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变速器文献综述

变速器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变速器文献综述

由于三个环并列,过约束,因此引起的发锡永有自由减的程度。部分或对弹性变形,因此必须采取为在动态模型的帐户。对称的conguration采取作为inves对象tigation。然而,该模型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对称congurations。为了清楚起见,环和轴承都按顺序编号为图系列。 4。 本文的结构如下。在第二节,文献综述了有关研究工作和分析的速度比在第3节。在第4节,动态的基本假设分析和弹性变形之间的相容关系进行了分析。第5节源于通过输入轴分为子系统,支撑轴传动动态模型的整体子系统,子系统内部的齿轮和输出轴子系统。第6条规定仿真程序和结果分析。最后,结论是在第7条规定。

问一下前辈吧

变频器文献综述

基于FX2N-48MRPLC的交通灯控制 西门子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五层电梯控制 松下PLC控制的五层电梯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立体车库系统设计 PLC控制的花样喷泉 三菱PLC控制的花样喷泉系统 PLC控制的抢答器设计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的交通灯系统 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设计 四路抢答器PLC控制 PLC控制类毕业设计论文 铁路与公路交叉口护栏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基于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 基于PLC控制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 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FX2系列PCL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 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 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 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PLC控制变频调速五层电梯系统设计 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PLC在改造z-3040型摇臂钻床中的应用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PLC在数控技术中进给系统的开发中的应用 PLC在船用牵引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智能组合秤控制系统设计 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三菱PLC在五层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PLC在交流双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欧姆龙PLC控制交通灯系统毕业论文 PLC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毕业论文 三菱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工业洗衣机的PLC控制毕业论文 《双恒压无塔供水的PLC电气控制》 基于三菱PLC设计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 西门子PLC交通灯毕业设计 自动铣床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PLC控制的行车自动化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的设计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 PLC在电梯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组态控制交通灯 PLC控制的升降横移式自动化立体车库 PLC在电动单梁天车中的应用 PLC在液体混合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仿真设计 基于三菱PLC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 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 恒压供水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基于欧姆龙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西门子PLC编写的花样喷泉控制程序 欧姆龙PLC编写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68 景观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贮丝生产线PLC控制的系统 基于PLC的霓虹灯控制系统 PLC在砂光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 磨石粉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自动药片装瓶机PLC控制设计 装卸料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控制的自动罐装机系统 基于CPLD的可控硅中频电源 西门子PLC编写的花样喷泉控制程序 欧姆龙PLC编写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 PLC在板式过滤器中的应用 PLC在粮食存储物流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变频调速式疲劳试验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贮料罐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监控系统设计基于labVIEW虚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单片机脉搏测量仪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FPGA电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恒温箱单片机控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毕业设计论文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报警门铃设计论文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基于DSP的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智能抢答器设计基于LabVIEW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DSP设计的IIR数字高通滤波器单片机数字钟设计自动起闭光控窗帘毕业设计论文三容液位远程测控系统毕业论文基于Matlab的PWM波形仿真与分析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波形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电压表设计水位遥测自控系统 毕业论文宽带视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设计毕业论文球赛计时计分器 毕业设计论文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毕业论文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毕业论文基于CPL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毕业论文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正弦信号发生器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设计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毕业设计论文步进电动机竹竿舞健身娱乐器材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汽车倒车测距仪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水电站电气一次及发电机保护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显示温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语音电子门锁设计与实现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无线抢答器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基于VHDL语言PLD设计的出租车计费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控制的数控电流源毕业设计论文声控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锁相频率合成器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ultism/protel的数字抢答器单片机智能火灾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无线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对玩具小车的智能控制毕业设计论文数字频率计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毕业设计论文楼宇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车辆牌照图像识别算法的实现--毕业设计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工厂变电所一次侧电气设计电子测频仪--毕业设计点阵电子显示屏--毕业设计电子电路的电子仿真实验研究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小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中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自动存包柜的设计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系统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毕业设计论文图书馆照明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C3的虚拟环绕声实现电视伴音红外转发器的设计多传感器障碍物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码录音与播放系统单片机控制的霓虹灯控制器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保险箱遥控密码锁 毕业设计10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年产26000吨乙醇精馏装置设计卷扬机自动控制限位控制系统铁矿综合自动化调度系统磁敏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继电器控制两段传输带机电系统广告灯自动控制系统基于CFA的二阶滤波器设计霍尔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全自动车载饮水机浮球液位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干簧继电器水位控制系统电接点压力表水位控制系统低成本智能住宅监控系统的设计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悬挂运动控制系统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电压无功补偿综合控制装置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DSP电机调速150MHz频段窄带调频无线接收机电子体温计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控制系统红外测温仪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测距仪智能数字频率计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信号发生器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语音播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基于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电子万年历遥控式数控电源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22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智能数字频率计信号发生器基于虚拟仪器的电网主要电气参数测试设计基于FPGA的电网基本电量数字测量系统的设计风力发电电能变换装置的研究与设计电流继电器设计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用电安全控制器的设计交流电机型式试验及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立体仓库系统的设计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检测电路制作智能小车自动寻址设计--小车悬挂运动控制系统探讨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音频多重混响设计单片机呼叫系统的设计基于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带智能自动化的红外遥控小车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语音温度计的设计智能楼宇设计移动电话接收机功能电路单片机演奏音乐歌曲装置的设计单片机电铃系统设计智能电子密码锁设计八路智能抢答器设计组态控制抢答器系统设计组态控制皮带运输机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音乐门铃基于单片机控制文字的显示基于单片机控制发生的数字音乐盒基于单片机控制动态扫描文字显示系统的设计基于LMS自适应滤波器的MATLAB实现D功率放大器毕业论文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发射接收硬件电路的设计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智能电话报警器数字频率计 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基于VHDL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秤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负载系统设计电压比较器的模拟与仿真脉冲变压器设计MATLAB仿真技术及应用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多功能等精度频率计发电机-变压器组中微型机保护系统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生产流水线产品产量统计显示系统水位报警显时控制系统的设计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基于MCU温控智能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数字电容测量仪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的设计200电话卡代拨器的设计数字式心电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及波形输出实现电压稳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DSP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IIR设计)一氧化碳报警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全氢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通用串行总线数据采集卡的设计单片机控制单闭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单片机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单片机大型建筑火灾监控系统USB接口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设计基于Matlab的多频率FMICW的信号分离及时延信息提取正弦信号发生器小功率UPS系统设计全数字控制SPWM单相变频器点阵式汉字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与制作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T89C51的宽范围高精度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开关电源设计基于PDIUSBD12和K9F2808简易USB闪存设计微型机控制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流电机试验自动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新型自动装弹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交流异步电机试验自动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转速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多功能频率计的设计18信息移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和识别集散管理系统—终端设计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基于AT89C51SND1C的MP3播放器基于光纤的汽车CAN总线研究汽车倒车雷达基于DSP的电机控制超媒体技术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电子密码锁的电路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常用电器维修方法综述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电子指南针设计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设计单片机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应用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设计对漏电保护器安全性能的剖析解析民用建筑的应急照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设计银行自动报警系统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毕业设计

全球变暖文献综述

我晕,你都到这来了,我说怎么在SOSO里一下就搜到这问题了

联系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谈谈在低碳经济时代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也许,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的区别,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走进了洛阳,走进了河南,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制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  “现在的天气预报工作越来越难做了。怪异的天气总是违反规律,让人难以捉摸,以前所谓的规律总是被现实改变!”河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王纪军博士感叹道,“每一次准确的预报,都凝结着气象预报员的智慧和汗水!”  王纪军博士可以轻松地为他的感叹找来佐证——  2009年11月初的郑州,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茏,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气温骤降,当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电闪雷鸣!12日,郑州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  2010年的4月14日,来洛阳参观牡丹花会的游客们都会因看到雪中牡丹这一“奇观”而惊叹不已。而在这天的前后几天洛阳都是阳光明媚,春意甚浓。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同时联合国评估报告提醒,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3月23日,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重旱2798万亩,干枯138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万亩。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  除了干旱、气候反常、全球变暖之外,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 、经济损失加剧 、海平面上升、 人类健康受威胁、 物种变化加剧等等众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面对全球暖化的大危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为祖国、为世界来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不能阻止气温的上升,不能控制两极冰川的融化,不能避免云南的干旱。因为它们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了,我们只能尽量减少灾难对我们造成的影响。随着被誉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两会“低碳经济”关键词的热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使得“低碳”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被社会各方面以及广大老百姓所详知。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  我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因此,倡导低碳经济、改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可以随手做到的就是:少上网,去上课时电脑别待机,出去的时候关掉一切电源。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尽量少使用和不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出门尽量步行,低碳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同时,主动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  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大学生知识广博、充满朝气、思想认识趋于理性、践行低碳热情高涨,有着‘承前启后’的社会责任,是‘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最好的的践行者、宣传者。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拥有更蔚蓝的海洋!节约每一度电,让更多的角落洒满光明!倡导节能低碳环保,需要你我齐心协力。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积极加入到节能低碳低碳的行列之中,将节能低碳低碳的环保意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以心系家国的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为绿色节约型华园的构建做出表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气候变化文献综述

很多想要申请研究生的同学,对学校要求的Research Proposal 都是一知半解,也很苦恼该如何写好它。今天我就谈一谈这个Research Proposal。其实,有了topic或者研究方向, 就应该恭喜你了! 最艰难的一关你已经过了,既然已经有了topic或者大致了方向了, 那就等于有了最终的目标, 你已经不是无头苍蝇了。搞学术嘛,归根结底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接下来要做的:把你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如果可能的话拆分为几个小的问题。譬如:需要确定什么参数?需要测定什么数据?需要了解什么情况?等等。 着重关注方法学(Methodology)--- 也就是“idea”。即在现有的条件或环境下, 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解决这个(这些)问题。我以为一篇成功的proposal的Methodology是最重要的部份。 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比较基础的。譬如:需要什么手段?需要什么技术?需要什么仪器?需要什么模型?采用什么算法?等等 另一个层面则更为抽象和核心 简言之就是:你拿到这些原始数据或者初步结果之后你要如何处理或者分析这些初步的结果并解决你的问题? 前面已经强调了 Methodology是一篇Research Proposal最为核心的部份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Methodology部份如果没什么新意或者没什么价值, sorry,没人会继续读你的下文了。形式上 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思路要清楚 逻辑要清晰 要全面要严谨要能够自圆其说。关注国内外同行的进展最主要的渠道就是查文献了。譬如:看看大家做到什么程度了看看别人都采用了什么手段?看看别人的结果如何?等等。这部份是比较痛苦的,三五十篇文献一点都不算多。 先列一个outline出来我之前自己的Research Proposal大致分为如下基本部份: 背景介绍 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预期结果 展望 参考文献列表 「文献综述」基本上就是“我们目前对这个问题瞭解到什么程度了”。「研究目的」基本上就是“我想解决什么问题”, 显然这个是核心所在。「研究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想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整体的逻辑大该是:基于我们目前的知识,我们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就照著outline动手写吧,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构清晰思路清楚切忌罗嗦 而且要有可操作性。 比如,你的研究需要太过昂贵的或者过分尖端的仪器或者技术,你就需要思考一下可行性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说话不能空口无凭要有凭有据!譬如,某个观点是别人的研究里得出来的,那麽一定要列出来出处;或者某个观点是你总结归纳出来的,那麽论据要充分;或者某个观点是基于未发表的结果,那麽也要标注来源或出处。坦言我个人并不擅长写作,经验有但也不是太多。理工类科技类的写作(譬如受众多为专业人士的论文、专著等)并不刻意追求表达方面的艺术性,但是在文字或表述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和规范。强调一点:逻辑清晰表述严谨。这一点非常重要,譬如"因为我肚子饿了 所以我要喝水" 显然这个论点和论据并无直接的联系,或者说 从论据无法推理得到该结论。这个例子很夸张很荒谬 但是这类问题发生的概率非常之高。 归结一下 常见的容易被直接枪毙的错误有:(1) 混淆了“回归(regression)”与“相关(correlation)”之间的区别;(2) 由表观上的“相关关系”仓促给出“因果关系”。 先举一个虚幻一点的例子我们来探究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倘若我们能够直接推理得到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若有) 那么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这种推导是极端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的或者 x与y之间可能压根儿就没有本质上的函数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通过改变x的值并观察y是否发生了变化籍此来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假设实验发现改变x的值但并未观测到y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于是你就给出结论说y是独立于x的,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草率的结论… 因为倘若在你做实验的x区间内y对自变量x并不敏感,你自然不会观测到因变量y的显著变化了。 再举两个实际一点的例子北京气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进几十年来北京的全年气温呈现升高的态势,所以你给出了结论:全球气候确实变暖了… 虽然这个结论目前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但是从该论据是无法推出这个结论的,首先,空间上,北京的情况也许可以反映但绝对不能代表全球的情况;第二,时间上,只有近几十年的数据实在是没有说服力。 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趋势基本是毋庸置疑的了,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一种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个也是人尽皆知,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自工业革命起就开始持续大幅度地增长,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全球平均气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或全球浓度,化石燃料使用等)确实存在正相关性。所以你的结论是:气候变暖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这话基本ok,但是你若是在学术刊物中使用这类文字那基本是一定会遭到质疑的,气候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类问题发生的频率那是相当之高,甚至不少大牛有时也会偶尔出现这种疏漏,所以无论在动笔写的时候还是完稿之后检查的时候都应该著重注意,尽量避免这类问题。最后一点:参考文献科技类写作区别于其他体裁最显著的特徵之一就是引文系统。所谓言出有据如果你的文章中引用或参考了别人的数据、方法、结论等,必须在参考文献中进行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格式、引用方式等我不多说,有兴趣请自己去查,强烈建议使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譬如EndNote,RefWork等,有了这些软件你就再也不必为格式等等细枝末节的问题烦心了。这些软件上手都不难但是第一次整理你的文献库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你只有几十篇一两百篇文献,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时间),一旦创建好,日后只要形成习惯讲新的文献放进你的文献库即可,不要嫌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几个小时的时间会让你日后的工作事半功倍。另外除了常规的已发表的论文、书籍、报告等,其他一些通常会接受的引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已接收但尚未发表的文章(accepted基本上与published无异)。- 其他未接收或未发表的文章(如in review,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等)。- 或者未经或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后两类类可统称“灰色文献”对于灰色文献的引用要谨慎。请注意,未被SCI、EI等知名索引系统所录用的学术期刊(如一些国内核心期刊、xx大学学报等)所发表的文章是以作为参考文献的,只不过这类期刊影响力有限所以“参考”意义也就非常有限罢了。不用问我格式怎么搞 ?research proposal如果有给定的模板或者引文格式要求 那就严格按照要求来;如果没有通常情况下随便遵从一个标准即可,通行的引文格式标准很多 有兴趣自己去查 (如果你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格式问题就是小菜一碟)。不要觉得参考文献不重要 如果你的引文格式乱七八糟,引用内容牛头不对马嘴,会给人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相反参考文献也切忌滥,有关系没关系的文章都一股脑地放上来,也会给人滥竽充数之感。 题外话引用文献请注意实效性,有些领域发展很快。以环境类学科为例一些十多年前大牛提出的经典理论或共识已经被大幅修改甚至完全推翻。所以无论在研读文献、确定研究方向还是引用参考的时候都应该留心方向是否有最新进展。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海洋表面大范围升温、海平面升高和海冰面积减少等众多问题。据验潮站的实测资料显示,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年平均每年上升26毫米。预计到本世纪末,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将达到30至70厘米。   中国气象局气候专家丁一汇教授说,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因为中国海岸线漫长,集中了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60%的国民经济。   中科院院士施雅风教授说,全球变暖带来的温度升高将可能导致降水量的显著增加以及海洋、陆地的蒸发速度加快,这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大旱大涝灾害。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造成的干旱、洪涝、台风以及沙尘暴等天气和气候灾害,严重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农业、交通、能源和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至6%。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指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气候条件有关。深刻了解全球气候、东亚气候、中国气候以及各地局部的气候变化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丁一汇教授说,气候变化甚至会给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这会“增加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甚至导致风险评估的失误,促使保险赔付的增加,减慢金融服务向发展中国家的扩展。”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是适应气候环境的过程。中国气象局气候影响评价首席研究员祝昌汉说,中国在实施包括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等一系列重大人工改造自然的工程时,都充分考虑了工程对气候的影响,将可持续性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据悉,未来10年,中国的气象工作将完善和拓展对气象系统的观测,加快实现气候系统资源的共享,加强气候系统检测,增强气候工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能力。   同时,中国还将进一步推进气候影响评估与响应对策研究,深入研究气候对中国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准确评估重大工程建设对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做好项目建设的气候保障和气候应用服务。   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涉及各国环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已成为国际环境外交中的热点问题。中国的气候工作面临着在国际环境外交中维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以及保护全球环境的双重任务

全球变暖的文献综述

新华网综述: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气候已明显变暖。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似乎尚无定论,尽管它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对它们的评估务必谨慎,因为这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决策的依据。 全球变暖的原因众说纷纭 全球变暖致家园告急 据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目前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一千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负责人萨米·索兰基博士认为:“这一点现在可能影响到了全球温度。” 索兰基博士说,强烈的太阳辐射,以及高水平的温室气体,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变化,但他说不准哪个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一些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多数科学家都同意温室气体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但对太阳辐射增强是否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存疑。 为了确定太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索兰基博士的研究组对太阳耀斑进行了测量。他们还分析了过去几百年的太阳耀斑数据,终于发现:太阳耀斑较少的年份,往往对应于地球的一个低温期 — 这一时期可能长达50年 — 但上世纪,太阳耀斑的数量明显增多,地球的温度也稳定上升。 但索兰基博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太阳辐射增强,也不知道这一过程将持续多长时间。他说,过去20年中太阳辐射的增强还不足以引起地球上所发生的气候变化,他相信,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给气候带来的变化可能比太阳光本身造成的影响更大。 瑞士皇家气象学会成员、气候学家比尔·伯罗斯博士对索兰基博士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他说:“这一研究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表明值得对太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我们还没有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前,我们也许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上。” 不过,英国气象局的气候研究员加雷思·琼思博士说:“太阳辐射可能的确对气候变化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因素需要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看。” 雷多雨密也是全球变暖的次要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温室效应其原理我想就不必讲了吧! 其实原因是很多的气候的变暖应从另一方面归咎与人类的活动。经专家分析地球如果不节制的变暖会引起地球的频繁活动,即恐龙灭绝的事件会重演。我们人类按其这种发展下去不出两百年地球文明就将毁灭,现在的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气候一年比一年差频繁的自然灾害肆意的撕杀着我们人类。我们还无所顾及的无科学性的开发,这导致的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不是不发展而应有规划,有科学性的发展。我们整个世界是大家共有的不是哪个人的私有财产,美国不是俄国不是中国也不是,我们的共同努力给我们的后代一点呼吸的空间。全人类应大声急呼我们要生存。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4-8摄氏度(5-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12度至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1度还要高。 美国科学家发现史前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 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 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4℃-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5至5摄氏度。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摄氏度。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全球升温的后果 据新华社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警告说,全球气候升温将致全球农业减产,或许在下个世纪出现食品匮乏的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联合国和美国国立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场趋势后得出了这一看法。 世界观察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升温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直接诱因,全球稻米价格上涨趋势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稻米价格依然上涨了30%,达到每吨260美元。 美国国立科学院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摄氏度,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4-8摄氏度(5-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 索引序列
  • 变速器文献综述
  • 变频器文献综述
  • 全球变暖文献综述
  • 气候变化文献综述
  • 全球变暖的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