第三方作弊机构、期刊审稿机制整个论文发表链条的问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存在,同行评议机制的漏洞“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注:一些提供论文代投服务的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参加了此次的调查,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除了第三方中介,期刊是不是应该承担部分失职责任也成为热议。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透露,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注:在2015年、2016年,《肿瘤生物学》因虚假同行评议,进行过两次批量撤稿。)这涉及到此次撤稿的共同原因是论文伪造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同时,和很多期刊的做法一样,《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本基于科研诚信的制度同时意味着有空可钻。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在和中国科协的会谈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为何医生群体成为这批撤稿论文的主体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其中,相比高校研究人员,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学附属医院成重灾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列。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分别占比13%、12%,其次是神经外科,占比7%。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医生群体的身影出现在此次撤稿事件中,和目前国内的医生评价体系有所关联。医生晋升、评职称需要论文,有的医院还会对论文发表在哪一类期刊有硬性要求,比如需要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收录的文章。比如,据《知识分子》披露,在国内某三甲医院的“卫生技术医师系列评聘标准”文件中,要满足“正高标准”的第一条要求便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性论著,SCI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4篇以上。这意味着医生若想晋升,在问诊之余还需撰写医学论文,根据医院评价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此次宣布撤稿的《肿瘤生物学》期刊是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926。它虽然是肿瘤学领域偏低级别的期刊,但仍属于被SCI收录的一类。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公示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一则声明引发中国学术界轩然大波,声明称撤回107篇涉及“同行评价”造假的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如何发现了这些文章“同行评价”造假?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虚假的“同行评价”等原因曾导致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撤稿,其中涉及期刊Tumor Biology。此后,出版社对相关论文进行筛查,而筛查又查出新的虚假同行评审人。此次撤稿并非是出现新的违规情况,而是Tumor Biology在2016年撤稿后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发现的结果。“同行评价”在学术论文的出版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彼得·巴特勒解释称,学术期刊的确切出版流程会因期刊和出版社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有一些出版流程在学术出版业内几乎是统一的,例如作者将稿件投给期刊后,会送交同行评审人进行评审。评审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各方面对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进行评估,如使用的方法、结果和论述等。然后,评审人会提供详细的评审报告,多数情况下这是匿名的,作者并不知道评审人是谁。彼得·巴特勒表示,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他表示,基于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编辑再决定是否论文可以接收发表。对所有可信的学术期刊而言,同行评审是稿件被接收之前进行的科学审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为作者提供选择,允许其建议同行评审人,这也是学术出版业的惯例。此次涉事的107篇文章是如何作假的?彼得·巴特勒介绍,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据报道,在“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事件发生后,近日施普林格出版社旗下期刊《细胞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再次发布撤稿说明,撤销3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中一篇涉及重复发表,两篇涉及未经授权使用相关资料的情况。报道称此次撤稿事件中的作者以及所在单位,其中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科研科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已经知道了撤稿这个事情,正在跟学校调查,但结果还没有出来”,其他问题则不方便透露。据悉施普林期刊在“作者指示”中明确提出,提醒作者注意“在出版的作品中,嵌入的插图、任何可想象的类型的数据、引文等等一些内容,都需要版权所有者的书面许可,才能在手稿中使用和确认。”而本次被撤稿的3篇论文,出版方认为作者涉嫌使用了未经授权和许可的资料以及其他团队的手稿。施普林格总部对外发言人回复称:“此次撤稿为普通撤稿,与此前发生的Tumor Biology撤稿没有关联。相关情况,请参考撤稿声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一直都是核心期刊,最新的第六版也榜上有名,比较厉害。复合影响因子:856 综合影响因子:549 刊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主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北京大学周期: 月刊ISSN: 1007-7626CN: 11-3870/Q曾用刊名:生物化学杂志创刊时间:198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在哪看

据报道,在“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事件发生后,近日施普林格出版社旗下期刊《细胞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再次发布撤稿说明,撤销3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中一篇涉及重复发表,两篇涉及未经授权使用相关资料的情况。报道称此次撤稿事件中的作者以及所在单位,其中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科研科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已经知道了撤稿这个事情,正在跟学校调查,但结果还没有出来”,其他问题则不方便透露。据悉施普林期刊在“作者指示”中明确提出,提醒作者注意“在出版的作品中,嵌入的插图、任何可想象的类型的数据、引文等等一些内容,都需要版权所有者的书面许可,才能在手稿中使用和确认。”而本次被撤稿的3篇论文,出版方认为作者涉嫌使用了未经授权和许可的资料以及其他团队的手稿。施普林格总部对外发言人回复称:“此次撤稿为普通撤稿,与此前发生的Tumor Biology撤稿没有关联。相关情况,请参考撤稿声明。”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一则声明引发中国学术界轩然大波,声明称撤回107篇涉及“同行评价”造假的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如何发现了这些文章“同行评价”造假?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虚假的“同行评价”等原因曾导致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撤稿,其中涉及期刊Tumor Biology。此后,出版社对相关论文进行筛查,而筛查又查出新的虚假同行评审人。此次撤稿并非是出现新的违规情况,而是Tumor Biology在2016年撤稿后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发现的结果。“同行评价”在学术论文的出版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彼得·巴特勒解释称,学术期刊的确切出版流程会因期刊和出版社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有一些出版流程在学术出版业内几乎是统一的,例如作者将稿件投给期刊后,会送交同行评审人进行评审。评审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各方面对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进行评估,如使用的方法、结果和论述等。然后,评审人会提供详细的评审报告,多数情况下这是匿名的,作者并不知道评审人是谁。彼得·巴特勒表示,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他表示,基于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编辑再决定是否论文可以接收发表。对所有可信的学术期刊而言,同行评审是稿件被接收之前进行的科学审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为作者提供选择,允许其建议同行评审人,这也是学术出版业的惯例。此次涉事的107篇文章是如何作假的?彼得·巴特勒介绍,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一则声明引发中国学术界轩然大波,声明称撤回107篇涉及“同行评价”造假的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如何发现了这些文章“同行评价”造假?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虚假的“同行评价”等原因曾导致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撤稿,其中涉及期刊Tumor Biology。此后,出版社对相关论文进行筛查,而筛查又查出新的虚假同行评审人。此次撤稿并非是出现新的违规情况,而是Tumor Biology在2016年撤稿后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发现的结果。“同行评价”在学术论文的出版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彼得·巴特勒解释称,学术期刊的确切出版流程会因期刊和出版社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有一些出版流程在学术出版业内几乎是统一的,例如作者将稿件投给期刊后,会送交同行评审人进行评审。评审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各方面对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进行评估,如使用的方法、结果和论述等。然后,评审人会提供详细的评审报告,多数情况下这是匿名的,作者并不知道评审人是谁。彼得·巴特勒表示,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他表示,基于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编辑再决定是否论文可以接收发表。对所有可信的学术期刊而言,同行评审是稿件被接收之前进行的科学审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为作者提供选择,允许其建议同行评审人,这也是学术出版业的惯例。此次涉事的107篇文章是如何作假的?彼得·巴特勒介绍,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13错。原核生物是边转录边翻译的。因为它不需要再加工切掉由内含子转录来的RNA

  • 索引序列
  •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查询
  •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
  •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公示
  •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名单在哪看
  •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撤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