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外文期刊引用文献格式要求

外文期刊引用文献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

外文期刊引用文献格式要求

直接引用。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 ]。若在资料中有什么错误拼写、错误语法或标点错误会使读者糊涂,应在引用后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文献格式注意事项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另外,要注意毕业论文结束语是否恰当。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有两种:APA格式和MLA格式。1、APA格式: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一种标明参考来源的格式,主要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及其他学术准则中,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APA文内注的参考文献格式是:“(作者姓氏,发表年份)”。APA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格式是:Reference List, 必须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期刊类:【作者】【发表年份】【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期数:起止页码】Smith,J(2006)The title of the The title of Journal,1,101-105。非期刊类:【作者】【发表年份】【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SG(2002)What computers can't New York:Harp&Row。2、MLA格式: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Liberal Arts)。MLA文内注的基本格式:“(作者姓氏,文献页码)”。MLA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格式:在MLA格式中称为Works Cited,同样是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期刊类:【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Nwezeh,CE“The Comparative Approachto Modern African L”Year book of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8(1979):22。非期刊类:【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发表年份】Winfield,Richard DLaw in Civil SMadison:U of Wisconsin P,1995。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具体表现是: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医生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医生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

文献引用期刊格式要求

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文献引用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期刊文章的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文献引用书写技巧: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期刊文献的引用格式要求

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正确格式如下:1、单一作者:英文格式为“(作者姓氏,发表年份)”,中文格式为“(姓名全名,发表年份)”。2、两名作者:作者姓氏必须以他们的名字在其发表文章内的顺序来排序。若两个作者都在括号内引用,名字中间需加上“&”符号,也可用“and”、“和”进行连接,取决于期刊格式。若在句首引用则使用“and”以及“和”。3、一篇文献有三名作者及以上,则只列第一位作者,英文用“et ”指代剩余作者,中文则使用“等”。4、若采用数字上标式引用,较为简单。多篇文献,用逗号隔开,连续的引用则使用“-”简略。主要注意文中的数字顺序对应文末的文献顺序。注意事项不同期刊,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毕业论文对格式的要求不尽相同。引用类型主要分为期刊(Journal)、书籍(Book-Chapter)、专利(Patent)、会议(Conference)和毕业论文(Thesis)等。强烈建议使用文献管理软件,通过选择格式类型自动填充。这样能省去大量繁琐的整理文末文献格式的工作。

中文论文引用外文文献格式要求

首先,论文先根据自己学校的要求,其次本文作为参考。论文必须要列参考文献,以说明著述内容的科学根据和出处,进而方便读者扩展性阅读的查找。若引用他人成果,应列出引文出处,以尊重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参考文献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论文的起点和深度。方便论文作者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方便读者检索和查找有关资料。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计量学研究。顺序编码体系参考文献标著录有如下4种体系:著者-出版年体系(Harvard体系),顺序编码体系,数字字母混合体系和出版年顺序体系。举例,如果本科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体系。即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学位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置于文中提及的文字末尾的右上角,视引文表标注情况,置于标点符号前或后。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引用单篇文献时如例1所示;引用两篇文献时,各篇文献序号置于同一个方括号内,其间用逗号(不是顿号)分开,如例2所示如果连续序号多于两个以上时,可用范围号“~”(中文还可用全身“—”,外文用en-dash“-”)连接起讫序号,如例3所示如果文献序号作为叙述文字的一部分,则文献号与正文平排,并且每条文献都要加方括号,如例4和例5所示;如果同一文献在文中不同处被重复引用,全文只在其第一次出现时标应标的序号,以后各处均标这同一序号;若必须标出引文页码,可把页码标在方括号外,如例6所示,也可用其他明确的方式标出。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方法按论文中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参考文献,不按著者,不分语种。多著者时,著者间用西文逗号隔开,只列前3人,后加“等(et al.)”。在句中,凡是西文符号后应空半格。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严格按照以下形式书写(含标点符号):参考文献著录时还应注意:参考文献中的外文作者名、外文刊名的缩写一律不用缩写点。外文著者一律用姓在名前,采用首字母缩写(中国人用全名不缩写)。姓和名之间不加逗号,名2个以上大写首字母,2名间空一格。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人,后加“et al”。各著者间不加“and”、“和”等,应用逗号分开。外文题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单词(专有名词除外)均不大写。外文刊名应按国际标准规定缩写,不加缩写点。特别提醒,对西文作者,正文中引用时应遵循西文规范,即名在前姓在后,缩写部分要加缩写点。以参考文献[10]为例,其参考文献条目为:如何标注首先我们需要在word文档中打开我们编辑好的内容,之后在里面我们在需要添加标注的地方点击一下鼠标,然后我们在软件中找到引用-插入尾注。点击之后我们会在鼠标定位处看到一个小1的出现,并且在文章的尾段还会看到一个小1,这里就是我们添加备注的地方了,在里面我们可以标注引用的来源。如果我们不喜欢默认的这个标注的样式的话,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我们在里面找到这个标注,点击一下右键,然后选择脚注和尾注。之后我们在打开的窗口中找到里面的格式,然后选择方括号样式,在里面我们可以调整样式了。

[2] (美)Bruce Eckel著. C++编程思想.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美)William Ford等著.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直接引用。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 ]。若在资料中有什么错误拼写、错误语法或标点错误会使读者糊涂,应在引用后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文献格式注意事项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另外,要注意毕业论文结束语是否恰当。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外文书籍的中文翻译版本作参考文献,格式应该如下所示:[1] [美]Bruce EC++编程思想[M]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美]William Ford,等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M]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原作者译文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格式代号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外文期刊引用文献格式

  • 索引序列
  • 外文期刊引用文献格式要求
  • 文献引用期刊格式要求
  • 期刊文献的引用格式要求
  • 中文论文引用外文文献格式要求
  • 外文期刊引用文献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