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工程力学编辑部

工程力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

工程力学编辑部

毕业后可在机械、土木工程类企业从事工程计算和强度分析工作,也可在科技、教育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工程力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工程力学这个专业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必须一直读下去: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了博士还有博士后。大家的认识基本就是:工程力学是纯理论性的东西,你学的目的就是教别人。在我没有进入这个专业之前,我也很迷茫,担心将来的就业情况。其实有这种感觉的人也不只是我一个,记得硕士生复试的时候,老师问完学生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问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工程力学的就业前景和待遇怎么样?”。尽管老师当时就指出,工程力学不仅仅是纯力学,还和工程问题相结合,将来的工作也还可以,但是大家都不太相信。  现在我也快毕业了,我就结合我们班的就业情况,说一说工程力学的就业情况吧。当然,由于我们学校本身是一所教育部下属的工科院校。目前已经就业的情况,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有:1 学校和科研单位 选择研究所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多数是航空集团下属的研究所。这种单位的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是比较安稳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沈阳、西安、北京、上海。去学校当老师的相对少一些,主要是由于目前硕士生的扩招,学校对老师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提高。  2 继续读博 这也是很多工程力学硕士生的选择。而且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继续在南航读博,除了南航的工程力学实力比较雄厚原因之外,导师因素和本身对硕士课题比较了解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硕士期间对课题有一定的理解,有利于博士期间展开研究。这一部分人将来博士毕业基本上是去学校当老师。  3 国防单位 很大原因是南航在本科的时候招收了国防生,这些国防生读完了硕士就去部队工作了。  4 外企 一些人进了外企,比如三星、爱默生、福特等等。这些单位做的工作包括有限元计算,优化,软件开发等等。这种单位待遇相对好一些,当然劳动强度也高。  5 其他 除了以上这些去向,还有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到和本科专业相关的单位,比如就有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同学毕业后去建筑设计研究院。 因此,工程力学的就业面是比较广的。但是,如果要找个好工作还是比较难的,这里所谓的“好”综合了单位、待遇、工作地点等因素。我的体会就是,如果你除了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知识,还有别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就业的时候就比较有优势。比如你还熟练某种计算机语言、掌握了某个大型软件、或者你会一门其它语言,甚至你有一些艺术细胞(我面试时考官就这样问的,因为他们希望开发的产品除了功能强大,界面也要比较出色)。    工程力学的应用主要是和机械强度有关的领域。比如土木建筑,比如飞机设计中机身的强度问题,再比如飞机发动机的叶片的材料强度。工程力学的应用广的很,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和材料打交道的很多。 不过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侧重。建筑科技大学可能会侧重于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而诸如北航、南航和西北工大这样的学校会较多地侧重于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工程力学是基础课程,其实你到了研究生有可以有很多方向了!工程力学的本科不是学的工程力学而是学的几大类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10几门力学! 工程力学专业很少学土木方面的知识,更别说是预算,或者工程监理,那是工程管理做的事情! 工程力学不是土木分支,而是公共基础,我们系弹性力学老师有教金融工程的研究生,也就是说力学可以搞金融方向,用的是弹性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建模哦!其次有限元分析是力学方向的一大特色,ANASYS这个软件非力学专业的学生很难学,因为里面都是解力的问题,本科出来就可以去重工,航天航空的公司,做有限元!还有材料力学可以做材料方面的开发,可以去很多做零件,板材,纳米材料的公司!因为你会学到材料利力学,塑性力学,疲劳与断裂等知识就是这个方向的!还有流体力学,也方向非常多飞机制造场,酒泉发射中心,汽车空调洗衣机厂都流体的知识,流体在煤燃烧方面也有运用!流体力学还有生物力学的方向,可以研究血液循环,心脏起搏方面的内容!流体力学还可以去气象局工作和海洋工程,震动力学可以让你去地震局工作! 专心学好每门力学,以后找个方向发展很好的。

工程力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工程力学这个专业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必须一直读下去: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了博士还有博士后。大家的认识基本就是:工程力学是纯理论性的东西,你学的目的就是教别人。在我没有进入这个专业之前,我也很迷茫,担心将来的就业情况。其实有这种感觉的人也不只是我一个,记得硕士生复试的时候,老师问完学生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问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工程力学的就业前景和待遇怎么样?”。尽管老师当时就指出,工程力学不仅仅是纯力学,还和工程问题相结合,将来的工作也还可以,但是大家都不太相信。 现在我也快毕业了,我就结合我们班的就业情况,说一说工程力学的就业情况吧。当然,由于我们学校本身是一所教育部下属的工科院校。目前已经就业的情况,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有: 1 学校和科研单位 选择研究所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多数是航空集团下属的研究所。这种单位的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是比较安稳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沈阳、西安、北京、上海。去学校当老师的相对少一些,主要是由于目前硕士生的扩招,学校对老师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提高。 2 继续读博 这也是很多工程力学硕士生的选择。而且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继续在南航读博,除了南航的工程力学实力比较雄厚原因之外,导师因素和本身对硕士课题比较了解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硕士期间对课题有一定的理解,有利于博士期间展开研究。这一部分人将来博士毕业基本上是去学校当老师。 3 国防单位 很大原因是南航在本科的时候招收了国防生,这些国防生读完了硕士就去部队工作了。 4 外企 一些人进了外企,比如三星、爱默生、福特等等。这些单位做的工作包括有限元计算,优化,软件开发等等。这种单位待遇相对好一些,当然劳动强度也高。 5 其他 除了以上这些去向,还有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到和本科专业相关的单位,比如就有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同学毕业后去建筑设计研究院。 因此,工程力学的就业面是比较广的。但是,如果要找个好工作还是比较难的,这里所谓的“好”综合了单位、待遇、工作地点等因素。我的体会就是,如果你除了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知识,还有别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就业的时候就比较有优势。比如你还熟练某种计算机语言、掌握了某个大型软件、或者你会一门其它语言,甚至你有一些艺术细胞(我面试时考官就这样问的,因为他们希望开发的产品除了功能强大,界面也要比较出色)。 工程力学的应用主要是和机械强度有关的领域。比如土木建筑,比如飞机设计中机身的强度问题,再比如飞机发动机的叶片的材料强度。工程力学的应用广的很,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和材料打交道的很多。 不过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侧重。建筑科技大学可能会侧重于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而诸如北航、南航和西北工大这样的学校会较多地侧重于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工程力学是基础课程,其实你到了研究生有可以有很多方向了!工程力学的本科不是学的工程力学而是学的几大类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10几门力学! 工程力学专业很少学土木方面的知识,更别说是预算,或者工程监理,那是工程管理做的事情! 工程力学不是土木分支,而是公共基础,我们系弹性力学老师有教金融工程的研究生,也就是说力学可以搞金融方向,用的是弹性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建模哦!其次有限元分析是力学方向的一大特色,ANASYS这个软件非力学专业的学生很难学,因为里面都是解力的问题,本科出来就可以去重工,航天航空的公司,做有限元!还有材料力学可以做材料方面的开发,可以去很多做零件,板材,纳米材料的公司!因为你会学到材料利力学,塑性力学,疲劳与断裂等知识就是这个方向的!还有流体力学,也方向非常多飞机制造场,酒泉发射中心,汽车空调洗衣机厂都流体的知识,流体在煤燃烧方面也有运用!流体力学还有生物力学的方向,可以研究血液循环,心脏起搏方面的内容!流体力学还可以去气象局工作和海洋工程,震动力学可以让你去地震局工作! 专心学好每门力学,以后找个方向发展很好的

职业是好职业,但是机会太少,没人会相信刚毕业的学生,除非你能熬得住,混个10年20年

工程力学专业对不同的学校,所依赖的工程背景不同,“力学”是“万金油”,任何工程领域几乎都离不开力学,所以在本科毕业后是否好就业,与你所依赖的工程有很大关系,不过就目前来看,你的目标应该是至少考取硕士研究生直至博士,就业前景是很好的。

工程力学编辑部工资

这种不太好判断。工科专业要看你进什么单位了,甚至很多毕业转行的也有。想知道具体的可以去这个学校的百度贴吧问,哪里很多在校生和毕业生,回答更有依据性。谢谢采纳

山东科技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工资应该挺高的,但是没有老陈搞。

工程力学是基础学科 没有具体对应的行业 在石大 他们的力学肯定跟石油有关 工作就看自己能力了 招聘会能不能签到好

3000左右吧,但是也看个人,如果能找到比较好的单位那会更高点,当然我指的是本科生啊。

工程力学编辑部电话

geasm441

文章接着转交给期刊的责任编辑,编辑会根据得到的外审意见作出决定。外审结束后等待责编处理是指专家审稿结束了,部分或全部外审意见回来了,文章接着转交给期刊的责任编辑,编辑会根据得到的外审意见作出决定。外审意见一般做参考,稿件录用权在编辑部,所以编辑部会结合审稿意见给出最终意见。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的简化的方法等。材料力学部分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或失效)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建筑设计管理,建筑学报等

去当当网查

工程力学编辑部主任

1939年,5岁在父亲金再璋的教诲下开始描红。金再璋是民国时期浙江舟山地区造诣较深的知名书家 。  1942年,8岁开始临写书法字帖,初学唐楷、后学“二王”、先后临写《欧阳询九成宫》、《张迁碑》等名帖,为走上书法艺术之路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  1946年起,就读于舟山中学,书法猛进,书法和作文作为范本在年级展示。开始跟随父亲一起为村民书写春联。  1952年至1956年,从宁波市效实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学习。  1956年至195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参加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创建工作,业余时间临帖不辍。  1959年至1962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市加里宁工学院留学。  1962年至1989年,回国后继续任教于清华大学,任工程力学系热物理实验室主任,致力于传热学和燃烧学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业余勤奋研习书法不辍。  1962年,开始潜心临摹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文征明书法,吸收精华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1963年,参加全国高校科技成果汇报会,并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  1974年,为清华大学“红化活动”创作烙铁画“百万雄狮过大江”、油画“毛泽东去安源”、水彩画“周总理”,并在清华大礼堂等地展出,受到清华师生的普遍称赞 。 1975年,为清华园《自清亭》题写匾额。  1979年,为《近春园遗址》撰写碑名和碑文。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园的五园之一。 1980年,书写《临漪榭》匾额。临漪榭是清华大学近春园岛上最大的建筑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而后慈禧太后下令兴土木修新园,因急需建筑材料,就下令拆除了临漪榭等建筑。 1981年,为《荷塘月色》亭创作匾额。近春园荷塘因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而闻名。“荷塘月色”亭建成后,金教授书写了若干“荷塘月色”匾名,但总觉得无法跟大师的为人、学识和境界相匹配,最后决定通过校史馆查找朱自清先生当年的笔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存世稀少的朱先生不同时期手稿中发现了“荷”“塘”“月”“色”四个蝇头小字。金教授通过分析自清先生字体、笔法、运笔规律和书写习惯,终于临摹创作成功,使得今人得见朱先生一气呵成、清美隽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的 “荷塘月色”四个黑地金字。 1982年,为清华大学本科生编写教科书“对流换热基础。  1983年,为清华大学书写“物理系”题写匾额。 1984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为清华大学“档案馆”题写匾额。  1985年,为清华大学 “数学科学系”等题写匾额。  1986年, 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委托,题写“伟伦楼”楼名。  1987年, 为清华大学书写“汽车楼”题写匾额。  1987年,与人合编“科技期刊编辑作者手册”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1987年,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编写教科书“边界层对流换热原理”。  1988年,清华大学在清华园重新建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为纪念碑书写碑铭和碑文。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她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1989年,调入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任主任,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先后担任北京市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1989年9月,为清华英烈纪念碑书写碑文,纪念碑是清华大学在建国40周年前夕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革命牺牲的校友建立的。  1989年,为清华大学重建二校门临摹修复“清华园”字体。因历史保留的二校门照片太小,字迹模糊不清,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园”繁体字)。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文革时被毁,是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典优雅的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二校门常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1990年,书写清华大学“生物学馆”题写楼名。  1991年,为清华大学书写“理学院”题写匾额。  1992年,晋升为清华大学教授级编审,任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清华大学老龄大学书法教授,负责为清华大学离退休教职工讲授书法。  1993年获我国解放后首届由国家级行政机关主办的“1992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及北京市主办的“全优期刊奖”。  1993年,在参加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嘉奖。   1993年,为清华大学1923级毕业生纪念碑撰写碑文。   1994年,参加北京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集团筹建工作,任副总编。同年编撰《中华全景百卷书——中国古代发明》。该书是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指导下,北京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总体策划,100名知名专家分卷撰写而成,经首都出版界的共同努力,在建国45周年之际,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这是一套综合性强、品位高的教育普及读物,由10个系列100卷构成。  1994年,为清华大学1934级毕业生纪念碑撰写碑文。1996年,为近春园“零零阁”题写匾额。1997年,与人合编《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   1999年,为南岳衡山大庙碑林书写碑文。  1999年,为北京百望山碑林书写碑文“水育神州 绿迷京华”。  2002年,参加并获得教育部老干部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华夏师表书画大展银奖,得到书法大师北师大教授启功先生的夸奖。  2003年,为“荣巷古镇”书写对联和匾额。无锡荣巷是荣氏家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代洋行买办的发源地,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历史价值。2004年,参加并获得教育部老干部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华夏师表书画大展银奖。  2005年,完成中国传统教育篇《千字文》楷书创作。  2005年,为老母100岁生日创作“百寿图”,为了表达孝心每年在老母生日当天创作“齐寿图”(寿字数量与老母年龄相同),直至老母106岁仙逝。  2006年,参加“庆祝建党85周年书画展”,与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副书记副部长、现中国科协书记陈希合影。  2007年,与人合编《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   2007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07年8月,参加由北京市侨联主办“第三届首都新侨乡文化节” 书画展。  2007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07年10月,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题词。  2007年,与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中科院院士许志琴、工程院院士王浩一起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题词。人民医院曾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08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09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09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09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庆祝60周年国庆书画展。  2010年1月,为建筑学作家张克群女士著作《红墙黄瓦》和《八面来风》书写书名。张克群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其父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儿子高晓松是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张克群的老师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2010年4月,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出版协会主席于友先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等领导一起为清华大学出版社30年社庆题词。  2010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10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11年3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名毛主席题词调研考证活动。1950年6月毛主席应清华师生要求,在一张宣纸上写了6个“清华大学”字样。原件面积为25×20厘米,左上方毛主席特意注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但原件右下角的“清华大学”已丢失。经多方考察,并在上世纪50年代清华信封上找到一个字样,可能就是遗失的那个校名字样。  2011年,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题词。   2011年5月,为建筑学作家张克群女士著作《晨钟暮鼓》书写书名。2011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11年5月,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题词,与清华大学副校长孙继铭教授合影。  2011年6月,参加并获得北京市教育系统老同志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  2011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11年12月,因电影《无问西东》剧情所需书写对联、横幅、往来书信等。该影片是以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为灵感来源的一部青春励志片。由导演李芳芳编剧并执导,黄晓明、章子怡、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五大明星联袂出演,刻画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青春故事,向每一个不朽的青春传奇致敬。该影片预计在2013年暑期强档与观众见面。  2012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12年6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翰墨寻趣》。2012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12年10月,受聘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兼艺术馆书法研究院院长,并为艺术馆题词。  2012年11月,受北大方正委托为其书写、创作用于汉字库开发的方正“德年体”行楷字稿,包括9333个汉子和500个字母符号。   2012年12月,为小行星“王永志星”主人题词“神州永志”,清华陈吉宁校长向王院士赠匾。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院士先后担任中国火箭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国际小行星中心为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命名为“王永志星”。2013年3月,参加“首届公共外交书画邀请展”,山西省原省长刘振华、宗顺留中将、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理事长王权、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清美珑琥艺术馆理事长卢咸开、著名经济学家冯玉忠等400余人出席。  2013年3月,向爱新觉罗·柳芙格格赠送书法作品。格格是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和《鉴宝》杂志出品人,父亲瑞仲是著名书法家,曾长期担任溥仪御前特使,为溥仪诏书的执笔人。  2013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102周年校庆公益书画拍卖展览,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华教育基金会主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和清美珑琥艺术馆等单位协办。作品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和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理事长王权收藏。2013年4月,为中科集团、中国东方特种资源、和合文化研究院和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等知名机构题词。2013年11月,在江苏武进博物馆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清华大学金德年教授‘水木清华’书法作品展”。 2014年11月,清华德年公益美术奖启动。 2015年12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金德年先生为乐钱献字

崔京浩1964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工程力学》主编;辛克贵1983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常务院长[1-3] ,《工程力学》编委;袁 驷1984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工程力学》编委;范 重1988毕业 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4,5] ;岑 松2000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现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党委副书记[6-11] ;李聚轩1996年毕业 博士,教授,研究室主任,专业技术大校……

好人一个

核动力工程编辑部

去中核网站上查

《核动力工程》对稿件要求比较高,教注重工程价值、创新性、学术性的审查。我的论文初审、专家审查总共时间20多天,编辑很认真,提出的建议比较中肯、规范要求很高,定稿后发给我进行了确认。推出了网络首发,5个月就知网可查了。不过编辑过程中,编辑推荐展示实验装置视频,我没做。

主办: 中国力学学会周期: 季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6553CN: 43-1409/O2复合影响因子:453 综合影响因子:233 从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来分析,整体的还算不错 期刊,在中国知网有收录,为以后的评职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是跟很好的如:《动力工程学报:复合影响因子:270 综合影响因子:90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复合影响因子:472 综合影响因子:192 这两个相比还是差点的。基本上和那个《核动力工程》差不很多。整体还是很不错的,希望被采纳别忘记给我分数,谢谢

  • 索引序列
  • 工程力学编辑部
  • 工程力学编辑部工资
  • 工程力学编辑部电话
  • 工程力学编辑部主任
  • 核动力工程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