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一、文稿要求观点鲜明、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精炼、规范、通畅,文责自负。篇幅一般在5000字以内(特别优秀者可例外)。文中图表应力求少而小,尽量用文字论述。稿件必须提供软盘或发送电子邮件,以利于刊物的出版。二、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及通讯地址、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题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通讯地址: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在省市名称及邮编。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摘要:以提供本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要求200字以内。

简介 学院占地面积1596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万册。固定资产总值9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56个,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训基地50个。设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委设立的多项行业工种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等考点,可承担142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经济共同体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带动型等五种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教职工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196项,累计科研经费455万元,有专利3项,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和“863”计划课题项目部分内容。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位。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已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获得陕西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选育的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种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优比”浸种剂获国家专利。学院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学院探索与实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教学体系(OES)”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农田水利》、《生物化学》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参编全国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公开发表论文798篇,其中核心期刊334篇。学院创办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等刊物。先后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交流与合作。 2001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3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3所自主设置专业的试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试点评估,2005年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6%、26%、84%,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院校之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将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高职院校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图书馆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在国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99年由创建于1934年和1943年国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及创建于1953年的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三校图书馆合并建立的。 图书馆馆舍面积11800平方米,分布在西,北,南三个校区,每个校区各有一幢独立的图书馆楼,总馆在南校区。西,北校区为分馆。图书馆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馆长1人;副馆长2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馆员及中级以上职称7人。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572149册。图书馆有阅览座位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560个,年征订期刊1350种。现设有自然科学阅览室3个,社会科学阅览室3个,新书阅览室2个,工具书阅览室3个,自习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流通借阅处3个。 开馆时间每周74小时。年接待读者30多万人次以上,图书、期刊、资料流通量32万余册次。 图书馆已于2003年上半年建成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起了具有本馆特色的书目数据库,16台检索机分别安装在三校区流通借阅处,并建立了读者信息数据库,全院师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在任何地方检索到所需书目,借还也很方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数字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正在朝着现代化管理方向迈进,力争早日把图书馆建设成功能完备,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编辑本段]学校成绩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经济共同体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带动型等五种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教职工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196项,累计科研经费455万元,有专利3项,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和“863”计划课题项目部分内容。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位。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已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获得陕西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选育的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种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优比”浸种剂获国家专利。学院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学院探索与实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教学体系(OES)”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农田水利》、《生物化学》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参编全国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公开发表论文798篇,其中核心期刊334篇。学院创办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等刊物。先后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交流与合作。 2001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3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3所自主设置专业的试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试点评估,2005年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 “全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6%、26%、84%,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院校之一。[编辑本段]教学理念 学院将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历史沿革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高职院校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LZ是什么地方的邮局?肯定有问题~那个地址肯定能到的~邮编是712100

【具体地址】陕西省 咸阳市 杨凌区 高干渠路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 【邮政编码】712199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实为: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邮寄最好写:陕西省 咸阳市 杨凌区 渭惠路24号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712100百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呵呵,首先纠正楼主个错误,是“杨凌”不是“杨陵”!西校区在咸阳吧,别人寄信时,你让他把市写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西农路上。不过邮编你写清楚问题就不大。你就写:陕西咸阳市西农路**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级*班 **<收>

直接打电话问学校的负责人,这样更准确些。

实为: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邮寄最好写:陕西省 咸阳市 杨凌区 渭惠路24号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712100百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收发室的人说的没错填: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邮编)只要邮编写对 一定可以收的到 邮局的首先 看的是邮编再看的地址 送具体位置估计是邮局的问题发东西 一般不管什么市 县 镇 是根据邮编看的!每个地方都有一个邮编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具体地址】陕西省 咸阳市 杨凌区 高干渠路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 【邮政编码】712199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学校有三个校区。南校区在火车站正对面,一出火车站就可以看见;北校区在高干渠路上,坐出租车3分钟即到(票价4元),至于走路大概要40-50分钟,从北校小门口(北校大门几乎没人走,除了新生报到时)走路到西农北校需20分钟:西校区在西农路上,从西校大门可以看见西农北校大门,走路到西农北校大门只需10分钟。

LZ是什么地方的邮局?肯定有问题~那个地址肯定能到的~邮编是712100

2018杨凌职业院校专业代码,学校发给你的高考报考指南上有。其实,你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官网,搜索学校名称,就会弹出所有招生专业和代码。你若喜欢,便是晴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简介 学院占地面积1596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万册。固定资产总值9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56个,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训基地50个。设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委设立的多项行业工种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等考点,可承担142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经济共同体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带动型等五种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教职工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196项,累计科研经费455万元,有专利3项,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和“863”计划课题项目部分内容。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位。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已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获得陕西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选育的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种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优比”浸种剂获国家专利。学院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学院探索与实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教学体系(OES)”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农田水利》、《生物化学》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参编全国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公开发表论文798篇,其中核心期刊334篇。学院创办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等刊物。先后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交流与合作。 2001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3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3所自主设置专业的试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试点评估,2005年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6%、26%、84%,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院校之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将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高职院校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图书馆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在国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99年由创建于1934年和1943年国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及创建于1953年的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三校图书馆合并建立的。 图书馆馆舍面积11800平方米,分布在西,北,南三个校区,每个校区各有一幢独立的图书馆楼,总馆在南校区。西,北校区为分馆。图书馆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馆长1人;副馆长2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馆员及中级以上职称7人。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572149册。图书馆有阅览座位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560个,年征订期刊1350种。现设有自然科学阅览室3个,社会科学阅览室3个,新书阅览室2个,工具书阅览室3个,自习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流通借阅处3个。 开馆时间每周74小时。年接待读者30多万人次以上,图书、期刊、资料流通量32万余册次。 图书馆已于2003年上半年建成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起了具有本馆特色的书目数据库,16台检索机分别安装在三校区流通借阅处,并建立了读者信息数据库,全院师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在任何地方检索到所需书目,借还也很方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数字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正在朝着现代化管理方向迈进,力争早日把图书馆建设成功能完备,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编辑本段]学校成绩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经济共同体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带动型等五种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教职工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196项,累计科研经费455万元,有专利3项,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和“863”计划课题项目部分内容。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位。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已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获得陕西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选育的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种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优比”浸种剂获国家专利。学院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学院探索与实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教学体系(OES)”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农田水利》、《生物化学》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参编全国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公开发表论文798篇,其中核心期刊334篇。学院创办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等刊物。先后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交流与合作。 2001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3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3所自主设置专业的试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试点评估,2005年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 “全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6%、26%、84%,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院校之一。[编辑本段]教学理念 学院将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历史沿革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高职院校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 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改制而成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中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主要院系: 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等 学院占地面积1596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万册。固定资产总值9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56个,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训基地50个。设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委设立的多项行业工种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等考点,可承担142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经济共同体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带动型等五种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教职工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196项,累计科研经费455万元,有专利3项,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和“863”计划课题项目部分内容。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位。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已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获得陕西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选育的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种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优比”浸种剂获国家专利。学院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学院探索与实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教学体系(OES)”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工程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农田水利》、《生物化学》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参编全国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公开发表论文798篇,其中核心期刊334篇。学院创办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等刊物。先后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交流与合作。   2001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校园风光(11张)2003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3所自主设置专业的试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试点评估,2005年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6%、26%、84%,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院校之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将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高职院校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

  • 索引序列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