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工资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工资

发布时间: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工资

有稿费,根据的你的文章,几百元,另外说不定还要管你要版面费

平均工资为7794元/月。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9大教材出版中心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入选“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应该没有,现在学术类杂志收录你的论文不仅不给钱还要给版面费的。具体你可以去交大网站查看。

不在于身处哪座城市!关键是你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所学专业对口儿,“英雄有用武之地”!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单位,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要坚持住!祝你好运啊!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

1、来稿均要求有中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3-8个)。2、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及主要著作(论文)等。另外,请注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3、各类参考文献,均要求统一按标准的编写格式排列于文末,具体情况如下:(1)中文专著、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刊P其他文献Z)(2)中文期刊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号)(3)中文报纸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导]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4)外文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与中文文献的格式相比,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中多了[原作者国别]和中文译者,具体如下:[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中文译者 中文本的出版社所在地名:中文出版社或中文报刊名,出版年、或年卷期号或出版年月日(版次)。(5)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编写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主要题名[100]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分别设置了理工分社、科技分社、经管分社、社文分社、外语分社、电子音像出版社、国际合作部,营销中心 、物流部、书店(高校图书代办站)等部门,独资、合资建立了书源排校公司、博科乐图书公司、守望者图书公司,初步形成集团化发展雏形。 理工分社在原二编室和理工一分社的基础上创建成立,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整和自身建设,已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大版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设有高教编辑室和职教编辑室:高教编室主要负责高等教育层次各专业的教材、专著及一般图书的策划及出版;职教编室主要负责职业教育各专业教材及相关培训图书的策划及出版。分社的教材主要涉及机械、电气、电子、光电、动力、冶金、材料、环境、数理化、生物、航空航天、通信等专业,一般图书主要包括汽车等方面。直至2007年底,分社已出版各类教材及图书1000余种,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2种,“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1项(进城务工实用知识与技能丛书,共61种),获得国家、省市及地区各类奖励80余种次,在全国树立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形成了以出版理工类教材及一般图书为特色的格局,分社十分注重教材立体化资源的开发及配套,常年免费为师生提供教材的电子教案等资源。 发展方向:以艺术设计、休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教育管理的教材及学术著作为主要出版领域。机构设置:综合编辑室:承担社会科学研究生、本科生、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解决方案(教材、教参、教辅、电子教案、电子教学资源)的一揽子综合出版工作,休憩休闲类的教材、一般图书及学术出版是一个新建立的出版方向。同时,组织人文社会学科学术著作、一般图书的出版,为广大学者和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有效帮助。艺术编辑室:开发各个层次艺术设计类教学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教材、教参、教辅、电子教案、电子教学资源),同时,组织艺术设计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作品的写作和出版。已经开发了“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材 ”“ 环境设计专业丛书 ”、“ 艺术设计专业方法与实践系列教材 ” 及图书等近百个品种,在国内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教育管理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编辑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版,是社文分社最有特色的出版领域。该板块的出版将结合国内的现状,大规模、成系统地引进国外最有影响的研究方法类著作及手册、指南为主,解决研究者从开题到形成研究报告中的全部环节的应用问题,关注研究方法中的基本问题和难点,为学者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更加规范、更加丰富的研究方法服务。 重庆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是在原外语编辑室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成立的,主要承担外语类高水平学术专著和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等各层次学生需求的外语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书,以及外语类普通读物、培训教材、工具书的出版工作;在以出版国内学者编写的作品为主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版权贸易,引进出版国外的精品图书。外语分社崇尚出版物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联系国内外外语界众多的专家、学者,出版了一大批质量上乘的外语类系列教材和图书。其中《求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等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的各类奖项;两套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小学英语》、《高中英语》通过了教育部的审定;《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专英语系列教材》等一版再版,深受用书单位好评。 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是在重庆大学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2001年1月,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部成立,主要从事教材、图书配套光盘(CD-ROM、CD、VCD)、配套磁带(AT)以及网络出版物的出版、营销。2004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音(2004)673号文批复,同意设立重庆大学电子出版社,主要出版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和教育类的电子出版物。2005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音(2005)833号文批复,同意重庆大学电子出版社增加音像出版社权,重庆大学电子出版社更名为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音(2008)53号文批复, 同意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增加互联网出版权。从2001年至2008年底,电子音像出版社与众多教学科研单位、软件开发公司、出版传媒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逐步形成了电子音像出版社以出版教育类电子音像出版物为主的特色。直至2008年底,该社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物已达200余种。已出版的电子音像出版物在市场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音像出版物如《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1,2册AT),《大学英语自主听力》(1~4册AT),国家课标教材《高中英语》(1-8)AT,国家课标教材《英语歌曲欣赏》AT,国家课标教材《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AT)等;电子出版物如《和码汉字输入法》, 《DV后期处理完全手册》,《巧学五笔—不背字根》,《手把手互动电脑课堂》系列光盘等。与此同时,该社积极投入互联网出版,同时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超星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五车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合作,通过互联网已推出了2000多种电子书。 在多年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上,重庆大学出版社社于2002年8月正式成立了国际合作部。国际合作部在社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出版社的发展目标和国际出版的新形势,既负责全社对外交流与合作,又独立开展海外图书的引进与出版工作。主要工作有:1. 负责出版社图书版权输出的所有工作;2. 为全社各编室引进海外版权图书提供服务、支持和指导;3. 独立开展海外图书的引进、编辑与出版工作;4. 开展与国外出版社、作者的直接合作,出版适合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图书;5. 负责出版社引进版图书的宣传推介工作,包括宣传资料的翻译与出版社网上英文版稿件的准备等;6. 负责出版社版权贸易工作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文件的整理与归档工作;7. 负责该社一切外事活动的联络、组织等工作。根据出版社社国际合作的战略方针和定位,深入钻研国际出版知识,外出调研,开展网上调研工作、广泛结交国际合作伙伴。与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培生教育集团,圣智学习出版集团,Sage出版社,Wiley出版社, 泰勒与弗朗西斯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混凝土协会, 英国屋宇装备工程师协会,英国ICON Books,香港商务印书馆和中国台湾五南等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开展版权贸易合作,引进图书版权超过百种,并开展国外承印业务;已向英国、中国台湾地区等输出图书版权。 重大书店隶属于重庆大学出版社,坐落于重庆大学A区校园内,位于逸夫楼图书馆斜对面,地处连接教学楼与学生宿舍区的主要干道。书店占地经营面积近200平方米,营业厅分上、下两层:一楼主要经营外语类(含日、法、德等少语种)、考试类(英语四六级、考研及其它各类资格、等级考试辅导书)、社科类和工具书;二楼主要经营计算机、经管、数理化、机械、电子、通信、建筑环境、影视艺术、生物医学、英文原版(含引进版)、理工辅导和MBA等教材、教辅。本店还设有高教、清华、北大、人大、科学、重大等出版社专柜。书店共有近2万余个图书品种,数量近10万册。书店实行会员制,拥有校内外会员500余人。 重庆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是重庆市至2006年底唯一一家高校图书代办站。1989年建站以来,该站以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为主,与全国各类出版社建立了稳定的供货网络系统,汇集了适用于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大中专等各层次、各专业的教材、学术专著和一般图书万余种,为重庆市大中专院校教材、图书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学校有关部门和重大出版社的直接领导下,直至2007年底,代办站已具备相当规模,拥有办公用地和门市近200平方米,库房约300平方米,汽车一辆,已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部

重庆大学出版社分别设置了理工分社、科技分社、经管分社、社文分社、外语分社、电子音像出版社、国际合作部,营销中心 、物流部、书店(高校图书代办站)等部门,独资、合资建立了书源排校公司、博科乐图书公司、守望者图书公司,初步形成集团化发展雏形。 理工分社在原二编室和理工一分社的基础上创建成立,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整和自身建设,已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大版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设有高教编辑室和职教编辑室:高教编室主要负责高等教育层次各专业的教材、专著及一般图书的策划及出版;职教编室主要负责职业教育各专业教材及相关培训图书的策划及出版。分社的教材主要涉及机械、电气、电子、光电、动力、冶金、材料、环境、数理化、生物、航空航天、通信等专业,一般图书主要包括汽车等方面。直至2007年底,分社已出版各类教材及图书1000余种,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2种,“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1项(进城务工实用知识与技能丛书,共61种),获得国家、省市及地区各类奖励80余种次,在全国树立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形成了以出版理工类教材及一般图书为特色的格局,分社十分注重教材立体化资源的开发及配套,常年免费为师生提供教材的电子教案等资源。 发展方向:以艺术设计、休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教育管理的教材及学术著作为主要出版领域。机构设置:综合编辑室:承担社会科学研究生、本科生、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解决方案(教材、教参、教辅、电子教案、电子教学资源)的一揽子综合出版工作,休憩休闲类的教材、一般图书及学术出版是一个新建立的出版方向。同时,组织人文社会学科学术著作、一般图书的出版,为广大学者和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有效帮助。艺术编辑室:开发各个层次艺术设计类教学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教材、教参、教辅、电子教案、电子教学资源),同时,组织艺术设计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作品的写作和出版。已经开发了“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材 ”“ 环境设计专业丛书 ”、“ 艺术设计专业方法与实践系列教材 ” 及图书等近百个品种,在国内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教育管理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编辑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版,是社文分社最有特色的出版领域。该板块的出版将结合国内的现状,大规模、成系统地引进国外最有影响的研究方法类著作及手册、指南为主,解决研究者从开题到形成研究报告中的全部环节的应用问题,关注研究方法中的基本问题和难点,为学者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更加规范、更加丰富的研究方法服务。 重庆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是在原外语编辑室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成立的,主要承担外语类高水平学术专著和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等各层次学生需求的外语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书,以及外语类普通读物、培训教材、工具书的出版工作;在以出版国内学者编写的作品为主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版权贸易,引进出版国外的精品图书。外语分社崇尚出版物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联系国内外外语界众多的专家、学者,出版了一大批质量上乘的外语类系列教材和图书。其中《求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等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的各类奖项;两套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小学英语》、《高中英语》通过了教育部的审定;《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专英语系列教材》等一版再版,深受用书单位好评。 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是在重庆大学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2001年1月,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部成立,主要从事教材、图书配套光盘(CD-ROM、CD、VCD)、配套磁带(AT)以及网络出版物的出版、营销。2004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音(2004)673号文批复,同意设立重庆大学电子出版社,主要出版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和教育类的电子出版物。2005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音(2005)833号文批复,同意重庆大学电子出版社增加音像出版社权,重庆大学电子出版社更名为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新出音(2008)53号文批复, 同意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增加互联网出版权。从2001年至2008年底,电子音像出版社与众多教学科研单位、软件开发公司、出版传媒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逐步形成了电子音像出版社以出版教育类电子音像出版物为主的特色。直至2008年底,该社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物已达200余种。已出版的电子音像出版物在市场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音像出版物如《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1,2册AT),《大学英语自主听力》(1~4册AT),国家课标教材《高中英语》(1-8)AT,国家课标教材《英语歌曲欣赏》AT,国家课标教材《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AT)等;电子出版物如《和码汉字输入法》, 《DV后期处理完全手册》,《巧学五笔—不背字根》,《手把手互动电脑课堂》系列光盘等。与此同时,该社积极投入互联网出版,同时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超星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五车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合作,通过互联网已推出了2000多种电子书。 在多年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上,重庆大学出版社社于2002年8月正式成立了国际合作部。国际合作部在社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出版社的发展目标和国际出版的新形势,既负责全社对外交流与合作,又独立开展海外图书的引进与出版工作。主要工作有:1. 负责出版社图书版权输出的所有工作;2. 为全社各编室引进海外版权图书提供服务、支持和指导;3. 独立开展海外图书的引进、编辑与出版工作;4. 开展与国外出版社、作者的直接合作,出版适合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图书;5. 负责出版社引进版图书的宣传推介工作,包括宣传资料的翻译与出版社网上英文版稿件的准备等;6. 负责出版社版权贸易工作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文件的整理与归档工作;7. 负责该社一切外事活动的联络、组织等工作。根据出版社社国际合作的战略方针和定位,深入钻研国际出版知识,外出调研,开展网上调研工作、广泛结交国际合作伙伴。与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培生教育集团,圣智学习出版集团,Sage出版社,Wiley出版社, 泰勒与弗朗西斯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混凝土协会, 英国屋宇装备工程师协会,英国ICON Books,香港商务印书馆和中国台湾五南等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开展版权贸易合作,引进图书版权超过百种,并开展国外承印业务;已向英国、中国台湾地区等输出图书版权。 重大书店隶属于重庆大学出版社,坐落于重庆大学A区校园内,位于逸夫楼图书馆斜对面,地处连接教学楼与学生宿舍区的主要干道。书店占地经营面积近200平方米,营业厅分上、下两层:一楼主要经营外语类(含日、法、德等少语种)、考试类(英语四六级、考研及其它各类资格、等级考试辅导书)、社科类和工具书;二楼主要经营计算机、经管、数理化、机械、电子、通信、建筑环境、影视艺术、生物医学、英文原版(含引进版)、理工辅导和MBA等教材、教辅。本店还设有高教、清华、北大、人大、科学、重大等出版社专柜。书店共有近2万余个图书品种,数量近10万册。书店实行会员制,拥有校内外会员500余人。 重庆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是重庆市至2006年底唯一一家高校图书代办站。1989年建站以来,该站以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为主,与全国各类出版社建立了稳定的供货网络系统,汇集了适用于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大中专等各层次、各专业的教材、学术专著和一般图书万余种,为重庆市大中专院校教材、图书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学校有关部门和重大出版社的直接领导下,直至2007年底,代办站已具备相当规模,拥有办公用地和门市近200平方米,库房约300平方米,汽车一辆,已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

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1月,出版社办公地点位于重庆大学A区滨江路。出版社新的办公大楼于2008年初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云湖畔的开始建造。先后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和管理先进单位”、“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重庆大学出版社已经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和重大社出版品牌。刊物直至2007年底,重庆大学出版社已出版图书 4500余种,多套图书选题列入国家、教育部重点选题出版计划,200余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家图书奖、部委和省级优秀图书奖及优秀畅销书奖。经过长期的努力开拓,重大社在纵向的学生层次上,已经出版研究生、大学本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小学等层次的系列教材;在图书品种上,已初具规模。现有英语、计算机、教育管理、艺术设计、研究方法、医疗保健、休闲读物等几大板块。出版图书精心打造的《万卷方法》丛书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一品牌,成为社会科学各项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以及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实务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工具箱”。出版社社在2007年推出了 《进城务工实用知识与技能丛书》一百多种,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了一套务实的培训、自学教材。

高数:段正敏、易正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线代:浦奎源,颜军、阴文革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概率论:杨虎、刘琼荪、钟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待遇

大学教师工资并不高,多数都在4000 --7000元/月; 但大学教师特别是高学历(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高职称(教授级)、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很多都不靠这点可怜巴巴的工资生活,多数收入都来自他们承接的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经费以及各类社会兼职

那要看是什么刊物了,例如吧刊也是电子刊但是就是零稿费电子刊

高数:段正敏、易正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线代:浦奎源,颜军、阴文革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概率论:杨虎、刘琼荪、钟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是重庆大学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处级干部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部主任

1986年获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理学学士,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计算数学双硕士学位,1998年获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理论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到香港浸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2003年到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至2006年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教学情况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国际小波分析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术进展International Progress on Wavelet Active Medi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主编,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副主编,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技术顾问等十几个学术、社会职务,是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第三届国际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学术大会(ICWAA)、第二届智能体媒介技术国际学术大会(ICAMT)主席,是国际上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知名专家。科研情况他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系统建立了“小波变换的加速方法”、“矢量积小波变换理论”、“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签名系统”等系列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比小波分析创始人Mallat提出的著名Mallat算法快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效果和质量远优于Mallat算法,这为小波理论在信号处理、信息分析等许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先进的算法,为小波分析的实时处理和产品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小波分析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三大特征’(机器特征、文档特征、人体特征)的信息最安全传输的模型与方法”,为当今研究热点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项。他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150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检索收录论文48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其中2部被多次修订重印。他主持研制的“小波指纹加密系统”、“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创刊于1987年12月,原名为《教学与研究》,当时主管单位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主办单位是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即重庆理工大学前身);1994年初获得国家科委(国科通[1994]5号文)正式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名变更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经重庆市教委批准刊名变更为《重庆工学院学报》,主管单位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变更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仍然为重庆工学院。2009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09]407号),《重庆工学院学报》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以车辆工程、机械与材料、数理化科学、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基础科学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融合古今,汇聚中外,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贴近车辆、机电工程技术实践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重点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主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在全国高校学报这块园地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主要栏目有:车辆工程、机械与材料、数理化科学、电子与自动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本刊坚持以“车辆工程”、“生物工程”为特色栏目,以“机械与材料”、“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电子与自动化”、“数理化科学”等为主体栏目。“车辆工程”栏目特邀重庆理工大学校长石晓辉教授为栏目主持人,新打造的“车辆工程”栏目获得广泛赞誉;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版)》发布的“交通运输工程”类期刊2010年度复合影响因子排序,《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在“交通运输工程”类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674,位居“交通运输工程”类135种科技期刊第23位,个刊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影响力创历史新高;2011年在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与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开展的“第十一届重庆市期刊好栏目评选活动”中“车辆工程”栏目荣获重庆市期刊“优秀栏目奖”。“生物工程”栏目特邀重庆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全学军教授为栏目主持人,栏目设置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学术文章原创性强。刊发的文章中,基金论文比均在6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23年的办刊过程中,我刊刊登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一些国家的稿件,作者遍布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而且有来自韩国、瑞典等国外高校的优质稿源,年发稿总数占收稿总数的比例为65%。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IP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摘数据库、等数据库和文摘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年版)中《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总被引频次539次。在新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年版)中《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总被引频次1406次、在全国高校学报自然科学专业类期刊中排名第20,影响因子823、在全国高校学报自然科学专业类期刊中排名第10。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屡获殊荣:2001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历届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科委举办的“好稿评选”活动中,我刊推荐的稿件获奖率均为100%。在重庆市2007年期刊综合质量考评中,我刊更是以4分的优异成绩获“重庆市一级期刊” 殊荣,在132家期刊中排名第15位,全市各类期刊仅43家被评为“重庆市一级期刊”。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成功跨入1700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第一届重庆市高校期刊先进集体、优秀编辑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的评选中,我刊期刊社荣获“重庆市高校期刊先进集体”光荣称号。《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连续3次获“重庆市一级期刊”称号。2011年,《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车辆工程生物工程机械与材料电子与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数理化编辑论坛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重庆理工大学主编:朱新才ISSN:1674-8425CN:50-1205/T地址: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400050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主 任:朱新才副主任:石晓辉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卫志农(河海大学教授)于秀敏(吉林大学教授、博导)王 兰(山西大学教授、博导)王 越(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王良模(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王海林(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勇勤(重庆大学教授、博导)付永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邓国红(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石晓辉(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米 林(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刘全利(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全学军(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孙富春(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朱新才(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沈 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何 仁(江苏大学教授、博导)何华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李玉成(安徽大学教授)李映辉(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张喜燕(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张显库(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导)肖南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肖蕙蕙(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杨国为(青岛大学教授、博导)易建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导)郑一敏(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查向东(安徽大学教授)徐心和(东北大学教授、博导)徐中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导)柳葆生(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郭正康(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教授)黄伟九(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黄河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导)彭 熙(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彭东林(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葛运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导)程新跃(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廖林清(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廖晓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潘亦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蹇开林(重庆大学教授、博导)国际委员:Brian Hobbs,University of Glamorgan,EnglandDaizhong Su,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EnglandHengan Ou,The Universtiy of Nottingham,EnglandZhongmin Shen,Indian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USAYue Cheng,University of Karlsruhe,GermanGermanRainer KZawadzki,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na,ThailandThailandPanich Intra,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na,Thailand主 编:石晓辉副 主 编:彭 熙期刊社社长:彭 熙英文编辑:黄 斌 本刊被下列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INSPEC数据库》《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与可读性。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并务必给出详细、准确的联系方式,自收到之日起半个月内本刊会向作者通报处理结果或当前处理情况,逾期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向编辑部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不退原稿。每篇文稿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以6000~8000字为宜。编辑部将按照规范化的审稿程序,聘请校内、校外同行专家对来稿进行客观的评审,并根据审稿意见公平、公正地决定稿件的取舍。本刊现已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监测系统”,对经检测出现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将一律予以退稿。为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如不同意文章发表后转载,请投稿时声明。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稿费,见用稿通知的约定条款。参考文献只列已经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数量要在5~10篇以上,如不足规定数量,编辑部将依据文稿内容适当添加参考文献。如不同意此约定,请来稿时声明。论文一经录用,论文作者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转让给编辑部。来稿内容涉及国家、省级科研基金资助者,请务必在稿件中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为了您的稿件能得到快速及时的处理,请尽量使用我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投递稿件。

  • 索引序列
  •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工资
  •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
  •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部
  •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待遇
  • 重庆大学期刊社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