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自然灾害期刊官网查询

自然灾害期刊官网查询

发布时间:

自然灾害期刊官网查询

这是什么问题呢?

可以查询关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防信息。全面掌握主要灾害多发地的基本情况, 实现区域内各类基础信息、灾害预防及应急信息的融通。

自然灾害学报官网查询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五版)》。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化学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工程 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化工环保 工业水处理 海洋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监测 环境科学与技术 水处理技术 农村生态环境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自然灾害学报 水资源保护 要查询影响因子,可在baidu中输入:“环境类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问过了,网站正在维护,过几天试试吧

摘自2008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五版)》。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化学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工程 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化工环保 工业水处理 海洋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监测 环境科学与技术 水处理技术 农村生态环境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自然灾害学报 水资源保护 要查询影响因子,可在baidu中输入:“环境类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只能查到自然灾害学报,目前能查询到2014年第6期。

自然灾害学报官网查询网址

主笔撰写论文数十篇,主笔编著出版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系列丛书20余部(均含合著),论文及专著合计1000余万字。内容涉及自然灾害灾情调查统计;灾害危险性、危害性、风险性研究;受灾体易损性、区域减灾能力调查分析;灾害评估;灾害区划;灾害保险;灾害社会;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减灾系统工程;灾害管理以及全球变化和灾害形成机制等方面,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全面、最具导向性的一套系列著作,已在社会减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主要著作[26]马宗晋,方蔚青,高文学,高庆华(以姓氏笔画为序,高庆华统编)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27]吕景胜,高庆华灾害管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8]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马宗晋主编,高庆华统编)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分论、资料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9]高文学,高庆华,王宏经基建优化与减灾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30]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高庆华,李祥根,刘惠敏统编)中国减灾社会化的探索与推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31]高庆华,张业成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化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32]高学,高庆华,高建国等(高庆华统编)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33]高庆华,张业成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34]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区划与保险区划研究报告(上、下册)中保财险有限公司内部出版,1998[35]马宗晋,高庆华,张业成等灾害学导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36]高庆华,张业成,刘惠敏《灾害社会减灾发展》———中国百年自然灾害态势与21世纪减灾策略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7]高文学,蒋洪亮,高庆华等地球化学异常———地震预测整体观的探索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38]张业成,高庆华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9]马宗晋,康平,高庆华等面对大自然灾害的报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0]高庆华等中国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41]马宗晋,高庆华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42]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43]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44]高庆华等中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45]高庆华等自然灾害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6]高庆华等中国减灾需求与综合减灾———《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相关重大问题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7]高庆华等自然灾害系统与减灾系统工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48]高庆华等中国地震应急分区减灾对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7~117[49]高庆华,马宗晋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50]高庆华等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二)重要论文[53]高庆华试论地球运动与地质灾害及自然灾害系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8,第18号:1~18[54]高庆华,马宗晋未来10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宏观预测与对策见:中国减轻自然灾害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8~10[55]高庆华论沿海地区灾害管理系统工程见: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178~187[56]马宗晋,高庆华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初议环境地质研究,1991,52~61[57]高庆华太阳活动、地球运动的研究在自然灾害综合预报中的作用见:天文与自然灾害编委会编天文与自然灾害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52~57[58]高庆华中国的自然灾害与减灾系统工程河北地质学院院报,1991,14(3):241~253[59]高庆华,孙哲庆京-津-唐地区自然灾害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预测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1,(24):101~112[60]高文学,高庆华要强化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灾害学,1992,7(1):80~84[61]高文学,高庆华论城市减灾系统工程自然灾害学报,1992,1(1)[62]马宗晋,高庆华论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恶性循环的严重性与减灾工作的新阶段自然灾害学报,1992,1(1):12~17[63]高庆华初论企业减灾系统见:企业减灾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9~33[64]高庆华谈减灾工作社会化与产业化中国减灾,1993,3(2):7~9[65]高庆华,马宗晋再议减灾系统工程自然灾害学报,1995,4(2):6~13[66]高庆华,马宗晋,聂高众地质科学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的作用地球学报,1996,17(3):241~248[67]高庆华,马宗晋,聂高众地质科学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的作用地球学报,1996,17(3):241~251[68]高庆华洪涝灾害趋势性预报的探索见:马宗晋,高庆华主编中国长江1998年大洪灾反思及21世纪防洪减灾对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87~94[69]高庆华减轻洪涝灾害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见:可持续发展人类安全与生存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28~39[70]高庆华,刘惠敏中国自然灾害与减灾态势分析见: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53~314[71]高庆华,张业成,苏桂武自然灾害风险初议地球学报,1999,20(1):81~86[72]高庆华,苏桂武中国自然灾害研究的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2):126~127[73]高庆华,马宗晋,李志强,刘惠敏建立社会安全保护体系,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0~14[74]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分区减灾对策地学前缘,2003,第10卷(特刊):258~263[75]高庆华,刘惠敏,苏桂武初议防疫-减灾综合体制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16~24[76]马宗晋,高庆华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未来北方干旱灾害分析第四纪研究,2004,24(3):245~251[77]高庆华,杜建军,周显强追忆李四光对防震减灾的贡献,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地球学报,2008,39(3):385~391[78]高庆华论防震应急系统工程灾害学,2009,24(1):127~131

你要哪方面的,应该可以的

垃圾期刊,现在就是敛财工具,编辑极其不负责任,收了审稿费连外审意见都不给,你说能好吗?

自然灾害期刊官网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等气象灾害;火山喷发、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 1-2009)。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灾害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的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5-2016)收录的核心期刊。

你要哪方面的,应该可以的

垃圾期刊,现在就是敛财工具,编辑极其不负责任,收了审稿费连外审意见都不给,你说能好吗?

自然灾害期刊排名查询

这个排名的情况可能是没有的。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发生的频率很高。中国东部有大面积的季风气候,这里水旱灾害频繁多发;中国大陆断裂带比较多,山区面积大,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也比较频繁。

美国新奥尔良遭洪水

10、干旱,9、虫灾,8、沙尘暴,7、火山爆发,6、火灾,5、泥石流,4、洪水,3、雪灾,2、地震,1、海啸

孟加拉国遭遇飓风袭击:由于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英里2639人,孟加拉国发生的任何自然灾害都会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11月15日,飓风“锡德”(SIDR)袭击了孟加拉国南部。时速超过100英里的强风将大树和电线杆连根拔起,并将当地简陋的房屋几乎完全摧毁。飓风“锡德”共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50万人被迫转移。不过,“锡德”并不是孟加拉国史上最严重的飓风灾害,1991年的一次飓风曾导致14万人丧生。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干旱:水资源专家喜欢以美国演员罗德尼-丹泽菲尔德来比喻干旱灾害,意指干旱通常得不到重视。然而,今年美国东南部地区的长时间干旱引起了每个人的注意。通常遍地翠绿的佐治亚及其附近的几个州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作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城市地区之一,亚特兰大某地已经只剩3个月的水资源储备。此外,由于干旱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佛罗里达、佐治亚和亚拉巴马三个州之间就供水问题爆发了激烈的法律纠纷。2007年留给人们的最大教训是:限制美国经济增长的可能将是水资源,而不是能源和石油。墨西哥大洪水:自然灾害发生在美国等富有的国家,它只能算是一个大麻烦。但是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墨西哥等比较贫穷的国家,它就变成了人类的大灾难。10月底,汹涌的洪水在墨西哥南部的塔瓦斯科和恰帕斯州泛滥成灾。11月有大量农田完全被洪水淹没,据估计,有段时间塔瓦斯科80%的陆地被洪水淹没。有100多万居民受到这次洪水的影响。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说:“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美国飓风“费利克斯”:在2007年的飓风多发季节,美国受飓风影响的程度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如此幸运。9月4日,强度为5级(可能是最高的级别)的“费利克斯”飓风在尼加拉瓜登陆,风速高达每小时160英里。这次风暴还侵袭了洪都拉斯,并从加勒比海岛擦身而过。在“费利克斯”飓风肆虐期间总共有101人死亡,这场灾难将尼加拉瓜贫困的海岸社区夷为平地。但幸运的是,这次飓风经过浓密的森林地区,风力受阻减小。印度尼西亚泥火山:严格说来,这不是一次天灾,而是由当地的一起天然气钻探项目引起的。失去控制的泥浆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首府泗水附近流出,看起来确实与一些灾难片相似。这次事故从 5月低开始,当时一家天然气钻探公司在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钻探,导致炙热的泥浆从钻井中喷涌而出。该公司设法用水泥堵塞,试图阻止泥浆涌出。但它最后还是冲出地面。到了10月,泥浆以每天大约17万立方英尺的速度流出,完全淹没了附近的村庄和工厂,导致1万多人流离失所。南亚洪水:常年遭受季风雨影响、人口达到数十亿的南亚,总是在缺水和水量过多之间艰难前行。今年夏季南亚遭到了洪水袭击。7月和8月间,印度南部、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出现的一系列反常季风雨引起洪水泛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这是现有记忆中最糟糕的一次洪水。”到8月中旬,这一地区已经转移了大约3000万人,可能有2000多人被洪水夺走性命。据估计,这次洪水造成至少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是与这一地区受到的贫穷影响相比,这场猛烈的洪水造成的影响更小。朝鲜洪水:8月份,一场大规模洪水席卷了朝鲜南部。虽然相关资料不是很全,但是外界认为有400多人在这场洪水中丧生,而且由它造成的巨大损失迫使平壤一年举行一次的大型运动盛会延期。比这些直接影响更严重的是洪水导致的农田减产,据世界粮食署估计,谷类产品减产量是45万吨。秘鲁地震:2007年是地震发生较少的一年,但是秘鲁是个例外。8月15日,8级地震袭击这个南美国家的中部海岸,导致500多人丧生,1366人受伤,并有5万多所住宅被毁。比索市遭受的破坏最严重,该地80%的建筑被毁,有430人死亡,其中有100多人是在教堂祈祷时,被坍塌的建筑砸死。希腊森林大火:今年夏季,希腊发生严重森林大火。6月、7月和8月持续出现的热浪伴着105华氏度的高温,再加上长期的严重干旱,导致该国极易发生火灾。这次惨烈的森林大火从8月开始,伯罗奔尼撒半岛、阿提卡和埃维厄岛突然发生的大火导致近70人丧生。奥林匹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的居民被迫与该国南部其他地区的人一起撤离家园。这场可怕的大火整整烧掉了近100万英亩森林。中国洪水:对居住在中国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的人们来说,洪水已经成为一个定期出现的灾难性事实。春夏季,长江流域经常出现洪灾。最近几年的抗洪准备和经济增长,有助于限制洪水泛滥造成的严重破坏,但是人力却无法控制雨量的多少。今年6月出现的大量降水,导致包括广东省在内的中国南部省份发生洪灾和山体滑坡。

  • 索引序列
  • 自然灾害期刊官网查询
  • 自然灾害学报官网查询
  • 自然灾害学报官网查询网址
  • 自然灾害期刊官网
  • 自然灾害期刊排名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