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方向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方向

发布时间: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方向

要原创,找国涛期刊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的选题方向这个就太多了呀,因为中国古代的话,它的这个文学范围是很广的,它的诗词歌画都是孩子在这个文学里面的。

在衣服上刺绣,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用银手镯、耳环、项链等装饰品。惠水县和长顺县的妇女穿着大胸短裤和绣花围兜裤子,头上盖着格子布和手帕。在华西区,姑娘们的衣服和裤子上装饰着“兰干” ,系在腰上,头上戴着手帕。在贞宁的丹瑞克(东拉克,法诺姆)地区,妇女穿大翻领的短连衣裙和百褶裙的大浴盆。夹克的领口、肩牌和袖子都镶有“栏杆”(蕾丝)。大多数礼服都是蜡染布料,白底蓝花,她们过去一次穿好几条裙子,还有黑色蕾丝腰带。结婚前要编辫子,戴花头巾。结婚后,戴上绿布竹壳做的“假贝壳”。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宽袖衬衫和长裤。青龙、花溪等地的妇女,穿及膝的束腰外衣和长裤,配有花边裙、领口和裤腿,以及花边刺绣的腰围。他们大多数头上戴着蓝色方格头巾,有些脚上仍然穿着细尖向上翻转的绣花鞋,还有一些穿着精致的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饰与汉族妇女基本相同。

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布依族音乐论文选题方向

是啊 !是丁明明个七直!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音乐有助于治疗各种身体、精神和心理障碍。  音乐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如记忆、注意力和集中力。  性格特征与音乐偏好之间的关系。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音乐时代及其对公众观点的影响。  音乐潮流对公众行为的影响。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数字录音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歌手。  视频剪辑:视觉图像与声音。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  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  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  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  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  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  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  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  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  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  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

在衣服上刺绣,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用银手镯、耳环、项链等装饰品。惠水县和长顺县的妇女穿着大胸短裤和绣花围兜裤子,头上盖着格子布和手帕。在华西区,姑娘们的衣服和裤子上装饰着“兰干” ,系在腰上,头上戴着手帕。在贞宁的丹瑞克(东拉克,法诺姆)地区,妇女穿大翻领的短连衣裙和百褶裙的大浴盆。夹克的领口、肩牌和袖子都镶有“栏杆”(蕾丝)。大多数礼服都是蜡染布料,白底蓝花,她们过去一次穿好几条裙子,还有黑色蕾丝腰带。结婚前要编辫子,戴花头巾。结婚后,戴上绿布竹壳做的“假贝壳”。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宽袖衬衫和长裤。青龙、花溪等地的妇女,穿及膝的束腰外衣和长裤,配有花边裙、领口和裤腿,以及花边刺绣的腰围。他们大多数头上戴着蓝色方格头巾,有些脚上仍然穿着细尖向上翻转的绣花鞋,还有一些穿着精致的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饰与汉族妇女基本相同。

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关于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我给你要吗????好的,有的,。完整的给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背景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差别。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熙《贵州通志蛮僚》中说"丧则屠牛召亲友习阴阳家言,不上坟";道光《安平县志》亦说;"用火葬习俗,三年后,视尸朽烂,举火焚之,以瓦缸检骨灰埋窖"。近年来在罗甸、平塘一带布依族地区曾挖掘出不少骨灰坛罐,均为火葬明证。清中叶后,始有坟茔墓碑,为后代子孙留下扫墓标记,这显然是受汉族文化影响所致。近现代丧葬习俗,各地亦不尽相同,有的留存本民族陈腐形式,有的与本地汉族基真相同,但都先举行祭奠,后木棺土葬,丧葬步骤大抵有入殓、祭奠、出殡和埋葬

在云贵高原中部有一个古老民族,名为布依族。布依族在有戏剧之前就有瑰丽多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及民间说唱、歌谣等,形象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历史,生活风貌和心理素质。从形式方面看,布依族歌谣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但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是韵文体。这些韵文体是从歌唱形式传唱下来的,故布依族地区被人们称为“诗乡歌海”。为了便于表达和朗朗上口,布依族诗歌主要使用重叠、复沓、对仗、比兴等手法。特别是复沓,是布依族民歌中常用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手法,有段式复沓和句式复沓。有时段式复沓中又包含句式复沓。押韵有押头尾韵、腰韵和尾韵等几种形式。布依族既善歌又善舞。如击铜鼓就边鼓边舞,除铜鼓舞外还有织布舞、花包舞、扁担舞、秋千舞、转场舞和狮子舞等。明代时军队南征驻扎在贵州,将军傩带到了贵州。因军傩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当时的安顺地区有“黔之腹、滇这喉”之称,不少村寨叫屯、堡、哨、卫、所、营,而地戏恰好出现在此地。地戏先在军营中演唱,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也传到了布依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演出形式,但在演唱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并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使其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地戏中木雕的面具后来多为粉墨勾脸,还增加了文戏演出剧目。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流传的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植的还是改编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是根据布依族叙事诗歌改编的,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小曲也变成布依族的山歌。安顺地区地戏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演员已分生、旦、净、丑,均由男性扮演。布依族地戏的角色也同样如此分行当,唱腔亦同。布依戏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各角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布依戏的各个角色都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其面具有木雕,笋壳、竹篦壳几种。主要以红、黑、黄、绿、蓝、紫六色勾画、涂染,雕刻和绘制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藏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成为别具特色的一个民族戏剧的剧种。演奏所用乐器有牛骨胡、葫芦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锣、小马锣、钗、钹、鼓等。有的布依戏队还加入勒尤和木叶伴奏。器乐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绪、表达人物感情中使用,并可作演出过场音乐。打击乐较为简单,主要在创造舞台气氛、掌握戏剧节奏中使用。布依戏的音乐由唱腔、器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由于其处于调整发展中,至今尚无专业组织,很难统一规范,各地业余布依戏队的演唱与演奏多带随意性,因此可以大致可归类出两种音乐。第一种是正调类唱腔,包括正调、反簧板、大王调、喊板等。其中的正调为主要唱腔,民歌类为辅肋唱腔。第二种是由起落调、浪哨腔、喊板、灯调、苦调等组成。其中的起落调为主要唱腔。除此以外,布依戏中还有一种布依彩调,它与广西壮族彩调板凳戏有着渊源关系。布依族集居地区之一的黔南与桂北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传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田林、旧州一带的彩调板凳戏,接受了湖南花鼓戏和桂戏影响,布依戏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变成了戏曲化的演出。布依戏的唱腔古朴,富抒咏性。布依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七字句或上下句。布依戏的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华盖,指法、定眼、绕场步、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当中有挡丁、挡巧等。布依戏演出活动无舞台限制,演出于“岁终新正”的节日里,其习俗分为“加官开台、扫台封箱”两部分。舞台背景多为具有驱邪祈福、消灾纳吉的“八仙”幕布。服装、化妆较为简单。到了清代的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王有益的布依族人,他是贵州兴义县人,他在广西隆林县、西林县等地学成了壮剧后,回到家乡,把学来的戏技用于改造本民族的“八音坐弹式”。八音坐弹是布依族的一种说唱形式,“八音”指说唱时伴奏的八种乐器,即牛骨琴、葫芦琴、铓锣、笛、箫、钗、鼓、月琴。八音坐弹戏最初是由八音坐弹的说唱发展而来的。它演出时穿本民族服装,头饰也简单。表演时多为小生、小旦载歌载舞。王有益组织的戏班打破了小生、小旦歌舞演唱格局,他根据汉族小说唱本《穆桂英》等,编排了《七姐妹》、《琵琶记》等,到各村寨巡回演出。由于吸收融会壮戏、桂戏服饰、化妆和表演技巧,使观众耳目一新。戏班演到一处轰动一处。王有益还打破世俗观念的阻挠,第一个把自己独生女儿王新芝送入戏班学戏,在《七姐妹》中扮演穆桂英,发挥了“文打扇,武挥刀”的技艺,轰动盘江。王新芝后来成为布依戏第一个女旦新星。在王新芝之前布依戏只有男旦,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黔桂地界享有盛名的侬茂生。侬茂生小时就向邻里姐妹学唱“浪哨歌”,后拜本寨戏师杨永禄为师,学布依戏旦角唱功及身段步法。侬茂生10岁就登台表演。后演《樊梨花》一角成名。他演到十七八岁时,所扮演的女性更具女性魅力,其跑圆场如迎风摆柳,被观众誉为“风摆柳”。由八音坐弹演变的布依戏音乐曲调,有过场调、京调]、起落调、翻演调、马倒铃、紧板、慢板、正调、长调、武打升官调、八谱调、反调、倒茶调、吃酒调等。如布依戏《罗细杏》就有布依传统的“八音”及喜调、哭调、山歌调,以及彩调中的四平腔、八路优等曲牌。歌唱时融入了布依族独有的真假声及高音收尾的民歌唱法,听起来古朴纯真、优美心。布依戏受壮剧影响,但多年来经过布依族戏曲艺人的发展创新,唱腔与表演方法已具有布依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壮剧用正反调形成的自然和声演奏,布依戏用正反调演奏。壮剧高音胡是用马骨制作的,布依戏高音胡多用牛骨制成。壮剧低音多用二胡,布依戏低音用的是葫芦琴。壮剧幕布一般未着画装饰,布依戏幕布多着画装饰,甚至连顶篷也画有图饰。壮戏剧目不分“正戏”与“杂戏”,布依戏则分“正戏”与“杂戏”。布依戏正戏多沿用汉戏剧本或汉族古代故事改编本,如《玉堂春》、《秦香莲》、《祝英台》、《送京娘》、《樊梨花》、《朱砂记》、《三下南唐》、《四下河东》、《辕门斩子》、《五虎平西》等,表现汉官时,自报家门,审问等用汉语,引子、定场诗、演唱则用布依语。杂戏开始时没有剧本,全凭口头流传,故演出以生活小戏为主,篇幅较短,多表现本民族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生活特色。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存留下来的布依戏已无“正戏”与“杂戏”之分了。11布依戏的剧目有哪些特色?布依戏在吸收融化安顺地戏、黔南壮剧、汉剧、苗族端公戏时,移植改编了一些剧目如《薛仁贵》、《说岳传》、《四下河东》、《王玉莲》、《梁山伯祝英台》。表现布依族英雄斗争故事的有《六月六》。布依戏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演的剧目有《人财两空》、《穷姑爷》等。在布依戏中,占比重很大的剧目是表现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追求爱情幸福的内容,其中有《罗赫信》、《红康金》、《罗细杏》。《罗细杏》讲的是清代布依族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名叫罗细杏,在封建包办婚姻背带亲的逼迫下,嫁给了她所不爱的人。在丈夫家中她受到丈夫公婆的虐待,她曾经幻想用辛勤劳动改变自己的境况,但残酷的生活事实教育了她,她终于在情人的帮助下冲出了封建礼教的牢笼,双双逃过了滚滚的南盘江,去寻找新的生活。后来,人们对《罗细杏》又进行改编,罗细杏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得到深层次的合乎情理的表现,使得她反抗封建土司、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更加光彩夺目。另外,她与阿品的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也得到乡亲们的支持。在改编本中,罗细杏不是嫁到夫家,而是被土司侬大爷的管家三狗带兵丁强捆上花轿,抢进侬家,在侬家逼迫她与侬大爷的儿子侬二拜堂成亲。这时,罗细杏取出了情人阿品所赠的半边衣,感慨万端。最后为了忠于爱情,她准备了剪刀自刎,表明以死抗恶的决心。她唱道:半边衣,手中握,想卜乜、念品哥;可知细杏落牢笼,可知细杏受折磨。卜乜啊,莫说婚姻前世定,只因铁链把人锁。莫说各人命不好,只因世间虎狼多。品哥啊,妹的心思你知晓,跟哥哪怕下油锅。铁链拿当手镯戴,钢刀当作板凳坐。有哥衣裳伴妹去,妹到黄泉双眼合……泪湿品哥衣,刀饮杏妹血。血溅虎狼巢,以示我清白。为了救出罗细杏,其父罗大爷挥刀冲进侬大爷家拼命,结果被三狗刺死。侬大爷的帮工阿发在罗细杏与情人阿品逃婚途中因护阿品中箭牺牲。还有罗细杏、阿品的好友棍师和阿仙都奋不顾身、机智敏捷地与侬大爷及其管家斗争,保护这对情人逃出了虎狼窝。布依戏《罗赫信》故事情节与《罗细杏》有些相似,为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罗赫信不去丈夫卢秀文家“坐家”而与情人卢阿秋双双出逃。《红康金》中3个反对包办婚姻的布依族姑娘妹勤、妹快、妹花在她们婚姻遭到家庭的百般迫害后,3个人把头发捆在一起,一齐跳入滔滔的红康金河中,用死来表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和反抗。布依戏也有不少反映机智人物的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演出的《人财两空》。这个戏是册享八达寨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况甲的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是通过一件事、一个情节,歌颂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揭露了财主的丑恶嘴脸。“甲”在布依语中是“孤儿”,“金”是聪明,《况甲的故事》是《甲金的故事》的异名。布依戏《人财两空》中的黑甲的原型即是甲金。这个戏只有两场。反面人物有老财及其老婆财婆,正面人物有老财的长工黑甲、媒婆江嫂。戏曲内容讲的是老财借故到江边亭收租发债,想把王大爹的女儿王二妹娶过来做偏房,请江嫂做媒。江嫂想:“老笨牛想寻花问柳,五黄六月来收租息,乡亲们危急他欢笑,这缺德事干不得。”所以她和财婆派去监视老财的黑甲一起表面上打着为老财办好事的幌子,实际上利用老财怕老婆又愚蠢的弱点,巧妙地作弄他并让他立下了免掉江边亭全寨历年所欠债的字据。后来在老财和二妹“拜堂”时,他们暗中请来了财婆,使怕老婆的老财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全剧尖锐的阶级斗争是在诙谐风趣、讽刺幽默的喜剧气氛中表现的。无论正反人物都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穷姑爷》也是反映机智人物布依戏之一。《穷姑爷》又名《三老姨》,或称《卜当》。讲的是布依族某村的寨老有3个女婿,大女婿、二女婿富有,三女婿贫寒,却聪明过人。一日,3个女婿同往岳父家中,岳父嫌贫爱富,对大、二女婿热情款待,对三女婿则打发另宅食住,并拿蓑衣予以当被。三姑爷一气之下,想出了惩治他们的办法。三女婿将蓑衣扯开搓成绳索,半夜时,把大女婿、二女婿的马拴在一起,马嘶声惊动了二人。他趁二人前往马厩看马时,进入住房,把粪便放在二人床上。大女婿、二女婿返房见状,怕岳父责怪,只好连夜离开岳父家中。次日,岳父未见大女婿、二女婿共进早餐,问其下落,三女婿托言上山寻找,乘机将蓑衣斗笠挂在山上,声称二人无颜下山,并要人送食。寨老责人送去酒肉,三女婿独自在山上受用后,将剩食埋于土中。下午,他邀岳父上山打猎,当岳父饥饿欲等食物充饥时,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声称“宝刀”可以掘土取食,并当场用刀掘土,取出食物给岳父食用。岳父慕其宝刀,逐用重金买下。三姑爷拿着卖刀的银两扬长而去。《穷姑爷》这出戏情节曲折,演起来,十分诙谐,深受观众欢迎。布依戏在演出上,很多都是用“双语”演出,如在正戏演出前的“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与表现剧中“规定情境”时,均说汉语,而抒情演唱、对话道白、插科打诨,即用布依语。这种采用“双语”的表舞演唱并重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其移植戏之固定模式,充分地显示了在移植戏中浓郁有民族艺术特色和艺术特性。布依族人民在不断的发展中,善于吸取汉文化养料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民族。他们把移植剧目,视为通向戏剧文化的桥梁。这些剧目,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并用自己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去规范它们,再现它们,并融入布依族文化内涵特质。布依戏主要由村寨的民间业余戏班加以传承。戏班一般有三十多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戏师为班头,各班每年春节期间必须为本寨,或没有戏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灾祈福、驱鬼逐疫。布依戏拥有剧目100余出。由于过去布依族没有文字,戏剧传播仅靠戏师口传身授,或用汉字记布依语音成本传世。历史上的劫难和老戏师的逝世,造成大多数剧本被毁、失传的状况。据统计,现存剧目仅80余个。其中的《穷姑爷》、《人财两空》和《罗细杏》夺得全国大奖。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意义

  • 索引序列
  •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方向
  • 布依族音乐论文选题方向
  •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
  •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背景
  •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意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