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期刊修改意见只发给通讯作者吗

期刊修改意见只发给通讯作者吗

发布时间:

期刊修改意见只发给通讯作者吗

是的,所有期刊都是这样,否则就不叫通讯作者了,文章的任何问题都会和通讯作者联系

是的。期刊总编辑将主编与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与决定整理后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作者,作者即可进入投审稿系统查看详细内容并进行下一步操作。国外审稿人是义务的,可以根据文章质量和自己的看法自由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外审稿人绝大多数治学严谨,很注重细节,可以说拿信誉当生命。当他们接到审稿要求时,如果很忙或不懂你的专业或领域,他们会完成。但只要答应审稿,一般都是尽职尽责的完成审稿任务。

投稿修改意见文档只发给通讯作者吗

是的,所有期刊都是这样,否则就不叫通讯作者了,文章的任何问题都会和通讯作者联系

理论上是通讯作者才会收到回复。但是有些会发给所有作者。所以要看会议方的习惯。

论文见刊后能修改通讯作者吗

将自己设为通信作者就行了 杂志社与通信作者联系论文的修改,发表,稿费等事宜,通信作者是必须的,但在论文中可以不写,你可以在弄个附录一起发,说一下通信信息,如果你是不想将通信作者的信息刊登出来,你发表的时候可以与杂志社联系。

刊大师:为作者投发学术期刊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SCI期刊论文可以有几个通讯作者?!快点进来看看吧!(侵、私、删)

审稿意见发给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

1、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该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该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2、第一作者一般是论文具体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国内一般在评职称和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时候只认第一作者。涉及到一些反映老板重要观点的文章,有的老板也不会放过既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有些杂志甚至声明只有体力上的贡献不可以作文章的作者,但可以致谢。3、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所以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以前,国内比较注重作者排名,老板一般要排在第2位;现在和国际接轨后,也逐渐开始看重通讯作者了。投国外杂志时老板可放在最后,并注名是通讯作者。扩展资料:第一作者署名权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明文规定:硕士生发表论文,原则上导师是第一作者;博士生发表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这个规定引起了研究生的不满和投诉,它实际上涉及到科研工作中的道德和体制问题,需要仔细辨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校硕士、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这不仅是出于惯例,而且是合理的。因为情况往往是,研究课题是导师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时,不论用道德的眼光,还是用权利的眼光,导师署名第一都无可非议,因为关键思路出自导师,学生投入和贡献的是一般工作、知识、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说,即使在另外的情况下,两人合作决定署名次序也是如此,导师的身份、学校的行政权力等背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区别:1、第一作者为学生,通讯作者为导师。2、通讯作者则是本研究的学术指导人或导师,而不是"通讯联系人"。任何非高级职称的作者和研究生都是有资格当通讯作者的。研究生导师往往是研究生论文的通讯作者。3、通讯作者作为研究论文的指导者对选题的先进性、首创性、实验设计和方法的合理性、结论的可信性、严谨性等,以及对发表时署名次序和"一稿一投"等原则负首要责任。4、由于不直接在第一线操作,通讯作者都对原始数据的真伪虽然负有一定责任,但不能负首要责任。由于分担的责任不同,一般研究论著( original article)和研究生论文的通讯作者不应兼当第一作者。5、作为论文的指导者,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单位中有较高而稳定的地位,所以,论文发表之后,读者有质疑或咨询时,首先应该和通讯作者联系反映意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百度百科-通讯作者

给第一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指的是文章的主笔人,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因为作者排名通常也是按照贡献大小来排的,若是无法分辩贡献大小的时候,几个作者共同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第一作者在论文发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关键的。退稿多是由于文章学术质量问题导致的,如文章报道的内容缺少核心的科学问题,缺乏创新性、数据可靠性和文章结构存在较大问题等。还有作者未按照专家意见对关键问题做出合理回答或修改,或者作者按照专家意见修改但仍存在较大问题的;因涉及补充必要的试验或数据,而作者无法提供或完成的。对此类情况要求较为严格或标准较高的期刊,编辑会对相关稿件做退稿处理。

是的。期刊总编辑将主编与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与决定整理后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作者,作者即可进入投审稿系统查看详细内容并进行下一步操作。国外审稿人是义务的,可以根据文章质量和自己的看法自由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外审稿人绝大多数治学严谨,很注重细节,可以说拿信誉当生命。当他们接到审稿要求时,如果很忙或不懂你的专业或领域,他们会完成。但只要答应审稿,一般都是尽职尽责的完成审稿任务。

中文期刊审稿意见给通讯作者

中文投稿时通讯作者忘记在最后加了,单独一行加的,能修改。中文投稿时只要征得导师同意符合基本格式都是可以的。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全责(或主要负责),在读研究生撰写的论文,一般由其导师担任“通讯作者”。国外影响因子比较高的几个外文期刊关于“通讯作者”的定义是:通讯作者必须是文内作者之一,其作用为稿件的通信联系,也就是起联系人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来说,可以由所有作者包括通讯作者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进行投稿。但是后续联络必须得由通讯作者来完成。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通讯作者投稿会比较方便一些。SCI作者一般会按照署名顺序来,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等。并且还需要有通讯作者。很多导师往往就是来担任通讯作者的角色,不仅要负责整篇文章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也要负责来和编辑以及审稿人进行沟通。所以顾名思义会称为通讯作者。如果作者只有一个人也就是独作的话,那么他就是同时兼任通讯作者,整个发表流程都是由他一个人来负责和编辑以及审稿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得由这唯一的作者来进行投稿。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的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和直接创作者(初稿撰写人), 同时又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 享有更多的权利, 承担更多的义务。在没有特别声明的前提下, 第一作者就是论文的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是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责任者,更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知识产权拥有者、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而且在论文发表后,对于读者针对论文提出各种问题时能与之讨论和联系的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凡是在文章内注明通讯作者的稿件,与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邮寄收稿单、退稿、退修稿件、校样、版面费、稿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二者相比,通讯作者对发表论文所承担的责任更大,需对论文中涉及的方法、过程、结果、观点等任何问题进行解答,并有对论文的作者排序、论文发表、论文撤稿的决定权。

  • 索引序列
  • 期刊修改意见只发给通讯作者吗
  • 投稿修改意见文档只发给通讯作者吗
  • 论文见刊后能修改通讯作者吗
  • 审稿意见发给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
  • 中文期刊审稿意见给通讯作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