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厦门杂志社主编

厦门杂志社主编

发布时间:

厦门杂志社主编

林良(1924—),祖籍福建同安,生于厦门, 1946年到台湾,先后就读于台湾师大国文系、淡江大学英语系。历任小学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杂志主编、广播节目主持人、出版经理等职,曾任《国语日报》董事长兼发行人、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其间,林良直接参与了影响台湾儿童文学发展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被台湾儿童文学界尊称为“大家长”。林良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现代爸爸》等,儿童诗集《动物和我》、《林良的诗》,儿歌集《小动物儿歌集》、《我会读》,广播剧《一颗红宝石》,传记文学《国父的童年》,图画故事《大年夜饭》、《绿色的花》,游记散文《哪里最好玩》等,另著有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达二百多册。林良曾获“中山文艺奖”、“文艺特殊贡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读物金书奖”等殊荣,被台湾儿童文学界尊称为“长青树”。  “台湾的儿歌以林良写得较早、较多,也最有影响力。”[1] 他的《小动物儿歌集》(1975)、《林良的看图说话》(1997)两部儿歌集入选“台湾(1945-1998)儿童文学100”,成为台湾2 0世纪儿歌的代表作。《小动物儿歌集》是一本介绍各种小动物的外表、习性的知识性儿歌集,多以小孩子的口气,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小动物的各种特征和特性,三言、四言、九言、十言,形式自由,参差交错,适合于儿童阅读。《林良的看图说话》,是一本典型的图文并茂的佳作,“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每一篇的情境,都经过了文学技巧的提炼,充满了诗和歌的情趣。” [2]全书107页,打破了台湾儿歌集一般每本大约只收一、二十首儿歌的状况,每一页都有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页都有一首精彩的儿歌,给人“一种充满声色情意的享受”。[3]林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数量可观的儿歌,为孩子门创造了 “林良风”的儿歌世界,受到孩子们的挚爱。林良的儿童诗虽然比不上他的散文那样脍炙人口,也比不上他的儿歌那样数量可观,但他却是台湾最早“吹起了写作儿童诗的号角”[4] 的人。他的儿童诗短小而有味,平淡而生动,朴实而隽永。此外,他的儿童诗作品还特别注重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想事物,启发其智慧,同时给他们很多想象的空间,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体现出林良擅于从儿童心理出发,尚质、尚真、尚自然的创作风格。  林良又是台湾最早提倡为儿童写散文的作家之一。自1966年小学生杂志社出版林良的《哪里最好玩》起,林良共出版了近30余本儿童散文集。为了提倡儿童散文,林良将写给女儿的家信结集为《爸爸的十六封信》一书(1971年)。在信中,作者以太阳般温暖的父爱和诗人般温馨的语言,通过自己小时侯的趣味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向女儿樱樱娓娓道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种种道理。作者谈乐观、谈从容、谈容忍、谈专心、谈责任感;谈交友、谈认错、谈羞怯、谈情绪、谈妒忌心,谈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困惑。给孩子解疑释难耐心细致,教孩子做人处世润物无声,语言浅显优美,道理耐人寻味,可以说是林良用拳拳的爱心奉献给小读者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和大陆作家冰心的《寄小读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和他后来出版的《认识自己》(1977年)成为台湾小读者常常带在身边的可爱的小书。  林良最擅于突出儿童散文的真实有趣,最擅于抒写真人真事真感情,最擅于“用最平淡、平白的文字,来描写最深刻的内容,而成为一篇可读性很高的美妙文章。”[5]《林良的散文》(1966)收录了他的35篇儿童散文,作者用少而美、短而精的文字,叙述童年生活的种种趣事,《想家》的心情细腻而真切, 《庭院》的温馨清净而可人,《捡球的小绅士》顽皮而儒雅,《小小电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实则生趣盎然”,“在浅语艺术的传达上,可称得上为‘典范之作’。” [6]     林良的散文显得“老少咸宜”和“浅而有味”。他特别擅于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意识、行为等特征,观察入微,体悟细腻,因而感情真挚动人,读者跟着作者的语言,散步似的走完全程以后,能够受到某一种启发,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小太阳》里的艰苦与幸福,凄寒与温馨,特别是从中迸射出的博爱和深情,震撼人心;《霸道的两岁》写小女儿两岁时对食品的独占欲,以及对父亲的依赖和极端的淘气,生动活泼,调皮可爱,更显出父爱的伟大深沉;《家里的诗》的幽默风趣和着浓浓的父女深情,着实难得。他的散文风靡台湾文坛数十年,历久弥新,平凡里见真情,淡泊中有深意,成为温暖读者心灵的永远的“小太阳”。

178465738 实习生 一级(34) |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4/5) | 百度首页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知识掌门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电脑/网络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陈慧瑛的资料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9-24 21:17 急啊!!!!!!!!!!!!!!!!! 提问者: cwb1780911 - 实习生 一级 最佳答案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藉江苏吴县 -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 参考资料: 218回答者: 水彩墨块 - 试用期 二级 2007-9-19 20:51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好用!!!相关内容• 陈慧瑛的资料 18 2008-10-14 • 有关陈慧瑛的资料全部 32 2008-9-22 • 谁知道陈慧瑛的资料?急需!!!!!!!!!!!!!!!!!!(短点!!!!!!!!!!!!!!!!!!!!!!!!!!!!) 17 2007-9-22 • 《梅花魂》作者陈慧瑛的资料!!急啊!! 109 2007-9-25 • 谁知道有关于陈慧瑛的资料?急用啊! 56 2007-9-30 更多关于陈慧瑛的资料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陈慧瑛 资料 其他回答 共 5 条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藉江苏吴县 -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 回答者: fengtly - 詹士 十七级 2007-9-19 20:49 陈慧瑛(1944-),女,归侨,福建厦门人,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四届全国侨联委员。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人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参考资料: 书上 回答者: cmy502 - 实习生 一级 2007-9-19 21:30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藉江苏吴县 -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陈慧瑛(1944-),女,归侨,福建厦门人,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四届全国侨联委员。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人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回答者: 943761825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007-9-19 21:36 陈慧瑛,女作家。祖籍福建省,1946年生于新加坡。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竹叶三君》等。 陈慧瑛,著名女作家、女诗人。现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后回祖国求学,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6岁起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十几年来,在中国内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共500多万字,有各种作品在国内外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已出版《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等16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举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 回答者: 梦的灭亡 - 实习生 一级 2007-9-19 21:41 陈慧瑛,女作家。祖籍福建省,1946年生于新加坡。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竹叶三君》等。 陈慧瑛,著名女作家、女诗人。现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后回祖国求学,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6岁起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十几年来,在中国内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共500多万字,有各种作品在国内外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已出版《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等16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举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 回答者:千锤百炼出深山 - 千总 四级 11-17 18:13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答者:匿名 2007-9-22 11:24 等待您来回答关于郭德纲的一个相声 怎样把色拉英语全集下载到快译通里? 李白的一首诗 翻译 小弟,跪求易峰神雕侠侣评书全集下载和易峰其他评书! 李白在官场时写的诗歌 目录 2009年2月27日最新郭德纲相声专场-北展华服专场全集 李白的古诗与历史 把《秋思》这首诗改成简单小故事 ©2009 Baidu

1、归侨女作家2、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简介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4、生平经历 新加坡(俗称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 1940-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编辑本段]3、个人简介 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编辑本段]4、生平经历 新加坡(俗称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本段]5、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编辑本段]6、获奖情况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

厦门日报主任编辑

1、归侨女作家2、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简介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4、生平经历 新加坡(俗称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 1940-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编辑本段]3、个人简介 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编辑本段]4、生平经历 新加坡(俗称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本段]5、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编辑本段]6、获奖情况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

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新加坡,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终极三国》、《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获奖情况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

厦门大学学报主编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批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口笔译研究生导师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中国英语语音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流派卫星电视片编委21世纪杯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评委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福建省评委中国著名英语教学法: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创始人 本科生:英语朗读艺术、英语精读、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语演说、英语辩论、英语教学法、英语短剧创作与表演、英语播音与主持等;博士和硕士生:心理语言学、高级口译、翻译心理学、非文学翻译、视译、英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学、英汉语音对比、应用语言学等。 英文论文:English through Chinese: Experimenting with sandwich 刊载于English T 2002年,第一期。英文论文:Sandwich stories as a bridge to authentic material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reading to young learners in C 刊载于IATEFL Issues,(《国际英语教师协会论坛》英文刊物,论文汉译名:“从三文治故事到真实语料:一种以儿童发展为重心的英语阅读教学法新探”)2000年2-3月刊,12-15页英文论文:Communicative language-teaching through sandwich stories for EFL children in C 载TESL Canada Journal,(《加拿大英语教学》英文刊物,论文汉译名:“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儿童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三文治故事教法新探”)1999年第一期,103-113页英文论文:Sandwich stories for Chinese 载IATEFL Newsletters,(《国际英语教师协会通讯》英文刊物,论文汉译名:“用三文治故事教中国儿童学英语”)1998年4-5月刊,9-10页英文论文:Metaphors in speeches by western leaders in intercultural 《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8-12-22-B英文论文:A preface to The Influence of Daoism on Asian-Canadian Writers (by John Zhong Ming Chen), Edwin Mellen Press, USA, 从误解到理解,从应用到创新——谈英语交际教学法。《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谈改革开放中英语专业文化背景课程的设置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二期。英语专业四种类型的课程改革问题。《福建外语》,1994年第1-2期。针锋相对还是相辅相成——试析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对峙倾向。《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外国语言文学专号。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中国大陆英语本科课程改革策略。《东南亚华人社区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1993年。英语语音教法新探。《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第四期。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第四期。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发展与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八期。语义韵研究:对象、方法与应用。《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三期。朗读艺术课:英语语音课程改革新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七期。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期。朗读:提高英语口语和演讲水平的关键。吴龙森主编《专家学者谈如何学英语》,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帕默尔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外国语》,2002年第2期。从信息的四个方面看英汉朗读中的停顿。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国儿童英语教法新探——三文治故事教学法。《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2002年5月27日,第5版。母语在儿童外语教学中应用——三文治故事教学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第9期。中国儿童英语“三文治故事教学法”。胡春洞主编《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英语谚语中性别歧视在WOMAN一词中的体现。《语言文化教育研究》,2002第5期。同声传译——英语口语训练新探。《中国教育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 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外国语言与文学》2003年第4期。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读三文治故事轻松学习说英语。姜伟主编《站在17位英语名师的肩膀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7第6期。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第6期。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反思三题,《外国语言文学》,2007第4期。跨文化语境演讲中谚语引用之批评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第1期。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八大关系,《华东外语教学论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第2期。西方人眼中的个人主义,《历史教学》,2008年11(下半月刊)。批评话语学派的话语观及其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七期。口译员的策略能力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华东外语教学论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黑河学院学报》,2010第1期。开设“英语播音与主持”课:英语专业语音课改革新探,陈桦主编《中国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英语辩论课教学初探,《厦门大学学报》(教学科研专辑)2011年7月。论海特姆/梅森之互文性翻译观,《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第3期。论“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批评性”,《外国语言文学》,2011第4期。话语的原型义与情景义——论J P Gee的话语分析三步骤,《华东外语论坛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 《英语朗读艺术入门》(含4盒音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英语演讲艺术入门》(含4盒音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初级版(含5盒音带)。鹭江出版社,1999年。《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中级版(含5盒音带)。鹭江出版社,2000年。《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高级版(含5盒音带)。鹭江出版社,2001年。《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超级版(含2盒音带)。鹭江出版社,2002年。《红黄蓝立体英汉童话乐园》(含5盘VCD)。主讲、导演,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少年儿童初级英语》(1 ? 2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英汉/汉英口译教程》(两册)(编者之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标准美国语》(六册)(副主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新维英语》1-4册,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2003年。《英语发音十日过关》广州:广东音像出版社,2002年。《洪恩三只小猪进阶英语1-30课》(含8盘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北京洪恩语言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洪恩三只小猪进阶英语31-61课》(含12盘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北京洪恩语言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华工少儿英语》(幼儿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语发音与朗读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英语演讲与辩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儿童英语故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7。《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1.《加拿大中学生优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1月。2.《美国中学生优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12月。3.《英国中学生优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8月。4.《七个小神探》1-8集。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3月。 1.全国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负责人:《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英文演讲之批评话语分析》,起止时间:2008-2011,经费:9万元。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负责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英文演讲之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止时间:2006-2009,经费:3万元。3.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课题负责人:《美国总统跨文化交际演讲之批评隐喻分析》,起止时间:2007-2010,经费:5万元。4.厦门大学预研基金项目负责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之批评分析》,起止时间:2006-2008,经费:1万元。5.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第二负责人:《儿童英语故事教学法新探》,起止时间:1999-2006,经费:5万元。6.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课题负责人:《发展性教育原则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应用》,起止时间:2001-2003,经费:5万元。7.厦门大学校级项目负责人:《三文治教学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起止时间:2000-2002,经费:2万元。8.厦大社科横向课题负责人:《闽粤方言对学习英语发音的影响》,起止时间:1994-1998,经费:5万元。9.厦大社科横向课题负责人:《欧洲历史研究培训方法论》,起止时间:2007-2009,经费:20万元。10.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第二负责人:《发展性教学原则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起止时间:2009-2011,经费:5万元。11.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基础英语》“负责人,起止时间:2010-201312.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职英语朗读与演讲艺术教学探微》,第一合作者。起止时间:2011-

1982年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文艺学专业毕业,文学硕士,师从郑朝宗、许怀中两位教授,后留校任教、任职,从事美学、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福建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福建省高校学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闻一多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等。曾当选厦门市(1996--1998年度)劳动模范。在校担任《文学概论》、《马列文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闻一多美学研究》、《西方古典美学》、《艺术美概论》、《新诗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主持工作的《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11家名刊之一。

厦门的杂志社

哇20分也叫重赏?

目前厦门应该没有专门报道艺术品类的报纸,如果你的受众是普通大众的话,厦门本地的日报、晚报、都市报都合适,采取专门版面来做;如果你的受众只局限于艺术类的人群的话,那估计大众传媒是不符合你的 要求的,那你可以去厦门艺术馆收集一下信息吧,那里办过陶瓷展。

厦视4套和六套不错,报纸嘛,个人推荐星周刊,厦门广播电视报和厦门晚报

回答 报社 厦门日报社广告中心 吕岭路122号厦门日报大厦一楼广告营业厅 5581501 东南快报社 南山路仙洞花园141-1幢201室 5662883 东南早报社 湖滨三里227号201室 5047302 法制日报网厦门频道编辑部 湖滨北路建业大厦14A 5208373 中国消费者网福建工作站 仙岳路582号 5360315 厦门晚报 吕岭路122号新闻大厦 5589999 集美报社 集美岑东路168号行政大楼C栋4楼集美报办(一) 6068802 海峡人才报社厦门专刊部 莲前东路788号406室 5928401 厦门全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二经营部 湖里区兴隆路十三号五层 厦门市湖里区鑫威达包袋厂 湖里区禾山镇坂尚村 厦门市湖里区天顺彩色制版印刷厂 禾山镇后埔村157之14号 电视台 厦门市同安区有线广播电视台 翔安大嶝镇田乾村 7095701 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 湖里大道2号哈曼尼广场1号楼6层 5651234 厦门市洋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滨南路81号三江大厦7楼B座 2213138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同安凤山路63号 7130006 厦门世通华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湖滨北路78号兴业大厦11层 5368300 东南电视台厦门演播厅 湖里大道2号1号楼6层(哈曼尼广场) 5650041 厦门市海沧区广播电视台 海沧沧虹路301号店面 6581000 厦门市宝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集美分公司 集美新村工业区 厦门常舜工贸有限公司 同安区新民镇西湖村山坪 厦门滨海兴水产有限公司 翔安区新店镇新兴街 厦门石村建材有限公司 西柯镇潘涂工业区 厦门大进实业有限公司 湖里区嘉园路83号2层08号 厦门市金大兴工贸有限公司杏前分公司 杏前路158--1号 记者站 香港商报厦门记者站 湖滨北路兴业银行五楼 5332599 法制日报社厦门记者站 金山西路1号司法局304室 5234590 中国食品质量报社驻厦门工作站 白鹿路 2052088 时代华人杂志社驻福建记者站 深田路42号 2039356 厦门金顺利建筑架模工程有限公司 开元区联丰商城C1幢503室 厦门市湖里区欣晖金属制品厂 湖里区吕岭路 厦门爱德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大概就这些 更多33条 

厦门日报编辑部主任

1、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 1940-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 2、个人简介 陈慧瑛 女,1946年12月生,福建厦门人,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 3、生平经历 新加坡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4、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 5、获奖情况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 6、佳篇赏析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直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注:此文已选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陈慧瑛生平,女,著名女作家、女诗人。1934年6月15日生于新加坡,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多次应邀赴欧美、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历任《厦门日报》编辑、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

ml高手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 1940-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编辑本段]3、个人简介 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编辑本段]4、生平经历 新加坡(俗称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本段]5、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编辑本段]6、获奖情况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编辑本段]7、佳篇赏析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直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注:此文已选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课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索引序列
  • 厦门杂志社主编
  • 厦门日报主任编辑
  • 厦门大学学报主编
  • 厦门的杂志社
  • 厦门日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