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化工热力学期刊排名

化工热力学期刊排名

发布时间:

化工热力学期刊排名

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蒸汽机发展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叶开始形成的。最初只涉及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之后逐渐扩展到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各种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的规律。在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能量守恒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能量转换的特点论证过程进行的方向。这两个定律具有普遍性,在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应用于化学领域,形成了化学热力学,其主要内容有热化学、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理论;热力学基本定律应用于热能动力装置,如蒸汽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冷冻机等,形成了工程热力学,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学性质以及各种装置的工作过程,探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途径。化工热力学是以化学热力学和工程热力学为基础,在化学工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化工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蒸馏、吸收、萃取、结晶、蒸发、干燥等许多单元操作,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过程,生产的规模也愈来愈大,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例如在传质分离设备的设计中,要求提供多组分系统的温度、压力和各相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一般化学热力学很少涉及多组分系统,它不仅需要热力学,还需要应用一些统计力学和经验方法。在能量的有效利用方面,化工生产所涉及的工作介质比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工作介质(空气、蒸汽、燃料气等)要复杂得多,且能量的消耗常在生产费用中占有很高比例,因此更需要研究能量的合理利用和低温位能量的利用,并建立适合于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193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HC韦伯写出了《化学工程师用热力学》一书。1944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BF道奇写出了名为《化工热力学》的教科书。这样,化工热力学就逐步形成为一门学科。随着化学工业规模的扩大,新过程的开发,以及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化工热力学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界各国化工热力学专家在1977年举行了首届流体性质和相平衡的国际会议,1980和1983年分别举行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会议,还出版了期刊《流体相平衡》。化工热力学已列为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招生章程 郑州大学2009年招生简章 2009-05-07 21:59:50 学校概况郑州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惟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办学规模 师资队伍郑州大学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万人,研究生2万人,外国留学生918人,其他各类在校生规模近6万人。校本部现有在岗教职工6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专职3人,双聘21人),教授578人,副教授15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00余人。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郑州大学设有43个院(系),5个附属医院,93个本科专业, 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2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25位。全国普通高校综合排名第35位,现有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6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36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还合作兴办有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郑州大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62余万册。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郑州大学大力倡导“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社会”的学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在各类文化、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等高水平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20多项、省级奖励300多项。我校本科生考研通过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科学研究 对外交流学校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2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产学研合作中心。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先后与200多家企业、政府部门签订了技术合同或合作协议,校企合作、校市合作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日益密切,社会介入度和贡献率大大提升。2008年,郑州大学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州七号”宇航员出舱头盔面窗,在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中成功应用,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荣获“神七载人航天飞行工程外协单位贡献奖”。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3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还聘请3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已有40多位世界著名专家学者作为郑州大学的兼职教授。“一氧化氮之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弗尔德•穆拉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杨振宁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等著名学者受聘我校客座教授,法国化学会主席、国际著名的磷化学专家马蒂院士来校工作。09年郑州大学本专科招生计划信息2009年我郑州大学普通本专科计划招生总规模达到16465人,其中本科生11465人,专科生5000人,新增3个本科专业(方向):市场营销、社会体育、旅游管理(空乘方向),计划招生人数分别为90人、30人和30人。郑州大学省外招生计划为1900人,全部在重点本科批次录取;省内计划分别在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一批录取,其中提前批和本科一批7585人,本科二批780人,本科三批3100人。09年郑州大学招生录取规则及相关要求一、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录取体制,并在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本年度《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二、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按照招生计划的100%-120%控制。三、学校执行国家规定的加分政策,原则同意各省级招办加分和降分政策。四、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五、我校采取“志愿清,专业清”的录取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顺序录取。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则实行分数优先原则。六、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要求参见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我校招生计划,普通类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为AB,必测为4C,技术科目为合格,按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录取。艺术类考生的选测等级按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执行。七、音乐类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录取1、河南省使用河南省音乐专业统考成绩。音乐表演专业,文化课成绩达到河南省规定分数线,根据专业方向,按省统考专业主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音乐学专业,文化课成绩达到河南省普通本科线的70%,然后按省统考专业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2、湖南、山东、江苏省考生必须取得郑州大学音乐考试合格证,如当地有省级专业统考的,还必须同时取得当地省级音乐专业统考合格证。录取时,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规定分数线,音乐表演专业根据专业方向,按郑州大学音乐专业考试专业主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音乐学专业按郑州大学音乐专业考试总分(主科+副科),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八、美术类专业录取1、本科专业录取:使用河南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河南省普通本科线的70%,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2、专科专业录取:使用河南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达到省定分数线,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九、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专业、旅游管理(空乘方向)专业录取分别使用河南省播音与主持类和空乘类专业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达到省普通本科分数线的80%,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十、体育类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录取1、本科专业录取:使用河南省体育专业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达到省定分数线,专业课成绩高于省定本科分数线5分。录取时按专业统考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2、专科专业录取:使用河南省体育专业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达到省定分数线,录取时按专业统考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十一、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录取按照有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十二、报考英语专业和国防生的考生,要求应试语种为英语,其它专业语种不限,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十三、国防生只招收应届理科生。十四、旅游管理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女生身高不低于160cm;旅游管理(空乘方向)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5cm,女生身高不低于164cm。十五、录取结果通过郑州大学招生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学费和住宿费标准经有关部门批准,本科文科类专业学费3400元/生·年,理工类及体育专业学费3700元/生·年,医学类专业学费4500元/生·年,艺术类专业学费5700元/生·年;旅游管理(空乘方向)专业学费以物价部门核定为准。专科医学类(含对口招生)学费44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本科专业学费18000元/生·年,专科专业文科类学费12000元/生·年、理工类13600元/生·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费15000元/生·年;软件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学费13000元/生·年;软件技术学院专科专业学费10000元/生·年。住宿费根据宿舍情况400-1100元/生·年。人才培养特色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中原文化。郑州大学立足中原,汲取中原文化精华,着力营造“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努力为国家、尤其是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强化内涵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在本科教学中深入开展创新试验计划,不断完善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逐步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新体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培养模式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学分制条件下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规范课程设置,建立学科平台,促进不同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全面实施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营造精英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环境,我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及辅修专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按学科大类招生根据人才培养规律,有效地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狭窄的弊端,2009年继续推行按院系和学科大类招生,院系和学科大类的招生专业名称以类或专业来代替,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只选择公布的大类招生专业名称,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学习,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研究方向的了解,在同等的机会和条件下,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对相关专业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再分流到具体专业,以培养“适应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优秀本科生“推免”研究生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实施优秀本科生“推免”研究生制度,学校鼓励各院(系)跨专业接收推荐免试生,推荐比例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基地之一。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主修与辅修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形成内容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创造发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创新学分制度,学校出台了《郑州大学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创新学分包括各类竞赛奖励、公开发表的作品、教学、科研成果、进行创新性实验、读书活动、发明创造、人文实践成果等。创新学分记入学生成绩档案,将作为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比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31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之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实行分级教学,大力推进基于校园网和多媒体的外语教学改革,实现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外语学习氛围,自行创作和编排外语经典剧目,全面提升了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专业 精品课程 现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工程、新闻学、法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历史学、物理学、行政管理;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旅游管理。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材料科学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智能控制基础、仪器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陶瓷工艺原理、行政管理学、高等数学、流行病学。省级精品课程18门: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有机化学、美国文学、经济法学、大学公共体育篮球专项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体寄生虫学、工程水文学、化工原理、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英语、内科学、大学物理、机械设计、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水电站。临床医学(7年制)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原则,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训练,注重提高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强化人文学科和现代医学理念的结合,培养具备宽厚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化学基地班我校化学专业是河南省名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实行 “导师制、课程负责人制、滚动竞争制、分流培养制、奖学奖教制、齐抓共管制”六制并举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物理实验班 旨在培养数学、物理基础宽厚扎实,实验技能熟练、综合素质优秀的高层次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每年从物理类专业新生中择优选取30名组成实验班,实行滚动式管理模式,每学年进行考核淘汰,淘汰的学生进入同年级物理类非实验班学习,同时从同年级物理类非实验班学生中选取优秀同学补充到实验班。优秀毕业生可优先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基地班采取导师指导小组制,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前沿科学意识和独立创新能力。基地班覆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以及材料物理化学等工程领域,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成型加工为重点,学习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所依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合成原理、工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分设计、合成、成型加工和应用。人文科学实验班学校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优势,基于“大文科”教育理念,人文科学实验班的教学由历史学院、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承担,在学制上实行“2+2制”,即前两年不分专业,统一学习文、史、哲三科的主干基础知识,后两年根据学生特长兴趣与学科发展需要分成小班,分流转入汉语、历史、哲学三个专业,学习专业知识及应用性文科知识,最终获得所选专业的学士学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最早建立的一所旅游专业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的自身特点,着力打造国内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旅游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基地、旅游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各级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策咨询中心。推行“本科生总经理导师制”, 聘请5A景区、5星级饭店、省级旅行社等企业总经理作为导师直接指导学生进行业务实习。09年招生新增专业推介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胜任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具有市场调查研究、营销战略规划、市场开拓与运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合于政府机构、工商企业、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市场开发和营销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现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空乘方向)培养具有航空乘务、旅游管理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航空乘务和旅游管理等工作。河南工业大学2009年招生简章 2009年05月13日11:16 腾讯高考 我要评论(2) 第 1 2 页 一、总 则 1、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办人民满意高考(论坛)”的要求,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舞蹈表演专业的16位同学自编自导了一台舞蹈晚会,演出完毕后很多单位跟学校洽谈要人… 2、学校是一所中央与河南省共建的全日制、公办,以工科为主,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农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3、学校具有53年的本科办学历史,中文全称为河南工业大学,英文全称为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校国际代码:10463,老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内,2009级大部分专业的新生教学地点设在新校区。 4、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 4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3个国际交流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两级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二、招生录取批次与体制 5、我校2009年51个普通本科专业在各省市区一般为第二批录取,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为提前批录取,7个专科专业为专科一批录取,软件学院4个专科专业按专科二批录取。按教育部规定,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管理体制,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高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1: 2比例调阅档案,我校决定是否录取和录取专业,处理招生遗留问题,省招办负责监督检查与审批、盖章。 三、招生录取的原则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正竞争、公平选择、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总原则。具体有: 6、当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考生数超过计划数时,我校只在第一志愿考生中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不足时,在第二志愿考生中录取。同一志愿考生数超过应录取人数时,按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择优录取。 7、分配录取专业时,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确定专业,尽可能满足第一志愿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不设专业级差。专业志愿因满额而不能满足时,若专业服从调剂,向相近专业调剂录取,不同意专业调剂的不予录取。 8、在录取分配专业时,不同专业对相关科目的成绩有不同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专业参考化学、生物科目成绩;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类、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参考数学、物理科目成绩。报考建筑学、广告学专业的考生入学后加试徒手画,报考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专业必须是美术类专业加试合格的考生,并参考相应的外语成绩。 9、符合加分条件的或符合优先录取条件的,按各省(市)招办招生录取有关规定执行。10、外语语种要求:所有专业只招英语(论坛)语种的考生。 11、身体要求:只招收符合教育部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考生。四、附则 12、按照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以及书本费、有关证件(卡)工本费、被装费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按河南省人民政府当年批复为准。 13、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学校进行全面入学资格复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14、学校不委托也不允许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参与、介入学校招生工作。 15、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学校以往与之不符的有关招生工作规定同时废止。 16、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五、招生形式与招生咨询方式 我校在全国各省市都采取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的形式录取新生。 学校名称:河南工业大学 学校网址: 电子邮件: 学校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嵩山路校区),邮编:450052 郑州市中原西路195号(中原路校区),邮编:450007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莲花街(新校区)邮编:450001 咨询电话:0371-67789137、67756653,传真:0371—67789588 67756876。

物理化学进展,有涉及到化学热力学的领域

化工热力学期刊名字

《应用热工程》 还有说是《实用热力工程》是国际刊物 所以这些都是翻译来的名字了

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蒸汽机发展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叶开始形成的。最初只涉及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之后逐渐扩展到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各种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的规律。在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能量守恒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能量转换的特点论证过程进行的方向。这两个定律具有普遍性,在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应用于化学领域,形成了化学热力学,其主要内容有热化学、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理论;热力学基本定律应用于热能动力装置,如蒸汽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冷冻机等,形成了工程热力学,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学性质以及各种装置的工作过程,探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途径。化工热力学是以化学热力学和工程热力学为基础,在化学工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化工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蒸馏、吸收、萃取、结晶、蒸发、干燥等许多单元操作,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过程,生产的规模也愈来愈大,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例如在传质分离设备的设计中,要求提供多组分系统的温度、压力和各相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一般化学热力学很少涉及多组分系统,它不仅需要热力学,还需要应用一些统计力学和经验方法。在能量的有效利用方面,化工生产所涉及的工作介质比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工作介质(空气、蒸汽、燃料气等)要复杂得多,且能量的消耗常在生产费用中占有很高比例,因此更需要研究能量的合理利用和低温位能量的利用,并建立适合于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193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HC韦伯写出了《化学工程师用热力学》一书。1944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BF道奇写出了名为《化工热力学》的教科书。这样,化工热力学就逐步形成为一门学科。随着化学工业规模的扩大,新过程的开发,以及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化工热力学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界各国化工热力学专家在1977年举行了首届流体性质和相平衡的国际会议,1980和1983年分别举行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会议,还出版了期刊《流体相平衡》。化工热力学已列为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的中文翻译为:《实用热力工程》,是英国的一个国际刊物。详细介绍:期刊名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或者 APPL THERM ENG出版周期 : Monthly (月刊)出版ISSN : 1359-4311 通讯方式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期刊主页网址 : -thermal-engineering 在线投稿网址 : 偏重的研究方向 : 工程与材料(46)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40)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12) 传热传质学(9) 燃烧学(6) 多相流热物理学(5)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3) 工程热力学(3)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2) 化学科学(2)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1) 金属材料(1) 信息科学(1) 传热(1)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1)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1) 有机高分子材料(1) 热力系统(1) 结构工程(1)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1) 无机非金属材料(1) 玻璃材料(1) 物理化学(1) 电化学(1) 内流流体力学(1) 数理科学(1) 物理学II(1)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1) 岩土与基础工程(1) 机械工程(1)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1) 投稿录用比例 : 86% 审稿速度 : 平均 82927 个月的审稿周期

热力学期刊排名

thermal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热能与动力工程双语对照词典结果:网络释义热能与动力工程例句:所有的能源和能量系统都需要投入。我想我应该谈下功率和能之间的区别。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的中文翻译为:《实用热力工程》,是英国的一个国际刊物。详细介绍:期刊名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或者 APPL THERM ENG出版周期 : Monthly (月刊)出版ISSN : 1359-4311 通讯方式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期刊主页网址 : -thermal-engineering 在线投稿网址 : 偏重的研究方向 : 工程与材料(46)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40)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12) 传热传质学(9) 燃烧学(6) 多相流热物理学(5)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3) 工程热力学(3)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2) 化学科学(2)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1) 金属材料(1) 信息科学(1) 传热(1)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1)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1) 有机高分子材料(1) 热力系统(1) 结构工程(1)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1) 无机非金属材料(1) 玻璃材料(1) 物理化学(1) 电化学(1) 内流流体力学(1) 数理科学(1) 物理学II(1)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1) 岩土与基础工程(1) 机械工程(1)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1) 投稿录用比例 : 86% 审稿速度 : 平均 82927 个月的审稿周期

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工程力学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梁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梁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 ,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物体流变学是研究较广义的力学运动的一个新学科。1929年,美国的宾厄姆倡议设立流变学学会,这门学科才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方法 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与计算两个方面。但两者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促进。实验研究 工程力学包括实验力学,结构检验,结构试验分析。模型试验分部分模型和整体模型试验。结构的现场测试包括结构构件的试验及整体结构的试验。实验研究是验证和发展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段。结构的现场测试还有其他的目的: ①验证结构的机能与安全性是否符合结构的计划、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②对结构在使用阶段中的健全性的鉴定,并得到维修及加固的资料。理论分析与计算 结构理论分析的步骤是首先确定计算模型,然后选择计算方法。 土力学在二十世纪初期即逐淅形成,并在40年代以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初期,泰尔扎吉起了重要作用。岩体力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专题学术讨沦,其后并已由对具有不连续面的硬岩性质的研究扩展到对软岩性质的研究。岩体力学是以工程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两门学科的融合而发展的。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半期,连续体力学的特点是研究各个物体的性质,如梁的刚度与强度,柱的稳定性,变形与力的关系,弹性模量,粘性模量等。这一时期的连续体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研究物体的各种性质。它是由质点力学的定律推广到连续体力学的定律,因而自然也出现一些矛盾。 于是基于二十世纪前半期物理学的进展 ,并以现代数学为基础,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理性力学。1945年,赖纳提出了关于粘性流体分析的论文,1948年,里夫林提出了关于弹性固体分析的论文,逐步奠定了所谓理性连续体力学的新体系。 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进步,工程学家也同力学家和数学家一样对工程力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如在桁架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分析方法,到1847年,美国的桥梁工程师惠普尔才发表了正确的桁架分析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化实验设备的使用,新型材料的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和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促使工程力学日新月异地发展。 质点、质点系及刚体力学是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指一种理想化的固体,其大小及形状是固定的,不因外来作用而改变,即质点系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绝对不变的。理论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定律,它是研究工程技术科学的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等。尤其是前三门力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广泛,习惯上把这三门学科统称为建筑力学,以表示这是一门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各种作用对各种形式的土木建筑物的影响的学科。 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即计算力学。计算力学又分为基础计算力学及工程计算力学两个分支 ,后者应用于建筑力学时,它的四大支柱是建筑力学、离散化技术、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其任务是利用离散化技术和工程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方法,结构优化方法和结构分析图像显示等。 如按使结构产生反应的作用性质分类,工程力学的许多分支都可以 再分为静力学与动力学。例如结构静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后者主要包括:结构振动理论、波动力学、结构动力稳定性理论。由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几乎都是随机的,而材料强度在本质上也具有非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概率统计理论在工程力学上的应用愈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方法,如可靠性力学、概率有限元法等。编辑本段《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土木系承办的以工程应用为特点的全国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力学在工程及结构中的应用,刊登力学在科研、设计、施工、教学和生产方面具有学术水平、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论文,包括力学在土木建筑、水工港工、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航海造船、航空航天、矿山冶金、机械化工、国防军工、防灾减灾、能源环保等工程中的应用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所以,它是力学刊物中专业覆盖面最宽、行业涉及面最广的期刊之一。《工程力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土木系 出版单位:《工程力学》杂志社[1] 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0-4750 国内统一刊号:CN11-2595/O3 国际刊名代码:(CODEN)GOLIEB 性质及等级:EI全刊收录的一级学会主办的O3力学类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在各类科技期刊排名中,载文量、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位居前列。其中1999年在力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一位,2002年名列第二 年期数:月刊。每年另有两期正规增刊(审批、Ei收录) 印张及版面:16个印张256页,大16K双栏 邮发代号:82-862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工程力学 作 者: 宋本超,卞西文 主编《工程力学》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2] 出版时间: 2010-1-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18063950 定价:¥00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编写。本书共20章,由静力学、材料力学以及运动学与动力学三部分组成。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等内容,主要研究受力分析和刚体的平衡问题,是材料力学的基础。材料力学部分包括轴向拉伸或压缩、扭转、剪切与挤压、弯曲变形、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等内容。运动学与动力学部分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运动合成、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基础、动能定理以及动静法等内容。为了便于学习,每章后面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答案。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各院校也可以根据学时的安排和专业需要选讲部分内容。目录 第一篇 静力学 引言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 刚体的概念 2 力的概念 3 集中力与均布载荷 4 力系 5 平衡 2 静力学公理 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公理一) 2 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 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公理四) 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 约束相关概念 2 常见的约束类型 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简单力系 1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1 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 合力投影定理 3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3 力对点之矩与合力矩定理 1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2 合力矩定理 4 平面力偶理论 1 力偶的概念 2 力偶的性质 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4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1 力的平移定理 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2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 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2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4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物体系统的平衡 1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2 物体系统的平衡 5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空间力系 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 合力投影定理 2 力对轴的矩 1 力对轴之矩 2 合力矩定理 3 空间力系的平衡及其应用 1 空间力系的简化 2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3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解法 4 重心与形心 1 物体的重心 2 平面图形的形心 3 用组合法确定平面组合图形的形心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材料力学 引言 第5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6章 剪切与挤压 第7章 圆轴扭转 第8章 弯曲内力 第9章 弯曲应力 第10章 弯曲变形 第11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12章 组合变形 第13章 压杆稳定 第三篇 运动学与动力学 引言 第14章 点的运动 第15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第16章 点的合成运动 第17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第18章 质点和刚体动力学基础 第19章 动能定理 第20章 动静法 附录Ⅰ 常用图形的几何性质 附录Ⅱ 型钢表 附录Ⅲ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书 名: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作 者:赵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111266075 开本: 16开 定价: 00元内容简介 本教材适用于工科非机类各专业本科生,机械类各专业自学考试本科生,机类各专业专科生,参考学时40-90学时。学时安排可分为三种:少学时(40学时)讲授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强度设计和压杆稳定设计;中学时(65学时)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全部内容;多学时(90学时)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力学全部内容。 本教材内容编排以够用为度,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注重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联系,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全部插图具有三维效果。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每章配有附录,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小结;选择典型问题进行讨论、讲解;总结解题方法;设置思考题供学生学习。为降低学生购书成本,此部分附于随书光盘中。图书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力矩的计算 第三节 力偶的计算 第四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五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第二节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三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第一节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二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三节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第四节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四章 重心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一节 物体的重心坐标公式 第二节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二篇 材料学 第五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变形固体的概念 第二节 杆件的内力和应力 第三节 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应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六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 第一节 直杆轴向拉伸(压缩)时的轴力与轴力图 第二节 轴扭转时的内力及内力图 第三节 梁弯曲时的内力及内力图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七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第一节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设计 第二节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变形 第三节 拉(压)杆超静定问题 第四节 材料受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八章 剪切挤压实用计算 第一节 剪切与挤压 第二节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九章 圆轴的扭转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刚度设计 第一节 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分析 第二节 圆轴扭转强度设计 第三节 圆轴扭转变形与相对扭转角 第四节 扭转时圆轴的剐度设计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十章 梁的强度 第一节 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第三篇 运动力学 附录 参考文献 [3]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工程力学》 武昭晖 张淑娟 葛序风 主编 16开 2008年8月出版 定价:00元 ISBN 978-7-301-13653-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3篇12章,第1篇为静力学部分,第2篇为材料力学部分,第3篇为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 本书文字简明,内容精练,简化理论推导,注重理论应用。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60~70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目录 第1篇 静力学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第2章 平面力系 第3章 空间力系 第2篇 材料力学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5章 剪切与挤压 第6章 圆轴扭转 第7章 平面弯曲 第8 章 强度理论与组合 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第3篇 运动学和动力学 第9章 点的运动 第10章 刚体的运动 第11章 动能定理 第12章 动静法编辑本段相关院校 很多理工科学校都开设工程力学这个专业。 研究生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是(排名依据中国研究生院分专业排名): 1、大连理工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 3、同济大学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清华大学 7、北京理工大学 8、浙江大学 9、西安交通大学 10、重庆大学

化工热力学期刊

《应用热工程》 还有说是《实用热力工程》是国际刊物 所以这些都是翻译来的名字了

本身这个“煤化工”就是一个期刊杂志,国家级大型行业性综合期刊。

thermal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热能与动力工程双语对照词典结果:网络释义热能与动力工程例句:所有的能源和能量系统都需要投入。我想我应该谈下功率和能之间的区别。

应用热力工程期刊排名

英文: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雪无痕(站内联系TA)电机工程学报 动力工程学报 热能与动力工程(CSCD) 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issyou8326(站内联系TA)热能动力工程不是EI源了:cry:ylberyl(站内联系TA)中文的认为还是《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两专家背靠背盲审,论文质量比较可靠,Ei检索。 工程热物理学报得参加会议,参加会议还不一定录。 再者就是推荐《热能动力工程》也比较正规,只是不被Ei检了。 然后《动力工程》,《热力发电》和《汽轮机技术》 节能技术也是核心期刊 不是国家核心,是科技核心。windkiller3707(站内联系TA)太阳能学报、燃料化学学报。EI源刊。sh0283(站内联系TA)燃烧科学与技术longerwell(站内联系TA)这个比较多了吧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 国外的比较多 中文的认为还是《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两专家背靠背盲审,论文质量比较可靠,Ei检索。 工程热物理学报得参加会议,参加会议还不一定录。 再者就是推荐《热能动力工程》也比较正规,只是不被Ei检了。 然后《动力 补充一下:机械工程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化工学报。天也潇潇(站内联系TA)化工学报不错的动力小硕(站内联系TA)电机认可度比较高的,特别是咱们能源电力这块雪无痕(站内联系TA)化工学报审稿太严了。。ymgeng(站内联系TA)Combustion&Flame xiangqian327(站内联系TA)国际传热传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ncccompany(站内联系TA)heat transfer雨吻梦里花(站内联系TA)化工学报也沾边的。。

thermal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热能与动力工程双语对照词典结果:网络释义热能与动力工程例句:所有的能源和能量系统都需要投入。我想我应该谈下功率和能之间的区别。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的中文翻译为:《实用热力工程》,是英国的一个国际刊物。详细介绍:期刊名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或者 APPL THERM ENG出版周期 : Monthly (月刊)出版ISSN : 1359-4311 通讯方式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期刊主页网址 : -thermal-engineering 在线投稿网址 : 偏重的研究方向 : 工程与材料(46)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40)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12) 传热传质学(9) 燃烧学(6) 多相流热物理学(5)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3) 工程热力学(3)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2) 化学科学(2)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1) 金属材料(1) 信息科学(1) 传热(1)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1)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1) 有机高分子材料(1) 热力系统(1) 结构工程(1)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1) 无机非金属材料(1) 玻璃材料(1) 物理化学(1) 电化学(1) 内流流体力学(1) 数理科学(1) 物理学II(1)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1) 岩土与基础工程(1) 机械工程(1)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1) 投稿录用比例 : 86% 审稿速度 : 平均 82927 个月的审稿周期

科技类的核心应该都能发吧。需要可以扣扣找我

  • 索引序列
  • 化工热力学期刊排名
  • 化工热力学期刊名字
  • 热力学期刊排名
  • 化工热力学期刊
  • 应用热力工程期刊排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