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发布时间: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

(一)论文“WTO框架下中国商事组织法三大变革析论”,《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2.“国际法上的个人诉愿制度对国家豁免理论的影响” 《中州学刊》2008年3期(中文核心,CSSCI),独著。3.“发展中国家对贸易与劳工问题的认识误区及对策”,《暨南学报》2008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独著。4.“WTO中的劳工因素及其对劳工权的影响”,《中国市场》2008年第5期(中文核心),独著。5.“中国涉外民商事判例法制度之型构——兼谈《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中文核心),独著。6.“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及价值蕴含——兼谈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其之不同及借鉴”,《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独著。7.“WTO框架下商事组织经营范围制度的重构——兼谈外贸经营权制度与经营范围之协调”,《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中文核心),独著。8.“外贸预警应急机制析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文社科核心),独著。9.“WTO反倾销协议之最佳信息规则探悉”,《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独著。“WTO框架下中国商事组织形式的完善及立法模式的变革”,《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11.“侵害知识民事责任与知识产权请求权”,《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人文社科核心),合著。12.“知识产权法中的间接侵权”,《西南法律评论》2004年第1辑,独著。13.“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关系探讨”,《现代法学》2002年专刊第23卷,合著。14.“我国罢工问题的思考”,《现代法学》2002年专刊第24卷,合著。15.“反倾销启动机制比较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第4期,独著。16.“反倾销程序法研究”,硕士论文。“WTO的人权理念”,博士论文。(二)项目1.2006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上侵权法比较研究》,主研。2.2006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刑事审判简易程序改革及相关检察制度的完善》,主研。3.2004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获二等奖,主研。(三)教材《新编管理学导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主编 。

商口岸的开通使中国卷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也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开始崩溃预示着中国被欺辱的开始经济特区的设置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政策,它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苏辙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文题 文题反映了论文的核心,提示主要解决的问题,文字简明。简是对文字数量的要求,明是对核心问题表达的要求。标题还应突出特点,引人注目,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文题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表达,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和商品名称。 2署名 作者署名表示作者对论文拥有著作权并对论文负责。作者署名的排列顺序与学术声望无关,应按实际贡献大小来定,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主要论著 《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 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明末清初党争视阈下的钱谦益文学研究》 专著,凤凰出版社2012年7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简史》 合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贾三近年谱简编》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金瓶梅>作者新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贾三近考论》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吴国伦文学思想及散文创作》 《中国古代散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 《王世贞卒年考》 《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吴国伦年谱简编》 《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搜神记>之“杂传”论》 《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孔子史学观念发微》 《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中国诗学视野下的文学观念与文学风貌》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文学分论坛论文集》2004年10月 《子羔考论》 《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天主教士在中国交游考略》 《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吴国伦生平及文学复古》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东林党的实学思想及政治理念》 《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分代与分体的两种言说方式》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 《东林党议视野下性灵派内在革新理路的雅化》 《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东林书院讲经活动与道德救世理念》 《南通大学学报》2007第2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雅文学的区域化转移》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第5期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考述》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4期 《东林学术与王学的斗法》 《许昌学院学报》2008第1期 《钱谦益与东林党争》 《殷都学刊》2008年第1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晚明文学观念的演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钱谦益与东林学派的学术关联》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钱谦益与钟惺及竟陵派》 《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第2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晚明文社复古观念的新变》 《安阳工学院》2008年第3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分类精选》(上)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东林党议与江南社会的变迁》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阮大铖与晚明党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先秦儒家天人观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东林党赵南星、孙承宗创作考述》 《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晚明文学的历史分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钟、谭与东林党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复社的源流与社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孔子乐正诗三百的经化效应》 《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先秦儒家伦理生态情怀的现实观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晚明狂禅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复社与东林党关系的实态性分析》 《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党社一体化的生成》 《北方论丛》2008年第3期 《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东林党七君子的节义诗创作》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刍议》 《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三晋集团出版社2008年7月版 《晚明狂禅运动与公安派的兴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论钟谭体的形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刘宗周与证人社》 《温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几社的政治化与“经世文编”的编纂》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东林党六君子及其节义诗创作》 《湖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东林党顾宪成高攀龙创作考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孔子山水比德的生态审美思考》 《兰台世界》2008年9月 《论钱谦益的诗学体系》 《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时事文学观念的演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关于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的研究构想》 《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 《钱谦益对明代文学复古观念的评议》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明中后期贬谪官宦与广西文化》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东林党冯琦公鼐王象春创作考》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山海经>原始生态观念发微》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论钱谦益对东林与狂禅的学术观照》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东林书院诗社活动考》 《阴山学刊》2009年第4期 《钱谦益在清初诗学观念的新变》 《江淮论坛》2011年第2期 《钱谦益与“楸枰三局”》 《名作欣赏》2012年第5期 教学科研获奖 大连大学文史学院1999年度学生论文年会一等奖 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度研究生科研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度研究生科研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度研究生科研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6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6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优秀班主任 广西民族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 9.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1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教学科研课题 《孔子德育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教育》,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度教学课题B类立项 《明中后期贬谪广西文人群体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青年课题 《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人才引进项目 《晚明文人与党争》,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明末清初党争视阈下的钱谦益文学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古典小说论丛》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59《古典小说笔记论丛》 刘叶秋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魏晋南北朝小说》 刘叶秋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常用字书十讲》 刘叶秋著 商务印书馆 1964《中国古代的字典》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63《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0《成语熟语词典》 刘叶秋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92《类书简说》 刘叶秋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83《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著 书海出版社 1988《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 专著 刘叶秋 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名人论联》刘叶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4/072《古代书信的格式》 刘叶秋 华夏文化 1995/053 《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编例》 刘叶秋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44 《中国楹联概论——代序》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9/015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六)》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66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五)》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57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二)》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28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一)》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19 《从惠园到南沙沟——记与俞平伯刘叶秋的文字因缘》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8/0210 《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刘叶秋 读书 1988/0111 《略谈》 刘叶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12 《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的运用——编辑语文修养杂谈之一》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7/0213 《编辑与语法修辞》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7/0614 《略谈历代笔记》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515 《序》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216 《略谈古籍的标点》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117 《不下带编》和《巾箱说》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318 《雕虫射虎两浮名——刘叶秋自传》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6/0119 《我所认识的吴泽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6/0220 《略谈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5/0121 《论汉语辞书中的成语》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622 《略谈汉语辞书的演进》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323 《读》 刘叶秋 民族文学研究 1985/0324 《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4/0225 《参与编辑之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326 《略谈辞书体例的创新——修订例话》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227 《<辞源>的历程》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1028 《词典编辑例话》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0229 《古汉语词典编撰简说》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3/0330 《商务印书馆组诸老》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3/0431 《略谈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2/0332 《类书常谈》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633 《魏晋南北朝的几部辞书》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434 《纠谬、补缺、充实——修订散记》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435 《中国辞书史话绪论》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236 《公案小说浅议》 刘叶秋 读书 1981/0837 《常用的字书和韵书》 刘叶秋 人民教育 1963/0238 《读札记》 刘叶秋 读书 1957/08 刘叶秋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他不仅多才多艺,论学问更是少有的全才。《辞源修订本》,刘叶秋是三个主编之一,对修订是下了若干年的全部精力的。刘叶秋更是位具有开创性的学者,诸如《中国字典史略》、《历代笔记概述》、《编辑的语文修养》等等,都是开创门类或填补空白的响当当的著述。

(一)论文“WTO框架下中国商事组织法三大变革析论”,《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2.“国际法上的个人诉愿制度对国家豁免理论的影响” 《中州学刊》2008年3期(中文核心,CSSCI),独著。3.“发展中国家对贸易与劳工问题的认识误区及对策”,《暨南学报》2008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独著。4.“WTO中的劳工因素及其对劳工权的影响”,《中国市场》2008年第5期(中文核心),独著。5.“中国涉外民商事判例法制度之型构——兼谈《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中文核心),独著。6.“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及价值蕴含——兼谈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其之不同及借鉴”,《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独著。7.“WTO框架下商事组织经营范围制度的重构——兼谈外贸经营权制度与经营范围之协调”,《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中文核心),独著。8.“外贸预警应急机制析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文社科核心),独著。9.“WTO反倾销协议之最佳信息规则探悉”,《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独著。“WTO框架下中国商事组织形式的完善及立法模式的变革”,《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11.“侵害知识民事责任与知识产权请求权”,《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人文社科核心),合著。12.“知识产权法中的间接侵权”,《西南法律评论》2004年第1辑,独著。13.“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关系探讨”,《现代法学》2002年专刊第23卷,合著。14.“我国罢工问题的思考”,《现代法学》2002年专刊第24卷,合著。15.“反倾销启动机制比较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第4期,独著。16.“反倾销程序法研究”,硕士论文。“WTO的人权理念”,博士论文。(二)项目1.2006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上侵权法比较研究》,主研。2.2006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刑事审判简易程序改革及相关检察制度的完善》,主研。3.2004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获二等奖,主研。(三)教材《新编管理学导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主编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学习电脑,许昌现在比较专业的培训学校也就是博物馆四通电脑学校了

很好

《古典小说论丛》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59《古典小说笔记论丛》 刘叶秋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魏晋南北朝小说》 刘叶秋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常用字书十讲》 刘叶秋著 商务印书馆 1964《中国古代的字典》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63《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0《成语熟语词典》 刘叶秋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92《类书简说》 刘叶秋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83《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著 书海出版社 1988《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 专著 刘叶秋 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名人论联》刘叶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4/072《古代书信的格式》 刘叶秋 华夏文化 1995/053 《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编例》 刘叶秋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44 《中国楹联概论——代序》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9/015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六)》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66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五)》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57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二)》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28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一)》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19 《从惠园到南沙沟——记与俞平伯刘叶秋的文字因缘》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8/0210 《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刘叶秋 读书 1988/0111 《略谈》 刘叶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12 《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的运用——编辑语文修养杂谈之一》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7/0213 《编辑与语法修辞》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7/0614 《略谈历代笔记》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515 《序》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216 《略谈古籍的标点》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117 《不下带编》和《巾箱说》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318 《雕虫射虎两浮名——刘叶秋自传》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6/0119 《我所认识的吴泽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6/0220 《略谈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5/0121 《论汉语辞书中的成语》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622 《略谈汉语辞书的演进》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323 《读》 刘叶秋 民族文学研究 1985/0324 《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4/0225 《参与编辑之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326 《略谈辞书体例的创新——修订例话》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227 《<辞源>的历程》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1028 《词典编辑例话》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0229 《古汉语词典编撰简说》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3/0330 《商务印书馆组诸老》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3/0431 《略谈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2/0332 《类书常谈》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633 《魏晋南北朝的几部辞书》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434 《纠谬、补缺、充实——修订散记》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435 《中国辞书史话绪论》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236 《公案小说浅议》 刘叶秋 读书 1981/0837 《常用的字书和韵书》 刘叶秋 人民教育 1963/0238 《读札记》 刘叶秋 读书 1957/08 刘叶秋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他不仅多才多艺,论学问更是少有的全才。《辞源修订本》,刘叶秋是三个主编之一,对修订是下了若干年的全部精力的。刘叶秋更是位具有开创性的学者,诸如《中国字典史略》、《历代笔记概述》、《编辑的语文修养》等等,都是开创门类或填补空白的响当当的著述。

你可以到59168中国学术论文网上看一下,那里是比较专业的发表网站,我上次就有朋友在那里发表了一篇医学论文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古典小说论丛》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59《古典小说笔记论丛》 刘叶秋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魏晋南北朝小说》 刘叶秋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常用字书十讲》 刘叶秋著 商务印书馆 1964《中国古代的字典》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63《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0《成语熟语词典》 刘叶秋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92《类书简说》 刘叶秋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83《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著 书海出版社 1988《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 专著 刘叶秋 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名人论联》刘叶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4/072《古代书信的格式》 刘叶秋 华夏文化 1995/053 《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编例》 刘叶秋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44 《中国楹联概论——代序》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9/015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六)》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66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五)》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57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二)》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28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一)》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19 《从惠园到南沙沟——记与俞平伯刘叶秋的文字因缘》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8/0210 《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刘叶秋 读书 1988/0111 《略谈》 刘叶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12 《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的运用——编辑语文修养杂谈之一》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7/0213 《编辑与语法修辞》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7/0614 《略谈历代笔记》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515 《序》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216 《略谈古籍的标点》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117 《不下带编》和《巾箱说》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318 《雕虫射虎两浮名——刘叶秋自传》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6/0119 《我所认识的吴泽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6/0220 《略谈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5/0121 《论汉语辞书中的成语》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622 《略谈汉语辞书的演进》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323 《读》 刘叶秋 民族文学研究 1985/0324 《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4/0225 《参与编辑之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326 《略谈辞书体例的创新——修订例话》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227 《<辞源>的历程》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1028 《词典编辑例话》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0229 《古汉语词典编撰简说》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3/0330 《商务印书馆组诸老》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3/0431 《略谈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2/0332 《类书常谈》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633 《魏晋南北朝的几部辞书》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434 《纠谬、补缺、充实——修订散记》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435 《中国辞书史话绪论》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236 《公案小说浅议》 刘叶秋 读书 1981/0837 《常用的字书和韵书》 刘叶秋 人民教育 1963/0238 《读札记》 刘叶秋 读书 1957/08 刘叶秋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他不仅多才多艺,论学问更是少有的全才。《辞源修订本》,刘叶秋是三个主编之一,对修订是下了若干年的全部精力的。刘叶秋更是位具有开创性的学者,诸如《中国字典史略》、《历代笔记概述》、《编辑的语文修养》等等,都是开创门类或填补空白的响当当的著述。

(一)、著作(独著、参编,主编共 10 余种) 1 、《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独著( 1991 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5 万字。2 、《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独著(多卷本《湖北通史》,由章开源等任总主编,全书于 2000 年 12 月获武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成果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3 年, 46 万字。3 、 1889-1992 年期间,专职协助唐长孺教授撰述其专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年),协助撰述人(其中人口及唐代商品经济共4节由冻国栋同志协助整理,见该书“后记”及唐长孺教授关于牟发松协助撰述此书的情况说明)。4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 2 卷第 4 编“隋唐五代时期”之第一章“户口与农业经济区域”、第二章“土地制度与土地经营方式”,齐鲁书社 /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 年,撰稿人,撰 12 万字,该书第 2 卷由张泽咸任主编。5 、《社会稳定论》历史篇第五章“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与政治社会稳定”、第六章“大一统的内在矛盾和追求长治久安的对策及影响”, PP139-194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撰稿人,撰 44000 字。陶德麟主编。6 、《二十世纪唐研究》经济卷第五章农业, PP423-45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撰稿人,撰 49000 字。该书主编: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7、《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牟发松主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牟发松主编,庄辉明、章义和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二)、专题论文(约50 篇) 1 、《鲁褒钱神论的产生与当时的商品货币经济》,《江淮学刊》 1985 年第 5 期,独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K22 》 1985 年第 11 期,独著。2 、《十六国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 1985 年第 6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K22 》 1985 年第 12 期,独著。3 、《唐代都督府的置废》,《武大学报社科论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8 期》,1986 年,独著。4 、《六镇新释》,《争鸣》 1987 年第 6 期,独著。5 、《火耕水耨与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载《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 年,独著。6 、《魏晋南朝的行台》,《武大学报社科版增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9-10 期》,1988 年,独著。7 、《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武大学报社科版增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9-10 期》,1988 年,独著。8 、《唐代草市略论》,《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9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K22 》 1990 年第 3 期,独著。9 、《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都会与经济区域》,《襄阳师专学报·地方史专辑》, 1989 年,独著。10 、《略评日本中国中世纪研究会的共同体理论》,载《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的作用》,(日本)玄文社,1989 年,独著。11 、《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文史》第 33 辑,中华书局,1990 年,独著( 1995 年获湖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北朝行台の地方官化につぃての考察》,日本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第 25 辑, 1997 年,古贺昭岑日译)。12 、《六朝起义前的北魏行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1 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年,独著。13 、《唐玄宗朝土地关系的矛盾及其调整略论》,《武汉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K22 》 1992 年第 9 期,独著。14 、《北魏军镇考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7 期合订本》,香港中华科技出版社,1992 年,独著。15 、《北魏末以降的大行台与权臣专政》,载《北朝暨邯郸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独著。16 、《关于荆楚岁时记的几个问题》,载《南国名都江陵》,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独著。17 、《王融〈上疏请给虏书〉考析》,《武汉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5 期,独著。18 、《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4 辑》,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独著。19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 1996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1996 年第 5 期,独著。20 、《〈资本论〉与“前资本主义论”》,载《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独著。21 、《关于杜宝〈大业杂记〉的几个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5 辑》,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独著。22 、《汉唐间的荆州宗氏》,《文史》第 44 辑,中华书局, 1998 年,独著。23 、《大业杂记校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5 辑》,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独著。24 、《〈后汉书班固传论〉平议》,《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7 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独著。25 、《邢邵酬魏收诗反映北齐史官的工作与生活吗》,《光明日报》 2000/6/2 , C3 版,《历史周刊》第 19 期,独著。26 、《拓跋虎墓志释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8 辑》,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独著。27 、《北史零札》,《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8 辑》,武大出版社 2001 年,独著。28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史学理论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PP62-74 , 18000 字,独著, 2002 年 7 月 28 日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 19 卷第 6 期(总第 111 期)第 76 页摘要, 2002 年,( 800 字)29 、《试析战后中日学界对六朝隋唐时代特质的不同把握》,《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19 辑, PP9-19 , 15000 字,独著,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 2002 年 11 月。30 、《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文史》, 2003 年第 1 辑(总第 62 辑), PP87-101 , 17000 字,独著, 2003 年 2 月 1 日。31 、《说达》,《许昌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PP40-46 , 13000 字,独著, 2003 年 1 月 30 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2003 年第 3 期, 5 月 24 日 PP3-9。32 、《汉唐异同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3 期 PP1-10 , 16000 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2004 年第 5 期 PP3-13 全文转载。并由日本龙谷大学中田和宏全文翻译成日语,刊于《东洋史苑》第 64 号, 2005 年 1 月, PP1-25 。《文摘报》 2004 年 6 月 20 日 摘要刊载本文论点。33 、《梁陈之际南人北迁及其影响》,载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149-164 , 170000 字,商务印书馆2004 。34 、 《汉唐间的中日关系与东亚世界》,《史林》 2004 年第 6 期, PP61-68 ,15000 字,独著。 《 汉唐间の东アジア世界における中日関系とその変迁》,载日本九州大学 21 世纪 COE 项目《东亚的交流和变化》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4-10 , 7000字。35 、《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唐代的南朝化倾向》,《江海学刊》 2005 年第 5 期, PP136-145 ; 16000 字,独著。(三)、学术综述、学术书评及专业译文( 共计20 余篇)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古典小说论丛》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59《古典小说笔记论丛》 刘叶秋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魏晋南北朝小说》 刘叶秋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常用字书十讲》 刘叶秋著 商务印书馆 1964《中国古代的字典》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63《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0《成语熟语词典》 刘叶秋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92《类书简说》 刘叶秋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83《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著 书海出版社 1988《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 专著 刘叶秋 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名人论联》刘叶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4/072《古代书信的格式》 刘叶秋 华夏文化 1995/053 《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编例》 刘叶秋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44 《中国楹联概论——代序》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9/015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六)》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66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五)》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57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二)》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28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一)》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9/019 《从惠园到南沙沟——记与俞平伯刘叶秋的文字因缘》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8/0210 《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刘叶秋 读书 1988/0111 《略谈》 刘叶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12 《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的运用——编辑语文修养杂谈之一》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7/0213 《编辑与语法修辞》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7/0614 《略谈历代笔记》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515 《序》 刘叶秋 天津社会科学 1987/0216 《略谈古籍的标点》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117 《不下带编》和《巾箱说》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1986/0318 《雕虫射虎两浮名——刘叶秋自传》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6/0119 《我所认识的吴泽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6/0220 《略谈编辑的语文修养》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5/0121 《论汉语辞书中的成语》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622 《略谈汉语辞书的演进》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5/0323 《读》 刘叶秋 民族文学研究 1985/0324 《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4/0225 《参与编辑之后》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326 《略谈辞书体例的创新——修订例话》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4/0227 《<辞源>的历程》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1028 《词典编辑例话》 刘叶秋 中国出版 1983/0229 《古汉语词典编撰简说》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3/0330 《商务印书馆组诸老》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3/0431 《略谈编辑与语文》 刘叶秋 编辑之友 1982/0332 《类书常谈》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633 《魏晋南北朝的几部辞书》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2/0434 《纠谬、补缺、充实——修订散记》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435 《中国辞书史话绪论》 刘叶秋 辞书研究 1981/0236 《公案小说浅议》 刘叶秋 读书 1981/0837 《常用的字书和韵书》 刘叶秋 人民教育 1963/0238 《读札记》 刘叶秋 读书 1957/08 刘叶秋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他不仅多才多艺,论学问更是少有的全才。《辞源修订本》,刘叶秋是三个主编之一,对修订是下了若干年的全部精力的。刘叶秋更是位具有开创性的学者,诸如《中国字典史略》、《历代笔记概述》、《编辑的语文修养》等等,都是开创门类或填补空白的响当当的著述。

(一)论文“WTO框架下中国商事组织法三大变革析论”,《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2.“国际法上的个人诉愿制度对国家豁免理论的影响” 《中州学刊》2008年3期(中文核心,CSSCI),独著。3.“发展中国家对贸易与劳工问题的认识误区及对策”,《暨南学报》2008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独著。4.“WTO中的劳工因素及其对劳工权的影响”,《中国市场》2008年第5期(中文核心),独著。5.“中国涉外民商事判例法制度之型构——兼谈《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中文核心),独著。6.“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及价值蕴含——兼谈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其之不同及借鉴”,《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独著。7.“WTO框架下商事组织经营范围制度的重构——兼谈外贸经营权制度与经营范围之协调”,《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中文核心),独著。8.“外贸预警应急机制析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文社科核心),独著。9.“WTO反倾销协议之最佳信息规则探悉”,《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独著。“WTO框架下中国商事组织形式的完善及立法模式的变革”,《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11.“侵害知识民事责任与知识产权请求权”,《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人文社科核心),合著。12.“知识产权法中的间接侵权”,《西南法律评论》2004年第1辑,独著。13.“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关系探讨”,《现代法学》2002年专刊第23卷,合著。14.“我国罢工问题的思考”,《现代法学》2002年专刊第24卷,合著。15.“反倾销启动机制比较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第4期,独著。16.“反倾销程序法研究”,硕士论文。“WTO的人权理念”,博士论文。(二)项目1.2006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上侵权法比较研究》,主研。2.2006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刑事审判简易程序改革及相关检察制度的完善》,主研。3.2004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获二等奖,主研。(三)教材《新编管理学导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主编 。

  • 索引序列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