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

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本刊十分重视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自1989年以来,在历次全国自然科学学报评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学报评奖、安徽省科技期刊评奖中均获一、二等奖。各种量化指标亦呈逐期上升趋势。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主编:ISSN:1000-1492 CN:34-1065/R 地址: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

沈继龙,男,1953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颍上县,医学博士,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外事办公室主任,兼校港澳台办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并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期间由卫生部选派赴日本帝京大学研修。1993-1999年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任教,任检验医学系主任,期间由教育部选派作为高访学者赴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CWRU)从事热带医学研究。1999年起于安徽医科大学任教。近年先后在意大利Bari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短期访问研究和交流。沈继龙教授主讲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层次专业课程,已指导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学生遍布国内外。他在教学一线长达30年,主讲人体寄生虫学、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检验医学专业英语、医学日语、实验室生物安全等课程。在教学中始终把德育和专业知识教学放到同等位置。在各层次教学中,善于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创新思维,训练技能。他指导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先后获得省“优秀研究论文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第三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省级学会“优秀论文奖”等。沈教授任全国规划本科教材检验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主编全国规划教材《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二版和第三版,并获“卫生部全国规划优秀教材奖”;另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加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国家规划本科教材编写10余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厅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初审专家和第十一届、十二届终审评委;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检验医学会副主委;省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委;国家核心期刊《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副主编;《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和《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安徽医学》、《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热带病杂志》等编委。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 “科研管理先进个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师德标兵”等称号。  近年主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其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等科研基金课题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细胞信号转导的干预;我国弓形虫株基因型、毒力与致病机制;结膜吸吮线虫及其媒介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与重组免疫诊断试剂研发等。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以及部分科普文章;参加国际会议学术交流10余次,并多次应邀大会报告和主持分场会议。

二本

安徽医科大学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创办于1926年5月,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 " 面向农村,走向内地 " 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 年迁至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校占地约86万平方米(1296 亩),建筑总面积约70余万平方米。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2006年10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以“人文、学术、创新”为主题的80周年校庆,成立校董事会和校友联谊会。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专门为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毕业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新校训。在80年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进行提炼。育人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医德医术,至善求精”,育人理念是“兴国、仁爱、博学、求精”,育人途径是“人文与医学融通,传统与现代融会,好学与力行融合”。目前,全校上下形成了“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成为支撑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共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35095人,其中本科生17205人,专科生6432人,硕士生934人,博士生52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472人。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医院)、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立临床学院(附属省立医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建)、第三临床学院(附属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课程部、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麻醉学系、医学心理学系、医学美容系共20个直属教学机构。有91个教研室,19个 教学实验室。  学校拥有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附属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五临床学院(六安市人民医院)、杭州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解放军临床学院(解放军105医院)、精神卫生临床学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等30余家临床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等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及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0余家;分布于本省各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和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生物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护理学、妇幼卫生、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全科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心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品监督与管理、药品营销、医事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美容共23个本科专业(方向)。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3个三年制专科专业(方向)。设立了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免疫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6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予权。有药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外科学(普外)和内科学(消化系病)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7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 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建有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在校生共12562人,其中博士生112人、硕士生1243人、本科生9766 人、专科生1441人。学校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全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837人,其中正高职称714人,副高职称1157人,博士197人,国家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9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5人次,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6人次,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7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33人,教师中有46人次担任国家医药类本科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1996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模范称号23人。  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分馆藏书72万册,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网络电子版期刊 20000余种,为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校园网联通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学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生物医学、老年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心血管病、肿瘤防治、皮肤病、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哲学等46个省、校级研究所。建有安徽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 "863""973" 计划、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963项,争取纵向科研经费3338万元,85项成果获得奖励,出版著作166部,发表科技论文4700多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345篇。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及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疾病控制杂志》等 15种。  学校与欧、美、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际关系。每年派出近100人到国外留学、研修和参加学术交流,同时邀请3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世界卫生组织、香港复康中心合作培养康复医学人才;与荷兰皇家科学院脑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与加拿大加中儿童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儿童保健培训中心;与日本JICA 集团合作培训全省市、县卫生局局长和医院院长;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合作成立中德卫生管理培训中心等。 每年有近百人出国(境)留学、研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每年接待国外专家教授来访30-50余人次。学校还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学校与欧洲、美洲国家的主要合作项目有:欧盟第六次框架合作项目、中美艾十字项目、中加农村卫生服务利用检测和评价项目。学校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德国奥斯拉布吕克科学应用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也接收国外友好学校的学生来我校见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本刊十分重视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自1989年以来,在历次全国自然科学学报评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学报评奖、安徽省科技期刊评奖中均获一、二等奖。各种量化指标亦呈逐期上升趋势。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主编:ISSN:1000-1492 CN:34-1065/R 地址: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

1、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专科分会常委;2、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主任委员;3、安徽省检验医学会副主任委员;4、安徽省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会副主任委员;5、《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副主编;6、《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副主编;7、《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副主编;8、《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二本

安徽医科大学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创办于1926年5月,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 " 面向农村,走向内地 " 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 年迁至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校占地约86万平方米(1296 亩),建筑总面积约70余万平方米。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2006年10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以“人文、学术、创新”为主题的80周年校庆,成立校董事会和校友联谊会。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专门为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毕业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新校训。在80年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进行提炼。育人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医德医术,至善求精”,育人理念是“兴国、仁爱、博学、求精”,育人途径是“人文与医学融通,传统与现代融会,好学与力行融合”。目前,全校上下形成了“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成为支撑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共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35095人,其中本科生17205人,专科生6432人,硕士生934人,博士生52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472人。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医院)、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立临床学院(附属省立医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建)、第三临床学院(附属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课程部、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麻醉学系、医学心理学系、医学美容系共20个直属教学机构。有91个教研室,19个 教学实验室。  学校拥有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附属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五临床学院(六安市人民医院)、杭州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解放军临床学院(解放军105医院)、精神卫生临床学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等30余家临床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等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及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0余家;分布于本省各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和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生物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护理学、妇幼卫生、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全科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心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品监督与管理、药品营销、医事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美容共23个本科专业(方向)。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3个三年制专科专业(方向)。设立了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免疫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6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予权。有药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外科学(普外)和内科学(消化系病)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7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 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建有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在校生共12562人,其中博士生112人、硕士生1243人、本科生9766 人、专科生1441人。学校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全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837人,其中正高职称714人,副高职称1157人,博士197人,国家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9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5人次,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6人次,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7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33人,教师中有46人次担任国家医药类本科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1996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模范称号23人。  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分馆藏书72万册,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网络电子版期刊 20000余种,为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校园网联通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学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生物医学、老年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心血管病、肿瘤防治、皮肤病、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哲学等46个省、校级研究所。建有安徽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 "863""973" 计划、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963项,争取纵向科研经费3338万元,85项成果获得奖励,出版著作166部,发表科技论文4700多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345篇。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及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疾病控制杂志》等 15种。  学校与欧、美、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际关系。每年派出近100人到国外留学、研修和参加学术交流,同时邀请3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世界卫生组织、香港复康中心合作培养康复医学人才;与荷兰皇家科学院脑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与加拿大加中儿童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儿童保健培训中心;与日本JICA 集团合作培训全省市、县卫生局局长和医院院长;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合作成立中德卫生管理培训中心等。 每年有近百人出国(境)留学、研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每年接待国外专家教授来访30-50余人次。学校还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学校与欧洲、美洲国家的主要合作项目有:欧盟第六次框架合作项目、中美艾十字项目、中加农村卫生服务利用检测和评价项目。学校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德国奥斯拉布吕克科学应用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也接收国外友好学校的学生来我校见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1、《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专家;2、《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3、中国药理学会会员;4、安徽省药理学会会员及中华疼痛研究会会员;5、《发现》杂志副理事长。

看看你具体问的是哪一方面?比如科研教学?比如学生生活之类?我从安医毕业了2年了,现在感觉还是挺怀念母校的。

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本刊十分重视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自1989年以来,在历次全国自然科学学报评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学报评奖、安徽省科技期刊评奖中均获一、二等奖。各种量化指标亦呈逐期上升趋势。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主编:ISSN:1000-1492 CN:34-1065/R 地址: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办主任

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08、2011年版收录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2010、2011年RCCSE核心期刊排行榜A类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辟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等。作者以本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和医务人员为主,外单位稿件必须是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医院论文接收范围为:省级以上课题基金项目论文、在高水平实验室完成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信息量的论文、大样本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回顾性论文。2 稿件要求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推论严谨,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字迹端正;统计学检验方法应正确。论著和综述一般4 500~6 000字,技术与方法3 000~4 000字。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3 本刊审稿采用盲审制,即在为审稿人保密的同时,隐去作者的单位姓名;稿件由相关专家审阅。来稿第1页须单独列出文题、作者、作者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作者个人信息在正文中不必出现,以便盲审。来稿须附电子文档。4 简化汉字按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规定,不要用繁体字。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在首页下标注说明,并注明课题编号。来稿一律应附关键词(3~7个)和中国图书分类号。5 论著一律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非标准的符号及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用全称;省去“本文”、“作者”、“××年~××年”等用语,采用第3人称表述。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前3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或复姓音节易混淆者应加隔音符号“′”。中英文摘要内容应相对应,字数在200字左右,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分四部分:①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并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③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叙述要具体、准确。④结论: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察及其理论价值。6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1,2;1,2……的程序排列。标题一律左顶格。各级标题字数不宜过多,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结构撰写。7 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μm、mm、km、mg、g、kg、ml、L、h、min、s、iv、ip、ig、sc、po、IU、mol、mol/L等。表示物质在人体的含量,统一用L(升)作分母,不得使用带词头的分母(如μl、ml、dl、mm3),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构成比一律用小数表示(如中性粒细胞占70%应为中性粒细胞占70)。压力、压强、应力单位(如mmHg、cmH2O、atm、dyn/cm等)应换算成kPa;Ci应换算成GBq;rad应换算成Gy;Cal应换算成J。8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尾数有3个以上零的整数和小数点后有3个“0”的纯小数,均可用“×10n”表示(n为正、负整数),但属于有效数字的“0”必须写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时,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空1/4格。数字与外文字母间空1/4格。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前后一致。9 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书写应正确,如5 ml~6 ml可写成5~6 ml。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数值偏差如25℃±1℃也可写成(25±1)℃,不宜写成25±1℃,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8×105不能写成3~8×105。体积5 cm×8 cm×10 cm或5×8×10 (cm3)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10 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要相互重复。照片应清晰、对比度适宜,显微镜图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线式。图表在文中出现处应标明“此处插入图(表)”的方框。11 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最新文献(5年以内),非直接阅读过或内部刊物上的文献不宜引用。引用文献不要超过15条,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引用处加注角码。文献人名均采用姓前名后(名缩写)的著录法。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如下:[期刊]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著录,超过3人者取前3人,后加等或et al)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 [序号] 作者(著录同期刊)篇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不标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12 本刊在收稿后立即给收稿通知并审稿,3个月内予以答复。查阅稿件务请注明稿件编号。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必须认真填写修回稿封面,并将原稿和修稿单一并寄回。稿件一经刊出,赠送当期《学报》2份。不用稿回复作者退稿意见。投稿请寄编辑部,勿寄给个人。来稿及修回稿均请自留底稿,以便进一步修改和防止丢失。为适应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需要,本刊已通过因特网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沈继龙,男,1953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颍上县,医学博士,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外事办公室主任,兼校港澳台办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并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期间由卫生部选派赴日本帝京大学研修。1993-1999年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任教,任检验医学系主任,期间由教育部选派作为高访学者赴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CWRU)从事热带医学研究。1999年起于安徽医科大学任教。近年先后在意大利Bari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短期访问研究和交流。沈继龙教授主讲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层次专业课程,已指导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学生遍布国内外。他在教学一线长达30年,主讲人体寄生虫学、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检验医学专业英语、医学日语、实验室生物安全等课程。在教学中始终把德育和专业知识教学放到同等位置。在各层次教学中,善于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创新思维,训练技能。他指导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先后获得省“优秀研究论文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第三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省级学会“优秀论文奖”等。沈教授任全国规划本科教材检验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主编全国规划教材《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二版和第三版,并获“卫生部全国规划优秀教材奖”;另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加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国家规划本科教材编写10余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厅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初审专家和第十一届、十二届终审评委;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检验医学会副主委;省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委;国家核心期刊《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副主编;《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和《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安徽医学》、《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热带病杂志》等编委。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 “科研管理先进个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师德标兵”等称号。  近年主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其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等科研基金课题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细胞信号转导的干预;我国弓形虫株基因型、毒力与致病机制;结膜吸吮线虫及其媒介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与重组免疫诊断试剂研发等。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以及部分科普文章;参加国际会议学术交流10余次,并多次应邀大会报告和主持分场会议。

  • 索引序列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办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