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工资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工资

发布时间: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工资

不同城市价格也不一样,不同单位价钱也不一样。许多杂志社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非法出版物”。

本科学历的可以做杂志社编辑一般编辑在大学是学中文系的,具体工作是每天对一些投稿进行整理,编辑后出版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

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五个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首次公开介绍传播学,通常被视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点。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

/books/book-200684155566Khtm

对于你说的四个方向来说,初试的内容没有差别,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复式也只是专业笔试有差别,其他没有区别,具体请见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学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者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依然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Sitaram&Cogdell,1976,第六页)。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则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呢?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其英文表达为“Intercultru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者“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论见诸于有关文化差异(文化维度)的著作中,特别是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哈里•C特兰狄斯(HarryCTriandis)、方斯•特龙皮纳尔斯(FonsTrompenaars)、沙龙•施瓦兹(ShalomSchwartz)及克里佛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等人的著作中。目前,这些学者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传播理论和传播情景中,特别是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之中。二、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爱德华•霍尔其人(一)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跨文化传播学始创于美国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在发现新大陆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各大洲的移民都相继涌入美国,于是美国便逐渐成为一个移民大国,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在这个宗教、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白人占统治地位,印第安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的移民便自然处于被支配地位。于是,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开始蔓延。二战使得不少欧洲的美国同盟变成了废墟,为了冷战的需要,为了跟苏联抗衡,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植欧洲经济发展,于是大量的专家、学者、企业员工被派往欧洲;同时,美国经济并未受到二战的太大影响,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繁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美国政府发现,许多由美国政府和企业外派的工作人员都因文化差异,无法适应派往国生活,最终无功而返。美国的外来移民及留学生中经历着这种“文化震撼”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来移民、留学生、旅游者剧增,外派工作人员不断,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客观上需要一门崭新的学科——跨文化传播学来研究相关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二)爱德华•霍尔的生平爱德华•霍尔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他成为了承担这一使命的人。爱德华•霍尔1914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1933-1937年曾经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并研究,写成自传《三十年代的西部》。二战期间,爱德华•霍尔曾经在欧洲和菲律宾服役,并在这些地方从事不同文化中的空间概念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美国政府部门的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oreignServiceInstitute)任教,对外派出国人员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期间,他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并撰写了几部非常畅销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爱德华•霍尔生平和事业主要事件时间事件1914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WebsterGroves1918-1932年在新墨西哥长大1933-1937年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1936年获丹佛大学人类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亚利桑那州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2-1945年二战其间,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194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军队机关府特鲁克岛管理处从事研究1946-1948年任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席并从事丹佛的种族关系研究1948-1950年与EricFromm一起在佛蒙特州的本宁顿学院教书1950-1955年华盛顿特区外派人员培训学院第四课程体系主任1952-1956年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55年在《美洲科学》杂志中发表了发表《礼节人类学》一文1959年《无声的语言》一书发表1960-1963年又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63-1967年成为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芝加哥)人类学教授;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资助进行空间关系学和不同种族交往的研究1966年《隐藏的维度》一书发表1967-1977年成为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直到退休1976年出席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主的跨文化传播会议1976年《超越文化》一书发表1977年在柏林国际传播协议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1977至今退休后居住在新墨西哥的圣达菲;偶尔在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的会议中及暑期跨文化传播学院讲学;在新墨西哥大学任教1983年《生活的舞蹈——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一书发表1983年《隐性差异: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发表1987年《隐性差异:与日本人做生意》一书发表1990年《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一书发表(三)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经历和专业背景前面我们提到,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爱德华•霍尔能够开创跨文化传播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是分不开的。爱德华•霍尔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自己所属“文化身份”是来自北欧的美国白人文化。从在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发现,他前后跟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菲律宾文化有过较深的接触。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各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也为他从事跨文化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爱德华•霍尔四岁时,举家搬迁到ElPaso(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属于德克萨斯州),家里雇佣了一位来自Juarez(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镇)的保姆,后来他们又搬迁回了圣路易丝。到了这里,保姆和她的两个女儿便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五岁时,霍尔和一群西班牙小孩同在一个幼儿园,后来在法国也住过一段时间。可以说霍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我小时候经常碰到这类事情。我对此非常感兴趣。”1933-1937年,霍尔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用金钱来激励当地的印第安人修建大坝,以便改善那里的生存环境,提高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与印第安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霍尔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敏感,“我在保留地的时候,常常考虑如何才能跟瓦霍人和霍皮人共事,在这里我发现他们完全不同。要把我的思维方式强加给他们根本就不管用。”这段期间的接触让霍尔知晓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跨文化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及其复杂性。”(Hall,1992,第76页)1942-1945年,二战期间,霍尔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期间领导了一个非裔美籍士兵组成的军团。他认为自己的领导工作非常具有创造性,“我非常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因为我和黑人士兵一道工作。我非常尊敬他们,并且常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利益。”霍尔的跨文化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获得了跨文化传播第一手的资料,从此对跨文化传播获得了感性认识;而真正引领他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应该是受到的学术影响。霍尔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也曾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中工作过。这些学习和研究使得他能接触到相关方面的学者,最后形成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后来,霍尔把他受到的专业影响分成四个部分:(1)文化人类学;(2)语言学;(3)动物行为学;(4)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Hall,1992;Sorrells,1998)三、爱德华•霍尔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贡献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丝菲尔德、霍夫德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Rogers,1994)。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卢丝•••贝尼迪克特,格里果力•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霍尔的跨文化生活和工作经历已经让他产生了“跨文化”这一概念,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就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概念,他把这些思想进行了梳理后于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该书已经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霍尔非常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该书花了将近20%的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1-1969年间便发行了505000册,还被众多著作、杂志和其他出版物转摘,前后被翻译成6种文字。(MasaoKunihiro)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在霍尔的努力耕耘下,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学诞生了,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自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这门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我国外语教学、国际关系等涉外专业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中还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ASamovarandRichardEPorter,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CCondonandFathiYousef,197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不少大学都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从大量的跨文化传播著作和文章来看,霍尔依然在该学科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的引用率依然最高。我国学者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交际)的著作和外文的影印和翻译文本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胡文仲著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郭镇之主编的《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LarryASamovar和RichardEPorter合著的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AReading的影印版本已经在我国发行,并被麻争奇等译翻译并命名为《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1995年,我国还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会议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了第六次会议。可以说,霍尔在文化和传播之间拓展的这一领域已经跨越了太平洋,在我国不断的影响日益扩大。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部

文化人类学家是跨文化传播学的开拓者。从20世纪初期开始,以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为先导,对人类不同文化的差异及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学术努力日益深入。在“二战”进入后期阶段之后,美国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确保美军能在新近占领的岛屿上与土著居民沟通与合作?由于美军对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和文化一无所知,美国政府就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文化人类学家,专门研究这些地区的文化。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性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这样的认识:作为一门学科的跨文化传播学,应致力于考察那些对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人际传播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菊与刀》(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就是美国政府在1944年委托研究的成果之一。当时,美国政府需要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说:严重的事态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能否不进攻日本本土而获致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皇宫?从日本俘虏身上,我们可以期望得到什么?在对日本军队及日本本土进行宣传时,我们将宣传些什么才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并削弱日本人那种抵抗到最后一个人的意志?这些问题在日本通中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对立。如果和平降临,为了维持秩序,日本人需要永远进行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要准备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与那些疯狂的抵抗到底分子进行战斗?在世界和平有可能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次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谁将领导这次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有灭亡?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报告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与德国的诸多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随后的发展确如本尼迪克特所料,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也与她的意见大抵一致。“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了海外基地,与此同时,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性机构也在纷纷建立。美国政府急需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外交法令》(Foreign Service Act),决定在美国国务院下设驻外事务处(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为美国援外技术人员和外交官提供语言和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培训。一些学者认为,此举意味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正式开始。 1958 年,美国南亚问题专家伯迪克(Eugene Burdick)等出版了《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直指50 年代美国驻东南亚的外交官和经援人员漠视当地文化的令人反感的形象。美国国务院向驻外人员明确提出,应以该书为镜子来对照各自的行为。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是美国驻外事务处任职的专家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选拔和训练到国外工作的美国人。霍尔发现,美国人与他国人民相处时的许多困难是由于美国人“以我们自己的标准与他人交往”引起的,美国形象的不堪也与培训不足以及缺乏对其他文化了解的外交人员和出国人员有关。在发表一系列有关跨文化训练的论文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具体勾勒了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若干原则:跨文化传播训练的参与和体验;从单一文化社会层面的研究转向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研究;重视非语言传播;强调文化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坚持非评判性的族群相对主义(non-judgemental ethnorelativism);关注传播与文化的关系,兼之《无声的语言》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许多研究认为,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起创立的“和平队”(Peace Corps) ,让美国各个学术领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传播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少数族群争取民权的斗争和不断深入的文化多样性争论,更使美国政府认识到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传播的重要性。以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为标志,美国政府开始正视少数族群文化的合法权利,同时,以文化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主力,社会科学不同领域都加强了文化与传播的综合性研究。在这一时期,跨文化传播研究逐步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旨是对造成文化差异的文化、语言、非语言要素进行探讨,尤其是聚焦于理解人际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增进有效传播的相关技巧。自1961年到1969年,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一书的发行量高达50多万册,并被译为6 种语言畅销海外。霍尔还出版了他的另一力作《隐蔽的空间》(The Hidden Dimension),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地学界乃至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1966年,史密斯(Alfred Smith)主编了论文集《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反映了知识界将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研究跨文化传播现象的集体努力。20世纪70年代,交通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日渐密切,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对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和理论汇聚,跨文化传播学逐渐发展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一时期,全美传播协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与国际传播协会均成立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年刊》(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创刊;1977年,《跨文化关系国际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创刊。跨文化传播专业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影响至今不衰的Intercultural Press、Sage Publications等。大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教学著作陆续问世,最有影响的是拉里·萨默瓦等主编的《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72 年首版后每隔3 年就重新修订,成为长期通行的专业教材。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高等院校广泛设立跨文化传播相关课程,1977 年,全美有450 所教育机构开设了这门课,部分院校开始授予跨文化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传播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学科在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得到了西方学界的普遍认可。1989年,阿森特(Molefi Asante)与古迪孔斯特主编的《国际与跨文化传播手册》(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集中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鉴于跨文化传播学无可辩驳的实用性,其研究成果进一步被应用到外交、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机构,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成立进行跨文化传播训练的专门机构。此外,由于跨文化传播学自身的发展,跨文化话语分析学、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分支科学也应运而生,研究领域日益宽广,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呈现着不同层次的摩擦、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传播愈加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关注的对象。正像萨默瓦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 学界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与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议题也变得更为多样,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分析、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已成为探讨的焦点之一,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正在被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还借助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女性主义、知识话语权力理论等,对跨文化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中文版,可以吗?需此本,加一下俺。。。《跨文化传播 中文版》 作者:(美)拉里·A萨默瓦(Larry A Samovar),(美)理查德·E波特(Richard E Porter)著;闵惠泉等译 页数:385 出版日期:2004 丛书名: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简介:本书力求对文化的基本理论、“宽容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及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应对方法等进行全面介绍、讨论。 ISBN:7-300-05136-7

新闻学专业(050301)1.新闻史方向作为新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之一,新闻史是一门探索人类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传播思想史、新闻业务发展史、新闻媒介演变史、新闻传播制度史、新闻人物史、新闻事件史、各国新闻传播史等,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地域广阔、流派众多。设立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熟悉丰富的新闻传播史资料,掌握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发展规律,能够前瞻性地把握新闻传播事业未来趋势潮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2.新闻理论方向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认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新闻本体研究,新闻事业研究,新闻工作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研究,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教育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注重思辨性,并适当引入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能够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去探索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本方向力图通过对学生二到三年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新闻素质和专业理念教育,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更好担负起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的历史使命。3.新闻业务方向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新闻业务方向的研究内容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期刊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特殊规律,具体的,它包括这些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策划、制作等环节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新闻业务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各类新闻体裁、节目形态、优秀新闻作品、中外名记者等相关领域。其中对各类媒介新闻报道一般规律的研究,是本专业方向的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它及时总结中外新闻报道的经验与规律,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梳理,指导新的新闻报道实践。新闻业务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素养、熟悉与掌握各类新闻媒介的报道特点与规律,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的高级新闻业务人才。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是新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立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集中探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与新现象,是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和新延伸。因此,对网络新闻及新媒体进行较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有: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设。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对网络新闻传播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认识与把握、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的高级人才。5.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报刊传播新闻、沟通情况、阐扬观点、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经营管理的历史、现状和规律,重点是研究中共党报党刊对大陆所有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文化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党报党刊采(采访)编(编辑)评(评论)特点、运行模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与非党报党刊的竞争与互动,研究报刊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互动。强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训练不断线,了解国情和业界前沿问题不断线,英文学习和中文写作不断线。坚持知行统一,新闻报道与新闻科教并举,以做党的耳目喉舌为依归。即:所培养的人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深厚的治学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报刊等媒体独立从事采编评工作,能在科研单位独立从事新闻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在“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部分硕士生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长虹、胡欣、温红彦、吴迎春、季晓磊、刘玉琴,新华社高级编辑文璐,《北京日报》主任编辑郭洪新,《中国新闻出版报》主任编辑朱侠等同志,为兼职导师,由本校教授王武录与他们共同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的部分硕士生。报学是新闻学的基础,报刊是传统媒体,又是强势和主流媒体之一;大陆报业更是当今朝阳产业之一。本校招收“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生,且在部分同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预期人才需求前景较好。国际新闻专业(050320)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型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国际媒体方向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我本身也是新闻学习者 有意愿考传媒的新闻系研究生希望我的资料对你有帮助!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招聘

钉钉企典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公司简介: 上海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11-27,注册资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王贤江,公司地址是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238号1601-151室,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310106MA1FYA0560,行业是其他文化艺术业,登记机关是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静安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提供筹备、策划服务,公关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广告,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摄影服务,企业形象策划,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商务信息咨询,日用百货、办公用品、服装鞋帽、工艺礼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文体用品、音响灯光设备、计算机的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上海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310106000354435 • 分支机构: • 对外投资: • 股东: • 高管人员:

0503新闻传播学类050301新闻学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4传播学050305编辑出版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就业方向:一、高校教师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讯机构进行理论研究。二、网络编辑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职业中,“网络编辑”名列其中。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等。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如果你是一个娱乐“粉丝”,那么一定听过“光线传媒”这个名字,它制作的《娱乐现场》节目总计发行达600个频道。光线传媒便是一个典型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其官方网站挂有常年招聘节目撰搞及节目编导的启事。目前,我国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1500余家。在电视栏目方面,大家熟悉的《幸运52》《娱乐现场》《欢乐总动员》等都是由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前景非常广泛。四、线下刊物编辑在网络时代,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网络信息也有到达率不足的问题,于是很多网站在发展壮大后都开始创办线下刊物。上海壹报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办的《文化艺术报。城市壹报通》就是一种汇集线上信息的线下刊物,它是一张集众多分类广告信息为一体的实用型报纸。该公司招聘采编的要求是具备记者的敏锐、编辑的统筹策划能力、广告人的商业嗅觉,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因此,不仅熟悉新闻学的相关知识,而且对某行业比较有专攻的毕业生在这方面最有优势。五、企业刊物编辑、记者出于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这里也是传媒人才的用武之地。但这需要从业者知识面较广,因为公司主营业务各有不同,对采编人员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比如上海毕马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在招聘媒体策划、采编人员时,要求具备新闻、广告、医学、药学大学本科学历;而藏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招聘执行主编时,则要求最好有历史、文物等相关专业背景。优势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以传媒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综合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文、工、管、经、法、理、教多学科协调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信息经济的主导平台市场,信息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新媒体研究得到了国家政策部门、产业经营部门、学术界、教育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国家重点(4个)新闻学传播学动画艺术设计学中国人民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国家重点(18个)汉语言文学哲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档案学统计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四个系;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方向。我院学生一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湖南卫、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专业实习,让学生能够受到了良好的专业训练。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始终将培养质量摆在首位,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高素质、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入学后实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中期分流,分层培养,因材施教,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在近年来举办的全国性大赛中,我院学生屡获大奖,曾连续二次摘得“中国大学生广告电视辩论赛”桂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名仰海内外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新闻学院设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教育体系。学院共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媒介经营管理4个博士点,以及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媒介管理学、新闻与传播6个硕士点(包括“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隶属于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历史悠久,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三大学科群,有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全国仅有五所院校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我国新闻院系中开办最早的系科之一,于1946年在上海成立,2001年3月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华南地区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的重镇。现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3个系4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授权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学院使命是发挥清华大学的综合优势,创建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科,培养优秀的新闻与传播人才。华中科技大学: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三个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公关学四个硕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5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下设新闻评论专业方向,建构起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全程式教育体系。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2003年10月10日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院现有“大众传播与媒介管理”博士学位授予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传播学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就业前景很广阔。就业前景: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领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学科体系横跨从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等整个传播领域,构成了从理论传播学到应用传播学的宽口径、厚基础、适应面广的新兴学科专业。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传播学专业将为国家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具体主流就业去向  传播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很多种,整体而言,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传统媒体  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担当着“群众喉舌、新闻宣传”的主流角色,是新闻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去向。传统媒体的类型多样,不同的传统媒体对人才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1、报业  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迫使报纸媒体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因而对应聘者也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经济观察报》要闻部招聘记者要求:“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经验者优先。”  依据事业化程度强弱以及企业化经营运作的成熟度,可简略地把报业依次分为高端党报、机关报、行业报、品牌度高的报业集团、各地都市报。  高端党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每年的校园招聘名额有限,适合于重视身份认同、希望工作稳定的名校毕业生。  行业报纸例如一些国家部门的机关报纸,其待遇有高有低,与所在行业的关联度较大。对某一行业有浓厚兴趣的毕业生,可考虑加入。  总体来看,事业单位化的媒体虽然其待遇与地位有保证,但对于有新闻理想与事业追求的毕业生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尚需结合自身情况酌情考虑。  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报业集团,其待遇优厚(如《南方传媒》与《广州日报》的录用者一般能在3年内达到年薪10万左右),且具有较大的事业成长空间,当然由于名额有限,竞争程度非常激烈。如南方传媒2008年的校园招聘,据笔者了解,仅北京地区就有数千人投简历,有笔试机会者只有数百人,而真正录取才几十人。  其他区域性报业集团的待遇一般处于所在城市薪资的中上水平,尤其是一些在当地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都市报(如郑州《大河报》、四川《成都商报》、湖北《楚天都市报》),其待遇也比较可观。  应聘报业方向的毕业生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而且应提前做好准备(实习经历、发表的新闻作品都会有所帮助)。多数报纸偏重于招收有知名报社实习经验且发表了一定新闻作品的应聘者。  2、广播电视业  据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我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预计2010年广电从业人员比2006年增长10万人左右,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岗位一般有节目编导、记者、主持人、制片人等。作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要求从业者能够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熟悉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流程,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善于同听众、观众交流沟通。  目前广播电视业多采取市场化运作,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虽然各电视台招聘人数众多,但一般待遇较低,有较长的项目实习期,因此实践竞争压力比较大。适合真正对广播电视业有热情,并且在制播技术上有突出能力的毕业生加入。  如果对广播电视业一贯有热情,建议在报考院校时有所选择,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在广播电视界的地位不容置疑,其广泛的业界人才网络以及固有的学科设置为个人投身广电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期刊业  期刊媒体强调个性,市场定位“窄众化”,针对性强,一般要求记者、编辑兼具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力。相比573家出版社,1037种报纸,我国拥有9468种期刊的期刊业,无疑是吸纳新闻传播学人才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的期刊分多种类别,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有4713种,哲学、社会科学类有2339种,综合类有479种,文化、教育类有1175种,文学、艺术类有613种,期刊业的繁荣发展,每年需增加数十万采编人员。时政类、财经类、时尚类杂志是我国杂志业的主流,此类杂志长期需要一批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记者和具备强烈个人风格的编辑来形成杂志风格,参与市场竞争。  总的来说,传统媒体,尤其是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为代表的“大牌”媒体,在人才引进上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不仅要求应聘者“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素质过硬,更要具备法律、财经、科技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以适应受众需求分化的趋势;同时还要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和强大的策划能力,以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来评论新闻、传播信息。  就业秘笈:在上学期间,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学科,可选修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市场营销、产业研究等),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将自己打造为复合型人才;同时尽可能进入强势媒体实习,有质量的实习经历不仅会使你得到应聘部门的赏识,也会打开你的视野,使你认清自己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扬长补短。  (二)新媒体  新媒体的“新”主要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包括网络媒体与其他新媒体(如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  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为336亿元,以腾讯、网易、新浪、TOM以及搜狐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目前已占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份额中的28%。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网络媒体处在“发展进行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如此,网络媒体行业急需大批通晓媒体和网络知识、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来开拓市场,在远未饱和的市场上抢滩登陆,打造未来数字时代的“传媒航母”。此外,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也大受欢迎。  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  就业秘笈:上学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  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三)广告公司  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竞争理念为人熟知。为了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商家对广告的投入从不吝啬。广告业因此被称为21世纪最具“钱”景的行业之一。目前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具备现代艺术、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素质并在这些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才,以及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拥有一定经验和人脉的从业者。拥有较强创意策划能力,能够很好领会客户要求,有团队精神,敬业奉献、思维敏捷的新人在该行业会很快脱颖而出。  就业秘笈:要想得到知名广告公司的入场券,你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绵绵不绝的创意想法以及专业的审美眼光,这些可以通过大量接触和欣赏不同的广告作品、参观各种艺术文化展览的方式来培养。此外,媒体实习的经历可以积累一定的业界经验和人脉资源。  广告公司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快速获取专业技能与积累业界经验是有所帮助的。总体来看,广告公司适合有优秀创意能力以及有此方向强烈的事业进取心的毕业生。进入此行业的毕业生,最好具备足够的兴趣与个人特长。  (四)媒介研究公司  媒介研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先进的研究手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测量方法,为政府监管机构、全国各级电视台、电台、国内外的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相关机构提供与媒体相关的深度研究和相应的各种咨询服务。目前我国该行业中的佼佼者有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VSC-SOFRES MEDIA,简称CSM),该公司致力于电视收视率市场研究,为传媒行业提供可信的、不间断的电视观众调查服务,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收视率调查专业公司。随着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媒介研究公司应运而生,媒介研究人才也因此走俏。  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是国外知名的媒介调查公司,而网络媒体研究公司艾瑞在业界的专业地位也不容小觑。一般来说,媒介调查公司对应聘者的软件技能以及行业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  总体来看,媒介调查公司是相对不错的就业入口,但若想在咨询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应注意积累业界经验,注重培养自己的洞察力与完善的知识储备。外企对应聘者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就业秘笈:在上学期间,可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学习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培养媒介研究思维方式。  (五)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公务员报考者。传播学学生主要倾向于去新闻出版局、广电局及其他各级政府机关的宣传部、新闻研究中心、文化交流部、信息部等重要部门,从事对报刊和音像图书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管理,以及新闻、信息宣传策划及公文稿件撰写等工作。  就业秘笈:公务员考试是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第一道门槛。要想取得好成绩,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和国际政治形势,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考试。此外,还应了解报考部门的工作性质,为复试做好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应将其作为自己的唯一职业理想。

新闻学分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块。就业方面,主要是为媒体(报纸、广电、网络等)输送新闻记者和编辑。当然,也有学生去企业当企划、文案、外宣之类。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又有网络传播、广告学、公共关系等分类)两类。理论传播学与上述的新闻学中的新闻史学,应该是新闻传播学学理方面最重的学科,而应用传播学则是就业面最广的学科。当然,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会分的这么清晰的。新闻传播学本身的学科壁垒就很低(后面再详述)。如果放眼世界,就学科来说,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舶来品,外国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欧洲的大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多半是不在同一个院系的,而在美国,新闻学和传播学有些就在同一院系里面,这方面看,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还是类似于美国同类院系。但另一方面,美国的传播院系的学理研究更深,对数学、统计学等科学精确度上要求更多,而美国的新闻系则有更多的实用和业务导向。说完学科,然后说一下中国大陆高校较强的新闻传播学院系的情况吧。当前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就是覆盖新闻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的新闻学院为当之无愧的南北两强,办学历史悠久,在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都声望卓著。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则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因此中国传媒大学要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仅有一步之遥。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电学界和广电传媒业界最强者)、清华大学(新锐,锐不可当)、武汉大学(在非广电、网络的纸媒界,素有“武老三”之称,仅次于人大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一共6所大学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拥有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1个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拥有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0个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实际上新闻传播学的考研并不好考——因为新闻传播学科目前每年报考者都很多,一般热门新闻院系的竞争都在20:1的考录比,甚至更难。对这一现象,就我个人理解,主要是有两方面决定的: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类的院系近年来在各高校开设的越来越多,很多非重点大学也纷纷上马开设了这个专业,而这些非重点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显然在求职就业上困难较大,不得不进一步争取考名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的自身学科壁垒(也就是跨学科学习的难度)很低,又不用考数学,这为许多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的外专业考生提供了跨专业考研的机会,再加上很多考生都误认为新闻传播学是当今显学,便于就业(其实这都是幻觉^_^),于是就对新闻传播院系趋之若鹜了。但事实上——当今各类大牌传媒(包括纸媒和广电媒体,也许网络还稍好些)的人才储备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状态,很少招记者或编辑。而另有些经常招聘的媒体,显然是留不住人的媒体,这种经常招聘的单位,流动性太强,等于是“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了,这种单位不去也罢,因为别人都留不住,你多半也早晚会走人。况且,目前媒体招聘,大多不仅要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更要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如外语类、法学、中文、经济类等等)。而一旦跳出媒体,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其竞争力甚至不如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新闻传播学学科本身浅薄、专业性较差所决定的)。那么,做老师呢?首先,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一般大多是不会要新闻专业的,如果说媒体招聘,新闻专业可以考,中文专业也可以去考,但中小学招老师,人家多半是要中文毕业生也不会要新闻毕业生。如果要做大学教师,那显然,你必须在读完研究生之后还要读博士。而如果你要做名校老师,那么就一定要读最好的几所(如人大、复旦、清华等)新闻院系的博士,甚至有些新闻院系是要你具备媒体从业经历或者留学海外经历的。实际上目前的媒体已经不是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的最好选择了!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说,好的媒体目前人才储备已饱和,不招人;而较差的媒体才会不断招聘,结果是人家来了又走,走了又招新人。另一方面,媒体的生存环境、记者编辑的生存环境已经远不如往昔了:媒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编辑记者们的社会受尊重程度也越来越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记者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且越来越甚;而一般社会民众面对媒体和记者也越来越轻视和不信任(当然有些也是记者自身的问题)那么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还有哪些好前途呢?最好的就是考公务员了!但公务员的竞争更是激烈无比,每年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如愿。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同时进门的关口极为狭窄。除了媒体、高校教师和公务员这三类,那么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就只能走跨行的就业途径了,也如我前面所述,可以进企业做一些文秘、创意、宣传策划等工作。也就这些路了。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学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者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依然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Sitaram&Cogdell,1976,第六页)。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则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呢?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其英文表达为“Intercultru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者“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论见诸于有关文化差异(文化维度)的著作中,特别是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哈里•C特兰狄斯(HarryCTriandis)、方斯•特龙皮纳尔斯(FonsTrompenaars)、沙龙•施瓦兹(ShalomSchwartz)及克里佛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等人的著作中。目前,这些学者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传播理论和传播情景中,特别是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之中。二、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爱德华•霍尔其人(一)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跨文化传播学始创于美国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在发现新大陆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各大洲的移民都相继涌入美国,于是美国便逐渐成为一个移民大国,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在这个宗教、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白人占统治地位,印第安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的移民便自然处于被支配地位。于是,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开始蔓延。二战使得不少欧洲的美国同盟变成了废墟,为了冷战的需要,为了跟苏联抗衡,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植欧洲经济发展,于是大量的专家、学者、企业员工被派往欧洲;同时,美国经济并未受到二战的太大影响,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繁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美国政府发现,许多由美国政府和企业外派的工作人员都因文化差异,无法适应派往国生活,最终无功而返。美国的外来移民及留学生中经历着这种“文化震撼”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来移民、留学生、旅游者剧增,外派工作人员不断,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客观上需要一门崭新的学科——跨文化传播学来研究相关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二)爱德华•霍尔的生平爱德华•霍尔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他成为了承担这一使命的人。爱德华•霍尔1914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1933-1937年曾经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并研究,写成自传《三十年代的西部》。二战期间,爱德华•霍尔曾经在欧洲和菲律宾服役,并在这些地方从事不同文化中的空间概念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美国政府部门的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oreignServiceInstitute)任教,对外派出国人员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期间,他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并撰写了几部非常畅销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爱德华•霍尔生平和事业主要事件时间事件1914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WebsterGroves1918-1932年在新墨西哥长大1933-1937年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1936年获丹佛大学人类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亚利桑那州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2-1945年二战其间,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194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军队机关府特鲁克岛管理处从事研究1946-1948年任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席并从事丹佛的种族关系研究1948-1950年与EricFromm一起在佛蒙特州的本宁顿学院教书1950-1955年华盛顿特区外派人员培训学院第四课程体系主任1952-1956年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55年在《美洲科学》杂志中发表了发表《礼节人类学》一文1959年《无声的语言》一书发表1960-1963年又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63-1967年成为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芝加哥)人类学教授;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资助进行空间关系学和不同种族交往的研究1966年《隐藏的维度》一书发表1967-1977年成为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直到退休1976年出席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主的跨文化传播会议1976年《超越文化》一书发表1977年在柏林国际传播协议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1977至今退休后居住在新墨西哥的圣达菲;偶尔在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的会议中及暑期跨文化传播学院讲学;在新墨西哥大学任教1983年《生活的舞蹈——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一书发表1983年《隐性差异: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发表1987年《隐性差异:与日本人做生意》一书发表1990年《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一书发表(三)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经历和专业背景前面我们提到,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爱德华•霍尔能够开创跨文化传播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是分不开的。爱德华•霍尔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自己所属“文化身份”是来自北欧的美国白人文化。从在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发现,他前后跟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菲律宾文化有过较深的接触。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各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也为他从事跨文化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爱德华•霍尔四岁时,举家搬迁到ElPaso(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属于德克萨斯州),家里雇佣了一位来自Juarez(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镇)的保姆,后来他们又搬迁回了圣路易丝。到了这里,保姆和她的两个女儿便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五岁时,霍尔和一群西班牙小孩同在一个幼儿园,后来在法国也住过一段时间。可以说霍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我小时候经常碰到这类事情。我对此非常感兴趣。”1933-1937年,霍尔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用金钱来激励当地的印第安人修建大坝,以便改善那里的生存环境,提高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与印第安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霍尔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敏感,“我在保留地的时候,常常考虑如何才能跟瓦霍人和霍皮人共事,在这里我发现他们完全不同。要把我的思维方式强加给他们根本就不管用。”这段期间的接触让霍尔知晓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跨文化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及其复杂性。”(Hall,1992,第76页)1942-1945年,二战期间,霍尔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期间领导了一个非裔美籍士兵组成的军团。他认为自己的领导工作非常具有创造性,“我非常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因为我和黑人士兵一道工作。我非常尊敬他们,并且常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利益。”霍尔的跨文化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获得了跨文化传播第一手的资料,从此对跨文化传播获得了感性认识;而真正引领他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应该是受到的学术影响。霍尔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也曾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中工作过。这些学习和研究使得他能接触到相关方面的学者,最后形成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后来,霍尔把他受到的专业影响分成四个部分:(1)文化人类学;(2)语言学;(3)动物行为学;(4)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Hall,1992;Sorrells,1998)三、爱德华•霍尔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贡献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丝菲尔德、霍夫德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Rogers,1994)。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卢丝•••贝尼迪克特,格里果力•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霍尔的跨文化生活和工作经历已经让他产生了“跨文化”这一概念,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就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概念,他把这些思想进行了梳理后于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该书已经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霍尔非常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该书花了将近20%的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1-1969年间便发行了505000册,还被众多著作、杂志和其他出版物转摘,前后被翻译成6种文字。(MasaoKunihiro)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在霍尔的努力耕耘下,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学诞生了,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自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这门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我国外语教学、国际关系等涉外专业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中还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ASamovarandRichardEPorter,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CCondonandFathiYousef,197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不少大学都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从大量的跨文化传播著作和文章来看,霍尔依然在该学科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的引用率依然最高。我国学者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交际)的著作和外文的影印和翻译文本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胡文仲著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郭镇之主编的《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LarryASamovar和RichardEPorter合著的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AReading的影印版本已经在我国发行,并被麻争奇等译翻译并命名为《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1995年,我国还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会议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了第六次会议。可以说,霍尔在文化和传播之间拓展的这一领域已经跨越了太平洋,在我国不断的影响日益扩大。

新闻学专业(050301)1.新闻史方向作为新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之一,新闻史是一门探索人类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传播思想史、新闻业务发展史、新闻媒介演变史、新闻传播制度史、新闻人物史、新闻事件史、各国新闻传播史等,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地域广阔、流派众多。设立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熟悉丰富的新闻传播史资料,掌握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发展规律,能够前瞻性地把握新闻传播事业未来趋势潮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2.新闻理论方向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认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新闻本体研究,新闻事业研究,新闻工作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研究,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教育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注重思辨性,并适当引入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能够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去探索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本方向力图通过对学生二到三年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新闻素质和专业理念教育,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更好担负起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的历史使命。3.新闻业务方向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新闻业务方向的研究内容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期刊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特殊规律,具体的,它包括这些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策划、制作等环节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新闻业务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各类新闻体裁、节目形态、优秀新闻作品、中外名记者等相关领域。其中对各类媒介新闻报道一般规律的研究,是本专业方向的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它及时总结中外新闻报道的经验与规律,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梳理,指导新的新闻报道实践。新闻业务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素养、熟悉与掌握各类新闻媒介的报道特点与规律,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的高级新闻业务人才。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是新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立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集中探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与新现象,是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和新延伸。因此,对网络新闻及新媒体进行较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有: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设。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对网络新闻传播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认识与把握、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的高级人才。5.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报刊传播新闻、沟通情况、阐扬观点、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经营管理的历史、现状和规律,重点是研究中共党报党刊对大陆所有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文化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党报党刊采(采访)编(编辑)评(评论)特点、运行模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与非党报党刊的竞争与互动,研究报刊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互动。强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训练不断线,了解国情和业界前沿问题不断线,英文学习和中文写作不断线。坚持知行统一,新闻报道与新闻科教并举,以做党的耳目喉舌为依归。即:所培养的人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深厚的治学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报刊等媒体独立从事采编评工作,能在科研单位独立从事新闻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在“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部分硕士生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长虹、胡欣、温红彦、吴迎春、季晓磊、刘玉琴,新华社高级编辑文璐,《北京日报》主任编辑郭洪新,《中国新闻出版报》主任编辑朱侠等同志,为兼职导师,由本校教授王武录与他们共同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的部分硕士生。报学是新闻学的基础,报刊是传统媒体,又是强势和主流媒体之一;大陆报业更是当今朝阳产业之一。本校招收“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生,且在部分同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预期人才需求前景较好。国际新闻专业(050320)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型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国际媒体方向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我本身也是新闻学习者 有意愿考传媒的新闻系研究生希望我的资料对你有帮助!

/books/book-200684155566Khtm

  • 索引序列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工资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部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编辑招聘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