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

于广锁,男,1970年2月出生于安徽肥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1992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读本科,1992-1995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读硕士研究生,1995-1998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读博士研究生。1995年华东理工大学任职至今。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任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所长。2004年晋升教授。《能源研究与信息》理事。国家863课题“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副组长;华东理工大学重点课程《锅炉原理》负责人。

国际能源署(IEA) 网址: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1 简介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为应对能源危机于1974年11月设立的政府间组织,总部设于法国巴黎。国际能源署致力于预防石油供给的异动,同时亦提供国际石油市场及其他能源领域的统计情报。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国际能源署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系统,改进全球的能源供需结构和协调成员国的环境和能源政策。国际能源署秘书处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统计的权威。秘书处每月发行一期石油市场报告,一年发行两期全球能源展望,这两种能源报告在世界上都颇具影响力。国际能源署有约200位员工主要来自于其29个成员国的能源专家和统计人员。他们开展广泛的能源研究、数据汇编、出版刊物和向公众传播最新的能源政策分析结果及提供良好的实践建议。主要出版物:《石油市场报告》(月报)、《煤炭信息》(年报)、《电力信息》(年报)、《油气信息》(年报)和《世界能源展望》(每年出版)。3 总结及思考国际能源署(IEA)是一个政府间的能源机构,其目标是提高能效及技术的可靠性,评估最新的能源技术,减少使用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和与非成员国合作。它具有强大的数据资源和专业化的技术团队,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能合作共事,同时分享成果。2 英国石油公司(BP) 网址:BP Global1 简介BP(British Petroleum(英国石油),后BP简称成为正式名称)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之一,总部位于伦敦,在全球约80个国家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业务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市场营销和石油化工;以及润滑油业务。BP为客户提供运输燃料、光热能源、油品零售服务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石化产品。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作为一家主要以经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全球化企业,BP掌握着全球能源市场的最新数据,并以此开展一系列关于能源统计分析和能源展望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定期以报告或出版物的形式呈现,相关的成果主要有《BP世界能源统计》、《BP世界能源展望》、《BP技术展望》。(1)《BP世界能源统计》《BP世界能源统计》已有64年历史,它主要提供全球能源发展动态的客观数据,严谨地逐年记录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分析石油、天然气、煤炭、非化石燃料等各类燃料的发展状况。《BP世界能源统计》被政府、业界和媒体视为优质、客观和及时的全球能源市场数据来源。(2)《BP世界能源展望》《BP世界能源展望》是BP公司每年出品的重要行业报告之一,旨在通过洞察能源市场不断演变的贸易模式、能源结构以及环境挑战,为促进全球能源问题的讨论做出贡献。报告详细解读了全球能源未来发展趋势,透过纷扰复杂的短期能源价格波动来甄别未来20年间影响能源市场的长期因素。(3)《BP技术展望》BP于2015年11月发布《BP技术展望》。这是BP第一次与全球业界分享BP能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技术发展在未来30-40年对全球能源版图的影响。《BP技术展望》汇集了此前BP内部专家的能源技术分析,以及商界和学术界著名专家的研究发现,阐述了可供行业和政府选用的能源领域的技术和政策,提供了减少碳排放的各种方法。3 总结及思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BP非常注重技术的战略研究,研究范围已波及到能源领域的各个行业,BP的研究更倾向于宏观能源领域的分析和解读。3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 网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1 简介美国能源信息署是由美国国会设立的能源统计机构,创建于1977年,隶属美国能源部。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能源信息署的宗旨是通过提供有关能源政策的信息及能源预测和分析,提升决策理性和市场成效,促进能源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公众对能源政策的认知程度。EIA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包括能源数据资料、分析、预测、及信息产品说明。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EIA是美国的能源数据及分析预测的主要信息来源。根据法律规定,EIA进行独立的信息报道,不受政府的影响。EIA主要研究内容有能源的生产、储备、需求、进出口和价格等各个方面,同时对上述各项内容提出分析意见并对当前关注的各种问题作专题报告。成果形式主要是以发布周、月、年度报告,以及专题报告的形式呈现。周报告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消费与市场,天然气储备及最新报告。月报告包括短期能源展望、天然气月报、电力月报、能源每月评论等。年度报告包括国际能源展望、能源评论年度报告、天然气年度报告、煤炭年度报告、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年度报告等。专题报告包括能源价格、北极区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家电力概况及区域性分析概要等。3 总结与思考EIA对能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能源数据资料搜集、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大多数能源数据资料由EIA工作人员收集,通过统计调查表向能源生产商、信息使用者、运输者以及其他一些企业收集能源数据资料。公司和用户则直接向EIA提供报告,有些数据来源于商贸协会和其他政府部门等。EIA信息分析有技术性报告和有关能源问题的分析文章,包括经济、技术、能源生产、价格、分销、储备、消费和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EIA的信息预测涵盖各种能源类型。预测内容包括供应、消费、价格和其他重要因素。短期预测的时间范围在6-8个季度,中期预测可延伸到未来20年。4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 网址: 简介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创建于1966年6月,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它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重要的能源研究所。IEEJ旨在从国际经济整体角度出发,针对能源领域开展研究活动,通过客观分析能源问题,提供作为政策制定依据的基础数据、信息和报告,以此促进日本能源供应和消费行业的发展。IEEJ成立后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也在拓宽其研究领域,将环境问题和能源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纳入其研究主题。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IEEJ主要负责为日本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提供能源基础数据和信息。日本本国能源资源匮乏,但从未放弃其在能源科技方面争取领先地位的追求和实干,尤其在以技术进步提高能效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主要研究内容有:一是国际能源动向,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是日本国内的能源市场研究,包括产业的趋势分析;三是能源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四是能源政策和企业经营战略等课题的阐明和建议;五是国际能源有关单位和交流,共同合作项目的推进。IEEJ在预测中十分看重技术进步的影响,设置了相应的参考情景和技术进步情景。在成果形态方面,IEEJ会定期发布报告,出版相关的专著。IEEJ网站主页还提供了论文检索和统计情报功能,但是统计情报功能针对会员开放。3 总结与思考IEEJ的目标是致力于从全球角度考虑日本和亚洲的能源经济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案,成为日本和亚洲能源相关问题研究领域一流的智囊机构。IEEJ在组织架构、人员等方面都比较完善。5 未来资源(RFF) 网址:Home |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 简介未来资源(Resources for the Future)成立于1952,总部设在华盛顿,是美国非营利性的独立研究机构,其主要运用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以实现对能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的研究。该机构被公认为是资源经济学领域的先驱。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RFF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能源和电力,环境经济学,森林,土地利用等。能源和电力领域主要包括:生物量和植物生物燃料,电力市场与监管,能源效率,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页岩气等技术领域。在成果形态方面,RFF主要有出版资源杂志,讨论文件、发布简报,和同行评审的报告等。3 总结与思考2011日,RFF的人员包括75名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大多数研究人员拥有博士学位经济学,同时也有很多人持有高级学位涉及工程、法律、生态、城市和区域规划、美国政府、公共政策和管理及其他领域。高端人才、行业专家以及任职于政府机构的要员成为其主要的人力资源,这或许是开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因素。6 国网能源研究院 网址:国网能源研究院1 简介2009年10月25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它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直属科研单位,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与运营管理研究机构。国网能源院拥有一支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研究能力较强、专业特色鲜明的能源研究咨询人才队伍,形成了由首席专家、各研究领域高级专家、专家及各层级研究咨询人员构成的人才梯队,并与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外聘专家、高级顾问、高级咨询等团队相结合。国网能源院在编员工193人。其中研究咨询人员148人,占在编员工总数的7%;高级职称人员66人,占在编员工总数的2%;博士78人,占在编员工总数的4%。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国网能源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行业规划、能源与环保、电力供需分析、企业战略与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财会审计、电力价格、能源统计与分析等领域。《中国电力》杂志,月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993年更名为《中国电力》,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国网能源研究院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已被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能源研究观点 专报》是不定期出版的内部刊物,是集纳国网能源院已发表论文、文章及接受媒体采访报道的重要载体,集中展示国网能源院的学术成果和专家观点。《研究成果简报》为内部出版物,从国网能源院研究成果中凝练观点和决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为国家电网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能源电力行业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能源观察网(ฤิดนฒ์อ๘--สืาณ)是国网能源院打造的面向国内外的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和综合性能源资讯平台。主要栏目包括最新动态、热点专题、专家视点、研究观察、专家访谈、研究报告、能源数据、政策法规、国际能源、信息服务等。3 总结与思考国网能源研究院具有很好的平台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领域划分清晰,拥有众多行业专家,实验室建设、信息渠道、人才引进在国内能源电力行业都位居前列。7 中国能源研究会 网址:中国能源研究会官网1 简介中国能源研究会成立于1981年1月,由中国能源科技工作者和热心能源事业的各界人士组成的学术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能源研究会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是目前中国能源领域以研究能源政策和技术的最具影响的学术团体之一。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主要研究或工作包括:开展能源政策、管理和科技方面的学术研究;接受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委托,开展能源政策、规划、法规和科技项目的研究与评估;收集和交流能源信息;提供能源管理技术服务及培训;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能源研究》(月刊)系中国能源研究会主管,中能智库主办,由《中国能源智库网》编辑部出版。《能源研究》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形势、能源战略规划、方针政策、发展态势、运行状况、科技装备、体制改革、国际合作及重要数据等。8 ABB(ABB评论) 网址: 简介ABB在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享有盛誉,公司经营业务涉及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近100个国家,拥有5万名员工。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拥有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2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形态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ABB很重视技术的革新与延伸。《ABB评论》是ABB集团出版的技术刊物,该刊为电力技术研究开发类刊物。主要刊登与ABB公司生产的发电设备、箱配电设备、工业设备及环保装置等产品有关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等,以及报道ABB公司的新产品及动态消息等。专业性较强,每期设定一个或数个主题进行技术探讨,主要展示ABB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或叙述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9 其他能源研究机构及网站由于国内外开展能源研究的机构或组织较多,通过媒介所能获取的信息有限,整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面列出国外一些能源研究机构及其网址,不再单独介绍。(1)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能源公司 (2)爱尔兰可持续能源署 (3)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 (4)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 (5)新加坡环境部 (6)美国技术评论杂志 (7)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8)日本关西电力 (9)日本东北电力公司 -jp/(10)加拿大森科尔能源公司 (11)荷兰GasTerra能源公司 (12)麦肯锡公司

是的,如果自己在电池质保期内,电池出现损坏情况是免费更换的。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

期刊Procedia Engineering, ISSN: 1877-7058, 隶属ELSEVIER公司。是会议集,专门收会议论文,量大口碑不太好Procedia 系列全部杂志在2012年7月全部被踢出EI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科学时代,文化产业,都是可以的,亲,我是杂志社的编辑,给哦分,哦也能帮你发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能源类技术性科技期刊。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是Elsevier集团于2009年开始创办的一种开放存取式电子刊物,刊载高品质会议论文。例如《能源工程》是全国优秀能源期刊、并连续获得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和一等奖。《能源工程》重点介绍国内外有关能源、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突出实用技术,强调应用工程。设立有研究与探讨、新能源及工艺、能源与环境、实用节能技术、建筑与饭店节能等栏目。《能源工程》及时跟踪能源领域热点,刊载具有较大学术与参考价值的科技论文和信息报道。文章发表周期短,工程应用性强,基金项目多。主要栏目:新能源及工艺、研究与探讨、能源与环境、实用节能技术、建筑与饭店节能。扩展资料Elsevier爱思唯尔提供了不同的开放获取与订阅模式组合,为世界各地作者发表文章时,提供不同的选择。无论爱思唯尔旗下期刊如何获取资金来源,所提供的内容均保证质量和真实性 。爱思唯尔出版大约250种金色开放获取期刊。在2018年,爱思唯尔出版了超过34000篇金色开放获取文章,与前一年相比出版数量有高达两位数的增长率 。爱思唯尔推出了9个新的订阅选项和45种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包括Cell出版社的iScience和OneEarth以及Lancet的Eclinical-Medicine 。参考资料来源:期刊论文发表网——能源工程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电话

供电局现在不是都成了供电公司了么?应该是行业主管与被管理的关系吧。

《能源研究与社会科学》、《粮食和能源安全》、《能源政策》等。比如《能源研究与社会科学》,是一份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发表原创研究和评论文章,探讨能源系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的调查围绕能源技术和硬件的社会系统。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的源泉。

杂志名称:《中外能源》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能源研究会刊 期:月刊开 本:16开创刊时间:1996-01-01邮发代号:80-674单 价:00定 价:00国内统一刊号:11-5438/TK国际标准刊号:1673-579X国外数据库收录:国际药学文摘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本专业培养能掌握新能源材料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技术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制备、器件组装、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在宽厚的材料学和物理化学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材料科学基础、应用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材料物理性能、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粉体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工艺等专业基础课程,还设有薄膜物理与薄膜材料、储能与能量转换材料、硅材料技术、储氢材料、光伏材料和工艺技术、太阳能电池和系统等专业选修课程。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通讯、汽车、医疗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培养方向为生产系统规划与运作,课程设置方面遵循:以机械工程和工业与系统工程课程为主线,强化管理工程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有: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管理学基础、生产运筹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基础工业工程、生产系统工程、工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企业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该专业培养面向制造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中部分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余大部分就业于国内电子、机械、装备制造类国企、外资与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和生产运作管理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技能,具有无损检测和模具强化等特色优势,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检测、科学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材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热处理、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模具材料及强化技术、失效分析、腐蚀与防护等专业基础课程,还设有表面工程、材料物理性能、金属焊接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冷冲压工艺及模具、材料合成及制备方法、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功能材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电厂金属概论等专业选修课程。本专业毕业生中约30%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余就业于电力建设、冶金机电、质量检测等行业的国企、外资与合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本专业面向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备金属结构设计及制造、焊接工艺及控制、模具设计及制造等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工业生产中从事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材料成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金属结构设计、杆塔结构设计、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模具设计基础、模具CAD/CAM、模具材料及强化技术、冷冲压工艺及模具、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失效分析等十几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本专业毕业生中30%以上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余就业于国内大中城市的科研机构、水电行业的大型国企、外资与合资企业从事高级技术和管理工作。由于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基础雄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 本专业依据我校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进步,面向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技能,可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相关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试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流体机械原理、电工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设有水轮机、水轮机调节、泵站工程、水力机组辅助设备、传热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及设备、热力发电厂等专业必修课程,设有发电厂集控运行及自动化、电厂运行与管理、新能源技术、发电厂工程材料、发电厂动力工程导论、分布式能源系统、水轮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火电厂性能监测等辅修课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于能源科研机构、发电厂、能源建设企业、能源动力工业管理部门。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进步,面向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技能,受到机械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现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注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工程机械设计和起重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方向)、施工机械自动化和机电系统设计(机械电子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控加工(机械制造方向)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水电工程施工、CAD/CAM技术基础、机械优化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本专业毕业生中约30%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余就业于水电相关行业和机械相关行业的国企、合资与民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查询

《能源研究与社会科学》、《粮食和能源安全》、《能源政策》等。比如《能源研究与社会科学》,是一份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发表原创研究和评论文章,探讨能源系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的调查围绕能源技术和硬件的社会系统。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的源泉。

杂志名称:《中外能源》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能源研究会刊 期:月刊开 本:16开创刊时间:1996-01-01邮发代号:80-674单 价:00定 价:00国内统一刊号:11-5438/TK国际标准刊号:1673-579X国外数据库收录:国际药学文摘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投稿

文章标题简短,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文章须有内容摘要,字数控制3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图表须设计合理,线条清晰,标注完整,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文中技术名词前后一致,新名词注明原文注释,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使用;文中引文须注明出处,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勿引用尚未公开出版的资料;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本刊将优先受理;投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本刊概不退稿,请自留原稿,投稿前请确认无误后再投稿,一经投出,不要反复更改;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如果不同意请在稿件中说明。

中国电力的企业邮箱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科学时代,文化产业,都是可以的,亲,我是杂志社的编辑,给哦分,哦也能帮你发刊

《今日能源》杂志

  • 索引序列
  •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
  •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
  •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电话
  •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查询
  • 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官网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