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一、观点要新鲜,具体而言,一要明确,二要有新意。二、结构要规范,论文结构虽无定律,但开篇往往从现象入手,或从政策规章入文,从中引出观点;或分析问题,导出自己理念。三、论述要有力,既然是论文,用到的言语一般带有论述性而非描述性,也不是简单的陈述问题、罗列现象,往往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论述还需具有论辩性。四、材料要适用,材料使用不只是拥有相关的素材即可,而是要能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运用到文章中的材料要经过筛选组合,不是简单堆砌。如引用材料,要善用注释,不要照搬照抄。材料要用经典,不要信手拈来、随意性强。

论文评判基本上都要看论文的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学术性。创新型指论文所论述内容必须要新颖,不能拿以前已经论证过的内容来论证;规范性指论文格式要规范,不能结构混乱;学术性则指的是内容要严谨科学,不能没有实践空谈结论,而且要有科学依据。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质量共分五个评判标准:  一、优(90分以上):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拥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且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结论也正确,并有一定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或实用价值  4、论文的结构严谨,格式规范工整,条理清楚且逻辑性强  5、资料齐全,实验或计算的结论准确可靠  6、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且能流畅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深入的回答主要问题,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良(80-89分):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认真,比较努力能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且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正确且能实用  4、论文的结构严谨,格式规范工整,条理较为清楚  5、相关资料搜集的较为齐全,实验或计算的结论准确可靠  6、在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的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地回答主要问题,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中(70-79):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比较认真且较为努力,能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  4、论文的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规范书写比较工整,条理也较为清楚  5、资料收集的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  6、在论文答辩时,能够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比较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四、及格(60-69):  1、在写毕业论文时,能基本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时和全面地完成毕业论文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条理比较清楚,格式符合规定  5、资料收集的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  6、在论文答辩时能够阐述出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提醒后能够回答主要问题  五、不及及格(59分以下,同时具备备以下三条或三条以上者):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不认真,有违反相关纪律的行为  2、有指导教师的指导时,还不能按时和全面地完成毕业论文  3、对于论文当中的理论分析部分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4、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观点不正确  5、相关资料不齐全,计算的结论不准确  6、在进行论文答辩时,阐述的论文主要内容不正确,经过答辩教师的提醒后仍不能正确地回答各种问题

评判的标准就是不要有抄袭,查重率一定要低,以及有创新性和内容丰富。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如何评价科研论文(水平评价)研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份书面总结,也是作者劳动的成果,因此评论研究论文应持慎重态度。因为在刊物上登出一篇文章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未被接受发表的文章,也决不一定是不好的,由于除了文章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如办杂志的方向、编辑的兴趣和侧重、篇幅的限制和需照顾的各方面等等。评论研究问题评定论文首先要看研究者选定的题目是否有意义,一个好的研究题目是一篇有价值论文的基础。具体为:(1)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研究内容有无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能否应用到实践中。(2)论文立意是否有创新,是否有重复别人的工作,即使是同一个主题也要不断增加新内容、新方法。(3)看研究问题的发生率是否高,问题是否带有普遍性。(4)论文标题是否具体、鲜明、确切和具有吸引力。评论研究方法和结果论文的科学性在于研究结果是否有重复性,即能否按照论文所述方法重复结果。因此科研论文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设计过程的科学态度。判定论文中的材料与方法,要看介绍是否详细具体,能否便于别人重复或选作对照。 评论讨论和结论部分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全文的精华,要看作者推理是否合乎逻辑思维规律,是否有说服力,整个科研内容是否科学可靠,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否能上升到理论或产生新观点。学术论文属议论文,故文章必须加强说理性,应把逻辑推理部分的道理论术得有层次、透彻、深刻和说明问题,才能反映出作者的科研水平和写作知识水平。 文学性方面科技论文是应用文体,写作语言要朴实,取材要真实可靠,要注意词句的应用准确。科研论文也是一种科学著作,在文字表达上更特别要求严谨和符合实际,措辞不能模棱两可。文章应做到通顺易懂,全文结构前后应连贯和互相呼应,要讲究修辞,使问题讲得更清楚,注意完全相同的词或字不要重复太多,用词要反复思考,不能有不明白和不准确的地方。写论文是为了进行交流,文章太单调就引不起阅读兴趣。文章写完后要进行不断修改,使论文写作除了科学性,还要注意到文学性。5、写作科学论文的体会(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首要条件。包括对语法(句法、词法)及基本词汇的掌握。(2)多读英文论文和书籍。(3)多投稿,多看评阅结果。体会:投会议,然后期刊。(4)语言的使用原则:能恰当

一、优(90分以上):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拥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且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结论也正确,并有一定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或实用价值。  4、论文的结构严谨,格式规范工整,条理清楚且逻辑性强。  5、资料齐全,实验或计算的结论准确可靠。  6、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且能流畅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深入的回答主要问题,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良(80-89分):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认真,比较努力能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且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正确且能实用。  4、论文的结构严谨,格式规范工整,条理较为清楚。  5、相关资料搜集的较为齐全,实验或计算的结论准确可靠。  6、在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的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地回答主要问题,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中(70-79):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比较认真且较为努力,能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  4、论文的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规范书写比较工整,条理也较为清楚。  5、资料收集的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  6、在论文答辩时,能够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比较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四、及格(60-69):  1、在写毕业论文时,能基本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时和全面地完成毕业论文。  3、论文中的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条理比较清楚,格式符合规定。  5、资料收集的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  6、在论文答辩时能够阐述出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提醒后能够回答主要问题。  五、不及及格(59分以下,同时具备备以下三条或三条以上者):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不认真,有违反相关纪律的行为。  2、有指导教师的指导时,还不能按时和全面地完成毕业论文。  3、对于论文当中的理论分析部分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4、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观点不正确。  5、相关资料不齐全,计算的结论不准确。  6、在进行论文答辩时,阐述的论文主要内容不正确,经过答辩教师的提醒后仍不能正确地回答各种问题。(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第一方面,即总的原则是:基于指标的量化评估是第二位的,是辅助性的,而同行评价的质性评估是第一位,是主导性的。量化指标可以降低同行评价中的偏见,促进更加深入的审议,提高同行评价的质量,但量化指标不应取代评估者基于充分信息基础上的判断。评估者仍然需要对其评估负责,而不是完全让“数据说话”了事(第一条原则)。所以,“莱顿宣言”并不提倡科研评价要用量化指标,更不提倡把量化指标作为主导甚至是唯一指标。“莱顿宣言”只是说在用到起辅助作用的量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第二方面,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运用科研评价指标做具体评价工作时的下位原则,即要充分考虑科研活动本身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等特点,所以需要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注意科研活动的使命的差异(第二条原则)、地域性的差异(第三条原则)、学科性的差异(第六条原则)、个体性的差异(第七条原则)。这些差异容易被量化指标遮蔽,所以需要在评价中采用综合计量或者质性评估办法。第三方面,关于科研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要求,要公开透明(第四条原则)、可以复核验证(第五条原则)。第四方面,对科研评价指标的态度,要理解实质内涵(第八条原则)、警惕负面影响(第九条原则)、不断改进完善(第十条原则)。“莱顿宣言”每一条都内涵丰富,指向明确。与之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科学评价工作还大有改进空间。“旧金山宣言”纠偏“以刊评文”“旧金山宣言”(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的提出源于2012年12月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期间,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者提出关于科研评价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旧金山宣言”,2013年5月,78个科学组织的155位科学家签署了这份宣言。“旧金山宣言”引发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撰写社论支持“旧金山宣言”,认为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可能妨碍创新,它引导科学家关注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追逐所谓的“热点”,而不是潜心科研创新。

一) 论文环节过程规范标准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一般包含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论文提交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具体要求, 只有对这些环节的具体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才能为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选题环节的规范标准。论文选题应该包含具备专业性、时代性、具体性。郭丽 (2016) 发现,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 是决定论文成败的第一关。专业性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必要条件。毕业论文写作是对本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也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大演习, 只有针对自己的专业背景才能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学校考核学生能力的双重意义。时代性也是论文选题的应具备的特征之一, 时代性是科研的基础, 只有具备时代特点, 论文才会体现学术能力, 才能出彩。由于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着写作时间短、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 太大、太过宽泛的题目学生往往很难驾驭。所以, 在专业性与时代性具备的情况下, 论文选题还应尽可能地具体。满足专业性、时代性、具体性时, 也可以尽量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将毕业论文题目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 将是对论文质量的一种保证。  2、教师指导环节的规范标准。毕业论文是大部分本科生首次科研论文写作的尝试, 教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创作。对教师指导环节的规范标准可以根据主体不同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即教师方面与学生方面。  在教师方面, 要做到定期性、监控性。周桂林 (2013) 提出,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中担当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及论文撰写等各环节探讨指导教师的关键作用。因此, 教师指导在对选题、开题、外文翻译、论文撰写、修改、定稿等各个环节的毕业论文进行定期指导的同时, 还因对各阶段成果的质量进行把控。如, 在开题阶段, 应帮助学生确定符合本科生实际能力以及个人特点的题目, 并且指导教师应当把握好毕业论文课题已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改的原则。定期性、监控性除了是对老师的规范外, 也是避免出现后期“论文积压”“应付论文”等现象的控制措施。  在学生方面, 要做到及时性、主动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但是, 任有一些问题, 受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 很难自己解决。在此时, 对于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学生不能置之不理, 应及时请教指导教师。论文的每一环节都是有着其内在的逻辑, 如果将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 不仅会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 论文的内在逻辑也会被打乱, 从而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同时,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 要主动将自己的各阶段的劳动成果向老师汇报。在我国, 毕业设计阶段基本上是一个指导教师带领多个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老师由于指导的学生较多且精力有限, 可能会出现暂时遗忘某个学生的现象。因此, 作为学生应主动向老师汇报各阶段的成果。主动汇报成果, 有助于老师发现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论文质量。  3、文献综述环节的规范标准。文献综述应符合切题性、全面性、逻辑性以及规范性。张丽华 (2004) 提出,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 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 对所研究的问题 (学科、专题) 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随着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滑趋势,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 文献综述已成为本科毕业论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文献选取上要做到切题, 也就是说要展示与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全面性要求尽量选择经典、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毕业论文相呼应;文献综述要有明确的写作思路, 不可杂乱无章的简单成列, 有述有评以此来概括前人的研究;文献综述的格式上, 要规范格式, 尊重其他学者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清晰的标注, 养成良好的学术规范。  4、外文翻译环节的规范标准。学生在对外国文献进行翻译时, 应达到专业性、准确性、简洁性。侯廷平 (2017) 提出, 阅读外文文献是科研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许多领域高水平的文献都是外文文献, 借鉴一些外文文献翻译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外文翻译通俗地讲, 就是一个将外国文献翻译成中文的过程。因此, 在外文翻译时, 需符合翻译的基本特点, 即要做到准确、简洁地对不同的语句、段落之间进行转换。当然, 由于外文翻译这个环节是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部分, 它应该同时满足作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式之一, 也就是说在外文翻译材料的选取上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息息相关。当然, 不同的学校还会对外文翻译的字数进行相关规定, 这时要以学校申请学位的相关规定为依据, 进行翻译。  5、论文提交环节的规范标准。论文提交环节所需达到的规范标准, 主要是在论文完成时质量应达到的规范标准。张祖平 (2007) 提出, 论文质量应达到的标准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但基本都是对毕业论文从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规范性、写作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内涵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即形式标准、实质标准。

论文查重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1、杜绝一大段或一句一字的模仿,这是一种标准的模仿行为。有些同学甚至只是修改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把主体部分一字不变,这种情况不仅属于模仿,而且属于侵权行为,特别是那些连原文中的图表和照片都用过的行为,是不可取的。2、对他人文字及其他内容的使用,未在标注中体现,严重者视为侵权。3、将别人的各篇论文结合起来,通过分解组装的方式组合而成的论文,一般被视为模仿。通常模仿是大幅度使用别人的论文,一点也不修改。查重率大于60%,这种论文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是,有一点可以放心。少量的句子和文字重复不是抄袭。

01 论文查重不同的学校都会有着不同的标准与原则,通常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为30%以下;硕士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为15%-20%;论文检测的原则通常是安全原则、实用原则、修改原则。对于论文查重标准和原则,各个院校的要求都不一样。一般来说,每篇论文都有重复空间,毕竟每篇论文中的专业名词是无法替换修改的,在论文查重过程中,这种专业名词也是会被标红的。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查重标准为30%以下;硕士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为15%-20%;博士论文的难度体系较高,5%以下,也就是说,在博士论文中,除了一些专业词汇不用原创之外,其他内容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完成的。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使用的计算规则是模糊计算法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法之一,假如论文的结构或者是整体大纲被打乱了就会引起同一处文章检测第一次和第二次标红的部分不同或者是第一次没有标红的部分然而第二次查重被标红了。知网查重系统的是以句子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一句话里若是连续出现十三个以上重复的字数就会被视为抄袭或者是所引用的内容达到了查重系统所设置的阈值也是会被视为抄袭的用红色的字体进行标准是需要同学们进行修改的地方。论文检测的原则通常如下: 1、安全原则。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论文检测系统的,但不一定要开个人用户,如果你坚持使用相同的检测与学校系统,将会被记录,通过一个不知名的网站查重,会存在问题很大的风险性,如果可以被上传到网上面,那么我们后续的查重率肯定是100%了。 2、实用原则。很多人都认为,学校用啥检测,我们就提前用啥检测,殊不知,良好的系统检测只是为了要最后那个重复率的数字,而其查重报告对于修改来说,根本不方便。你都不知道是那几个词引起的重复。 3、修改原则。论文修改,无非是同义换词和同义换句。因为,将一句话中造成重复的词汇换掉,就有可能拯救了整句话。这是最快的修改方法。

有没有免费、准确性高,又可以智能查重降重的系统呢?先来看看论文降重的四大攻略:01句子的缩写与扩写在不改变核心意义的条件下,进行补充或删减,实现润色效果。02参考文献的选择是指钻查重系统的漏洞,比如引用一些没有被收录的校刊资料或外国文献。万一这个套路被前辈用过,就还是会有风险。03句式转换一句话可以写成被动句,再改为把字句,或者倒装句、宾语前置等等应有尽有,非常适合不知道怎么在词汇修改上降重的同学。04智能降重系统辅助上面就是比较常用且好用的几种方法,虽然听起来都蛮简单的,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聪明的同学已经开始使用高效的降重方式了,就是找智能降重系统辅助。调研工厂的论文智能查重系统,为各位用户提供了智能降重服务选择。调研工厂论文查重系统,其对比库非常强大,算法也很精细,操作界面简单,提交论文即刻就能生成多版本论文查重报告形式。

期刊评价原则是什么

第一方面,即总的原则是:基于指标的量化评估是第二位的,是辅助性的,而同行评价的质性评估是第一位,是主导性的。量化指标可以降低同行评价中的偏见,促进更加深入的审议,提高同行评价的质量,但量化指标不应取代评估者基于充分信息基础上的判断。评估者仍然需要对其评估负责,而不是完全让“数据说话”了事(第一条原则)。所以,“莱顿宣言”并不提倡科研评价要用量化指标,更不提倡把量化指标作为主导甚至是唯一指标。“莱顿宣言”只是说在用到起辅助作用的量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第二方面,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运用科研评价指标做具体评价工作时的下位原则,即要充分考虑科研活动本身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等特点,所以需要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注意科研活动的使命的差异(第二条原则)、地域性的差异(第三条原则)、学科性的差异(第六条原则)、个体性的差异(第七条原则)。这些差异容易被量化指标遮蔽,所以需要在评价中采用综合计量或者质性评估办法。第三方面,关于科研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要求,要公开透明(第四条原则)、可以复核验证(第五条原则)。第四方面,对科研评价指标的态度,要理解实质内涵(第八条原则)、警惕负面影响(第九条原则)、不断改进完善(第十条原则)。“莱顿宣言”每一条都内涵丰富,指向明确。与之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科学评价工作还大有改进空间。“旧金山宣言”纠偏“以刊评文”“旧金山宣言”(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的提出源于2012年12月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期间,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者提出关于科研评价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旧金山宣言”,2013年5月,78个科学组织的155位科学家签署了这份宣言。“旧金山宣言”引发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撰写社论支持“旧金山宣言”,认为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可能妨碍创新,它引导科学家关注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追逐所谓的“热点”,而不是潜心科研创新。

【争鸣与探讨】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方案中的科研评价部分,特别是“A类期刊”的增列与取消,一时成为热议话题。事实上,科研评价是世界性难题,最近几年,国际学术界提出了科研评价方面的两个“宣言”——“莱顿宣言”和“旧金山宣言”。放在世界的范围内,如何看待这次学科评估中某些新鲜尝试呢?有哪些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A类期刊”的取消不意味着相应的探索和思考也被取消。  “莱顿宣言”纠偏“量化至上”  “莱顿宣言”(The Leiden Manifesto for research metrics)的提出源于2014年在荷兰莱顿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公共政策教授Diana Hicks等提出了合理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的七条原则,后来扩充为十条,并于2015年4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莱顿宣言”的十条原则,简言之,第一,量化评估应当支撑质化的专家评估,而不是取而代之;第二,衡量绩效应基于机构、团队和个人的科研使命;第三,保护卓越的本地化的相关研究;第四,保持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简单;第五,允许被评估者验证数据和分析;第六,考虑发表和引用的学科差异;第七,对个人研究的评价应基于其综合作品的质性评价;第八,应避免评估指标的不当的具体性和虚假的精确性;第九,识别认清评价指标对科研系统的影响;第十,定期审查评价指标并加以改进。  按笔者的理解,这十大原则可以归为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即总的原则是:基于指标的量化评估是第二位的,是辅助性的,而同行评价的质性评估是第一位,是主导性的。量化指标可以降低同行评价中的偏见,促进更加深入的审议,提高同行评价的质量,但量化指标不应取代评估者基于充分信息基础上的判断。评估者仍然需要对其评估负责,而不是完全让“数据说话”了事(第一条原则)。所以,“莱顿宣言”并不提倡科研评价要用量化指标,更不提倡把量化指标作为主导甚至是唯一指标。“莱顿宣言”只是说在用到起辅助作用的量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  第二方面,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运用科研评价指标做具体评价工作时的下位原则,即要充分考虑科研活动本身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等特点,所以需要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注意科研活动的使命的差异(第二条原则)、地域性的差异(第三条原则)、学科性的差异(第六条原则)、个体性的差异(第七条原则)。这些差异容易被量化指标遮蔽,所以需要在评价中采用综合计量或者质性评估办法。  第三方面,关于科研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要求,要公开透明(第四条原则)、可以复核验证(第五条原则)。  第四方面,对科研评价指标的态度,要理解实质内涵(第八条原则)、警惕负面影响(第九条原则)、不断改进完善(第十条原则)。  “莱顿宣言”每一条都内涵丰富,指向明确。与之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科学评价工作还大有改进空间。  “旧金山宣言”纠偏“以刊评文”  “旧金山宣言”(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的提出源于2012年12月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期间,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者提出关于科研评价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旧金山宣言”,2013年5月,78个科学组织的155位科学家签署了这份宣言。“旧金山宣言”引发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撰写社论支持“旧金山宣言”,认为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可能妨碍创新,它引导科学家关注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追逐所谓的“热点”,而不是潜心科研创新。  “旧金山宣言”并不像“莱顿宣言”那样包含相当宽泛的内容,它只是针对期刊的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影响因子)而提出的,呼吁科学界停止使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科学家及其工作。内容包括总体建议以及对资助机构、研究机构、出版机构、计量指标提供机构以及科研人员的建议,共计18条。总体建议是:“停止使用期刊影响因子等期刊计量指标作为替代指标,来评价单个研究论文或学者个体的贡献,或者是作为聘用、晋升、资助等方面的依据。”其他区分对象的建议都是围绕着总建议展开的。  期刊影响因子是20世纪50年代由汤姆森路透公司开发出来的,其最初提出的目的是为帮助图书馆评估和挑选决定订购哪种期刊,但是现在影响因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个人和研究机构的水平和贡献。期刊影响因子的含义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可见它只是期刊的评价指标,并非科研工作本身的评价指标,影响因子不具有对学术质量精确评价的功能,所以不能单凭影响因子就断言论文优劣。“旧金山宣言”倡导的就是评估科研工作要回归到科研工作本身的价值中去,而不是基于刊载的期刊。  “A类期刊”弊大于利  回到开篇的话题。客观地讲,这次学科评估方案在完善科研评价方面积极探索,其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向与“莱顿宣言”所倡导的内容是比较契合的。比如在评估方案和相关说明中,提出“学术论文质量”采用“三结合”评价组合。一是坚持质量与数量相结合,采用代表性论文,在“比总量”与“比人均”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通过量化指标统计进行客观评价外,还通过“代表性论文”进行专家主观评价;三是坚持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要求包含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强化中国论文评价话语权。这背后的指导思想都是“莱顿宣言”提倡的摒弃“唯量化指标论”,采用更加综合的评价方式。  “莱顿宣言”的第三条原则特别提到,要保护卓越的本地化的研究。研究的卓越不等同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一些偏重于本国或者区域性的课题的研究,往往并不被知名的英文期刊所青睐。“只有基于高质量的本地语言期刊的指标才能正确评价和推动卓越的本地化的研究。”这高度契合了这次评估中强化国内研究论文地位的思想。  但“A类期刊”的取消仍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无论如何,“A类期刊”的设定其本质依然是“以刊评文”,这是“旧金山宣言”所明确反对的。“以刊定质”,而不是用学术质量本身来评价科学研究,已经日益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思、质疑、批评和抵制,这个时候又祭出这杆大旗,似有逆向而动之嫌。真正需要下功夫的是如何在同行评价和代表作评价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而不是继续在“看刊物、数数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样只能带来更多的浮躁。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在主导此事,其“指挥棒的力量”不会随评估结束而结束,而会长久发挥作用。量化指标的推出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民间”行为,鲜见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推动设立。无论是从“管办评分离”“放管服”的角度,还是从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两个一流建设”的角度,推出“A类期刊”都是弊大于利。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评定主要考察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  1) 期刊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地位  来源期刊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有较好的学科声誉,能吸引本学科国内外高水平的作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同时拥有稳定的读者群。来源期刊的收录重点为:重要科学技术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各级自然科学学会的会刊;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重点高等院校的学报;以及地方级优秀的学术研究期刊。  2) 期刊编辑的规范性和时效性  来源期刊必须按照国际、国内的编辑惯例进行编辑,并执行CSTPCD对源期刊的有关规范要求。应具备完整的文献书目信息,包括刊名和年卷期、论文题目和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全面的作者信息,规范的参考文献,以及其他重要的科学计量数据。  来源期刊还必须保持严格的出版周期,不能随意拖期、误期,并按照规定准确、及时地将期刊和数据磁盘寄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  3)国内外著名大型检索系统收录情况  是否被国内外著名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为源期刊是CSTPCD评估入编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SCIE)、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国文摘杂志等,以及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外著名大型检索系统,都是CSTPCD经常查阅和参考的检索工具。  4) 期刊的学术内容和评审机制  来源期刊的学术内容应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的科研基金研究项目。能够扩展该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来源期刊还应具有全国范围内的权威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以能够对期刊论文进行严格的学术评审。  5) 期刊文献计量指标的定量分析  CSTPCD利用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申请入编期刊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估,并对所有来源期刊进行经常性跟踪测评,力求准确、客观地评价各类期刊。这些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例、论文作者地区分布数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是CSTPCD 选刊过程独具特色的方面。  6) 特殊情况的统计考虑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全面,CSTPCD对一些特殊情况给予专门考虑。包括:  ·照顾新学科和高技术学科的期刊,以保证学科和知识的完整性;  ·照顾边远地区,以及新发展地区的期刊,以保持地区范围的完整性。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是

一、观点要新鲜,具体而言,一要明确,二要有新意。二、结构要规范,论文结构虽无定律,但开篇往往从现象入手,或从政策规章入文,从中引出观点;或分析问题,导出自己理念。三、论述要有力,既然是论文,用到的言语一般带有论述性而非描述性,也不是简单的陈述问题、罗列现象,往往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论述还需具有论辩性。四、材料要适用,材料使用不只是拥有相关的素材即可,而是要能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运用到文章中的材料要经过筛选组合,不是简单堆砌。如引用材料,要善用注释,不要照搬照抄。材料要用经典,不要信手拈来、随意性强。

【争鸣与探讨】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方案中的科研评价部分,特别是“A类期刊”的增列与取消,一时成为热议话题。事实上,科研评价是世界性难题,最近几年,国际学术界提出了科研评价方面的两个“宣言”——“莱顿宣言”和“旧金山宣言”。放在世界的范围内,如何看待这次学科评估中某些新鲜尝试呢?有哪些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A类期刊”的取消不意味着相应的探索和思考也被取消。  “莱顿宣言”纠偏“量化至上”  “莱顿宣言”(The Leiden Manifesto for research metrics)的提出源于2014年在荷兰莱顿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公共政策教授Diana Hicks等提出了合理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的七条原则,后来扩充为十条,并于2015年4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莱顿宣言”的十条原则,简言之,第一,量化评估应当支撑质化的专家评估,而不是取而代之;第二,衡量绩效应基于机构、团队和个人的科研使命;第三,保护卓越的本地化的相关研究;第四,保持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简单;第五,允许被评估者验证数据和分析;第六,考虑发表和引用的学科差异;第七,对个人研究的评价应基于其综合作品的质性评价;第八,应避免评估指标的不当的具体性和虚假的精确性;第九,识别认清评价指标对科研系统的影响;第十,定期审查评价指标并加以改进。  按笔者的理解,这十大原则可以归为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即总的原则是:基于指标的量化评估是第二位的,是辅助性的,而同行评价的质性评估是第一位,是主导性的。量化指标可以降低同行评价中的偏见,促进更加深入的审议,提高同行评价的质量,但量化指标不应取代评估者基于充分信息基础上的判断。评估者仍然需要对其评估负责,而不是完全让“数据说话”了事(第一条原则)。所以,“莱顿宣言”并不提倡科研评价要用量化指标,更不提倡把量化指标作为主导甚至是唯一指标。“莱顿宣言”只是说在用到起辅助作用的量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  第二方面,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运用科研评价指标做具体评价工作时的下位原则,即要充分考虑科研活动本身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等特点,所以需要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注意科研活动的使命的差异(第二条原则)、地域性的差异(第三条原则)、学科性的差异(第六条原则)、个体性的差异(第七条原则)。这些差异容易被量化指标遮蔽,所以需要在评价中采用综合计量或者质性评估办法。  第三方面,关于科研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要求,要公开透明(第四条原则)、可以复核验证(第五条原则)。  第四方面,对科研评价指标的态度,要理解实质内涵(第八条原则)、警惕负面影响(第九条原则)、不断改进完善(第十条原则)。  “莱顿宣言”每一条都内涵丰富,指向明确。与之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科学评价工作还大有改进空间。  “旧金山宣言”纠偏“以刊评文”  “旧金山宣言”(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的提出源于2012年12月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期间,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者提出关于科研评价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旧金山宣言”,2013年5月,78个科学组织的155位科学家签署了这份宣言。“旧金山宣言”引发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撰写社论支持“旧金山宣言”,认为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可能妨碍创新,它引导科学家关注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追逐所谓的“热点”,而不是潜心科研创新。  “旧金山宣言”并不像“莱顿宣言”那样包含相当宽泛的内容,它只是针对期刊的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影响因子)而提出的,呼吁科学界停止使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科学家及其工作。内容包括总体建议以及对资助机构、研究机构、出版机构、计量指标提供机构以及科研人员的建议,共计18条。总体建议是:“停止使用期刊影响因子等期刊计量指标作为替代指标,来评价单个研究论文或学者个体的贡献,或者是作为聘用、晋升、资助等方面的依据。”其他区分对象的建议都是围绕着总建议展开的。  期刊影响因子是20世纪50年代由汤姆森路透公司开发出来的,其最初提出的目的是为帮助图书馆评估和挑选决定订购哪种期刊,但是现在影响因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个人和研究机构的水平和贡献。期刊影响因子的含义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可见它只是期刊的评价指标,并非科研工作本身的评价指标,影响因子不具有对学术质量精确评价的功能,所以不能单凭影响因子就断言论文优劣。“旧金山宣言”倡导的就是评估科研工作要回归到科研工作本身的价值中去,而不是基于刊载的期刊。  “A类期刊”弊大于利  回到开篇的话题。客观地讲,这次学科评估方案在完善科研评价方面积极探索,其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向与“莱顿宣言”所倡导的内容是比较契合的。比如在评估方案和相关说明中,提出“学术论文质量”采用“三结合”评价组合。一是坚持质量与数量相结合,采用代表性论文,在“比总量”与“比人均”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通过量化指标统计进行客观评价外,还通过“代表性论文”进行专家主观评价;三是坚持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要求包含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强化中国论文评价话语权。这背后的指导思想都是“莱顿宣言”提倡的摒弃“唯量化指标论”,采用更加综合的评价方式。  “莱顿宣言”的第三条原则特别提到,要保护卓越的本地化的研究。研究的卓越不等同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一些偏重于本国或者区域性的课题的研究,往往并不被知名的英文期刊所青睐。“只有基于高质量的本地语言期刊的指标才能正确评价和推动卓越的本地化的研究。”这高度契合了这次评估中强化国内研究论文地位的思想。  但“A类期刊”的取消仍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无论如何,“A类期刊”的设定其本质依然是“以刊评文”,这是“旧金山宣言”所明确反对的。“以刊定质”,而不是用学术质量本身来评价科学研究,已经日益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思、质疑、批评和抵制,这个时候又祭出这杆大旗,似有逆向而动之嫌。真正需要下功夫的是如何在同行评价和代表作评价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而不是继续在“看刊物、数数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样只能带来更多的浮躁。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在主导此事,其“指挥棒的力量”不会随评估结束而结束,而会长久发挥作用。量化指标的推出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民间”行为,鲜见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推动设立。无论是从“管办评分离”“放管服”的角度,还是从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两个一流建设”的角度,推出“A类期刊”都是弊大于利。

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如何评价科研论文(水平评价)研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份书面总结,也是作者劳动的成果,因此评论研究论文应持慎重态度。因为在刊物上登出一篇文章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未被接受发表的文章,也决不一定是不好的,由于除了文章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如办杂志的方向、编辑的兴趣和侧重、篇幅的限制和需照顾的各方面等等。评论研究问题评定论文首先要看研究者选定的题目是否有意义,一个好的研究题目是一篇有价值论文的基础。具体为:(1)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研究内容有无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能否应用到实践中。(2)论文立意是否有创新,是否有重复别人的工作,即使是同一个主题也要不断增加新内容、新方法。(3)看研究问题的发生率是否高,问题是否带有普遍性。(4)论文标题是否具体、鲜明、确切和具有吸引力。评论研究方法和结果论文的科学性在于研究结果是否有重复性,即能否按照论文所述方法重复结果。因此科研论文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设计过程的科学态度。判定论文中的材料与方法,要看介绍是否详细具体,能否便于别人重复或选作对照。 评论讨论和结论部分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全文的精华,要看作者推理是否合乎逻辑思维规律,是否有说服力,整个科研内容是否科学可靠,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否能上升到理论或产生新观点。学术论文属议论文,故文章必须加强说理性,应把逻辑推理部分的道理论术得有层次、透彻、深刻和说明问题,才能反映出作者的科研水平和写作知识水平。 文学性方面科技论文是应用文体,写作语言要朴实,取材要真实可靠,要注意词句的应用准确。科研论文也是一种科学著作,在文字表达上更特别要求严谨和符合实际,措辞不能模棱两可。文章应做到通顺易懂,全文结构前后应连贯和互相呼应,要讲究修辞,使问题讲得更清楚,注意完全相同的词或字不要重复太多,用词要反复思考,不能有不明白和不准确的地方。写论文是为了进行交流,文章太单调就引不起阅读兴趣。文章写完后要进行不断修改,使论文写作除了科学性,还要注意到文学性。5、写作科学论文的体会(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首要条件。包括对语法(句法、词法)及基本词汇的掌握。(2)多读英文论文和书籍。(3)多投稿,多看评阅结果。体会:投会议,然后期刊。(4)语言的使用原则:能恰当

一) 论文环节过程规范标准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一般包含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论文提交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具体要求, 只有对这些环节的具体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才能为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选题环节的规范标准。论文选题应该包含具备专业性、时代性、具体性。郭丽 (2016) 发现,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 是决定论文成败的第一关。专业性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必要条件。毕业论文写作是对本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也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大演习, 只有针对自己的专业背景才能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学校考核学生能力的双重意义。时代性也是论文选题的应具备的特征之一, 时代性是科研的基础, 只有具备时代特点, 论文才会体现学术能力, 才能出彩。由于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着写作时间短、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 太大、太过宽泛的题目学生往往很难驾驭。所以, 在专业性与时代性具备的情况下, 论文选题还应尽可能地具体。满足专业性、时代性、具体性时, 也可以尽量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将毕业论文题目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 将是对论文质量的一种保证。  2、教师指导环节的规范标准。毕业论文是大部分本科生首次科研论文写作的尝试, 教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创作。对教师指导环节的规范标准可以根据主体不同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即教师方面与学生方面。  在教师方面, 要做到定期性、监控性。周桂林 (2013) 提出,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中担当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及论文撰写等各环节探讨指导教师的关键作用。因此, 教师指导在对选题、开题、外文翻译、论文撰写、修改、定稿等各个环节的毕业论文进行定期指导的同时, 还因对各阶段成果的质量进行把控。如, 在开题阶段, 应帮助学生确定符合本科生实际能力以及个人特点的题目, 并且指导教师应当把握好毕业论文课题已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改的原则。定期性、监控性除了是对老师的规范外, 也是避免出现后期“论文积压”“应付论文”等现象的控制措施。  在学生方面, 要做到及时性、主动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但是, 任有一些问题, 受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 很难自己解决。在此时, 对于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学生不能置之不理, 应及时请教指导教师。论文的每一环节都是有着其内在的逻辑, 如果将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 不仅会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 论文的内在逻辑也会被打乱, 从而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同时,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 要主动将自己的各阶段的劳动成果向老师汇报。在我国, 毕业设计阶段基本上是一个指导教师带领多个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老师由于指导的学生较多且精力有限, 可能会出现暂时遗忘某个学生的现象。因此, 作为学生应主动向老师汇报各阶段的成果。主动汇报成果, 有助于老师发现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论文质量。  3、文献综述环节的规范标准。文献综述应符合切题性、全面性、逻辑性以及规范性。张丽华 (2004) 提出,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 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 对所研究的问题 (学科、专题) 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随着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滑趋势,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 文献综述已成为本科毕业论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文献选取上要做到切题, 也就是说要展示与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全面性要求尽量选择经典、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毕业论文相呼应;文献综述要有明确的写作思路, 不可杂乱无章的简单成列, 有述有评以此来概括前人的研究;文献综述的格式上, 要规范格式, 尊重其他学者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清晰的标注, 养成良好的学术规范。  4、外文翻译环节的规范标准。学生在对外国文献进行翻译时, 应达到专业性、准确性、简洁性。侯廷平 (2017) 提出, 阅读外文文献是科研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许多领域高水平的文献都是外文文献, 借鉴一些外文文献翻译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外文翻译通俗地讲, 就是一个将外国文献翻译成中文的过程。因此, 在外文翻译时, 需符合翻译的基本特点, 即要做到准确、简洁地对不同的语句、段落之间进行转换。当然, 由于外文翻译这个环节是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部分, 它应该同时满足作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式之一, 也就是说在外文翻译材料的选取上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息息相关。当然, 不同的学校还会对外文翻译的字数进行相关规定, 这时要以学校申请学位的相关规定为依据, 进行翻译。  5、论文提交环节的规范标准。论文提交环节所需达到的规范标准, 主要是在论文完成时质量应达到的规范标准。张祖平 (2007) 提出, 论文质量应达到的标准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但基本都是对毕业论文从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规范性、写作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内涵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即形式标准、实质标准。

  • 索引序列
  •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 论文查重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 期刊评价原则是什么
  •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