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

发布时间: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

商机贵州》《贵州人民日报》《南方经济论丛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毕节学院学报 初中生辅导 大众科学 当代贵州 党的生活(贵州) 党建交流 地球与环境 电影评介 耕作与栽培 贵阳年鉴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阳医学院学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贵州财政会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党风廉政 贵州档案 贵州地质 贵州电力技术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化工 贵州画报 贵州环保科技 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贵州科学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年鉴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气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文史丛刊 贵州畜牧兽医 贵州医药 护士进修杂志 花溪 机械与电子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风 酿酒科技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技服务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青年时代 人事世界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花 商品评介 少年人生 少年与法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文史天地 现代机械 校园歌声 音乐时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种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

补充楼上的,他们还有增刊和教科版!所谓的增刊,没看到过!教科版,就是厚厚的那本,主要是一些研究生和中小学教师在上面发的,关键看您问的是那一个版?据我所知,楼上说的两个版都不是核心,是事实!

贵阳市教育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协调和监督实施。  二、综合管理全市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指导、协调各区(市、县)及各部门有关教育工作,实施教育督导与评估;负责所属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管理和指导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三、组织、协调全市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理顺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四、加强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以农村教育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和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德育,指导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七、协调和推动全市教育经费、教育投入的落实;负责所属单位的教育经费、基建建设和基建投资的管理指导和财务监督与审计,以及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八、管理和指导全市教师工作,组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规划、指导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制定全市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九、指导全市学校的德育、体育、艺术、卫生教育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  十、编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和统招中学招生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属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十一、统筹管理全市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负责协调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  十二、负责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与发布。  十三、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管理,贯彻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办学秩序,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十四、承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十五、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网址

凯里学院代码是1066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简介: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实行“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管理体制。凯里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黔东南大学,1959年更名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几经更名。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为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开展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凯里学院 。根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6万册、电子图书118万余册(其中镜像电子图书93万余册,硕博论文466万余册)。历史沿革凯里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在镇远建立的“明德中西学堂”,其高等教育历史则应从黔东南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黔东南大学算起。黔东南大学于1958年8月正式成立。1959年8月,改建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7月,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同年9月搬迁至凯里,与贵州省凯里民族师范学校(1956年秋建校,后改称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合并办学。1975年12月—1977年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同时设立贵州省黔东南“五·七”师范大学。1977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基础上举办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1978年4月,在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举办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与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一校两牌",开展普通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本科层次的凯里学院。2017年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院系概况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 ,8个专科专业。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学科8个 。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民族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重点学科(3个):生物学、民族学、旅游管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音乐学、设计学、园艺学、植物学。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942人,其中,正高职称138人,副高职称353人;博士121人,硕士499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金师”(教学名师)共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等近30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团队13个。根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编专任教师668人,教学管理人员42人,辅导员50人,双师型教师176人。我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386人,比例达到78%,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94人,占07%;副高专业技术职称292人,占37%。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教学成果2017年,该校共承担教学改革研究及建设项目13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研究目32项,结题教学改革与研究目29项,2017学年该校教师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共15项。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平台17个,其中,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另有黔东南侗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州级智库“黔东南发展研究院”。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发酵工艺优化研究实验室 、微介孔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贵州省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产学研基地(3个):雷公山山区高效生态养羊技术示范基地、凯里市舟溪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凯里酸汤发酵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凯里学院院士工作站。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根据2019年1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几年来学校获立项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143项。其中,纵向项目623项、横向项目44项、校级项目1476项。纵向项目中,国家级项目31项、教育部项目2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43项、地厅级428项。发表学术论文3649篇,其中核心期刊及CSSCI收录论文共890篇,SCI、EI等国际权威学术文献收录75篇;受理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4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65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21年12月,凯里学院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257362册,镜像电子图书1148230册,镜像博硕论文4625450册,光盘3000余张;有“凯里学院特色馆藏文献数据库”“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等5个自建数据库,购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学术视频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未来学堂-中小学资源及案例系统、壹教师精品示范课、CNKI中小学数字图书馆、EBSCO ASP+BSP 外文数据库等使用权数据库26个;在线使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各种数字资源,参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CALIS等文献中心的文献传递服务。学术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创刊于2009年2月,季刊,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凯里学院主办公开出版发行的民族学、人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发表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文章为主,栏目设置有特稿、理论视野、学术争鸣、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清水江流域文化、民族民间习惯法、文化与旅游经济、艺术人类学研究、民族民俗研究、传承与保护、田野调查、乡土中国等。2012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优秀期刊“,2014年9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4年11月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凯里学院学报》是凯里学院主办并由凯里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发行的教育类科研期刊,属省级学术刊物,双月刊;主要刊载高校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是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公布的出版规范合格期刊,2012年获“第二届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学校荣誉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荣誉称号;是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21年1月17日,凯里学院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2022年4月,凯里学院团委被评为2022年“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合作交流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黔东南州及各县市建有20多个产学研合作共建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有共建院士工作站项目,与杭州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济南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大叶大学、嘉南药理大学等中国国内高校建有本科生交流项目,与美国佩斯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有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和大学生夏令营项目等。

一般的吧 学报的水平和学校是正相关或是成正比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发表

补充楼上的,他们还有增刊和教科版!所谓的增刊,没看到过!教科版,就是厚厚的那本,主要是一些研究生和中小学教师在上面发的,关键看您问的是那一个版?据我所知,楼上说的两个版都不是核心,是事实!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查询

贵州省基础教育学会论文有刊号吗?贵州省发表教育教学类论文的刊物有哪些呢?教师评职称资格有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教师评审的职称等级不同,要求发表的刊物也不同,所以要弄清楚自己评职称需要投稿什么样的刊物,这里为大家推荐的两本教育类期刊分别是《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师范学院学报》两本期刊,以下是两本刊物的简单介绍。  《贵州社会科学》创刊于1980年,现为单月刊,A4开本,168页,每月的1日出版,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期刊栏目设置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等。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月刊)(原《贵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由贵州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理论性刊物。主要开辟“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史学研究”、“文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及“教育学研究”等栏目。

作为一个外省考生,想报考贵州师范大学,想问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

贵州师范大学(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是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10年2月,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5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2600余人。共有教职工2324人。设有19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1个教学部。科研机构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8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首批批准的"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铝电解炭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个):贵州省遥感中心院士工作站(1个):贵州师范大学院士工作站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乙引)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 、贵州省药物分析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周欣)、贵州省荞麦产业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陈庆富) 、贵州省特色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 等科研成果2008年-2014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76项,全校科研经费近3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8项;获批专利57项,出版学术著作265部;2013年全年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CSCD等收录2123篇。学术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5万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万余种,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68个,自建数据库10个,数字资源总量达5个TB,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服务单位、"CALIS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有"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范图书馆模型"、"幼儿园示范图书馆"等专题室并开放服务。

老实说,一楼的答案太过形式话了,以我的感受来说,这间学校给人的印象是管理模式的落后。比如:同样的住宿费用,财经大学的住宿条件和这间大学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特别是寒冷的冬天,花溪的冷空气让学习和生活都很难受;吃饭的问题,曾经我们多少次看着老师们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只能是围着号称能同时容纳万人就餐的食堂吃不好的油、恶心的蔬菜、四年的菜系;说实话不公平在这里体现得有点充分哦,这就是管理的落后吧。当然,最主要和严重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可能这个是全中国大学普遍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说一说这里的特殊情况,大班教学,可能你在中学都没有读过这样的班级,大部分课是八十人到九十人,如果是公共课之类的可能三百人一起上,好点的专业可能稍微好点,但是据我了解,大部分是大班的;老师上课第一件事是点名,你说八九十个人点个名就得十分钟,还上课,最过分的是一些大课的点名。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实意上课,你说她不认真吧,人少的可怜她也讲,可是讲课质量不敢恭维,可能也是知道没有多少学生认真听,随便讲讲,已经恶性循环了,上课就是演讲,学生代表讲,学生小组讲,以锻炼学生口才的名义甩甩手了。像马克思主义之类的课就是念书,没有她自己的东西,感觉就是学生和老师有很大的隔膜,你在台上念经,学生在下边沉默,学习风气不好,看到这么多的小白浏览了这个问题,今天我无聊,索性就再为你们铺垫一下。上边是我前段时间的胡乱说话,但是以代表一定的立场。好了,言归正传,来补充一点。其实问这个问题“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的”朋友,可能多半都还没有到大学阶段吧,作为一名经过了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你们,多多少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当然了,对我国的国情,贵州的省情知道的并不多,真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可能还没有形成,只是遵循父母的愿望、老师的期许和你们那个故事阶段的想法罢了。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当你真正的上了这些大学之后你们的愿望好像并没有实现,而你们此刻的目标好像也不完全是清晰的,或者是不值得的。你不得不承认,受应试教育培养的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配件,将来走向的也不过是不合格的产品而已。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前边我已经说了,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出了问题,这也不是禁忌,至少我看到每年很多的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论文都是有关如何进行教育改革的。这些文章的分析有些也很有道理,比如:1、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制度方面是由于政府的介入限制了学术的活力和自由,主张高等教育去行政化/2、有的同学说大学质量下降来源于学校的扩招,多就是滥嘛;3、有的人把个人因素考虑得比较多,说教师的素质下降了,应该提升教师道德建设;4、有人说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创新管理办法;说现在的大学注重理论学习,淡化了实践,要多运用到实际中,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说句玩笑话哈,如果你把他们的论述进行归纳和总结,也许你就已经找到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办法了。大部分人都知道出了问题,可是很少有人愿意去理清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论文中所提到的很多建议可能具体实施起来不仅有困难,而且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能量。更让人绝望的是很多掌握权力和资源的人还在鼓吹教育落后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制的,主张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这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概括了,就是经济落后。至少很多贵州的问题就是这样化解的,因为贵州穷嘛,所以什么都应该落后,不落后反而不正常不是。说了这么多废话是不是没有你想了解的,其实我已经回答得差不多了,我的答案就是不建议你在中国读大学,因为以上所说的问题是不分区域、贫富的。你会说了,你tm说的不是废话吗,不在中国读我去哪里读。不着急,听我慢慢说,其实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好大学的,这里就不点他们的名讳了。官方数据显示贵州生源中,每年有8%左右的人进入一本院校,30%左右的人进入二本院校,从数据看贵州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似乎是精英教育,但是有人说中国的教育不是培养精英的,更多是培养像你我之类的普通社会主义建设者,那么贵州作为全国的落后省份自然不会例外了。还是来解决问题本身吧(迫不及待啊),通过上边的分析你是不是知道了一点轮廓了,是的,这就是现实,一本二本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二本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现实打脸)。首先,师大目前是二本批次,部分一本招生(好像有十多个吧),其实像师大这样的地方院校知名度仅限于本地,你会知道“衡阳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吗,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是同样的道理在这里也是适用的。其次,先不管师大有没有一本批次吧,因为每间大学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每间大学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那么师大应该还是有很好、很强、历史很悠久的专业的。But,看人不能看一面,看事物也应该是看整体,一间师范类的院校我看了一下,大部分都成了非师范的专业,那还谈什么专业呢,这不是小孩子办家家嘛。如果从整体上来说我是不认可的(其他的细点我在上边都已经说过了,什么管理落后、公平不公平、制度建设和考核等等)。再次,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发达国家水平行列(不管你承认不),中部也有些省份、地方比较发达,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出去看看,年轻就应该开阔视野,你在师大这样的大学读书就只能一辈子在贵州了(大部分),出不去的,何不看看远方。最后(纯手工打字,有点困了),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要注意,所报学校和专业必须是教育部认可了的,也就是必须是志愿系统填报的,另外,如果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不要担心,大学有自己的吃、住价格不会太高。

  • 索引序列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网址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发表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论文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