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招聘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招聘

发布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招聘

《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创刊于南京,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华夏地理》俗称《华夏地理杂志》,创刊于2001年2月,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从多种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主题。《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合作伙伴,和全球32个版本同步刊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彩内容。2007年7月,《华夏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正式版权合作,延续美国《国家地理》120年来探索世界、关爱地球的理念,以震撼的摄影图片和独到的深入报道,为中国的社会中坚阶层每月带来反映世界变迁的精彩内容。

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新闻、地理、生态等专业优先条件。编辑任职要求:人品正,有执行力,综合素质强;本科及以上学历,新闻、地理、生态等专业优先;两年以上媒体编辑或深度报道记者相关工作经历优先;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及文字功底和编辑能力,有一定的专家、作者资源。能独立策划选题,熟悉编辑流程,有活动策划及品牌运营能力。图片编辑资格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图片编辑或摄影相关专业毕业;一年以上图片编辑以及新闻摄影等相关工作经历,有媒体同岗位工作经验者优先。擅长整合资源,创造性完成文章图片工作。擅长摄影,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图片编辑相关软件;善于沟通、合作,性格开朗。扩展资料:中国国家地理招聘要求规定:1、对通过考试的应聘人员,用人单位应组织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2、考试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考试科目与方式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3、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对于应聘工勤岗位的人员,可根据需要重点进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欢迎加入我们

地理编辑部同事人员流动很小,貌似近两三年没有新人进来,而且大多在本行业工作多年。大家学历基本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有自然地理类、文学新闻类等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编辑部的同事的确很辛苦,经常出差采访,出刊前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中国国家地理今后的动向,杂志社在继续做大做强,很有可能“扩招”。谢谢!

没有,怎么可能找学生么?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招聘

最主要的,有钱,能买起好相机

首先你得非常热爱摄影这个行业,有了浓厚的兴趣,你事业的生命力才会长久。 专业知识很重要,喜欢地理,不一定说你就能当杂志编辑和记者,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摄影技巧。 专业要对口,想从事这一行业,应该是摄影专业或者是影视类专业,希望你好好学习。

《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创刊于南京,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华夏地理》俗称《华夏地理杂志》,创刊于2001年2月,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从多种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主题。《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合作伙伴,和全球32个版本同步刊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彩内容。2007年7月,《华夏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正式版权合作,延续美国《国家地理》120年来探索世界、关爱地球的理念,以震撼的摄影图片和独到的深入报道,为中国的社会中坚阶层每月带来反映世界变迁的精彩内容。

地理编辑部同事人员流动很小,貌似近两三年没有新人进来,而且大多在本行业工作多年。大家学历基本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有自然地理类、文学新闻类等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编辑部的同事的确很辛苦,经常出差采访,出刊前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中国国家地理今后的动向,杂志社在继续做大做强,很有可能“扩招”。谢谢!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招聘

有足够的文字功底能拍出好照片(最好是杂志上刊登的)能说英语具备相当量的地理常识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记者所具备的东西

最主要的,有钱,能买起好相机

地理编辑部同事人员流动很小,貌似近两三年没有新人进来,而且大多在本行业工作多年。大家学历基本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有自然地理类、文学新闻类等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编辑部的同事的确很辛苦,经常出差采访,出刊前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中国国家地理今后的动向,杂志社在继续做大做强,很有可能“扩招”。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敏锐地去发现事实〕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 敏锐的眼光背后,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大脑。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 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目光,即使是新闻与你擦肩而过,你也发现不了,更是捕捉不到。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应当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见到本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记者胡占凡,在采访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在杭州,有两个大款为了斗富显阔,在众目暌暌之下,比赛烧人民币,每人烧掉两千多元,只是哈哈一笑。有个“大腕”,扔下30万元买只哈巴狗,眼都不眨一下牵上就走。还有个“大款”,看到别人用6万元一桌的宴席请他,他竟“啪”地打开密码箱,甩出了30万元请了一桌。有所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9%的学生把“赚钱多”作为择业的头条标准,北京一些中学生唱“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胡占凡认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应当向这种现象敲响警钟,便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给人们很大的触动。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中应有的之义。[忠实地报道事实]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文明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第三次浪潮即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革命阶段。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每天都处于新闻媒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们给我们提供信息。试想,如果记者给人们提供一条虚假的新闻,将会对社会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因此,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神圣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忠实地报道事实,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著名学者吴晗也说过:“历史工作者是记录昨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记录今天的历史。” 我们知道,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官的优良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卿崔杼杀害了国王齐庄公齐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传染病而死来记载齐庄公的死。太史不从,直书崔杼弑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杀。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写,不从,又杀之;再令其二弟改写,又不从,又杀之。最后轮到三弟,依然据事直书。他认为这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死去。史官这种忠实于事实的做法,对于新闻记者是很有影响的。我国已故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就说过:“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含义是双层的。浅层的含义是,记者应当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深层的含义是,记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事实的本质。 80年代末期,我国某地农民买桑塔纳小轿车,某地农民买飞机、修跑道。这些事实本身是准确的,但在当时农村毕竟还是凤毛鳞角。有些记者以此大做文章,并由此得出“中国农民现在已愁有钱无处花”的结论。显然,这不是对事实实事求是的报道。从全国农村数亿农民的情况来看,一些穷山僻壤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未真正解决,不少地方还要扶贫救助。记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导致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怀疑,也容易诱发读者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只有记者把忠实地报道事实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读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

《中国国家地理》现场招聘摄影师! 11月19日上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老总和首席摄影师参加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现场招聘专职摄影师,现召红网广大摄影爱好者加盟讨论。 20张门票索取报名中,请各位有兴趣色友赶快报名。 相关图片: 请各位报名的色友在11月16日(星期天)到红网社区管理部-找CAT领取门票(票数有限,发完即止,每人领取门票不能超过两张) 红网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晚报大道2号报业中心大楼17层(市区乘坐602、603、312、156路可直达

编辑·地理招聘

招生7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45德语(二外)《大学德语》1、2、3册(第3版),张书良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③603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805地球信息科学概论 《地球信息科学概论》,谭海樵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复试科目:506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郭达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12年: 总分 政治(满分=100分) 外国语(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347 国家A线 国家A线 国家A线 2011年: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 国家A线 国家A线 国家A线

时间和努力

最主要的,有钱,能买起好相机

首先,文笔要好第二,要具备人文地理和自然的地理知识第三,也要适当的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第四,要积累一些旅游经验最后,地理杂志社编辑的身体素质要求比别的编辑要高一些,因为地理杂志社编辑常常要拜访名山大川,和做做各种实地考察。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招聘网

奇奇偶上

考入大学里面的摄影等相关专业、多参加一些摄影展、摄影比赛等。中国国家地理招聘的时候就可以去报名应聘了。作为前中国国家地理的员工。国家地理应该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美国国家地理,简称国家地理,还有一个中国国家地理,会被一些同学也混称为“国家地理”,答主曾经就职的是中国国家地理,所以默认就是怎么来中国国家地理工作了。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成立,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全面进军新媒体平台的标志,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唯一授权的合法品牌内容资源独家专享新媒体平台。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将以网络为旗舰,融合手机媒体、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形式,展现CNG品牌的力量,打造中国第一家以专业地理百科知识为基础,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体系。主要经营地理网站、电子杂志、无线增值业务、广告传媒、线下活动等项目。

地理编辑部同事人员流动很小,貌似近两三年没有新人进来,而且大多在本行业工作多年。大家学历基本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有自然地理类、文学新闻类等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编辑部的同事的确很辛苦,经常出差采访,出刊前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中国国家地理今后的动向,杂志社在继续做大做强,很有可能“扩招”。谢谢!

首先你得非常热爱摄影这个行业,有了浓厚的兴趣,你事业的生命力才会长久。 专业知识很重要,喜欢地理,不一定说你就能当杂志编辑和记者,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摄影技巧。 专业要对口,想从事这一行业,应该是摄影专业或者是影视类专业,希望你好好学习。

  • 索引序列
  •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招聘
  •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招聘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招聘
  • 编辑·地理招聘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招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