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发布时间: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主编谢尚果执行主编秦红增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出版日期单月15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倡导严谨学风,规范学术研究,注重学术创新。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全力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东南亚研究等学科建设;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吸引、汇集了海内外一流人类学学者,使“人类学”研究栏目成为中国以及国际人类学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信息中心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每一期围绕某一学科焦点或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主打栏目”,力邀学术名家担任主持人(封面学者),刊发论文注重国际视野、关注社会焦点、突出地域文化,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论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给予评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所覆盖的地区为《今日民族》的9倍多。这一方面说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民族学研究中受全国的民族学学者关注度高,对该学科的研究与交流有着广泛的影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张泽青先生曾在《中国期刊协会通讯》上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了评价:“我国期刊另外一种走向世界的方式是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得期刊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主动向刊物提供一流水平的稿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把人类学研究作为期刊的特色,刊登的学术论文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引起不少国家学者的关注。”著名人类学家乔健教授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这个杂志编得越来越好……是中国人类学能够联系两岸三地的一份学术期刊。”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龙协涛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学报界的独秀峰”。据“中国知网”统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机构用户总计四千多个,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挪威、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首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所订阅,作为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必读刊物。在中山大学,被认可为社会科学类重要期刊一类B级;在南开大学,被认可为二级学科(人类学)的一类期刊。 本刊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本刊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建设,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品位,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主要限于作者直接阅读并引用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的文献)。论文必须包括:题名(20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作者简介、参考文献(3条以上),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此外必须附上前五项内容的英文。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城市、邮编、电子信箱。本刊实行以学术价值为唯一依据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在收稿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意见。稿件恕不退还。坚决反对一稿多投、一稿多发以及剽窃虚构等学术造假行为。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7年立项的由预科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的自治区级教研课题“广西民族预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历经四年的研究与实践,于2001年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至2003年,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50篇,个人专著3部,获国家专利2项。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评选标准

这个一般是参评一次,不过如果你没评上,如果学校还给你上报的话,那还可以参评的。详细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评选办法。祝你成功!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第三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其主要职责为:1、部署评选工作; 2、组织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工作; 3、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 4、研究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第四条 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 第五条 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标准为: 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第七条 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一般为在评选年份的上一学年度,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评选年度以前两个学年度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第八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 第九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推荐。 第十条 省级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下达的初选名额对推荐论文进行初选。 初选所需经费由负责组织初选的部门自行筹措。 第十一条 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 第十二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出异议。 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 第十三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予以公布。在异议期结束之日起60日内异议事项仍未处理完毕的论文不列入批准的论文名单。 第十四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奖励。 第十五条 对已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撤消对作者的奖励并予以公布。

优秀论文评比标准一、参评论文主题鲜明,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时代性和理论深度。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采取的新措施、建立的长效机制、取得的经验进行理论研究。(50分)二、论据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充分翔实;论证严谨周密,有较高的前瞻性、指导性;用于实践教育教学的可操作性强。(20分)三、用词准确、规范,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言简意赅,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具有较强的表达力、说服力。(20分)四、编排格式规范、完整,引文正确,出处明了。(10)二、 评分标准(共100分)1、 文体准确,结构完整,全文4000字左右。2、 立意新颖,题目大小适度,准确而简洁。3、 中心明确,论点、论据具有科学性与逻辑性。4、 有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相结合的一般分析与典型分析,数据准确,表述清楚。5、 能紧密结合教改课题,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

越南节日习俗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作者:阿廖 越南节日习俗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1级对外汉语班 阿廖 随着我国与越南的关系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特别是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来,越南作为东盟成员中举足轻重的一员,更是进一部促进了越南与广西,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到越南经商、投资、旅游、学习等等,学习越南语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想学习和了解越南的人情风俗。而传统节日作为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越南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同方面,了解到他们丰富的民族文化。 越南人民在长期的繁衍、生息、劳动、交往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节日风俗,并一直流传到现在。《浅谈越南传统节日的本土特点》一文中,作者主要从历史地理、节日活动、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等方面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抓住它的独特性,从而总结出越南传统节日的本土特点。 论文第一章,作者概括地阐述了中国文化深远地影响越南,其中特别说明了中国文化对其传统节日的影响。越南在地理上与中国接壤,在历史上曾受封建中国统治,并且越南在脱离中国的封建统治后,其统治者仍然沿用中国式的封建管理制度,推行汉文化,庆祝汉人的传统节日,这就使得其传统节日带有许多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第二章,作者论述了越南传统节日带有鲜明的热带农业文化特色这一特点。越南处于热带地区,千百年来都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所以水稻在越南人心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节日习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者根据越南人过年时做方形粽子和粽子的传说,年初的动土礼,以及其他节日里的习俗与禁忌,从而得出了本章的观点。第三章,写越南的传统节日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作者主要介绍了越南的上元节和中元节——两个全民性质而又完全是佛教意义上的节日。上元节,越南人不像中国人一样吃元宵、吃汤圆、赏花灯,而是进寺里拜佛祈祷。中元节,越南人又叫孟兰经节,他们也是进寺里求佛保佑,给亡魂烧香、诵经,以为亡魂求超度。此外,其他节日里也有不少习俗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第四章,文章从过年过节时越南人祭祀祖先、扫墓、子孙忌提到祖先长辈的名字等习俗,概括得出了越南节日体现了他们强烈地崇拜祖先的特点。而逢年过节时人们对长辈,对老师的各种礼节,则体现了他们孝敬长辈优良传统。第五章,作者提出了越南儿童是节日里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的这一观点。主要通过阐述越南中秋节的特殊性——这一个是专门为儿童而过的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此外,其他节日里人们也有许多习俗和活动,表现出对孩童的爱护和重视。由此出发,可以发现爱幼的主题也是越南传统节日的一个突出特点。第六章,主要写越南人非常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在其所认为的纯粹的本民族文化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传入的汉文化,其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也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 [1] 端映《通过节日、庙会了解越南风俗》[M](越文版,越南胡志明市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2] 端映《探索越南节日的传统风俗》[M] (越文版,越南青年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 [3] 端映《越南的家庭祭祀风俗》[M] (越文版,越南民族文化出版社,1996年出版) [4] 阮孟宏 《越南文化教程》[M](越文版,越南岘港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教材, 2003年编) [5]《越南文化教程》[M](越文版,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的留学生教材,2002年编) [6] 曾瑞莲《越南概况》[M](中文版,广西民族学院越南语专业教材,2003年编) [7] 范宏贵《越南历史与社会主义革新》[M](中文版,广西民族学院越南语专业教材,2001年7月编) 书目[1]、[2]、[3] 均为越南学者端映的著作,此三本书比较系统、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越南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民间传说、风俗活动及其发展过程。其中书目[1]和书目[2]都是介绍节日风俗,但内容上两本书不尽相同,可互作补充。书目[3]则侧重于介绍越南传统节日里的家庭祭祀风俗,如祭祀的供品、方法、对象等等。 书目[4]和[5]分别是越南岘港师范大学和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的留学生教材。如果说书目[1]、[2]、[3]只是单方面详尽地介绍越南的传统节日的话,书目[4]、[5] 介绍节日的部分则相对比较概括,其主要结合了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崇拜、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从越南文化的大角度介绍了越南的节日。作者提出的观点基本上都来自前五本书,把其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加以总结和比较后,作者得出了其本土特点。 书目[6]和[7] 主要为作者提供了一些参考数据如人口、历史朝代的分界、历史上越南与中国的关系,越南的封建统治制度等等。这就让作者能够更好地认识越南历史的发展进程与其节日的关系,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发现其本土特点。 除了参考以上书目外,作者还注意在越南语学习以及与越南人交往的过程中积累本方面的知识。未到越南前,作者在越南籍老师潘氏茶灵的课堂上就开始接触了许多关于越南节日风俗的知识。2004年2月—7月,作者在越南岘港师范大学学习越南语,期间就有越南文化、越南历史两门课,授课老师阮孟宏先生风趣的讲解使作者对越南节日风俗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越留学期间,作者还经常与本校学生和当地居民交流,向他们了解节日风俗的知识。回国后我继续学习越南语,在读书报、听广播、浏览越南网站的过程中学到了更多的此方面的知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作者就向越南留学生请教,或发电子邮件向越南老师请教,从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由于作者的经验不足,知识有限,论文的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地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谢谢!

广西民族大学相关信息,可上学校官网查看。或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这位同学,请认真完成我布置的这篇论文,不要用百度知道,好吗?

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只要所有学科考试合格,符合要求,也没有其它行为纪律方面的问题,就能够正常发放,和毕业证一起,成为同学们最有含金量的两个证书了。

2007-2011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3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38项,校内立项186项。共获得预算外科研经费6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69部,发表学术论文2087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7篇,EI论文29篇,核心期刊论文448篇。论文转载、摘编29篇 。2010-2014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据2015年5月学校公布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1万元。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自然基金立项一览表项目批准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41361044 刘炜 山地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与热环境效应的多尺度响应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以拉萨、重庆和兰州市为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71361023 姬梅 拉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7 陈婷 运动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下丘脑室旁核氧化应激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9 李文华 血清-蛋白质组学逆向识别高原低氧习服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及功能鉴定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截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2万余册,学位论文147余万篇,各种数据库20多种。形成了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体育等多学科,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并存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情报资料中心”,收藏藏学图书5万余册,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对勘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同时,自建有“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特色资源数据库 。 学术刊物 截至2013年,学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藏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

平均绩点,在3分以上,就可以了。可询问学校教务处。最直接的是问你的辅导员。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先读 看 想 思考 下笔

楼主,虽然我很希望自己有很多的积分,也因为这样才来回答问题,不过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真的帮助到你。你去网上搜索一下燕子期刊网,应该是可以帮助到你,这里的分类很多也很全面。

具体资料没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人士。《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两个杂志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评选标准
  •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论文
  • 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 广西民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