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

发布时间: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

在第13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纸质媒体的忠实读者,我很想说说我心目中的记者,很想说说我难忘的若干新闻佳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读初中时,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志愿军战士的由衷热爱、深情礼赞,所选事例典型且有感的细节,是一篇有很强感染力的佳作。我1964年就读云南财经学校时,每个班都订有一份《云南日报》,学校规定除周末外,每天要用半小时读报,并要求由每位同学轮流读。穆青等记者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真实反映了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这篇通讯当时在全国省级以上报纸头版转载,我感受深的一点是新华社大记者笔下竟有许多群众语言,如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写作中的座右铭。当年《云南日报》总编辑李孟北主笔的栏目“滇云漫谭”,云南日报记者写的连续报道“岩竹十日”,我都认真读过。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就读大学中文专业,写作课文中的短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字挟风雷,声成金石,飞扬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的激情;《中原我军占领南阳》,通过背景材料让读者了解到占领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南阳的军事价值。由于短小精练,我当年能背诵这两篇雄文。作家徐迟的人物通讯《歌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将数学家陈景润、植物学家蔡希陶写得个性分明,跃然纸上,,我由此感到好新闻要有文化品位,搞新闻的人要有文化素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财经中专教师,我最喜欢阅读的报纸是《经济日报》。时任总编辑范敬宜主张宣传经济建设成就,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易理解的角度着笔。在他的主持下,该报1989年底、1990年初,策划刊载出系列报道“五个变迁”—《吃的变迁》、《穿的变迁》、《住的变迁》、《行的变迁》、《用的变迁》,通过五个人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侧面的变化,反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和普通人的紧密关系,亲切生动、合乎情理。之后,又采编了一组“五个变迁的背后”— 《在吃的变迁背后》《在穿的变迁背后》《在住的变迁背后》《在行的变迁背后》《在用的变迁背后》,主要写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对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所起的重大作用,比五个“变迁”,更有思想深度。我将这两组报道剪贴入剪报本,作为资料收藏。我尤其爱读《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后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退休前为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的经济改革采访报道、经济述评与经济随笔。他作为一名经济记者,既具备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能在看似寻常之处抓出新闻;又掌握了若干经济理论知识,把握着现实经济的脉搏,对事物看得透彻;还善于借鉴文学手法,紧紧围绕人的感情、心理、欲望行文。他的新闻作品如《春天的企盼——献给走向繁荣的中国》、《市场赋》、《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假如没有乐凯》、《企业死与活的辩证法》等,有新意、多激情,能以小见大,能从人们从人最关切的角度人手,很少有官话、空话、大话、套话。近20年来,我给《丽江日报》写经济题材的时评,或多或少对詹记者经济随笔的写法有所借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4年退休后,新闻作品中,我尤其爱读讲究短、平快的时评。《人民日报》蒋元明、米博华,《中国青年报》陈小川,《南方日报》鄢烈山等记者写的时评,有思想性、有杂文味、立意深、结构精,不仅耐人寻味,而且可供学写时评者学习、借鉴。10多年来,我给《丽江日报》“鉴雪亭”、“民生民谈”、“法制时评”、“文化评谭”等专栏写时评时,力求做到既有思想性,又有杂文味。我书桌上有一本《范敬宜文集》,这是曾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两大报纸总编辑的范敬宜于2010年11月13日病故后,我在新华书店买到的。近来我又认真阅读这本书,以作为对一位写出多篇在全国有影响的新闻名作的老记者的纪念。我想不出佳句来结尾,谨以《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在范老逝世次日写的怀念文章结束本文:“人民日报十多位总编,自邓拓之后,其才学堪与其比者唯老范一人;范仲淹倡‘先忧后乐’已千年,我身边亲历亲见,能躬行其道的新闻高官,唯老范一人。我只有用《岳阳楼记》的最后一句话来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儿童文学名家吴然大家知道吗?从工人成为作家,太励志

毕竟是始皇帝啊·····

吴然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宜成县人。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后调《春城晚报》作编辑,1985年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儿童副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走月亮》。扩展资料: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散文十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儿童文学卷》等100多种选本。其中,《新年礼物》、《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七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杨梅会》选入四年级下册;《走月亮》选入台湾省《国语实验教材》第12册。《新年礼物》选入韩国小学三年级中韩文语文对照读本、日本“公式化”中文教材。其他如《那只红嘴鸥》、《歌溪》、《一碗水》、《和花朵说悄悄话》、《小鸟和守林老人》、《过三苏祠》、《孔雀舞》等,亦选入与教材同步的中小学新课标语文读本。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是谁

1、简介:吴然,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宜成县人。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后调《春城晚报》作编辑,1985年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儿童副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走月亮》。2、个人作品: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编辑之余,多为少年儿童写作。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儿童文学《海花》。出版散文、儿童散文集《歌溪》、《风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樱花信》、《铁门与锁》等十多本。

在第13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纸质媒体的忠实读者,我很想说说我心目中的记者,很想说说我难忘的若干新闻佳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读初中时,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志愿军战士的由衷热爱、深情礼赞,所选事例典型且有感的细节,是一篇有很强感染力的佳作。我1964年就读云南财经学校时,每个班都订有一份《云南日报》,学校规定除周末外,每天要用半小时读报,并要求由每位同学轮流读。穆青等记者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真实反映了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这篇通讯当时在全国省级以上报纸头版转载,我感受深的一点是新华社大记者笔下竟有许多群众语言,如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写作中的座右铭。当年《云南日报》总编辑李孟北主笔的栏目“滇云漫谭”,云南日报记者写的连续报道“岩竹十日”,我都认真读过。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就读大学中文专业,写作课文中的短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字挟风雷,声成金石,飞扬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的激情;《中原我军占领南阳》,通过背景材料让读者了解到占领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南阳的军事价值。由于短小精练,我当年能背诵这两篇雄文。作家徐迟的人物通讯《歌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将数学家陈景润、植物学家蔡希陶写得个性分明,跃然纸上,,我由此感到好新闻要有文化品位,搞新闻的人要有文化素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财经中专教师,我最喜欢阅读的报纸是《经济日报》。时任总编辑范敬宜主张宣传经济建设成就,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易理解的角度着笔。在他的主持下,该报1989年底、1990年初,策划刊载出系列报道“五个变迁”—《吃的变迁》、《穿的变迁》、《住的变迁》、《行的变迁》、《用的变迁》,通过五个人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侧面的变化,反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和普通人的紧密关系,亲切生动、合乎情理。之后,又采编了一组“五个变迁的背后”— 《在吃的变迁背后》《在穿的变迁背后》《在住的变迁背后》《在行的变迁背后》《在用的变迁背后》,主要写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对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所起的重大作用,比五个“变迁”,更有思想深度。我将这两组报道剪贴入剪报本,作为资料收藏。我尤其爱读《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后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退休前为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的经济改革采访报道、经济述评与经济随笔。他作为一名经济记者,既具备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能在看似寻常之处抓出新闻;又掌握了若干经济理论知识,把握着现实经济的脉搏,对事物看得透彻;还善于借鉴文学手法,紧紧围绕人的感情、心理、欲望行文。他的新闻作品如《春天的企盼——献给走向繁荣的中国》、《市场赋》、《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假如没有乐凯》、《企业死与活的辩证法》等,有新意、多激情,能以小见大,能从人们从人最关切的角度人手,很少有官话、空话、大话、套话。近20年来,我给《丽江日报》写经济题材的时评,或多或少对詹记者经济随笔的写法有所借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4年退休后,新闻作品中,我尤其爱读讲究短、平快的时评。《人民日报》蒋元明、米博华,《中国青年报》陈小川,《南方日报》鄢烈山等记者写的时评,有思想性、有杂文味、立意深、结构精,不仅耐人寻味,而且可供学写时评者学习、借鉴。10多年来,我给《丽江日报》“鉴雪亭”、“民生民谈”、“法制时评”、“文化评谭”等专栏写时评时,力求做到既有思想性,又有杂文味。我书桌上有一本《范敬宜文集》,这是曾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两大报纸总编辑的范敬宜于2010年11月13日病故后,我在新华书店买到的。近来我又认真阅读这本书,以作为对一位写出多篇在全国有影响的新闻名作的老记者的纪念。我想不出佳句来结尾,谨以《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在范老逝世次日写的怀念文章结束本文:“人民日报十多位总编,自邓拓之后,其才学堪与其比者唯老范一人;范仲淹倡‘先忧后乐’已千年,我身边亲历亲见,能躬行其道的新闻高官,唯老范一人。我只有用《岳阳楼记》的最后一句话来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993年1月1日自即日起《云南日报》每周二、四扩为8版;《春城晚报》由周6刊改为周7刊,并由4开4版改为4开8版。1993年9月27~10月4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文摘周刊》参加了中家新闻出版信息中心、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国期刊协会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1978—1993中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展出。1994年5月9日-19日 本报刊登的《共产党员徐洪刚与歹徒英勇搏斗》等6件作品,在第二届中国省、自治区党报新闻奖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1994年8月12日中共云南省委党组字(94)197号文件通知:孙官生任《云南日报》编委委员、总编辑。1997年1月3日美国版《新民晚报·云南新闻》专版创刊。1997年1月26日澳大利亚《澳洲新报·云南之窗》专版创刊。1997年4月10日云南省解放思想大讨论座谈会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云南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文集》首发式在连云宾馆举行。1997年7月21日法国《欧洲时报·云南新闻》专版创刊。1997年9月5日报道云南日报社等11家新闻单位为19个县捐款扶贫,将建13座新闻扶贫希望小学、3个文化站、4座村级地面卫星收转站。1997年12月30~31日云南日报决定从1998年1月起正式改版扩版。扩版后的云南日报每天出12个版。12月30~31日,为云南日报改版扩版的试刊期。1998年7月1日云南日报社所属的云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1998年8月14日在长江抗洪抢险进入关键时刻,本报派出沈向兴、汪林正、王文瑾、彭波4位记者分赴江西九江、湖北监利采访,报道两地军民抗洪抢险斗争事迹。1998年10月1日云南日报主办、主管的《滇池晨报》正式创刊。1999年3月23日云南日报新闻影视中心与省委宣传部影视中心共同摄制的5集电视政论片《云海情》在云南卫视台首播。1999年4月22日报社主办的《大众消费报》创刊,彩封8开24版。1999年4月28日云南日报《大观周刊》创刊,彩面8开32页。1999年5月9日全社职工开展向在南联盟英勇献身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烈士学习活动。1999年7月15日《云南日报》电子版零点在国际互联网上首发,成为全省首家拥有自己网站的新闻机构。1999年10月《云南日报》及其系列报《春城晚报》、《滇池晨报》组织强有力的编辑记者队伍报道世博会。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云南日报》获“特别贡献奖”。1999年12月5日报道结合实际抓重点,深入调查找问题,解放思想大讨论在云南省展开。2000年2月26日 省委书记令狐安等到云南日报看望职工和指导工作。2000年2月27日在云南省省委宣传部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分别获得第一届云南省文化精品宣传工作奖,云南日报发表的《伟大的转折与云南的历史性跨越》(系列文章,作者鲍捷)获第一届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文章类)奖。云南日报社还被评为1999年度云南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先进单位。200年4月21日我社被昆明市五华区授予“文明单位”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7月1日春城晚报正式出彩报,每日有4个版上彩印,并在上午出版。2000年9月 云南日报总编室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9月7日云南省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云南日报·美国版》正式在美国出版。2000年9月10日由报社援建的云南日报希望小学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旺基独村落成。

云南日报副总编辑

曾先后担任云南日报新闻部副主任,机动采编部主任,副总编辑,省委副秘书长,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云南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等职务。

云南省委办公厅三处副处长,办文法规处处长;云南日报社副总编辑;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副总经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是谁主编

楼主,我觉得深圳甜蜜公主甜品学院最好,他是一家专—业提供甜品培训的公司,我对比了好多家,还是觉的他们是最好的。

吴然(Wuran)资料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民族小学》、《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编辑之余,多为少年儿童写作。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儿童文学《海花》。出版散文、儿童散文集《歌溪》、《风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铁门与锁》等十多本。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散文十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儿童文学卷》等100多种选本。其中,《新年礼物》、《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七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杨梅会》选入四年级下册;《走月亮》选入台湾省《国语实验教材》第12册。《新年礼物》选入韩国小学三年级中韩文语文对照读本、日本“公式化”中文教材。其他如《那只红嘴鸥》、《歌溪》、《一碗水》、《和花朵说悄悄话》、《小鸟和守林老人》、《过三苏祠》、《孔雀舞》等

吴然 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民族小学》、《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编辑之余,多为少年儿童写作。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儿童文学《海花》。出版散文、儿童散文集《歌溪》、《风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铁门与锁》等十多本。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散文十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儿童文学卷》等100多种选本。其中,《新年礼物》、《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七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杨梅会》选入四年级下册;《走月亮》选入台湾省《国语实验教材》第12册。《新年礼物》选入韩国小学三年级中韩文语文对照读本、日本“公式化”中文教材。其他如《那只红嘴鸥》、《歌溪》、《一碗水》、《和花朵说悄悄话》、《小鸟和守林老人》、《过三苏祠》、《孔雀舞》等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是谁啊

社长大。一社之长啊。

193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又在上海创办了机关报《红旗日报》,第一任主编为第二,少数是建国后创刊的,如:《新疆日报》(1949年12月6日)、《云南,

我就在报社上班,楼上说的并不完全对,这要针对每个报社的情况,要看报社是总编负责制还是社长负责制。 一般情况下,都是社长是法人,为一把手,总编二把手。 也有的报社不设社长这个职位,或者虽然有社长但只是挂名而已。这样就是总编一把手的。

  • 索引序列
  •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
  •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是谁
  • 云南日报副总编辑
  •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是谁主编
  • 云南日报社总编辑是谁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