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

发布时间: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

部分收录

属于化学的有:催化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物理学报 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色谱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有机化学中国科学·B辑: 化学中国稀土学报属于化工的有:催化学报分析化学感光科学与光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工程塑料应用硅酸盐学报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化工进展化工学报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世界化学通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离子交换与吸附煤炭转化膜科学与技术农药燃料化学学报石油化工塑料工业无机材料学报现代化工橡胶工业应用化学中国塑料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化学/晶体学类核心期刊表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分析化学3、化学学报4、催化学报5、无机化学学报6、物理化学学报7、有机化学8、分析试验室9、色谱10、分析测试学报11、化学通报12、分子科学学报13、分析科学学报14、中国科学B辑,化学15、化学进展16、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7、分子催化18、化学研究与应用19、化学试剂20、功能高分子学报21、光谱实验室22、合成化学23、人工晶体学报24、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改名为: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5、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这些都是核心期刊。

直接去知网上查询不就好了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官网

简单来说:物理是物质性的变化,而化学是机物,相对的反应。不同在于一个是粒子,一个光子的对比,会更加了解。

SCI是科学杂志,里面不仅包括你所说的,还包括很多专业学科领域的。

这个问题很特别阿,让我想到语文和数学的区别,物理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规律,而化学则是对构成物质的元素进行研究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orders)、对称性(symmetry)和对称破缺(symmetry-breaking)10、守恒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变性(invariance)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一词,若单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之基础科学。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投稿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力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写作规范,表达准确,文字精炼、通顺。论著、综述、讲座等勿超过4000字,经验交流和短篇报道等勿超过1000字。  2.文题一般采用由名词组成的词组,不超过20个汉字或10个外文实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英文缩略词,所有文章都须附英文题,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3.论著须附中英文对照的结构式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结果”项应简要列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数据。摘要的字数以中文计300字左右为宜,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论著需在摘要下方标引3~8个中英文关键词,请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自由词。各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4.作者署名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多位作者姓名间用“,”分隔。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要有作者亲笔签名的证明信。来稿必须在文末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及主要从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并请注明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方式(M、O、E-mail)。  5.文内各项数据须准确无误,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凡涉及统计学问题,应请统计学专家对统计学的设计和数据审核无误。统计学符号按GB/T 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并要用斜体。做显著性检验时,在给出Ρ值的同时必须给出具体的检验值,如t值、χ值、q值等。  6.数字的使用按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执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以GB 113—93《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为准。  7.图表务必少而精,表格内容不应和文字重复。每幅图表(包括线条图)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在文内标注图(表)位,每幅图的序号和说明置于图片下方(同一病例的图片可用a、b、c……标注)。论著类论文和病例报道均须附典型病例图片,图片分辨率须在300 dpi以上,TIF或JPG格式,清晰度和对比度良好,最好是医院图像工作站中直接提取的图像,并用箭头标注病变部位。大体标本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线条图请用勾线笔绘制,要求清晰整齐,宽高比例适中。表格须按照三线表的格式设计,要求简单明了,具有自明性,能用文字简单说明的内容则不必列表。每幅图表都应有图(表)序号、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8.参考文献仅限于引用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章,且要以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为主。为保证文献质量,请作者认真查阅原文献,所引用文献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准确。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格式著录,并须按每条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条列于文末,并在正文内引用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常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①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其他刊名信息,年,卷(期):起页-止页②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③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源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析出文献页码).各类外文文献的书写格式与中文示例相同。注:参考文献的作者3位以内应全部列出,3位以上的只写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标准缩写,其中刊名和文题名的首字母应大写。英文作者应姓前名后,姓全拼且首字母大写,名字只保留大写首字母。期刊文献著录时“卷期数”及“起止页”必须写全。  9.缩写词: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除已被公认的缩写词可不加注释直接引用外,其余须于首次出现处写出中文全称,然后括号注出其相应的英文全称及缩写词,后两者间用“,”分隔,之后可直接用缩写词。缩写词不得移行。医学名词的应用必须准确而规范,并要全文统一,不宜使用非规范性简称。  四、伦理要求  1.涉及人体的临床研究,所有被研究者(志愿者和患者)须实行知情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必要时须经过研究者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的论证和审批。  2.涉及动物的实验研究,所有研究人员需提倡人道地进行动物实验,必须严格遵守动物实验的各项伦理条例。

放射、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方向的文章可以投Contrast Media & Molecular Imaging,这是本非常年轻的期刊,创刊于2006年,由Hindawi出版社发行,主编是法国里昂大学Luc Zimmer教授。接收率58%,从提交到接收只用两月,影响因子984,明年将突破2分。 1)影响因子 Contrast Media & Molecular Imaging 可谓高开低走,2017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018年影响因子便达到225分,此后几年一直保持着3分+的水平,最高时突破4分,2016年开始影响因子一路下降,到今年则只有872分,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286、307、934、984、872。我们计算了现在的即时影响因子为35分,今年6月份影响因子将有所回暖。 2)收稿范围:CMMI文章涵盖成像技术领域所有方面,例如开发更具体或更敏感的药物,针对新靶标的药物,将MRI与其他成像方式进行比较以及促进采用多种方式。特别关注以下领域:新造影剂的合成,表征和生物学应用,寻找新载体和配体,偶联策略以及新方法和新应用的体外和体内评估。 3)审稿速度:我们从官网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看到,从提交到最终接受只需要两个月,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同时,官网给出的接收率高达58%,相当友好! 4)版面费: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只能选择OA,版面费1350美元,约合人民币8700元 回答参考资料

部分收录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电子版

两本,上册1--7单元,下册8--12单元。

部分收录

20世纪初,随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就开始探索将天然放射性核素用于分析化学中,以简化操作、提高分析的灵敏度。1912年G赫维西等人首次用放射性铅(210Pb)作指示剂测定铬酸铅的溶解度。1925年R埃伦伯格以放射性铅(212Pb)作指示剂用沉淀法分析天然铅。1932年赫维西等人为了测定花岗岩中的微量铅,在分析样品之前,向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比活度的放射性铅,用同位素稀释法进行铅的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所有这些都为放射性指示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随后在萃取、沉淀、吸附、滴定、蒸发等分析操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1934年F约里奥-居里和I约里奥-居里发现人工放射性,E费密等人又提出在热中子作用下几乎所有元素都能感生放射性。1936年赫维西和H莱维首次利用(n,γ)核反应,成功地分析了氧化钇中的镝和氧化钆中的铕等杂质,开辟了活化分析的新领域。随后,1938年GT西博格等人第一次进行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随着反应堆和各种加速器的建立,多道谱仪的不断改进和微处理机的推广运用,活化分析得到飞跃的发展。50年代开始又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利用核现象的微量分析技术(即核分析技术)。其中有通过正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正电子湮没技术、原子核无反冲的γ射线共振吸收──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还有离子束背散射分析、核反应分析、沟道效应的应用和70年代发展起来的粒子激发 X射线荧光分析等。放射分析化学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小、可以不破坏样品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两本,九年级化学上册和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下册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官网网址

肖伦 放射化学家。 四川郫县人。 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 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同位素学会名誉理事长。在博士论文中发现了钽-183、钽-185和钨-185m等新的核素。在美国国立石油能研究所从事表面化学研究, 发现了聚氧乙烯肖伦----放射化学家肖伦(1911年12月15日—2000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郫县。放射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肖伦于1911年12月15日出生于“天府之国”的四川省郫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前清秀才,母亲知书识礼,肖伦成长于有良好教养的家庭之中。肖伦自幼聪颖勤奋,爱好读书,幼年读私塾时已能作诗答对。1923年,肖伦从私塾考入成都大成中学。1926年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大学理科预科,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中途因病休学,至1939年才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取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生。一年后放弃研究生的攻读,回四川集资办酒精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这件事震惊世界,也震动了肖伦的心灵,他立志要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中国也要生产原子弹。于是,在1946年他决定出国留学,学习有关原子能科学技术,并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自费留美。1947年赴美国,进入伊利诺大学攻读放射化学。1948年获得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肖伦以发现几个新的放射性同位素为论文内容,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肖伦在研究工作中,曾以22兆电子伏的γ射线轰击富集的稳定性核素,通过(γ,n)或(γ,p)反应,根据反应产物核的半衰期、辐射能量、自旋、比较寿命对数值(log ft)、衰变纲图等,发现了185mW,183Ta,185Ta等几个新的放射性同位素。183Ta是由184W(γ,p)183Ta生成,185Ta则由186W(γ,p)185Ta得来。肖伦发现用γ射线轰击靶子186WO3时,除得到46分钟半衰期的185Ta外,还有更强的、半衰期约为2分钟的β放射性。他又用γ射线轰击与186WO3相同重量的184WO3,也得到这种短半衰期的β放射性,不过要比从富集186WO3得到的弱得多。他认为这不像英国F�D�S�布特门特(Butement)所设想的来自通过16O(γ,n)反应生成的15O,而像是从富集184W钨靶中的低丰度186W通过(γ,n)而来的一种放射性。15O发射β+,从(γ,n)得到的贫中子放射性应发射β-。肖伦通过竖立计数器的垂直面即水平面上加一磁场,从β的偏转取向证实了那不足2分钟的短半衰期放射性为发射转换电子的185mW。为了证明无误,肖伦用富集的184WO3在反应堆中用热中子辐照1—2分钟,184W通过(n,γ)反应主要生成了185mW,而生成的75天半衰期的185W则微乎其微,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看法。185mW的半衰期当时测定为1�85±0�15分钟,现定为1�7分钟。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肖伦转到伊利诺大学物理系做核科学研究。他当时在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上以γ射线轰击水银得到放射性的金-201,可谓中国第一个成功的“炼金师”。不久之后,肖伦到美国矿务局从事应用放射性示踪剂于石油的二次开采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在石油的二次采油方法中,有一种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去排代岩层上附着的石油。肖伦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表面活性剂来研究其吸附及排代性质。非离子型洗涤剂是当时认为最适宜的表面活性剂。他分别用放射性示踪法、分光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来研究非离子型洗涤剂的吸附。结果表明彼此不完全相同,但大体相近。这说明放射性示踪法是可以用来研究非离子型洗涤剂的有关吸附的。在应用表面张力的研究中,肖伦发现了非离子型洗涤剂的分子胶团在水溶液中带有正电荷这一重要反常现象。这一结果常为专著及文献所引用。1955年,肖伦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401所、核工业总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继续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同位素的研究工作。肖伦对放射性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学的研究。他发现,母体半衰期从小于子体半衰期增长到等于和大于、乃至趋于无穷大时,总曲线经过一个直线阶段的变化从凸向X轴变为凹向X轴、以至平行于X轴。当母体半衰期为子体半衰期的1/2时,总曲线为一直线,而不是小于子体半衰期时的凸向X轴。当母体半衰期大于1/2子体半衰期,但仍小于子体半衰期时,总曲线均凹向X轴而不凸向X轴。只有母体半衰期小于1/2子体半衰期时,总曲线才凸向X轴。他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错误和文献中的不确切、不全面之处。肖伦与合作者对放射分析化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肖伦等于20世纪80年代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出一些中药含有的必需微量元素。发现凉药如犀牛角、羚羊角及代用的水牛角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以锌的含量为最高;补药如黄芪、当归、人参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以铁的含量为最高。随后又以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法(PIXE)测定了30种中药(其中24种属补药)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并以非线性映照法(Non-linear Mapping Algorithm)进行处理,发现有20种补药在同一区域内,其中19种集聚在一起,另一种距离稍远;6种非补药则分散在另一区域内。补药与非补药虽然基本可以区分开,但有4种补药进入非补药的分散区。肖伦等又用多变数统计方法处理上述PIXE数据,按照多元平均试验法分析,在95%可信度内,此两类中药是不同的;以Q式簇团法分类时,除有4种中药不可分外,与非线性映照法的分类几乎相同。肖伦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还对南极冰的微量元素含量作过分析研究。南极洲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大陆,通过研究覆盖在它上面的不同深度的冰层,可以得到数千年、数万年的某些信息。肖伦等人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分析了南极洛多姆冰帽430米深度的冰样中的1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5000年来其他大陆的环境污染对南极无多大影响。铁、铝等7种元素主要来源于地壳,而钠、镁则来源于海洋;另外5种具有挥发性的元素(或其化合物),其高富集系数可能是受高温过程(如火山、燃烧)影响的结果。这14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与它们在南极大气中的富集系数相似,从而说明南极冰中的元素来自大气层。南极冰层中有关这些元素含量的情况反映了同一时期大气中相应元素的含量。这项工作是研究南极洲大气中元素的变化,以及其他大陆近代环境污染对南极洲有无影响的有意义的探索。肖伦积极倡导和推动同位素在理工医农的非核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对这些部门开展同位素的应用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指导的项目“氚工艺研究、设计和生产”和“钋-210及其各种放射源的制备”,对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78年同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55年肖伦回到祖国后,主要的精力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工作。同时,先后还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原子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兼科普委员会主任、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同位素专业组组长、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会副理事长兼《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第一副主编等职,并兼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同位素学会理事长兼《同位素》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h职研究员,《核技术》杂志顾问。肖伦作为一位有重要贡献的放射化学家和我国放射性同位素事业的开创者,他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直寄予厚望。他的诗作:“君子兰前坐,搔头自漫吟。有子事未足,无官身不轻。事业惊天动地,勋名贯古今。老夫未作到,且待后中青。”确切地表达了他对中青年发展我国放射化学学科及各项科学事业寄予的厚望。2000年11月15日,肖伦院士病逝于北京肖伦院士主要论著1�R�B�Duffied,L�Xiao and E�N�Sloth,Radioactivities of 99Nb,185Ta and 185mW and the Relative (γ,n) and (γ,p) Cross Sections of 100Mo,Phys�Rev�,1950,79:1011�2�Lun Xiao,Gamma-Ray Induced New Radioactivities,Ph�D�Thesis,University of Illinois,Department of Chemistry,1951�3�L�Xiao,H�N�Dunning,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n-ionic Detergent Adsorption by Radiotracer,Spectrophotometric and Surface Tension Methods,J�Phys�Chem,1955,59:362~366�4�L�Xiao,H�N�Dunning and P�B�Lorentz,Cri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s of Nonionic Detergents,J�Phys�Chem�,1956,60:657~660�5�肖伦、顾华,放射性生长系统学的研究,原子能科学技术,1961,5:247~252。6�Lun Xiao,Linear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Artificial Radioisotopes with the Years,Nuclear Techniques,1988,11(10):25~26�7�L�Xiao,Y�H�Zhang,Y�G�Liu and J�F�Qin,INAA of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in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Presented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Brighton,UK,July,1988:11~15�8�Y�G�Liu,Y�H�Zhang,G�O�Li and L�Xiao,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BHQ Ice Core,Law Dom,Antarctica,J�Glaciology,1988,34(118):297~300�9�Lun Xiao and Jun Fa Qin,PIXE Determination of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in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1990,26:751~756�10�X�F�Zhang,J�G�Ma,J�F�Qin and L�Xiao,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reatment of PIXE Analysis of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Radioanal�Nuclear Chemistry,1991,151:319~325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催化学报 5、无机化学学报 6、物理化学学报 7、有机化学 8、分析试验室 9、色谱 10、分析测试学报 11、化学通报 12、分子科学学报 13、分析科学学报 14、中国科学B辑,化学 15、化学进展 16、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7、分子催化 18、化学研究与应用 19、化学试剂 20、功能高分子学报 21、光谱实验室 22、合成化学23、人工晶体学报 24、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改名为: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5、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SCI是科学杂志,里面不仅包括你所说的,还包括很多专业学科领域的。

部分收录

  • 索引序列
  •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
  •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官网
  •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投稿
  •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电子版
  • 放射分析与核化学杂志官网网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