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

发布时间: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

(一) 国家行业主管部委或全国行业学会主办的主要刊物。  刊物在同行读者中影响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  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或者国家重点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必须是CSCD,CSSCI引文数据库中本学科领域名列前茅的期刊。  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已认定为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  (二) 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学报可视为权威学术期刊 。  (三) 在国外影响较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高评会同行专家确认能否按权威学术期刊 上发表的论文对待。  (四) 有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如对学术水平有更高要求,可在《权威学术期刊 参考名录》所列期刊的范围内,选出部分权威性较高的学术期刊,作为本部门或单位认定的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 。  附件:权威学术期刊一览表  中图学科序号权威学术期刊名称主 办 单 位社科综合类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4学术月刊上海市社科联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含宗教)6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7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义研究所8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9世界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0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会11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政治学12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3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14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15欧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16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7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18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社会学管理学19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人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1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2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3管理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4科研管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5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26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语言学(含外国语)27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8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9语言研究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30古汉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31方言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32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33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上海外国语大学34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35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36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7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38文学评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39文学遗产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40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4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42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43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体育学44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45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46体育与科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47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48体育学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49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50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51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52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53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科技信息研究所54大学图书馆学报北京大学,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55图书馆杂志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56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57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58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59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60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61编辑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62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音乐学63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研究院6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65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66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67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68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与工艺69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70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71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研究院72装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74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75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76中国陶瓷中国轻工总会陶研究所心理学77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8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79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80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81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8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83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84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85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86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87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化教育馆88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法学89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90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91法学华东政法大学92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93中外法学北京大学经济学94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5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9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97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98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99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100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01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考古学旅游学102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03考古学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04旅游学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地理学105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106地理研究中国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7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08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学会,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历史学109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10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111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12史学月刊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113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14世界历史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15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民族学116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1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综合类118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119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120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12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123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124数学学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25数学年刊A辑国家教育部126应用数学学报中国数学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27计算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28数学进展中国数学会129数学研究与评论(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英文稿大连理工大学130系统科学与数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131数学物理学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132计算机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33软件学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13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135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36控制理论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13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13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物理学139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40光学学报中国光学学会141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改名为中国物理C(英文)(Chinese Physics C)中国物理学会142光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143力学学报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44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145中国激光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46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化学、化工14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南开大学148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49化学学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化学会150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151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52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153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154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等,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155功能材料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学156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157遗传学报改名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58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159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 :Acta Phytopysiologica Sinica(英文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160动物学报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61昆虫学报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62微生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中科院微生物所163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164植物分类学报中国植物学会,中科院植物所农业科学165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166水产学报中国水产学会167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168植物保护学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169园艺学报中国园艺学会环境科学170环境科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1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172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3环境化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4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食品工业175食品科学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医学176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177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178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179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会180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会181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182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学会183药学学报中国药学会184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学会

1、王国平2、陈丹宇陈 丹宇:男,1964年9月生,获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建 设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创新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及高教管理研究,承担和主持了国家软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哲社规划重点课题,省自科基 金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现兼为浙江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新型城市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杭州市哲学社 会科学学科评审专家;杭州市绩效评估专家;曾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曾获得杭 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康胜 康胜:男,1957 年3月出生,籍贯,甘肃临洮。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金融 工程学会理事等。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制度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体制比较、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学经典著作导读 等本科及研究生主干课程;曾荣获浙江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十佳”、“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多项荣誉称 号。在《学术月刊》、《农业经济问题》、《中国软科学》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论文曾获省、市级学术 优秀成果奖励二、三等奖项。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经济,文化创意产业。4、张卫良张卫良:男,历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学位。先后赴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美国肯恩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埃克斯普罗旺斯政治学院等做访问学者。开设过的主要课程有:城市学理论、城市史、世界史、现代化专题等。主持的科研课题包括:《伦敦贫民窟历史变迁研究》(12BSS025),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国原工业化研究》(N03LS11),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外大城市的“治堵政策及其启示”》(2011CSZX04)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主编《“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主编《城市生活品质与文化:以杭州为例》,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专著《现代工业的起源:英国原工业与工业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获得2011年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英国社会商业化的历史进程,1500-175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获2005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专著《西欧原工业化的兴起》(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获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译著《大众科学的文化意义:19世纪英国颅相学及其认同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论文《城市社区文化:以杭州东平巷社区为例》载《城市学学刊》(台湾),2013年第4卷第1期、论文《大学城:文化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以杭州大学城与仓前镇为例》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现代都市的路径:伦敦基础设施的改造及其意义》载《“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论 文《“交通革命”:伦敦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论文《“神话”解构与历史重构:欧亚经济的大分流》载《清华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论文《“商业社会”:英国近代早期的一种新观念》载《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论文《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载《世界历史》 2007年第1期、论文《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概念的再认识》载《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论文《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的讨论》载 《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论文《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形成》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论文《英国工业革命问题述评》载《现代化研究》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5、张学东张 学东:全国优秀教师,1984年从宁夏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从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获理 学博士学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00年9月评聘为教授,2010年1月被聘为二级教授,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兼职博士生 导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院党委副书记,硕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杭州市属高校第三批市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负责人,兼任中华全 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会员,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委员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专家咨 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多 年来,主要从事金融学、金融工程、风险管理、财政金融管理、互联网金融、投融资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等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 科研项目9项。目前,主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已在《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 《Advance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科学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计算数学》 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股价指数期货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部。近年来,先后荣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 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论文二等奖、省部级人文社科成 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先后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曾任省部级精品课程《证券 投资学》负责人,省部级金融学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部级金融学教学团队负责人,省部级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负责人,省部级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实验示范 中心负责人;先后荣获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部级优秀教师、省部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6、方湖柳 方湖柳:女,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现任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主要致力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 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专业期刊发表四十余篇论文,出版专著二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浙江省哲社规划项目十 余项,多次获得浙江省社联、浙江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等奖励。7、张建春张 建春:教授,博士。杭师大经管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3层次)。主要从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等教学与科研。代表著作与教材有三部,《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态旅游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生态环境保 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经济地理 》、《人文地理》、《生态学报》、《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中国地理科学》等杂志发表文章30多篇;近年发表文章有:张建 春,王小梦《浙江省残疾人旅游需求分析及其旅游权益保障》,《经济生活文摘》(2012年4月(下),第96页。)。张建春《“世界休闲博览会”与杭州 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业家》,(2011年,第01期:第284—285页)。杭州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主持国家、省、市旅游管理专业课题10多项。主要有:主持完成2006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生态旅游研究”(06CGGL19YBG)一项; 主持完成2009年浙江省社科联课题:“杭州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2009B34)一项。主持2010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世 界休闲博览会”与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研究”(B10YJ06)。3/6。参与完成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扩大浙江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难点和对策研究”( 09CGYD050YB)一项。主持浙江省旅游局立项“浙江省残疾人旅游需求分析及其旅游权益保障”,(2011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旅游 目的地碳源碳汇测算与碳中和风景区建设”(2012年立项)。8、彭伟斌彭 伟斌,男,副教授,1973年2月出生,湖南省岳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博士研究生。曾担任杭州师范大学经济系副主任,电 子商务系主任、实验室主任等职,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性别发展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研究所副所长,2012年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口城市化、 人口政策学、电子商务与创业管理。主讲过《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ERP企业沙盘实训》等课程。自1999年以来,在《消费经济》、《中国软科 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产业经济学案例》、《低碳城市》等著作5部;主持或参与完成《杭州五县(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江 干区丁桥镇人口集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横向研究项目近10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各类纵向研究课题10余项;2008年被评委杭州市优秀教 师,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现为杭州市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立企业2家,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一等奖、特等奖等 奖项10余项。9、赵奉军赵奉军:男,1974年--,经济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经济、中国经济增长。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中国土地科学》、《改革》、《世界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 管理》、《经济管理》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规划课题等多项。10、张恒义张恒义:讲师,1982年12月出生,河南叶县人。2005年8月开始在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中心)攻读研究生,并于2011年6月 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经济、生态经济与区域规划,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地方委托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评价与效益核算》。2011 年7月进入杭州师范大学经济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3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承担本科教学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不动产估价理论与方法》、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并承担研究生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专题》和《土地经济理论进展》等。主要研究兴趣为土地经济与政 策、城镇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一 级学术期刊论文4篇。

世界历史、历史研究、西亚非洲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

杂志:《史林》《历史教学》《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网站:趣历史:学史博客:历史春秋:/

你到报亭。或邮局问问吧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下载

《生活的逻辑》(胡悦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xYBOn0hHrU5CAjTT7G5lw 提取码:2br6书名:生活的逻辑作者:胡悦晗豆瓣评分:9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8页数:410内容简介:1927年至1937年间,上海、北京知识人主要供职于出版业与教育业;职业收入在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个人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在居住、饮食、服饰与出行等日常消费层面也呈现出巨大差异。他们的日常交往主要在家庭、茶社、酒楼与咖啡馆等场所展开,交往方式主要有书信往来、沙龙聚餐、礼物馈赠等多种类型;知名作家及地方上流知识精英阶层拥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交往对象往往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松散与不稳定的开放状。此外,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相近职业之人,由此形成较为同质化与单一化的亚群体。但由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多以生活情趣及文学艺术审美取向的相近为原则,故其群体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其中,上海知识分子尽管较易萌生阶级/阶层意识,但不易就知识阶层的属性、特征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本书以1927至1937年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所处的阶层位置,分析知识群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惯习策略发展出旨在建构身份认同感与合法性的论述话语,在竞争稀缺性资源的过程中实现资本的转换,催生知识群体的阶层意识与集体行动,在社会结构层面实现阶层再生产。【编辑推荐】一部关于民国读书人精神风貌、娱乐生活偏好的著作一部民国时期都市生活娱乐指南●这是一部关于民国时期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取向的著作,作者从时人的日记、回忆录、传记中发掘出当时知识分子,如鲁迅、戴望舒等在图书馆与书摊,咖啡馆、酒吧与茶楼,四合院与洋楼,公园与影戏院,消费与收藏、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偏好,从侧面反映当时知识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与阶层意识。资料丰富,论题独特。●本书考察民国时期上海与北京的都市生活情景,涵盖衣食消费与精神文化娱乐等方面,堪称民国都市生活指南。●本书从日常生活维度出发,呈现1927年至1937年间上海知识群体的整体面貌,兼及与同一时期北京知识群体的比较。作者简介:胡悦晗,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2010-2011年度访问学者。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史学理论研究》《史林》《二十一世纪》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博士论文题目为《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专著《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历史(上下)(新译详注本)》([古希腊] 希罗多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密码:lmk3书名:历史(上下)(新译详注本)作者:[古希腊] 希罗多德译者:徐松岩豆瓣评分:8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1页数:860内容简介:编辑推荐:★“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传世巨著,堪称欧洲《史记》;★徐松岩教授倾力译注十余载,汇聚国际史学百年研究精华;★编撰注释3100余条,订正译文2600余处,新译详注本震撼面世!内容简介: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以希波战争为主体,插叙大量史事及资料,实际上成为对当时希腊人所知的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报告”。全书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随后集中记述了古代“世界大战”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善于驾驭、搭配各种资料;著作内容广博、丰赡,文笔简练、优美,富有韵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媒体评价: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也是人类史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希罗多德首先发现了文化史之意义。——H 巴恩斯(《历史编纂史》)希罗多德将地理史记及考订学与史学相联系,于是历史学开始在艺术与科学中开始占有一独立地位。——J T 绍特威尔(《史学史导论》)希罗多德把严肃的科学内容跟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表述方法结合到一起:他的《历史》也正是用散文写成的史诗。——C Я 卢里叶(《希罗多德论》)希罗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就是它的统一性,其次就是他所表现的精神,有着许多突出的优点:聪明的好奇心、诚挚的态度和良好的判断力等等。……他保持了诗歌的朴素、自然和魅力。他不但是一位历史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的词汇清晰简洁,字里行间富有宗教色彩和诗意。他的文笔流畅、亲切而优雅。——JW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作者简介: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前430/前420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所著《历史》是古代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书中他将史实的记载和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在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后世尊他为“史学之祖”。译者-徐松岩1963年生,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文明史和西方史学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及《光明日报》等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译注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及色诺芬《希腊史》古希腊三大史学名著;代表作有《关于希腊奴隶制的理论和实际》、《古代海盗行为述论》、《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若干问题》、《论雅典帝国》等。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杂志:《史林》《历史教学》《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网站:趣历史:学史博客:历史春秋:/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2]赵世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现状——访加拿大学者布赖恩·帕尔默》,载《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5页。 [3]赵世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现状——访加拿大学者布赖恩·帕尔默》,载《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6——327页。 [4]刘为:《有立必有破——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 P汤普森》,《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第110页。 [5]刘为:《历史学家是有用的——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 J霍布斯鲍姆》,《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第64页。 [6]载于美国《经济史杂志》1957年第4期。

历史地理研究杂志电子版

经济学大概三四名,管理学七八名左右。不算复旦的强项,不考虑学科热门程度只考虑复旦科研水平的话,估计把复旦专业排个八九个才能轮到他们

《地理学思想史》(普雷斯顿 詹姆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dtm6书名:地理学思想史作者:普雷斯顿 詹姆斯译者:李旭旦豆瓣评分:5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1982页数:532内容简介: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目录序言第一章 一门成为地理的学科第一篇 古典时期第二章 古典地理学的发轫第三章 中世纪的地理学第四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第五章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第六章 继往开来: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第二篇 近代时期第七章 什么是新地理学第八章 德国的新地理学第九章 法国和英国的新地理学第十章 苏联的新地理学第十一章 世界其他各国的地理学第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新地理学第十三章 美国的新地理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本世纪中叶第十四章 应用地理学第三篇 现代地理学第十五章 居住空间的概念第十六章 观察和分析的新方法第十七章 创新与传统附:人名对照表作者简介:詹姆斯教授生于1899年,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地质-地理系,获学士及硕士学位,其后又获克拉克大学哲学和文学博士以及东密执安大学的科学博士。一生接受过许多特颁的奖金和荣誉,包括国家地理教育理事会颁发的著名写作奖金,泛美史地研究所颁发的泛美奖章,以及美国地理学会颁发的戴维,李文斯敦逝世百年纪念章等。他著有《拉丁美洲》一书,编写过好几种中小学地理课本,并在各种地理专业杂志上发表过一百二十五篇论文。1923-45年,他执教于密执安大学,1945—70年任教锡拉丘兹大学。现虽已退休,却仍保留锡拉丘兹大学地理系荣誉教授的职称。他现已过八十髙龄,从事地理教学及研究已历时五十余年。

%B5%E7%D7%D3%C6%DA%BF%AF&rsp=6&oq=%B5%E7%D7%D3%D4%D3%D6%BE&f=1

  • 索引序列
  •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
  •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
  •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下载
  •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 历史地理研究杂志电子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