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科技导论期刊

科技导论期刊

发布时间:

科技导论期刊

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用户体验分析领域,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和科学精神,富于创新意识与前瞻眼光,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从事产品或系统原型的创意分析、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大数据分析、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可用性测试、项目运营与管理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课程:艺术与科技导论、数据科学基础、视听艺术传播、体验创意分析、创意思维导图、创意色彩学、体验数据分析方法、Axure RP艺术仿真、虚拟现实与互动设计、体验心理学、可用性工程、用户体验项目管理与运营等。

姚远著作丰富,独著、合著、主编或副主编著作共计 29 部。个人专著《陕西科技史人物传略》 (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1)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西安科技文明》 ( 西安出版社, 2002) ;合作著作《汉代长安辞典》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明清西安辞典》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陕西古代科学技术》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汉唐气象》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 ;《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 ;《陕西一百个著名人物》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主编著作《从古铜车马到现代科学技术》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 ;《科技学术期刊撰稿指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1989 年第 2 版 ) ;《实用科技写作教程》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西北大学学人谱》 (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 1997 年第 2 版 ) ;《陕西科技新秀》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合作译著《今日英语词汇》 (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1991 年再版 ) 。代表著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对清末和民国间的 2 100 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 500 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光明日报》 ( 1999-06-04 ) 、《科学时报》 ( 1999-05-19 ) 、《中国教育报》 ( 1999-06-06 ) 以及《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等报刊发表了 17 篇书评,称其“首次将区域研究方法引入新闻史研究,开辟了新闻史研究的新方向”。

科技导论期刊排名

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用户体验分析领域,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和科学精神,富于创新意识与前瞻眼光,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从事产品或系统原型的创意分析、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大数据分析、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可用性测试、项目运营与管理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课程:艺术与科技导论、数据科学基础、视听艺术传播、体验创意分析、创意思维导图、创意色彩学、体验数据分析方法、Axure RP艺术仿真、虚拟现实与互动设计、体验心理学、可用性工程、用户体验项目管理与运营等。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2012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专业代码为130509T,该专业是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整合空间、艺术、媒体、技术与商业的视角,在空间环境设计、信息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等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叉学科基础和创意创新能力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毕业生主要就职范围是电子商务服务体验、互联网互动服务、影视渠道传播与受众体验、企业客户服务体验、娱乐互动体验及文化与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包括互联网、金融业、服务业、传媒与媒体艺术机构等用户体验等部门。可担任用户体验数据分析师、用户体验分析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职务。也可以就职范围是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相关教育、科研机构,或相关企业,包括空间及环境设计公司、IT公司的用户体验与产品开发部门、影视动画公司、数字娱乐相关公司、传媒及媒体艺术机构等。 一般院校的开设课程是:  艺术与科技导论、数据科学基础、视听艺术传播、体验创意分析、创意思维导图、创意色彩学、体验数据分析方法、Axure RP艺术仿真、虚拟现实与互动设计、体验心理学、可用性工程、用户体验项目管理与运营等。另开设影视娱乐作品赏析、人机工程学、移动APP体验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增强现实技术、摄影摄像技术、游戏概论等近30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以及专家讲座。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以下能力:1、掌握艺术学、设计学、体验科学、创意思维以及科学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兼有人文、艺术和科学的交叉优势;2、熟练掌握用户体验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从用户行为、情感、心理、偏好、价值取向等各方面对用户体验及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准确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从事产品的艺术创意和科技创意的可用性测试分析能力;3、熟悉国家关于艺术、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政策与法规,具有对政策的正确理解与执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5、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回答 香港理工大学现根据英国 QS 的排名,全球前二百,大概190+的样子吧! 课程简介: 应用生物学士学位课程为三年全日制课程,为了开拓学生在工业应用与学术研究方面的视野,学生将有机会参加本港或海外实习计划,以便在专业工作环境中得到实践。本学位课程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专题研究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将所学应用于研究与实践当中。此外,学生亦可选修双学位课程,以自费方式多读一年即可同时获得应用生物学士学位和生物医学工程理学士学位。本课程毕业生就业前景理想,工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环保部门、生物科技工业和食品工业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获得双学位的毕业生更有机会到香港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此外,毕业生亦可在香港或国外的高校继续深造。 学位深造: 学生毕业之后可在香港或海外继续修读研究生,亦可在本学系攻读应用生物与生物科技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简介 本学系目前开设有应用生物与生物科技、化学科技等领域的全日制课程,学系师资优良,实验室设备完善,可媲美欧美大学。 本系拥有多个教学与研究实验室,以供教学与学生进行专题项目研究之用。本系学术气氛活跃,学术交流频繁。目前,本系正在进行多项国际水平的应用科学发展研究。本系会经常邀请来自全球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本校访问,举行各种学术报告与研讨会 更多6条 

超导科技期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Nature》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该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重要的突破,已成为当今自然科学界国际影响最大的重要期刊之一。收文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领域,尤其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卓有成就。许多新的发现、创新性的文献大多首发于《自然》周刊。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的公布、高温超导研究的新发现、艾滋病研究的新突破等都是在《自然》周刊首先发表的。我国每年公布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也大多来源于《自然》周刊。 ::Nature系列期刊自创刊伊始就秉承《Nature》的创刊宗旨,努力办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名列前茅。 在[Nature] 和 [Science]发表的结 记得做学生时学校图书馆的[Nature]和[Science]等期刊杂志是影印的,虽然信息丰富,但这两个看来是新闻性周刊杂志 ( Magazine ) 。影印书刊要滞后3个月到1年,见到已成旧闻,因此很少认真阅读,但偶尔翻翻,也能被刺激一下。记得当时对分形几何的兴趣,就是被[Nature]上的报道激起的。当时阅读的,主要是新闻评论部分,也许这些杂志发表的论文离所学专业太远,现在想不起来曾经读过其中发表的什麽论文和快报。 后来到了欧洲,系级图书馆有了及时到的原版期刊,才逐渐开始阅读得多起来。两个杂志也到校园里促销,记得还曾订过一年的[Science],才花了几十荷兰盾。接触过促销人员以后,才知道两个杂志是科学界的引导性杂志。但看看周围的成名的教授,绝大部分都没有在这两个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在实验室也很少听到关于这两个杂志的讨论。到是记得一次和Julian谈起建议在Nature发表论文,他用戏虐的语气说,不必着急,你一辈子在这个杂志发表一篇就可以了。那时Julian在荷兰Twente大学做教授,在催化界如日中天,名声贯耳。后来到了Nancy ,一日看文献机检报告(那时还没有联机的数据库,只能定题委托检索) ,看到南锡一大的同行在Nature上发表文章,题为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报道在金属催化剂上600oC以下可生成乙烯,而我们DCPR在ENSIC的课题组当时在做甲烷氧化偶联动力学模型,采用的是氧化镧做催化剂,反应温度要800oC以上。讨论工作时郑重向 Guy-Marie Côme教授汇报,我们的同事发明了反应温度极低的催化剂,建议是否用这一新催化剂做动力学研究。 Guy-Marie问 In which journal?,答Nature,答 Nature? Then it’s not too late if we use it after ten years。 从此才认真分析[Nature]和[Science]与其它科技期刊的不同,逐渐的理会了Magazine和Journal的区别。 Magazine是针对大众的读物,兼有科普、吸引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其它领域专家注意以促进合作的职能,因此必须吸引眼球和刺激兴趣。 Journal是专业性的,必须客观的记录研究的进程,面对的读者是小同行,因此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文献。 1995年以后,祖国逐步进入了学术大跃进时代。中国作者的名字也进入了[Nature]和[Science]的作者系列。开始几年,很为他们骄傲,觉得国家给他们优厚的研究条件也是应该的。但渐渐的,感受到了不在这些杂志发表的压力,学校一再出重奖政策,奖励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论文的作者,在基金会和各种政府组织的项目论证中,[Nature]和[Science]论文作者成为极大优势。渐渐的,经常听到领导语重心长的教导,永丹,你作文功夫很好,为什麽不到[Nature]和[Science]去发表论文?到2000年以后,竟然逐步成为一种歧视,似乎不在这两个杂志发表就不是专业人员,就不能在中国做科学研究。 然教授已做多年,学生也有多位,不得不考虑小组的生存。遂认真阅读两个杂志的作者指南,对其中发表的Letters和Articles也着实研究了一番,特别是中国作者的大作,更作为学习的重点。然而,越读越胆小,人造金刚、碳管储氢、拼接始祖之类的实在想不通。掂量掂量自己,还是在自己的专业杂志发表的好,至少审稿人是小同行,在发表之前认真严肃的审稿,可帮助修正一时的冲动。 呵呵上面有个是引得李永丹教授的一片博文,有点经典。

16所的低温与制冷、超导等专业在国防建设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用极为广泛,出色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如探月工程等。知道了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六研究所,是一家集超导、低温、整人和灰”社会于一体的国家军工单位,自2012年8月,由于与其团委委员薛某发生了劳·务·纠·纷,便及时进行了战略大转移,将全部精力和科研方向放到了放倒薛某身上(优@酷视@频搜索“十六所暴@行”即可),截至今年3月26日已取得重大突破,科研带头人资产部王光起也呗授予了“优秀灰社会堂主”的光荣称号,如今,电子十六所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产业大转移、整人整到底”的方向胜利前进!!

科技导报期刊

2013 年Z1期 目录 建议科研经费支持高校科研岗位,促进高校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涂传诒; 化学法处理硫酸铅制备铅酸电池正极材料 高鹏然;刘义;卜贤福;雷立旭; 316L不锈钢焊缝腐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吕虹玮;董士刚;王静静;李宁;林昌健; 微波烧结法制备Fe_2O_3掺杂55PNN-45PZT压电陶瓷及性能 杜建周;裘进浩;朱孔军;季宏丽; 镁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方式及其对泡沫铝制备的影响 林皓;罗洪杰;孙威;姚广春; 保温时间对原位生成Si_3N_4结合MgO-C耐火材料的性能影响 彭耐;邓承继;祝洪喜;员文杰;徐彬; 铬铁矿固态碳热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 赵青;刘承军;姜茂发;亓捷;张庆松; Ti-7333合金β锻动态再结晶行为 樊江昆;寇宏超;唐斌;常辉;李金山; 发泡石膏铸型热烘烤工艺 樊振中;熊艳才;王胜强;张坤;杨守杰; 离子交换树脂固定接枝脂肪酶 张汝壮;周彦波;朱明英;鲁军;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特性及可见光对其影响 孙敏;吕晓玲; 水合氧化铁对水中酸性品红的吸附-解吸行为 吴永娟;彦俊英;张茜;陈汝芬;魏雨;吴东; 放宽静稳定性亚音速大型飞机重心范围设计准则 耿建中;武虎子;段卓毅; Winkler弹性地基上声子晶体梁带隙特性 张子明;陈启勇;倪志强;韩林;张研;

没听说过,肯定不是核心期刊啊。

现任社长、主编冯长根,副社长陈家俊,副社长、副主编苏青。《科技导报》以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原创性论文为主,同时刊登阶段性科研成果报告,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把努力办成中国的《SCIENCE》和《NATURE》作为奋斗目标。《科技导报》以“刊登原创学术论文,报导前沿科技成果;涵盖科技各个领域,关注重大科技问题;重视理论研究创新,鼓励学术观点争鸣;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探索强国兴邦道路”为办刊宗旨,以“处理来稿周期短,报道成果时效强,探究问题起点高,研讨思路视野宽,提出对策着眼远,争鸣学术气氛浓”为办刊特色,在全国众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成为一本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期刊。该报设有科学哲理、基础科学、高技术、科研管理、工程技术、教育、农业、资源环境等共18个栏目。《科技导报》曾荣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双奖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国家机关和高新技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tibetnamco(站内联系TA)目前状态下 不提倡投 科技导报 这样的综合而不权威的期刊科技导报来头很大,是中国科协主办的。目标很高,要办中国的naturescience。专业性论文,建议要不投国外的专业期刊,要不投国内的专业期刊。

科技导论期刊排名榜

姚远著作丰富,独著、合著、主编或副主编著作共计 29 部。个人专著《陕西科技史人物传略》 (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1)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西安科技文明》 ( 西安出版社, 2002) ;合作著作《汉代长安辞典》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明清西安辞典》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陕西古代科学技术》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汉唐气象》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 ;《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 ;《陕西一百个著名人物》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主编著作《从古铜车马到现代科学技术》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 ;《科技学术期刊撰稿指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1989 年第 2 版 ) ;《实用科技写作教程》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西北大学学人谱》 (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 1997 年第 2 版 ) ;《陕西科技新秀》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合作译著《今日英语词汇》 (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1991 年再版 ) 。代表著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对清末和民国间的 2 100 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 500 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光明日报》 ( 1999-06-04 ) 、《科学时报》 ( 1999-05-19 ) 、《中国教育报》 ( 1999-06-06 ) 以及《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等报刊发表了 17 篇书评,称其“首次将区域研究方法引入新闻史研究,开辟了新闻史研究的新方向”。

《自然》 Nature

  • 索引序列
  • 科技导论期刊
  • 科技导论期刊排名
  • 超导科技期刊
  • 科技导报期刊
  • 科技导论期刊排名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