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日本论文文献怎么引用

日本论文文献怎么引用

发布时间:

日本论文文献怎么引用

1、去你们学校的图书馆网站 数字图书网站 里面有各种论文大全 还有很多其他的电子资料 别人的论文可以参考一下。2、去图书馆(校内校外的都行)寻找跟你写的论文题有关的文献。借过来参考。3、买图书资料参考。4、网上查找,附上网址。一定要记得网址一定要有知名度,要可靠。

首先,标注方法采用上标上标[1][2]这种方法就可以了。参考文献用你举例子的那种样子没问题。 我当年就是这么写论文的。。。。

在word文件里,怎么设置论文的引用?

写论文前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资料了。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搜集资料的实用方法。在开始搜集资料之前,先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资料出处的记录!正式论文多要求标注出引用语句的出处,提前做好备份,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手忙脚乱了。一线下查找搜集资料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去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向导师求助,看看有没有现成的可供借阅的资料。二网上查找网站除了线下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搜集资料。这里给同学们介绍2个非常实用的网站。(1)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的国内公开出版的6000多种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全文。tips!外部网络下载论文等需要收费。一般学校都会购买几个数据库,在校园网环境下,通过学校主页的中国知网链接进入是免费的。由于每个学校主页的情况不同,遇到的具体问题请咨询指导老师。(2)CiNii JPCiNii(读作サイニイ)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经营的包括学术论文、图书、期刊杂志等学术情报的数据库。上面搜罗了各专业领域的日语论文。唯一的缺点是有些文章需要购买付费账户才能阅览。中国知网上日语相关的论文多是中文写作的,这里我们就主要介绍CiNii的使用方法。①用浏览器打开网址②CiNii搜出来的论文,很多是没有电子版的,我们身在国内,也不方便去借阅,所以直接把目标锁定在“CiNiiに本文あり”(在CiNii上有全文的)一项③在搜索框内输入想要查找的关键字。这里,假设我们要搜索「副词」相关的论文。④搜索页除了有标题之外,还有关于论文的丰富信息。图中12345所指的部分分别是:1 论文标题2 论文作者3 登载该论文的期刊4 该论文的下载信息其中数字4处是决定我们能否免费下载的关键,前缀带有CiNii PDF的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找到PDF原文。一共有4种形式:1) CiNii PDF - オープンアクセス:即一般免费公开,可以免费下载和观看。2) CiNii PDF - 定额アクセス可能:定额阅览,需要每年向网站支付一定的费用,类似于会员制度,需要交了年费才能看。3) CiNii PDF - 有料:阅读这种论文需要通过信用卡支付一定的费用4) CiNii PDF - 未公开:有些机构的论文有2年的保护时间,还未到可以公开的时间。很显然我们的目标就是标注有CiNii PDF - オープンアクセス的了。看到带有这个符号的就能直接点进去下载tips!CiNii PDF—定额アクセス可能的年费仅需21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0元),有信用卡的同学也可以注册该网站成为付费会员,就能下载更多资料了。⑤点击论文标题进入该论文详细信息页面搜索技巧(1)搜索日文资料推荐用各大搜索引擎的日语主页,比如:Google JPYahoo JPBing JP(2)善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善用一些技巧都可以对搜索结果进行过滤,有效提高搜索效率。①+(加号)“红茶+绿茶”,表示搜索包含所有「红茶」和「绿茶」这两个词组的页面。或者简单一点的方法,可以在两个关键字之间加个空格就OK了 。②- (减号)“-”可去除无关搜索结果,提高搜索结果相关性。比如,你要找关于「红茶」的信息,但是结果中很多都是既有「红茶」又有「绿茶」,输入“青岛–啤酒”来搜索,就不会再有啤酒烦你了。③""(引号)利用双引号,来查询完全符合关键字串的网站。例如:键入“武士道の伝统”,会找出包含「武士道の伝统」完整词组的页面。最后要强调的一点——引用他人的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哦!特别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他人论文中的语句时,最好要注明,否则可能被认为是抄袭。

写论文引用书本文献怎么写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引用参考文献是不可避免的,而参考文献格式也是有一定格式,以下是我通常使用的文献引用格式,可以参考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引用文献分脚注、尾注两种。“脚注”位于每页论文的下方,“尾注”位于文章末尾,和结尾相连。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在菜单栏中找到“引用”一栏,就可以找到“插入脚注”、“插入尾注”两种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论文要求选择。一般较短的论文使用脚注,可以使文章简洁明了,方便读者可以快速查阅引文的出处;较长论文使用尾注,可以增加论文阅读时的美感。其次,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统一参考文献的格式。从很多学术性的文章来看,引用格式一般要注意两点。第一,专著著录格式。就是说引用的是某位名家的著作,那么格式一般就是“作者姓名(一人或多人),《书名》,版本,出版地,某某出版社,出版年份”;第二,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著录格式。就是说引用的是发表在某杂志或者期刊中的文章,那么格式就是“作者姓名(一人或多人),题名(原文献题名),版本,在某杂志或者期刊中的位置(第几页)。”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关注文章的作者,因为一篇文章有可能很多位编撰负责人,在引用时要注意将其共同写进参考文件中哦。再次,字号、字体的选择,这一般是最容易忽略的点。一般来说,如果正文的字体是四号字体,那么脚注或者尾注就要使用比正文小一号的字体。另外,字体的选用一般是“宋体”或者“仿宋”。并且标点一般为全角。最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校以及导师的具体要求进行灵活变通。祝,妙笔生花。

什么时间要?

教材参考文献按图书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序号]作者.书名:其他书名信息[M].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建议:论文中最好不用教材作为参考文献,原因是教材提供的知识仅是基础知识,影响读者对你论文的评价。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引用。

引用日报的文献怎么写

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著作作者+篇名或书名等+参考文献的类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引用别人的毕业论文的标注格式为(毕业论文类型为学位论文[D]):[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举例如:[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如果想引用网站上的文章,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分为以下几种:[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以下是几个例子:[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参考文献格式案例根据国家标准GB-3469的规定,通常使用下列字母标识用以表示参考文献类型:一、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二、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三、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历史研究》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注释的标注格式:非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未刊文献/转引/电子/外文再次引证时的项目简化再次引文的项目标注引用先秦诸子等常用经典古籍,可使用夹注,夹注应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参考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面次序)示例:[1]袁振国 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N] 光明日报,2015-12-08(015)

写日语论文怎么引用参考文献

首先,标注方法采用上标上标[1][2]这种方法就可以了。参考文献用你举例子的那种样子没问题。 我当年就是这么写论文的。。。。

回答 1、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遵循规则,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需要遵循的特定规则。只列出已经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使用未发表的数据和摘要。 2、在投稿之前要对照所有的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最好做校对检查。 3、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定泪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在正文中被引用的。 打字不易,如果满意,希望您给个赞,感谢您 更多2条 

回答 1、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遵循规则,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需要遵循的特定规则。只列出已经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使用未发表的数据和摘要。 2、在投稿之前要对照所有的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最好做校对检查。 3、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定泪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在正文中被引用的。 打字不易,如果满意,希望您给个赞,感谢您 更多2条 

资本论文献引用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皇皇巨著,它所研究的主要是什么呢?用马克思在此书初版序言中的话来说,“我要在该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又说:“该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其目的则是要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资本论》第一卷最初的德文第一版(1874年出版)共分6章:①商品和货币;②货币转化为资本;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⑤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进一步研究;⑥资本的积累过程。1873年经马克思修订后出版的德文第二版,调整了原先的篇章结构,把章改为篇,把工资问题从第五章中划分出来独立成篇,总共为7篇;把原先的节改为章,共25章。此外,现行的第一卷还收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写的7篇序言和跋,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阶级性和方法等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则是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其中的7篇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篇,阐述商品货币理论,分析商品和货币的属性和本质,阐明劳动价值理论的各个基本原理。这一篇可以说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绪论”或者“引言”。它所阐述的价值理论则是后来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篇至第六篇,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起源,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因为有关资本本质和剩余价值起源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所以这一部分可以说是《资本论》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篇章。第三部分为第七篇,阐述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如何从剩余价值产生,揭示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这一部分从分析资本积累的过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可以看作整个第一卷的总结。《资本论》第二卷共有3篇。第一篇题为《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研究了资本循环过程经历的阶段,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形式,以及资本的各种形式在运动中从出发点又回到原出发点所形成的循环形式。第二篇为《资本周转》,研究了资本由流通过程得到的两种新形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考察了资本的流通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第三篇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研究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前两篇论述个别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后一篇则论述社会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资本论》第二卷是在第一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继续和补充。同时又是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引言。所以,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说:“对第二卷的卓越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在至今几乎还没有人进入的领域内所取得的崭新成果,仅仅是第三卷的内容的引言。”可见,第二卷又是第一卷到第三卷必经的中间环节。第三卷题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全卷分为7篇。第一、二、三篇阐述的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值的理论。第四篇阐述了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理论。第五篇阐述了生息资本和利息的理论。第六篇阐述了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理论。第七篇阐明了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和历史暂时性质,指出解决这个对抗性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道路。恩格斯在第三卷的序言中说过,第三卷是马克思的这一主要著作的“理论部分的终结”,阐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研究的最终结论”。它揭示和说明了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

《资本论》内容博大精深,体例完备。其阐说历史经济的内在逻辑。第一卷逻辑可概括为“历史发生学”,第二卷逻辑可概括为“系统发生学”,第三卷逻辑可概括为“现象发生学”,第四卷逻辑可概括为“认识发生学”。许光伟:《<资本论>的逻辑究竟怎样练成?——兼谈如何写<保卫资本论>》,《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第8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5年。该著全名为“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基金项目:【《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实践创新研究】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实践创新研究”的项目号:15YJA790073)阅读关注,交流提高。凡读《道德经》者,明《资本论》逻辑也,中国经济学入门也!P16-P36善读善用《资本论》,同时,也要善于进行中华转化;注意从中发掘中国元素,以开放的态度统一中华历史和世界历史,创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国学马克思主义”。一句话,没有民族内涵和工作体式作为支撑,任何门类或流派的经济学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理论空壳,免除不了成为一堆逻辑的空壳。这是现代语境中“创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必然要求。严格意义看,《资本论》是“12部史”:转化史I、转化史II、资本生产史;运动史I、运动史II、资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资本积累史;范畴史I、范畴史II、资本批判史。表明马克思的航程乃是“历史”到“逻辑”,再到“历史”。它的内在的方法、逻辑和工作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是中华条件下的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工作语境,由此,我们可以在历史探究方面合并叙述“农业史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工业史的经典著作——《资本论》”。《资本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明为历史发生学的“逻辑”;《资本的流通过程》可以说明为系统发生学的“逻辑”;《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可以说明为现象发生学的“逻辑”;《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明为认识发生学的“逻辑”。其首篇则是对以上逻辑的一个“导引”以及“总括”。将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为由这些“史”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规定所构筑,乃是升华了《资本论》的工作逻辑。这是绝对的历史主义和行动主义,自然是对“结构主义”、“科学主义”、“形式主义”的最大反动。进一步又可以说,《道德经》和“《资本论》的“研究同构”乃是确立了社会科学的根基。

研究的逻辑构架是“理论——应用——中国应用”,首先是对《资本论》与《21世纪资本论》的理论关系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的对接,其次将之运用到中国发展改革中,最后选择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核心内容是变“历史+事实”的研究为“历史+对象”的研究。研究路线:首先从生产的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切入,也就是依托《资本论》进行分析。其次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整合。最后将之进行统合分析,将会得出一系列中国化的结论。参考文献:《保卫资本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 索引序列
  • 日本论文文献怎么引用
  • 写论文引用书本文献怎么写
  • 引用日报的文献怎么写
  • 写日语论文怎么引用参考文献
  • 资本论文献引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