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保险和救济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保险和救济

发布时间: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保险和救济

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内容的理解。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正确,但是社会保险不包括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根据课本知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答案是错误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B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

(一)我国传统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8月发布了《关于城市救济福利工作报告》,报告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或弃婴、残疾人等。民政部门通过设立福利机构为这些孤老残幼人员提供保障。福利机构分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两类。福利事业机构包括各种收养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民政部主管的这些福利只覆盖了城镇极少数特殊人群(占总人口1%不到)。1950年6月颁布的《工会法》、1953年劳动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对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作了规定,还规定企业应设立食堂、托儿所,所需费用由企业行政或资方负责。1953年5月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54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1956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的通知》、195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些法规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职工家属医疗补助、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由此,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需求按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并且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主体(占城市居民的95%以上,占总人口的25%以上)。企业职工的福利由劳动部负责和管理,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业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断增加,从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探亲补贴、交通补贴、休假疗养,到为职工建立托儿所、幼儿园、食堂、洗澡堂、医务室、阅览室、体育场,再到为所有城镇居民提供粮油以及副食品价格补贴,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小社会。此外,教育和住房分配也是福利待遇。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高中教育是免费的,高等教育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等费用,而且学生还可以享受到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助学金;在福利分房方面,企业或者单位按照职工的工龄和年龄等条件以及家庭人口数目,为职工分配住房。总之,计划经济时代的50年,我国的社会福利是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关怀职工生活方方面面、所需经费几乎全部由国家财政提供的福利制度。我国的福利制度自建立以来,尤其是在建国后的十来年,在解决城乡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的生存问题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民政部门的统计,1959年民政部门管理的福利院收养了64454位孤老、27964位孤儿和14627位“三无”精神病患者。[1]在农村,按照1960年4月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197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30条确立的对农村中的孤老残幼实行“五保”的制度,许多地区建立了养老院,收养农村中的孤寡老人。到1994年,全国已有33584个乡镇统筹供养了273万“五保”人口,农村敬老院约4万所,收养56万老人。[2]民政福利制度的实施就使得那些社会上最脆弱群体的生存有了保障,由此极大地显示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社会稳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就业、低工资”的就业和分配制度下,城镇职工所享受到的无所不包的福利待遇,不仅极大地填补了职工由于低收入而造成的生活上的亏空,改善和提高了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且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满足和自豪。(二)我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福利制度日益暴露出一系列不适应新社会环境的弊端: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它们要与所有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尤其是一些老企业,由于背负沉重的职工福利负担,所以难以与新生企业公平竞争,面临更大的破产风险,而且职工所在的企业一旦破产,职工极其家庭能够获得的福利待遇将没有了着落,生活将立即遇到极大困难;其次,企业的福利待遇将企业与职工紧紧地栓在一起(例如单位分配的住房、职工子弟就读的子弟学校等,形成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企业或单位,职工的福利待遇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单位职工的福利甚至高于工资,这就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第三,优厚的福利待遇由于是平均分配,所以不但没有发挥它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功能,反而助长了人们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发展;第四,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村人口流入城镇,进入不同所有制企业和单位就业,他们连应当享受到的社会保险待遇都享受不到,何谈享受社会福利待遇,这种从制度建立之初就对农民实行的不平等待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能再延续下去,否则会继续扩大城乡差距,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也无法打破。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下,传统福利制度不但不能适应不同社会成员的需求(我国现有的社会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这里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指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的养老和寄养机构),而且直接对企业的发展,最终也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也会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改革传统的福利制度势在必行。1993年4月,民政部发布了《国家级福利院评定标准》,同年8月,民政部又发布了《社会福利企业规划》。1994年12月,民政部发布了《中国福利彩票管理办法》。1997年4月,民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民政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残疾人可以由过去单一的在福利企业就业改变为在福利企业或分散就业。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从这些法规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福利院和社会福利企业的发展,福利资金的筹集,还是残疾人就业,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等,民政部门作为我国福利事业的主管机构将把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官方举办引向社会举办,并按福利需求设立福利项目,例如将原来单一的以集中收养孤寡老人的养老院,按照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立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服务、老年家政服务等福利项目,并面向所有有福利需求的老年人。民政福利的社会化不仅使民政福利走出封闭,而且提高了民政福利机构的效率。与此同时,社会办的福利机构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社会办的社会福利企业,其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官办福利企业,有数字表明,到20世纪90年代末,官办福利企业占福利企业总数从65%下降到14%,社会办的福利企业从35%上升到86%,就业的残疾人数占到福利企业就业残疾人总数的84%。企业职工福利改革,在初期,通过实行承包责任制,将企业的福利设施对外开放。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社会背景下,在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企业和单位打破过去封闭运行的模式,成立了面向社会、有偿服务的劳动服务公司,并逐渐与原单位脱钩,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并参与市场竞争。例如,绝大多数的房修公司、托儿所、幼儿园、理发店等都是从原来的企业或单位剥离出去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住房福利改革,198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改革的实施方案》后,城镇居民福利分房开始向住房商品化、私有化方向改革。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以标准价出售公房,1998年底,中央政府宣布停止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分房后,职工按标准价购买了住房。同时确立了由单位和职工各缴费50%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并为职工建造和出售经济适用房。有些城市为居民提供廉租房或房租补贴。教育福利改革,让人们感到压力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原来高等院校的助学金制度改为贷学金制度,后来高校学费一路攀升,城市重点中小学校也要收取赞助费。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失去集体经济的支持而将负担转嫁到了农民身上。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被打破,人们的收入出现了差距,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应运而生,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富人的子弟提供了优越的就学机会。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多种办学模式,开辟了教育领域的竞争局面,为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提供了可能。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及其职工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减少,加之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事业逐步走向社会化,因而,单位和企业对于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大大减少,负担大大减轻。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举办的福利事业在迅速发展,不断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对于福利项目的需求。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虽然没有社会保险改革进展快、步伐大,但是它正在缓慢地朝着社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有关社会福利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人们已经普遍感觉到,社会福利已经逐渐脱离了“社会”,而变成社会中一小部分人的福利。用冷热不均来形容中国社会的福利现状,可谓再恰当不过。一边是许多农民工连正常的休息时间都难以保证、加班费难以落实、社会保险金难以缴足;一边是一些垄断国企各种津贴、补贴层出不穷、各种福利变着法子进入职工口袋、有的在正常的社会保险之外还会再增加一块商业保险。这种巨大的差异,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福利体制急需完善。福利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制社会中,各个社会成员应当享受同等或相近的社会保障。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距非常悬殊。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的《你的口袋里有多少福利》一文,不仅深刻揭露了垄断国企完全失控的福利现状,也更加衬托了其他类型企业在福利方面的空白。据悉,一位国有金融机构的中层,每年的税后年薪竟然高达70万元,其中,工资、奖金只占全部收入的50%左右,其他则是由各种各样的福利构成。每年5万元左右的养老保险,每年7万多元的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每月2000元的车费补贴和汽油补贴,每年报销5000元社保以外的各种保健医药费,以及每年2万元的图书卡、旅游费等。另外,还有社会保险之外的补充商业保险,以弥补企业员工退休以后收入急骤下降的不足。这里有两个细节,一是这家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实行了所谓的年薪制,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名正言顺地拿到政策所赋予的高收入。但是,各种高福利却没有因为年薪制度的实施而取消,这等于年薪制只不过是给公司员工的调资而已;二是这名员工已经在单位拿到了100多平米的福利房,按理,不应该再享受单位的住房补贴,但是,她仍然在享受住房补贴。这样的住房制度改革,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房价又如何不上涨呢?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社会福利的天平在当前受到了很大的扭曲。在中国的社会运行中,一方面,国家对于社会福利的保障性投入远远不够,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更倾向于社会中的“强势群体”。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两类群体就是部分政府官员和部分垄断型国有企业职工。 政府官员的隐性福利体现在方方面面,正如人们已经看到的,其在吃、穿、住、行、医疗、教育、卫生、住宅、养老等各个方面享受着常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一直在呈快速攀升的趋势,中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超过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正是这种变相的福利享受使得人们将之称为“福利腐败”。而一些垄断型国企凭借垄断地位,在油、电、气、煤、电信等领域实行高昂的垄断定价,进而使民众付出相当高昂的使用成本,这也正是国有大型企业能够在近年来获得巨额利润的原因。从2007年开始,国资委才要求部分国有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10%或5%分红,但毫无疑问,这一比例是非常低的,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这种巨额垄断利润造就了垄断国企的高福利。许多中国人都在羡慕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都在呼吁应当提高我国社会福利水平。殊不知,在一些垄断国企,早就大大超过了国外的福利水平。如果再加上垄断权力带来的各种人脉资源、社会关系和灰色收入,垄断国企的“福利”就更是让人羡慕不已了。真正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人,是那些非垄断国企的员工和广大农民兄弟。因为,他们的福利,连垄断国企的零头也没有。更多情况下,他们连法律框架下的福利都难以得到。 归根结底,这两类福利腐败都是和行政权力相关的,都是权力不能得到有效限制的结果。政府官员能够享受福利是因为我们的权力监督体系非常不完善,垄断国企能够享受垄断福利是行政权力限制民企进入的结果。制度的设计应当立足于让大多数人享受应当享受的权力与利益。福利制度也是如此,一个只让极少数人获益的制度,是不合理、不科学,也是不合法的,必须立即取缔。但是,由于垄断企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且与行政权力紧紧相连,要取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取缔不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就难以消除,社会贫富差距就会越拉越大,社会的短板也会越来越短,最终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严重影响。 面对当前社会不平等程度日益加剧、基尼系数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政府应该从全民福利入手,拿起社会福利的“公器”,使社会福利的天平得到公正的应用。这其中,增加全民社会福利支出,限制政府官员权力的滥用,打破国企垄断、收缴垄断国企红利以补充养老保障缺口等措施是可行的措施。福利制度是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调节器”,规范、科学、合理的福利制度,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公平与正义,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眼下,社会矛盾频发,这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健全、不规范、不合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福利制度对今日中国来说,已是当务之急。

不回答你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都是按各国的国情制定社会福利制度,你是中国公民其它国家的制度对你没有任何用,因此也不去全面了解再回答你了。所以不回答你了。如果想满足好奇心你可以去各国了解一下。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

法律分析:1、对城市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对农村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2、集中供养一般通过举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进行;3、对于残疾人,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法律依据:《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特征与原则(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1、社会津贴社会津贴是国家在实行某一项政策或制度时,向法定或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保证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的社会福利项目。社会津贴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保障性;第二,临时性;第三,普遍性。2、职业福利职业福利是行业或单位通过提供集体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向职工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总称。职业福利被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实行这种职业福利制度的原因有:第一,就其性质来说,职业福利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第二,建立职工福利制度,是与我国社区服务不发达的现状密切相关的;第三,一些行业的工作条件之艰苦或危险,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除这部分工人的后顾之忧,须对他们提供职业福利。职业福利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以现金支付的各种福利补贴;二是职工集体生活福利;三是职工集体文化生活设施。我国职业福利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普遍性或均等性;第二,差别性;第三,补充性。3、社会福利企事业社会福利企事业包括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社会福利事业是指通过民政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设施,来满足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特殊需求的社会福利项目。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收养城市居民中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和精神病人;二是收养离退休孤老、家庭无力看管的残疾儿童、精神病人,以及定居或暂住国内无需人照料的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有供养功能、医疗功能、康复功能、教育功能、生产功能及对社区的辐射功能,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开展自费收养、有偿服务项目。 社会福利企业是我国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解决他们劳动就业和生活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具有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一个社会福利企业除了符合一般企业的规范与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的比例并由此享受各种政策的优惠;生产的项目适合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制定适合残疾人劳动的安全生产措施。4、社区服务。我国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面向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主要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服务、为优抚对象提供福利服务、为少年儿童提供社区服务和为贫困者提供福利服务。第二,面向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便利的日常生活服务。第三,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的后勤服务。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内容

概念  广义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狭义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同时,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编辑本段  分类  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剩余性社会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  制度性社会福利,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再分配模式。  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剩余性社会性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  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性的社会福利  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单一分类  综合性社会福利  编辑本段  基本内容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现金援助和直接服务。现金援助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实现;直接服务通过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实现。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军人及其家属、贫困者,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家庭等。服务的形式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收养、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个案服务、群体服务等。

我没享受过福利,真不知道有哪些,最好找个公务员问下

法律分析:1、对城市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对农村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2、集中供养一般通过举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进行;3、对于残疾人,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法律依据:《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特征与原则(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1、社会津贴社会津贴是国家在实行某一项政策或制度时,向法定或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保证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的社会福利项目。社会津贴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保障性;第二,临时性;第三,普遍性。2、职业福利职业福利是行业或单位通过提供集体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向职工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总称。职业福利被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实行这种职业福利制度的原因有:第一,就其性质来说,职业福利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第二,建立职工福利制度,是与我国社区服务不发达的现状密切相关的;第三,一些行业的工作条件之艰苦或危险,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除这部分工人的后顾之忧,须对他们提供职业福利。职业福利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以现金支付的各种福利补贴;二是职工集体生活福利;三是职工集体文化生活设施。我国职业福利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普遍性或均等性;第二,差别性;第三,补充性。3、社会福利企事业社会福利企事业包括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社会福利事业是指通过民政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设施,来满足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特殊需求的社会福利项目。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收养城市居民中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和精神病人;二是收养离退休孤老、家庭无力看管的残疾儿童、精神病人,以及定居或暂住国内无需人照料的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有供养功能、医疗功能、康复功能、教育功能、生产功能及对社区的辐射功能,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开展自费收养、有偿服务项目。 社会福利企业是我国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解决他们劳动就业和生活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具有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一个社会福利企业除了符合一般企业的规范与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的比例并由此享受各种政策的优惠;生产的项目适合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制定适合残疾人劳动的安全生产措施。4、社区服务。我国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面向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主要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服务、为优抚对象提供福利服务、为少年儿童提供社区服务和为贫困者提供福利服务。第二,面向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便利的日常生活服务。第三,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的后勤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内容,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保险是指“五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不属于社会保险。公务员、事业单位、正规企业必须缴纳五险,所以社会保险是基本纲领,公积金可以不交。社会救助:针对弱势群体。如给贫困的人、灾区的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等物质上的帮助。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属于最低纲领,因为社会给的救助或者救济只能保证其基本的生活水平。社会福利:最高纲领。如果一个社会提到福利,则这个社会比较高级。社会福利比如福利制度,再如养老院、福利院等,让老人和孩子在现有生活水平上活的更好一些,北欧地区社会福利很好,我国社会福利相对较差,但在一步步的发展。社会优抚:特殊纲领,因为其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优抚一般针对军人(如给军人的安置费)和烈士家属(烈士牺牲后给家属的抚恤金),社会优抚又称社会优抚与安置,比如四川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员,国家要给其一定的安置费用。2018 年 8 月 1 日,我国再次提高退役军人、烈士的优抚费用标准。社会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指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属于补充纲领,是慈善和公益的互助事业。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展资料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1、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社会保障制度可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证条件。这是因为,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运行。2、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通过社会保障能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而为企业竞争和资源优化组合配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3、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保障制度

C 试题分析:本题是基础知识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所以正确答案选C。

B

  • 索引序列
  •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保险和救济
  •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
  •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
  •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内容
  •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福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