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名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名

发布时间: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名

《昆虫分类学报》《应用昆虫学报》

《昆虫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昆虫学学术刊物,195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为全国核心期刊,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刊物,曾被SCI收录,现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昆虫学文摘》(E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CAB文摘数据库和德国的“ISPI Pest Directory Database”等国内外重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重要的昆虫学成果,例如东亚飞蝗发生和综合防治的生理、生态机理,稻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赤眼蜂人工饲料和人工繁育等,都是通过本刊首先报导,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和引用,在科学和生产实践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国内昆虫学各研究领域著名的学者先后担任了本刊主编和编委,2002年以来还增选了国外知名昆虫学家担任国际编委。

《昆虫知识》是中国生物类和植保类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研究选萃、科技前沿、综述与进展、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基础知识、争鸣、学术动态、书评等栏目。本刊以促进科学和经济发展为宗旨,优先考虑发表创新突出和对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昆虫学和植物保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中专学校师生,以及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各类学校教师和昆虫爱好者。2期刊简介编辑期刊定位:以及时报道昆虫学研究和推广应用领域最新成果、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普及基础知识、提高基础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为主要办刊宗旨:以理论联系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主要办刊方针;以不断壮大我国昆虫学基层科研队伍,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主要任务。期刊特点:既是昆虫学研究领域基础学科的重要学术期刊,也是与农林生产密切相关的害虫虫情测报、综合防治策略、应用技术推广的重要传播媒体。报道内容还涉及资源、食用、药用、天敌昆虫等益虫的利用与开发。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信息与动态》、《学术讨论》、《害虫介绍》、《书刊评介》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昆虫学和植物保护方面研究、推广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机构和基层的管理人员,以及昆虫爱好者。国内检索系统:《水稻文摘》、《农业昆虫学文摘》、《农业文摘—植物保护》、《中国生物学文摘》等30多个重要检索机构收录,1992年至今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被《万方数据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国外检索系统:美国的《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昆虫学文摘》(EA),英国的《应用昆虫学》(AE)、《应用昆虫学年评》(RAE)、《CAB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grindex》等16个国家的农业部有摘录、编译、引用和收藏。期刊影响:《昆虫知识》1996年被列为国家自然科技期刊的重点核心期刊。近年期刊的引用频次明显上升,影响因子在同类刊物中较高,2001年影响因子达3,比4年前增长了近5倍。特别在植保界影响较高,并被列为该领域的核心刊物。排行榜:1998年在我国4300余种科技期刊“被引频次最高中国科技期刊500百名排行榜”中名列第122名。2001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最新评选公布的4大“中国期刊方阵”中,被评选为“双百”期刊,在122种“双百”期刊中名列第96位,在入围4大“中国期刊方阵”的716种科技期刊中名列200名以内。期刊获奖:1990年至今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期刊奖共7次,分别为1990年本刊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1992年分别获《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北京市三项优秀学术期刊奖》,1996年和2001年连续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

纪念《昆虫知识》创刊50周年(本文发表于《昆虫知识》2005年01期;作者:王琛柱,《昆虫知识》编委会主编)《昆虫知识》从1955年创刊,今年正值50周年。到2004年底,《昆虫知识》已出版41卷242期。驾起《昆虫知识》这叶轻舟在岁月中穿行,我们能捕捉到昆虫学领域重大发现和重要事件的一些踪影。20世纪50年代,昆虫对DDT产生抗性,家蚕性信息素得到鉴定,经济阈值的概念提出;60年代,《寂静的春天》问世,害虫综合治理一词开始使用;70年代,DDT被禁止使用,苏云金杆菌被用来防治鳞翅目害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合成并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被登记使用,Walbachia在库蚊中得到鉴定;80年代,发现印度谷螟对苏云金杆菌产生抗性,找到果蝇的跳跃基因,转基因抗虫植物问世;90年代,转苏云金杆菌基因棉花商品化并广泛种植;伴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外来入侵种受到关注,在本期的封面上,就是一种可怕的入侵害虫!在这50年里,昆虫学知识的积累是惊人的。以昆虫生理学的发展为例,1953年Roeder的《Insect Physiology》出版时仅为1卷,到1964~1965年Rockstein编辑的《Physiology of Insect》为3卷,1973~1976年再版时为6卷,到1985年Kerkut和Gilbert编辑的《Comprehensive Insect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则多达13卷。为顺应这种局面,《昆虫知识》的每期页数也是一增再增,从32页、48页、64页、80页到现在的96页。半个世纪以来,《昆虫知识》保持自身特色,敢于不断创新。从创刊到现在,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报道昆虫学的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昆虫学的技术与方法,普及昆虫学知识为己任。在继承刊物传统的同时,近年来在表现形式和信息量上做了有益的改进,进一步扩大了在国内外的影响。在国内作为全国核心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稳步提升;在国外,则被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的《CAB数据库》、《应用昆虫学》、《应用昆虫学年评》、俄罗斯的《文摘杂志》等国际重要检索期刊所摘录。应国内外读者的要求,经编委会的慎重讨论决定,从本期(2005年,第42卷第1期)开始《昆虫知识》的英文名称由原来的Entomological Knowledge,改为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以适应国际化的大趋势。在20世纪60~70年代正当国际昆虫学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昆虫知识》却停刊了9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现在昆虫学已经插上2个翅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尽管是50年前的事情,但对包括昆虫学在内的所有生物学科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如今昆虫分子生物学已成为这门古老学科强劲的生长点。计算机无疑是昆虫学飞跃的另一翅膀,尽管我们开始驾驭它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而如今它对我们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从资料查阅到数据统计,从分子设计到种群模拟。可以预见,未来昆虫学的发展将会更加突飞猛进。当今,我国昆虫学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但学术界的浮夸之风和不实剽窃现象亦时有发生。《昆虫知识》坚持科学、求实、开拓、创新,视论文质量为自己的生命线。我相信,在广大读者、作者和编委的共同努力下,《昆虫知识》定会蒸蒸日上!

自然杂志近年来发展的很快,出版集团还出版了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评论》,《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学》和《自然综述系列》,总共37个子系列杂志,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版的《自然中国》,,《自然印度》等系列。应该说自然是乞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相对来说最为公正的科学杂志!其中的《自然医学》, 《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三份的影响因子已和《自然》《科学》一样高,在专业领域里威望很高。《自然》杂志不光关注生命科学,还积极跟踪新兴科学像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个人的感觉是自然杂志以其亲民扑实的作风,敏锐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学科复盖面,大有一统科学文献江山的气概和实力。《科学》(Science)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杂志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此后,由于财政困难《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科学》也刊登关于科学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像自然一样,《科学》杂志也是周刊,稿件学术水准和质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没有子刊系列,也没有像《自然》那样的定期发表综述的刊物。因为这一点,《科学》杂志的影响力是不及《自然》的。在生命科学领域,《细胞》(Cell)杂志为另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单从其影响因子来看,它一直高于《自然》和《科学》两杂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细胞》是由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细胞》杂志主要以美东学术重镇波士顿为基地,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命科学家为后盾。《细胞》杂志前主编Benjamin Lewin不光主导这份生物学中最有份量的杂志,而且亲自主编教课书《Gene》,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被殴美大学列为生物遗传学的第一首选教课书。 Lewin先生的知识也更新的很快,该书差不多每两年再版一次,现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教授也写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过,没有Lewin先生的书流行。《细胞》杂志也有许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学中的重量级刊物。再加上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拥有的大量其他刊物,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学文献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出版公司。个人对这三份杂志的感觉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自然》要略微青睐一些,自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稿都比较友好,编辑会对来自英语国家的稿件进行英语修改和完善。编辑部的原则是科学第一,语言第二。《自然》杂志幅盖面很广,应该是龙头老大的地位。《科学》杂志也许一直会保留其风格,即在学术水平上跟《自然》争风斗艳,但是刊物还没有要扩张的迹象。《科学》即是《自然》的对手,又和《自然》一起协手并肩统领报道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比如当人类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自然》发表了由Landers博士领导的学术界的人类基因测许结果;而《科学》则发表了由Venter博士领导的工业界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可谓比翼双飞,也显示了英语在世界科学的领导地位。《细胞》杂志在生命科学界则是独树一旗,跟《自然》和《科学》的以短篇报道方式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进展不同之处是《细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长篇大论,文章必须要叙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每期《细胞》的文章总数一般不超过15 篇。此外《细胞》跟其名一样,文章的角度也多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相对来说,较少从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这三份DJ学术期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欧美大学许多教授,科研人员都自己定阅这些刊物,其中《科学》个人定阅价是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许多杂志一样,欧美杂志的做法是定阅者交的费用只是像证性的,杂志主要靠名气和发行量后面所带来的广告费挣钱维持生计,杂志越有名,发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爱尔塞维亚(Elsevier) 这样拥有众多杂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拢断行为,曾几何时,以波士顿地区哈佛麻省理工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派系的《细胞》杂志的学校、研究所定阅费(往往是图书馆的定阅杂志,全校师生可以下载文章)昂贵的连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感到难以承受,以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公立大学曾经罢投《细胞》杂志的稿件,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双方的挣执曾使牛气十足的《细胞》杂志降下身段接受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稿件,中国也有了事隔二十几年得以重返《细胞》杂志的大事记!这几份牛气的DJ学术的垄断行为和昂贵的订阅费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烦感,终于有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创办一份真正免费的生命科技杂志,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这样诞生的产物,它是完全开方的,免费阅读, 免费打印!只有发表是收费的,多完美的主意!记得几年前我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后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个讲座,就是关于Plos杂志,题目就是介绍一份全新的杂志Plos-公共科学杂志,当时听讲的人并不多,比起一般的学术讲座真可谓廖廖无几,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讲演者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后期间有7篇论文发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后来她加入了《自然》杂志的编辑行业。她讲到在她做编辑的时候才感觉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的财力无力订阅全《自然》家族的杂志,因为稿费昂贵的原因,一些优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这样的DJ刊物,这种情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NIH前院长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学的生化教授,基因芯片技术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遗传学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属于大众的科学杂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杂志!这样2000年10月Plos终于诞生了。如果你能细看一看Plos杂志的核心原则,就就会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众的科学学书杂志!对于发展中国家,Plos给予了最无私的优惠政策:可喜的是Plos杂志今天已成为了仅次于《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并且成为了拥有Plos-one和Plos生物,医学,遗传学,计算生物,病原学,热带医学7个成员的大家庭, 虽然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少数几份杂志也是免费的,但都没有Plos这样有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力。《Plos》杂志的成功和贡献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一定要有一套体系,从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顶尖大学及研究所,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发表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体-科技杂志,每一样都极其重要!中国以人数众多的科技人才,庞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库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为后盾,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的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要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走弯路,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创办一份成功的类似于《自然》或《Plos》这样的科技杂志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绝对需要的。

很多的,可以到天地人教育咨询网络看看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

《昆虫知识》是中国生物类和植保类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研究选萃、科技前沿、综述与进展、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基础知识、争鸣、学术动态、书评等栏目。本刊以促进科学和经济发展为宗旨,优先考虑发表创新突出和对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昆虫学和植物保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中专学校师生,以及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各类学校教师和昆虫爱好者。2期刊简介编辑期刊定位:以及时报道昆虫学研究和推广应用领域最新成果、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普及基础知识、提高基础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为主要办刊宗旨:以理论联系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主要办刊方针;以不断壮大我国昆虫学基层科研队伍,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主要任务。期刊特点:既是昆虫学研究领域基础学科的重要学术期刊,也是与农林生产密切相关的害虫虫情测报、综合防治策略、应用技术推广的重要传播媒体。报道内容还涉及资源、食用、药用、天敌昆虫等益虫的利用与开发。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信息与动态》、《学术讨论》、《害虫介绍》、《书刊评介》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昆虫学和植物保护方面研究、推广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机构和基层的管理人员,以及昆虫爱好者。国内检索系统:《水稻文摘》、《农业昆虫学文摘》、《农业文摘—植物保护》、《中国生物学文摘》等30多个重要检索机构收录,1992年至今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被《万方数据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国外检索系统:美国的《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昆虫学文摘》(EA),英国的《应用昆虫学》(AE)、《应用昆虫学年评》(RAE)、《CAB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grindex》等16个国家的农业部有摘录、编译、引用和收藏。期刊影响:《昆虫知识》1996年被列为国家自然科技期刊的重点核心期刊。近年期刊的引用频次明显上升,影响因子在同类刊物中较高,2001年影响因子达3,比4年前增长了近5倍。特别在植保界影响较高,并被列为该领域的核心刊物。排行榜:1998年在我国4300余种科技期刊“被引频次最高中国科技期刊500百名排行榜”中名列第122名。2001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最新评选公布的4大“中国期刊方阵”中,被评选为“双百”期刊,在122种“双百”期刊中名列第96位,在入围4大“中国期刊方阵”的716种科技期刊中名列200名以内。期刊获奖:1990年至今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期刊奖共7次,分别为1990年本刊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1992年分别获《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北京市三项优秀学术期刊奖》,1996年和2001年连续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自然杂志近年来发展的很快,出版集团还出版了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评论》,《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学》和《自然综述系列》,总共37个子系列杂志,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版的《自然中国》,,《自然印度》等系列。应该说自然是乞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相对来说最为公正的科学杂志!其中的《自然医学》, 《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三份的影响因子已和《自然》《科学》一样高,在专业领域里威望很高。《自然》杂志不光关注生命科学,还积极跟踪新兴科学像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个人的感觉是自然杂志以其亲民扑实的作风,敏锐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学科复盖面,大有一统科学文献江山的气概和实力。《科学》(Science)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杂志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此后,由于财政困难《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科学》也刊登关于科学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像自然一样,《科学》杂志也是周刊,稿件学术水准和质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没有子刊系列,也没有像《自然》那样的定期发表综述的刊物。因为这一点,《科学》杂志的影响力是不及《自然》的。在生命科学领域,《细胞》(Cell)杂志为另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单从其影响因子来看,它一直高于《自然》和《科学》两杂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细胞》是由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细胞》杂志主要以美东学术重镇波士顿为基地,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命科学家为后盾。《细胞》杂志前主编Benjamin Lewin不光主导这份生物学中最有份量的杂志,而且亲自主编教课书《Gene》,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被殴美大学列为生物遗传学的第一首选教课书。 Lewin先生的知识也更新的很快,该书差不多每两年再版一次,现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教授也写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过,没有Lewin先生的书流行。《细胞》杂志也有许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学中的重量级刊物。再加上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拥有的大量其他刊物,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学文献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出版公司。个人对这三份杂志的感觉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自然》要略微青睐一些,自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稿都比较友好,编辑会对来自英语国家的稿件进行英语修改和完善。编辑部的原则是科学第一,语言第二。《自然》杂志幅盖面很广,应该是龙头老大的地位。《科学》杂志也许一直会保留其风格,即在学术水平上跟《自然》争风斗艳,但是刊物还没有要扩张的迹象。《科学》即是《自然》的对手,又和《自然》一起协手并肩统领报道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比如当人类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自然》发表了由Landers博士领导的学术界的人类基因测许结果;而《科学》则发表了由Venter博士领导的工业界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可谓比翼双飞,也显示了英语在世界科学的领导地位。《细胞》杂志在生命科学界则是独树一旗,跟《自然》和《科学》的以短篇报道方式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进展不同之处是《细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长篇大论,文章必须要叙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每期《细胞》的文章总数一般不超过15 篇。此外《细胞》跟其名一样,文章的角度也多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相对来说,较少从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这三份DJ学术期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欧美大学许多教授,科研人员都自己定阅这些刊物,其中《科学》个人定阅价是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许多杂志一样,欧美杂志的做法是定阅者交的费用只是像证性的,杂志主要靠名气和发行量后面所带来的广告费挣钱维持生计,杂志越有名,发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爱尔塞维亚(Elsevier) 这样拥有众多杂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拢断行为,曾几何时,以波士顿地区哈佛麻省理工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派系的《细胞》杂志的学校、研究所定阅费(往往是图书馆的定阅杂志,全校师生可以下载文章)昂贵的连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感到难以承受,以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公立大学曾经罢投《细胞》杂志的稿件,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双方的挣执曾使牛气十足的《细胞》杂志降下身段接受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稿件,中国也有了事隔二十几年得以重返《细胞》杂志的大事记!这几份牛气的DJ学术的垄断行为和昂贵的订阅费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烦感,终于有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创办一份真正免费的生命科技杂志,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这样诞生的产物,它是完全开方的,免费阅读, 免费打印!只有发表是收费的,多完美的主意!记得几年前我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后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个讲座,就是关于Plos杂志,题目就是介绍一份全新的杂志Plos-公共科学杂志,当时听讲的人并不多,比起一般的学术讲座真可谓廖廖无几,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讲演者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后期间有7篇论文发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后来她加入了《自然》杂志的编辑行业。她讲到在她做编辑的时候才感觉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的财力无力订阅全《自然》家族的杂志,因为稿费昂贵的原因,一些优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这样的DJ刊物,这种情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NIH前院长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学的生化教授,基因芯片技术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遗传学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属于大众的科学杂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杂志!这样2000年10月Plos终于诞生了。如果你能细看一看Plos杂志的核心原则,就就会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众的科学学书杂志!对于发展中国家,Plos给予了最无私的优惠政策:可喜的是Plos杂志今天已成为了仅次于《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并且成为了拥有Plos-one和Plos生物,医学,遗传学,计算生物,病原学,热带医学7个成员的大家庭, 虽然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少数几份杂志也是免费的,但都没有Plos这样有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力。《Plos》杂志的成功和贡献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一定要有一套体系,从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顶尖大学及研究所,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发表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体-科技杂志,每一样都极其重要!中国以人数众多的科技人才,庞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库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为后盾,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的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要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走弯路,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创办一份成功的类似于《自然》或《Plos》这样的科技杂志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绝对需要的。

《昆虫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昆虫学学术刊物,195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为全国核心期刊,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刊物,曾被SCI收录,现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昆虫学文摘》(E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CAB文摘数据库和德国的“ISPI Pest Directory Database”等国内外重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重要的昆虫学成果,例如东亚飞蝗发生和综合防治的生理、生态机理,稻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赤眼蜂人工饲料和人工繁育等,都是通过本刊首先报导,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和引用,在科学和生产实践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国内昆虫学各研究领域著名的学者先后担任了本刊主编和编委,2002年以来还增选了国外知名昆虫学家担任国际编委。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翻译

Lepidoptera Life Cycles The life cycle of Lepidoptera (butterflies, skippers, and moths) consists of four distinct stages: egg, larva (caterpillar), pupa (chrysalis or cocoon) and The butterfly, skipper or moth begins life as a tiny Females lay their eggs on specific plants (called host plants or food plants) that serve as food for the next stage, the Within several days, a caterpillar (or larva) chews its way out of the Caterpillars spend their life eating - increasing their weight more thasn 3000 As it grows, the caterpillar molts, or sheds its exoskeleton, 4-5 After several weeks the caterpillar prepares to enter the pupal The butterflies attach themselves to a firm support, shed their exoskeleton and become a Moth and skipper caterpillars cover themselves with silk (forming a protective cocoon), shed their exoskeleton and The chrysalis stage may last several weeks -- during which time the body of the caterpillar is broken down and slowly reformed into the body of an adult The pupae inside the cocoons of moths generally spend the winter in the cocoon before completing their transformation the following The new adult emerges from the chrysalis or cocoon with soft, wrinkled Fluid and blood from ther bosy are pumped intot he , inflating them to their full After the wings inflate and harden (a process that generally takes several hours) the adult butterfly or moth is able to fly and begin its search for food and/or a

昆虫学家法布尔1823年-1915年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1829年,法布尔回到圣雷恩开始上学,但那一段儿时的岁月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他很珍惜那段回忆。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罗德兹,其父靠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1837年,一家人又移居到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毕业后,时年十九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1849年,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阿维尼翁的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自己的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53年,法布尔重返法国大陆,受聘于阿维尼翁的一所学校,并举家迁进了圣-多米尼克街区的染匠街一所简朴的住宅里。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粉末。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在这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昆虫记》中的第一卷。期间,他多次与好友一同到万度山采集植物标本。此外,他还结识了英国哲学家米尔,但米尔英年早逝,使两人先前酝酿的计划“沃克吕兹植被大观”因此夭折。同时,一大不幸降临到法布尔身上:他共有六个孩子,其中唯一与父亲兴趣相投、热爱观察大自然的儿子儒勒年仅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了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他对块菰的研究也十分详尽,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们声称能从真正的块菰中品出他笔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所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诗人马拉美、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国哲学家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法国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 “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专家介绍周尧,是当今世界上十大昆虫学家之一,现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60多年来,他将全部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昆虫研究事业,被誉为中国昆虫学界的“怪杰”。“立达”求学期间,周尧做了许多课外生物学实验,压制了3000多张植物标本和十多盒昆虫标本,这为他后来的昆虫研究奠定了基础。50多年过去了,周尧跋山涉水,祖国的东南西北都留下他的足迹。他采集的昆虫标本多达50多万号,发现新种250多种,其中40多种还以他的姓氏命名。他编著了140多种论著,主编完成了科学巨著《中国蝶类志》,主办了昆虫学权威杂志《昆虫分类学报》。 他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意大利那波里大学金质奖,当选为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还被选为全国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美、德两国的《世界科技人名录》均有他的名字。魏美才魏美才,出生于1966年,九届、十届省政协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系统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已发表论著240余篇(部),发现了86个昆虫新属和900余昆虫新种,提出了昆虫纲膜翅目新分类系统,创立昆虫资源学新分支学科和重大害虫资源化管理理论等。相关著作:《昆虫记》《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被称之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与“昆虫的史诗”。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人类的世界。《昆虫记》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绝大部分完成于荒石园。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原著内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作者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但《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唯一目的。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这是一般学术文章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不同于许多文学作品的是,《昆虫记》不是作家笔下创造出来的世界,所叙述的事件都来自于他对昆虫生活的直接观察,有时甚至是某种昆虫习性的细枝末节。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本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在描写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作品中的理性成分体现作者的研究与思考。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尽自己之所能对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和补充,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不轻易下定论,同时表明自己的怀疑态度与自身的局限。他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仅反映在作品的内容与语言表达上,甚至还反映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从行文来看,作品充满了拟人化的昆虫生活,从用人类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到用婚礼来象征昆虫求偶交配的过程,再到对它们在自然界所做贡献的歌颂,作者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而变化。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这正符合了“回忆”二字,充满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使用野外实验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着的昆虫,悉心观察生命,这与解剖分类相比,本身就带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许多观察之后的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学的理性就是得到了这种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表现,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作品或一般科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那么严格来说,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专业的标准来衡量,法布尔是个博物学家,“非专业”的昆虫学家;其文学手法也不能超越当时所有卓越的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人作为观察者,用文学的笔调让昆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却不足以成为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专著。总之,单独从昆虫学、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是有局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承认,将科学研究成果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历史上并非只有法布尔一人。然而,《昆虫记》以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极大的影响与声誉。它并非刻意写就,而是作者自得其乐地观察与写作的成果。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调: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无时无刻地反映出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实清贫,但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不变的,但给读者的思索却是灵活可变的,他没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给读者带去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翻译可能有错误Insects are a major group of arthropods and the most diverse group of animals on the Earth, with over a million described species more than half of all known living organisms with estimates of undescribed species as high as 30 million, thus potentially representing over 90% of the differing life forms on the Insects may be found in nearly all environments on the planet, although only a small number of species occur in the oceans, a habitat dominated by another arthropod group, the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2,000 praying mantis, 5,000 dragonfly species, 20,000 grasshopper, 82,000 true bug, 120,000 fly, 110,000 bee, wasp and ant, 170,000 butterfly and moth, and 360,000 beetle species described to Estimate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urrent species, including those not yet known to science, range from two million to fifty million, with newer studies favouring a lower figure of about six to ten Adult modern insects range in size from a 139mm (00547 in) fairyfly (Dicopomorpha echmepterygis) to a 7centimetres (3in) long stick insect (phobaeticus chani) The heaviest documented insect was a Giant Weta of 70 g (5 oz), but other possible candidates include the Goliath beetles Goliathus goliatus, Goliathus regius and Cerambycid beetles such as Titanus giganteus, though no one is certain which is truly the The study of insects (from Latin insectus, meaning "cut into sections") is called entomology, from the Greek, also meaning "cut into sections"昆虫是一大组和节肢动物动物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群体,有超过一百万种超过一半的所有已知的生物与描述过的物种估计高达30000000,因此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形式在这个星球上90%。昆虫可以在几乎所有的环境在地球上存在的,虽然只有一小数量的物种出现在海洋中,由另一个节肢动物甲壳类为主的栖息地。大约有2000的螳螂,5000的蜻蜓物种,草蜢20000,82000个真正的错误,120000粉,110000只蜜蜂,黄蜂和蚂蚁,蝴蝶和蛾的170000,和360000甲虫物种描述的日期。目前的物种总数的估计,包括那些尚未被科学,从二百万到五千万的范围内,新的研究支持了一个较低的数字六到一千万。成人现代昆虫的尺寸范围从139mm(00547)fairyfly(dicopomorpha echmepterygis)到一个7centimetres(3in)长的竹节虫(有时我)。最大的记录的昆虫是一种沙螽70克(5盎司),但其他可能的候选人包括巨型甲虫大角金龟,Goliathus钦定和天牛如泰坦大天牛,虽然没有一个是肯定的,是真正的重。研究昆虫(来自拉丁美洲insectus,意义";切段";)被称为昆虫,从希腊,也意为“切片”;。

《昆虫知识》是中国生物类和植保类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研究选萃、科技前沿、综述与进展、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基础知识、争鸣、学术动态、书评等栏目。本刊以促进科学和经济发展为宗旨,优先考虑发表创新突出和对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昆虫学和植物保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中专学校师生,以及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各类学校教师和昆虫爱好者。2期刊简介编辑期刊定位:以及时报道昆虫学研究和推广应用领域最新成果、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普及基础知识、提高基础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为主要办刊宗旨:以理论联系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主要办刊方针;以不断壮大我国昆虫学基层科研队伍,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主要任务。期刊特点:既是昆虫学研究领域基础学科的重要学术期刊,也是与农林生产密切相关的害虫虫情测报、综合防治策略、应用技术推广的重要传播媒体。报道内容还涉及资源、食用、药用、天敌昆虫等益虫的利用与开发。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信息与动态》、《学术讨论》、《害虫介绍》、《书刊评介》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昆虫学和植物保护方面研究、推广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机构和基层的管理人员,以及昆虫爱好者。国内检索系统:《水稻文摘》、《农业昆虫学文摘》、《农业文摘—植物保护》、《中国生物学文摘》等30多个重要检索机构收录,1992年至今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被《万方数据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国外检索系统:美国的《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昆虫学文摘》(EA),英国的《应用昆虫学》(AE)、《应用昆虫学年评》(RAE)、《CAB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grindex》等16个国家的农业部有摘录、编译、引用和收藏。期刊影响:《昆虫知识》1996年被列为国家自然科技期刊的重点核心期刊。近年期刊的引用频次明显上升,影响因子在同类刊物中较高,2001年影响因子达3,比4年前增长了近5倍。特别在植保界影响较高,并被列为该领域的核心刊物。排行榜:1998年在我国4300余种科技期刊“被引频次最高中国科技期刊500百名排行榜”中名列第122名。2001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最新评选公布的4大“中国期刊方阵”中,被评选为“双百”期刊,在122种“双百”期刊中名列第96位,在入围4大“中国期刊方阵”的716种科技期刊中名列200名以内。期刊获奖:1990年至今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期刊奖共7次,分别为1990年本刊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1992年分别获《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北京市三项优秀学术期刊奖》,1996年和2001年连续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及代码的英文

EA=Entomology Abstracts(美国《昆虫学文摘》) EA,为昆虫学综合性检索刊物 ,内容涉及昆虫分类、生理、生态和遗传等各个方面。该刊始于 1 969年 ,每年 1卷 ,每卷 1 2期 ,按月出版 ,至 2 0 0 0年已出版 31卷。 PA=Petroleum Abstracts(美石油文摘) PA(Petroleum Abstracts)创刊于1961年,由美国塔尔萨(Tulsa)大学信息服务部编辑出版该文摘收录了世界上28个语种(包括中文主要石油刊物)的石油专业科技期刊约700种,此外还收录专利和技术报告文献主要内容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钻探,钻井,完井与维护,储入工程与回收方法,管道铺设,运输与储存,补充技术等石油文摘现已成为石油行业中石油勘探及生产方面科技知识的全面,权威信息资源通过石油文摘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石油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动态CA=Chemical Abstract (美国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1907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所属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 现为世界上收录化学化工及其相关学科文献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献检索工具。具体见百度百科()

catchinginsects(现在进行时)catchinsects(一般形态)

呵呵。这个提问太哪个了。不好回答。

研究昆虫控制的文章Athenix and Monsanto Announce Collaboration on Research for Insect Control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 and ST LOUIS, June 20 /PRNewswire-FirstCall/ -- Athenix C and Monsanto Company today announced they have entered into a three-year research collaboration for insect control on a key class of insects that affects a number of Monsanto's major crops of Financial terms of the agreement were not "We are pleased to work with the market leader in crop genetics to bring our technical capabilities to commercialization," said Mike Koziel,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for A "Working with Monsanto to discover novel genes for controlling insect pests increases options for farmers and allows Athenix to demonstrate the power of its integrated discovery platforms for new biotech traits," said Nick Duck, vice president of research at A Athenix will apply its expertise in microbial screening and genomics to facilitate gene discovery intended to help protect crops such as cotton, soybeans and corn against a common class of insects known as H Hemipteran insects include Lygus, a pest of cotton, and stinkbug, a pest of "This collaboration will work to offer an essential benefit to our farmer customers by providing insect protection in crops such as corn, cotton and soybeans against the piercing and sucking Insect tolerant crops allow growers to spray less pesticide, making their operations more effici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stewarding the environment," said Robert T Fraley, PD, Monsanto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technology "We're excited to collaborate with Athenix to help broaden grower's options for insect " About Athenix: Athenix is a leading biotechnology company that develops novel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for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iofuels and Athenix has established an outstan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rtfolio and market access ability around enhanced plants, microbes, genes, enzymes, and processes with emphasis on two major markets: 1) novel agricultural traits for growers such as insect resistance, nematode resistance, herbicide tolerance, and their use for the crop production industry; and 2) the discovery of genes and proteins for use in the sustainable chemical industry with a focus on biofuels like ethanol and other natural Biological control of locusts New weapons for old enemiesDuring the 1988 desert locust plague, swarms crossed the Atlantic from Mauritania to the Caribbean, flying 5 000 kilometres in 10 Scientists were stumped because migrating swarms normally come down to rest every But locusts can’t swim, so how could it be? It turned out that the swarms were coming down at sea – on any ships they could find, but also in the water The first ones in all drowned but their corpses made rafts for the other ones to rest Since the dawn of agriculture more than 10 000 years ago mankind has had to deal with a resourceful and fearless enemy, Schistocerca gregaria, the desert Normally loners, every so often these natives of the deserts from West Africa to India turn into vast, voracious swarms that leave hunger and poverty behind them wherever they Throughout history, farmers and governments have made attempts to repel the bands and swarms of locusts by collecting insects, creating noise, making smoke and burying and burning the But all of this had little With swarms sometimes extending for hundreds of kilometres, and containing billions of individuals, they conquered by sheer force of Health concernsIt has long puzzled humans where these animals came from and where they Only in the mid-20th century was it realized that the light brown solitary desert-dwelling insect was the same species as the red and yellow locusts of the Only when its biology was understood and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aerial spraying became available a few decades ago, could efforts be made to control the But large-scale pesticide use also raised real concerns for human health and the On the seventh-floor Emergency Centre for Locust Operations (ECLO) at FAO Headquarters in Rome, Keith Cressman, FAO's locust forecaster, checks cur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locust population data from the three computer screens on his The last big locust upsurge ended early in 2005 and the current alert level is green or The experts at FAO’s ECLO are readying to fight the next round in the age-old battle against locusts – wherever and whenever that may “The next time,” says Cressman, “we’ll fight with new tools” New bio-control agents 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research, coupled with improved surveillance and intelligence, could make a big difference when the next round in the battle is Such products could make it possible to sharply reduce the amount of chemical pesticides One promising avenue is research currently under way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sect Physiology and Ecology (ICIPE) in N An ICIPE team headed by a Zanzibar-born chemical ecologist, Ahmed Hassanali, has identified and synthesized a specific locust pheromone, or chemical signal, that can be used against young locusts with devastating Phenylacetonitrile, or PAN for short, normally governs swarming behaviour in adult males who also use it to warn other males to leave them in peace while they But, Hassanali found it has startlingly different results on juvenile wingless locusts, known as Hopper bandsJust as adult locusts form swarms, hoppers will, given the right conditions, stop behaving as individuals and line up in marauding bands up to 5 kilometres They are only slightly less voracious than adults, who eat their own weight of food every In three separate field trials – the most recent in Sudan last year – Hassanali’s team showed that even minute doses of PAN could stop hopper bands dead in their tracks and make them break PAN caused the insects to resume solitary Confused and disoriented, some lost their appetite altogether, while others turned cannibal and ate one Any survivors were easy prey for What makes PAN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is that the dose needed is only a fraction – typically less than 10 millilitres per hectare – of the quantities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This translates into substantially lower costs – 50 cents per hectare as opposed to US$12 for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15-20 for other bio-control That is clearly a major consideration in the countries in the front line – many of them among the world’s Green Muscle A different, but also highly effective biological approach is Green Muscle ®, a bio-pesticide develop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ropical Agriculture’s biological control centre in Cotonou, Benin, and manufactured in South A Green Muscle ® contains spores of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fungu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acridum, which germinate on the skin of locusts and penetrate through their The fungus then destroys the locust's tissues from the This is definitely not good news for locusts, but the fungus has no effect on other life A product similar to Green Muscle ® is already successfully used in Australia, but the latter's introduction in Africa and Asia is being slowed by several These include a need for further large-scale trials, official approval of the product in several countries, and a relatively short shelf-life in its normal ready-to-spray liquid One drawback is that it takes days to kill the It is also relatively expensive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would need to be A solution would be to store the product in powder form and dilute it just before Hassanali’s team has also shown that, if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small amount of PAN, only a quarter of the normal dose of Green Muscle ® is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Also being readied for the modern locust fighter’s armoury is a class of products known as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or IGRs, which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hoppers to moult and grow They have no direct toxic effects on IGRs are effective for several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and can be used in so-called barrier In this method only narrow swathes of the product are applied,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arching hopper Only 10 percent of the amount used in blanket treatment is After marching over one or two barriers the hoppers absorb enough product to die while As with PAN and Green Muscle ®, however, IGRs need to be aimed at locusts at an early stage in their lives, before they take to the That, in turn, requires an advanced level of surveillance and intelligence-gathering to make sure that any locust concentrations are nipped in the eLocust2Although back at ECLO Keith Cressman has satellites, computer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at his disposal, the weak link in the chain has been the time it takes to get good information from the The mobile ground teams whose job it is to keep tabs on locust populations have to work in some of the world’s remotest, hottest and sometimes (for environmental and security reasons) most hostile A week or more might go by before a report from, say, the central Sahara, reached Cressman’s By that time the locusts – “They don’t need visas,” he says – would quite likely have moved to another country or continent This will soon change Field teams are now being issued with special hand-held devices to record vital locust and environmental data and relay them back to their own headquarters and on to Rome in real Developed by the French Space Agency CNES, the eLocust2 device is able to bounce the information off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and have the data arrive in the National Locust Control Centre in the affected country a few minutes later, from where they are passed on to Cressman for In case of unusually heavy hopper concentrations, immediate action can be taken to make sure that the locusts never grow old enough to Back to the fieldWriting in Science magazine, locust expert Martin Enserink gave the following graphic description of a locust population gone out of control:“On a beautiful November morning (in Morocco) it’s clear, even from afar, that something’s terribly wrong with the trees around this tiny They are covered with a pinkish-red gloss, as if their leaves were changing "As you get closer, the hue becomes a wriggling mass; a giant cap of insects on every tree, devouring the tiny Get closer still and you’ll hear a soft drizzle: the steady stream of locust droppings falling to the ” Such nightmare visions, and locust plagues with them, may one day be a thing of the

  • 索引序列
  •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名
  •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
  •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
  •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英文翻译
  • 列举出国内外与昆虫有关的科技期刊名称及代码的英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