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孙子研究编辑部

孙子研究编辑部

发布时间:

孙子研究编辑部

是谁说的《孙子兵法》没有流传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孙子兵法》刊印流世,除中国外包括日本、朝鲜、韩国都有《孙子兵法》流传至今。

护理研究编辑部孙玉梅

护理专业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前景自然不用说,任何医院、诊所都需要护士,而且护士的工资收入也不错。

什么是护理学?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护士通过学习解剖学、生理学,才能观察与分辨生理与病理的变化,并能准确无误地提供治疗,如注射、导尿等。 护理学也包含了社会及人文科学,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知识。护士通过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才能提供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的护理,并能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较强,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形成了护理的理论体系与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与医学、药学、营养学等共同组成了整个医学领域。 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 护理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近十余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护理研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整体护理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深入,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护理专业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展,循证护理的实践在兴起……等等。在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观念、临床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应对挑战的策略,并提出以下九项专业发展目标: 扩展护理人力资源 开阔护士视野 发展护理教育 加强护理研究 提升护理理念 完善临床护理方式 加强护理管理 扩展护理专业范畴 推广循证护理 一、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挑战(human resource of nurses) 1.每千人口护士比:我国护士严重不足 WHO的资料显示,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每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经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但我国2001年平均 99护士 /千人口(医生: 62/千人口),每千农业人口护士比例为 18。 2.医护比例:我国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1:1以下;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为1:4以上;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1:6以上。 但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2003年为1:68(1952年为1:28)(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 3.护士床位比:我国比例不合理 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1;康复病房(High Dependent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5-6:1。 但我国2001年护士与床位之比为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护理人员学历情况: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中美比较) 2000年美国护士医院护士中,研究生毕业6%,本科毕业7%,大专毕业4%,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5%,大专毕业2%。 而我国2003年中专占5%,大专315%,本科3%,以中专为主,教育层次偏低。 5.资料: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1995-2000)国家 人均GPT($) 每千人口医 每千人口护士 医生:护士中国 740 62 99 1:61中国香港26437 54 22 1:04中国台湾12040 24 25 1:60日本 33715 87 79 1:16泰国 6100 38 55 1:20英国 --- 39 72 1:10美国 30088 68 16 1:40澳大利亚 37295 75 64 1:14(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 6.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的比较 护士人数: 美国210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缺口12万;澳大利亚16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护士严重短缺;而我国2003年护士人数 6 万,每千人口99名护士,若按医:护=1:1,缺口应为15万人。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3%。 护士的平均年龄: 西方国家由于护士短缺问题,临床护士的普遍年龄偏高:美国45岁,澳大利亚4岁。而我国护士平均年龄偏低(<35岁),意味着高年资护士的流失较严重。 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护士工作量增加;护士人数下降;护士年龄偏大。 7.护理人力资源在突发事件中的需求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例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的护士床位比:普通病房为2~3:1,重症病房为4~6:1。 8.总之,护士短缺问题:--中国是重灾区!!! 2002~2003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指出(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5年应达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5,则护士数应为3万,应净增6万;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5%、研究生5%。只有按照这种比例进行卫生人力配置,才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 二、世界经济和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Challengefrom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ics and society)。 1.护理服务的发展: 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from NLN Journal, ) 1)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变化引起服务模式的改变; 2) 知识和技术爆炸:高科技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3) 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趋势:护理人力市场国际化; 4) 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教育层次提高、传统医学、临终关怀带来的挑战:精神因素的作用、生命质量、疼痛管理、人的尊严; 5)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带来的护理内涵的复杂性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6) 卫生保健费用提高提出对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问题(managed care):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7) 卫生政策的影响:社区卫生保健系统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人员任务、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转变,社区成为重要场所; 8) 多学科合作的实践形式对教育的挑战; 9) 护士短缺带来的终身教育与护理工作提高的问题; 10) 护理学科和护理研究的进步。 3.护理专业的全球发展趋势 总之,护理专业在全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 4.社会对护理人才态度、知识、能力要求(教育部研究课题,沈宁,2003) (1)综合知识 护理人才应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用以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发展和应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措施;应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分析专业问题;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交流,并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建立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关系;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 (2)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 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包括利他性(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自主性(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正直(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的准则和执业的标准);公正(坚持道德、法律、人道的准则)。 (3)护理核心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身心素质 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护理教育 (nursing education):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 1.中国护理教育概况 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923-1952: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 1952-1966: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 1966-1976:文革期间护理教育受较大挫折 1983-至今:多层次发展(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 2.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办了协和医院,并与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东吴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五所私立大学合办五年制高等护理教育; 1979年: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 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护理大专班 ; 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护理硕士点; 1994-2000年:CMB资助8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 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设立护理博士点。 3.2003年止我国护理教育规模现状(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研究生项目:13项本科项目: 132项大专项目: 199项中专项目: 规模逐渐减小 4.中国护理教育层次与规模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应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2003年中国、美国、日本护理院校统计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国台湾博士学位 1 323 5 2硕士学位 12 367 25 11 本科学士学位 132 611 65 21大专 199 500 67 15中专 数百 250 461 8 5.只有通过学历教育,才有可能使护理人员沿着护理专业的阶梯逐步发展,成为专业人士:护理专业发展阶梯 (professional ladder) 分为5个阶段(Benner P From novice to AJN, 1982, March, 402-)(1)新护士 (novice)(2)入门护士 (advanced beginner)(3)称职护士 (competent)(4)熟练护士 (proficient)(5)护理专家 (expert) 6.护理教育发展目标(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卫生部规划目标:到2010年,使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不低于40%。 四、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 1.护理研究是提升护理专业学术性的基础 美国在1952年创建《Nursing Research》杂志,同年成立“美国护理研究基金会”,标志着护理研究进入新纪元;20世纪全球护理教育研究生层次的迅速发展,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国际上护理专业期刊杂志数量的增长为展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平台:2004共计174册护理专业期刊;其中36册进入ISI的SCI-expansion。 2.我国的护理研究:期刊数量在增长 1995年护理专业期刊只有6册(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4年护理专业期刊增加到17 册。 3.我国的护理研究:论文数量在增加(资料来源:程金莲, 韩世范, 孙玉梅等 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现况调查护理研究, 2004, 18(3): 457-461) 1994-1996年发表在上述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为17篇,而2000-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增加到239篇 (X2=03, P<05);但研究论文占总体论文的比例仍较低(5%)。 4.护理研究方法呈多样化发展 定量研究设计的论文数量占主要比例:研究论文的设计范围较广,包括临床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调查性研究等。同时除传统的定量研究外,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正在悄然兴起,例如:现象学研究法、根基理论研究法、护理人种志研究法,等等。2002版的《护理研究》教科书上将质性研究方法加入。近一年来,全国举行了多次质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研讨学习班。 5.我国的护理研究:科研设计方法的进步 1995年发表在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共计1655篇,在资料分析方法上只有11%用统计推断,27%用统计描述;而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总数增加到3046篇,资料分析方法39% 用统计推断,39%用统计描述 (X2=01, P<05)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 RCT论文从1993-1995年的8%上升到1999-2000年的7%。(朱丹, 黄文霞, 刘莉等《护理研究》随机对照临床护理试验性文献评价 护理研究, 2002, 16(2):183-)。然而质性研究文章在该5本期刊中很少。 6.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还很不够 1994-2002年研究课题论文的作者大多为同一单位内部合作,不同单位合作课题只有85%(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因此呼吁护理研究中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合作。 7.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需要争取多方资助 1994-1999年发表的2410篇研究论文中只有89篇(69%)获得基金资助,2000-2002年发表的2460篇研究论文中有239篇(71%)获得基金资助(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护理研究基金资助来源较狭窄:较少获得市、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基金;一般从医院、学院、CMB、香港护士训练与教育基金等途径获得少量基金。 8.小结: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人文类相关的选题相对较少;前瞻性研究和专科特色研究论文较少,总结性文章较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文章较少;护理管理、护理理论、护理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质性研究论文很少。 五、护理观念(philosophy of nursing):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渗透、深入 1.整体护理观念的渗透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发展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其目的为保证病人得到满意的、连续的护理。整体护理成为当前护理领域的热门话题:1994年-2004年以整体护理为题的论文共1009篇。 2.整体护理质量标准应以病人为中心,内容应包括: 1) 病人对住院期间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 2) 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3) 病人了解自己所服主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能正确服用和自我观察; 4) 病人学会一定的促进自己健康的方法; 5) 出院时病人和家属掌握回家后康复及照顾病人的应注意的事项; 6) 出院时病人及家属知道需要复诊的日期和再次医疗的指征和途径; 7) 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 3.当前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资料来源: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副司长讲话,2001年) 1) 护士数量不足:医院管理原因,如科室捆绑承包、护理管理原因,如人力资源配备的科学依据; 2) 护士职责界定问题:界定不清,辅助系统不到位;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护士工作量增加; 3) 护士观念问题: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专业能力;注重医嘱落实,忽视病情观察;注重治疗措施,忽视健康教育、心理与康复等护理的提供。 4.总之,我国整体护理实践的现状和局限性主要是: ●整体护理已从模式病房到全面铺开,但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护理体制和整体护理观念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已深入到护理各领域,但护士对护理程序仍停留于形式上 ●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主客观资料认定、危险因素的理解问题 六、临床护理方式(Nursing care delivery system):临床路径的尝试 1.临床路径的特点: 适应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需要;体现多学科多部门合作;以个案管理的形式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更新文件书写的方式。因此临床路径简洁、高效、全面,能够体现治疗和护理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应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相适应,由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2.我国临床路径的实践: 理论探讨: 姚梅琪,夏秋欣,黄梦娟 21世纪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4): 270-271 临床实践: 殷秀娟,金钰梅,曹浩强 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9): 27-29 张伟英,叶文琴 临床路径在心脏术后ICU监护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4): 45- 护理硕士研究生论文: 戴红霞(2003):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效果评价的对照研究 曹红霞(2003):Ⅱ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和双向转诊路径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七、护理管理(Nursing Management):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 1.护理管理人员开始应用变革型领导理论(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实施护理管理和领导 变革型领导理论是现代管理与领导理论界所公认的具有最大发展空间的领域,变革型护理管理人员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远见意识;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善于认识下属的能力和需求;注重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敢于授权于部下;敢于挑战工作过程,创新并打破常规;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最新信息,并能够从失败中成长。变革型领导是与执行型领导方式相对应的新型领导方式,两者的特征比较如下: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执行型领导(transactional)具有远见(vision)强调日常工作(Daily task oriented)善于授权(empowerment)保守(conservative)善于激励(motivation)执行命令(Follow order)变革者(change agent)没有变革(No change initiated)强调工作的成效(productiveness)强调工作的可预见性(predictive) 2.变革型领导方式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相关研究:上海的研究结果(胡雁,杨英华,马敏芝等关于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效率 的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8): 453-) 位次: 焕发民心 榜样作用 授权他人 激励作用 挑战工作过程 护士长的激励作用是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性的领导方式,是最重要的领导方式;“授权他人”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和团体士气有较强的预测性;“挑战工作过程” 是护士工作业绩的惟一预测变量;“榜样作用”和“焕发民心”是所调查的护士长运用的首要领导方式,同时,“焕发民心”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呈高度相关。 护士长的“榜样作用” 和“焕发民心”并不足以提高护士的工作业绩和护理队伍的团体凝聚力。 3.美国的研究结果: 位次: 授权他人 挑战工作过程 焕发民心 榜样作用 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是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强预测变量;“焕发民心”是工作业绩的负性预测变量;“挑战工作过程”是组织凝聚力的最强预测变量。 4.结论: 我国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变革和创新意识,并善于积极地激励临床护理人员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八、护理专业的范畴在逐步扩展(expanded scope of nursing care):社区护理、专科护士、开业护士 1.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 (1)基本概念(冯正仪,社区护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pp15):社区护理是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贯穿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三位一体预防模式),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积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 (2)护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社区护理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新的增长点;社区护理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队伍将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美国199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已经达到总数的5%,而我国200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不到护士总数的10%。 (3)上海的社区护理实践(Community Nursing): 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至2004年) 1998-2004年市政府投资64亿元,进行地段医院转制和社区人才培训。在城区建立了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200万居民);在郊区建立了127所乡镇卫生院,2251个中心村卫生室(300万农民。主要特点为:将以往的地段医院从医院框架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部一室”结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后勤供应);从专科门诊过渡到全科门诊,负责双向转诊;建立户籍制预防保健;完善家庭病床管理;保留少数病房,并转变为老年护理康复。 (4)社区护理研究(Community Nursing): 近年来发表的社区护理硕士论文 张玉梅(2001):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士培训设想 曹育玲(2002):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沈慧霞(2002):三年制社区护理专业(高职)课程计划的研究 张 华(2002):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张少茹(2003):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贾守梅(2004):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 (5)社区护理教育(Community Nursing)的发展: ●社区护理纳入护理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和实践 ●2002年起开展了三期上海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项目 ●但尚无特定的社区护理方向的学历教育项目 2.关于专科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的发展 (1)专科护士的基本概念:专科护士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高级/特定专业教育并具有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可包括护理麻醉师(nurse anesthetist)、护理助产士(nurse midwife)、临床护理专家(CNS)、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等。专科护士应由相应的教育准入标准(例如美国为本科后教育)和资格考核制度。 (2)发展专科护士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近年来相关的文献丰富: ●角色定位: 关于工作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前景的探讨,例如“尤黎明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2::85-88。” ● 关于专科护士的临床实施:例如“糖尿病和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冯金娥,胡宏鸯,楼青青 开展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2):115-117” ● 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和北京均和香港合作开设了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 ●目前在上海市:上海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换药专科门诊、华山医院的压疮专科护理门诊均为专科护士发展的雏形。 (3)但呼吁应进一步规范专科护士的教育、培训、审核和注册制度 3.关于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发展 (1)开业护士的基本概念:开业护士是承担高级临床护理角色的执业护士,并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诊断、处方、转治建议的权限。 (2)国外开业护士的工作场所:主要活跃在初级卫生保健场所(护理院、社区诊所),但同时也活跃在急症医院(包括公立和私家医院)。 (3)国外开业护士的培养:需经过本科后教育或硕士教育,护理学院大多开设专门的NP培养项目。 (4)开业护士在我国的前景:专科护士在我国还只是一块尚未开垦的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 九、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的实践在兴起: 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基本概念 * 理论基础:实证主义 (positivism) * “循证实践” (EBP):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审慎地、准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病人需求的临床变革的过程。 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循证阶段--系统综述: 1)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 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科研的证据; 3) 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慎评审; 第二阶段:施证阶段--根据证据实施循证护理: 4)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病人需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作出护理计划; 5)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监测项目实施情况。 3.证据的等级和推荐意见分级 * I级证据:● 对多项RCT的系统综述 (I-a)● 单项RCT(95%CI较窄)(I-b) * II级证据● 多项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系统综述 (II-a)● 单项队列研究(包括质量较差的RCT,如随访率小于80%)(II-b) * III级证据●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系统综述 (III-a)● 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III-b) * IV级证据● 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V级证据● 未经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 4.护理领域的证据的特点 随机对照试验(RCT)能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是卫生保健系统实践活动中设计最严密的、最能科学地反映干预效果的证据,被称为“最佳证据”; 但护理专业独特的人文性决定了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以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报告也提供护理证据。 5.为什么我国护理实践缺乏足够的证据

孔子研究编辑部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孔子的一生是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一生,是追求社会治平、世界太平之道的一生,同时又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人生都有悲剧色彩,但他们每个人的具体经历和情景是各相不同的。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似乎是逆着潮流而走。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的民族和人类,所以说他是东方的圣人。在现在中西对话中,孔子是东方文化的象征。 在这个假期,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在看这部戏之前,我很难想象到孔子当年的落魄,后来我才逐渐了解。孔子出身于陬地的没落贵族家庭,在他少年时期,他就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孔子三岁丧父,在他幼年的时候,母亲就把家迁到鲁国的都城曲阜,十六岁的时候又不幸的没有了母亲,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并没有放弃生活,向挫折低头,一次一次的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打击。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这也是他唯一一次的落泪,有人对孔子说:“你呀,是不是悲伤过头了呢?”孔子答道:“我不为他哭,我还为谁哭呢?”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一个慈祥和蔼亲切富有同情心,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者一下子取代了正襟危坐一脸呆滞的形象。“为弟子而哭”的孔子不是圣人,不是讲究“喜悲形迹内发于心而外庄”的中庸之道的庙堂泥人,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长者。他最心爱的弟子死了,所以他号啕大哭,他“为之恸”,他将悲伤的泪水化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思……孔子是人,被神化了的孔子“我见尤厌而况他”。虽然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最沧桑的孔子是那个站在渭水旁吟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孔子,他一定是在感慨物是人非白驹过隙而自己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论语》里的孔子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最朴素的情感,而我相信,那样的孔夫子,才是真正的而非神化了的孔夫子。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坚强的意志!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惊人的意志使孔子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并且被人们称作“圣人”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他以他自己独立着,发展着,沿承着。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们的借鉴。孔子,不仅在过去,抑或在未来,还是永恒的。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问题太深了啊

《孔子研究》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专门反映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

中国孔子研究院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国务院1996年批准设立的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专门机构,具有学术研究与交流、博物展览、文献收藏、孔子及儒学研究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功能,规划建设成为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孙子研究期刊

第一章 总则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滨州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滨州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第二条 滨州学院招生工作贯彻执行“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三条 滨州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学校概要第四条 学校全称:滨州学院第五条 学校代码:10449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第七条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第八条 颁发证书:学生思想政治合格,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至少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结构符合要求,不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颁发教育部监制的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国家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本科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第九条 学校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3第十条 学校概况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1983年更名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滨州学院。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功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A类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0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7亿元。设有21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2个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7万册,电子图书63万册。设有19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297人。围绕办好独具特色的本科教育,学校借助全国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先发优势,努力做大做强航空特色,航空学科专业规模日益扩大,开设飞行技术、民航机务工程、空管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航空物流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空中乘务等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社会声誉持续提高。拥有波音737-300飞机科研教学实训平台、飞行模拟实验室、空中交通管理实验室、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中心等教学实验实训平台38个,建有民航飞行人员执照考试点和CCAR66部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考点;先后与山东航空公司等20家航空公司联合培养航空专门人才,已向民航业输送飞行员、机务维修、签派、管制员、空中乘务等专门人才4000余人,40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机长。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航空特色受到了国家民航局的充分肯定、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国家民航局原局长李家祥、杨元元,民航英雄杨利伟等领导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学校航空特色已经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理、工、文、教、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民用航空、化学化工、生态环境、机电、信息、土建、教师教育7大应用型专业群,飞行、化工、计算机、生物技术4个专业群获批立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在山东省率先实施二级学院理事会建设工程,成立学校理事会和14个二级学院理事会,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不断释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单位达到300余家,合作专业达到19个,6个专业(方向)实现“订单式”培养;获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二级学院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连续7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获得立项423项,立项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3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130项。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黄河英才工程”“聚英计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08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优秀教师5人、山东省教学团队5个,“黄河英才”特聘教授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人。聘请8名院士担任学校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聘任兼职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157人。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强化优势特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26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67项,省部级课题496项;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742篇,CSSCI期刊论文90篇;出版学术专著278部;授权专利9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6项。《滨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孙子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34家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积极服务社会和行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两区两圈”“民航强国”“富强滨州”等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服务黄河三角洲行动计划》《服务航空业行动计划》,编制《服务“富强滨州”十项重大行动计划》,与山东社会科学院、滨州市政府、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国际机场、济南机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博士企业行”活动,承担服务项目400余项,开展合作研究400余项,转移转化科研成果30项。2012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绿色、文明、平安、和谐、美丽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等4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中国航空报》《大众日报》《高教领导参考》、光明网、大众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报道,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十一条 滨州学院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第十二条 滨州学院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滨州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学校不委托个人和机构从事招生工作。第十三条 滨州学院纪委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第四章 招生与录取第十四条 报考报名条件:按照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第十五条 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核准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分省分专业计划执行。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第十六条 录取原则:按照教育部及各招生省份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择优录取。第十七条 提档比例:依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有关规定的比例提档。第十八条 文史和理工类录取规则:院校志愿:根据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录取。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后续志愿考生。专业录取原则: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投档成绩相同时,若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优先录取位次高者;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优先录取位次高者;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因素,择优录取。山东、北京、天津、浙江、上海、海南等高考改革省(市)按照相关省(市)录取实施方案执行。其他省(市、自治区):按“专业志愿清”原则录取。对每一院校志愿进档考生,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并参考高考相关科目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检情况,首先按第一专业志愿录取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安排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若无法满足考生报考专业志愿,服从专业调剂者,参考文化总分、相关科目成绩、体检情况,将其调剂到相应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作退档处理。空中乘务专业:通过我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按投档考生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英语成绩高者。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公费和委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政策按照省里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艺术类和体育专业山东省艺术类(一)联考专业音乐学(师范类):使用音乐类联考(济南大学平台)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舞蹈学(师范类):使用舞蹈类联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平台)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舞蹈学(体育舞蹈、健美操):使用舞蹈类(体育舞蹈、健美操)联考(山东体育学院平台)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二)校考专业舞蹈学(民族舞方向):获得我校专业测试合格证,按投档考生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英语成绩高者。(三)美术类使用山东省美术类统考成绩。在投档范围内,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确定录取专业。山东省体育专业使用山东省体育统考成绩。在投档范围内,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录取。其他省份艺术类使用(认可)相关省份相关专业(类)统考(联考)成绩,按投档考生专业统考(联考)(或综合分)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按专业成绩投档者,专业统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含加分)高者;按综合分投档者,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第二十条 飞行技术专业、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考生按照《普通高校飞行技术专业招收飞行学生实施办法》(民航发【2009】84号)规定,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合格后方可报考。按照民航局规定,舞蹈学(民族舞)和空中乘务专业考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合格后方可报考。第二十一条 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要求考生的外语应试语种为英语,其他专业对外语语种不作限制,对相关科目不作特殊要求。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方向)、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舞蹈学(民族舞)、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空中乘务专业入学后需学习英语语种。第二十二条 身体健康状况:飞行技术、舞蹈学(民族舞)、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和空中乘务专业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按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MH/T 7013-2017)、《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规则附件A《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合格证医学标准》规定的相应医学标准。报考交通运输专业(空管与签派方向)的考生应符合中国民航空管人员有关岗位身体标准要求:肝功正常,双眼裸视力不低于6(E字表),无色盲色弱,无语言、发音或听力障碍,无精神疾病病史等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关岗位的身体标准;报考交通运输专业(民航机务工程方向)、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考生要求无色盲色弱等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关岗位身体标准条件。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考生身体条件须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关岗位身体标准要求。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无残疾,无重听,无口吃,无色盲、色弱,矫正视力在0以上;男性身高在65 m以上,女性身高在60 m以上。其它专业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第二十三条 男女生比例: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方向)、飞行器适航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专业只招收男生,其他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第二十四条 我校执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第五章 新生入学第二十五条 新生复查:新生入校后,我校采取考试、核查电子档案、体检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学生,我校按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六条 调整专业政策:学生可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兴趣提出转专业申请,学校根据上级政策及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程序审批,并报省教育厅审查备案。第二十七条 专升本政策:专升本政策依照当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文件规定执行。第六章 收费、退费标准及资助政策第二十八条 收费: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学费,执行《山东省物价局 山东省财政厅 关于山东艺术学院等12所高校学分制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鲁价费函〔2018〕72号)批复的滨州学院学分制收费标准;其他费用按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收费政策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19]799号)、《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鲁价费发[2013]93号)、《关于优化普通高校学费结构有关事宜的通知》(鲁价费发[2013]136号)、《关于优化高校收费政策的通知》(鲁价费发[2016]8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价费发[2016]13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住宿费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19]804号)和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如学费标准调整,按省最新文件规定执行。第二十九条 退费: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98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学生因故退学或受校纪处分开除学籍的,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实行学分制收费的,按月计退专业注册学费,按未修读学分(由教务部门界定)计退学分学费。代收费据实结算,多退少补。学生学习时间按每学年10个月计算。第三十条 学生资助政策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及社会奖(助)学金等。银行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凭录取通知书到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我校为学生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我校按照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多项资助措施。第七章 其它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三十二条 对以滨州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第三十三条 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邮编:256603电话:0543-3190200,3190201,3190067,3190068网址: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由滨州学院负责解释。

截至2014年2月,学校设有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孙子研究院、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航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安全文化研究中心、滨州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自动控制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航空信息技术实验室。山东省级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孙子兵法与兵学研究基地。 图书馆藏截止到2014年1月,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到26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文献15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纸质期刊2200余种,近10万余册。重点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民国丛书》等,形成古近代经典文献系列,另外收藏线装古籍近5000册。建国以来国内主要报纸收藏完整。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博、硕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地方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EBSCO外文期刊》等3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 学术期刊学校主办的《滨州学院学报》设有“孙子研究”、“黄河三角洲研究”、“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航空科学与工程研究”等特色栏目。《滨州学院学报》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成为《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孙子研究”栏目被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7年,“孙子研究”栏目获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奖;学报获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荣誉称号;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奖,“孙子研究”栏目获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 校徽以“滨州学院”的英文缩写“BZU”为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凤凰、花朵、青春之火等。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征着学校一流的校容、校貌,体现着学校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花朵、青春之火则寓意学校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校徽由明快、醒目的红黄蓝三原色组成。蓝色代表大海和蓝天,象征着无限的力量和广阔的空间,寓意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的管理思想和开放博大的发展胸襟;黄色象征黄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学校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红色象征朝阳,富有朝气、活力,寓意学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校徽的整个构图简洁明了、刚柔并济、大方饱满,既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又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 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指使人的美德得以显明。《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明德”,旨在强调大学教育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寓意学校重视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弘扬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砺学,包含磨砺、磨练之意;包括“学问”和“学习”两个层面。“砺学”意指全体师生要修养学品,探究学问,且躬身履践,日进有功。追求一种超迈、高远、卓越的人生状态。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天天更新,日日进步,弃旧图新。“日新”,是一所大学出人才、出成果、上台阶的重要保证。学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应与时俱进,在开拓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努力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寓意广大师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把学校建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而不懈追求。“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的校训,涵盖了品格修养、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能够起到塑造和提升学校品牌魅力形象,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员工奋进的作用。 求实 严谨 团结 奋进

孔子研究编辑部刘

1990年10月至1998年3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1998年3月调入海南师范学院,任院长、党委副书记。系海南省第三届政协委员、海口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并担任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副会长、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海南省孔子研究会会长等职务。原北华大学校长。

刘真诚老师,现年45岁。擅长国学、书法、周易、姓名学,曾经在金乡县第二中学、济宁学院附高、微山某高中任教。孔子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儒家教学学院客座教授。

有一个叫刘真诚的,是一中文老师,擅长书法、周易、姓名学。

在山东济宁学院附属高中当语文老师

  • 索引序列
  • 孙子研究编辑部
  • 护理研究编辑部孙玉梅
  • 孔子研究编辑部
  • 孙子研究期刊
  • 孔子研究编辑部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