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怎么找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怎么找

发布时间: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怎么找

文献综述的文献可以到图书馆找,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比较多,查阅文献后将其整理出来。也可以在知网下载文献,不过要钱。

如何检索综述性的内容,之前就有

在标题栏输入“进展”,关键词是你的专业,试试看

操作如下:电脑:macbookpromos14浏览器:google版本1311、进入pubmed官网,输入搜索关键词。2、点击搜索,之后article type内勾选review即可看到review文章。PubMed 是一个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并且免费搜寻的数据库。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PubMed的数据主要来源有:MEDLINE、OLDMEDLINE、Record in process、Record supplied bypublisher等。数据类型:期刊、综述、以及与其它数据库链接。与MEDLINE数据库相比,PubMed具有收录范围更广、界面更友好、文献报道速度快等优点。MEDLINE收录1966年以来的包含医学、护理、兽医、健康保健系统及前临床科学的文献1600万余条书目数据(2005年数据),记录的标记为[PubMed-indexed for MEDLINE]。这些数据来源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近年数据涉及30多个语种,回溯至1966年的数据涉及40多个语种,90%左右为英文文献,70%~80%的文献有著者撰写的英文摘要。In Process Citations:1996年8月开始,每天收录由MEDLINE的期刊出版商提供的尚未经过规范化处理的数据,该库中的记录只具有简单的书目信息和文摘、记录标记为[PubMed-in process]。当该库中数据被标引MeSH词、文献类型及其他数据时,每星期转入MedLine一次,而被处理前的数据从该数据库中删除。OLDMEDLINE:含1950年至1965年期间发表的200万篇生物医学文献。OldMedline的记录没有MeSH字段和摘要,记录的标记为:[PubMed-OLDMEDLINEfor Pre1966]。Publisher-SuppliedCitations (Articles Not in MEDLINE or IN Process):是由出版商提供的电子文献,每条记录标有[PubMed – as supplied by publisher]。这些文献包括两种来源: MEDLINE收录范围的文献,每日被添加到InProcess Citation中去,换上[PubMed – in process]的标记,并赋予一个MEDLINE的数据识别号UI;不属于MEDLINE收录范围的文献则只有PubMed数据识别号PMID而没有MEDLINE UI。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PubMed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

一、想好自己要写关于哪方面的综述二、找相关的期刊和书籍三、看书,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四、按照综述的格式写一般要是只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话,找十五到二十篇期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对自己的课题做一些学术性的研究什么的话最好是五十篇以上。书籍的话二十本为理想的。

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文献综述的写作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文献综述该怎样写呢? 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格式也多样化,但是一般包括四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撰写时可以列出大致提纲,有利于理清思路,顺利撰写。文献综述前言前言主要是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概括,所以以简单明了,能表达写作目的即可。一般为200-300字为宜,便于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正文书写正文主题是文献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表达综合的内容即可。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最后部分,其多少可以体现出作者阅读文献的广泛度和深度。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是: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出版年份。参考文献是对所引用资料的作者的尊重与版权的重视,是不能省略的部分。参考文献书写时注意编排,要清晰合理,便于查找。

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部分,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必须有一个囊括论文各个关键词的国内外综述性概述。在各大高校均采用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后,文献综述就是很多同学的恶梦,因为文献引用的多,论文重复率过高,文献引用的少,论文字数不够。本经验就是本小姐 梁逸媛同学根据多年的论文写作经验写成的文献综述写作宝典。有任何论文检测及论文写作的问题都可以加我,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论文相关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支持百度经验这个平台。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1文献综述的定义: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2文献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3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4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5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6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END2 、综述的内容要求1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2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3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4语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5文献要新: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6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END3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END注意事项文献综述是本人对您所阅读文献的一个理解和概括。强烈建议多读文献后,再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论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加我好友,找我解决。我是百度经验的签约作者梁逸媛。。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论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加我好友,找我解决。我是百度经验的签约作者梁逸媛。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基础知识1、信息>知识>情报2、现代文献构成四要素: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记录方式。3、文献检索类型1)按检出结果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2)根据检索对象不同: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3)按检索手段: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4、文献的外表特征(自然标识):标题,作者,来源,卷期,页次,年月,类型,号码,文种等。文献的内容特征(人为标识):主题词,分类号,类目名称,文摘等。指文献论述的主题,即中心内容。5、文献检索系统类型:按所摘录的文献加工程度,分为:目录型检索系统、文摘型、题录、全文检索系统。6、文献信息类型1)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文字,视频,音频,数字。2)按文献信息出版类型: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其中图书、期刊为普通文献,其他为特种文献。3)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微缩,声像,电子。4)按文献信息加工程度: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一次文献: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发明专利。二次文献:目录,文摘,索引。检索一次文献信息的工具。三次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动态综述,学科总结,专题述评,进展报告)和参考工具类(年鉴,手册,大全,词典,百科全书,指南),同时兼有文献检索功能。零次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未公开与社会,如 草稿,私人笔记,会议记录,未发表的名人手记,口头讨论。7、检索语言类型1)按所用词语受控程度:规范语言(受控语言,人工语言):经过人工控制的规范性的词语或符号作为检索标目。如单元词,叙词(主题词),标题词非规范语言(非受控语言,自然语言)如关键词。2)按检索语言所表述的信息特征分为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分类语言,代码语言,主题语言(单元词语言,标题词,关键词(非规范语言),叙词)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语言:书名,刊名,篇名,著者,团体著者,引文,代码/序号。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根据《医学主题词表(MeSH)》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医学专业分类表》进行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2、数据库>文档>记录>字段。3、缺省字段:中文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主题词,刊名4、通配词:单字通配(?),任意(词)通配(%)5、 智能检索:只支持“缺省字段”,且不支持逻辑词组配检索。6、出处: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7、主题词检索----一种手术治疗一种疾病:1)、主题词疾病+“外科学”(副) 2)、手术名+“方法”(副) 3)、#1+#2——一种药物治疗一种疾病:1)、疾病+“药物疗法” 2)、药物+“治疗应用” 3)、1+28、主题检索选择完后,点击“主题检索”即可检索。分类检索选择完后,按“分类检索”PubMed数据库1、 是基于英特网的全球免费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生物医学权威数据库2、 数据库包括:MEDLINE,In process citations, Publisher-supplied citations 三个部分,期中MEDLINE以indexed forMEDLINE为标识,In process citations以PubMed-in process为标识,Publisher-supplied citations以PubMed-as supplied by publisher为标识。3、基 本 字 段中文段码名称 英文段码全称 英文段码简称题目 Title TI文摘 Abstract AB作者 Author AU作者单位 affiliation AD期刊名称 Journal J N出版年份 Publishing year PY语种 Language LA所有字段 All fields ALL第一作者 1AU责任作者 LASTAU主题词 MH期刊全称 journal title TA关键词 text words TW/KW3、 截词符:“*”代表0个或多个字符,再CNKI 维普中也是,CBM为%4、 自动转换匹配检索顺序:MESH词表,期刊刊名表,短语表,作者索引,逻辑运算符。如果4个表中都找不到,讲自动拆分短语,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分别重复以上过程,检索时各个词之间是AND的逻辑关系。5、 词组检索时,注意加“”号,否则将拆分为独立单词或词组以逻辑“与”连接。6、 AND,NOT OR 必须用大写,可在检索词后面加“[TI/AU]”内为字段名称。Not>and>or7、 作者检索:著者姓 空格 名字首字母缩写。如果只用姓来检索,必须加上作者字段[AU]8、 刊名检索:如果刊名中有特殊符号,输入刊名及缩写时要去掉特殊符号。9、 主题检索:Restrict to MeSH Major T 加权检索,提高查准率Do not include MeSH terms found below this term in the MeSH 不扩展10、引文匹配器:PubMed tool ----- Single Citation Matcher期刊检索:more resources------- Journals in NCBI Database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是CNKI源数据库建设的一个子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联系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2、主题字段为默认,是篇名,关键词,摘要三项综合。3、有期刊导航功能4,被引用次数看:引证文献ScienceDirect (SD)1、 是业界公认的高质量学术出版物(1823)2、 在检索专业词汇或短语时,需加“”或{},否则以单词为单位,用逻辑与(and)连接检索3、 查看期刊影响因子或者ISSN号:点击期刊封面,“about this journal”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s4、 运算符优先顺序:OR,W/n, PRE/n, AND, AND NOT5、 W/n:两次之间间隔不超过n个词,两此次序不固定,PRE/n词序固定。如flu w/3 drug两种邻近符不能同时使用6、 作者检索:名的全称或缩写+姓7、 Author字段,可以出现在不同人名中,要求一个作者,用specific author8、 二次检索:search within 限定范围内:limit to 或所选范围外:exclude9、10、 最新热门25篇文章,直接跳转到结果,引用次数; cited by11、 检索表达式:页面上方articles found for: 表达式12,单字通配(?)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 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1989)2、 默认字段:提名或关键词3、 同义词检索,可以在高级或者传统检索中,但只能用题名,关键词和题名或关键词字段,但传统检索中无表达式,写出关键步骤即可。4、 运算符“*”表示AND,在结果中检索,“+”表示OR,在结果中添加,“-”表示 NOT,在结果中去除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记录是联系知识和载体的手段广义上的文献检索实质上包括文献储存和文献检索目录型检索系统:图书,期刊题录型检索系统:独立的文章,并只著文献的外部特征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准确性,及时性,索引系统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标引深度反映信息内容特征进行描述的细致程度。标引程度是决定检索系统质量的高低的重要因子查全率(r)=检出的相关信息/检索工具相关信息总量查准率(P)=检出的相关信息/检出的相关总量检索语言由检索标目和语法组成,有等同关系,从属关系,相关关系检索的基本方法有常用法,追溯法,循环法,浏览法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是分析课题 明确检索需求 选择检索工具和方法 选择检索标识和检索途径 执行检索 检索结果处理及获取原始文献文献的符号系统是图画,文字,公式,图表,编码,声像和电磁信息综合性搜索引擎 专题搜索引擎 特殊搜索引擎独立和元情报具有保密性,时效性,传递性文献属于储蓄性的固体载体CBM数据库简介数据标引 CBM的全部题录均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即MeSH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医学专业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二、CBM数据库结构及系统运算符(二)系统运算符字段(Field): 组成记录的数据项就是字段,反映一篇文献的具体特征。如题名(TI)、著者(AU)、地址(AD)、出处(SO)、主题词(MeSH)、关键词(KW)、特征词(TG)、出版年(PY)、语种(LA)、等。记录(Record): 是构成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单元,每条记录都描述了一个原始信息的外表和内容特征。一条记录通常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文献型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通常代表一篇文献文档(File): 是数据库中一部分记录的**。许多大型数据库往往包含有数以万计的记录,为便利用户检索,常划分为若干文档。题名 著者 关键词 文摘 出处 出版年份(一)数据库结构CBM数据库的记录包括30多个可检索数据项 AB 文摘 AD 地址 (第一著者地址) AU 著者 CN 国内代码 (国内期刊代码) CL 分类号 CT 特征词 FS 资助类别 MH 主题词 PY 出版年 IS ISSN (国际期刊代码) VI 卷 PT 文献类型 RF 参文数 (参考文献数)(SO) 出处 (复合字段:TA,PY,VI,IP,PG) TA 期刊名称 TI 中文题目 TW 关键词布尔逻辑运算符A 逻辑“与”(AND )B 逻辑“或”(OR )C 逻辑“非”(NOT )三、CBM数据库检索运算符(二)系统运算符布尔逻辑运算符的优先顺序依次为()>NOT>AND>OR,通配符:(1)单字通配符?:替代一个字符。如“门?脉”,可检出:门静脉、门动脉等。注意:?必须为半角状态。(2)任意通配符%:替代任意个字符。如“肝炎%疫苗”,可检出: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强制执行符/短语检索符“”检索词做为短语或含有特殊符号“-”、“(”等,用英文半角双引号标识检索词,如: “1,25-(OH)2D3”四、CBM检索方法1、基本检索2、主题检索3、分类检索4、期刊检索5、作者检索6、限定检索1、基本检索缺点:检索误差大,查准率、查全率不高2、主题检索主题词(subject headings)亦称叙词(descriptor)是指能代表文献主题内容实质的、经过严格规范化处理的专业名词术语。规范化:由权威机构将不同表达方法的同义词强制用一个词来表达。MESH词表、汉语主题词表。主题检索:是基于文献内容的主题概念进行检索,有利于查全率和查准率。 优点: 利于查全和查准 便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扩展vs不扩展、加权 vs 不加权) 便于限定文献的主要概念及各个方面 (组配一个或多个副主题词) 缺点: 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主题词的标引3、分类检索分类检索: 是指按学科或专业去收集文献,采取的是族性检索方式,如果对某一课题做比较全面的文献收集和积累或已经知道所需文献的学科分类体系,就可以从分类途径进行查找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医学专业分类表》的分类号和分类名进行检索5、作者检索可检索出数据库中收录的某一作者发表的所有文献。如果同时标记第一著者选项,则检索结果均为第一作者的文献。6、限定检索限定检索:是把年代、文献类型、研究对象等常用的限定条件整合到一个对话框,方便检索五、检索结果显示和保存显示结果:共有三种格式:系统默认为题录格式,显示:标题、作者、作者单位、出处。文摘格式显示: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文摘、出处、关键词、主题词、特征词。详细格式:显示全部字段。在文摘格式基础上增加了参考文献、资助类别等。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怎么写

回答 您好鸭!很高兴能认识你并能为您解决问题,因为找资料和分析答案需要一定时间的请您耐心等待好吗,有答案我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的呢,希望您理解,请您稍等一会儿 文献综述是指作者在确定论文选题时,结合其他文献的观点、研究及发展的方向,最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要根据自己对参考文献的认识,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文献综述的字数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第一,必须是最新几年的,第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引用不需要太多,根据各学院要求与自己的论文要求所定,一般为13篇左右。给大家看一下大概框架。 结尾部分也是总结部分,它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祝您生活愉快!同时觉得回复很满意的话可以给个赞,谢谢亲! 提问 一般结尾是多少个字 回答 结尾尽量控制在150个字左右差不多了呢 提问 一般这种参考文献在哪里找啊? 回答 知乎,还有各大回答的平台,浏览器,百度都可以找到 呢 提问 好的 拜拜 更多10条 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就是前言(你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正文(你写论文所找的资料,用你资料中的原话摘抄下来就可以了,或者国内、国外的研究情况,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结论!!!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如何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查询大量相关文献,归纳总结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有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名,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分析评价,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专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格式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写法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纵横结合式写法  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总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内容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 总结 ,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 参考 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  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层次要清  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语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文献要新  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  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注意事项  ⑴题目不宜过大。一般来说,题目过大,则不易把握论文的中心,不易深入透彻。  ⑵参考文献太旧。综述一定要反映最新的他人研究情况,如果所引述文献都是若干年前的陈旧参考文献,则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⑶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⑷综述篇幅不易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⑸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账,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

为什么写综述从一篇文献开始,看几篇相关文献整理出大致思路,找出一个切入点就开始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要看文献,针对不同问题有选择性的看。之后实验完成,整理成文章发表的时候,为了写前言部分而看一些文献。开题 - 实验 - 发表,每个步骤都要看文献,这是我的科研过程。但这些步骤里看文献是不全面的,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到解决一个问题结束,涉及到的都是具体的文献。如果要对整个课题方向全面把握,写一篇综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做过较长时间的相关研究后,写综述文章有以下几个好处:大的方面,能够提高对整个课题方向的把握能力。通过详细的、全面的文献检索和阅读,可以对这个课题方向的发展脉络、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其次,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升华。经过多年的相关研究,自己心中必定有不少思考和疑问,此时的大量阅读对自己的固有知识是一个归纳升华的过程。写完应该有顿悟之感。再次,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写完综述后,通过对整个课题方向的了解,知道了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哪些问题是热点、哪些是难啃的骨头,是制约课题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样设计以后的实验时就能有的放矢。小的方面,综述也是一篇文章呢。现在国内评估要看个人成果,综述也是一种发文章的方法。另一个方面,能够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一般来讲,综述文章的引用次数相对研究文章高,因此也就扩大了自己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准备工作之文献检索在开始写综述之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工作是文献检索。虽然经过 "开题 - 实验 - 发表" 三个阶段的阅读,可能存储有足够的知识点,这对你的实验有用,这还不够一个综述文章。综述文章要全面,要综合概况所评述的问题,因此,详尽的文献检索是十分有必要的。这里说的全面不是说把几十年的文章全部下载下来读一遍,这样工作量太大了,这是其一;其二,早期的文章可能已经被总结过了。因此,找几篇综述文章看看就可以了。此处的全面是指多换几个关键词检索和多换几个数据库检索。先说关键词,每个作者倾向的关键词不同,而且新兴领域还没有约定俗成的术语时,更需要多换几个关键词了。再说数据库,因为每个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都是不全面的,这里重要的检索工具必不可少。例如 Scopus、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google Scholar,会收录比较全面的信息,但会比专门数据库晚(晚多长时间不清楚,Pubmed 会晚几个月,Scopus 更新快些)。还有两个小技巧来获得相关文献。一是所读文章中引用的文献,这个好理解,文后的参考文献就是。另一个是看哪篇文章引用了所读文章,这也是相关文献。像 Google Scholar 有一个引用次数,点开里面就可以看到哪篇文章引用了此篇文章。通过以上几个方法,才能找全相关的文献。准备工作之大量阅读找全文献后,下一步就开始读了。首先,没必要全部通读,这样耗时太长,工作量太大。但是,近两年的文章要通读。两年,对比较热的领域来说是一个合理的综述文章的时间点。这两年的文章要通读,重点读,也是综述的重点所在。不通读不足以知晓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不通读就写综述有点不负责任。两年前的文章没必要通读,因为,可以从近两年的文章中的前言部分读到对这些文章的评述,也可以从综述文章中获得相关信息。这些文章着重读摘要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对某一个问题针对性阅读。文献的阅读方法阅读上百篇文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是浏览一遍,就只能留下一个大概印象,过一段时间或者说随着阅读文献的增多,这个模糊的印象也失去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写作和创作的基础,记不住怎么组织语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从几百篇文献上千页中哪里去查。我的导师教导我读书要辩证去读,在思考中记忆,不要在书上涂画。不否认这种方法适合聪明的大脑。我资质愚钝,试行几年之后,脑子里只有墨盒的味道,却没有文字,结果连我赖以凭借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写写划划也丢失了。对于我,更适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适合我的德国同事们。他们把文献用 A4 纸打印出来,在重要的语句上用高亮笔划出。读完之后抄录到 A5 纸上,订到原来的文献上,作为精选。这个摘录是对你真正有用的知识点,其他大部分文章都是铺垫,或者是已经在你记忆中了。“高亮笔划出 + 读书笔记”能够有效的帮助记忆。这样读书虽然刚开始很慢,随着十几二十篇文献做下来,你的积累多了,后面的摘录就越来越少了。而且,你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因为人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去领悟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你的知识储备少,一篇文章的知识点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或者大脑中不能浮出有效的实例去解释,所以接收起来非常困难。而随着积累的增加,理解越来越容易,也理解越来越充分,速度也越来越快。阅读速度的增加一定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这就是知识的马太效应。你的读书笔记需要分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与其他知识的管理一样,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这得需要另辟一篇博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讨论。仅对文献的管理进行说明。文献的管理在下载了上百篇文献之后,文献的管路就成了一个问题。就像十个八个人的小公司,老板一个人可以兼职财务、人事、市场等多重角色,而上百上千人的大公司,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都足以让你忙的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专业人士能够轻松处理让你手忙脚乱的杂事。对于文献管理,Endnote 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人士,能够有效地把庞大的文献有效地组织起来,给你提供全面的信息,作者、期刊、年份、题目、卷期页码,以及摘要等信息。有些期刊在投稿时要求提供 DOI,Endnote 也能做到。Endnote 在文章编排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综述写作、论文写作、书籍写作的必备(其他文献管理工具也不错,ReferenceManager,Biblioscape,NoteExpress 等)。它的使用方法见王超的《ENDNOTE 使用方法,常用!》。虽然电子版很方便,我还是倾向于阅读用纸版。一是看电脑屏幕时间长了,眼睛疼,大脑容易木化,陷于僵滞的状态;二是多动手,有助于记忆。在电脑屏幕上看时,仅仅使用一根手指头:是指双击打开或关闭和滚动滑轮翻页。除了食指,整个身体的其他部分都一动不动。眼睛慢慢变成像死鱼眼一样,拉直了视线,呈现出发呆的神态来。这种阅读方式不适合长时间大量阅读,偶尔查阅还行。我喜欢把文献打印出来,统一编号(跟 Endnote 一致,Endnote 中的 Label 可以添加编号)后打孔,放入活页文件夹。活页夹和打孔器见图片。这里也提一下活页文件夹。这种简单、灵活、有效的文件管理方式,我竟然在我整个求学过程中闻所未闻,未见任何同学使用过。大家都是打印出来,订书机一订就摞在桌头上。文件多了经常滑落下来洒一地。更难受的是管理,你不能把它码整齐,也不能随手取出想要的文献。直到在歌德学院学德语才第一次接触文件夹。当时报名时,一人发一个活页文件夹,教室里有打孔器。老师发下的材料自己打孔后放入。而且还可以用隔页分类存档不同内容的资料。方方正正的文件夹,往桌子上一放就能站住,文件再多也能排放整齐。在实验室里,导师应该给每个研究生配发活页夹供学生使用,方便学生。而且学生毕业后,可以把文件夹和打印的文件同时收回,留给后续的学生使用。从而,既利于科研又避免浪费。文章的架构文献的阅读是一个从“无可非议”、“似是而非”、“大是大非”到“无事生非”的过程。刚开始阅读,由于自己的知识有限,前几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和结果对自己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评判其中的观点。因而,刚开始阅读时会对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全盘接受,很难产生质疑的观点出来,对看的任何内容都是“无可非议”。等看过十篇八篇的文献之后,所了解的方法和观点较多了,有些可能观点相左,这是怀疑会跳出来,对所阅读的论点进行挑剔,却又不能凭借一两篇文章而确定某种方法完全胜过另一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从而达到“似是而非”的境界。只有看过足够量的文章之后,才能够做出完整的评价,所获得的优劣比较结果也有充足的论据。这时候就达到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境界。综述文章,一部分是综合别人的工作,另一部分,还在于论述自己的观点。大是大非也还只是综合的一步,应该更进一步,通过对“大是大非”的把握,要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优点或者缺点、提出改进方法,以及对未来工作和发展前景的建议和设想,更有甚者,跳出对原有实验细枝末节的讨论,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原理上、方法论上和系统性上加以评价。这当然很难,故而,多数综述文章综而不述,让读者看完之后,对过去有些了解,对未来仍是茫然。当然,论述的越多,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大。鲜明的例子是,赵立平历时两年增删二十多次才写出为未来 5-10 年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文章,方知“述”之不易。如果阅读完成之后,能够达到“大是大非”的经济,即可提笔写作了。写作,要先搭框架,对所要综述的内容分门别类,不断细分。分的越细越好,至少要三级,三级标题下还可能有四级五级标题。这样做有以下好处:@框定要综述的问题,缩小范围。不要让自己的写作“随兴所至”而偏离了方向,失了重点。也容易分清主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不是写书,没有太多的篇幅去展宽全面的讨论,所以要限定自己综述的范围。@写作压力小。想到写一篇文章时,会联想到“写下至少五千文字和阅读一百篇文献”,一霎那压力倍增,而且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而细分之后,所要想的仅仅是对某个方法的某个参数进行讨论,只需一个小段落的文字。这样简单的多,可以立即完成,没有太大压力。@有条不紊。所有要讨论的问题列在那里,就像一个 TO-DO LIST,完成一项划去一项,一件一件来,有条不紊,进度非常直观。写作的小细节文章细分成一个一个小节之后,就可以动手完成每个小段落了。在这里有几个小技巧,非常有效。@注重写作的连贯性:写作最好是一气呵成,不要在写 A 问题时去思考 B 的问题。这里有两层意思,写作 A 问题时发现了对 B 问题有用的材料;另一层意思是,写作 A 问题时发现了 B 问题存在的错误、疏漏或者其他。这个时候,不要停下来,只需要用便签备注一下(我习惯使用 ONENOTE 做备注还收集材料),备注完之后,继续对 A 问题的写作,直到完成。再回过头来,整理 B 问题。@二次文献:为了论证一个结论,可以需要引用文章主题之外的文献,或者需要从文献引用的文献里去找论据,是谓二次文献。对文献中引用他人的数据有必要去查证,避免错引文献和错引数据。@图片处理:一是图片的版权,这个不用担心。你投到期刊,期刊的编辑会去搞定;二是图片的质量。从其他文献中摘取图片时,不要使用截屏的方法,这样图片的分辨率不够。应该用 PHOTOSHOP 打开 PDF 文件,对所需的图片进行裁剪,再另存为 TIFF/JPEG 格式。在 PPT 中绘制的图,千万不要用 PPT 的“图片另存为”功能,那个分离度太弱了。应该讲 PPT 另存为 PDF,然后用 PHOTOSHOP 处理。@参考文献的修改。前期写作的时候,必须使用 ENDNOTE 对插入 WORD 中的文献进行索引。如果文章已经成型,ENDNOTE 已经导出参考文献了,经过其他作者修改后,要增删参考文献。增删一个文献,其他文献的索引号都要变更。这个时候容易出错。我使用以下方法:对每个要改动的文献索引后加“*”标注;“*”后加上新的参考文献索引号;使用查找功能确认每个需要改动的文献都与“*”相连(应该出现两次,比如增加一个参考文献 121,122 应该有两个,121*122,122*123,即是 121 变为 122,122 变为 123);删除“*”和前面的索引号。改变完成。@英语句子,短句比长句好。被理解最重要,短句子容易理解,定语从句太多,能把人给绕晕了。文章的亮点一个篇文章,要有一些“干货”才能被更多地引用。因此在写作之前,看看你所下载的文章的被引用次数。哪个文章被引用次数最高?为什么?从个人引用文章的习惯看来,以下文章会被引用:@第一篇文章:本领域的开山之作,不引用没天理;@里程碑式文章:文章达到一个之最,最高、最大、最快等,或者突出的进展,是要引用的;@讨论的是核心问题。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引用有总结性结论的句子,比如某个技术的优点是。。。;和量化的句子,比如目前 70% 的文章采用了某方法。如果你的综述里能提供这些内容,必定会增加他引次数。前面三个干货,是研究型文章干的事,后面这两个也不容易。第一个要你自己概况总结,第二个要统计大量的数据。备注:这里把自己的一点经验拿出来与大家讨论,希望有经验的朋友多加指正,以冀对初次写综述的科研人员做个参考。

经济学动态文献综述怎么找啊

一般找参考文献都会去知网查找,但考虑到知网查比较麻烦,我之前去的时候paperask有一个资料打包功能,会把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打包之后下载下来就可以,非常的方便。

我也比较弱。。。 我存在的问题: 1、查找文献,实质的东西很少能查出来; 找一篇本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review)。 这一步很关键,要找一篇有影响的(我主要是看引用次数的高低)综述有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以请教你的师兄师姐。我是直接在SpingerLink中找到一篇外文的综述,引用次数高达120。这里要说明下,引用次数可以用google查,也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中查,但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使用后者。根据使用经验,前者查到的引用次数常常不准确。 精读此文献综述。 这一步主要是了解研究领域的框架,熟悉各个问题的关键词和述语,并进行总结归类。 根据综述的作者、所引用的文献以及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展开搜索。 写此文献的作者一般都是此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所以他的文献一般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直接搜索此作者的相关文献,再用问题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查找引用此综述的文章(我一般在web of science中查,用google也可以),再用问题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这一步找到的文章往往都比较新,能够代表最新的研究动态。 查找综述引用的文献(同样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中查)。在展开的过程中,查文献作者、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需要这样查,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引用次数高的文献,因为如果每篇文献都这样查,那工作量将会很大,也没有这个必要。 在读文献的过程中,要精读和泛读相给合,同时作笔记是必要的我建议大家边看一篇文献时,边打开word文档,边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复制过去,标上文献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信息,把每一类文献归为一组。 方法操作简单,将来要查询和反复的时候会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写文章时,相关文献及其亮点都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积累久了,对提升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除了这样,我还有时把一些很经典的段落或都语句翻译成中文,专门整理在一个本本上,这样不但在以后写文章时直接拿出来看,省事省时间,还能锤炼英汉互译的能力,很有利于以后你和老外交流时的口语表达。

以CNKI为例,告诉你一些简单的检索方法。在中国知网的检索页面 %u4E2D%u56FD%u5B66%u672F%u6587%u732E%u7F51%u7EDC%u51FA%u7248%u603B%u5E93 靠右侧有学科领域,你可以选择你所在的研究方向,点击下一级子目录,一般都会有类似总论,概论,概述的目录,你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检索。如果你所在的学科领域没有这一类的子目录,我可以告诉你一些简单的检索方法:在中国知网的检索字段上,选择“主题”项,输入你所在的研究方向,并且同时“篇名”是“进展”、“研究”、“综述”、“概况”、“阶段”等一类的词,应该能找到你需要的资料,我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综述的时候就是这样找的。祝你找你所学要点资料。

查找 综述类文献 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直接用内容关键字+“overview、survey”这样的词,在各大数据库、google中直接搜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有二:第一,有时搜索的内容比较多,容易陷入文献之海;第二,有些综述类的文献并没有overview、survey这样的字眼,容易把这样的文献漏掉。第二种:直接用内容关键字在SCI中检索。由于被SCI检索的文献,当其参考文献多余一个值时(具体是多少我不知道),就将其归为综述类的文献。当我们用内容关键字搜索之后,利用SCI的文献分析功能,选定文献类型为survey进行二次检索就可以得到关于某方面内容的综述类文献了。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献的被引次数,判断文献的分量。第三种:在专门刊登综述类文献的期刊中检索。有些期刊是专门刊登综述类文章的,我们可以利用“内容关键字+指定期刊”的方式直接找到所需要的综述类文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文献的质量比较好。这种专门刊登综述类期刊的综述文章,相对于一般期刊而言,无论是综述文献的作者,还是综述的专业水准上都要高一些。可以在电脑上打开万方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打开其网站以后点击高级检索,然后在搜索页面中输入需要查找的文献综述关键字并点击查询即可看到。具体的查询方法如下:1、在电脑的百度上输入万方,找到其官方网站以后点击进入。2、进入到万方的官方网站以后点击右侧的高级检索按钮进入。3、页面跳转以后进入到万方的高级检索界面,输入主题如青少年体育综述并点击检索按钮。4、此时在查找页面的下方即可看到匹配到的该专业的文献综述文件,点击进入。5、页面跳转以后进入到该专业的文献综述界面,点击在线阅读按钮。6、在出现的登录界面中输入对应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7、注意万方的相关文献资料是需要付费查看的,在出现的付费界面中完成付费即可阅读该文献综述了(至此在阅读之前已经通过检索的方式找到了相关专业的文献综述资料了)。

  • 索引序列
  •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怎么找
  •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
  •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怎么写
  • 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如何写
  • 经济学动态文献综述怎么找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