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纺织工程学报

纺织工程学报

发布时间:

纺织工程学报

接受的。但是你在纺织学报上面投稿以后就不可以在其他平台投稿了。你可以看下他的具体内容:纺织科学前沿性研究成果,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委省级基金项目等,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如973高技术计划项目等研究成果,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重大发明创造成果,国家重点推广的新技术的新进展,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大共性技术的研究成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就,纺织工程领域跨学科交流成果,国内外纺织工程界最新动向与信息。

以纺织科学技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它的前身──中国纺织学会,1930年4月20日创立于上海。从成立到1949年的19年期间,共举行14届年会,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成立到1936年抗日战争前,举行6届年会;二是抗日战争时期,8年中举行过5届年会;三是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4年中举行过3届年会。每届年会的活动内容大体是:宣读学术论文,讨论会务,发行年刊,交流参观等。《纺织年刊》载有学术论文、会务动态和会员名单。另外,学会还出版《纺织周刊》,刊载纺织技术文章、学会活动消息、述评性短文和纺织工商动态。中国纺织学会的会员,创立时只有60余人,到1949年发展到近2000人。理事长是朱仙舫。1949年8月举行的中国纺织学会第14届年会,决议把学会改组为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普及工作。1950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代表会议上又决议恢复原名。1951年2月,中国纺织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1958年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根据联合会的要求,学会在原有基础上,合并中国原棉研究学会和中国染化工程学会,筹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1954年 2月召开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宣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正式成立,总会设在北京。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团结广大会员和纺织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1956年在北京,1958年在山东青岛和上海,1959年在河南郑州,1962年在上海,先后举行综合性的学术年会。学会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专业学术讨论会。这些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纺织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自1954年起,学会先后创办《纺织通报》(1962年起改为《纺织技术》)、《染整通报》等学术期刊,共发行 100余万册。学会在国际纺织学术交流方面也开展了不少活动。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28个省、市、自治区都已建立地方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于1979年创办《纺织学报》,对国内外发行。1979年10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广西南宁举行第3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收到各地推荐的学术论文759篇,是纺织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盛会。截至1982年,会员发展到近 3万人。1984年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历任理事长是陈维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下设学术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纺织学报》编辑委员会。

纺织工程学报官网

《纺织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它是一本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研究为宗旨,积极报道纺织学科各专业创造性研究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登记地由上海迁回学会总部所在地——北京;2006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出版;2007年由胶版纸印刷改为铜版纸印刷。

蔡再生,男,1965年5月出生。1988年-1994年就读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1994年获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博士学位。1994-1996复旦大学高分子系博士后,出站时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01-2003先后在美国College of Textiles,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和Division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进修学习。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80余偏,其中SCI、EI、ISTP收录共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已获授权2项。《东华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教育专家指导与咨询小组”成员,南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科技计划与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系统专家;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Dye and Pigment,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纺织学报》杂志审稿人;曾兼任全国纺织工程本专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功能聚合物(试剂)合成,性能和应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纺织品化学整理功能染料及应用纺织化学与环境主要研究成果1、Subunit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Conformation of Bombyx Mori Silk Proteins2、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Finishing Agents3、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Aided Desizing on Cellulose Fabrics and Finishing to Protein Fibers4、Anti-microbial Treating Using Quaternary Ammonia。Prepare of Aqueous Reactive dyestuff5、A inorganic/organic complex nano anti-microbial finishing agent for multi-component fiber knitted underwear and its finished goods荣誉及获奖情况:1、第十四届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一等奖(2006年);2、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十五”部委级优秀教材(2006年);4、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5、中国纺织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999年);6、第一届上海青年科技博览会铜奖(1993年)。近几年承担的科研项目1、曾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上海市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基金、中国石化公司公关分支项目2、曾作为骨干参加纺织部三项经费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美国NTC(国家纺织中心) 项目3、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美国NSF(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4、曾主持或参加多项企业协作项目5、现正主持中国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和多项与企业合作的项目近几年论著及专利情况1、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Textile R Journal》、《AATCC Review》、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Part 1)、《Coloration Technology (former name: JSDC)》、《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Asian Professional Textile Association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纺织学报》、《东华大学学报》(中国纺织大学学报)、《印染》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3、编写高等学校教育教材《纤维化学与物理》、参与《纺织辞海》编写并任染整分支副主编国际交流与合作曾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从事博士后研究其他信息主讲本科生课程(国家精品课程)1门,硕士生课程2门,博士生课程1门。请点击东华大学,化生学院,师资力量,教授中寻找联系方式[1] 。(编辑:张煊[2] 学生李旭东) 参考:

纺织工程学报投稿

《纺织学报》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0253-97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5167/TS。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设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纺织学报》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接受的。但是你在纺织学报上面投稿以后就不可以在其他平台投稿了。你可以看下他的具体内容:纺织科学前沿性研究成果,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委省级基金项目等,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如973高技术计划项目等研究成果,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重大发明创造成果,国家重点推广的新技术的新进展,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大共性技术的研究成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就,纺织工程领域跨学科交流成果,国内外纺织工程界最新动向与信息。

纺织工程学报期刊

以纺织科学技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它的前身──中国纺织学会,1930年4月20日创立于上海。从成立到1949年的19年期间,共举行14届年会,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成立到1936年抗日战争前,举行6届年会;二是抗日战争时期,8年中举行过5届年会;三是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4年中举行过3届年会。每届年会的活动内容大体是:宣读学术论文,讨论会务,发行年刊,交流参观等。《纺织年刊》载有学术论文、会务动态和会员名单。另外,学会还出版《纺织周刊》,刊载纺织技术文章、学会活动消息、述评性短文和纺织工商动态。中国纺织学会的会员,创立时只有60余人,到1949年发展到近2000人。理事长是朱仙舫。1949年8月举行的中国纺织学会第14届年会,决议把学会改组为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普及工作。1950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代表会议上又决议恢复原名。1951年2月,中国纺织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1958年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根据联合会的要求,学会在原有基础上,合并中国原棉研究学会和中国染化工程学会,筹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1954年 2月召开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宣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正式成立,总会设在北京。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团结广大会员和纺织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1956年在北京,1958年在山东青岛和上海,1959年在河南郑州,1962年在上海,先后举行综合性的学术年会。学会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专业学术讨论会。这些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纺织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自1954年起,学会先后创办《纺织通报》(1962年起改为《纺织技术》)、《染整通报》等学术期刊,共发行 100余万册。学会在国际纺织学术交流方面也开展了不少活动。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28个省、市、自治区都已建立地方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于1979年创办《纺织学报》,对国内外发行。1979年10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广西南宁举行第3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收到各地推荐的学术论文759篇,是纺织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盛会。截至1982年,会员发展到近 3万人。1984年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历任理事长是陈维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下设学术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纺织学报》编辑委员会。

有的没有稿费,有的有稿费,一般根据学报的质量来衡量稿费的多少。《纺织学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管主办,国际刊号ISSN:0253-9721,国内刊号CN:11-5167/TS。《纺织学报》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主要栏目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期刊收录《纺织学报》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被很多高等院校、职称管理部门等列为重点期刊。杂志目录氧化还原法表面改性羊毛的理化性能徐婕蚕丝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及其接枝结构蒋慧多孔 SnO_2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夏鑫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纺织学报》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0253-97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5167/TS。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设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纺织学报》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上海纺织科技杂志纺织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JCECUMSESTSTJTRJNFU

  • 索引序列
  • 纺织工程学报
  • 纺织工程学报官网
  • 纺织工程学报投稿
  • 纺织工程学报期刊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