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

发布时间: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

呵呵,你说的清华梦大部分人都有,只是比较难啊! 第一,清华历史学的初试很容易过,但更为关键的复试。初试再好,到了复试也只是个零。所以,为了应付初试去看几本书,对考这个学校是没有用的。第二,清华历史学的复试只有面试一项,所以老师说ok,你就是再差也能上,因为没有什么客观标准而言。第三,2012年复试的人的结果是全军覆没。自己好好思量吧

清华大学学生入学后,先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试验班(自2005年起为人文科学试验班)完成三个学期的人文学科的基础训练后,再进行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训练。除各种公共课程之外,人文学科的基础训练,主要依托中西经典研读方面的课程(其中,“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连续开设三个学期)和“文史哲学术入门”等课程来进行。在进入历史学科的专业训练之后,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国史”、“现当代中国史专题”、“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等。此外,学生应在第三学年结束时完成专业实践的训练环节,并于第四学年在相关领域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具体的布清楚,只是知道北大历来是考据学为主,极重视文献,所以想来不错。你再综合一下看看

清华大学学生入学后,先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试验班(自2005年起为人文科学试验班)完成三个学期的人文学科的基础训练后,再进行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训练。除各种公共课程之外,人文学科的基础训练,主要依托中西经典研读方面的课程(其中,“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连续开设三个学期)和“文史哲学术入门”等课程来进行。在进入历史学科的专业训练之后,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国史”、“现当代中国史专题”、“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等。此外,学生应在第三学年结束时完成专业实践的训练环节,并于第四学年在相关领域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

答:(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全院下辖,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

历史学考研历年真题链接:-eW6W8Lt_I76S_A提取码:igam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对不起,我不知道啊

历史文献学专业招研究生的学校不是很多比较好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其他的还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长江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考博真题

北京大学的历史文献专业排名最高

考博流程:(1)联系导师,在征得导师同意后复习迎考,必要时可向导师索要复习范围;(2)网上报名,下载各式表格和专家推荐书等,填好后邮寄,包括报名费(4)参加初试;(5)等待复试通知(个别学校初试完后直接复试);(6)收到复试通知,准备复试;(7)复试结束,等待预录取结果;(8)被预录取,等待政审表;(9)收到政审表,填表盖章,邮寄(委培和定向的还要签定培养协议书并邮寄);(10)等待政审结果;(11)政审通过,等待正式录取通知书;(12)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委培和定向的准备money,非定向的调档。 考博与考研的不同之处在于考博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如果导师关系处理不当,考生在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考生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考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导师同意考生报考的几率非常大。 如果考生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不会拒绝。 如果这个条件也不具备的话,那考生的脸皮就得厚一点,让导师明白你为了报考他的考博,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 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考分,如果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具体的布清楚,只是知道北大历来是考据学为主,极重视文献,所以想来不错。你再综合一下看看

建议你考东北师大的或吉林大学的东北亚研究院,和你日语专业有联系,日后翻译文献要方便很多,同时,这两个学校历史专业相对来讲很不错,如果是考博的话去吉大,研究生最好读东北师大,当然如果你觉得有把握或者目标更高的话可以考虑北大或者广州中山大学,但难度相对大一些,只是建议仅供参考

清朝历史文献

清史稿、清实录、清会典、清宫档案

《清史稿》 算作二十五史的最后一部。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到了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经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把各卷刊印出版,以《清史稿》的名称刊行,以示其为未定本。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不少学者将其列为“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之一。还有就是《清实录》。然后就是孟森的《清史十六讲》 除此之外还真不知道了。二月河的《XX大帝》不是正史,只是小说。阎崇年的参考价值其实并不高。他的历史观有问题

应该还有:清宫档案

<清史稿>

北京大学历史文献学华

我是北京师范的。开过一次交流会,这个个方向北京大学第一,北师第二。可以登录北大的校内论坛查询资料。只能这么帮您。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619中国古典文献学、841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初试的时候都没有数学复试的时候怎么会有数学出现呢。

具体的布清楚,只是知道北大历来是考据学为主,极重视文献,所以想来不错。你再综合一下看看

  • 索引序列
  •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
  •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
  • 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考博真题
  • 清朝历史文献
  • 北京大学历史文献学华
  • 返回顶部