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发布时间: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曾有一些台湾教授在—起讨论: “中华民族是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但是,有一点,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这就是“美食”与“美辞”,绝对是中华民族的两大绝活,举世无匹!  中国人钟情于美食,世所公认;中国人讲究美辞,众所周知。  早在先秦时代,孔圣人就有名言: “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周易�6�1系辞上》有云: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荀子则说: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汉代学者刘向更明确宣示:“说不可不善,辞不可不修”;南朝文论家刘勰则说: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中国人之所以讲究修辞,中国人之所以擅长美辞,于此可寻得历史的因由。  那么,如何创造美辞?如何使自己的言说精彩动人,使自己的文章魅力无边?《现代汉语修辞学》将给您以有益的启示,让您如饮醍醐,茅塞顿开。  《现代汉语修辞学》系教育部立项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校现代汉语系列教材之一,是复旦大学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积二十年学术研究之功,厚积薄发,精思傅会,五易其稿,六年乃成的最新力作。全书共四十万言,除“绪论”外,共分九章,除了全面地揭示从字句段落到篇章结构的诸般修辞规律,归纳特定有效的修辞文本模式以外,还系统地将最新的修辞学理论深入浅出地融会于其中。其所总结的修辞规律,可谓科学全面;其所概括的修辞原则,可谓深刻精警;其对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的阐释,则属首开先河;其解析修辞文本的精义奥蕴,犹如庖丁之解牛。  全书除了讲理论头头是道、论学理言之凿凿的鲜明特点外,还首次在修辞学中运用现代定量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对现代汉语各种语体、各种言语风格与修辞的适应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以确凿无疑的有力数据印证了其所推导出来的修辞原则,使全书更具科学化、现代化的时代气息。 [编辑本段]编辑推荐  曾有一些台湾教授在—起讨论: “中华民族是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但是,有一点,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这就是“美食”与“美辞”,绝对是中华民族的两大绝活,举世无匹!   中国人钟情于美食,世所公认;中国人讲究美辞,众所周知。   早在先秦时代,孔圣人就有名言: “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周易?系辞上》有云: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荀子则说: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汉代学者刘向更明确宣示: “说不可不善,辞不可不修”;南朝文论家刘勰则说: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中国人之所以讲究修辞,中国人之所以擅长美辞,于此可寻得历史的因由。   那么,如何创造美辞?如何使自己的言说精彩动人,使自己的文章魅力无边?《现代汉语修辞学》将给您以有益的启示,让您如饮醍醐,茅塞顿开。   《现代汉语修辞学》系教育部立项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校现代汉语系列教材之一,是复旦大学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积二十年学术研究之功,厚积薄发,精思傅会,五易其稿,六年乃成的最新力作。全书共四十万言,除“绪论”外,共分九章,除了全面地揭示从字句段落到篇章结构的诸般修辞规律,归纳特定有效的修辞文本模式以外,还系统地将最新的修辞学理论深入浅出地融会于其中。其所总结的修辞规律,可谓科学全面;其所概括的修辞原则,可谓深刻精警;其对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的阐释,则属首开先河;其解析修辞文本的精义奥蕴,犹如庖丁之解牛。   全书除了讲理论头头是道、论学理言之凿凿的鲜明特点外,还首次在修辞学中运用现代定量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对现代汉语各种语体、各种言语风格与修辞的适应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以确凿无疑的有力数据印证了其所推导出来的修辞原则,使全书更具科学化、现代化的时代气息。 [编辑本段]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修辞、修辞学及与之有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范围  第三节 学习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意义  第四节 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  第一章 婉约蕴藉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节 语里言外,别有洞天:双关  第二节 迂回前行,曲径通幽:折绕  第三节 锦绣其外,旧物其内:讳饰  第四节 羞抱琵琶半遮面:藏词  第五节 言有尽,意无穷:吞吐  第六节 正言若反,翻案冤亲:倒反  第七节 珠玉匿水,伏采潜发:用典  第八节 半遮半掩,欲却还就:推避  第九节 醉翁之意不在酒:讽喻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二章 传神生动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节 假物博依,义皎而朗:譬喻  第二节 天人合一,物我融通:比拟  第三节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摹状  第四节 虚构事象,历历在目:示现  第五节 一词一景,幻化无穷:列锦  第六节 直录语误,毕显原形:飞白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三章 追求视听美感效果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节 奇峰对插,交映生辉:对偶  第二节 大江东去,浩浩汤汤:排比  第三节 首尾衔接,往复成章:回环  第四节 参差其辞,和谐灵动:错综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四章 强化语意印象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节 发蕴飞滞,披瞽骇聋:夸张  第二节 情思难遏,二三其辞:反复  第三节 无疑而问,意在警醒:设问  第四节 煞有介事,望之俨然:精细  第五节 先声夺人:倒装  第六节 后来居上:层递  第七节 参互对比,前后映照:同异  第八节 别调介入:异语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五章 幽默诙谐讽嘲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节 旧瓶装新酒:仿拟  第二节 老树发新枝:别解  第三节 一行白鹭上青天:旁逸  第四节 诱敌深入,声东击西:歧疑  第五节 时空交错,古今打通:移时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六章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节 顺水推舟:拈连  第二节 称此言彼:借代  第三节 移花接木:移就  第四节 人面桃花相映红:映衬  第五节 因地制宜做文章:析字  第六节 大珠小珠落玉盘:叠字  第七节 改类变性,别致生动:转品  第八节 上下递接,前后蝉联:顶真  第九节 旁征博引,凸显胸臆:引用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七章 字句段落篇章的修辞使命  第一节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炼字的功夫  第二节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锻句的学问  第三节 勾上连下,自然流畅:段落的衔接  第四节 总文理,统首尾:篇章结构的策略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八章 语体与修辞  第一节 语体及其类型  第二节 口语体的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  第三节 书卷体的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  小结  思考和练习  第九章 风格与修辞  第一节 风格及其基本类型  第二节 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  第三节 简约风格与繁丰风格  第四节 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  第五节 明快风格与含蓄风格  第六节 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回答 四、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五、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修辞手法有哪些呢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为

修辞手法有哪些?具体都有什么作用

回答 四、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五、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修辞的概念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 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修辞”从概念讲,有三重含义: 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 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 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三种含义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即修辞规律存在于修辞活动中,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同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的这三个含义表现在话语中就是: 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应该用什么修辞才好呢?(修辞方法) 我最不会修辞,你别问我。(修辞活动) 李老师是专门研究修辞的。(修辞学) 小张买了一本《修辞》(修辞著作) 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受汉民族文 化传统的影响 ,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既多且广;汉语修辞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汉语修辞有虚写和实写之分,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汉语修辞古今一贯的主导思想是要为表达内容服务。 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而汉语又是非形态语言,没有词形变化的约束。这两个特点,决定汉语修辞具有以下特征: ①语言单位组合灵便。 ②非常容易组合成音节数目相同而结构上平行的语句,通常称为对偶。并且很容易押韵。大量运用整齐押韵的语言结构是汉语修辞的特色之一。 ③汉语里陆续出现并且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中绝大部分富于显著的修辞效果。 ④运用汉字的特点还产生了若干特殊的修辞技法,如回文、顶针、谐音双关等。[编辑本段]修辞手法(修辞格)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比喻[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复喻)、倒喻(逆喻)、反喻、互喻(回喻)、较喻(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 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 概念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说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设问: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 反问 :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 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对偶:主要针对句子的结构而言,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必须字数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两句才能构成对偶。 反语:就是用褒词表达贬意。如"多么美丽的名称-进取性",这里的"多么美丽的名称"是褒词但表贬意。 顶针: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 摹状:是指对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如实的摹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如:他们轻轻的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迭字:就是一个字重复使用,例如:绿油油的水草。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义和语音的条件,有意使语意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双关。双关有四种:谐音双关。语意双关。音、形双关。音、形、义双关。 讳饰:遇到忌讳的事物不便直说,而用旁的话来代替它、装饰它的一种修辞方法。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像,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的扩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它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反问在于突出地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说的话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 反复 能够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 反语 能增加说话或写文章的幽默感与讽刺性,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对偶 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夸张 能够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设问 能够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 借代:比较含蓄,能使描写对象更形象。 排比 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语调协调,说理周密,表现充沛,论证雄辩,气势磅礴。 拟人 能够把甲事物借助丰富的想像摹拟成乙事物。[编辑本段]几种常见修辞手法具体举例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编辑本段]有关修辞的问答 19、什么是比喻?比喻分为哪几类?比喻有什么作用? 答: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如“我们的祖国象花园”祖国和花园的相似点是美丽。相似点是比喻的灵魂。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如“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C、比喻在表达上有如下作用: 1)它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得更为重要、具体、形象; 2)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3)它可以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4)它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立场。 20、什么是比拟?比拟有什么作用? 答: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的描写方法。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这是最常见的比拟形式。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a把人写作物的,如“那宽大肥厚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b把甲物写成乙物的,如“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一秒一秒流来的时间”。 比拟的主要作用在使语言生动,并引起读者的联想。 21、什么是借代?有哪些类型?运用借代要注意什么? 答: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又称“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的象征性,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特征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2)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具体代抽象,如: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4)专称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5)作者代作品,如:李坚弹肖邦,弹李斯特。 6)牌号代本体,如: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7)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运用借代要注意1)抓住事物的特征2)使读者容易了解。 22、什么是拈连? 答:拈连是在叙述甲乙两个关联的事物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用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如“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思想这个东西,用绳子是捆不住的”。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于表现力。同时又巧妙地连接上下文,完成语义跳跃,具有简洁、明快、使语句连贯的功效。拈连的运用大都为了发人深思。 23、什么是夸张?分几类?夸张有什么作用? 答:A 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B 夸张 1)按意义可以分为三类: 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弱…处说。如: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如:“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在娘肚子里我就会抽两口了。” 2)按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类: a直接夸张:是不借助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如: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 b间接夸张:是通过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如: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刀割不动。 夸张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夸张的妙处在不似真实而写出了真实的感受。 24、什么是双关? 答:让词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做双关。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是谐音双关。如“人家笑我气管炎。” 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如: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双关的两层含义,字面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是主要的。 25、什么是映衬? 答:映衬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反衬如:他只能在雪白地上去找黑塔似的虎妞。 26、什么是移就? 答: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这叫移就。如:战士们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如果描写感觉的转移,即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这种移觉叫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7、什么是对偶?对偶有什么作用? 答:对偶也叫对联,包括起句和对句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对偶有严对和宽对的区别。严对除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外,要求结构相同,平仄和谐。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根据对偶前后部分意义关系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句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它们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整体。 2)反对:上下句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加以叙述,用意是相反相成,从矛盾中阐明真理。3)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关系。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对偶的主要作用在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正对用典型事例启发读者从中得出概括的印象;反对揭示矛盾,表达作者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串对指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言简而意赅。 28、什么是排比?排比有什么作用? 答: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这叫排比。排列的语句不限于两项。大都有若干重复的词语。排比句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词语,一般称之为“提挈语”。例如: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排比的作用是选取典型的实例来概括某种思想。因为句式整齐,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排列的词句的内容如有轻重,所指范围有大小,须按一定顺序排列。 29、什么是层递?(此题教材上没有) 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意递升或递降的词语或句子顺序排列在一起,表达层层递进的内容,这种辞格叫层递。层递可以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1)递升: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浅到深……层层加码地去排列相似语句。如: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递降: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由重到轻,由深到浅……,如:老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30、什么是错综?错综分哪几种? 答:为了避免语言呆板和单调,特意使字面更换,结构参差,这叫做错综。错综力避同一词语和句式的反复出现,把本来可以写得整齐匀称的句子故意写得参差错落,目的是使语言形式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错综可分为三种: 1)更换字面:本来可以用同样的词语表达的,将字面更换,避免重复。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变更语序:语句重复出现时改变顺序安排,原来的意思并不改变。如:花朵满身戴,功劳戴满身。 3)改变句式错综:让文句整散错综,语气变易,可以显示文章波澜起伏,感情充沛。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观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观众么? 有一种特殊的错综,把完整的意思拆开来叙述,理解时要把分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这一类修辞方式,也可称为互文。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实可以理解为:北国风光,千里万里冰封雪飘。 31、什么是仿词?仿词的作用? 答:更换现成的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词,以适应修辞的需要,这就是仿词。如: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仿词可以通过对比揭示矛盾,使语言犀利深刻。仿词能给人以新鲜感,使语句平添情趣、生动活泼。仿词是灵感的产物,可以引起听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32、什么是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答:在一个语言片断里,不只一次使用了修辞格,或不只使用了一个修辞格,就叫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情况复杂,形式多样,常见的有 1)兼用:各种修辞格不是用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所以会出现交叉现象,即同一组语句,从一个标准看,属甲辞格;从另一标准看,属乙辞格。如:高大的烟囱伸向天空,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直要升到白云的深处。(比喻兼夸张) 2)连用:指同一辞格或不同辞格在一段话语中接连运用。a同一辞格连用,如: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拟人连用)b不同辞格连用,如: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连用以对偶、比拟和两个比喻) 3)套用:修辞格的套用指一种辞格里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套用是分层次的结合。如:看吧,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碎末。(拟人中套着比喻) 33、怎样分析综合运用的修辞格? 答:分析综合运用的修辞格应注意如下几点: 1)从整体把握,弄清各种辞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辞格有主次之分,有隐显之分,应按顺序、分层次地进行分析。 2)分析时,应注意变换分析角度。比如可以从意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入手;可以着眼于词语,也可以着眼于句式。切不可发现一种辞格而丢掉另外的辞格。 3)识别辞格要反复推敲,可以同不用辞格的或用了其他辞格的表达作比较。对已发现的辞格要及时注明,防止遗忘并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4)分析可运用图解法。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比喻 比喻 | | 对偶

修辞手法有哪些呢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是

修辞手法: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修辞手法有哪些?具体都有什么作用

继汤氏之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的修辞学论著为数众多,人们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也各说不一,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1 、美辞说在我国修辞学界,持美辞说的学者较多,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修辞专著中,如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诠》、陈介白的《新著修辞学》、章衣萍的《修辞学讲话》都从“美辞”的角度给修辞学下过定义。王易认为“, 修辞学一名美辞学,因其讲述修饰辞句而使增其美之理论也。又说:“修辞学者,乃研究文辞之所以成美之学也。”陈介白认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之如何精美和表出作者丰富的情思,以激动读者情思的一种学术。”[章衣萍指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以上三家之言虽然提法有别,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强调修辞的核心是“美化文辞”,都侧重从美学角度给修辞学下定义。 特别是陈介白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文字表达得要精美,这是要求形式美;二是要有丰富的情思,这是要求内容美;三是要能激起读者的情思,这是要求效果美。当然“美化文辞”是属于修辞学研究范围之内的事,但是,修辞和修辞学绝不能局限在“美化文辞”这一狭小的天地之中。比如从语体的角度而言,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并不追求什么“美化文辞”,但属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的文章、文件、著作,同样存在修辞问题,同样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 鉴于早期的“美辞”论者过分强调书面语而忽视口语以及其他方面的缺陷,四十年代以后持“美辞说”的一些学者,在论及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时,在提法上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如郑建业在《修辞学》一书中是这样给修辞学下定义的:“修辞学者,为研究语言文字之组织,使说者或作者了解运用语言文字之技巧,以期获得听者或读者之同情及美感之科学。质言之,即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故曰美辞学。”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对修辞作了这样的界定:“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由上不难看出,郑氏所谈的“美辞学”,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以语言文字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头语;二是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并善于运用增美语言文字之技巧;三是要获得听者和读者的同情与美感,重视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而张氏所谈的“美化语言”,则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修辞必须有效地表达意旨;其二,修辞应适应现实语境;其三,应调动民族语言的多种因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 以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显然,郑、张二氏对修辞学特质的认识,已较早期的学者深化了一步。此外,台湾学者黄庆萱在其专著《修辞学》中,大陆学者谭永祥在其专著《汉语修辞美学》中,均有鲜明的美辞说倾向。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期以来“, 美辞学”在修辞学界的影响的确是深远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辞说”尚存在明显的缺失。因为修辞不仅仅要求“形象”、“鲜明”、“生动”,也还少不了“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也就是说,修辞有“积极”与“消极”两端,二者必须兼顾,而“美辞说”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强调了“积极”一端而忽视了“消极”一端。2 、调整语辞说最先提出此说的是陈望道先生。陈氏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没有给“修辞学”下定义,但对“修辞”却作了如下解释:“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在书中作者对上述提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陈氏认为“, 语辞”并非单指“文辞”,而应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所谓“调整和适用”,指的是在“材料配置定妥之后,配置定妥和语辞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对于语辞力加调整、力求适用的过程;或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的,或是添注涂改穷日累月的。”这就是说,“调整或适用”语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经过仔细修改润饰的,另一种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即时完成的。而不论是哪种情况,作者都十分强调“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由于陈望道先生和《修辞学发凡》在修辞学界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其后有不少修辞论著或工具书,都根据陈氏对“修辞”所作的解释和说明来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例如: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修辞学: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现象,探讨运用语辞以适应各种各样题旨情境的科学。这里有必要指出,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提出“调整语辞”说,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修辞学界,“美辞说”及由此说而派生出的“修饰学”,一度相当盛行。当时有一些学者一味追求文辞的华美,不顾“意”和“情”,也不重视适应具体的语境。如有的学者认为:“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修辞学追求的是文辞的美化,因此“辞”非“修”不可。“正如漂亮的女子一定讲求修饰”一样,“漂亮的文章, 一定也讲求修饰。”正是出于纠偏的考虑,陈氏首先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正本清源,十分明确地指出,调整语辞,为的是“达意传情”,即修辞是为表达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正确理解“调整”与“修饰”的区别与联系,陈氏在1962 年11 月29 日的一次谈话中,对此有过这样的追求:“那时修辞学界讲修辞一定要讲文言文,一定要讲修饰,讲雕琢,不问内容。我不提‘修饰’而讲‘调整’。其实调整也是修饰,只不过是离不开内容的修饰。为了与一般所说的修饰相区别, 我才提调整。”[ 14 ] 可见“调整语辞”说的产生,这是时代的产物。宗廷虎先生在陈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作的概括,则是对陈氏修辞思想的进一步发展。3 、规律说“规律说”最初是由王希杰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来的。王氏在《修辞学的定义及其它》一文中,对“修辞”和“修辞学”是这样下定义的:“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作者之所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语法和逻辑都是指的某种规律———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指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语法、逻辑’相提并论的‘修辞’⋯⋯也应该是指的某种规律。”我们认为,这一见解是颇有新意,言之成理的。此后,有一些修辞论著和高校教材采用了这一说法。例如:“修辞,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修辞活动;一是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也叫修辞学。”“修辞学是一门研究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法则的科学。”我们认为“, 规律说”从总结修辞规律的视角给“修辞学”下定义,将其与“美辞说”和“调整语辞说”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因为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法则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法则的总和,便是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的修辞系统。而修辞学不过是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修辞系统的主观认识和描述。为此,“规律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很自然的事。4 、手段说在20 世纪30 年代,石苇先生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用文字的形式去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的技术,就是修辞。”这可以视为“手段说”的雏型。在当代学者中,“手段说”的持论者以张静先生为代表。在张氏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修辞”和“修辞学”作了如下的解释:“简略点说,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详尽点说,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专门研究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的学科,叫修辞学。”何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作者作了如下的说明:第一,修辞是手段,是运用语言的技巧,这是修辞的主旨;第二,修辞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目的;第三,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是借助于语言材料形成的,这是修辞的基础,也指出了修辞与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构成的修辞手段才能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原则,也指出了修辞和语境的关系。此外,刘帆先生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广义地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个人认为,上述解释和说明,强调要注意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强调修辞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都是对的。但是,如果把“修辞”和“修辞学”主要定格在“技术”、“技巧”、“手段”的范围之内,那就值得商榷了。5 、综合说在当代学者中,“说”的持论者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例如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一书讲到:“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景,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 胡著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主要突出了以下要点:其一,修辞离不开特定的题旨情境,因为修辞现象总是特定的题旨情境的产物。其二,修辞讲究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这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等诸方面的内容。其三,修辞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这可以说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此外,骆小所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给“修辞学”下定义时,也提出与胡著较为接近的观点:“修辞学是研究适应特定语境,而运用语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科学。”由于“综合说”是在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揭示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特征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关于修辞学的定义,除上面提到的较有影响的五种说法之外,尚有以张志公先生为代表的“选择说”,以吴士文先生为代表的“加工说”,以姜宗伦先生为代表的“修饰说”,以刘焕辉先生为代表的“言语形式的适切组合说”。限于篇幅,对以上各说这里就不一一详加评介了。应该承认,上述各派各家之言都有一定道理,都从不同角度对“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属性作了这样或那样的归纳和概括。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一切科学中,越是基本的概念越难下定义。在修辞学中,对修辞学下一个人人满意的定义是很难的。”尽管给科学术语下定义很难,可是有一点这也是学术界业已取得的共识:给科学术语下定义,一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揭示该术语的本质属性;二是行文应力求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前面提到的名家之说,我们认为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给“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可取的。你自己整理下,我也是摘录的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传统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长期以来,中国修辞学一直在学界(甚至包括语言学界)的斜视中存在着。然而近年却逐渐受到人们的正视和重视。就连一些“最”瞧不起修辞学的高校也频频与修辞学结缘,如北京大学聘请了美国的蒲安迪和加拿大的高辛勇分别做了《中国叙事学》与《修辞学和阅读》的演讲,出版了美国学者布斯的《小说修辞学》。这当然是十分可喜的事,然而却又有几分尴尬,因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是文论界而不是语言学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是请国外的学者用西方甚至我国传统的修辞理论对我国的文学文本进行修辞批评,而我们自己却很少有人去做这项工作。 文学的修辞批评,就是系统探讨文学修辞行为和规律,解读各种文学作品。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做得相当出色,不少方面比现代西方毫不逊色。所以,我们非常同意钱钟书先生《读〈拉奥孔〉》一文中的观点: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一直放在那些“名牌的理论著作”上,“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因为,“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1]这就是说,问题并不在于中西方修辞学和修辞批评孰优孰劣,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阐释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修辞学思想,而不仅仅是照搬西方现成的东西。本文就是通过对西方修辞学的借鉴,“演绎”中国的修辞理论,并试图对未来中国文学的修辞批评提出一点具有指导性的意见。中西修辞学都起于对说服性口语交际的研究,最后逐渐扩展到书面修辞。然而在对书面语修辞、尤其是文学修辞的研究方面,西方的发展速度却慢得多。虽然早在纪元前高尔吉亚就开了演讲文体文学化的先河,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也在修辞术和诗学两个领域中涉及到隐喻等文学修辞问题,但西方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放在演讲和辩论的说服性技艺上。罗马时代只有一些零星的文学修辞讨论,直到17世纪以后,修辞学才与文学评论较紧密地结合起来,而真正对文学进行修辞批评则是20世纪的事。 20世纪初,修辞学作为有效地使用话语的社会行为的理论逐渐被人们认识。1914年发端的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批评和修辞批评。他们强调文学的自主性,认为艺术作品是技巧介入的产物,因为技巧才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本质,才决定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即文学性或艺术性。他们认为形式决定一切,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程序。认为程序是包括手法、技巧、安排、搭配等一切对现成材料进行变形处理而引起审美效果的艺术加工方式。可以看出,这些认识都是修辞学的,至少大部分是修辞学的。另外,形式主义独特的文学语言观也是建立在语言艺术使用的基础之上的,如什克洛夫斯基说:诗就是扭曲受阻的语言,是陌生化的语言。雅格布逊说:“诗歌性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词使人感觉到是词,而不只是所指之对象的表示者或者情绪的发作。表现在词、词序、词义及其外部和内部形式不只是无区别的现实引据,而都获得了自身的分量和意义。”[2] 雅格布逊还有一个重要贡献是把本是两种普通修辞方式的隐喻和换喻看作是语言的二元对立的典型模式,并把这两种基本模式提升为了解人类一般行为的普遍模式,这就获得了美学意义。雅氏认为:“在诗歌当中支配一切的原则是相似性原则;诗句的格律对偶和韵脚的音响对应关系引起了语义相似性和相悖性的问题;…… 散文则相反,它主要在毗连性上面做文章。结果使隐喻之对于诗歌,换喻之对于散文分别构成阻力最小的路线。这便是对诗歌比喻手法的研究主要围绕着隐喻的原由。”[3]无庸置疑,这是一种修辞学批评。 和俄国形式主义一样,50年代前后的英美新批评也把研究重心放在作品上,不过,如果说俄国形式主义是从语言学和修辞学双重角度研究文学,而新批评则更注重从修辞学角度研究文学,比喻、象征、反讽、复义等是他们集中讨论的问题,有人称这一理论为文学语义学,而新批评创始人瑞恰兹则称这种文学语义学为新修辞学,任务是对词语的功能进行系统详尽的探索,以个别场合单部作品的语义研究为基础,以文学研究为目的,“如果说旧的修辞学把复义看作语言中的一个错误,希望限制或消除这种现象,那么新的修辞学则把它看成是语言能力的必然结果。我们表达思想的大多数重要形式都离不开这种手段,尤其是在诗歌和宗教用语中更离不开这种手段。”而新批评的中坚人物燕卜荪的《含混七型》,布鲁克斯的悖论(Paradox)和反讽(Irony),可以说主要是从修辞意义分离的角度分析文学文本。 如果说瑞恰兹为美国新修辞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博克(Kenneth Burke)则对修辞学范围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拓宽,并试图把它用于所有语言使用形式,“他的主要贡献是形成了修辞性的文学批评。”[4]他在《动机语法学》中提出了“戏剧五要素”分析法,从行动、场景、人物、工具和目的五个方面对各种文本进行分析,尤其成功的是对文学所作的修辞批评。 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巴黎涌现出的结构主义思潮也对文学的修辞批评有重要贡献。如法国新诗学理论家J•柯亨在《诗歌语言的结构》中说:“修辞学是有关文学特有语言的程序的研究,‘诗学’则是有关一般诗作原则的全面知识”。[5]如巴尔特也强调 “技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本质”,而这个创造活动又是通过分解、组合、形成和变形等步骤来进行的。他的“零度”写作论后来成了新修辞学描述风格的有用的操作性工具, “零度”和“偏离”成了修辞批评的两个重要概念。当然还有那个解构主义者保罗•德曼(Paul de Man),德曼的文学批评可说是一种精读方法,尤其是对文本(text)的修辞成分(包括辞格与语言的一般修辞性)的严密注视与分析。有人说他的修辞理论就是阅读理论,因为他从语言的修辞性来阅读作品。德曼的修辞批评,主要表现在中古就提出的人文三科:逻辑、文法和修辞。德曼认为,语言(包括修辞成分)不能由文法来解释,语言也不能自足地作为思想与现实的桥梁。只有把语言的修辞功用纳入文法的范畴,或曰“修辞的文法化”,才能达到这种理想。但修辞文法化是不可能的。于是这种批评在强调文学语言中的文学维度的同时,陷入了一种没有建设性的怀疑论,一种文学虚无主义。 可以看出,西方对文学的修辞批评以阅读为主,它强调形式与技巧,最后走向解构文本。 中国修辞学虽与西方修辞学起点相似,但它更注重书面语修辞的研究,尤其是对文学文本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不少典籍就开始探讨文学的修辞问题,有的甚至就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修辞批评。比如《左传》成公十四年对《春秋》笔法的探讨:“《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这里的“春秋笔法”,用董仲舒的话说就是“为辞之术”,也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春秋》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辞。……《公羊》《谷梁》两传阐明《春秋》美刺 ‘微词’,实吾国修辞学最古之发凡起例:‘内词’、‘未毕词’、‘讳词’之类皆文家笔法,剖析精细处駸駸入于风格学。”[6]再如《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都对《春秋》中“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进行了细读式批评,公羊传从记闻记见记异的角度解读,谷梁传从有知与无知、物与人、物理与王道的角度阐释,都在探讨这一修辞行为的过程和策略。到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更对《春秋》之常辞与变辞进行了深入分析,“《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这与西方二十世纪末提出的意识形态与话语权的社会批评是非常接近的。关于阅读方式,先秦也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孟子》就从接受的角度对《诗经》中的一些诗做了分析: 咸丘蒙曰:“……《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叟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万章上》)这可能就是董仲舒说的“《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对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加以发挥,指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的道理,而后来学者尤其是钱钟书氏更有精到的见解。 《毛诗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可说是中国较早的文类批评,它对修辞阅读和修辞表现有着重要的贡献。《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赋”是直言,“比”是比方,“兴”是托物,这后人基本没有异议,但对“风雅颂”却多分歧,我们认为“风”是修辞手段——婉讽,“雅”指修辞策略——文饰,颂言修辞目的——赞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成风,文学独立,佛教传入,文学修辞理论相应发展,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有关于修辞批评的论述,并且多有对作家作品的修辞解读。尤其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有不少专论修辞和修辞批评的篇章,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可说是中国修辞学的成熟期,一部《文则》,标志着中国修辞学的独立,打破了修辞学的附庸地位,其中对文体与修辞关系的论述,兼及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尤其是从诗话开始一直延伸到后来的词话曲话小说评点再到钱钟书集其大成的独特的“细读”修辞研究方式,很有一点现象学的意味。 “批评”就是判断和评价,就是选择特定视角根据特定标准对特定对象做出判断和评价。特定视角是指批评的角度,如政治角度、道德角度、文化角度、审美角度、逻辑角度、语言角度等等;特定标准是指批评依据,如价值观、文学观、语言观、人生观等等。按照逻辑上的附性法推理,“中国文学的修辞批评”则是指从修辞的角度对中国文学做出评价。这就引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什么样的修辞标准来评价?也就是说,对文学进行修辞批评,首先关涉到对“修辞”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问题,因为“修辞”有着广狭不等的范围。一、从修辞之阶段看,狭义修辞是指高效表达,而广义修辞则既指高效表达,也指高效接受;二、从修辞之功能看,狭义的修辞指说服的手段,而广义的修辞则既指说服的手段,也指表现的技巧。因为说服重在影响受众,而表现重在解译创造现实;三、从所修之“辞”看,狭义修辞指高效语言行为,而广义修辞则是指高效符号行为。那么,对中国文学做修辞批评,应该建立在怎样的“修辞”基础上呢?我们认为,中国文学的修辞批评应该以中国传统的修辞思想为核心。我们不取亚里斯多德的定义,因为“说服论”外延太小,但也不取后现代主义把一切符码化、话语化也就是修辞化的定义,因为这种泛化修辞其实是文化批评。我们所依据的修辞特指“高效的言语行为”,不包括非言语行为,如绘画、舞蹈、音乐等。不过这个言语行为既包括表达也包括接受,既包括说服也包括表现。也就是说,它分析文学主体的整个认知加工过程,包括宏观的修辞策略和微观的修辞技巧,包括影响文学修辞行为的诸多因素。这样既可避免西方修辞批评的刻板和偏激,也可克服中国传统批评的玄虚和朦胧。 前面提及,修辞是一种交际行为。而交际行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信息传达者,二是信息接收者,三是信息。所以说,文学修辞批评是一个系统阐释文学交际(修辞)行为的过程,它必须对文学的修辞运作做全程跟踪。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同意西方修辞批评设定的范围:“如何做修辞批评呢?根据索妮娅•福斯的看法,修辞批评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提出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文本;选择一种分析工具;分析文本;撰写评论文章。”[7]可以看出,西方的修辞批评只是对文本即信息一环做出评价,而我们同时强调文学传达与接受。那么,这样是不是与文学批评、与写作学等冲突?答曰不然,对文学做修辞批评,只是对关涉文学的语言传达做出评价,它肯定与其他批评有叠合的地方,但其目的和角度是不一样的。(一)作家的修辞运作:修辞目的与修辞策略 一位文学批评家说:“就修辞学本身而言,我们常常谈到它所使用的三种‘方法’:对讲演者来说,那就是‘教授’(即‘传授知识’)、‘愉悦’和‘感动’,也就是说建立一种人与人的联系。”[8]这里说的三种方法其实是三种目的。大家知道,修辞是话语建构或文本生产的技艺和程序,但它首先起于因需求所产生的创作目的。虽然这个目的与创作目的总体上是相同的,如是娱乐还是教育,是愉悦还是感动,是说服还是诱导等等,但修辞学更多地关注其修辞行为的直接目的,即修辞性。而这往往决定文学体裁的选用和修辞方式的取舍。如果目的是通过A去说明B,那就用叙事性散文文体;如果是借助A抒发B,那往往就用抒情性诗歌体。比如,郭沫若的自传小说与他的抒情诗歌就取决于他的不同目的。当然,修辞目的还可进行下位切分,因为相同体裁中也可表现不同的目的。还如郭沫若,同是诗歌,同是抒发感情,在《女神》中因其要唤醒民众,所以风格如狂风暴雨,其修辞择词多刚硬奇崛,修辞手法也多反复铺排超常组合;而《瓶》中因其是表现男女之情爱,故风格如柔风细雨,其修辞择词多柔媚细腻,其修辞手法多婉言曲说象征隐喻。换句话说,作为创作目的,文学可以与其他文体相同,如惩恶扬善,说服教育等。但是作为修辞目的,就不仅在这个层面,它还要使文学更像文学,也就是文学要有文学性,即修辞性——至少要有作者理解的修辞性。正如钱钟书所说:“所谓 ‘不为无病呻吟’者即‘修辞立诚’之说也,窃以为惟其能无病呻吟,呻吟而能使读者信以为有病,方为文艺之佳作耳。文艺上之所谓‘病’,非可以诊断得;作者之真有病与否,读者无从知也。亦取决于呻吟之似有病与否而已。故文艺之不足以取信于人者,非必作者之无病也,实由其不善于呻吟;……盖必精于修辞,方足 ‘立诚’,非谓立诚之后,修辞遂精,舍修辞而外,何由窥作者之诚伪乎?”[9]这里说的就是具体的修辞目的问题。比如同是表现性爱,孙犁用隐喻:一个碧绿的蝈蝈爬在白色的匏子花上;林斤澜用象征:他写鱼、写鳗、写泥鳅、写水;汪曾祺用暗示:写明海与英子划船划到芦苇丛中;王小波用白描,写王二与陈清扬的性爱过程。我们说,四种写法都很有修辞性,但他们的修辞目的都很明确,前三者是通过物事写性爱,后者是通过性爱写社会。 作家创作始于目的,但他必须通过一定的策略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说过,修辞是一种复杂的言语行为,它是修辞者为了达到信息传递最优化而对语言作的某种选择,是根据修辞目的、环境、对象以及各种随机因素的交互作用所作的言语决策,而这主要表现为修辞策略问题。我们也说过,修辞策略是根据已在的条件,对未来的语言表达作出决策。它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利用自己已掌握的语言材料,根据对象的语言水平,按照表达与语境、目的和内容的函数关系等去制定修辞方案。“然而,这个方案或程序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必须考察修辞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一般地说,修辞策略的制定必须考虑三个维度:一是修辞态度,二是修辞格调,三是修辞方式。每一维度中又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最后综合运算,确定出修辞的最终策略。”[10]我们读作品,首先必须了解作家的态度策略:是根据听众或读者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和社会性期待去调整自己的语言方式的适应策略呢,还是通过自己语言的魅力吸引读者改变读者的引导策略;其次必须了解作家的格调策略:是充分体现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较高级形态的高雅策略呢,还是为了适应中等文化水平以下和某种特定群体的受众所采用的浅俗型策略;再次是必须了解作家的传达策略:是凸显对规范表达的偏离的出奇式策略呢,还是建立在共有的语言文化知识前提基础上符合常规的直言式的守常型策略。这就是说,修辞策略是一个三维的世界,只有把这三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制定或复原其总策略。比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态度上采用了引导型策略,格调上采用了高雅型策略,表达上采用了出奇型策略。而汪曾祺的小说修辞则分别是适应——高雅——守常型策略。如果我们把影响每一具体策略的各种因素考察清楚了,那么,就可再现作家的文学决策过程,从而客观地接受作品。(二)作品的修辞评价:修辞环境和修辞技巧 在古代中国和现代西方,文本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主要内容。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Frye)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借鉴英美“新批评”的方法,分析了文学中各种文体的修辞问题,研究文学作品的用词、造句、辞格等方面的特点。因为“任何文本都归属于某种体裁,而任何体裁都离不开修辞,因为“体裁”这个概念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11]西方修辞学从本世纪复兴以来主要是新亚里斯多德主义,其修辞批评关注三件事:一是建构修辞性的话语所产生的背景;二是分析修辞性的话语本身;三是衡量修辞性话语在观众身上产生的影响。而早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比较完备的相同认识。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修辞批评,还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考察文学文本的生存环境,也就是文学语境问题。修辞学关注的语境,虽然也涉及诸如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化习俗的制约等时空坐标中的复合关系,如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的言说方式,如不同文化生态中的特殊表现等,但它更关注文学言说的直接语境制约,如语体,如上下文。修辞学认为,任何文本都以它赖以生存的语体为前提,而任何语体又以它赖以存在的语言传达方式为前提。所以,要评价一个文学文本是否优秀,既要评价它是否得体——与语体相一致;又要评价它是否合“式”——与修辞方式相一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莱才说文类(体)批评的基础是修辞,修饰性的修辞与文学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是修辞性决定了文学性,是不同的修辞特性决定了不同的语体分岔。从修辞出发我们不仅得出了口传史诗、虚构作品、戏剧、抒情诗四种主要文类,而且,修辞学更关注叙事性文体与叙事性文本、抒情性文体与抒情性文本之间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叙事文本是如何在叙事文体中把叙事做为一种修辞行为的,抒情文本又是如何在抒情文本中把联想做为一种修辞行为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判别出哪是文学作品哪是非文学作品,哪是小说哪是诗。更进一步,哪是优秀的小说,哪是一般的小说等等。 其次要考察文学文本,即一部作品是由哪些修辞材料、借助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构成的?这样建构的修辞学理据是什么?它对文学的贡献在哪里?如前所述,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诗话词话和西方现代的解构阅读都有非常丰富的案例。下面以明末清初李渔的《无声戏•丑郎君怕娇偏得艳》为例说明修辞阅读的重要作用。该小说的故事很简单,说一个相貌奇丑、肢体多残的有钱人“阙不全”想找一个和自己相貌相匹配的妻子,不料连找了三个,都是才貌奇佳,开始时三个女子都不情愿且设法摆脱他,可后来一个个心甘情愿地服侍他。对这样一个叙事文本,加拿大学者高辛勇做了较为详细的修辞分析。高氏认为,这个故事运用了修辞衍生方法——“倒反”(inversion):把传统中常见的主题或故事的意思颠倒过来,成为新的故事,小说题目就说明这是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的倒转版。再比如入话里阎王判那恶人投身为美女嫁丑夫的故事,比如“红颜薄命”与“才子佳人”的意念对立,比如入话佳人配丑夫与正文丑郎娶美妻叙事角度的转换,都可以看作修辞上的“倒反”操作。同时,高氏还认为,李渔的故事与传统的“套破”是互文关系(intertext):“他在故事一开头便提出‘红颜薄命’这个老套的成语,但是李渔给了这个cliché新的诠释。说话人说:‘只是这四个字也是解释明白,不是因她有了红颜,然后才薄命;只为他应该薄命,所以才罚她作红颜’也就是说,他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倒转了一下,修辞上看便是把原来的说法转成‘薄命红颜’(在汉语修辞术里它是‘红颜薄命’的‘倒置’辞式)[12]当然,小说还用了文字游戏式修辞手法,如对“阙不全”姓氏、“身事”及生世描写的游戏式趣释,对五官描写的夸张式铺排,对学识描写的比喻式借代,还有对“才子佳人”与“财主佳人”的反仿,整个故事从“阙不全”、“不全阙”与“全不阙”的修辞结构等等,最后收到了“救得人活,笑得人死”的修辞效果。作者把叙事修辞和说服修辞统一为一体,既完成了文学的说教功能,又完成了文学的娱乐功能……可以看出,这种批评方式,是对文学优化传达的最深入的探讨,因为它切入了文学创作的全方位,小到选词造句用格,大到谋篇创意运思,最后揭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真正含义。这一点,我们的古人做得很好,钱钟书进行了总结性的提高,而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光大。(三)作品的修辞解读:修辞接受与修辞意义 所谓修辞解读,是指根据修辞学原理,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接受,然后读取其修辞意义。一般人认为,接受就是对作品进行逆向还原。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修辞接受正如谭学纯教授所说,不仅有等值接受,还有减值接受、增值接受和改值接受。[13]于是,读者——即修辞接受者也就成了文学修辞批评的终点性环节。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接受中才算完成。正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阿•基比迪•瓦尔加所说:“传授真理的人和接受真理的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真理不会自己证明自己,总是有个传授者——活着的或死去的,有个作者,有个传统——“要”传播某个真理,有个或多或少自愿同意接受真理并且承认——或者否认(这是同一回事)——传授者权威的学生。”[14]一般地说,作者在创作时都有一个假定的读者,而读者在读作品时也要尽可能地贴近作者,双方在修辞上必须存在一种默契,如果没有起码的默契,那就不存在任何交际(文学也是交际)的可能性,而接受的程度取决于这种默契的程度。人们一般认为的接受是从相反方向重新设想作者的创作历程——从修辞到动机,但接受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说它是社会的,因为表达者与接受者必须共享通用的语言代码,必须遵守特定的文化契约,必须满足规范的社会期待。说它是个人的,是因为表达者和接受者就其人生体验、语言修养和修辞能力并不相同,所以人们在接受时不仅会出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由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视角对一个作品的解读也会不同,于是又出现了一个读者有几个哈姆雷特的情况。因此,修辞接受必须与接受者紧密关联。所以,同是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周汝昌读出了“上句情在缠绵,下句语归沉痛”[15],而朱大可却读出了“以‘春蚕’和‘蜡炬’暗喻男性生殖器,‘丝’与‘泪’暗喻精液”。[16]当然,还是这两句诗,朱大可在十年前或二十年前未必读出了现在的意义。这就提醒我们,对文学的修辞解读,要对接受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考察。 那么,怎样才能更贴近作者,或创造性的贴近作者呢,我们认为,必须运用修辞理论去解读。上文的荷兰教授又说:“信息的‘隐藏’性是文学的特点,那是因为它就是要把读者引入歧途。作者尽其所能来掩饰阐释者所寻找的东西。文学的‘隐性真相’与修辞学的意图之间的冲突只能通过寻找文本掩饰目的的反复尝试来解决。想在他的文本分析得到修辞学的帮助的阐释者只能走和作者一样的路:他从谋篇开始,每当他通过后面的论证和辞格验证发现自己的方向错了的时候,他就重新回到谋篇阶段,以纠正和确实他最初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分析是一种受到作者意图启发的的阐释形式。”[17]其实,更确切地说,修辞解读就是找出文本意义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其文学的实指与虚指、单指与复指、他指与自指。如钱钟书对《离骚》中“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意义的解读:“‘修’ 字指‘远贤’而并指‘修洁’,‘服’字谓‘服饰’而兼谓‘服行’”[18] “两意均虚涵于‘謇吾’二句之中”[19],这可以视为双关的特殊形态。王希杰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时节”的意义解读为:“指春天,又暗指李龟年晚年之不幸,又暗指杜甫本人之不得意,还暗指唐王朝之衰败”。[20] 总之,我们认为,文学是“情理美三维、意义意思两面的话语形式”,[21]修辞阅读或曰修辞接受就是要把这些含义全部挖掘出来,从而完成文学的高消费。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陈騤的《文则》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分别是中西方修辞学的开山之作。论文正是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的,力图通过比较阐明中西修辞学的相同相异之处。论文首先从理论出发点、研究方法、具体修辞理论三个方面对这两部著作进行了比较。其次分析了两部著作修辞思想不同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原因、语言原因、思维原因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得出四点启示。

中西修辞学传统的区别  中西方修辞学发展的不同范式,实际上反映了各自的社会制度差异、传播秩序差异和社会发展模式与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差异,这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西方修辞学发展的不同范式反映了社会制度、传播秩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修辞学发展形态的不同,反映的实际上是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修辞学的诞生,来自社会制度的变化。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建立了一个相对民主的制度,人们获得了在公共政策制订、利益分配、司法诉讼等方面的言论自由权利。人们通过公共演说影响、改变决策群体的观念,达成共识,促成公共政策的产生,推动社会发展。于是,一门以演说、论辩技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修辞学诞生了。这说明演说修辞学的建立是以民主制度为前提的,尽管这种民主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说,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是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兴起的。这种演说修辞学在民主制度建立后的西方又被复兴、发扬、光大。  如果没有民主制度,公民就不会被赋予充分的言论自由权利,也就没有发表演说的可能,公共意志的表达、统一就不会通过民主的方式实现,公共政策的制订、利益的分配、诉讼的进行, 也就不会通过公共修辞实现。社会事务的决策,就只能通过集权或武力来解决。修辞者想影响公共事务决策,就必需以君主为修辞对象。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乃至后世 的修辞大致如此。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缺乏民主基础,民众不享有参与社会事务决策的言论自由权利。社会事务的决策主要通过集权或武力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诸侯国之间的争权夺利。因此,社会个体主要通过游说诸侯国君主,通过修辞影响或改变国君的政治观念,来改变公共政策,实现干预社会变革的目的,推动社会发展。这是由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的。无论是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是集权社会。整个社会的传播秩序是建立在集权统治基础上的。社会事务、公共政策都是通过集权解决的。民众没有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言论自由权利,因此,公共演说也就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当时产生了苏秦、张仪那样的著名修辞家,而没有产生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修辞学家。也就是说,中国的修辞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集权制度为基础的。它注定不会研究公共演说。日本修辞学的发展状况,也表明了这一点。  中西方的修辞学发展的不同形态,反映的也是社会传播秩序、传播制度的不同。无论古希腊的公共演讲、演说,还是中国古代的游说君主,都是一种修辞秩序,也是一种传播秩序,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传播秩序。在此意义上说,中西方的修辞学发展的不同形态,反映的是公共事务决策的不同形态,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不同模式。中西方修辞学都通过修辞干预社会发展,干预公共政策决策、公共利益分配,干预社会发展,但是它们的实现方式不同。 不同形态的修辞秩序,或者说传播秩序,之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也不尽相同。两相比较,民主制度下的公众演讲修辞秩序或者说传播秩序,更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它能赋予公众更加充分的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能更加充分地表达公共意志。  2、中西方修辞学发展的不同范式反映了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不同。  修辞学是“用语言做出选择的哲学” ,修辞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是通过语言做出社会选择的社会行为和传播样式。它不仅是信息、语言手段和话语的选择,而且是社会发展 模式的选择,是对社会公平、公正不同实现形态的选择。修辞,无疑是一种社会公共政策的形成秩序,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人类对修辞秩序的建构和选择, 就是对社会传播秩序的建构和选择,是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也是对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选择。中西方古典修辞学的研究传统、研究范式差异以及现代修辞 学研究上的差异,不但反映了中西方不同传播秩序、社会秩序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两种制度传统下公众修辞权利赋予的不同模式,反映了两种社会文化传统 下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差异。  古希腊的公共演讲修辞,以公共民主为基础,建立了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程序,建立了相对公平、公正的传播秩序。这反映的是古希腊人对其政治走向、司法判决等的选择,是其对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选择。当代美国的公共修辞反映的是美国社会对其发展模式、社会公 平、公正实现方式的选择。他们通过公共修辞秩序,影响选民的政治意向,决定总统人选;通过公共修辞,决定国家政策、司法判决、利益分配等的制度,也就决定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模式。中国古代的个体修辞,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社会发展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反映了其对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模式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就是放弃公共演讲的方式,放弃公平、公正的民主修辞秩序。因此,其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多是建立在个人意志基础上的集权式传播,多以统治集团的利益为目标。日本明治时代以前没有公众演说的修辞学研究传统,也是因为其国家政治生活多是依靠集权或武力而不是通过公共话语来解决的。当然,这与儒学 传统中重行轻言思想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中西修辞学传统的联系  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形态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作为社会中的人,交际是必要的社会活动,有交际就有修辞现象的产生,修辞用于指导交际实践。在书面语产生之前,主要是口头交际。人类的这种生存共性决定了中西修辞传统的三大共性,即历史悠久、重社会实用与口头论辩。  1、历史悠久。中西修辞学的研究都开始得比较早。自公元前五世纪起,古希腊就有修辞学的专著问世,并建立了专门教授修辞学的学校。我国修辞学的萌芽期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先秦诸子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以修辞学冠名的著作,但他们在论述哲学、政治、美学、伦理学等问题时显示了他们对修辞的看法。中西古典修辞学都是中西方修辞学的理论源泉,对以后各个时期的修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传统修辞学在其鼎盛的古典时期之后,经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十八世纪末的浪漫主义时期,虽已逐渐失去了影响,但随着十九世纪科学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作为语言学学科之一的文体学及语言艺术研究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修辞学得以复兴,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不同时期的修辞学理论虽然与传统修辞学有了大的不同,但仍然是传统修辞学的复兴、发展和完善。我国先秦诸子的修辞理论对后世修辞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代修辞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比如陈望道修辞要适应题旨情景的理论和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的观点都可以从先秦诸  2、重社会实用。修辞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智慧。为了满足人类在社会中生存、交际的需要,修辞的出现可用以指导语言实践,实用性很强。修辞实践一直是西方文化、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社会要求修辞作为一门实用艺术而产生,修辞可用于指导如何说服法庭的判官、议会的元老和教堂的听众。修辞学更是日常生活的必要手段,讨论问题,发表意见,为自己辩护或攻击他人都要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在交锋中辩倒他人,占有上风。因此,古希腊人特别热衷于学习修辞学和逻辑学,认为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巧,才能在论辩中以理服人,克敌制胜,从而捍卫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目的。在古罗马,西塞罗甚至提出过政治家、哲学家、演讲家三位一体的理想模式,即主张理想的政治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和修辞学家,演说不仅是智力活动的最高表现,同时也是与国家大业、全民福祉攸关的一种艺术,因为善于修辞是民主兴邦、精英治国的必备条件,甚至可以说修辞“在保证国家根本体制的正常运转、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维持和增强所谓‘软性权力’等事关社会和民族兴亡盛衰的要害利益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有关修辞的论述中也有类似说法,如《周易·乾·文言》云:“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把修辞作为建功立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反映了修辞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时代,游说论辩之风极盛,个人的前途,乃至国家的安危常常系于游客辩士的一席话,因而有“一人之辞,重九鼎之宝;三存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的说法。修辞学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为社会服务的。  3、重口头论辩。人类语言的发展是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口语修辞在中西古典时期都比书面语修辞重要。古希腊罗马时期盛行公众演讲和法庭论辩,实际上西方古典修辞学就是演讲和辩论的艺术,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口语。古希腊学者认为口头语言是一种活的语言,苏格拉底指出,书面语言唯一的功用是“帮助记忆减退的老人回忆往事”,而口头语言是充满活力的语言,它透人听者的心田,并且在回答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为自己辩护。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在游说论辩中,对口语修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它们是修辞理论的基础。

继汤氏之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的修辞学论著为数众多,人们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也各说不一,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1 、美辞说在我国修辞学界,持美辞说的学者较多,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修辞专著中,如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诠》、陈介白的《新著修辞学》、章衣萍的《修辞学讲话》都从“美辞”的角度给修辞学下过定义。王易认为“, 修辞学一名美辞学,因其讲述修饰辞句而使增其美之理论也。又说:“修辞学者,乃研究文辞之所以成美之学也。”陈介白认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之如何精美和表出作者丰富的情思,以激动读者情思的一种学术。”[章衣萍指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以上三家之言虽然提法有别,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强调修辞的核心是“美化文辞”,都侧重从美学角度给修辞学下定义。 特别是陈介白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文字表达得要精美,这是要求形式美;二是要有丰富的情思,这是要求内容美;三是要能激起读者的情思,这是要求效果美。当然“美化文辞”是属于修辞学研究范围之内的事,但是,修辞和修辞学绝不能局限在“美化文辞”这一狭小的天地之中。比如从语体的角度而言,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并不追求什么“美化文辞”,但属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的文章、文件、著作,同样存在修辞问题,同样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 鉴于早期的“美辞”论者过分强调书面语而忽视口语以及其他方面的缺陷,四十年代以后持“美辞说”的一些学者,在论及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时,在提法上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如郑建业在《修辞学》一书中是这样给修辞学下定义的:“修辞学者,为研究语言文字之组织,使说者或作者了解运用语言文字之技巧,以期获得听者或读者之同情及美感之科学。质言之,即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故曰美辞学。”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对修辞作了这样的界定:“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由上不难看出,郑氏所谈的“美辞学”,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以语言文字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头语;二是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并善于运用增美语言文字之技巧;三是要获得听者和读者的同情与美感,重视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而张氏所谈的“美化语言”,则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修辞必须有效地表达意旨;其二,修辞应适应现实语境;其三,应调动民族语言的多种因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 以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显然,郑、张二氏对修辞学特质的认识,已较早期的学者深化了一步。此外,台湾学者黄庆萱在其专著《修辞学》中,大陆学者谭永祥在其专著《汉语修辞美学》中,均有鲜明的美辞说倾向。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期以来“, 美辞学”在修辞学界的影响的确是深远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辞说”尚存在明显的缺失。因为修辞不仅仅要求“形象”、“鲜明”、“生动”,也还少不了“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也就是说,修辞有“积极”与“消极”两端,二者必须兼顾,而“美辞说”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强调了“积极”一端而忽视了“消极”一端。2 、调整语辞说最先提出此说的是陈望道先生。陈氏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没有给“修辞学”下定义,但对“修辞”却作了如下解释:“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在书中作者对上述提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陈氏认为“, 语辞”并非单指“文辞”,而应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所谓“调整和适用”,指的是在“材料配置定妥之后,配置定妥和语辞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对于语辞力加调整、力求适用的过程;或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的,或是添注涂改穷日累月的。”这就是说,“调整或适用”语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经过仔细修改润饰的,另一种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即时完成的。而不论是哪种情况,作者都十分强调“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由于陈望道先生和《修辞学发凡》在修辞学界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其后有不少修辞论著或工具书,都根据陈氏对“修辞”所作的解释和说明来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例如: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修辞学: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现象,探讨运用语辞以适应各种各样题旨情境的科学。这里有必要指出,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提出“调整语辞”说,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修辞学界,“美辞说”及由此说而派生出的“修饰学”,一度相当盛行。当时有一些学者一味追求文辞的华美,不顾“意”和“情”,也不重视适应具体的语境。如有的学者认为:“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修辞学追求的是文辞的美化,因此“辞”非“修”不可。“正如漂亮的女子一定讲求修饰”一样,“漂亮的文章, 一定也讲求修饰。”正是出于纠偏的考虑,陈氏首先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正本清源,十分明确地指出,调整语辞,为的是“达意传情”,即修辞是为表达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正确理解“调整”与“修饰”的区别与联系,陈氏在1962 年11 月29 日的一次谈话中,对此有过这样的追求:“那时修辞学界讲修辞一定要讲文言文,一定要讲修饰,讲雕琢,不问内容。我不提‘修饰’而讲‘调整’。其实调整也是修饰,只不过是离不开内容的修饰。为了与一般所说的修饰相区别, 我才提调整。”[ 14 ] 可见“调整语辞”说的产生,这是时代的产物。宗廷虎先生在陈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作的概括,则是对陈氏修辞思想的进一步发展。3 、规律说“规律说”最初是由王希杰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来的。王氏在《修辞学的定义及其它》一文中,对“修辞”和“修辞学”是这样下定义的:“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作者之所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语法和逻辑都是指的某种规律———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指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语法、逻辑’相提并论的‘修辞’⋯⋯也应该是指的某种规律。”我们认为,这一见解是颇有新意,言之成理的。此后,有一些修辞论著和高校教材采用了这一说法。例如:“修辞,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修辞活动;一是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也叫修辞学。”“修辞学是一门研究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法则的科学。”我们认为“, 规律说”从总结修辞规律的视角给“修辞学”下定义,将其与“美辞说”和“调整语辞说”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因为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法则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法则的总和,便是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的修辞系统。而修辞学不过是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修辞系统的主观认识和描述。为此,“规律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很自然的事。4 、手段说在20 世纪30 年代,石苇先生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用文字的形式去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的技术,就是修辞。”这可以视为“手段说”的雏型。在当代学者中,“手段说”的持论者以张静先生为代表。在张氏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修辞”和“修辞学”作了如下的解释:“简略点说,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详尽点说,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专门研究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的学科,叫修辞学。”何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作者作了如下的说明:第一,修辞是手段,是运用语言的技巧,这是修辞的主旨;第二,修辞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目的;第三,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是借助于语言材料形成的,这是修辞的基础,也指出了修辞与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构成的修辞手段才能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原则,也指出了修辞和语境的关系。此外,刘帆先生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广义地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个人认为,上述解释和说明,强调要注意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强调修辞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都是对的。但是,如果把“修辞”和“修辞学”主要定格在“技术”、“技巧”、“手段”的范围之内,那就值得商榷了。5 、综合说在当代学者中,“说”的持论者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例如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一书讲到:“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景,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 胡著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主要突出了以下要点:其一,修辞离不开特定的题旨情境,因为修辞现象总是特定的题旨情境的产物。其二,修辞讲究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这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等诸方面的内容。其三,修辞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这可以说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此外,骆小所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给“修辞学”下定义时,也提出与胡著较为接近的观点:“修辞学是研究适应特定语境,而运用语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科学。”由于“综合说”是在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揭示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特征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关于修辞学的定义,除上面提到的较有影响的五种说法之外,尚有以张志公先生为代表的“选择说”,以吴士文先生为代表的“加工说”,以姜宗伦先生为代表的“修饰说”,以刘焕辉先生为代表的“言语形式的适切组合说”。限于篇幅,对以上各说这里就不一一详加评介了。应该承认,上述各派各家之言都有一定道理,都从不同角度对“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属性作了这样或那样的归纳和概括。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一切科学中,越是基本的概念越难下定义。在修辞学中,对修辞学下一个人人满意的定义是很难的。”尽管给科学术语下定义很难,可是有一点这也是学术界业已取得的共识:给科学术语下定义,一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揭示该术语的本质属性;二是行文应力求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前面提到的名家之说,我们认为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给“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可取的。你自己整理下,我也是摘录的

传统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为

继汤氏之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的修辞学论著为数众多,人们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也各说不一,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1 、美辞说在我国修辞学界,持美辞说的学者较多,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修辞专著中,如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诠》、陈介白的《新著修辞学》、章衣萍的《修辞学讲话》都从“美辞”的角度给修辞学下过定义。王易认为“, 修辞学一名美辞学,因其讲述修饰辞句而使增其美之理论也。又说:“修辞学者,乃研究文辞之所以成美之学也。”陈介白认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之如何精美和表出作者丰富的情思,以激动读者情思的一种学术。”[章衣萍指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以上三家之言虽然提法有别,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强调修辞的核心是“美化文辞”,都侧重从美学角度给修辞学下定义。 特别是陈介白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文字表达得要精美,这是要求形式美;二是要有丰富的情思,这是要求内容美;三是要能激起读者的情思,这是要求效果美。当然“美化文辞”是属于修辞学研究范围之内的事,但是,修辞和修辞学绝不能局限在“美化文辞”这一狭小的天地之中。比如从语体的角度而言,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并不追求什么“美化文辞”,但属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的文章、文件、著作,同样存在修辞问题,同样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 鉴于早期的“美辞”论者过分强调书面语而忽视口语以及其他方面的缺陷,四十年代以后持“美辞说”的一些学者,在论及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时,在提法上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如郑建业在《修辞学》一书中是这样给修辞学下定义的:“修辞学者,为研究语言文字之组织,使说者或作者了解运用语言文字之技巧,以期获得听者或读者之同情及美感之科学。质言之,即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故曰美辞学。”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对修辞作了这样的界定:“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由上不难看出,郑氏所谈的“美辞学”,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以语言文字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头语;二是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并善于运用增美语言文字之技巧;三是要获得听者和读者的同情与美感,重视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而张氏所谈的“美化语言”,则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修辞必须有效地表达意旨;其二,修辞应适应现实语境;其三,应调动民族语言的多种因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 以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显然,郑、张二氏对修辞学特质的认识,已较早期的学者深化了一步。此外,台湾学者黄庆萱在其专著《修辞学》中,大陆学者谭永祥在其专著《汉语修辞美学》中,均有鲜明的美辞说倾向。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期以来“, 美辞学”在修辞学界的影响的确是深远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辞说”尚存在明显的缺失。因为修辞不仅仅要求“形象”、“鲜明”、“生动”,也还少不了“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也就是说,修辞有“积极”与“消极”两端,二者必须兼顾,而“美辞说”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强调了“积极”一端而忽视了“消极”一端。2 、调整语辞说最先提出此说的是陈望道先生。陈氏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没有给“修辞学”下定义,但对“修辞”却作了如下解释:“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在书中作者对上述提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陈氏认为“, 语辞”并非单指“文辞”,而应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所谓“调整和适用”,指的是在“材料配置定妥之后,配置定妥和语辞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对于语辞力加调整、力求适用的过程;或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的,或是添注涂改穷日累月的。”这就是说,“调整或适用”语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经过仔细修改润饰的,另一种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即时完成的。而不论是哪种情况,作者都十分强调“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由于陈望道先生和《修辞学发凡》在修辞学界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其后有不少修辞论著或工具书,都根据陈氏对“修辞”所作的解释和说明来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例如: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修辞学: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现象,探讨运用语辞以适应各种各样题旨情境的科学。这里有必要指出,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提出“调整语辞”说,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修辞学界,“美辞说”及由此说而派生出的“修饰学”,一度相当盛行。当时有一些学者一味追求文辞的华美,不顾“意”和“情”,也不重视适应具体的语境。如有的学者认为:“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修辞学追求的是文辞的美化,因此“辞”非“修”不可。“正如漂亮的女子一定讲求修饰”一样,“漂亮的文章, 一定也讲求修饰。”正是出于纠偏的考虑,陈氏首先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正本清源,十分明确地指出,调整语辞,为的是“达意传情”,即修辞是为表达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正确理解“调整”与“修饰”的区别与联系,陈氏在1962 年11 月29 日的一次谈话中,对此有过这样的追求:“那时修辞学界讲修辞一定要讲文言文,一定要讲修饰,讲雕琢,不问内容。我不提‘修饰’而讲‘调整’。其实调整也是修饰,只不过是离不开内容的修饰。为了与一般所说的修饰相区别, 我才提调整。”[ 14 ] 可见“调整语辞”说的产生,这是时代的产物。宗廷虎先生在陈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作的概括,则是对陈氏修辞思想的进一步发展。3 、规律说“规律说”最初是由王希杰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来的。王氏在《修辞学的定义及其它》一文中,对“修辞”和“修辞学”是这样下定义的:“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作者之所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语法和逻辑都是指的某种规律———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指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语法、逻辑’相提并论的‘修辞’⋯⋯也应该是指的某种规律。”我们认为,这一见解是颇有新意,言之成理的。此后,有一些修辞论著和高校教材采用了这一说法。例如:“修辞,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修辞活动;一是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也叫修辞学。”“修辞学是一门研究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法则的科学。”我们认为“, 规律说”从总结修辞规律的视角给“修辞学”下定义,将其与“美辞说”和“调整语辞说”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因为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法则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法则的总和,便是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的修辞系统。而修辞学不过是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修辞系统的主观认识和描述。为此,“规律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很自然的事。4 、手段说在20 世纪30 年代,石苇先生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用文字的形式去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的技术,就是修辞。”这可以视为“手段说”的雏型。在当代学者中,“手段说”的持论者以张静先生为代表。在张氏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修辞”和“修辞学”作了如下的解释:“简略点说,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详尽点说,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专门研究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的学科,叫修辞学。”何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作者作了如下的说明:第一,修辞是手段,是运用语言的技巧,这是修辞的主旨;第二,修辞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目的;第三,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是借助于语言材料形成的,这是修辞的基础,也指出了修辞与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构成的修辞手段才能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原则,也指出了修辞和语境的关系。此外,刘帆先生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广义地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个人认为,上述解释和说明,强调要注意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强调修辞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都是对的。但是,如果把“修辞”和“修辞学”主要定格在“技术”、“技巧”、“手段”的范围之内,那就值得商榷了。5 、综合说在当代学者中,“说”的持论者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例如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一书讲到:“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景,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 胡著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主要突出了以下要点:其一,修辞离不开特定的题旨情境,因为修辞现象总是特定的题旨情境的产物。其二,修辞讲究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这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等诸方面的内容。其三,修辞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这可以说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此外,骆小所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给“修辞学”下定义时,也提出与胡著较为接近的观点:“修辞学是研究适应特定语境,而运用语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科学。”由于“综合说”是在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揭示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特征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关于修辞学的定义,除上面提到的较有影响的五种说法之外,尚有以张志公先生为代表的“选择说”,以吴士文先生为代表的“加工说”,以姜宗伦先生为代表的“修饰说”,以刘焕辉先生为代表的“言语形式的适切组合说”。限于篇幅,对以上各说这里就不一一详加评介了。应该承认,上述各派各家之言都有一定道理,都从不同角度对“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属性作了这样或那样的归纳和概括。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一切科学中,越是基本的概念越难下定义。在修辞学中,对修辞学下一个人人满意的定义是很难的。”尽管给科学术语下定义很难,可是有一点这也是学术界业已取得的共识:给科学术语下定义,一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揭示该术语的本质属性;二是行文应力求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前面提到的名家之说,我们认为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给“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可取的。你自己整理下,我也是摘录的

  • 索引序列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为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是
  • 传统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 传统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