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什么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什么

发布时间: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什么

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首批选为收录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选为全文收录来源期刊;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癌症杂志》还加入国家科技组织实施的“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目前,我们还在积极申请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Pubmed收录。

并未出现在最想版的科技核心和北大核心目录中,优助生物曾用刊名: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出版周期:双月ISSN:1674-5671CN:45-1366/R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48-33创刊时间:1984

《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08-09-22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5幢02层215房间。《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680457847N,企业法人季加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中国癌症研究》杂志;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杂志发布广告;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营业性演出);经济贸易咨询;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未取得行政许可的项目除外)(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050471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683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是

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首批选为收录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选为全文收录来源期刊;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癌症杂志》还加入国家科技组织实施的“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目前,我们还在积极申请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Pubmed收录。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中国癌症杂志主办单位是

这本杂志是季刊的,现在投也最早发在9月份的那期了。6月份已经基本定稿了。由于这本杂志是广西肿瘤研究所主办的,所以癌症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容易被接收,你可以投稿试试。

《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08-09-22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5幢02层215房间。《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680457847N,企业法人季加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中国癌症研究》杂志;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杂志发布广告;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营业性演出);经济贸易咨询;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未取得行政许可的项目除外)(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050471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683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内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肿瘤专科医院,亦是上海市唯一的一家肿瘤专科三级甲等医院。其前身是中比镭锭治疗院,于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己有八十年历史。解放前该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肿瘤医院。早在1929年,圣心医院(坐落在本市杨浦区宁国路)有一些中国医生为了解除患癌同胞的病痛,欲筹一笔款子购买治疗肿瘤的设备,他们找到了中比庚款教育慈善委员会主席赫斯(J Hers);比利时人赫斯表示愿意用庚款在圣心医院内开展用镭锭进行的放射治疗,就这样,由中比庚款教育慈善委员会拨款、赫斯先生负责,在比利时购买了978克锯绽、二台深部X线治疗机和一台X线诊断机,由一个中国医师和一个比利时医师负责诊断和治疗。1931年的圣心医院会议决定,于该年3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中比锯链治疗院,该治疗院附属于圣心医院,由圣心医院院长陆伯鸿、院务主任陆隐耕、医务主任宋梧生来管理。从1936年起,中比镭锭治疗院成立独立单位,由中比庚款委员会直接领导,院址暂时仍设在圣心医院内,聘请比利时鲁文大学癌肿研究院临床主任医师比藉希腊人范爱理(H Vassilisdis)为医务院长、宋梧生为总务院长,当时只有2位医师、20多张病床。1937年10月,勺υ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上海,圣心医院和中比锚绽治疗院暂时迁到法租界齐祈路45号(今岳阳路45号),于1938年9月迁到霞飞路1729号,(今淮海路1733号)。1939年6月中比庚款委员会将镭锭治疗院无偿转交给比利时驻华医学会,由医学会代表,当时任比利时驻外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拉枫丹(M ] La Fontaine)接管。1940年1月,比利时驻华医学会又将中比镭锭治疗院的管理委托给天主教会,由圣方济合会(Missionnaires Francisc-ainesde Marie)安排该会修女掌管治疗院,当时的代理院长是 法国人日芮(Genin),副院长是汤于瀚医师,徐惊伯为放射科医师。1941年12月8日,日本向英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比利时人被日本人关进了集 中营,中比镭锭治疗院院长改由汤于瀚负责,经费也只能由治疗院自身解决,当时医院有病床55张,职工50多名,该局面一直维持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5年9月,汤于瀚辞职,国民党卫生部代表和比利时驻华医学会代表联席会议决定聘请放射科医师徐惊伯为院长。1946年,比利时驻华医学会将中比镭锭治疗院交给国民党政府,并由卫生署派金宝善医师主持镭锭治疗院管理委员会工作。后来,为顾及中比友好关系,决定成立理事会,由比利时驻华大使拉盖特(Le Ghai t)任名誉理事长,卫生署署长刘瑞恒任理事长,常务理事有宋梧生、汪代堡、窦佛莱晓(E De Vleeschowver)等,医院的部分经费恢复由中比庚款委员会提供。1947年10月,因徐惊伯院长应邀赴美访问7由理事会出面聘请吴桓兴为医务院长,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49年9月中比锚绽治疗院理事会续聘吴桓兴为院长、宋梧生为副院长。1950年2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了中比锚链治疗院,从此归上海市卫生局领导并任命朱直先同志为军代表、叶先耀同志为接管小组组长,同年8月,王平同志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1年7月中比锚镀治疗院更名为上海锯链治疗院。1952年,吴桓兴院长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随后又被调到北京工作。1954年1月起,上海锚键治疗院划归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并定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1955年8月宋梧生被任命为院长。1958年陈瑛接任院长,并由副院长、国内著名肿瘤病理专家顾绥岳教授在病理科的班底上成立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址位于肿瘤医院内。1959年起医院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至文革前共培养8名各科研究生。1960年医院迁到东安路270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医院医疗工作受到相当大的干扰,科研和教学工作停顿。1968年,医院又划归为上海市卫生局更名为上海市肿瘤医院。次年上海市肿瘤防治办公室设于医院内,开展了防癌宣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的工作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于1978年起恢 复招收肿瘤病理硕士生。次年,医院又恢复由上海第一医学院领导,继续成为附属医院,并恢复了全面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及肿瘤防治办公室与医院脱离,直属卫生局领导。1985年肿瘤医院成立研究所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开展以临床结合基础的研究工作。1991年医院主办学术刊物《中国癌症杂志,1993年经卫生局批准医院成为上海市乳腺肿瘤防治中心。此外,分别于1994年及1999年被上海市卫生局认定为上海市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与上海市放射治疗质控中心; 1995年肿瘤病理列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1984年以来,为了适应临床与科研的需要,医院陆续添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如 CT、ECT、高低能直线加速器、流式细胞分析仪、螺旋CT、图像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A测序仪、二氧化碳孵箱、低温离心机、PCR仪,各种监护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同期,医院的基本建设也逐步得到发展, 1979年建成了62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以后自筹资金又陆续建成了867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及示教室楼、多功能会议室,既改善了工作环境又扩建了病房, 1995年5月医院被国家卫生部审定为三等甲级医院。1998年,医院自筹资金建造18层病房综合大楼,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新开设了高级病房和外宾病房。楼内有现代化设施相配套,医院总建筑达到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床位570张。医院职工总数达863名,设放疗科等9个临床科,病理科等8个医技科室。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建校,肿瘤医院更名为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医院现有在职员工1428人。职业医师3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人,占2%,副高级职称103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52人。医师中,研究生比例占5%,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医师达38%。刘泰福教授、蒋国梁教授为美国放射学院院士。肿瘤学、临床病理、影像学为上海市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培养博士生344名,硕士生574名,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4篇。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支撑。2009年,论文发表共219篇,SCI收录论文83篇。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22项局校级科研项目。 2007年和2009年《肿瘤学概论》获得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于2005年6月成立了包括乳腺癌、胸部肿瘤、胃癌、大肠癌、淋巴瘤、鼻咽癌、甲状腺癌、头颈部甲状腺外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肝胆胰恶性肿瘤、软组织肿瘤等12个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2008年4月,与法国Gustave-Roussy肿瘤中心/癌症研究所缔结为“姐妹医院”,双方在人员互访交流、学术研讨等方面将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如派遣医院年轻医师赴法学习、定期举办肿瘤学术论坛、共同申请学术课题等。2010年:与日本金沢大学癌症研究所缔结为“姐妹医院”。医院平均每年主办国际会议 7-8次;共选派64名医护人员出国长期进修;组团访问欧美5次;接待国外专家162批共763人。2007年5月,肿瘤医院打破按“科”看病的传统模式,开辟按“病”看病全新就诊模式。按照肿瘤类别进行划分,开设8个专病门诊,分别为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乳腺肿瘤、腹部及软组织肿瘤、肝胆胰肿瘤、淋巴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专病门诊”的推出有效引导分流初诊病人,方便病人就诊,从而有效缓解肿瘤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0年为贯彻响应上海市卫生系统推出的世博“三化”文明服务二十条的举措,从布局流程、信息公开、举止礼仪、服务质量、便民举措及医患关系入手,不断强化医院管理,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好体现世博精神,更快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自2007年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来,在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制上进行探索,与各临床医技职能科室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在责任书中对科室工作目标作具体要求。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专项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建立医院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医院门诊楼(北楼)于2006启用,医技楼(南楼)于2009年3月23日启用,至此,我院占地面积为62亩,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我院积极进行分院建设,分别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合作成立了台州分院和闵行区肿瘤医院和;无锡第四人民医院、温州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分别为我院肿瘤学基地。2009年8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正式开工。攻克癌症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作为中国抗癌事业的中坚,在80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曾经创造了恢弘的业绩,书写了璀璨的篇章,让我们共同携手并进!

想要治疗肿瘤,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看,一般来说,肿瘤区早期的话可以直接用手术切除,但如果已经出现转移的话,就要选择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化疗,这样才能够控制病情,治疗后患者也要多加注意。

武汉医学界,武汉广爱中医肿瘤医院在医治此类病症方面的权威性可见一斑,有老中医坐诊,特色中医。°癌症也如同慢性病一样,只要控制适当,即使它没有消失,一样可以获得长期生存。首先要做好检查,目的是确定肿瘤转移的范围。

中国癌症杂志主办单位

并未出现在最想版的科技核心和北大核心目录中,优助生物曾用刊名: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出版周期:双月ISSN:1674-5671CN:45-1366/R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48-33创刊时间:1984

武汉医学界,武汉广爱中医肿瘤医院在医治此类病症方面的权威性可见一斑,有老中医坐诊,特色中医。°癌症也如同慢性病一样,只要控制适当,即使它没有消失,一样可以获得长期生存。首先要做好检查,目的是确定肿瘤转移的范围。

可以找下老中医薛惠明主任看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内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肿瘤专科医院,亦是上海市唯一的一家肿瘤专科三级甲等医院。其前身是中比镭锭治疗院,于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己有八十年历史。解放前该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肿瘤医院。早在1929年,圣心医院(坐落在本市杨浦区宁国路)有一些中国医生为了解除患癌同胞的病痛,欲筹一笔款子购买治疗肿瘤的设备,他们找到了中比庚款教育慈善委员会主席赫斯(J Hers);比利时人赫斯表示愿意用庚款在圣心医院内开展用镭锭进行的放射治疗,就这样,由中比庚款教育慈善委员会拨款、赫斯先生负责,在比利时购买了978克锯绽、二台深部X线治疗机和一台X线诊断机,由一个中国医师和一个比利时医师负责诊断和治疗。1931年的圣心医院会议决定,于该年3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中比锯链治疗院,该治疗院附属于圣心医院,由圣心医院院长陆伯鸿、院务主任陆隐耕、医务主任宋梧生来管理。从1936年起,中比镭锭治疗院成立独立单位,由中比庚款委员会直接领导,院址暂时仍设在圣心医院内,聘请比利时鲁文大学癌肿研究院临床主任医师比藉希腊人范爱理(H Vassilisdis)为医务院长、宋梧生为总务院长,当时只有2位医师、20多张病床。1937年10月,勺υ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上海,圣心医院和中比锚绽治疗院暂时迁到法租界齐祈路45号(今岳阳路45号),于1938年9月迁到霞飞路1729号,(今淮海路1733号)。1939年6月中比庚款委员会将镭锭治疗院无偿转交给比利时驻华医学会,由医学会代表,当时任比利时驻外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拉枫丹(M ] La Fontaine)接管。1940年1月,比利时驻华医学会又将中比镭锭治疗院的管理委托给天主教会,由圣方济合会(Missionnaires Francisc-ainesde Marie)安排该会修女掌管治疗院,当时的代理院长是 法国人日芮(Genin),副院长是汤于瀚医师,徐惊伯为放射科医师。1941年12月8日,日本向英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比利时人被日本人关进了集 中营,中比镭锭治疗院院长改由汤于瀚负责,经费也只能由治疗院自身解决,当时医院有病床55张,职工50多名,该局面一直维持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5年9月,汤于瀚辞职,国民党卫生部代表和比利时驻华医学会代表联席会议决定聘请放射科医师徐惊伯为院长。1946年,比利时驻华医学会将中比镭锭治疗院交给国民党政府,并由卫生署派金宝善医师主持镭锭治疗院管理委员会工作。后来,为顾及中比友好关系,决定成立理事会,由比利时驻华大使拉盖特(Le Ghai t)任名誉理事长,卫生署署长刘瑞恒任理事长,常务理事有宋梧生、汪代堡、窦佛莱晓(E De Vleeschowver)等,医院的部分经费恢复由中比庚款委员会提供。1947年10月,因徐惊伯院长应邀赴美访问7由理事会出面聘请吴桓兴为医务院长,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49年9月中比锚绽治疗院理事会续聘吴桓兴为院长、宋梧生为副院长。1950年2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了中比锚链治疗院,从此归上海市卫生局领导并任命朱直先同志为军代表、叶先耀同志为接管小组组长,同年8月,王平同志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1年7月中比锚镀治疗院更名为上海锯链治疗院。1952年,吴桓兴院长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随后又被调到北京工作。1954年1月起,上海锚键治疗院划归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并定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1955年8月宋梧生被任命为院长。1958年陈瑛接任院长,并由副院长、国内著名肿瘤病理专家顾绥岳教授在病理科的班底上成立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址位于肿瘤医院内。1959年起医院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至文革前共培养8名各科研究生。1960年医院迁到东安路270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医院医疗工作受到相当大的干扰,科研和教学工作停顿。1968年,医院又划归为上海市卫生局更名为上海市肿瘤医院。次年上海市肿瘤防治办公室设于医院内,开展了防癌宣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的工作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于1978年起恢 复招收肿瘤病理硕士生。次年,医院又恢复由上海第一医学院领导,继续成为附属医院,并恢复了全面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及肿瘤防治办公室与医院脱离,直属卫生局领导。1985年肿瘤医院成立研究所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开展以临床结合基础的研究工作。1991年医院主办学术刊物《中国癌症杂志,1993年经卫生局批准医院成为上海市乳腺肿瘤防治中心。此外,分别于1994年及1999年被上海市卫生局认定为上海市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与上海市放射治疗质控中心; 1995年肿瘤病理列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1984年以来,为了适应临床与科研的需要,医院陆续添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如 CT、ECT、高低能直线加速器、流式细胞分析仪、螺旋CT、图像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A测序仪、二氧化碳孵箱、低温离心机、PCR仪,各种监护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同期,医院的基本建设也逐步得到发展, 1979年建成了62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以后自筹资金又陆续建成了867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及示教室楼、多功能会议室,既改善了工作环境又扩建了病房, 1995年5月医院被国家卫生部审定为三等甲级医院。1998年,医院自筹资金建造18层病房综合大楼,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新开设了高级病房和外宾病房。楼内有现代化设施相配套,医院总建筑达到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床位570张。医院职工总数达863名,设放疗科等9个临床科,病理科等8个医技科室。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建校,肿瘤医院更名为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医院现有在职员工1428人。职业医师3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人,占2%,副高级职称103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52人。医师中,研究生比例占5%,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医师达38%。刘泰福教授、蒋国梁教授为美国放射学院院士。肿瘤学、临床病理、影像学为上海市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培养博士生344名,硕士生574名,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4篇。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支撑。2009年,论文发表共219篇,SCI收录论文83篇。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22项局校级科研项目。 2007年和2009年《肿瘤学概论》获得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于2005年6月成立了包括乳腺癌、胸部肿瘤、胃癌、大肠癌、淋巴瘤、鼻咽癌、甲状腺癌、头颈部甲状腺外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肝胆胰恶性肿瘤、软组织肿瘤等12个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2008年4月,与法国Gustave-Roussy肿瘤中心/癌症研究所缔结为“姐妹医院”,双方在人员互访交流、学术研讨等方面将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如派遣医院年轻医师赴法学习、定期举办肿瘤学术论坛、共同申请学术课题等。2010年:与日本金沢大学癌症研究所缔结为“姐妹医院”。医院平均每年主办国际会议 7-8次;共选派64名医护人员出国长期进修;组团访问欧美5次;接待国外专家162批共763人。2007年5月,肿瘤医院打破按“科”看病的传统模式,开辟按“病”看病全新就诊模式。按照肿瘤类别进行划分,开设8个专病门诊,分别为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乳腺肿瘤、腹部及软组织肿瘤、肝胆胰肿瘤、淋巴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专病门诊”的推出有效引导分流初诊病人,方便病人就诊,从而有效缓解肿瘤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0年为贯彻响应上海市卫生系统推出的世博“三化”文明服务二十条的举措,从布局流程、信息公开、举止礼仪、服务质量、便民举措及医患关系入手,不断强化医院管理,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好体现世博精神,更快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自2007年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来,在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制上进行探索,与各临床医技职能科室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在责任书中对科室工作目标作具体要求。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专项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建立医院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医院门诊楼(北楼)于2006启用,医技楼(南楼)于2009年3月23日启用,至此,我院占地面积为62亩,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我院积极进行分院建设,分别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合作成立了台州分院和闵行区肿瘤医院和;无锡第四人民医院、温州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分别为我院肿瘤学基地。2009年8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正式开工。攻克癌症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作为中国抗癌事业的中坚,在80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曾经创造了恢弘的业绩,书写了璀璨的篇章,让我们共同携手并进!

  • 索引序列
  •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什么
  •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是
  • 中国癌症杂志主办单位是
  • 中国癌症杂志的主办单位
  • 中国癌症杂志主办单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